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秋檔電影票房創新低
反復爆發之後,影視公司降本增效,開源節流才是關鍵。
圖/IC
「影視行業依然沒有度過嚴冬。」有業內人士直言。
2023年中秋檔收官,票房成績約3.78億元,創近5年新低,僅《哥,你好》一部票房過億。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約172億元,同比下降38%。
這種成績也在意料之中。反復爆發後,部分影院只能停工,影視公司業績受到沖擊。Wind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影視行業20家公司中僅有9家盈利,11家虧損。
其中,萬達院線(002739。SZ)以虧損5.81億元領漲,文投控股(600715。SH)虧損2.12億元,金逸影視;電視(002905。SZ)虧損1.96億元和華誼兄弟(300027。SZ)虧損1.92億元。此外還有橫店影視(603103。SH)、上海電影(601595。SH)、幸福藍海(300528。SZ)、白娜前程(300291。SZ)等。凈利潤由盈轉虧或同比下降超過100%的公司。
一些企業可以在疫情中獲利。捷成(300182。深圳)、華策影視;電視(300133。SZ)、博納影業(001330。SZ)和光線傳媒(300251。SZ)均實現凈利潤過億元,分別為4.04億元、2.4億元、2.36億元、2億元。博納影業(001330。SZ),剛剛上市,以凈利潤同比增長783%位居行業第一。其次是慈文傳媒(002343。SZ),同比增長208%,歡瑞世紀(000892。SZ),同比增長161%。
事實上,截至9月15日,上述20家公司中,今年以來股價上漲的只有5家,其餘全部下跌,跌幅超過20%的有9家。目前市值排名前四的龍頭公司分別是光線傳媒、萬達院線、中影、博納影業。
面對寒冬,所有公司都在尋找突破路徑。有些影視公司手裡的產品項太多。如何加快庫存變現和資金回籠成為當務之急,否則這些庫存將面臨跌價的風險。
2023年只剩下不到4個月了,未來還會有幾部大片。它們能在多大程度上提振電影市場仍充滿不確定性。
「寒冬」仍未結束。
大多數影視公司將虧損歸咎於疫情,如——工作室關閉或推遲放映,影片頻繁撤場和變更,票房收入減少。在營收下滑的同時,仍然要承擔龐大的固定成本和包括租金、折舊、人工成本在內的剛性支出。
國內一半以上的影院無法開門迎客,「影院一哥」萬達院線的日子也不好過。財報顯示,上半年最多時,公司國內約有410家影院同時倒閉,占公司國內影院數量的51%。平均單店倒閉42天左右,影院較多的一二線城市受影響更為嚴重改鬧,導致票房收入同比下降31.3%。
受此影響,萬達院線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9.38億元,同比下降30%;凈利潤為5.81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6.39億元。占收入大頭的觀影業務的毛利率降至負7.51%。公司市值從1000億元的高點跌到了今天的245億元左右。
在業績壓力下,萬達院線開始放緩重資產影院的發展,推動輕資產影院轉型,包括萬達廣場部分核緩罩新建影院也開始採用輕資產合作的模式,降低投資成本。同時,進一步關閉或轉移低效影院。今年上半年,萬達院線新開13家直營影院和15家輕資產影院,關停4家經營效益差的影院。
當年的第一影視公司華誼兄弟現在還在忙著還債。在sec結束時
華誼兄弟主營影視娛樂板塊同比下降58.64%。公司製作或參與的電影比例在降低,上半年僅上映三部。真正的娛樂圈更是慘淡。上半年營收僅為47.17萬元,同比下滑99.11%。
「靠影視IP拉動文旅基本很難。哪雀可能是網路名人打卡點,大家的熱情很快就會消退。」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疫情之下,橫店影視也未能倖免。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33億元,同比下降43.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824萬元,同比虧損。
橫店影業出品的電影《獨行月球》 《人生大事》分別以近30億元和17億元票房位列暑期檔前兩名。爆款的出現讓橫店影視下半年的業績壓力小了很多。
但橫店影視並沒有像萬達院線一樣選擇向輕資產轉型,而是逆市砸錢買影院。今年7月,橫店影視發布公告稱,擬由第三方與關聯方聯合收購上海星藝影院。重組後,橫店影視已經在全國放映。
公司中的排名,將超越大地影院躍升到全國第二,僅次於萬達電影。
8月中旬才上市的博納影業,憑借主投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40.6億元票房,上半年實現營收14.7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1.89%;歸母凈利潤2.36億元,同比增長783%。
截至9月15日收盤,博納影業每股價格從首發時的5元上漲至11.51元,總市值達到158億元,約等於2個華誼。
光線傳媒則是靠投入低、風險小的愛情片再次穩住了盈利,但營收和凈利潤雙降,上半年實現總營收5.83億元,同比減少22.78%;歸屬於上市股東的凈利潤2億元,同比減少58.67%。
公司主投、發行的《狙擊手》票房超過6億元,還有《十年一品溫如言》《我是真的討厭異地戀》等小體量青春愛情片的穩定輸出,光線傳媒上半年參與投資、發行影片的總票房合計13.77億元。
探尋突圍之路
寒潮之下,影視公司們正絞盡腦汁尋找開源節流的方法。多家公司在年報中均提及「降本增效」。
萬達電影提出,繼續加大成本費用管控,持續推進下屬影院和放映設備租金減免,降低影院能耗等費用。金逸影視提出,給所有直營影城重新設置租金談判目標,根據影城體量對能耗使用、空調水電、放映維修等費用進行管控。
相比電影公司和院線公司,電視劇公司、互聯網視頻平台受影響較小。歡瑞世紀就在半年報中表示,強化了與各大互聯網視頻平台的合作關系。
「三年的疫情防控,電影院首當其沖;另外,傳統媒體電視的廣告創收大幅下降,甚至腰斬,上星劇(一部電視劇上到了星級衛視)投入成本相當高,基本不掙錢,只是做口碑。但疫情對長視頻平台是利好,影視公司應爭取抓住對互聯網視頻的內容供給。」
前述業內人士稱,「歡瑞世紀上半年收入當中,佔比最大的還是網劇。但歡瑞的古偶仙俠劇同質化太嚴重,沒有太大的突破,這對內容生產者來說,不是好事。」
在開源上,片庫的變現尤為重要。目前,唐德影視儲備有11部影視作品,均處於發行階段。公司表示正在積極推動庫存劇的發行,加快庫存變現及資金回籠。
浙文影業(601599.SH)在半年報中指出,老劇發行、談判訴訟仍是盤活公司庫存和應收等資產的重點措施。公司對庫存劇集項目實行責任到人,並積極與衛視、視頻平台溝通接洽,通過新劇帶老劇和發行代理合作模式推進庫存項目發行。
主營業務受疫情影響,不少影視公司開始搶佔新賽道。不過,目前來看,這些新業務更多還停留在試水階段,無法承擔起創收重任。
萬達電影在下屬影院開展劇本殺、脫口秀、相聲、音樂會等創新業務,在影片供應相對不足的市場環境下,用這種方式提升影廳利用率,吸引人流創收。截至目前,萬達電影已在32個區域影院落地現場演出,演出場次超過400次,公司聯營的「光影劇本殺」旗艦門店已在北京CBD萬達影院開業。
華誼兄弟開始布局元宇宙。在提到元宇宙與電影的結合時,王忠磊稱,虛擬技術和增強技術帶來的虛擬拍攝,讓影片製作效率和完成度大大提高。比如虛擬技術可以提前向演員展示表演的場景,而不只是一塊綠布,幫助演員更好地理解身處的環境。他提出,希望兩年內,華誼可以出品兩部至少80%是虛擬拍攝的電影。
鑒於旗下藝人自帶網紅屬性,歡瑞世紀自2021年起衍生出新業務線——電商和直播。不過該業務目前僅占總收入2%-4%。在業績說明會上,公司表示將布局數字藝人、數字衍生等方向。
「數字資產、數字藝人這塊,在國內還相當不成熟,很難說能產生多大收益。」前述業內人士稱。
「這從政策層面再次凸顯了國家對加快恢復電影市場的態度和決心,億元觀影補貼有望拉動5-10億票房增量,強力促進行業需求端回暖,進而催化供給端釋放優質產能。」浙商證券表示。
❷ 單日票房僅710塊, 投資人大發雷霆, 鄧超尷尬了, 網友: 他早就跌下神壇了
鄧超和黃曉明誰的地位高? 幾年前說起華誼一哥幾乎都會說黃曉明,而現在再說起來就會有很多人說鄧超。鄧超和黃曉明不僅在華誼地位超然,在 娛樂 圈中也都是一線,關於兩人的一哥之爭的傳聞從來就沒有間斷過。鄧超已經今時不同往日,黃曉明和鄧超目前地位誰高呢?
網上關於黃曉明和鄧超地位分析類的文章有很多,但是都不是很全面。明星地位在外人眼中很難判斷出來,只能從可以看掘悶到的方面分析,下面我就從電視劇、電影票房、 娛樂 圈人脈、歌壇和人氣等各個方面給大家對比一下鄧超和黃曉明。 電視劇 鄧超和黃曉明都是由電視劇出道,轉戰大熒幕。先從起點上來說,很多人認識黃曉明是《大漢天子》,這部電視劇當年真的是很火,而且拍了不止一部。說起黃曉明著名的電視劇作品,大家應該都能說出很多,論國民度《還珠格格3》算是比較高的。 此外黃曉明塑造過很多經典電視劇形象,比如《上海灘》中的許文強,《鹿鼎記》中的韋小寶,《神鵰俠侶》中的楊過,《精忠岳飛》中的岳飛,但從這些角色上就能看出黃曉明的資源真的很好,這些電視劇的角色的國民度都很高。 相比而言鄧超在電視劇方面比黃曉明要遜色一些,前期鄧超也是個皇帝專業戶,《少年天子》《少年康熙》都是這個時期的角色,之後鄧超也拍了幾部比較著名的電視劇,像《少年包青天》《倚天屠龍記》,其他的都市劇和文藝片也有,但總體來看電視劇方面是不如黃曉明的。 電影 黃曉明和鄧超在電影方面很相似,他們身上都有過「爛片之王」的稱號,口碑差的電影都拍了不少。像黃曉明《何以笙簫默》《橫沖直撞好萊塢》《大唐玄奘》《太平輪》都是不及格的片子,不過黃曉明也有比較優秀的,像《中國合夥人》他就拿了很多獎。 同樣在電影中有重要角色的鄧超卻沒有拿獎。不過鄧超後來在大熒幕上不斷發展,慢慢的就超過黃曉明了。《中國合夥人》以後黃曉明在大熒幕上沒有特別出色的作品,鄧超雖然也有《四大名捕》這樣的爛片,但也有《烈日灼心》這樣的高口碑作品。 綜上來看兩人是差不多的,但是鄧超近兩年來發展太快了,就不說他自己導演的兩部電影了,雖然都被稱爛片,但無疑對他地位是有所提升的,《美人魚》和今年的《乘風破浪》奠定了他的電影地位,內地票房號召力第一,這點上黃教主是不如超哥的。 握散則 娛樂 圈人脈 人脈多少是衡量一個明星地位的重要標准,也能體現明星的實力,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哥成龍,要論及人脈,恐怕 娛樂 圈無人能比,跺一跺腳 娛樂 圈都抖一抖,地位能不高?黃曉明和鄧超雖然比成龍遜色,但在 娛樂 圈也都是大牌。 他們有多少人脈在外界是很難清楚判斷的,在明面上黃曉明是要比鄧超人脈更廣一些的,最明顯的是他的婚禮,幾乎整個內地 娛樂 圈都去了,人脈遍及港澳台,至今為止他的婚禮罕有人能比。而鄧超結婚太低調,這一點上無法比較。 雖然鄧超在 娛樂 圈的人脈也很廣,人緣也很好,但是沒有一個真正展現他實力的機會,所以表面來看,黃曉明是要比鄧超人脈廣的。 歌壇和綜藝 這兩個放在一起說的原因就是都是鄧超的拿手好戲,而黃教主這兩方面都只是客串。鄧超人生軌跡上有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那就是錄制《奔跑吧兄弟》,從此他成了最熱的綜藝大咖,他的影視事業也因此才迎來了高峰。 《奔跑吧兄弟》給鄧超加分太多,知名度也成了國民級的,要知道上一季的跑男收官時候收視還是過3的,以前更高,一部電視劇能過1就很艱難了,可見這個真人秀節目影響力要超過太多電視劇和電影了。 再來說歌壇,鄧超不是專業歌手,但是幾次開唱都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幫唱羽泉取得《我是歌手》冠軍,獻唱《中國好聲音》唱跑男主題曲都展示了他不俗的唱功,在歌壇也算跨界歌手當中很有名氣的明星了。 人氣 我專門去看了一下,鄧超在網路的搜索指數是4576,處於上升階段,而最新一季跑男的開播無疑會讓他再度上升,而黃曉明落後一些,搜段棚索指數為4184,處於下降狀態。 再來看粉絲,鄧超5616萬粉絲;黃曉明5210萬。從粉絲上看黃教主也是不如鄧超的,還是那個觀點,鄧超自從錄制跑男以後,大電影又接了不少,網路關注度要明顯高於黃曉明,這一點是無法否認的。 總體來看鄧超這兩年發展勢頭迅猛,已經不弱於黃曉明,但是也難以下定論,畢竟黃曉明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和baby秀個恩愛也是分分鍾上熱搜。還有就是黃教主在創投圈的名氣不是鄧超能比的,這也吸引了教主的很多精力 當然是鄧超 鄧超和黃曉明在演藝圈「70後」中年隊里可算是代表性的人物。在當時 娛樂 產業還沒有今天這么發達的時候,「韓流」「小鮮肉」等網路名詞還沒有被發明出來的時候。論顏值論形象這二位絕對是數一數二的男明星,別提演技。 鄧超,1979年出生於江西南昌,中國內地男演員、電影導演、投資出品人、互聯網投資人。1995年考入江西藝術職業學院話劇班,1998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編入中國國家話劇院,並落戶北京,2011年與娘娘孫儷結婚,如今已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鄧涵之和鄧涵一。一家四口可謂行業典範家庭。 黃曉明,1977年11月13日生於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商人。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1998年主演個人首部電視劇《愛情不是 游戲 》,從而進入演藝圈。2015年10月與Angelababy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號稱請了半個 娛樂 圈卻唯獨沒有邀請鄧超,於今年1月17日生下一名男孩小海綿,黃曉明霸氣總裁似的秀愛能力一直被網友津津樂道。 鄧超的通告《中國合夥人》
官網主推的三人海報《中國合夥人》更有意思的只要鄧超黃曉明一起出席活動,二人一定要搞出一些「不合」的事情,就是要搞事情。如果黃曉明穿的很正式,鄧超一定很休閑,鄧超穿的鮮艷,黃曉明一定是樸素單調。完全甄嬛傳的即視感啊。 黃曉明演技爛是公認的,不光眼光不好,還演一部爛一部,演一部死一部,回憶一下,比如何以笙簫默、白發魔女、錦綉緣實在是看不下去,導致網友大呼「求求你了,別再接戲了」。
再來說說鄧超,以前鄧超一直是男神形象,公共場合、電影、電視劇作品中,一直也是沉穩性格,但是人氣卻並不高,關注度也很低。後因為《分手大師》、《奔跑吧兄弟》《烈日灼心》等經典影視節目人氣飆升,另外鄧超後期開發的逗比屬性,更是讓其人氣、關注度大大提升,網路人氣直逼小鮮肉。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超哥的英語。。。實在是。。。伐木累啊。。。 如今二人都娶妻生子、事業有成、已為人夫為人父,那個時代也已經過去,只希望兩人可以各自幸福吧。 個人覺得是鄧超。 鄧超即是演員,又是導演。在2016年主演的《美人魚》票房33.9億元,《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票房8.13億元,刷新了記錄。鄧超參演電影總票房超過110億元。同時鄧超對孫儷很好,在家庭方面讓我喜歡。 黃曉明,在《無問東西》里的表現很好,但可能是記錄片所以票房不是太高。感覺黃曉明演的電影和電視劇,沒有那麼的好看, 搞笑 。 所以我還是是鄧超的地位比較高。 鄧超和黃曉明近幾年已完全轉戰大熒幕。 鄧超每年都會有新作品上映,從周星馳到張藝謀,鄧超無疑已是大ip演員,票房口碑直線上升。 黃曉明近幾年似乎沒有較吸引人的作品,整體演技也處在同期中年演員中下等。 如果單從演技上來比對兩人,意義不大,您覺得呢? 怎麼說呢?倆人都是一線大牌,都很隨和脾氣又好,重要的是圈裡的人對他們的評價人也都不錯。 從來沒有想過把他倆放在一起過,之前有人說,鄧超適合演霸道穩重的人物,黃曉明適合逗比 搞笑 型的,但是現在看來倆人看好一翻。 不過,相比之下應該很對人會傾向於鄧超,因為穩重的人去逗比反而而 搞笑 ,而逗比的人成熟穩重化只會讓人看著很不舒服。 於我而言,就特別喜歡鄧超,不僅人逗比還愛老婆愛家庭,他沒有什麼丑的感情史,但是教主好像之前跟李菲兒還在一起時又跟baby在一起了,最後還跟她結婚了。 最能體現教主人脈和地位的要數他辦給媒體的世紀婚禮,半個 娛樂 圈的人都到了,何老師做主持,可見他的實力有多強。但是鄧超好像沒有很高調過,一直就混跡在微博里。不過他的人脈也是不能小覷的。 只能說拿這兩個人比較本身就是一種悲哀,因為現在的演員都不是看作品看演技了。單純的比較作為演員的本職,鄧超兩口子的演技可以說是完爆曉明夫婦。論作品,曉明的電視劇雖然都是大ip,什麼鹿鼎記,神鵰,上海灘等等,但是沒有對比沒有傷害,和之前的版本做個比較,答案顯而易見。鄧超的電視劇,甜蜜蜜,你是我兄弟,幸福像花兒一樣等等,演技怎麼樣也是顯而易見。電影方面,感覺鄧超只要別自己瞎導,出演的電影都是非常不錯的。 總體來看鄧超這兩年發展勢頭迅猛,已經不弱於黃曉明,但是也難以下定論,畢竟黃曉明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和baby秀個恩愛也是分分鍾上熱搜。還有就是黃教主在創投圈的名氣不是鄧超能比的,這也吸引了教主的很多精力 黃曉明 黃曉明和鄧超年齡相仿,是同時期出道的演員,前期來講黃曉明的影視資源較好,手裡拿到的,也都是好劇本,他翻拍了,像《新上海灘》《神鵰俠侶》,這樣的經典之作,演戲上,拍出了自己的風格。 鄧超前期沒有這么好的條件,他也認識到這一點,所以非常努力,主角和配角戲,他都接演,從角色里發揮了自己的好演技。 然後黃曉明和Angelababy成了明星夫妻,鄧超和孫儷成了明星夫妻,在 娛樂 圈強強聯手,雙雙名氣大增。 隨著鄧超成功跨越到電影圈,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為「 百億票房 」男演員時,黃曉明還在電視劇和電影兩方面,來回徘徊,這時的他,有點迷茫,左右不能兼顧。 當鄧超成為電影圈,這樣 大熒幕 上,赤手可熱的,實力派演員時,黃曉明近幾年的作品,少了許多。 個人覺得,現在無論是成就和人氣,還是 娛樂 圈的影響力,用實力和作品說話,鄧超的要高些。
❸ 為什麼現在的電影票越來越貴
銀幕數少、檔期擁擠、上映的時間短。
電影投入的製作成本卻是實實在在的,所以製片、發行商只能通過提升上映影片的票價來保證不虧本,高票價就難以避免。但是,高票價卻也帶來了惡性循環。本來我國的觀影人次佔全國的比重就不高,在高滾並票價的影響下,更多的人放棄了走進影院。
電影院票房的一半是要給發行方的但是想及時看上纖備塵一個好電影,所以我每次去電影院看名單,電影票越來越貴,2021春毀禪節檔的電影票貴。
❹ 電影票房是什麼意思
票房最早指的是電影院里的售票處,現在用來指一步電影的能賣出去多少錢察巧。如果說票房一個億,是指賣出的的電影票的價格的總數,比如一部電影的一張電影票是25元,賣了10萬張票,那這部電影的票房就是25*100000=250萬元。
(4)現在的電影票房是真的嗎擴展閱讀:
「票房」來源:
在清朝乾隆征戰大小金川時,軍升拆中滿洲人多,因行軍萬里,一路無聊,始而思念家鄉與親人。為此,八旗子弟吵沒棗兵自編詞、曲,即子弟書,以自歌自娛。清中葉以後,八旗貴胄嗜愛戲曲成風,並以演唱戲曲為樂。不過他們演唱不為生計,故謂之票戲。演唱時票友們匯集一堂,其匯合的地點就叫做票房。最早的票房始於道光年間,到同治末年的翠峰庵票房已有相當規模。
❺ 電影票房為什麼造假
問題一:電影票房是如何造假的? 就幾個套路。以近日水分最多的某妖記為例,眾所周知一部電影的上映時間,與它本身是否賣座有很大關系,而賣座的電影一般能上映30-50天,而某妖記在這基礎上,以公益放映為噱頭,把放映時間整整推遲了一個月(套路),某群體進場看電影免費,但是還可以算進票房。這樣還算是輕的,更重的是,某妖記電影製作方有眾多影院,這樣一個便利條件就讓他們能在午夜場做手腳,午夜場場場爆滿(套路,這個套路需要自身有眾多影院,成本低效率高,如果沒有這個條件,要花很多很多錢,一點都不劃算,畢竟票房再高也是虛名),而且還是15分鍾一部。兩個條件,某妖記問鼎當年票房冠軍。
問題二:電影票房造假,有啥用? 最近,新聞經常報道哪些電影出現票房造假,其中《捉妖記》,《葉問3》也被爆放映前兩天出現刷票房現象。那麼,為什麼要巨資刷票房呢?有什麼作用?
1、製造話題增加曝光,影響輿論傾向
當你打開各種新聞客戶端還有微博論壇,出現的都是「某某影片票房突破多少億」的新聞,你心裡肯定會想「這么火爆?!我要去看看」。就算是很爛的影片,由於話題太多,也是有人想去一窺究竟「這片子究竟有多爛!」
2、上映前三天的票房很重要,直接影響後續排片
一般都是前三天刷票房,提高影院上座率,製造數據,讓新聞有內容可寫。其實就是「事件營銷」,討論的人多了,自然有人看。而且,前三天的票房影響整個大局。
3、成全電影背後的資本運作
一部電影的製作成本都是千萬級別、上億級別的,背後都有投資方的資本注入,既然是投資,肯定要回報的!最開始支付寶推出的「娛樂寶」項目,其實就是一個理財項目,當時的預計收益是年化7%。為了讓投資者滿意,當然得努力提高票房。
問題三:為何票房造假屢禁不止? 1、行業制度有待規范
我國院線並不是每家電影院都會上報票房數據,所以有時候得到的統計結果不太理想,於是就索性不進行大范圍的公開了,不滿意乾脆就作假吧,反正別人也發現不了
2、法律界定概念模糊
「偷票房」和「買票房」算不算違法行為?目前尚沒有法律文獻做出相關規范。還有「包場」這種行為,不但會在業內發生,還有粉絲也通過這種方式支持偶像,這種行為到底算不算作摻假?
3、有利的誘惑難抗拒
一是為錢,對於一部電影來說,撇去從投資、植入廣告以及電影周邊所得的部分收入不談,票房可以說是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全指著它賺錢了。二是為名,票房高了,知名度自然會有,到時候再拍個續集,肯定有市場,說不定還能吸引來原本沒有觀影慾望的人來貢獻票房,最終名利雙豐收。
4、太多規則的執行都不嚴謹
我國制定的很多規則制度往往都停留在說說而已。表面文章做得很好,但執行力度不夠,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要想管理起來,是難上加難。
問題四:為什麼票房要造假 廣告性質,吹噓誇大,人們心裡覺這么多人去看,那一定好看,所引誘觀眾,就做了這些虛假。
問題五:現在的電影票房怎麼都造假 中國電影票房造假已成公開秘密 首周票房只有1700萬元,卻被發行方誇大成4000萬。在眾媒體和網民不依不饒的輪番「轟炸」之下,動畫片《阿童木》的發行方終於站出來公開道歉了。 因虛報票房而道歉,在中國電影史上還是第一次。 「中國電影變成了只需要數字不需要質量和口碑的怪胎」
問題六:電影為什麼要票房造假?有什麼好處? 5分 這個太簡單了――――
這就是好比虛假宣傳,人為製造該電影火爆的假象,讓很多不買賬的人覺得片子可能還不錯,吸引人觀看。
問題七:捉妖記票房真的造假嗎 為什麼票房那麼高那麼火啊 求解答 是不是造假,這裡面水太深,除了當事人自己,你說的再有道理也只是猜測。不過遭人嫉妒是絕對會的,同樣是一部電影別人的人氣那麼高,賺了那麼多錢誰都會眼紅,只不過表現心態不一樣罷了。而且即使人家票房造假了,那也是一種實力的象徵!你能夠造假來個21億票房嗎?你能夠造假一個多月到現在才被曝光嗎?你能在票房造假的情況下還保持高人氣嗎?……
它之所以那麼火,個人感覺除了國內普遍容易接受搞笑類視頻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宣傳方面,除去各種媒體大肆宣傳,你看看那些參與拍攝的,井柏然每天跑著跑那從不忘帶著胡巴,上《快樂大本營》是這樣,真人秀《花兒與少年》是這樣,接受各種訪談節目也是這樣,就連吳莫愁都跑《中國好聲音》唱了首片尾曲(這點我就不贊同了,怎麼能為了宣傳故意跑上台呢?而且節目製作組居然還同意了,也不知給了他們多少錢)總之是宣傳無處不在……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在如此力度的宣傳下,即使大家都說不好看,也會有大量的人想著去確認一下怎麼個不好看法啊,更何況網上的好評一片了!至少我身邊有好幾個人,就是因為看到網上各種相關話題,才想著跑電影院去看的,我也因此被拉了過去,至於好不好看我就不做評價了,反正票房就是這樣上來的……
問題八:票房造假有什麼好處 1、製造話題增加曝光,影響輿論傾向
試想一下,當你打開各種新聞客戶端還有微博論壇,出現的都是「某某影片票房突破多少億」的新聞,你心裡肯定會想「這么火爆?!我要去看看」「票房這么高,肯定很好看」。就算是很爛的影片,但是話題太多啊,大家都在說某某片子太爛了,也是有人想去一窺究竟「這片子究竟有多爛!」
2、上映前三天的票房很重要,直接影響後續排片
一般都是前三天刷票房,提高影院上座率,製造數據,讓新聞有內容可寫。其實就是「事件營銷」,討論的人多了,自然有人看。多雇一些水軍各種微博論壇發帖,「安利」的效果可是杠杠的。前三天的票房影響整個大局,不然你見過剛開始票房很低,後面一下子變特好的電影么,好吧,除了《大聖歸來》。
3、成全電影背後的資本運作
一部電影的製作成本都是千萬級別、上億級別的,背後都有投資方的資本注入,既然是投資,肯定要回報的!最開始支付寶推出的「娛樂寶」項目,其實就是一個理財項目,當時的預計收益是年化7%。拿《葉問3》來說,跟「娛樂寶」類似,採取眾籌形式,根據票房情況承諾收益,票房若大於等於10億,預期年化收益為11%,11%已經算很高很高了!銀行理財的收益4%不到,大家自己體會一下!為了讓投資者滿意,當然得努力提高票房咯。
問題九:電影票房為什麼要造假?這中間的存在怎樣的利益關系?票房的高低跟誰有直接關系?導演和製片方怎麼獲利? 導演藝術創作,製片人都是給投資方賺錢的,選擇劇本,演員比較票房重要因素
問題十:票房造假事件,你知多少? 2012年 中視豐德影視公司董事長王建峰公開舉報第三方公司買賣數據,某機構承諾一年只需5000萬便可幫他邁進全國收視十強。
2013年9月 湖南衛視部分地區收視為0,被疑因其他電視台購買收視而受牽連,喧囂一時。
2014年4月 北京地區收視出現異常表現,北京衛視被擠出本地前十,北京電視台經過長達一個月的跟蹤數據分析,內部「認定」北京地區樣本戶疑似遭受污染。
2016年12月 浙江衛視收視率遭遇斷崖式下跌,從常年全國前五名,一下子跌至20名開外,創下了浙江衛視建台50周年來的最低收視紀錄,原因是電視劇《美人私房菜》的製作方未購買收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