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將雄師的故事原版
公元前36年,為了打擊與大漢為敵的北匈奴郅支單於,西漢派4萬大軍西征。當大軍抵達郅支城(今哈薩克境內)時,竟意外地發現,在郅支單於的部隊中有一支奇特的使用魚磷陣的僱傭軍(所謂「魚鱗陣」,應該是羅馬軍團步兵方陣的一貫戰術,即:方陣中步兵在戰斗行進中在方陣周圍的士兵將盾牌直方以防護方陣四周,而方陣中間的士兵將盾牌上舉,防護整個方陣的上部,這種戰術曾經被愷撒對高盧的征服中大量使用,以對付被征服民族的弓箭和投槍。)。這種陣型就像一個大烏龜,刀槍不入,中短程火力很強,對付步兵應該威力很大。但是可惜遇到了漢軍的騎兵這戰術就不靈了。直到戰斗結束,羅馬人戰敗。漢軍將士才從羅馬俘虜口中知道,這些士兵居然來自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度——大秦(羅馬)。
公元前53年,羅馬帝國三巨頭之一克拉蘇率領羅馬第一軍團進攻中亞地區的帕提亞王國(中國史書稱其為安息,地處伊朗高原)。帕提亞人進行了殊死抵抗。5月,羅馬遠征軍進入一個叫卡萊的地方,結果中了帕提亞人的埋伏。面對四周黑壓壓的帕提亞大軍,不甘心坐以待斃的克拉蘇拚死突圍。經過一番激戰,羅馬軍團徹底崩潰,克拉蘇命令手下各自逃生。 卡萊之戰後,羅馬帝國暫時不再侵擾帕提亞。公元前20年,兩國言和。然而當羅馬人提出希望全部遣返卡萊戰役中被俘的羅馬軍人時,一件令他們困惑的事發生了。在清點戰俘的數目時,他們發現僅有區區幾百人。而此前他們得到的消息卻是,當年第一軍團實際上很多士兵沒有戰死,無論是羅馬人還是帕提亞人,一時都陷入了困惑之中。
【羅馬人的去向】
後來,歷史學家們終於解開了這個謎團。原來當時有1000多名羅馬軍團士兵沖出了重圍。要想生存下去,他們唯一的選擇便是避開帕提亞軍隊的封鎖繼續向東前進。最終,這支羅馬第一軍團的殘余部隊沖出帕提亞國境,進入了中亞盆地。而在那裡,散布著像康居、大月氏這樣的小國。於是,善於作戰的羅馬士兵們便分別以僱傭軍的身份被這些小國接納。 來到中亞地區後,這些羅馬士兵仍保持獨立的作戰方式和生活方式,如果沒有重大變故,他們很可能就會在這里逐漸繁衍生根。然而就在此時,一場戰爭再次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漢軍的特殊俘虜 當年流落到中亞的羅馬士兵,一部分投奔康居,另一部分則充當大月氏的僱傭軍。公元前40年,大月氏國內發生動亂,五位副王之一的貴霜發動戰爭,自任大月氏王。被擊敗的四位副王帶著自己的軍隊和屬民(後來貴霜帝國7萬大軍入侵西域,被班超率數千漢軍和西域軍擊潰),包括那些羅馬士兵,向東逃到漢帝國境內的河西走廊尋求庇護。在那裡,這些羅馬士兵得到了妥善安置。而投奔康居的那部分羅馬士兵則沒那麼幸運了,因為他們被捲入了北匈奴與漢軍的戰爭中。
漢武帝以來,漢帝國邊境的匈奴已遭受多毀滅性的打擊。公元前57年,匈奴內部出現五單於並立的局面。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於宣布歸屬西漢,並率部南遷至陰山附近。而與漢帝國為敵的郅支單於因懼怕呼韓邪聯合漢軍合擊他,率眾向西面的中亞方向逃去。公元前40年,當郅支單於的軍隊到達康居國時,只剩下3000多人。但郅支單於很快得到了康居國的幫助。康居國王不但將郅支單於安置在東部邊境,還將手下的羅馬士兵借給他。就這樣,殘余的羅馬軍團又成了北匈奴軍隊的僱傭軍。
【漢朝與羅馬首次交鋒!電影最精彩的部分應該就是這段!】
在康居的幫助下,郅支單於很快再次強大起來,並且對西域諸國橫加凌辱,進築起郅支城,這座城堡是完全仿照羅馬城堡的樣式建立起來的,比較堅固。因此匈奴人希望在這里准備與漢朝軍隊抗衡、決戰。鑒於郅支單於的活動嚴重威脅到了漢朝西域各屬國的安全,公元前36年,漢帝國派陳湯為將,率兵攻打郅支單於。當漢軍包圍郅支城後,發現了對方軍隊中這些奇特的士兵。據中國史書記載,郅支城不但「土城外有重木城」拱衛,而且還有「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而據漢朝人以往的了解,身為游牧民族的匈奴人是根本不可能掌握這些戰術的。更令人驚奇的是,當戰斗時,這些士兵手持一人高的巨型大盾牌,他們組成正方形隊列,用盾牌把隊伍包裹得密不透風,然後喊著口號、邁著統一步伐往前走。當敵人相距較遠時,他們先把手中的長矛扔出來;稍近以後,則拔出短刀肉搏。不過由於實力、戰術、軍事思想上的巨大差距,又遇到了陳湯這樣雖遠必誅的狠角色!這種奇特的戰術並沒有改變戰斗的結局。由於漢朝的重騎兵速度很快,轉瞬間就把羅馬士兵的方陣團團包圍,然後從從四面八方發起沖鋒,在漢軍騎兵巨大的沖擊力面前,羅馬大烏龜瞬間散了架。漢軍輕易地就攻破了羅馬士兵的方陣。最終,漢朝大軍順勢一舉攻破郅支城。一戰斬首匈奴單於為首的匈奴貴族上百人。而那些驚魂未定的羅馬士兵,則只剩下100多人跟他們的老闆匈奴人一樣成了漢軍的俘虜。
漢軍將這些羅馬士兵押解回中國,並且並沒有像對待匈奴人一樣斬首不留。而是進行妥善安置。為了安置這批特殊的俘虜,漢元帝還特地下詔在河西地區設立驪靬縣(今甘肅省永昌縣)。據《後漢書》記載:「漢初設驪靬縣,取國名為縣」,而後世一些歷史學也認為驪靬正是漢朝對羅馬帝國的稱呼。從此,曾經失蹤的羅馬第一軍團的後裔,就在這里繁衍生息。直到公元592年,隋文帝下詔將驪靬縣並入番禾縣。從那以後,中國史書中再也沒有關於這些羅馬士兵的記載。 註:關於這段歷史,曾經有學者考證說馬超的西涼軍團就是羅馬後裔,真偽不得而知。值得一提的是,漢朝從未與羅馬帝國大規模正面交鋒過,只是重創了北匈奴和消滅了羅馬股佣軍。使得匈奴人被迫逃到了歐洲,而正是這群逃竄的匈奴人滅掉了分裂中的羅馬帝國。
我記得走近科學有一集播放過《消失的羅馬克拉蘇軍團》講的就是這個事。至今這些羅馬人的後裔還在中國境內生活,而且很多人的頭發是黃色的,眼睛是藍色的。所有墓地都朝著西方——羅馬帝國的方向。
2. 成成烽火系列電影共有幾部分別名字是什麼
成成烽火系列電影共有十部,按順序分別為:《青春行動》、《投筆從戎》、《沙溝事件》、《蹉跎歲月》、《深入敵後》、《青山鐵騎》、《營救行動》、《轉戰千里》、《血沃青山》、《問鼎江山》。
1、《青春行動》:1936年,太原成成中學積極抵抗,成功撤換了堅決反共的徐校長、還有國民政府警察局派來的肖校長,擁戴共產黨地下工作者劉老師做了校長,使成成中學後來成為黨在華北地區的中心。
2、《投筆從戎》:「七七事變」後,中國共產黨北方局、八路軍駐太原辦事處、中共山西工委根據抗日斗爭形勢的需要,奉命進駐太原成成中學。
3、《沙溝事件》:太原成成中學在向離石頭方向開拔路上,遭遇敵人圍攻,校長的兒子不幸被俘,校長面對民族大義,決定犧牲兒子的生命,但423團及時趕到,化解危機。太原成成中學向抗日前線繼續前進。
4、《蹉跎歲月》:山溝事件後,抗日義勇軍編隊為「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游擊第四支隊」,校長任隊長,一方面改變,一方面整改。師生們的思想產生可巨大的波動和困惑,機會面臨解體。賀龍同志的到來,鼓舞了士氣,堅定了革命的決心。
5、《深入敵後》:1937年,太原市成成中學廣大師生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投筆從戎,共赴國難,列編游擊第四支隊。他們參加了粉碎日軍五路圍攻,完成了由學生向戰士的轉變。1938年8月,四支隊隨八路軍會挺進大青山地區,共同開創了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堅持敵後抗戰八年。
6、《青山鐵騎》:1937年的太原,從成成中學走出來八路軍715團四支隊三連連長田宏聲,帶領全連上百人隨團一起參加石龍口戰役,田宏聲和騎兵連血脈噴張地揮動戰刀,勇猛沖殺,田宏聲與將松井敏夫單挑,兩個回合即將松井斬於馬下,松井的騎兵隊覆沒了,八路軍騎兵連氣勢如虹。
7、《營救行動》:嚴煥春是家裡的老三,三兄弟都是成成中學的畢業生,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起抗日。老大、老二犧牲後,賀老總為了保住嚴家的香火,派人去營救上戰場的嚴煥春。
8、《轉戰千里》:暫無
9、《血沃青山》:暫無
10、《問鼎江山》:暫無
(2)班超電影全集完整版擴展閱讀:
《成成烽火》真實反映了游擊第四支隊堅持敵後抗戰八年這一歷史故事。該劇共十部,講述了成成中學師生投筆從戎、共赴國難的全過程。
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時期,中華民族危在旦夕,一支年輕由太原成成中學廣大師生組成的抗日游擊隊他們活躍在抗日前線。在校長劉墉如的帶領下,他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舉校從軍,棄筆從戎,戰斗在前線,拋頭顱灑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