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樊梨花戲曲電影全集魏俊英

樊梨花戲曲電影全集魏俊英

發布時間:2023-04-07 08:25:19

⑴ 我要戲劇電影的全集目錄。。。。。不管是京劇還是什麼別的劇種,只要拍成老電影就算。

早起默片(就是無聲電影)《定軍山》《長坂坡》《青石山》《艷陽樓》《金錢豹》等,均為京劇短片,是由任慶泰的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的,分別由當時的「伶界大王」譚鑫培和京劇俞派創始人俞菊生主演,後期梅蘭芳大師也曾主演一些如京劇《天女散花》《黛玉葬花》《木蘭從軍》《西施》「羽舞」、《霸王別姬》「劍舞」、《上元夫人》「拂塵舞」等和崑曲《春香鬧學》等等。
到了1930年出現第一部有聲電影後的拍攝的戲曲電影就是有聲的了。主要有京劇《四郎探母》《周瑜歸天》《霸王別姬》《林沖夜奔》《斬經堂》《三娘教子》,費穆導演的京劇電影《古中國之歌》包括有《水淹七軍》《朱仙鎮》和《王寶釧》等戲,比較著名的還有費穆導演梅蘭芳主演的京劇電影《生死恨》。
1949建國年只有一部越劇電影《越劇精華》包含有《樓台會》《販馬記》《雙看相》《賣婆記》等摺子戲。
1954年的有漢劇《宇宙鋒》、桂劇《拾玉鐲》、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錫劇《雙推磨》、淮劇《藍橋會》和京劇《蓋叫天的舞台藝術》(含《白水灘》《七雄聚義》《茂州廟》《劈山救母》《英雄義》《武松》)
1955-1959年的有評劇《秦香蓮》《三勘蝴蝶夢》、豫劇《花木蘭》《穆桂英掛帥》、曲劇《陳三兩》、川劇《杜十娘》、晉劇《打金枝》、錫劇《庵堂相會》《庵堂認母》,蒲劇《竇娥冤》、揚劇《上金山》《百歲掛帥》、閩劇《煉印》、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和京劇《洛神》《荒山淚》《群英會》《借東風》《梅蘭芳的舞台藝術》(含崑曲《斷橋》和京劇《宇宙鋒》《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
1960-1969年有崑曲《游園驚夢》、淮北梆子《寇準背靴》、曲劇《楊乃武與小白菜》、崑曲《牆頭馬上》、京劇《楊門女將》《穆桂英大戰洪湖》《野豬林》《尤三姐》《武松》《鍘美案》《傳槍記》《周信芳的舞台藝術》(含《徐策跑城》《下書殺惜》)《尚小雲舞台藝術》(含《昭君出塞》《失子驚瘋》)、越劇《紅樓夢》《碧玉簪》《毛子佩闖官》《柳毅傳書》,漢劇《齊王求將》,評劇《花為媒》,楚劇《雙教子》,錫劇《雙珠鳳》等,還有一些現代新戲。
1970-1975年,均為新戲、樣板戲
1976年公開發行的戲曲電影有河北梆子《寶蓮燈》京劇《打孟良》《打焦贊》《打韓昌》等,還有一些拍攝但未公開發行的如京劇《鬧天宮》《二堂舍子》《長坂坡》《斬黃袍》《盜魂鈴》《三岔口》《轅門斬子》《紅娘》《空城計》《白蟒台》《孔明弔孝》《羅成叫關》《武松打店》等
1977年有京劇《苗嶺風雷》,1979年吉劇《燕青賣線》《包公賠情》,京劇《鐵弓緣》,豫劇《七品芝麻官》,崑曲《西園記》。1980年京劇《白蛇傳》《盜御馬》,豫劇《包青天》、越調劇《諸葛亮弔孝》。1981年有河南越調《包公誤》《智收姜維》,京劇《紅娘》《李慧娘》,秦腔《三娘教子》等。1982年有豫劇《背靴訪帥》,曲劇《風雪配》《清官怨》,京劇《陞官記》等。1983年豫劇《程咬金照鏡子》《樊梨花》,京劇《白蛇傳》《呂布與貂蟬》《真假美猴王》等。1984年豫劇《風雨情緣》,越劇《五女拜壽》,黃梅戲《龍女》,晉劇《三關點帥》等。直到近年,均不斷有傳統戲或者現代戲搬上熒幕。近期還有戲曲《清風亭》《桃花庵》上演,也取得了很大的反響。
這些還只是大概,還有很多,如果你想了解戲曲電影史的話,建議你買一本高小健的《中國戲曲電影史》,一定對你有很大幫助的。

⑵ 樊梨花是哪個朝代的人

我們都知道樊梨花是我國古代的一名傑出的巾幗英雄,但是你們對於她的其他故事又了解多少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看吧。

樊梨花是哪個朝代的人

樊梨花,大唐貞觀年間人,中國古代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一,她因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後世影響深遠。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歌舞戲劇等多次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樊梨花,在我國地方史記、掌故稗史中都有記載,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人物生平

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突厥寒江關關主,後投唐(樊父原系隋將,歸依突厥)。樊梨花智勇雙全,美貌絕倫,其自嫁薛丁山為妻,協助薛丁山登壇掛帥、南征北戰、所向披靡。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其一生故事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視劇、電影、歌舞戲劇等。且廣為民間道教立廟祀神至今。

樊梨花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和花木蘭、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話色彩似乎還要濃厚一些。《說唐》《薛家將》在講到薛丁山征西的故事時,無一例外都要講到這樣一位富有叛逆精神並且敢於大膽追求理想愛情的古代女子。

樊元帥俗名樊梨花,薛丁山的'妻子。她自幼隨梨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武藝高強。她乃是薛家父子征西的中流砥柱,一口綉戎刀無枝察可匹敵。於薛仁貴身亡後,繼任征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因居功厥偉,唐高宗時加封為威寧侯、鎮國一品夫人。

樊梨花顧全大局、聰慧勇敢、忠於愛情的藝術形象,經過民間的傳說、說唱、演義等不斷的再加工、再創作,愈加鮮明、豐滿,廣為流傳,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薛丁山與樊梨花的故事是以唐貞觀年間平定西北邊亂為背景,描述了一幅熱血兒女平亂定邊,沙場揮戈的壯闊畫卷。其中的薛丁山三請樊梨花最為膾炙人口,被戲曲、曲藝等藝術形式廣為傳唱流傳不衰。上世紀八十年代拍攝完成了豫劇電影藝術片《樊梨花》,2000年央視完成了東北地方戲曲藝術電視劇《三請樊梨花》,如今又被港台的電視人拍攝成電視劇,使故事的藝術載體更加豐富。

今天我們聽到評書版的《薛家將》,再看看最初的《說唐三傳》,恍如隔世。唯有原著留下的樊梨花,成長為薛家將真正的靈魂人物。「命運,能奈我何?好氣魄!」 所以說樊梨花也是《說唐後傳》、《說唐三傳》整理的初唐傳說當中,為中華文化貢獻的唯一的一個判陵精華人物。

樊梨花,美麗無雙,武藝最高,天下無敵;雖受辱含冤,卻申明大義,顧全大局,以德報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麗的,深刻的,只因其子薛剛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驚死唐高宗被武則天下令處死。

相關載體

樊梨花形象最早源出上溯至唐代,見於各地史志稗史,後歷代以

樊梨花傳說、話本的形式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清代,乾隆年間中都遺叟雜采歷代民間傳說、角本子編纂成講史小說《說唐三傳》,又名《異說後唐三集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全傳》,後人亦稱《征西全傳》;如蓮居士編輯成《反唐演義全傳》等書,典藏於經文堂。

《征西全傳》,書中敘述樊梨花與薛丁山馬上訂親及薛丁山三休三請樊梨花的故事,給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故而在民間有很大影響,戲曲中一些劇目即取材於此,如《寒江關》、《馬上緣》、《三休三請樊梨花》、《姑嫂英雄》、《梨花掛帥》、《梨花巡營》等等,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相關劇目至今在舞台上盛演不衰。

京劇、婺劇、豫劇、越劇、秦腔、粵劇、昆劇、黃梅戲、歌仔戲等劇種都有該劇的傳統版本。

明清講史小說中有這樣一猛沖茄個現象,許多歷史、英雄傳奇采自民間口頭傳說,經文人創作加工為案頭讀物,隨即又為廣大的市井說唱藝人借鑒為話本,口傳心授、世代流傳,後來也有人整理為「說書體小說」.以純散文形式出版。由民間演義、雜說到說唱,再到「說書體小說」的過程中,故事情節得到提煉,人物形象愈加豐滿。在眾多有關樊梨花故事的說書體小說中,西河大鼓名家黃佩珠所作《少西唐演義》對樊梨花形象塑造的再度加工創作,就最具代表性。

⑶ 哪裡有豫劇《樊梨花》的戲詞,魏俊英的……謝謝

金鼓鳴將士吼山搖地動,
披金甲戴隱簡睜紅纓,離王府進皇宮。
辭別萬歲到軍營,我領兵掛帥要出征,灶歲
我領兵掛帥要出征。
看馬隊一排排,挺立長槍撥日影。
看步兵一隊咐困隊,緊握鋼刀寒氣凝。
弓箭手早練就穿楊的本領,
一個個拉得起千斤硬弓。
樊梨花不圖那傳名揚姓,
圖的是為國家竭盡忠誠。
此一番去西征,不論您是將,不論您是兵,
您都要奮勇殺敵寇,捨生忘死保唐營。
誓把敵寇一掃盡,讓大唐四海安寧享太平。

⑷ 樊梨花簡介

樊梨花,中國古代女英雄,以她和薛丁山的愛情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後世影響深遠。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多次演繹。是中國古典文學中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樊梨花,在我國的地方史記、掌故稗史都有記載,是一位唐初西涼國(西突厥)女將,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樊梨花投降唐朝後和薛仁貴之子薛丁山成親。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生平簡介:
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寒江關守將,後投唐(樊父原系隋將,歸依突厥)。樊梨花智勇雙全,美貌絕倫,其自嫁薛丁山為妻,協助薛丁山登壇掛帥、南征北戰、所向披靡。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其一生故事被多種鍵高蘆文藝作品所表現,電視劇、電影、歌舞戲劇等。且廣為民間道教立廟祀神至今。
樊梨花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和花木蘭、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話色彩似乎還要濃厚一些。《說唐》《薛家將》在講到薛丁山征西的故事時,無一例外都要講到這樣一位富有叛逆精神並且敢於大膽追求理想愛情的古代女子。
故事說的是在大唐貞觀年間,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寶座之後,以甘肅武威為中心的西涼國等一些西北小國不願接受唐王朝的管轄,並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對抗。為此,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派薛仁貴前去征討,所有關於樊梨花的傳說便都發生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上。
樊元帥俗名樊梨花,薛丁山的妻子。她自幼隨梨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武藝高強。她乃是薛家父子征西的中流砥柱,稿帶一口綉戎刀無可匹敵。於薛仁貴身亡後,繼任征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因居功厥偉,唐高宗時加封為威寧侯、鎮國一品夫人。
樊梨花顧全大局、聰慧勇敢、忠於愛情的藝術形象,經過民間的傳說、說唱、演義等不斷的再加工、再創作,愈加鮮明、豐滿,廣為流傳,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薛丁山與樊梨花的故事是以唐,貞觀年間平定西北邊亂為背景,描述了一幅熱血兒女平亂定邊,沙場揮戈的壯闊畫卷。其中的薛丁山三請樊梨花最為膾炙人口,被戲曲、曲藝等藝術形式廣為傳唱流傳不衰。上世紀八十年代拍攝完成了豫劇電影藝術片《樊梨花》,2000年央視完成了東北地方戲曲藝術電視劇《三請樊梨花》,如今又被港台的電視人拍攝成電視劇,使故事的藝術載體更加豐富。
今天我們聽到評書版的《薛家將》,再看看最初的《說唐三傳》,恍如隔世。唯有原著留下的樊梨花,成長為薛家將真正的靈魂人物。「命運,能奈我何念寬?好氣魄!」所以說樊梨花也是《說唐後傳》、《說唐三傳》整理的初唐傳說當中,為中華文化貢獻的唯一的一個精華人物。
樊梨花,美麗無雙,武藝最高,天下無敵;雖受辱含冤,卻申明大義,顧全大局,以德報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麗的,深刻的,她所體現的正是中國婦女偉大的獨立於世的精神。青蛙小牛鴨子鸚鵡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門

⑸ 關於樊梨花人物介紹

樊梨花,是中國文學作品中的虛構的一位唐初西涼國女將,在民間 傳說 中,樊梨花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樊梨花資料,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樊梨花個人簡介
樊梨花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巾幗英雄。和花木蘭、穆桂英相比, 她身上的神話色彩似乎還要濃厚一些。《說唐》《薛家將》在講到薛丁山征西的 故事 時,無一例外都要講到這樣一位富有叛逆精神並且敢於大膽追求理想愛情的古代女子。故事說的是在大唐貞觀年間,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寶座之後,以現在甘肅武威為中心的西涼國等一些西北小國不願接受唐王朝的管轄,並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對抗。為此,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派薛仁貴前去征討。所有關於樊梨花的傳說便都發生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上。

薛丁山與樊梨花的故事是以唐,貞觀年間平定西北邊亂為背景,描述了一幅熱血兒女平亂定邊,沙場揮戈的壯闊畫卷。其中的薛丁山三請樊梨花最為膾炙人口,被戲曲、曲藝等藝術形式廣為傳唱流傳不衰。上世紀八十年代拍攝完成了豫劇電影藝術片《樊梨花》,2000年央視完成了東北地方戲曲藝術電視劇《三請樊梨花》,近年來又被港台的電視人拍攝成電視劇,使故事的藝術載體更加豐富。

樊梨花,美麗無雙,武藝最高,天下無敵;雖受辱含冤,卻申明大義,顧全大局,以德報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麗的,深刻的,她所體現的正是中國婦女偉大的獨立於世的精神。
相關記載
據《神明聖紀》記載:樊元帥俗名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兄長樊龍、樊虎協助鎮守。樊梨花自幼隨驪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道法高強。當藝成下山之際,驪山老母告之約:「 將嫁與大唐小將薛丁山協助征西。」

唐初西涼國興兵作亂,進犯邊境。唐太宗為宣揚國威,任命薛仁貴為天下都招討四郡兵馬大將軍及征太宗遂親領密旨,由魯國公程咬金攜返長安,令監國殿下李治(太宗駕崩後登基為唐高宗)出兵救西大元帥,同時御前親征,率兵馬三十萬直搗西涼,連取三關,後來不幸中計被困於鎖陽城待援。殿下李治即任命薛丁山(薛仁貴之子)為二路元帥領兵增援,解鎖陽城之危。

後兵至寒江關時,樊梨花遵從師命開關降唐,並與薛丁山結為連理,協助大唐繼續平西。於薛仁貴身亡後,繼任征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因居功厥偉,唐高宗時加封為威寧侯。

樊梨花顧全大局、聰慧勇敢、忠於愛情的藝術形象,經過民間的傳說、說唱、小說等不斷的再加工、再創作,愈加鮮明、豐滿,廣為流傳,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歷史考證
巾幗英雄樊梨花手栽木瓜樹千年茂盛

河北省蔚縣許家營村有一棵1000多年樹齡的木瓜樹。該木瓜樹又稱「文冠果樹」,據河北《蔚縣縣志》記載:該樹是唐代巾幗英雄樊梨花帶兵在許家營歇馬時栽下的,至今根深葉茂,並仍然掛果,既有觀賞價值,又具有學術研究價值。

遼東歷史名城:威寧營(以樊梨花的爵位而得名的古城)

歲月滄桑,威寧營記載了本溪的歷史風雲,留下了悠悠歷史的見證。威寧營的歷史使得它成為一座古代本溪地區聞名的古城。

威寧營歷史悠久,在此地曾出土過戰國「刀幣」、漢代「五銖錢」和北宋 「皇宋通寶」鐵錢等,古城遺址處還出土了一些古代陶器,這些珍貴的文物 收藏 在本溪市博物館中。據《東三省古跡遺聞》書中記載:威寧營在本溪滿族自治縣東十里許,南臨太子河,東西環山,北為通奉要道,形勢險要,是遼東重鎮也。在唐朝薛禮征東時,屯兵於此,依山沿河築城為營。唐代著名女將,一代巾幗豪傑樊梨花被冊封「威寧侯」,方圓百里作為封地,威寧營便得名於此。

另本溪地區還有很多‘薛仁貴征東’的歷史遺跡。如‘滴水寺’是李世民所封,南芬的‘思山嶺’、‘下馬塘’等。據考鄭激證,唐代巾幗英雄樊梨花的點將台就在威寧營城北牆下,點將台用青磚壘砌,裡面用黃土夯實,長25米,寬14米,高2米。台上有一間「九聖祠」,祠前左右各有旗桿,「九聖祠」供奉中國歷代九大聖人,東側長有一棵高大粗碩的古松。

鳴沙山------沙山藏營的 典故

鳴沙山,位於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和乃楞格爾草原交匯的地方。鳴沙山,顧名思義,就是會發聲的沙子堆積成的山,沙山藏營這喊戚襪個古老的仔液傳說,源於何時何地,不少人過去對它還是一知半解。如果翻閱一下《鎮西幺土志》,那就會了解到,位處東天山北麓的鳴沙山,不僅是哈密境區一處奇妙的游覽勝地,也是沙山藏營這一古老傳說的源地。

據有關史料表明,早在漢唐時期,鳴沙山一帶就是兵家必爭的古戰場。

貞觀年間,唐朝為平定西域各國歸順朝廷,唐朝皇帝下旨命樊梨花率兵西征,樊梨花奉命率兵出關,在帶兵途中,就曾有一營女兵在鳴沙山一帶同突厥鐵騎遭遇,戰鬥打得十分激烈,唐兵終因寡不敵眾而全部陣亡。當樊梨花率大軍趕來打敗敵軍後,才將女兵遺體埋葬在沙山之下。另有一說是當年樊梨花帶兵路經沙山時,將一營兵馬扎營在鳴沙山下,沒想到一夜之間狂風大作,越刮越猛,到第二天便把大部分營帳和兵馬深埋在黃沙之下。等風停歇後,雨淋不垮,那聲音猶如戰鼓擂擂,鐵蹄雜沓,兵戈相擊,嬌叱陣陣,旌旗烈烈,刀槍磕碰回盪於耳畔不絕。聽了這個傳說的人,在聆聽那轟鳴的聲音時也彷彿置身於那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衰草凄涼的古戰場之中。

鳴沙山北麓現存在古兵營和樊梨花馬樁等遺跡。這些都充分展示了古代征戰將士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為國捐軀的高尚情操和愛國精神,她永遠活在各族人民的心田。晚清詩人肖雄曾隨軍來到鳴沙山,對沙山藏營的古老傳說深有感觸,並為此寫下了傳世之作《沙山懷古》:「霧里轅門似有痕,浪傳四十八營屯。可憐一夜風沙惡,埋沒英雄在覆盆。」這就是沙山藏營這一典故的由來。

尋訪最早的中國「絲綢之路」------賀蘭山蘇峪口樊家營子

地名的起因,其實就是古往今來人們對一個地域的指認,受到如此的歷史往事所感染,便出現的這個地名。

唐代巾幗英雄樊梨花西征,到樊家營子古驛站古代驛站 文化 。

賀蘭山蘇峪口樊家營子西邊有一稱為「黑泥溝」的山水溝,一條古驛道隱藏在荒草亂石中,這條古道,就是早年阿拉善(又稱:定遠營)連接寧夏、銀川的「絲綢之路」古驛道,是中國「絲綢之路」的生命線。它一直使用到上世紀六十年代。自從唐代巾幗英雄樊梨花西征時曾經踏上銀川賀蘭山,就在賀蘭山中部西側一塊較為平緩的坡地上紮下了營盤,從而留下一段傳頌千古的樊家營子真實的史話。

「樊家營子」,一千多年過去了,就這樣被叫響了千百年。對於山西商人來說:樊家營子位於賀蘭山西側,奇峰峭立,林壑幽美,這條線其實就是最早的中國「絲綢之路」,寧、蒙通道,從銀川到毗鄰的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必經之路。也是山西商人長途貿易休息避暑的好地方。

樊家營子在阿拉善和銀川地區婦孺皆知,具有鮮明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徵。能夠在橫跨唐、明、清幾個朝代的1300多年間,以銳不可當之勢馳騁於中國的商貿和世界文明的發展趨勢,范圍波及整個中國「絲綢之路」,以及蒙、俄、西亞和南亞等地。

中國「絲綢之路」樊家營子的古驛站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延續了唐太宗李世民開創1300年的中國「絲綢之路」賀蘭山蘇峪口樊家營子古代驛站文化。唐代鎮守邊關不修萬里長城,實現著大唐「天可汗」、「會盟」人文精神,弘揚了中華文明長城民族的君子品德。

中國幅源遼闊,古代交通極不發達,人口流動不便,許多民間信仰、掌故稗史都有很強的地域限制,民間傳說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形成並廣泛傳播的。而樊梨花的傳說及遺跡從冀京到新疆,從河南到甘肅幾乎遍布了大半個中國,為什麼相隔千山萬水的幾個地方同時流傳這樣的傳說?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看了「樊梨花介紹 」的人還看了:

1. 關於花木蘭的作文材料6篇

2. 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愛情故事

3. 《花木蘭》台詞經典語錄

4. 花木蘭的個人事跡介紹

⑹ 樊梨花生平事跡詳細!

1薛丁山奉皇命到寒江關迎娶樊梨花後,梨花被欽點為大元帥,率領丁山,義子應龍及程咬金征西。丁山滿心不服,無奈皇命與軍令難違,亦只好屈服。應龍查探敵方軍情,遇百花仙,兩人本有宿緣,百花仙擒去咬金,威脅應龍,應龍被迫陣上招親。梨花得悉大怒,下令軍法處置應龍,啟敗丁山、咬金求情,百花仙率手下投降救夫,仍不得要領,最後一道聖旨著應龍戴罪立功,各人遂一同征西。敵將楊凡本與梨花有婚約之名,被應龍殺掉,臨死前立誓化厲鬼報仇。敵軍布下金光陣,應龍陣前身亡,丁山僥幸逃過,梨花懷胎上陣,不巧瓜熟蒂落時,楊凡借機投胎為梨花之子,梨花產下一子後,即大敗敵軍,各人班師回朝。 2樊梨花(宣萱飾)乃西涼國鎮守寒江關將軍之女,由於母親早逝,家中只有父親樊洪(羅樂林飾)及兩兄,自小在男人堆長大,固養成豪爽、敢愛敢恨、直言的個性。 樊洪安排梨花跟西涼大將軍楊藩(曾偉權飾)成婚,全因為楊的權勢,可說是政治婚姻。梨花一直都渴望嫁給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人,更不喜楊藩城府深和自視過高,故毅然在大婚前夕離家出走。梨花往找從小跟其學藝的師父梨山聖母(雪梨飾)。聖母卻勸梨花回去,因為她要去順應一個天命,她會助大唐將滅西涼,而在戰事中,梨花將會遇到她的夙世姻緣。這個真命天子將來更可以保住樊氏一家的性命!梨花感到很失望,因為天命竟然已安排了她的真命天子,而這個人她卻一點也不認識。梨花回到西涼,時大唐出兵攻打寒江關,梨花更奉命帶兵出戰。就在戰場上,梨花看到了她的真命天子白袍戰將,竟然正是率領大唐軍隊的薛丁山(馬德鍾飾)! 薛丁山是大唐平遼王薛仁貴(石修飾)之子,個性單純,愚忠愚孝,非常傳統,眼中只有黑與白。梨花更感矛盾為難,因為自己的夙世姻緣不但是個她眼中的又頑固又不懂變通的笨人,更是敵國的將領!但梨花相信師父的話,認為丁山將來可保住自己一家的性命,唯有遵從師命順應天意,決定陣上招親。丁山根本從沒想過要娶梨花為妻,當然不打算承認跟梨花陣上成婚之事。最重要的還是丁山其實從小就對老師的養女陳金定(江芷妮飾)甚有好感,丁山對金定照顧有加,所以對梨花更是抗拒。 梨花得知兩朝元老程咬金(秦煌飾)在薛家頗有「牙力」,遂向咬金埋手。咬金覺武功幻術厲害的梨花嫁入薛家歸順大唐是好事,遂答應幫梨花游說薛家兩老。梨花及咬金將事情鬧至大唐皇帝處,結果皇帝下旨令丁山及梨花完婚。丁山無奈,但仍得屈服聖旨之下。 另一邊廂,丁山及其薛家上下對金定照顧有加,更認為金定才是薛家新抱理想人選,丁山竟然想到要設法令梨花知難而退,不斷留難挑剔梨花,但梨花一點也不氣餒,更用心學中原禮儀、學做一個好新抱。丁山知道梨花用盡心力為薛家付出了許多,開始被梨花的真情感動,二人關系好轉。但正當梨花以為自己已開始溶入薛家,慢慢的被薛家上下所接受時,總是會發生一些小誤會,令眾人再次遷怒梨花。梨花最終被丁山趕走,但梨花悄迅顫仍然不放棄,就算明知丁山為了借用自己的法力對抗番兵所以才三跪九叩的三請自己回薛家相助,也願意傾力相助,最後甚至在替薛家攻打契丹時於陣上受傷。丁山對梨花的付出不無感動,其實相處下來,不知不覺間已對梨花生了好感。金定亦愛上了丁山,更令仁貴及金花提出親事。成婚之日,丁山卻因為梨花決定暫延婚事。金定知道丁山對梨花已生愛意,更加不想丁山給梨花搶去,遂製造二人間更大的誤會,令丁山以為梨花大逆不道刺傷父兄。丁山指梨花不知廉恥,更不知孝義。梨花對丁山失望死心,離開薛家…… 梨花離開後,丁山未幾發現原來誤會了梨花,但梨花此時對丁山已死心,教丁山後悔不已。另一邊廂,樊氏父子行弒大唐皇帝不遂,更被關於天牢刻日處斬。梨花知父兄只是被法術操控,故一定要救出三人回去解咒。梨花竟然劫獄帶了父兄回西涼。加上金定從中挑撥,幾乎令所有人都誤會了梨花要嫁給丁山其實是為了做內昌槐奸,使眾人對梨花的誤會更深。

⑺ 樊梨花的故事

樊梨花回娘家

唐朝有一位巾幗英雄叫樊梨花。傳說是現在南召板山坪鄉樊樓村人。他和丈夫薛丁山一起,協助李世民定天下,立了許多戰功。李世民登基後,給她賞了許多金銀財寶,又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可是樊梨花不接受這些賞賜和皇封,卻向李世民說:「常言說,遊子戀故鄉,我願回故鄉探望二位高堂,不知我主意下如何?」李世民看著眼前這位英勇善戰、通情達理、孝敬父母的巾幗英雄,心中十分敬佩。於是,就恩准她回故土探望。又命薛丁山之妹薛金蓮陪同,帶領女兵一齊前往。

當下樊梨花收拾停當,帶領女兵,日夜兼程,趕回家鄉。

不幾日,樊梨花回到樊樓。她進庄一看,不覺大吃一驚。只見家門前雜草叢生,亂石片片,再看她年少時曾住過的那個綉樓,裡面也是鳥糞成堆,蛛網成串。她一打聽才知道,父母就在她走後的第二年,被當地的土匪給打死了。樊梨花聽到這個消息,如雷轟頂,痛哭不止。女兵們勸了好半天,她才收住了淚水。

時近天黑,樊梨花看這么多隨從無處安身,忽然想起少年時曾和父親一起練武的團兄尺山寨——油饃坪。油饃坪一看,房屋年久失修,只有兩間廂房還能住人。當晚,樊梨花和薛金蓮住在屋裡,女兵住院里,過了一夜。

第二天,樊梨花對薛金蓮說:「妹妹,你看咱們這么多人,兩間小房子怎能容身。離此往北約有五六里擂鼓石有兩座房子,經打聽無人居住,不如你帶一部分女兵到那裡住下,八月十九是父母的祭日,等到那天。我們一起祭拜了父母,再離山還朝,你意下如何?」薛金蓮當下同意

樊梨花領著薛金蓮來到擂鼓石。一看房子還真的挺好。樊梨花用手指著東邊嶺上的一塊大石頭說:「那就是我當年常玩的擂鼓石。」薛金蓮隨手望去,看見在石嶺上,有一個像水牛般大的黑石頭,好像時刻都有滾下山的危險。薛金蓮感到稀奇,拉著嫂嫂一同上了石嶺,拿塊石頭照石鼓猛敲三下,只聽「咚、咚、咚」,響聲震耳。

薛金蓮聽著那鼓聲,笑著對樊梨花說:「嫂嫂,要是在兩軍陣上,有這樣的鼓聲,不用打就把敵人打跑了。」樊梨花說:「妹妹,現在天色不早,你我還是各回本寨休息吧!如果塌高有要緊的事,你就把石鼓猛擂三下,我聞訊就來。鼓聲如將令,千萬不可亂敲呵!」

樊梨花走後,薛金蓮白天與女兵一起練武,晚上讀書。第四天晚上,是八月十五中秋夜,月光很好,薛金蓮想同嫂嫂一起賞月,於是,她就擂鼓三聲。這震耳欲聾的鼓聲傳到油饃坪樊梨花的住處,梨花正在夜讀兵書,忽聽得三聲鼓聲,就命女兵全身披掛,打馬飛奔擂鼓石。

到地方一看,什麼動靜塵森也沒有,見到金蓮一問,原是妹妹邀她上山一起賞月。當下,沒有責怪金蓮,就同她一起吃茶賞月。隨後,就回寨去了。

第二天夜裡,又聽到擂鼓聲,樊梨花又忙帶領女兵上了擂鼓石,一看和昨晚一樣,只有站崗的女兵來回走動,別無一點動靜。樊梨花徑直走進薛金蓮的住處,金蓮早已迎了出來說道:「哎呀,我的好嫂嫂,我這邊打鼓,你那邊就來了,真是我的好嫂嫂呀!」

樊梨花一聽,不為別事,就大不高興地說:「妹妹,你害的嫂嫂黑夜不得安生,小心找不到好郎君。」姑嫂二人嬉笑一陣。走時,樊梨花又交代,要多加些站崗的人,以防不測。

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樊梨花帶領女兵剛回油饃坪,擂鼓石展開了一場惡斗。原來,擂鼓石附近有個叫張五霸的人,此人魚肉鄉里,無惡不作。近幾天,他打聽到擂鼓石的山寨上住著一隊女兵,並帶有很多金銀財寶,他就串聯幾十個地痞流氓,趁著天黑,摸上了山寨。

被站崗的女兵發現後,就高喊:「有賊了!」薛金蓮聽到喊聲,便立即帶領女兵出來抵抗。女兵不受打,薛金蓮雖說一身武藝,只因天黑,不能施展全部本領。在情況緊急關頭,薛金蓮殺出重圍。直奔擂鼓石。後邊還有很多歹徒一齊向她追來,她上了擂鼓石,拿起石錘猛敲三下,要嫂嫂上山解圍。

樊梨花當夜從擂鼓石回到油饃坪,由於一路勞累,倒床便睡著了,朦朧中聽到鼓聲,只當是薛金蓮又在搗鬼,翻個身又睡著了。由於沒有及時援救,薛金蓮連同女兵,都被張五霸一夥殺害了。

第二天,樊梨花知道了薛金蓮同女兵陣亡的消息,只哭得悲痛欲絕,決定提前祭奠父母忠靈,返回長安。當她走到干溝時,只覺得一陣心口疼痛,頭暈目眩,眼前一黑,便從馬上栽下來,死了。

自此以後,擂鼓石的石鼓,再也敲不響了。樊梨花住過的綉樓,雖早已不存在了,現在卻成了板山坪鄉樊樓村的名字。「樊梨花回娘家——干溝而去」的俗語,也從唐朝傳到了今天。

一定要在鳴沙山來聽

唐代著名女帥樊梨花曾多次掛帥西征,有一次西征時,因這里水草豐美,於是有一營女兵選擇在這里安營紮寨,結果夜間突然狂風大作,一時間飛沙走石,黃塵彌漫,目不能視,整整颳了7天7夜,風停歇後,這里就多出了一座沙山,而駐扎在這里的那一營女兵也同時葬身沙山。

從此,每當夜深人靜,就會從沙山傳出雷似的聲音,當人們攀登沙山,踩動流沙時,也會發出類似的聲響,人們都說,那是女兵們沒能歸家,懷念家鄉而望空長泣,揮淚飲泣。

樊梨花與薛丁山

大唐女將樊梨花,與花木蘭、穆桂英、梁紅玉,並稱古代四大巾幗英雄,傳說中她敢愛敢恨、胸懷廣大,嫁與薛丁山為妻,協助薛丁山登壇掛帥、南征北戰。

傳說,樊梨花自幼跟在黎山老母身邊學藝,這黎山老母是道教崇奉的女仙,為天地正氣智慧的化身,鍾無艷、穆桂英、祝英台、白素貞等都是黎山老母的弟子。

樊梨花被黎山老母收去八年傳授法術,習得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術。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奉唐太宗之命掛帥西征,黎山老母賜予樊梨花法寶,吩咐樊梨花與大唐小將薛丁山有姻緣之分,命樊梨花下山完聚姻緣,一同征西。

大唐軍隊行至寒江關,守城將領正是樊梨花之父樊洪。樊梨花領命出戰,見薛丁山美如宋玉、貌若潘安,心中便已認定。樊梨花告知薛丁山,自己是奉師父之命下山,與你有夙世良緣,若肯從議結婚,便告知父母,一同歸降西征。

薛丁山雖見梨花美貌,但因其為番邦之女,抵死不從。樊梨花使出移山倒海之術,三擒三放薛丁山,薛丁山見其武藝高強、法術精通,只得許了親事。

然樊梨花規勸父親樊洪歸降大唐時,父親大怒,拔劍向樊梨花刺去,招架之間,不慎滑倒撞到樊梨花劍上殞命,兩兄弟見父親死於樊梨花之手,便要為父報仇,兄妹三人混戰之間,樊梨花不慎將兩兄殺死。

元帥薛仁貴作主讓薛丁山迎娶樊梨花,洞房花燭之夜,薛丁山得知樊梨花殺父弒兄,怒其不忠不孝,執意休妻。樊梨花只好含淚回家,思來想去,不知道為什麼姻緣這么不順,想起師傅,便決定去往黎山,問明師父。

黎山老母聽了樊梨花講的事情經由,長嘆一聲,道:「你夫妻二人這樣,是有緣故的。當日在蟠桃會上,群仙赴會,玉帝駕前,金童打碎瓊瑤,玉女失手打碎水晶屏,玉帝大怒,欲將金童、玉女問罪。

這時南極老人出班啟奏說,金童玉女二人戲耍,有思凡之心,望君皇赦罪,罰其下凡,結為夫婦,了此夙緣。玉帝准奏,命金童玉女立刻降下凡塵,玉女走出凌霄寶殿,撞著五鬼星,見他生得醜陋,格勒一笑。那金童看見玉女逢人便笑,以為她輕賤。

金童乃是薛丁山,玉女就是你,所以該有幾番休棄,但日後夫妻自有完聚,不必憂心。」樊梨花問明原由,拜別師父。

之後,薛丁山三次被困難關,樊梨花以德報怨三次出手相救,亦三次被休,終使薛丁山真心感動,以至性格粗莽的程咬金也稱贊說:"我平生走南闖北,結識人很多,最佩服的就是這樊梨花。"經過一番曲折,夫妻兩人終於破鏡重圓,梨花受命於危難,擔任元帥。

一直以來,樊梨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了。她的形象,近千年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已成為我國古代巾幗英雄的代表人物之一,深入人心、廣為傳頌。

樊梨花點將台

九眼樓的西邊,為樊梨花的點將台,這里氣勢極為雄險,是駐守在這里的士兵將領的營地。據史料記載當年著名的巾幗英雄樊梨花,曾引軍駐守於此。這段「野」長城的陌生和攀爬難度對於人們無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九眼樓不僅是萬里長城之上規模最大,瞭望孔作多的敵樓,而且在軍事防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它所處的地理位置險要,是宣(宣府,今之宣化)、薊(薊州,今之北京)、昌(昌平)三個軍事重鎮接點,是內外長城的交匯處。

如今,展現在眼前的九眼樓,已是很殘破了,歷史的滄桑讓九眼樓以體無完膚,留下的只有對它斑駁的印記。九眼樓長城雖經數百年的歷史滄桑,它的長城第一樓的的雄偉壯觀還是令人感到震撼的美!

九眼樓上留下的碑刻有24通之多。作為一座敵樓寫下如此多詩文,也是絕無僅有的。古代軍事家、詩人如此鍾情於一座敵樓,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九眼樓的地位與眾不同。中國長城協會專家,充分肯定了九眼樓萬里長城第一樓的地位。他們登上了九眼樓十分慨嘆地說:「我們走過所有長城,從來沒感到如此震撼!

(7)樊梨花戲曲電影全集魏俊英擴展閱讀

樊梨花,大唐貞觀年間人,中國古代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一,她因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後世影響深遠。

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歌舞戲劇等多次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樊梨花,在我國地方史記、掌故稗史中都有記載,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⑻ 戲曲三打金枝的主要內容

「三打金枝」是根據薛仁貴征遼的一段故事改編的。講述的是薛丁山征討楊凡,被楊凡飛刀所傷。程咬金請樊梨花出手相救。樊梨花與薛丁山情投意合,後來卻因為誤會,而三打樊梨花。程咬金三請樊梨花,樊梨花不計前嫌,出兵幫助唐軍打敗楊凡的叛軍。最終薛丁山向樊梨花承認錯誤,然後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故事曲折,動人心弦。
華北地區六十年代曾經上演過此劇,但名字不是『三打金枝』,而是「三休三請樊梨花」。
希望能夠幫到你。

⑼ 跪求三休樊梨花豫劇全段詞

常派名劇《斷橋》,常香玉主演

⑽ 京劇《三娘教子》講的是什麼故事

《三娘教子》由「斷機教子」的傳說而來,明代陳二白的傳奇本《雙官誥》,同名京劇傳統戲及晉劇骨子老戲《教子》,講的都是這個故事。50年前也有豫劇團曾上演過此劇,但多年來沒有再上演。
石磊參看諸多劇本後重新編寫,刪繁就簡,將原來的20餘場戲,縮寫為6場戲。以獨特的視角,精闢生動的語言,曲折感人的情節,塑造了一位賢惠善良、吃苦耐勞,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納局,忍辱負重的古代婦女王春娥和另一位正直熱心、一諾千金前游的義仆老薛保的藝術典型。
領銜主演魏俊英是舞台上的全能型演員,無論是主角、配角甚至是「戲補丁」都能演出「彩」來。她曾在首屆中國藝術節,河南省第8、9、10屆戲劇大賽中連續榮獲表演一等獎。她的演唱清麗委婉、悠揚甜美、剛柔並濟;她的表演穩健含蓄、氣質高雅、雍容華貴。洞悔讓由她領銜主演的《紅娘》、《抬花轎》(花旦)、《大祭樁》(閨門旦)、《清風亭》(老旦)以及在《五世請纓》中飾演的穆桂英和在《樊梨花》中飾演的樊梨花(刀馬旦)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極深印象。
魏俊英此次排演《三娘教子》,未向上級有關部門伸手要經費,本著「花小錢,排大戲」,「不花錢,也排戲」的精神,力爭排出一個「面向市場」、「面向觀眾」的劇團「看家戲」、「吃飯戲」,不走「賠錢排戲」的舊道,開創「排戲為劇團賺錢」的新思路。

閱讀全文

與樊梨花戲曲電影全集魏俊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年春節電影票房排行榜 瀏覽:151
幸福微電影 瀏覽:43
北京電影廠西樓 瀏覽:180
電影意在線觀看 瀏覽:308
老電影1000部大全集戰爭片 瀏覽:119
熱帶雨林保護的一部電影 瀏覽:408
關於印巴戰爭的電影 瀏覽:130
如何成為一個超級弓箭手電筒影 瀏覽:72
國外一部講述中國女人的電影 瀏覽:476
哪個游戲出電影叫什麼名字叫什麼 瀏覽:99
如果2020是一部電影詩朗誦 瀏覽:438
上海灘歌曲電影 瀏覽:925
湛江萬達廣場明日電影 瀏覽:956
ipad下最新電影 瀏覽:536
日本幾個人進入游戲電影 瀏覽:792
上海電影節新人獎意味著什麼 瀏覽:832
阿凡達電影是哪個國家拍的 瀏覽:792
想不通是哪個電影的台詞 瀏覽:120
讀一本好書看一部好電影徵文 瀏覽:62
有一部老電影叫復仇什麼 瀏覽: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