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湄公河行動》和真實的湄公河行動相差多大
《湄公河行動》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發生的湄公河大案改編的,湄公河慘案的真相與電影對比,真實事件更震撼更驚心動魄。
要知道,他的母親還等著他回家吃飯,他的妻子還等著他案件結束了補休婚假。這就像張涵予拍完《湄公河行動》以後寫在微博上的那一句話——「你說'歌功頌德'沒意思,但是有些人,你不歌頌,這世界上就沒人知道他們的存在,沒人知道他們為了保衛我們的國民安全做出了怎樣的犧牲。」
⑵ 崔俊的作品
2014年8月份微電影《鈴兒響叮當》中飾演送水工小陳,導演鍾雄凱。
2012年9月份電影《盯住你不放》 中飾演壯哥,導演黃永剛。 2011年5月份電影《楊善洲》 中飾張縣長,導演董玲,合作演員李雪健。2010年5月份數字電影《紅茶鎮》 中飾演吳雄,導演王丹。2007年05月份數字電影:《緝毒隊》 中飾緝毒警胖子,導演吳天戈,合作演員姚安濂、董曉燕。2003年10月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拍攝的反映雲南僳僳族題材的電影《女頭人》 中飾演主角普臘瑪,導演潘鏡丞。2003年08月在由呂樂導演的反映知青題材的電影《美人草》 中飾演中年狗屁,合作演員舒淇、劉儀偉。 2012年2月份電視劇《美麗重生》 之妻子的誘惑,妻子的背叛中飾演主角邱志剛,導演王連平。2011年7月份電視劇《富滇風雲》中飾演薛五,導演郾頗、王萬東,合作演員李小冉、潘耀明,林好。2011年1月份電視劇《母子連心》中飾演楊大寶;導演延藝。2010年7月份電視劇《雨帶梨花》 中飾演陳百川;導演王連平。2009年12月份電視劇《英雄榮耀》 中飾演毒犯阿宏;導演王連平,合作演員高虎、范志博。2009年05月份電視劇《翡翠鳳凰》 中飾演警察署長;導演:黃文利,合作演員於榮光、郭 金、矢野浩二。2008年08月份公安部金盾影視拍攝的電視劇:《緝毒先鋒》中飾演邱海濱;導演王軍、惠東,合作演員石涼、楊童舒。2006年03月在昆明電視台拍攝的方言劇:《愛的騙局》中飾男主角穆文彬。2006年12月在中央電視台拍攝:《世紀不了情》中飾克欽人,導演陳劍。2005年12月在中國長城藝術文化中心拍攝:《大理公主》 中飾阿旺,導演蒲騰晉,合作演員林心如、劉濤。2005年09月在中央電視台拍攝的:《跨國媳婦》中飾演馬明康,導演馬玉輝,合作演員楊雪。2005年06月在中央電視台拍攝的:《金色黃昏》中飾演郭小兵,導演張今標,合作演員雷鳴、李歌。2004年05月在由龔超導演的電視劇《難忘1936》中飾演日本商人山本雅彥。2003年07月在由金韜導演的反腐敗題材的電視連續劇《掙脫》中飾演毒犯扁口魚。1999年06月在由上海安氏影業公司拍攝的電視連續劇:《田教授的二十八個保姆》中飾演小胖。1999年05月在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反映女檢察官生活的電視連續劇:《生死之間》中飾演死囚犯秦大力,合作演員肖雄。1998年在由北京佳達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拍攝的電視連續劇:《中華兒女英雄傳》中飾演華振川,合作演員元彪。1998年在由鄭大聖導演的反映都市生活的電視連續劇《女子公寓》中飾演暴發戶周旺發,合作演員王彤。1997年在由包福明導演的反映醫院改革題材的電視連續劇《無暇人生中》飾演醫院勤雜工二毛頭,合作演員姚安濂、左翎。1996年11月在反映改革開放的電視劇《長在紅旗下》中飾演老班長邢勇,合作演員佟瑞欣。
⑶ 果敢南天門戰役,果敢同胞犧牲了多少
果敢南天門山海拔2000米,聳立在果敢東北部,歷來是緬北兵家必爭之地,明清兩代中緬兩軍在此交戰過,抗戰時果敢人民自衛隊在此與日軍交過手,誰控制了南天門,誰就控制了整個果敢東北部,南天門山是俯瞰老街的最重要的陣地,是果敢同盟軍對緬軍的最主要威脅。
當日南天門血戰時至中午12點30分,緬軍發起更為猛烈的攻勢,炮火強度高於早晨幾倍,密集時可達一分鍾上白發!同時緬軍至少還有兩架武裝直升機飛抵南天門陣地上空,不停盤旋和轟炸,發射大量火箭彈,同盟軍部分陣地一片火海。為確保中國一側邊民的安全,中國戰機立即升空。然而緬軍武裝直升機並未因此撤離,截止報到時間下午1點,緬軍直升機已經轟炸半小時以上。
據前方「紫桑」消息,緬軍派出轟炸南天門山的武裝直升機型號為米-24(雌鹿)。從中午12點30分(中國時間)開始,至少兩架米-24以火箭彈對南天門陣地實施了攻擊,後在下午1點多撤離,估計是補充彈葯,將繼續返回轟炸,下面對此款武裝直升機作出簡要介紹。
米-24屬於中型多用途武裝直升機,是前蘇聯第一款專用武裝直升機。主要用於為己方坦克部隊開辟前進通道,清除防空火力和各種障礙。「雌鹿」不但具有強大的攻擊火力,而且還有一定的運輸能力。
在戰斗任務中,如果攜帶有火箭彈吊艙和炸彈,米-24飛行員會先發射火箭再以機槍掃射,為後座的武器操作員提供充裕時間瞄準和投彈。米-24在全負載下可以攜帶10枚100公斤炸彈,雖然無法精確轟炸目標,但對區域性目標卻非常有效。米-24也可攜帶大型炸彈,包括4枚250公斤炸彈或2枚500公斤炸彈。
另一消息:今天早晨5點鍾左右開始,緬軍就向南天門山、老豹寨、炮壘埡口等方向發起大規模炮襲,炮火較前幾日更為密集,並先後出動二次步兵進攻,但均被擊退。
中午,當地時間約11點40分,有當地群眾看到緬軍一架戰斗機被同盟軍擊落,地點大概在昔娥後山方向。
目前戰斗仍在激烈進行中。雙方傷亡情況不詳。
戰斗從清晨一直到黃昏,樹木被炸焦,泥土被掀翻幾層; 我軍靠沖鋒槍、火箭筒等輕武器與陸空立體進攻的敵人搏鬥;一萬發炮彈打上來,岩石全部粉碎,戰壕被全部炸平,樹木全部炸斷;1萬緬軍戰前均服用了興奮劑,因而一改過去畏戰表現,變得勇猛兇悍,前面的人倒下,後面的人踩著戰友的屍體再沖上來;我軍每打退緬軍一次進攻,不足30分鍾,第二次沖鋒又一次開始; 緬軍雖然留下千具屍體,但毫無退讓和畏懼的意思,頗有些二戰日本兵精神。
在12號同一天,一支同盟軍敢死隊向緬甸發動突擊行動,炸掉緬軍兩個大型軍火彈葯庫,擊斃擊傷緬軍200人,完成行動撤離時遭緬軍堵截,敢死隊打完子彈後帶上刺刀沖向緬軍,緬軍打掃戰場時發現,同盟軍士兵的嘴中多人咬著緬兵的鼻子或耳朵,一緬軍營長因被同盟軍咬下鼻子而活活痛死,經清點有43具同盟軍屍體。
5月14日,除主峰山頂以外,所有陣地均落入緬軍手裡,主峰同盟軍士兵被猛烈炮火壓制到反斜面。當我軍士兵子彈打光後,敵軍沖上陣地,同盟軍士兵手持工兵鏟迎上前與緬軍展開肉博戰,下午,雙方在南天門多地展開肉搏戰,與電影《血戰台兒庄》上的中日士兵最後的肉搏鏡頭完全一樣。緬軍雖為職業軍人, 久經沙場,同盟軍雖大多為新兵蛋子,但緬軍體能及肉搏格鬥的功夫明顯偏弱,三拳兩腳就被漢軍揍趴下,往往三個緬軍圍攻一個漢軍,五分鍾後只剩漢軍一人還站著。
由於350年來從未間斷的戰爭,果敢男人身上較中國內地男人身上多了一種東西,那就是袁崇煥與戚繼光傳下來的尚武精神,明末時與清軍打,又與當地土著打、再與緬族軍隊打、與日本軍隊打、與國軍殘部打、與緬政府軍打, 350年來從未間斷過硝煙戰火, 果敢男人身上煅煉出了一種勇武、一種機警、一種善戰。每每有中國內地商人與果敢男人晚飯後摔跤比賽,最後躺下的總是內地商人;而每每與緬軍交手,在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情況下,漢軍陣亡比例總能遠遠低於緬軍。
雖漢軍無比英勇,但由於實力及人數懸殊太大,隨著後續數千緬兵蜂擁而上,漢軍一個個接著倒下,南天門終告被緬軍佔領。黃昏時,南天門山下起瓢潑大雨,電閃雷嗚。雨後,南天門山雲霧繚繞,空氣清新,雨水將雙方陣亡士兵身體沖洗干凈,洗下了血漬,洗去了汗臭,雙方陣亡士兵長眠於此。
5月15日,緬甸國家電視台對全國宣布, 緬甸國防軍已全殲南天門山上果敢叛軍,緬軍勝利了!此前緬甸國內已把果敢之戰渲染成了一場衛國戰爭,媒體稱,果敢叛軍所發動的戰爭是一場在外國侵略者幫助下進行的戰爭。電視播放了激戰畫面,對緬軍的「勇敢沖鋒」作了誇張作秀的渲染。
緬軍方網站發布了南天門上緬軍士兵慶祝勝利的作秀意味濃厚的圖片:一群緬兵集合持槍拍英雄照,頭頂上飄著緬甸國旗,前方是繳獲的叛軍武器及10多具同盟軍屍體。於是,全緬甸沸騰了,各大城市彩旗飛舞、國旗飄揚,百姓興高采烈歡慶勝利,令人想起1937年日本百姓歡慶日軍佔領南京的情形,敏昂萊一時成了緬甸的民族英雄,獲得了80%緬族民眾的支持。
南天門一戰,雙方兵力對比為1:50,武器對比尤如大象對山羊,以如此弱小之力與強敵相搏,在無友軍支援,無炮火支援,無彈葯補給的絕境中,同盟軍仍堅守整整三天時間,其勇氣和意志超過上甘嶺戰役,超過斯大林格勒戰役。南天門,這座浸透同盟軍士兵鮮血的高山,是這個視尊嚴高於生命的民族用生命換尊嚴、不屈從苟生的精神象徵,他們驚天地泣鬼神!震憾蒼天、名揚世界!
南天門留下了同盟軍太多的東西,它吸引了全球華人的目光,同盟軍打剩最後一人,打完最後一顆子彈,無一被俘、無一投降、無一逃跑、無一存活。南天門山上,世界又看到了北洋水師英勇撞向敵艦的致遠艦,看到了寧死不屈、決不後退的鄧世昌;看到平壤戰役中血戰到底、決不投降的佐寶貴;看到了同盟軍身上那種從漢唐傳承下來的視死如歸的中華男兒血氣。
自2015年2月9日自7月19日,同盟軍與緬軍激戰160天無一人被俘,令人肅然起敬,堪稱戰爭奇跡,人數雖少,鬥志頑強,寧可戰死,絕不投降。從東山到南天門山,每戰都在兵力、裝備遠弱於敵人的情況下取得輝煌戰果,但由於實力懸殊,終未能保住陣地。此戰雖敗猶榮,顯示了我華夏民族不屈不撓、堅強作戰的勇氣和毅力。
深圳網友有詞:「可憐果敢生靈地,萬戶無炊鬼叫門,自有漢家留骨氣,惟拿熱血換存。」這讓筆者想起岳飛《滿江紅》上兩段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南天門戰役,緬軍可謂是傾巢出動、血本相加、孤注一擲,此時如有佤邦、四特、克欽、撣邦、德昂、若開等民地武聯合一致,協同配合斷其後勤,並從背後向緬軍進攻,則緬軍必敗無疑。但是,除克欽與德昂外,所有民地武均無動作,坐視緬軍攻下南天門。這說明緬北各民地武之間的不團結性,反緬統一戰線萬難建立。
南天門戰役剛結束,緬軍就大興土木、加固工事,把重炮及重裝備運上南天門,南天門一夜之間變成了緬軍俯視果敢全境和威脅中國南傘地區的重炮陣地。
南天門之役在戰略決策上雖是一個錯誤,但堅守陣地犧牲的烈士都是不折不扣的英雄。南天門之役實際上是雙方實力大較量的一個縮影,從這個縮影中不難看出雙方各自的優劣勢:
緬軍優勢:充足的後勤補充,國土大,舉國之力支持;有重武器支援,兵力多裝備強;有空中支持掩護、轟炸敵軍;救護條件好。緬軍劣勢:戰術死板,士兵愚笨;軍事派系林立;戰力弱不經打。
同盟軍優勢:戰術靈活,士氣高,士兵機靈,勇敢善戰。同盟軍劣勢:缺乏後勤補給,只能打游擊戰;兵力少裝備差,缺乏重武器;沒有根據地,國土狹小;被動挨炸;醫療救護條件差。
對比雙方優劣勢可得出總體結論:同盟軍處於完全不對等的劣勢狀態。對比了雙方優劣勢,再分析一下各方訴求及雙方被支持的力度。與果敢戰事直接和間接相關的實際上有8方:同盟軍方、緬甸軍方、白偽政權方、中國官方、美日方、各民地武方、緬甸民間方、中國民間方。每一方訴求都不盡相同:
同盟軍希望回到8.8事件以前「高度自治」獨立自主狀態,一方面堅持抗戰,一方面也希望和談;
緬甸軍方希望將同盟軍趕盡殺絕,完全控制果敢政務,堅持同盟軍先投降後談判,否則全部消滅;
白偽政權希望將同盟軍趕盡殺絕,但也不願緬軍全面控制果敢,處於無奈被動聽命緬軍的狀態;
中國官方希望緬軍方和同盟軍談判和解,不附帶任何先決條件停火,雙方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美日方希望緬方將同盟軍趕盡殺絕,自己的勢力也進入果敢,從而扼死中國通往印度洋出海口;
各民地武方均希望同盟軍勝利, 但除克欽與德昂外大都明哲保身、隔岸觀火,不真心支持同盟軍;
緬甸民間方希望將同盟軍趕盡殺絕,由緬政府控制果敢政務,因而大力支持緬政府軍,人多勢重;
中國民間方希望同盟軍勝利, 希望將緬軍趕盡殺絕,大力支持同盟軍,但勢力單薄,人數極少。
在這8方中,緬方的支持者有白偽政權、緬甸民間方和美日方三方;中國官方情感上或偏向漢族軍隊,但處於外交考慮不便公開支持或反對任何一方;同盟軍方的支持者只有中國民間方和民地武兩方;由於大多數國民不知此事,中國民間方人少勢單,支持力度極為有限; 民地武大都口頭支持,行動上觀望多動手少。從雙方支持者力度看,同盟軍也處於劣勢。
南天門之役是個分水嶺,南天門戰斗前同盟軍步步向前,每戰必勝;南天門之役後同盟軍實際上走了下坡路。從2015年5月底開始,同盟軍始終處於劣勢狀態,人口少地域小、無重裝備無補給的劣勢再再顯示出來,敵軍數量高於我軍50倍, 地域大、裝備齊、後勤補給充足,果敢85%的地區已被敵軍佔領。如今,同盟軍戰略高地沒有了,不要說很難深入下緬甸作戰, 就連在果敢腹地作戰都不可能,只能依託在中緬邊境一線作戰,目前果敢同盟軍和緬甸政府軍正在對峙當中。
⑷ 「世界讀書日」——邀請你重看老書老電影(5):《南行記》
一個男孩兒,逃個婚,逃出個驚險跌宕、九死一生!
誰家的父母,這么鐵石心腸?彷彿兒子不是親生的!
「那不是寂寞,
也不是傳說,
無盡的長路,
無盡的漂泊……」
艾蕪先生說: 這是「人生哲學的第一課。」
品味人生,也說「逃婚」——品讀艾蕪短篇小說集《南行記》。
《南行記》 ,是著名作家艾蕪的處女集,也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也是他全部創作中,成就最大、影響最大、最有藝術魅力的作品。
作者簡介:
艾蕪 (1904—1992),原名湯道耕,四川新繁人。中共黨員。年輕時曾漂泊於中國西南邊境和緬甸、新加坡,做過伙計、校對和編輯。三十年代初到上海,參加左翼作家聯盟。這一時期著有短篇小說集《南國之夜》、《南行記》等。
1927年後在雲南、緬甸工作過,曾任報館校對、副刊編輯、教師,1931年參加左聯,從事專業創作,任重慶大學中文系教授。1949年歷任重慶市人民政府委員、文化局長,四川省文聯臨時黨組成員,省作協籌備組組長。四川省政協常委,全國第一、二、三屆人大代表。
1925年開始發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豐饒的原野》、《山野》、《故鄉》、《百煉成鋼》、《夜景》、《海島上》、《南行記續篇》、《夜歸》、《春天的霧》、《艾蕪中篇小說選》、《艾蕪短篇小說選》,短篇小說集《南行記》、《南國之夜》、《艾蕪文集》(10卷)等。
作品簡介:
《南行記》 將上世紀二十年代滇緬邊境,下層民眾的苦難與斗爭,以及風情風光和幽秘多彩,給出了最生動記實的展現。它以綺麗的西南邊塞風光,濃郁的異域情調,對照出了一幕幕人間悲劇,刻劃了「那些在生活重壓下強烈求生的慾望的朦朧反抗的行動」。他在描寫那些底層勞動者、流浪者、少數民族貧苦人民悲慘命運的同時,盡力發掘他們身上的真、善、美的品質。
《南行記》 裡面的逐個短篇小說,可以說是作者在祖國的南方和亞洲的南部,漂泊時候,把親身經歷、所見所聞的一些人和事及深切感受,用小說的體裁,描寫出來,耐人尋味,非常值得去讀。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0年7月 頁數:95 頁)
目錄:
一、序
二、人生哲學的一課
三、山峽中
四、松嶺上
五、在茅草地
六、洋官與雞
七、我詛咒你那麼一笑
八、我們的友人
九、我的愛人
作品評價:
《南行記》 是文學史上一部非常獨特的優秀作品。
首先,表現在它以艾蕪早年的漂泊生活為創作背景,描繪了之前很少人提及到的奇特的西南邊地的自然風光及風土人情,邊地有奇麗的自然景觀,淳樸的人們,還有一群活躍其間的野性另類的流浪漢,及在這里發生的奇特故事。
其次,「我」是作品中貫穿始終的人物,作者通過「我」直抒胸臆,他不是在旁觀,而是與作品中人物共命運;「我」也是文學史上獨特的人物,不同於魯迅、郁達夫小說中的「我」。
再次,它塑造了一群典型獨特的流浪漢形象,開拓了現代文學題材領域。這群流浪漢是野性的下層人物,無產無業,沒有正常謀生手段,藐視一切,是黑暗社會對他們性格和心靈的扭曲,然而他們頑強不屈、樂觀進取,對殘酷現實發出要「鋼鐵般頑強生存」的聲音。
其中,「野貓子」的鮮明個性和形象,是作品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
《南行記》 ,開拓了中國現代文學反映社會生活新領域所帶給讀者的驚喜和矚目,也是對現代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貢獻。
郭沫若、矛盾、周揚、胡風、周立波等名家以及各種現代文學史和論著都給予很高的評價。
它被譯成多種文字,深受國內外讀者喜愛。
六集電視劇《南行記》簡介:
解放前,為逃婚而離開故土的年輕漂泊者,在南行的路上遇到抬滑竿的大漢和小夥子、嗜煙如命的大足女人及其女兒花鼓女、老算命先生等五人。
但隨後一群灰衣軍漢圍住六人,搶走了大足女人和花鼓女。漂泊者、大漢和小夥子繼續艱難前行到了中緬交界處的克欽山。
大漢和小夥子將滑竿內裝滿了鴉片,想連夜走私偷渡,卻被緬甸「扁達」抓獲。
漂泊者花光了身上的錢,被迫在茅草地客店當只吃飯沒工錢的小伙計。他又遇到了從軍漢處逃脫的大足女人和花鼓女,並對花鼓女產生了朦朧的戀情。
但天氣好轉後,大足女人和花鼓女又繼續出發尋找失散的親人。晚上,一個到邊境查路的英國人到客店投宿,提出要女人陪宿的無理要求,並與漂泊者和老闆打了起來。
爭斗中,客店被大火燒毀,漂泊者又開始了漫無目的的漂泊,又在瞎子客店遇到已經成親的花鼓女和大漢,漂泊者和小夥子踏上了回家的路。
導演: 潘小楊
編劇: 艾蕪
主演: 王志文,許晴,趙軍
劇中出鏡專訪: 艾蕪(特邀)
首播: 1990年
豆瓣評分: 8.6分
電視劇《南行記》 共三部六集:《邊寨人家的歷史》,《人生哲學的一課》(王志文與馬恩然精彩的對手戲)和《山峽中》(王志文與許晴的初次合作)。
⑸ 去緬甸需要注意什麼風俗,生活習慣,就是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不能用左手遞給別人東西或者握手,不能穿鞋子去佛塔裡面,不能摸小孩子的頭,不能在出門的時候說不吉利的陸大兆早租話,不能亂碰女孩子的任何部位、在一些特殊場合看到緬甸升國旗仿橡要站立、聽到國歌也是(電影院、廣場等)。就這些了。
⑹ 緬甸的政府軍很壞嗎他們是不是軍閥性質
對於緬軍而言,長期執政絕非上選。事實上在1988年後,緬軍也一直在尋求還政於民,自己可以置身復雜的民事管理事務之外,間接對民選政府進行監督和控制。緬甸軍方不是軍閥,他們自詡為緬甸完整與統一的保護者,他們自己受教育水平一點不低,他們很清楚軍隊不幹政的價值和民事治理的復雜性。不論是2008年還是2021年,不論是蘇貌、丹瑞還是敏昂萊,這一基本路徑並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他們要的是保持軍隊的利益,但也認為還政於民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換言之,緬軍很清楚,如果全面接管治理權等於將所有社會矛盾引向自己,而讓民事政府負責可以將很大一部分治理責任推給政府,自己仍然可以保持著許多隱蔽的利益網路。同時,由於緬軍直接獨立於民選政府同時還控制諸多資源,民選政府治理社會的資源量是不充分的,他們要麼選擇配合緬軍,要麼選擇支持率下跌,緬軍橫豎不會倒掉,這才是對緬軍更為聰明的控制方式。
從此次政變來看,軍隊的訴求並不太多,談判空間仍然存在,並且軍隊也沒有取締民盟等黨派,因此預計他們尋求的仍然是有限的目標,即確保符合軍隊利益的2008體制不被動搖而不是再度取代民選政府全面接管治理權。因此,只要大選符合緬軍的要求,緬軍還政應該就是時間問題。否則,緬軍可能會直接面對越來越多的社會不滿,最後直接動搖2008體制也並非不可能。
但是對於緬甸來說,這種軍隊-民選政府雙軌政治對於緬甸的長治久安不利,民選政府要想奪回權力,要麼就要使用武力,要麼就是等待軍政府自行放權。目前來看,緬甸的民選政府都不可能有武力可以使用,緬軍已經在20世紀60年代基本壟斷了控制區內的暴力,有太多辦法可以阻止讓扮民選政府掌握自己的武裝。同時,民選政正碼府治理能力也較為不讓人放心,他們如果坦清灶真的奪權、軍方重回不幹政的狀態時真的能實現有效治理,而非如同50年代那樣引發內斗和腐敗也是令人懷疑的問題。緬甸要想獲得穩定的政治秩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的雙軌制,某種程度上恰恰是緬甸政治發展合乎邏輯的暫時結果。
當然,對於中緬關系而言,暫時問題並不太大,不論是民盟還是鞏發黨,與中國的關系都較為友好,也都希望能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這是任何緬甸執政者都必須考慮的問題。雙方也許有點波折,但整體穩定向好的態勢不變。同時中國也奉行不幹涉內政的原則,這點也有利於避免被軍隊與民事政府雙方的斗爭所波及。不過此次軍事政變完全可能引發美歐對緬甸軍政府的制裁,可能還從側面推動緬甸進一步向中國靠攏。緬甸局勢的後果還要保持持續觀察。
能塑造緬甸前途的終究只有緬甸自己,雖然不順利,但緬甸還是有一定的希望與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