㈠ 韓國電影 一個男的和三個女的 叫 什麼宿舍
Study Dorms 고시원 (2015)
電影《考試院》(Study Dorms)又名《研究宿舍》,是一部韓國愛情片。
㈡ 跪求韓劇免費觀看完整版,【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5CNgA394J6sU3KCxzV9mPA?pwd=1ey6
故事根據金容基的網路漫畫《驚悚考試院》改編,以考試院為背景,描述從鄉村來到首爾生活的一位少年發生的一連串奇怪的事件,而且身旁的每個人也都怪怪的……
㈢ 他人即地獄結局
電影《他人即地獄》的結局是尹宗佑在吵如徐文祖的唆使下殺死了考試院里的所有人,並且嫁禍給了徐文祖。尹宗佑雖然成功的逃脫了罪名,但徐文祖卻一直存在於他的幻覺里,最後尹宗佑露出了和徐文祖一樣恐怖的笑容。
他人即地獄結局
根據韓國人氣網路漫畫《驚悚考試院》改編而成的驚悚劇《他人即地獄》早就迎來了大結局。在最後的劇情里,尹宗佑准備搬離考試院,但徐文祖卻在此時綁架了宗佑的女朋友智恩。為了救智恩,宗佑孤身一人回仔碰棚到了考試院內。在徐文祖告訴宗佑,只要他殺了所有的人就放了他和女友智恩。於是尹宗佑真的殺死了考試院內的所有人,正當尹宗佑准備殺死徐文祖的時候,徐文祖的卻瘋狂的表示自己將永遠和他在一起。
隨後尹宗佑在醫院里醒來,向警察說明是徐文祖殺死了所有人,而他為了自保殺死了徐文祖。警察都相信了他的話,但卻有一個疑點表明念則其實考試院內的人都是尹宗佑殺死的,那就是殺死考試院內所有人的手法還比較不嫻熟。在最後,尹宗佑的手上戴著徐文祖送給他的手鏈,還露出了和徐文祖一樣恐怖的笑容,就好像徐文祖就在他的體內。而尹宗佑變成了第二個徐文祖,未來還會繼續。
㈣ 一部韓國電影 男主去城市找工作 租了一個特別便宜的老樓 裡面租客都很奇怪 男主後來被租客迫害
這是韓劇哦。
還有帥氣的李東旭
他人即地獄
(2019年任時完、李棟旭主演韓劇)
《他人即地獄》是韓國OCN電視台於2019年8月31日起播出的驚悚懸疑劇,由李昌熙執導,鄭義道編劇,任時完、李棟旭、李姃垠、朴鍾煥主演。該劇根據韓國點擊量高達8億次的金容基原著網漫《驚悚考試院》改編,講述了從鄉下初到首爾工作的年輕人租住在考試院,意外遭遇了他人製造的地獄的驚悚故事 。
海報
裡面最驚悚的還是那句親愛的。
望採納。
㈤ 《科舉 》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科舉 》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cICDUY4yt2Mt6Uz8HmDT5w
?pwd=wcxi 提取碼:wcxi
《科舉》
導演: 韓晶
編劇: 韓晶
主演: 周根祥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3-06-24(中國大陸)
集數: 5
片長: 50分鍾
一、內容簡介
科舉制度是中國歷代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完備而嚴密的制度體系。它歷經1300多年歷史,對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發生過深遠的影響,並對亞洲乃至世界產生過重要的作用。
大型電視紀錄片《科舉》以寬闊的視野、翔實的史料、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了中國科舉制度的興革存廢,探索至今懸而未決的科舉起源之謎,揭秘王朝如何嫻熟運用科舉手段,實現「牢籠英才、牧馭天下」的政治訴求;解析鮮為人知、聞所未聞的科舉舞弊,聚焦作弊手段與防弊措施的精彩拉鋸。
紀錄片《科舉》還彰顯了一種成熟的制度背後的重重玄機。學而優則仕,是如何締造古代中國完備的官僚政治體系,並形成世界上最為龐大的士大夫階層。而科舉制度盛行千年,又為何在晚清走向了窮途末路。
紀錄片《科舉》共分五集,分別為《隋唐煙雨》、《牧馭天下》、《學優則仕》、《道高一尺》和《窮途末路》,每集片長50分鍾。《科舉》跨越戰國、秦漢、隋唐、宋、明、清等多個朝代,戲劇再現經典歷史場面,設計製作場景80餘個,動用演員1500餘人次,各朝服飾400餘套。權威歷史專家深度介入,反復推敲,幾易其稿。攝制組足跡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和地區,行程數萬里,堪稱大視野!大手筆!大製作!
二、分集梗概
第一集隋唐煙雨
500多年前,明朝正德某年的一個初春,北京貢院內,上千名應試男子正襟危坐在不足一米見方的單獨號舍內,他們中有稚氣未脫的翩翩少年,也有滿頭斑白的垂垂老翁。面對眼前的試卷,他們或愁眉不展、冥思苦想,或奮筆疾書、左右逢源。偌大的考場一片肅靜,唯有巡邏兵勇的腳步聲在空中回響。監考官也不時地巡場監視,銳利的目光掃過一排排號舍,決不會遺漏任何一個角落……
科舉制度是中國歷代王朝開設科目、士人自由報考、以考試成績決定取捨的官員選拔制度。應考士子需通過縣試、府試、院試,再到鄉試、會試、殿試,由童生考上秀才、舉人、進士,再到世人望塵莫及的探花、榜眼、狀元,可謂層級分明,序列嚴密。
其實科舉制誕生之前,古代中國就已有了世卿世祿制、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但這些選官制度無不與門第閥閱緊密相連。到了隋末,一種新的通過公平競爭方式取士的制度呼之欲出……
那麼,究竟是怎樣的歷史契機,促使王朝選擇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人才選拔制度呢?有關科舉起源的三種說法,各自依據何在?到底孰真孰假?中國科舉史上的首位狀元孫伏伽,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第二集牧馭天下
公元627年,唐貞觀元年。這天,唐皇宮內錦旗飄揚,氣氛祥和。大殿之上,唐太宗李世民正在為新科進士舉行殿試。欽點完狀元之後,唐太宗緩步來到殿外。此時,旭日高照,乾坤朗朗,唐太宗極目遠眺,不禁心潮澎湃,他自豪地宣稱:天下英雄盡入我彀中矣!
自開科取士以來,廣大士子不惟門第,自由投考,擇優錄取,國家機器因此源源不斷地獲得新鮮血液補充,從而大大強化了中央集權,王朝統治得以堅固。而科舉同時也賦予每個士子以同等的權利和機會,通過考試向社會上層做垂直流動,不僅保持了官僚隊伍的知識化,也緩解了一部分社會緊張和對抗。
「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唐代詩人趙嘏的詩句深刻揭示了帝王大興科舉的真實意圖,即「牢籠英才,驅策志士」。帝國統治者正是通過嫻熟運用科舉手段,實現其「籠絡人才、牧馭天下」的政治訴求。
那麼,面對潮水般湧向科場的芸芸學子,王朝如何層層篩選,確保人才脫穎而出?「重文抑武」政策的背後,帝國統治者又有什麼難言之隱?從「焚書坑儒」到「獨尊儒術」,儒家地位何以發生180度大扭轉?從「南北之爭」到「南北榜案」,考試公平和區域公平到底孰輕孰重?
第三集學優則仕
公元1014年的一個清晨,睢陽應天府書院如往日一般書聲琅琅,不絕於耳。豈料,書院的早讀還不到一個時辰,學子們便紛紛丟下手中書卷,爭先恐後地跑了出去。原來是篤信道教的宋真宗皇帝前去朝拜太清宮途徑睢陽,學子們為爭睹龍顏而趨之若鶩。然而,卻有一名學子手不釋卷,誦讀依舊。同窗不解,學子答曰:日後再見,也未必晚!第二年,這名學子參加科試一舉及第,在崇政殿參加御試,果然親眼見到了皇帝。他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
科舉考試長期穩定的進行,使得一批又一批飽讀詩書又精通政務的士林精英,由科舉入仕,進入帝國管理層,他們或乘時立功,或臨危受命,對帝國安危和王朝盛衰發揮了重要作用。
也正是由於科舉價值觀的盛行,使得讀書重學蔚然成風。上至王公貴胄,下至黎民百姓,無不砥礪子弟勤勉讀書,專攻舉業,一個龐大的士大夫階層隨之形成。
那麼,學而優則仕,天下士子真能實現「修齊治平」的人生抱負嗎?從「飯後鍾」到「碧紗籠」,及第前後的待遇何以天差地別?《西廂記》才子佳人式的浪漫傳奇背後,為何是如此犀利露骨的功利訴求呢?閹黨專權,入仕以行道的士大夫又為何趨之若鶩,尋求權閹庇佑呢?
第四集道高一尺
公元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適逢三年一度的順天鄉試。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鄉試,朝廷動用了大批軍役,考生必須接受極為嚴格的搜檢,不僅要脫下衣衫,甚至連辮子也要解開檢查。結果,搜出偷偷挾帶作弊工具的考生40餘名,用以作弊的「小抄」和「夾帶」積如小山,更有將答案藏於筆管、空心硯台、糕餅或蠟燭間,甚至抄寫在衣物上用灰土覆蓋掩飾者,令人瞠目結舌。此外,兩場考試中交白卷者68人,沒有做完者300餘人,文不對題者近400人,怯場自行退出者竟高達2800人。在中國科舉歷史上,此次搜查的嚴厲程度,可謂空前絕後……
在波詭雲譎的中國歷史進程中,王朝興替,政權更迭,而科舉制度卻行之千年,歷久彌堅。究其原因,是由於歷代王朝在大興科舉的同時,對科舉的防弊制度做了嚴密的部署。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典章制度,如何維護科舉的公平公正,自然成為帝國統治者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問題。
那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弊措施與作弊手段究竟是如何相生相剋的呢?「北闈科場案」血跡未乾,「江南鄉試案」又塵囂四起,科場舞弊緣何屢禁不止呢?金榜題名的背後,有多少學子樂極癲狂,又有多少書生抑鬱而終?黃巢揭竿而起,真的只為名落孫山嗎?
第五集窮途末路
公元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這天,朝臣們步履匆匆地來到紫禁城,覲見光緒帝和慈禧太後。朝臣中有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湖廣總督張之洞等人,皆為慈禧太後極為倚重的封疆大吏。此番,他們匆匆而來,不為別的,只為奏請立停科舉之事。
晚清的教育改革始於1901年,清廷曾設想用十年時間,完成從廢止科舉到學堂辦學的逐步轉換。如今,兩年時間已然過去,改革卻起色不大。朝堂上,袁世凱、張之洞等人言辭懇切地奏請慈禧:朝廷如果還想繼續之前設定的從科舉到學堂的逐步轉變之法,那麼,二十年後學堂辦學方可見效。然而,幾次戰爭中國慘敗,割地賠款,國運不濟,王朝已沒有二十年的時間可等。為補救時局艱危,朝廷必須痛下決心,馬上停廢科舉。
面對群臣的呼聲,慈禧的臉色極為凝重。思慮再三之後,一個事關萬千學子前途和命運的重大決策就在這一刻產生了。慈禧以光緒帝的名義下詔,正式廢止科舉。至此,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終於走向了窮途末路……
科舉,這一曾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文化壯舉,被歷代統治者視為掄才大典的官員選拔制度,為何到了晚清,會遭到無情的拋棄?帝國的沉淪與憂患,科舉制度真的難逃其咎嗎?廢科舉、興學堂,究竟是王朝自救的良葯,還是引發帝國危機的酵床呢?
三、藝術特色
1、 講故事是一種態度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唐,罷廢於晚清,歷時1300多年。如再上溯到其它選官制度存在的春秋、秦漢時期,則時間更為久遠,歷史跨度驚人。而史家記載歷史,大多隻喜歡記述結果,留下的是枯燥無味的大事年表。對於現在每天有無數個網路信息和電視頻道可供選擇的觀眾來說,他們當然不會對這些故紙堆感興趣。
確實,我們的觀眾早已過了觀賞溫飽期,他們不會再像信息匱乏時代那樣,如飢似渴、飢不擇食地吸收信息了。今天的觀眾已進入觀賞精細化時代,不僅要求精神食糧富含營養,更要求色香味俱全,換句話說,也就是故事要講得更好。因此,在《科舉》的創作過程中,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戲劇、民間故事甚至坊間傳說,我們都如獲至寶。我們用被史界反復論證、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研究成果,來構築我們的歷史觀,搭建完整的歷史空間,而野史、傳說則作為補充,為歷史空間打開多個另類天窗,以便讓觀眾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歷史。我們相信,無論是寶石還是玻璃,珍珠還是水滴,都可以折射事物,關鍵在於創作者擁有怎樣的世界觀和歷史觀。
舉個例子,《科舉》講述晚清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這段歷史的時候,先是借用了一個坊間傳說,繪聲繪色地描述慈禧太後是如何欽點末代狀元的戲劇性過程,接著再由歷史學家來分析坊間傳說的可疑之處,去偽存真,以正視聽。這樣,既避免了以詐化詐,又讓觀眾從中看到獨裁對科舉公平的踐踏以及王朝對當時局勢的失控,感受到清末撲朔混沌的亂世情態,從另一個側面解讀了這段歷史。
在紀錄片創作過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講故事既是一種表達方式,也是我們對待觀眾的真誠態度。而讓我們學會用故事片的表達方式去拍攝紀錄片,這是上天對我們的豐厚賜予!
2、 再現歷史經典場面
要拍攝一部歷史跨度超過千年的紀錄片,資料奇缺是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除了晚清因西方照相術的發明尚有斑駁信息殘存於影像之中,其它朝代無論是紙質資料還是建築實體,或因江山易幟,毀於戰火,或因歲月風化,無跡可尋。那麼,如何重現漫長的科舉歷史呢?難道我們只能將鏡頭對准那些被歷史瓦礫層層覆蓋的殘跡遺存,作空泛的歷史回望嗎?
情景再現無疑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比較好的方案之一,從《北方的納努克》到《智人》,再到《凱撒大帝》,紀錄片的探索者和實踐者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舉個例子,關於科舉起源於什麼朝代,至今說法不一。其中一說是科舉起源於漢代的一次日蝕,漢文帝目睹日蝕,驚駭不已,以為是上天譴責帝王無能,於是慌忙下《求賢詔》,讓天下有識之士參加宮廷考試,勝出者封官,幫助帝王治理國家。另有一說是科舉始於隋煬帝偶然的心血來潮,稱隋煬帝為了奪取帝位,長期壓抑性情,故作不好聲伎,以此騙取父親的信任。而一旦即位,本性還原,不僅東征西狩,還設立「進士科」,舉辦全國性的詩歌達人賽,聲色犬馬,窮奢極侈。
如此富有戲劇性的歷史細節,《科舉》又怎能舍棄呢?有一組數據似乎可以說明問題,紀錄片《科舉》共搭建古代場景84個,租用和製作陳設道具一萬余件,動用演員1500餘人次,共拍攝117場情景再現,將經典歷史場面一一再現出來。
當然,我們的情景再現是有態度的,那就是在講述故事的同時,告訴觀眾,哪些屬於坊間傳說,哪些是當前史界比較認同的說法。
3、 透過「歷史的夾角」
紀錄片《科舉》大約有三分之二篇幅是運用情景再現的方式來表達的。為了傳遞一種沉靜的力量,我們沒有使用目前比較流行的大幅度的、花哨的運動鏡頭,而是運用一些樸素的鏡頭語言,以一種安靜的、凝望的方式去表現歷史。但這么做的風險是,因為你不使用流行語匯,別人就很可能認為你不會使用這些語言。當然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把故事講得更好。
《科舉》約有八千多個分鏡頭,我要求攝影師和美術師每一個鏡頭都帶前景。這是十分苛刻也是極難做到的要求,甚至在眾多中外紀錄片作品中也是比較罕見的。我說服他們這么做的理由是:希望透過「歷史的夾角」去「偷拍」歷史。歷史空間和我們的現實空間是互不交融的兩個空間,我不認為紀錄片創作者可以肆意闖入歷史空間,驚擾歷史老人的沉睡。我更願意站在層層時間年輪之外,透過「歷史的夾角」去「偷拍」歷史。而前景,就是構成「夾角」的原素。
舉個例子,我們在再現「杯酒釋兵權」的歷史場面時,美術師在四周燃起熊熊爐火,而攝影師則透過爐火去拍攝宋太祖利誘威逼武將們放棄兵權。所有的鏡頭都是透過火光拍攝完成的,這一方面讓酒宴透露出強烈的殺機,另一方面也營造了「隔岸觀火」的效果,讓觀眾可以更冷靜更理性地觀察宋朝初年詭譎莫測的政治風雲。
為什麼斑駁的青銅器躺在博物館里會美輪美奐?因為幽暗的光線,安靜的姿態,以及由防盜玻璃隔出的觀賞距離,這就是「夾角」效應。只有透過「夾角」,鏡頭里的人和景才會更深邃,更神秘,更有質感。
運用情景再現手段拍攝的紀錄片,很容易被人詬病,說拍得像電視劇。確實,不少紀錄片的情景再現實在拍得太直白、太沒有神秘感。幸運的是,從《刺客令》到《北洋軍閥》,從《秘境尋蹤》到《心靈捕手》,再從《大辛亥》到《科舉》,我們團隊拍攝的紀錄片雖然大量運用了情景再現手段,卻很少被指責說拍得像電視劇,原因可能就在於我們找到了「歷史的夾角」。
四、首播信息:
2013年6月24日起至6月28日連續五天,每晚22:00於央視紀錄頻道(CCTV-9)首播。
五、總編導介紹
韓晶,導演、作家,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高級編輯,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執導多部影視劇和紀錄片,並多次獲獎,包括榮獲第十八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和2010年度中國紀錄片十優作品獎。主要紀錄片作品《科舉》、《大辛亥》、《北洋軍閥》、《心靈捕手》、《刺客令》等,主要影視作品《我為相親狂》、《美麗寓言》、《生死迷局》、《江湖俏佳人》、《鴿子》等。
來自:鳳凰網http://biz.ifeng.com/news/detail_2013_06/20/915044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