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裡能買到電影連環畫京劇《杜鵑山》和《平原作戰》
997788網站。
7788收藏__中國收藏熱線網站,是中國最大的收藏品交運慎悶易、批發、拍賣專業網站,以連環畫為主,各種收藏雜項應有盡有旁彎。以連環畫來講,無論是繪孝中畫版、還是影視劇版,無論是舊版,還是新版,應有盡有。電影版《杜鵑山》和《平原作戰》均有,可以前去選購。
以下是網址:
http://www.997788.com/
② 《杜鵑山》里楊春霞的全部唱段有哪些
《杜鵑山》里楊春霞的全部唱段有以下六處分別如下:
1、杜鵑山山深林密,迴旋有餘地。
2、輾轉游擊,方能勝強敵。
3、你快去井岡山請求指示。
4、刻不容緩十萬火急。
5、還需找雷隊長仔細商議。
6、操勝卷全憑著志堅心齊。
《杜鵑山》簡介:
京劇電影《杜鵑山》,1974年由同名舞台劇搬上銀幕,北京京劇團演出,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導演謝鐵驪,楊春霞、馬永安、李詠、劉桂欣等主演。
③ 紅色經典的老黑白 電影有 哪些例如:古剎鍾聲(不喜歡現在拍的)
《艷陽天》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68
《節振國》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65
《年青的一代》 大陸 1965
《紅燈記》(京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0
《智取威虎山》(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0
《紅色娘子軍》(舞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1
《沙家浜》(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1
《白毛女》舞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2
《海港》(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2
《龍江頌》(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2
《奇襲白虎團》(京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2
《海港》(京劇,重拍)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3
《青松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3
《戰洪圖》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3
《半籃花生》(越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創業》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杜鵑山》(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4
《渡江偵察記》(重拍)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4
《鋼鐵巨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火紅的年代》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4
《金光大道&S226;下集》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4
《南征北戰》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4
《南征北戰》(重拍)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4
《平原游擊隊》(重拍)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平原作戰》(京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4
《沙家浜》(粵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 1974
《閃閃的紅星》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4
《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4
《無影燈下頌銀針》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4
《向陽院的故事》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4
《一副保險帶》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4
《園丁之歌》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1974
《偵察兵》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4
《阿勇》 西安電影製片廠 1975
《碧海紅波》 西安電影製片廠 1975
《草原兒女》(舞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長城新曲》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車輪滾滾》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春苗》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第二個春天》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渡口》(河北梆子)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沸騰的群山》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烽火少年》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海霞》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5
《紅雨》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黃河少年》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激戰無名川》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5
《揀煤渣》(淮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金光大道&S226;上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決裂》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5
《雷雨之前》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5
《難忘的戰斗》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人老心紅》(淮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沙漠的春天》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5
《小將》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小螺號》 珠江電影製片廠 1975
《沂蒙頌》(舞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5
《戰船台》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5
《阿夏河的秘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長空雄鷹》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春潮急》 峨嵋電影製片廠 1976
《反擊》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楓樹灣》 珠江電影製片廠 1976
《海上明珠》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歡騰的小涼河》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寄託》 峨嵋電影製片廠 1976
《江水滔滔》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金光大道&S226;中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金鎖》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開山的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連心壩》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芒果之歌》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南海長城》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6
《南海風雲》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6
《南疆春早》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牛角石》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青春似火》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山村新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山花》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山裡紅梅》 珠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鎖龍湖&S226;上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新風歌》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雁鳴湖畔》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征途》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主課》 廣西電影製片廠 1976
④ 電影杜鵑山有張學津嗎
地處湘贛邊界的杜鵑山,一支農民自發組織的自衛軍,在隊長雷剛的帶領下,與三官鎮的地主武裝頭目毒蛇膽進行著艱苦的抗爭。黨組織對這支特殊的隊伍非常關注,派黨代表柯湘往杜鵑山執行對自衛軍收編的任務。自衛軍副隊長溫其久是雷剛的得力干將,但柯湘的到來使他對雷剛的影響力大大減弱,這使他心裡極不平衡,叛變了革命。毒蛇膽設埋伏於杜鵑山下,以「金鉤釣魚」的毒計,勾結叛徒溫其久,欲引誘雷剛下山,企圖消滅自衛軍。柯湘識破敵人的詭計,救出中計被捕的雷剛,清除了叛徒溫其久,並用事實教育了雷剛,歷經戰斗洗禮的雷剛漸漸成熟起來,杜鵑山自衛軍被改編為工農革命軍,奉命開赴井岡山!
中文名杜鵑山
製片地區內地
導 演張紹林
主 演尹春德,丁海峰,李嘉明,趙亮,陶玉玲,
集 數26
類 型鄉村 歷史 劇情
上映時間2009
⑤ 杜鵑山的介紹
《杜鵑山》是由南京電影製片廠等出品的革命歷史納悶題材劇,由張紹林執導,伊春德、丁海峰主演1。該乎掘劇講述了在秋收起義的巨大影響下,湘贛邊界杜鵑山上的一支農民自衛軍揭竿而起,在雷剛的帶領下劫法場,營救出女黨員柯湘的故事2。該劇於2008年12月19日在山東歲茄核齊魯頻道首播3。
⑥ 哪位大神有杜鵑山(1974)楊春霞和馬永安等人聯合主演的免費在線觀看高清資源
《杜鵑山(1974)》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cQsFD833npanl9mIgutQbQ
該片講述了1927年9月,秋收起義之後,雷剛(馬永安飾)在湘贛邊界領導的農民自衛軍由於缺乏有組織的領導,加之人員組成復雜,經三起三落後,瀕臨滅亡。次年春天,黨組織派來的黨代表柯湘(楊春霞飾)在來杜鵑山的途中被毒蛇膽的靖衛團逮捕,雷剛帶人勇劫法場。回山後,針對雷剛讓人誤打田大江(高牧坤飾)一事,柯湘對隊員們進行階級教育和政策教育。部隊打土豪、分田地,開倉放糧,贏得群眾愛戴。叛徒溫其久(王忠信飾)勾結毒蛇膽抓走杜媽媽(劉桂欣飾),引誘雷剛下山營救。頭腦簡單的雷剛在叛徒的挑唆下冒然下山,致使自衛軍遭受重大損失,自己則被捕入獄。
⑦ 杜鵑山的影片評價
現代京劇《杜鵑山》的風風雨雨
楊春霞、馬永安主演的《杜鵑山》,雖在所謂「八個樣板戲」之後問世,但稱得上是現代京劇中的一出「骨子老戲」。它誕生於1963年,最初由寧夏京劇團移植於同名評劇。
寧夏京劇團遠在西北,但主要演員出自北京(原總政京劇團),也是名角薈萃。1963年春天,該團赴東北巡演期間,觀摩了沈陽評劇院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杜鵑山》,為其內容的傳奇色彩所動,覺得更適於用京劇藝術表現。不久,由殷元和、孫秋田執導,李鳴盛、李麗芳主演,移植上演了《杜鵑山》。
同時,《杜鵑山》也引起北京京劇團的興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裘盛戎、趙燕俠掛帥出征,隆重推出《杜鵑山》。「四大須生」之一的京劇泰斗馬連良,在劇中配演「鄭老萬」一角,以綠葉扶紅花,可見其陣容強大。
1964年,全國第一屆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在北京舉行,兩個《杜鵑山》一起參加,雙雙引起轟動。相比之下,有過軍旅歷練的李鳴盛、李麗芳,演出帶來一股剛勁朴實之風,似乎更得好評,裘盛戎就由衷稱贊李鳴盛比他演得棒許多。
周恩來總理觀看了寧夏京劇團的演出,給予高度評價。會演結束不久,文化部指示長春電影製片廠派員赴寧夏,將《杜鵑山》搬上銀幕。經過一番緊張排練,劇組趕往長春,但途經北京時,由於江青急調李麗芳到上海主演《海港的早晨》(後改名《海港》),文化部通知「暫緩拍攝」。
轉眼碰到「文革」,《杜鵑山》停演。
1968年左右,北京京劇團《沙家浜》的編劇汪曾祺接到指令:脫離原話劇改編《杜鵑山》,由此出現了一個《杜撰山》,後覺不妥又改名《杜泉山》。
《杜泉山》仍由裘盛戎主演,他精心設計了主要唱段,遺憾的是這一稿未獲通過,裘盛戎自此失去登台的機會,不久飲恨去世。
恰在這一期間,上海的王樹元(原話劇編劇)、黎中城(後任上海京劇院院長)也在改編《杜泉山》。於是,中央有關部門決定京滬合作,成立了由王樹元、黎中城、汪曾祺、楊毓敏4人組成的創作組,在汪曾祺的《杜泉山》上加工整理。我那裡是中學生,在國慶匯演一類戲劇廣告里,就見過《杜泉山》。
1970年,劇本定稿,恢復《杜鵑山》劇名,但主要人物賀湘、烏豆、溫七九子更名為柯湘、雷剛、溫其久。隨後多方遴選演員,主演基本敲定,唯柯湘一角久懸不決。
1971年5月一個周末,上海京劇團的楊春霞演完《海港》回家吃飯,突然接到團里「星期一立即去北京報到」的電話,並囑她作好長期離開上海的准備。當楊春霞登上飛機時,時任國務院文化組成員的於會泳(後任文化部部長)已在機艙,告知她被確定為《杜鵑山》柯湘的主演。
1972年,《杜鵑山》正式推出,風靡大江南北。
毛澤東主席觀看之後,覺得唱腔音域太寬,有些地方定音太高,演唱難度大,建議再搞出一套低唱腔設計,以便於民間傳唱。因此,《杜鵑山》破例有了兩套唱腔。
周恩來總理一直關心《杜鵑山》的改編和演出,常安排《杜鵑山》招待外賓。記得,曾從報紙上看過《杜鵑山》遠赴阿爾及利亞訪問演出的消息。
1974年,《杜鵑山》拍成影片在全國播映,不少老戲迷贊許它「京劇味」更濃。
——長江日報1997年9月12日《長江周末》
⑧ 杜鵑山演柯香是楊春霞,請問演李石堅的是哪位
京劇電影《杜鵑山》雖然相比較八個樣板戲問世晚一些,但由於其精良的製作、演員高水準的演出,在當時也稱得上是家喻戶曉,毫不遜色八個樣板戲。
《杜鵑山》誕生於1963年,當時寧夏京劇團趕赴東北演出,觀看了沈陽評劇院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杜鵑山》。感覺更適合用京劇的形式來表演,不久,李鳴盛、李麗芳主演了《杜鵑山》。
於此同時,北京京劇團也對它產生了興趣,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裘盛戎、趙燕俠聯袂出演,隆重推出《杜鵑山》。就連「四大須生」之一的京劇泰斗馬連良大師,也在劇中配演了「鄭老萬」一角,可見其陣容強大。
後來,文化部指示長春電影製片廠派員赴寧夏,將《杜鵑山》搬上銀幕。決定由北京上海合作,成立了由王樹元、黎中城、汪曾祺、楊毓敏4人組成的創作小組,負責《杜鵑山》劇本的創作。後來多方招選演員,主演都基本確定,唯獨女一號柯湘一角久懸不決。
後來上海京劇團的楊春霞被通知「星期一立即去北京報到」,並要她作好長期離開上海的准備。楊春霞一頭霧水,但又不敢問,當然問也白問。後來時任國務院文化組成員的於會泳(後任文化部長)告知她被確定為《杜鵑山》柯湘的主演。
1972年,《杜鵑山》正式推出,風靡全國。導演謝鐵驪,楊春霞、馬永安、李詠、劉桂欣等主演。
其中李石堅的扮演者為李寶春先生,祖父李桂春,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京劇老生李少春大師,也是本人最喜歡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李寶春九歲在祖父李桂春指導下練功,十歲進入京劇泰斗馬連良任校長的北京市戲曲學校學習,攻文武老生。坐科八年,受到很多的京劇名家的教導,1969年畢業。1972年,在樣板戲《杜鵑山》中飾演李石堅。
1980年代中期後移民美國,1990年代初到台灣工作,直到現在。
我是雪中風車來回答這個問題。京劇大師李少春先生的兒子李寶春扮演的李石堅。不過他在《杜鵑山》這部戲里演員表裡所用的名字叫「李詠」。
李詠這個名字可是有來頭的,是Jq給改的。 後來李寶春又將原來的名字恢復了過來。
上世紀80年代末期李寶春先生去了美國,由於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在街上賣冰淇淋。 是台灣著名實業家辜振甫先生的女兒慕名專程到美國將其接到了台灣繼續從事京劇藝術。現在李寶春先生的兩個兒子也在台灣,專門從事京劇藝術。
楊春霞版本的《杜鵑山》並非是舞台劇,而是電影版本的樣板戲,是於1974年元旦上映的。在電影中,楊春霞主要柯湘,馬永安飾演雷剛,而李石堅這個角色則是由著名京劇大師李少春的兒子李寶春飾演的。
李寶春是京劇老生演員,1950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經68歲了。李寶春出身於梨園世家,他的祖父李桂春、外祖父侯月亭、父親李少春、母親侯玉蘭全都是京劇演員。
李寶春自幼就接受京劇藝術的熏陶,10歲進去北京市戲曲學院學習李派老生,兼學武生。除了祖森吵脊父、父親的傾心教導外,他還經常受馬連良、王少樓、楊菊芬、馬長禮等名師的指點。
在上世紀70年代,李寶春參與樣板戲電影《杜鵑山》的拍攝,當時他以「李詠」這個名字出現在演職員表上。樣板戲電影的力量何其強大,一點也不亞於樣板戲現場,因為電影的傳播力更廣。
很快,李寶春此滲飾演的李石堅這一人物形象,就傳遍了大江南北,因為那幾年就這么幾出電影,只能來回的看。
當然,由於樣碰者板戲是繼承京劇和引進歐洲藝術的精髓,其唱腔唱段以及故事劇情都是頂尖級的,所以大家也都是百看不厭。
李寶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加入中國京劇院,經常與袁世海、楊春霞等名家合作演出。在八十年代中期因某些事情移居美國,到了1990年至台灣工作至今。
在1997年的時候,李寶春找到一家基金會成立了台北新劇團,是民間京劇團體,目前李寶春在團里擔任團長,也經常與大陸的很多京劇演員合作演出。
叫李永還。後來江青給改名叫李永孩。演技很好。
⑨ 京劇:「杜鵑山」中溫其久的扮演者
不知您問的是哪劇團主演、啥時間的。「樣板戲」(73年定型,74年拍成電影)由北京京劇團演出,「柯香」由楊春霞扮演,劇中「溫其久」的扮演者是李少春之子李寶春(現在台灣)。再是91年建黨70周年北京二團復排,柯香----楊淑蕊,溫其久的扮演者是譚孝曾。另外,上海、天津、戰友、大連等地的多個劇團都演過,所以不能確切您指的是哪個,列舉兩個僅供參考。
⑩ 說出一部電影的名字,證明你已經不再年輕
《甲午風雲》,《英雄虎膽》,《柯山紅日》,《農奴》,《哥倆好》,《夜半歌聲》。
手提紅燈(《紅燈記》)四下看,勇剛平原來作戰《平原作戰》;水英高唱《龍江頌》,柯湘映紅《杜鵑山》。《奇襲》《打擊侵略者》;《英雄兒女》上前線;《三進山城》《偵察兵》,《車輪滾滾》飛硝煙;海娃智送《雞毛信》,《小兵張嘎》掏鳥蛋!《五朵金花》《喜盈門》,《青松嶺》上《艷陽天》;《紅雨》《春苗》《青松嶺》,《海霞》《海港》《磐石灣》。最喜還是「老三戰」(《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十里八里鞋跑爛;肚子餓扁不吃飯,看了一遍又一遍;回家挨打心竊喜,夢里戴花把軍參;革命英雄人人敬,童年歲月真浪漫!
昨晚才看了《三毛流浪記》。故事講述了三毛的心酸遭遇,在解放前的上海。
三毛是上海的一名流浪兒童,他沒有家,沒有親人,無家可歸,衣食無著。吃貼廣告的漿糊,睡在垃圾車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禦寒。為了生存他賣過報,拾過煙頭,幫別人推黃包車,但總是受人欺悔,但他掙到的錢連吃頓飽飯都不夠,只有與他命運相同的流浪兒關心他,給他溫暖。
當時第一次看這電影時我很年輕,,那演員三毛不更老了嗎?三毛再苦也能堅持可到我們這個歲數半點苦都不能吃了,沒有牛奶水果就覺得去不了大街了,時間過得好快,你覺得老了就再看看三毛吧!
《春雷》一聲震天響,迎來了《早春二月》,唱起了巜青春之歌》,組成了《革命家庭》,接受《風暴》的洗禮,講起了《拔哥的故事》,點燃了《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之後《大浪淘沙》里的年輕人組建了《洪湖赤衛隊》和《紅色娘子軍》激戰《七天七夜》退到《金沙江畔》,勇士們《突破烏江》上了《杜鵑山》這是《我這一輩子》的事。
小日本來了,王二小把《雞毛信》送到冀中平原,村村開展了打擊日本鬼子的《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還組建了《鐵道游擊隊》和《敵後武工隊》響起了《平原槍聲》,進行《東進序曲》,《小兵張嘎》騎著大紅馬《三進山城》在《戰斗里成長》,之後講起了《狼牙山五壯士》和《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電波》終於《沖破黎明前的黑暗》。
抗戰勝利後,獨夫民賊蔣介石發動反人民的內戰,刀鍘《劉胡蘭》,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開始了巜南征北戰》《黑山阻擊戰》,涌現了《董存瑞》捨身炸碉堡,才有《紅日》里殲滅蔣介石頑牌、張靈甫的七十四師,接著《戰上海》、《兵臨城下》,接著《智取華山》,隨著把蔣介石趕到台灣島子上去。
美帝國主義發動朝鮮戰爭,中國的巜英雄兒女》們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用《奇襲》的戰術《打擊侵略者》,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隊從《上甘嶺》一直打到《三八線上》。
《春天來了》《咱們的牛百歲》趕著馬車,帶著《大李小李和老李》走上了《金光大道》直奔《青松嶺》看見了《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里的《五朵金花》和《四千金》都在《笑逐顏開》,便見《水鄉的春天》到處開滿了《山花》,《布穀鳥又叫了》又是一個《豐收》在望的年景,《花好月圓》!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歡騰的小涼河,金光大道,青松嶺,春苗,決裂,火紅的年代。都是宣揚 社會 主義核心價值觀,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的經典作品。
我們那年的電影:
我叫″小鈴鐺",家住″槐樹庄"。左鄰″白毛女",右鄰″李雙雙"。″今天我休息",正在討論"家庭問題",突然來了″不速之客",說是丟了″秘密圖紙",叫我″跟蹤追擊"。我跨過了″萬水千山",走遍″林海雪原",來到″箭桿河邊"。望著初升的″紅日",我寫下了″渡江偵察記"。我跟隨″山間鈴響馬邦來",到了″林家鋪子",問了″哥倆好",找到"大李小李和老李"。在″蝴蝶泉邊"認識了″五朵金花",拜會了″劉三姐",詢問了″阿詩瑪"的近況。告別了″冰山上的來客",和″雷鋒"一同登上"特快列車",我們參加了″鐵道游擊隊"。為了保衛″糧食",我們發明了″地道戰"″地雷戰"。在″平原游擊隊"和″獨立大隊"的協助下,根據″紅孩子""小兵張嘎"″英雄小八路"送來的″雞毛信"。通過″永不消失的電波",經過″奇襲",最終取得了″上甘嶺"的勝利。通過″南征北戰"的煅煉,我″在戰斗中成長"。
這是我的″電影史",還有落下的,請朋友們補上。謝謝!
《紅色娘子軍》
看到裡面陳強演的南霸天那叫一個恨。
那時候電影都很激進,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裡面的女演員第一很漂亮,第二有許多女兵光著腿的鏡頭,那些英姿颯爽的女兵的腿型真的很美,估計那時候很多人和我一樣,嘴上不好意思說心裡其實很期待。
吳瓊花濃眉大眼,但我更喜歡裡面她的那個叫紅蓮的「姐姐」。我覺得她更有女人味。
那個指導員洪常青被燒死也是我看這部電影最心痛的時刻,在那一瞬間,吳瓊花成熟了,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革命者,不再沖動,開始知道動腦筋了,喜歡這部電影,給了我童年許多遐想和教育,讓我從小知道熱愛黨,從小知道是那時候的共產黨讓窮人翻了身。
要說看的最早的一部電影,且有記意,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在我的記意中,我過最早的一部電影是巜農奴》,好像講的是西藏農,牧民翻身當家做主人的故事,那太小了,現在只有一點模糊的印像,只是這部影片在文革時受到批判,再也沒看過了。以後隨著午令的增長所看影片就多了,不過還是懷念老影片呀!像巜渡冮偵查記》巜永不消失的電波》巜南征北戰》《三進山城》等都一生的記意,也教育了我們這代人的愛國情懷,藉此極會我想對祖國說一聲:祖國……母親我永遠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