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彭於晏深夜空降粉絲群,彭於晏的演藝經歷是怎樣的
彭於晏,1982年3月24日出生於台灣澎湖,加拿大華裔,中國台灣男演員、歌手。
2016年2月,彭於晏主演了由許鞍華執導的動作劇情片《明月幾時有》,飾演智勇雙全、驍勇善戰的神槍手劉黑仔 ;9月30日,其主演的動作警匪片《湄公河行動》上映,並在片中飾演沉穩老練、處變不驚的中國緝毒情報員方新武 。同年,參演電影《乘風破浪》。
2017年,彭於晏主演韓寒導演的電影《乘風破浪》。與鄧超、趙麗穎合作,該片於2017年1月28日上映,總票房破10億。
㈡ 票房毒葯都有誰
娛樂圈的票房毒葯都有誰呢?
一、范冰冰。
王珞丹,中國青年演員,憑借在《奮斗》當中的精彩表現,王珞丹收獲了好口碑,此後也出演了不少電視劇,但是水花不大。王珞丹開始轉戰到大熒幕,雖然在很多電影當中都能夠看到王珞丹的身影,但是這些電影大多都撲街。電影《破風》票房也是讓人唏噓,如今年過三十的王珞丹在影視劇沒有太大的成就,這也讓她非常困惑,對於這個年齡的演員來說,想要轉型,想要在娛樂圈站穩腳跟變得尤為艱難。
㈢ 據統計林超賢導演作品累計票房破60億,他導過哪些經典影片
據統計林超賢導演作品累計票房破60億,他導過哪些經典影片?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的疑問,因為,我們都知道林超賢導演,導演過非常多的影片,而且這些影片的可觀看性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說,他的一些經典電影是值得我們反復觀看和反復觀摩的。那麼林超賢導演到底導過哪些經典的電影呢?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吧。
對於林超賢導演,我們最熟悉的他導演的作品應該就是《紅海行動》了吧,紅海行動這部影片,是契合影片市場的,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看這種歷史戰爭片,這代表了我們國家先輩的力量。先輩的鮮血染紅這片華夏大地,也讓我們更加的驕傲以及自豪,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因此,這部電影當屬於林超賢導演導的影片經電影之一。
其實,還有一點就是,林超賢導演個人的才華,他才華橫溢,才氣十足,導演出來的這些作品,非常符合人們的愛國心理。
㈣ 破風票房高不高
由林超搜缺賢執導,彭於晏、竇驍、崔始孝源源、王珞丹、陳家樂、歐陽娜娜、連凱主演的熱血青春大片《破風》上映之後好評如潮,票房破巧漏態億,穩中上升。電影里的競技場面令人腎上腺素激增,被贊「單車版《速度與激情》」。而也有網友說,這是一部單車版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對近年來泛濫銀幕的青春電影的一次重啟與正名。
㈤ 電影《破風》觀後感
並不矛盾,討厭是因為工作的原因,一直關注這部電影的宣傳,物料出了一大堆,我都懷疑宣傳方是把胎兒扔了把胎盤養大了。幾款預告片都在告訴觀眾,這是一部搞基賣腐、三角狗血爛俗片,就連海報也做成黨衛軍一樣的升國旗樣式,說到這里不得不佩服原來小四的審美也是有下線的。
作為一部體育勵志題材電影,林超賢等主創已經做到相當專業。就題材本身而言,國內甚至世界范圍內都鮮有人嘗試,因為自行車之於電影更多是充當浪漫工具的。大多數小清新青春片中有意無意會用一輛單車烘托男女之間青澀的情誼,男在前女在後,你顛濕我來我摟硬……
之所以猛誇這是我今年最滿意的電影,從視聽語言到敘事節奏以及演員演技上,都無可挑剔的完美闡釋了什麼叫專業。
林超賢本身就是一個自行車運動愛好者,刨除自行車贊助商的商業考量外,此片必然承載著導演個人的情懷表達。前三十分鍾用幾場酣暢淋漓的三級賽事讓每個觀眾都能清晰的理解了什麼叫“破風”,而且同時交代了人物關系和性格。你認可了仇銘(彭於晏飾)是一個放盪不羈,好勝心極強,典型的激進型選手。因此我們在比賽中總能看到他不顧一切的或自己或協助隊友取得好成績,而不是爛俗片中符號化的低幼化的“中二少年”。
關於彭於晏這位演員,我給他的評價是:有顏值但同時踏實肯拼,如果吐槽他臉是假的,那他那身肌肉絕對是從汗水中榨取出來的。林超賢的導演功力同樣體現在將彭於晏逼成了一位專業演員,《激戰》已然逼成了拳擊手,而此片硬是把彭於晏訓練成專業賽車手,完成了從小鮮肉向硬漢的轉變。不服請看片中那黑白分明、溝壑縱橫的肱二頭肌,國內藝人能為一個角色付出這么多的已然不多見,何況是一個本就可以靠臉吃飯的當紅小生。
據爆料,本片跨越歐亞大陸,從繁華都市到酷熱沙漠再到高海拔山區,一方面確實是出於劇情推進的考量,另一方面也真是讓觀眾達到了賞心悅目,分分鍾想截個屏當桌面。能夠這樣不惜成本的選擇場景,可見主創們的誠意。同時也證明這是一部只有進電影院才能達到完美體驗的影片。
有媒體吐槽本片文戲太弱,真想讓他體驗一次“媽媽再打我一次”。姑且不說是否能分辨出來哪是文戲哪是動作戲,單純撇出一部動作片的文戲加以批評本就是可笑的。仇銘與邱田在陡峭的室內賽場里駕馭著單車靜止不倒,兩人交談人生、愛情與夢想,真是比那些靠摔杯子扯頭發的撕逼青春片好一萬倍。明明兩人就是情敵,卻並不像以往的影片處理三角戀時那麼偷工減料,讓單車不倒是兩人互相不服的性格外化,大遠景交代是跟觀眾分享了這倆人的秘密,這樣的文戲不好?
邱田(竇驍飾)性格內斂悶騷,在追女孩這點上尤為突出。為了開導失戀的黃詩瑤,當然肯定也是想趁機而入,明明自己恐高卻要咬著牙帶著女神去蹦極。跨谷大橋上兩人妙趣橫生的對話逗笑了所有觀眾,最後那一躍完成了兩人關系的推進,同時給主人公仇銘的情感戲增加了矛盾點,兄弟與愛人如何抉擇,都溶於這樣一場戲謔又不失感人的文戲中,你跟我說文戲不好?
當年大師研究課上,專業老師告訴我爛片就是“情不夠歌來湊”。還好本片從頭到尾沒有一首歌曲,全部是原創的配樂,而且能保證配樂旋律動聽勁爆的同時不搶戲。究其原因,應該是每首配樂都是為這部電影量身定做的,你不熟悉所以不會注意,從而認真的看戲。最近聽說要出一首林俊傑演唱的影片MV,不要被騙了,影片里並沒有這首歌,而且這歌水平跟歌手顏值成正比,難聽到我寧願來個大姨夫。
一部動作片的定義是以強烈緊張的驚險動作和視聽張力為核心的影片類型,所以本片最大的看點仍是刺激緊張的動作場面。周圍坐的都是奧運冠軍,多緊張賽事沒看過,但看完真有一位體操冠軍說,中間有幾場比賽讓他看得他都快喊出來了。這就是觀眾真實的反饋。而理智來看本片在動作設計上的突破,不僅將時速也就50公里的自行車拍出來“速度與激情”的體驗,而且以精心設計的遞進賽事讓觀眾更有代入感,每場比賽的結局都可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以平常的觀影經驗,難道主角不應該光芒四射、毫不畏懼、一路過關斬將怒爭第一嗎,恰恰不是。片名叫《破風》,本就是講破風手如何協助主將沖刺的主題,因此作為主角的仇銘其實從頭到尾沒拿幾次冠軍,甚至連本片最後一場比賽沖刺時都拱手讓人,完成了一個“壞小子”到“成熟賽車手”的救贖,這也是最後他能圓夢見到偶像世界冠軍而毫無違和感的原因。
最近有朋友煞有介事的截圖給我看,說這片差評如潮。而仔細看這些差評,要麼是因為工作必須看而錯過了演唱會,要麼就是黑彭於晏大假臉,再不就是說影片時長過長,一個中肯客觀的評價都沒有。不過最該吐槽的是芳草地盧米埃影城的放映設備,不僅音響多次爆音,銀幕上邊緣都是彎的,明明是一部攝影如此講究聲效層次明晰的影片,卻遭天譴一樣選在了這里點映。
當然,本片的體量應該票房2億,但由於8月初一眾爛片齊頭並進,這將是一部被浪費的電影。江志強說到一點很關鍵,當觀眾去電影院看了一部爛片後,出來不會想再去看另一部電影,而如果剛看完一部好片後,會不由自主的.再去影院櫃台看還有什麼片要看。這一點在8月初會尤為突出,《破風》沒那個實力比拼進口片,但確實比同檔期甚至今年的國產類型片都高出好幾個檔次。
不是水軍,不是宣傳,就是惋惜。
從2014年的10月接觸到《破風》這個項目,到2015年8月7日在影院觀看完《破風》這部電影。心裡的感慨很多。豆瓣的影評是一條條看完的,作為一個參與了紀錄片、製作特輯、預告片、短視頻製作的工作人員,我有些話想說。
(一)體育電影
某“影評人”:能把體育片拍得這么難看,也是怪不容易的”。
我想說:
華語電影中,有關體育的電影真的很少。記得當初魏德勝監制《KANO》的時候,就說過棒球這個運動應該怎麼拍啊。一個球打來打去,怎樣才能拍出比賽中精彩的感覺?
《破風》也是一樣。當我看到幕後花絮攝影師幾個月來拍攝的素材,真的是驚到了。面對如此龐雜的素材,該如何處理?對於製作特輯而言,《破風》的難度不在於素材量多少,而是大量相似的踩車鏡頭。好在曾經見過《一代宗師》的幕後素材,看到《破風》還能有個心理緩沖。(當然《一代宗師》最大的難處不是鏡頭的重復性,而是素材量太多)說實話,《破風》的素材,已經比這幾年我曾參與製作過的動作電影、愛情小品、警匪槍戰等等類型的素材處理難度大多了。製作特輯已是如此,導演面對一堆輪子、風景、演員特寫,素材量又多得多,他該怎麼剪才能令到比賽的節奏可以緊張刺激,激起觀眾心中的熱血沸騰?心裡曾默默為導演點蠟。。
但是從影院觀眾的反應,以及個人的觀感,我覺得林超賢導演對比賽場面的駕馭是成功的,是得到大部分觀眾極大認可的。
所以對於個別“影評人”所說的“能把體育片拍得這么難看,也是怪不容易的”。我十二萬分的不以為然!
相反的,林超賢導演勇敢的接受體育片的挑戰,並且比賽場面處理的緊張刺激,我要說:林導,一個大寫的帥!
(二)解說詞
有人說:大量的解說詞影響視聽觀感。
我想說:
其實我自己是一個運動白痴,對於單車賽事的理解,在接觸《破風》前,只停留在好像有個叫環法的賽事要騎好多天。
是《破風》清晰的讓我知道,單車賽事除了公路賽、山路賽,原來還有場地賽、二人接力的麥迪遜賽。車隊里原來不是一堆人看誰能先沖線就行,而是有沖線手和破風手,破風手要替沖線手排除風阻,犧牲自己讓沖線手奪冠。而也正正是因為大量的解說詞,我才明白這群車手一會兒排成一字,一會兒轉圈騎,是在干什麼。而且在我有限的看環法的直播里,解說員的聲音也基本是沒停過的。所以,我個人而言,覺得大量的解說詞是合理、可接受的。而覺得解說詞嘈雜的朋友,我猜想應該是本身對單車比賽有一定的瞭解,才會有嘈雜的感受。
(三)勵志
有人說:“王珞丹摔傷還能得第二,勵志得超自然”
這位朋友,放學你別走。。這個事件看起來很神奇,但是運動精神真的是不能小覷的,因為這個情節是完全取材於真實事件的,詳情請看大屏幕(以下摘自維基網路):
2010年11月16日,黃蘊瑤代表中國香港參加2010年亞洲運動會,與隊友刁小娟一同出戰女子記分賽決賽[1]。決賽全程斗80個圈,初段雖然曾經發生小型意外,但是車手未見大礙。至第39圈,韓國車手在彎位突然失控墮地,撞倒位居次位的黃蘊瑤;而尾隨的刁小娟等三位車手則閃避不及,連人帶車輾過黃蘊瑤的身體。事件導致5名車手受傷。黃蘊瑤在右邊肋骨骨裂及爆肺的情況下,忍痛再換上後備單車追回比賽車群,並且負傷踏完餘下40圈的賽事;在最後階段,黃蘊瑤更發力突圍於最後2個沖分圈搶得5分升上次席,為香港贏得一面銀牌[4]。其後的頒獎典禮上,黃蘊瑤需要坐上輪椅,並且以紙板及膠布暫時承托肋骨,才能夠緩慢地踏上頒獎台領獎。賽後她的心情仍然相當激動,一度哭成淚人;她解釋因為下屆的奧運及亞運將會取消記分賽,連世界盃賽事也會陸續地取消這個項目,所以這比賽對她尤其重要。更說:“哭不是因為痛,是因為能夠完成自己的夢想而激動。” [4]
黃蘊瑤賽後被送往醫院治療,檢查報告顯示,她出現右側氣胸,伴右肺輕度挫裂傷,右側第六前肋局部骨皮質斷裂。醫生建議她休息二周,但她仍堅持復出完成往後的比賽[4]。她在11月23日舉行的女子公路個人賽繼續忍痛負傷上陣,最終得第15名[5];但卻令其右邊第七節肋骨亦告骨裂[6]。
事後,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和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特別慰問受傷的黃蘊瑤和刁小娟。曾蔭權更表示,黃蘊瑤不屈不撓、堅毅不拔的體育精神值得尊敬與學習;曾德成則贊揚黃蘊瑤發揮高度體育精神,令大家欽佩。[7]數日後,曾德成在其網上專欄發表撰文說:“黃蘊瑤賽後滿面淚水、勉力舉起鮮花和獎牌的照片,肯定成為香港健兒拼搏史的重要標志之一”[8]。
11月27日亞運閉幕,黃蘊瑤在網易亞運頻道網站舉辦的“千萬網友票選亞洲英雄”選舉[9]中,以102,346票力壓林丹及福原愛等運動明星,榮膺“亞洲英雄”的稱號。同日晚上,她又被安排在亞運閉幕式上擔當香港代表隊的持旗手[6]。
黃蘊瑤於2010年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獲得“香港最具體育精神運動員”獎項[10]
(四)愛情戲和王珞丹
關於大家所詬病的愛情戲份,也是我覺得《破風》真正薄弱的地方,不得不說,有些打散了整部電影的節奏。據我所知,劇本本身的愛情戲份是要更豐富一些的,攝影的女記者也並不是莫名其妙出現兩個鏡頭就算了的。然而我猜想導演是希望保證賽事的完整性,才沒有再展開愛情線的,畢竟現在兩個小時的電影時長,就已經有人埋怨電影怎麼可以這麼長。再展開兩條感情線,那位觀眾該哭了。
而我個人覺得,愛情戲部分欠妥當的處理,並不是因為王珞丹的表演。導演想交代的內容,她的表演已經全都表現出來了,交代上也許不出彩,但是是合格的,雖然我也覺得好像有點缺乏CP感。
其實我想導演還是有點貪心了,直接將感情線刪掉感覺是不影響劇情的。不過,拍電影不是那麼容易的啦!作為導演,你要找投資,《破風》之所以真的是醞釀十年才能拍出來,除了器材的進步,找到贊助、巨大的投資也是至關重要的!一輛單車就至少一兩萬了,二百輛單車。。。還有衣服、頭盔等等。。呵呵。所以你要說服投資人拿到錢才可以呀。如果說這故事就是刺激男人腎上腺素的,那投資人是不是要考慮沒有女性觀眾的支持真的能收回本嗎?所以愛情線,我認為是出於市場訴求、商業考量,所以才一定要保留的。
而且,刪掉王珞丹的戲份的話,勢必會影響到室內場地賽的介紹。不得不說,台灣有養眼的山路賽,內地有外灘、沙漠的公路賽,而作為一個香港導演,香港單車館你說不要了。。。我聽著都心疼。。
當然,作為導演,不能像我這樣婦人之仁。所以擅長拍男人戲的林導,也許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下如何處理他每一部電影中的感情戲份。唯一覺得林導處理的感情戲沒有拖後腿的就是《激戰》中張家輝和小女孩的部分。
講《破風》,應該從它的類型講起。正如體育競賽與人類文明一樣悠久,體育題材的作品也始終伴隨著中外電影的發展歷史。
對於好萊塢,我們可以隨口列舉出一系列表現不同體育運動的經典電影:《洛奇》六部曲《棒球男孩》《追夢赤子心》《光榮之路》《一球成名》《憤怒的公牛》《奔騰年代》《卡特教練》《百萬寶貝》乃至近年的奧斯卡熱門《弱點》《鬥士》《點球成金》《極速風流》等等,幾乎每年都在出新,不勝枚舉。或取材於真實人物,或改編自虛構小說,或脫胎於編劇想像,均能通過對主角迎難而上、愈挫愈勇、突破自我的過程描寫,來展現拼搏進取的勵志主題和體育精神。
國內第一部關於體育運動的電影是1928年的《一腳踢出去》,由第一代導演張石川和左翼作家洪深執導,還涉及到踢假球的故事情節。而後在每個時期我們都有名噪一時的體育片,30年代孫瑜執導、黎莉莉主演的黑白默片《體育皇後》點燃群眾抗日怒火,50年代謝晉執導的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女籃五號》及60年代左右的《冰上姐妹》《碧空銀花》《小足球隊》《女跳水隊員》《大李小李和老李》、80年代的《沙鷗》、新千年後的《女足9號》《許海峰的槍》等等,都反映出國家發展體育運動、弘揚民族自豪的決策。
由此能看出的一點區別是,盡管體育比賽無疑都會與愛國精神聯繫到一起,但新中國的體育電影往往有更明顯的“獻禮”性質。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後這一特點更加突出,以《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為代表,涌現了一大堆致敬奧運精神的影片。
我們太缺少關照當代體育運動的商業片了,無論是跟歐美還是跟鄰國日韓比。縱然近些年也有《少林足球》《大灌籃》《霍元甲》《頭文字D》,但體育比賽在片中更多被看作時髦的動作元素;《神奇》《再見巨人》等,評價又低到慘不忍睹。所以完全可以說,林超賢開墾了國內嚴肅運動題材商業片的土壤,連續兩部作品《激戰》和《破風》在藝術性和觀賞性上都令人欣喜。當然隨著中國越來越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體育大國,諸如陳可辛的最新傳記片《李娜》等也將成為備受矚目的對象。
為什麼大家都不愛拍體育片?明明它類型定位明確,故事跌宕起伏,天然具備可以賣座的動作、情感元素,還飽含流行需求“社會正能量”。
但是在國內,以當代商業片的平均工業水準,拍好一部體育題材的電影,可能比其他愛情片、喜劇片要勞神費力得多,更關鍵的是對這一領域的市場試水不足,投資人、電影人普遍怯於冒險,與奧運之後全民關注體育的熱情不符。
比如可以看看林超賢拍攝《破風》的一組公開數據:《破風》劇組工作人員達200至400人,動用400多台單車,出動17台攝影機,橫跨10個城市取景,主創騎行117900公里(約繞赤道三圈),磨損200多雙手套、300多套單車服、150多雙運動鞋,消耗2000多條毛巾、12000瓶飲料,光是腿毛就刮掉了1斤,受傷幾十人。
而為了備戰拍攝,彭於晏接受了4個月的專業車手訓練,每天11小時,內容涵蓋體能、平衡、技巧等等,幾位主演也都每天騎行訓練120公里以上,須親自挑戰片中的場地賽、公路賽、接力賽等多場比賽。林家樂進組第一場戲就摔斷鎖骨,被救護車拉走。難怪林超賢落得個“魔鬼導演”稱號。
為什麼要這么拼,不是有特技嗎?彭於晏說,你是不是真的騎過幾十公里,爬坡時的喘法都不一樣,專業車手一眼就能看出來。真實訓練一方面是為揣摩表演,另一方面也是為保護演員自身的安全。要知道,無論你做多少保護措施,一群車手真的騎起來,你跟前面的車只差半個輪子遠,看不到路面,想停都停不下來。
作為導演,林超賢追求真實與刺激並重的方式是在《破風》里頻繁使用大量航拍鏡頭、車載魚眼鏡頭、特寫鏡頭,然後把這些如同實況轉播般的、對比沖突強烈的鏡頭剪輯到一起,有點像演員們“表演”出來的紀錄片。片中涉及多場比賽,林超賢數次只擷取最扣人心弦的賽點,以最優性價比刺激著觀眾的腎上腺素,大氣的配樂也很能為煽動力加分。很多看過點映場的觀眾都總結出這么一些關鍵詞:青春,激情,熱血,燃,掌心直冒汗。
㈥ 影史票房前三甲均來自北京,這里正變成高水平"影視之都"
文化土壤蘊藉深厚,影視要素資源豐沃,影視人才高度集聚,影視創作精品不斷……作為中國電影產業的中心,上萬家影視機構在北京用激情和夢想創造出《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戰狼2》《紅海行動》等佳作,為觀眾編織出一片片光影幻境,支撐起國內電影產業的半壁江山。當中國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時,北京也正朝著「影視之都」奔跑。
【創作】
影史票房前三甲均來自北京
2019年8月,青島東方影都,總投資30億元的《封神三部曲》正在全封閉拍攝中。不同於多數國產片晝夜不停地趕工拍攝,這個劇組罕見地「忙而不亂」,像上班族一樣准時收工。曾經以《鬼吹燈之尋龍訣》刷新華語片特效水準的導演烏爾善,這次想要創造另一個奇跡——用中國電影工業化體系創作華語影史上首部奇幻史詩三部曲。
《封神三部曲》的幕後推手,則是被觀眾和行業稱為「爆款製造機」的北京文化。這家名字中就有「北京」二字的北京企業,近兩年一口氣推出了《戰狼2》《我不是葯神》《流浪地球》《無名之輩》等多部現象級影片,無論票房、口碑還是 社會 效益都可圈可點。
「我們並沒有刻意追求爆款,只是有一套選片標准。」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透露,這一標准分為三個層級:強刺激、強共鳴、強共情。「一個電影具有『強刺激』的 娛樂 性是及格標准,但是光及格還贏不了,往上走就是尋求共鳴,影片要能夠反映時代,讓觀眾有休戚相關之感,光有代入感還不夠,還要能打動他們的內心,這就是最高要求——共情。」
截至目前,中國內地影史票房前三的影片分別是《戰狼2》《流浪地球》《紅海行動》,均為北京出品。《一代宗師》《北京遇上西雅圖》《黃金時代》《親愛的》《滾蛋吧,腫瘤君》《破風》《不成問題的問題》《八月》《岡仁波齊》《羞羞的鐵拳》《紅海行動》……這些觀眾耳熟能詳的優質電影,均為「北京創作」。北京重點扶持的影片《戰狼2》《湄公河行動》《百團大戰》《智取威虎山》曾榮獲第14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獲獎數量位列全國各省區市之首。正在熱映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口碑雙豐收,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2018年,北京地區生產影片410部,佔全國電影產量50%,其中15部影片票房過億。2019年春節檔期間,北京電影票房達2.18億元,8部新片中,《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新喜劇之王》《神探蒲松齡》《小豬佩奇過大年》等均為北京出品,共貢獻42.23億元的票房,佔新片總票房的72.4%。
【影院】
全國影迷最嚮往的「朝聖之地」
今年30歲的李曉北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在她的童年記憶里,北京城區的商業電影院很少,禮堂、文化宮、劇場里既放電影,又搞活動,還看演出,比如地質禮堂、西城文化宮等,好幾百號人擠在一個廳里看電影,觀影效果「就跟把露天電影搬到室內一樣」。「從2005年、2006年開始,北京的商業電影院開始多起來了,看電影的人也多了。」2005年《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上映,她跟同學早上五六點就跑去首都時代影城排隊買票,也只買到第一排,得躺著看。
現在,李曉北和愛人住在五環外的霍營,家門口就有兩家影院:保利影城龍旗廣場店和沃美影城華聯商廈店。在西局上班的愛人,公司附近就有一家萊納恆泰影城,每天中午休息時還能抽空看一部電影。
在北京,觀眾不僅不愁沒地兒看電影,還能找到滿足不同觀影需求的影院。追求高端享受的,有華誼兄弟電影匯這類輕奢影院;喜歡看懷舊影片的,來耀萊成龍國際影城五棵松店,每周有惠民專場;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則成為文藝青年「打卡」的必去場所;國內外大片在京舉行的首映禮、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等組織的各種專題影展、北京國際電影節一年一度的「北京展映」……讓北京成為全國影迷最嚮往的「朝聖之地」。
截至2018年年底,北京共有影院238家,銀幕1675塊,座位數22.99萬個,布局相對均衡,且仍在保持高速增長。全國年度票房最高的5家影院中,北京就佔了4家。在北京,電影已成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最受歡迎的形式之一。目前,農村公益電影已實現每村年均固定放映40場,年均播放各類題材影片550餘部、17萬余場次,年均觀影達到820餘萬人次。
未來兩到三年內,北京還將加快城區影院空白點和鄉鎮影院建設,爭取市民在城六區內出行一公里就能看到電影院。根據規劃,2020年,北京市影院將達到300家,銀幕數量達到2200塊左右,從目前的平均1.5萬人共享一塊銀幕,發展為1萬人一塊。圍繞農村電影放映提質增效的新一輪改革試點也正在籌備中。
【產業】
「京十條」等政策帶來利好消息
陽光打在爬滿綠藤的紅磚牆上,透著些許慵懶氣息。位於東四環外的銅牛電影產業園建築密度不高,安靜中透著文藝范兒,正是電影人創作的絕佳場所。這片佔地30畝的文創空間,目前已有50多家企業入駐,出租率達到100%,涵蓋電影策劃、投資、製作等各個環節——電影產業鏈的每一環,像珠子一樣穿了起來。像這樣的影視產業園,北京還有很多。
剛剛在北京成立工作室的香港導演唐季禮,這樣概括北京在電影產業上的優勢:「北京既是全國文藝氣氛最濃的城市,又匯集了最頂尖的創意人才,還集中了電影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盡管很多電影的拍攝地不在北京,但融資、策劃、劇本、選角、後期製作、宣傳發行都在北京。」
北京參與影視製作的機構目前已達上萬家,從事電影製作的機構1500餘家,在全國遙遙領先;中影、萬達、光線、開心麻花這些中國電影的明星企業都在北京落戶;全國各地乃至世界主要影視企業都在北京設有分支機構或創作經營實體。這樣的體量和集中程度,不僅在國內,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這些影視企業是北京加快建設「影視之都」的主體力量。
在北京,電影公司既能感受最濃厚的電影文化氛圍,也能接觸到最豐富的行業資源。拍電影——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是全國唯一一處國家級影視產業示範區;聚人才——國內最優秀的電影從業者、北京電影學院等頂尖藝術高校都在北京;找平台——每年四月的北京國際電影節,是區域乃至全球電影交流、合作與發展的重要場所。
各項政策的扶持也為影視行業發展帶來諸多利好消息。宣傳文化引導基金、文化藝術基金、廣播電視網路視聽基金等專門資金、專項基金扶持創作;文化精品工程扶持重點項目,《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均曾受惠;2019年推出的《關於推動北京影視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被業內稱為「京十條」,從「文化+ 科技 」、「投貸獎」聯動、金融支持等10個方面推動影視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㈦ never say never-觀《破風》
看電影《破風》有感
其實說實話,美人魚的票房很高,大家多少是沖著周星馳的名氣去的。而這部電影,看之前,我並沒有抱太大期望,因為據說票房不高,導演說實話也卜逗慶沒聽過(可能是我太孤陋寡聞了)。
我看這部電影是因為有人推薦。看完之後,我的評價是,在這部電影里我看到中國台灣電影的實力以及用心,以前真的很排斥中國的電影,經常沒什麼內涵,很雞肋的故事情節。第一次如此佩服一個人能把電影拍成這個樣子。我從中體會到了導演對於電影的理解以及個人的夢想。這個是電影結尾的話「獻給所有為夢想不斷打拚的你」
最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的夢想是什麼,我想當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這件事情是我人生中占第一位,就是說如果,我實現了這個夢想,我就此生無憾了,讓我死了都行。
為什麼我想當做作家,我能當上作家嗎,我能當上可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嗎?
第一個問題,
我為什麼想當作家?
我原來以為我只是小孩子似的玩一玩,畢竟人生的很多事情都是說說而已。別人不會當真,你也不會當真。
可是,有一天,我再地鐵上聽一個清華學生組織的電台-果說,聽的心情起伏,我突然意識到如果我一生從事與文字有關的事情,我該是多麼幸福的一個人,多麼幸福。我要是做到一家雜志的主編,或者我自己用自己的視角,心血,經營出來的東西。讓世界上某個角落的人看到,或者後來的讀者看到,這是多麼偉大而跨越時空的一場生命體驗。我想做那個可以讓別人淚流滿面的人。他們讀到我的文字會說哦,原來這里還有一個如此熱愛生命的人。他們會覺得世界上還是有些美好,或者同類存在。
第二個問題我能當上作家嗎,我能嗎,我能嗎?
我能,而且我可以做的很好。第一,我有心,第二,我堅持,第三,我有天賦。
電影里有個片段說:
有些事情本來很遙遠,你爭取,它就會離你越來越近。看到這句話,我突然發現,是的,我還沒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作家,是因為,我做的還不夠多。我要去爭取。以前有個男孩和我說,你要去做你喜歡的事情,我tmd的真的想因為他這句話陪他走人生的一輩子,可是,我們的緣分太淺了。淺到上帝只讓他來給我說這樣一句話,就走了。我誰也不怪,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我這輩子一定要把我喜歡的事情做出一個樣子來,希望,陳奕迅的十年裡唱的,我們在街角的咖啡店相遇時,我TMD的可以和他說,我過的很好,因為你,我每天正在做我喜歡的事情,我TMD真的很感謝曾經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你。
第三個問題我能當上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嗎
文字是有力量的,是我們這種能夠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美好的伴侶,也可能是一生的老師。
這部電影給了我啟示,是的,這部電影不紅,銷量不好,導演沒有名氣,甚至很少有人看過。可是我在型握電影里看到了那些絕美畫面,我知道了導演是真的在認真的用心的熱愛的做這些事情,我拍這部電影不是因為外界這些復雜到極致的利益誘惑,或者名聲如何如何,而是因為,我做了,我做到了我心中的那部電影的詮釋,對於觀眾或指梁者外界的干擾,真的在他眼裡比塵埃還輕。可是就是這樣的專注,我作為一個觀眾知道了什麼是電影美學,我在這里看見了愛情,友情,親情,敵人之間心心相惜的對手情。我不得不佩服導演。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夢想,我能做的就是做到我心中的極致,其餘其他的,I do not care.
附上一些打動我的照片:
王珞丹摔斷腿時,他把自己的肌腱給了她,他對她說的話:
第二個細節:
男一問男二,為什麼龜兔賽跑中,第二次比賽,兔子依然輸給了烏龜,
為什麼,最後男二給出了回答,因為兔子根本沒有去參加比賽。
是的,我們一直在和人比較,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更成熟的做法,其實是變成一個有自己特點的人,專注在自己喜歡並擅長的領域,並且做出成績來。
㈧ 竇驍在電影《破風》中表現如何
我覺得他在電影中的表現很好。演技在線,讓人很有代入感。
《楚喬傳》讓他被大家所熟知,參演的作品大紅了以後,有粉絲給竇驍接機了,但竇驍依舊保持平常心態,覺得失敗也好,成功也罷,都沒那麼重要。他選擇給觀眾的,只是真實而已。你覺得竇驍在電影《破風》中表現如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哦
㈨ 娛樂圈中被稱為票房毒葯的男明星都有誰
我覺得票房毒葯有很多、比如黃曉明、彭於晏等
黃曉明,1977年11月13日生於山東省青島市,黃曉明的父親黃境清是青島電業局的工程師。他的母親張素霞是青島市一家企業的幹部,1984年,黃曉明被銀漏運電影製片廠的人看中,邀請他擔任兒童電影的主角。但是由於他的性格內向,加上見到生人就害羞,於是被製片廠的人替換掉, 1996年夏天,黃曉明參加了北京電影學院的面試,並且得到了崔新琴老師的肯定,同年他從青島一中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本科班學習表演 ,與趙薇、陳坤為同班同學。
2014年主演動作片《黃飛鴻之英雄有夢》並憑借該片提名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同年其主演的校園愛情電影《匆匆那年》在中國內地收獲5.9億票房 [7] 。2015年主演青春片《破風》。2016年主演的動作警匪片《湄公河行動》突破10億票房,刷新了華語警匪片票房紀錄。所以我覺得要是票房毒葯,這兩位肯定屬於了。鋒梁
㈩ 彭於晏在電影《破風》中表現如何
我覺得他在《破風》中讓人感覺他就是一名專業的賽車手,不過這確實跟他的努力分不開。
他的奮勇堅持這種充滿正能量的精神,正是對夢想的堅持做出了最好的詮釋,也因此才有在《破風》中精彩的演技。大家覺得彭於晏在電影《破風》中表現如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