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姜子牙票房
這個排名是把國慶檔上映的電影都算進去了,截止到2020年10月13日。我和我的家鄉電影票房已經達到20多億,姜子牙的電影票房大概在15億左右。
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姜子牙》的表現都低於預期,這部電影野心大、立意高、主題好,但可惜的是,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卻有些乏力,封神系列電影終究還是沒能封神。票房排行榜第4名:《金剛川》,票房十幾億張票。
強國富民:
姜子牙政治上推行尊賢尚功的政策。就是選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當地東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齊國統治階層,讓他們在國家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對通過考核符合選賢標準的人,不分親疏用其所長,最大限度發揮他們的積極創造性。
這一用人路線打破了西周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尊尊親親」的正統思想束縛。姜太公還把用人提升到事關國家興亡的高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論。
實踐證明,他的用人思想不僅開創了任人唯賢、唯才是舉的人才使用先河,也為後來齊國稱霸列國奠定了基礎。
Ⅱ 姜子牙票房預測
觀看電影的觀眾應該都注意到,在《哪吒》影片的最後一個彩蛋裡面提到《姜子牙》,而在《哪吒》票房大火之後,《姜子牙》的官博祝賀《哪吒》,也將《姜子牙》提上檔期,另外一部新動漫《姜子牙》也將於2020年上映,在貓眼上可以查詢到了,成了2020年大家非常期待的另外一部國產動漫。 通過姜子牙官方微博發布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到主角姜子牙的形象也曝光了,這位老爺爺樸素的外表被人稱贊,而姜子牙也是第一次被搬上電影屏幕,而通過公布的海報來看,姜子牙老爺爺一看就是那種仙風道骨的形象,不知道影片會介紹姜子牙的哪段故事?讓人猜想滿滿,期待滿滿。
早在2017年11月,光線傳媒旗下彩條屋就曾公布其「神話三部曲」的計劃,分別為《哪吒》《姜子牙》和《鳳凰》。公開資料顯示,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成立於2015年,是光線影業旗下一家以動畫、漫畫、奇幻元素為核心的綜合影視公司。
我們也提前預估一下《姜子牙》的票房。首先從姜子牙自身的身份來看,姜子牙在傳說中的身份就是哪吒的師叔,因為哪吒的師父太乙真人與姜子牙貌似是師兄弟的關系,而這位傳說中的姜太公,也是輔助周朝的一位能臣,輔周滅商,這便是姜子牙留給我們的印象,而此次姜子牙被搬上熒屏,也是一種創新,當觀眾厭倦其他類型電影的時候,姜子牙的出現無疑會和哪吒一般,在傳播中式文化的同時,也寓意著國漫的崛起。
Ⅲ 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情況
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情況如下:
1、《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36億,豆瓣評分8.4,2019年7月26日上映,由餃子執導兼編劇,彩條屋影業出品,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是首部在IMAX影院上映的國產動畫,特效鏡頭佔80%。
2、《姜子牙》,票房16.03億,豆瓣評分6.6,2020年10月1日上映,由程騰、李煒聯合執導,彩條屋、北京光線等聯合出品,改編自經典神話故事,為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接力之作。
3、《熊出沒·重返地球》,票房9.78億,豆瓣評分6.5,2022年2月1日上映,由林匯達執導,華強方特(深圳)動漫有限公司出品,是熊出沒系列作品中首部硬科幻題材電影。
4、《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票房9.56億,豆瓣評分8.3,2015年7月10日上映,由田曉鵬執導,橫店影視、天空之城等共同出品,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為全球首部西遊題材3D動畫電影。
5、《熊出沒·原始時代》,票房7.17億,豆瓣評分6.6,2019年2月5日上映,由丁亮、林匯達執導,華強方特、樂創影業、貓眼影業等出品,為熊出沒系列第六部動畫電影。
6、《熊出沒·變形記》,票房6.06億,豆瓣評分6.8,2018年2月16日上映,由丁亮、林匯達執導,華強方特、彩條屋影業製作,是《熊出沒》系列第五部動畫電影。
7、《熊出沒·狂野大陸》,票房:5.95億,豆瓣評分6.3,2021年2月12日上映,由丁亮、邵和麒執導,華強方特(深圳)動漫有限公司出品,是《熊出沒》第七部動畫電影。
8、《白蛇2:青蛇劫起》,票房:5.80億,豆瓣評分6.8,2021年7月23日上映,由黃家康執導,追光動畫、阿里影業等聯合出品,改編自中國民間傳說,是《白蛇緣起》的續集之作。
9、《大魚海棠》,票房5.65億,豆瓣評分7.0,2016年7月8日上映,由梁旋、張春聯合執導,彼岸天、光線影業、彩條屋聯合出品,創意源自《莊子·逍遙游》中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10、《新神榜:楊戩》,票房5.55億,豆瓣評分7.1,2022年8月19日上映,由趙霽執導,追光動畫出品,改編自傳統神話故事,片中有很多元素是從秦漢、魏晉等朝代借鑒而來的。
Ⅳ 《姜子牙》真的比《哪吒》差嗎
2020年中秋國慶雙節的同一天,國漫《姜子牙》以3.2億的票房刷新了紀錄,遠超《哪吒之魔童降世》首日1.44億票房紀錄。但相比較《哪吒》的一水兒好評,《姜子牙》的評價卻兩極分化,有贊譽有加的,也有大加鞭撻的。目前《姜子牙》的評分低於《哪吒》,說明有些地方是比不上的。這差距在哪裡呢?
一般認為,《姜子牙》前半段劇情過緩,直接勸退不少觀眾,後半段加快節奏,卻又太過匆匆,一些挖坑沒填,劇情上有漏洞。雖然動畫特效很不錯,甚至可以說是國漫的巔峰水平,但觀眾更在乎的是劇情。總之,劇情沒有《哪吒》燃,人設也太中規中矩,都是老套路,大部分時間都是用特效來湊,劇情太單薄了,笑點淚點都不如《哪吒》多,沒有哪吒的顛覆性和爆發力。
身為國慶首批觀影的觀眾,感覺《姜子牙》的立意是挺不錯的,裡面涉及了不少哲學難題。比如說經典的電車難題: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桿,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然而問題在於,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應拉拉桿?一個人的生命,跟五個人的生命之間的交換,值得嗎?電影中,就是救一個人還是救天下人的選擇。電車難題找不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答案,所以,電影中也給不出所有人都喜歡的結局,這不可避免地會讓部分人失望,從而帶來口碑的分化。但這樣的哲學思考,其他電影中少見,我們還是喜歡的,多多益善。
《聖經》中說,人類聯合起來興建一座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而神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造塔計劃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那座半途而廢的塔就叫巴比倫塔。巴比倫塔就象徵著人與神的直接聯系被斷開。中國神話中,也有絕地天通的傳說。在中國上古時期,人人都可以與天地間神靈相溝通,即地天通。然後有部落叛亂,叛亂部落對神靈不敬,神靈也因此戲弄凡人,比如該下雨的時候下冰雹之類的。叛亂平息後,人皇就命專人掌管四時祭祀之事,斷絕了凡人同天地神靈溝通的途徑,即絕地天通,讓天地各得其所,人間建立綱常。這也是斷絕人神聯系。在《姜子牙》中,即是為了掙斷最後一根宿命鎖,姜子牙打斷了從人間登向上天的天梯,從而眾生失去了神仙的庇護,卻換來了自由和平。這情節因此相當具有深意。
然而《姜子牙》雖然立意深,可惜故事沒講好。但從故事本身說,也還不錯,但同《哪吒》一比,差距就出來了。《哪吒》一開始就出了個太乙真人這樣另類的逗逼,十分 搞笑 ,一路笑下去,慢慢地感到心酸,感到沉重,直到最後,沉沉積累之下,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最強抗爭,那宣洩,燃爆了!而《姜子牙》,一開始就很沉悶,節奏又緩,但特效又佔用了大量篇幅,前期的鋪墊不夠,後期的爆發太快太猛,因此生離死別的沖擊力就不大,偏偏還要對生死的場景大加渲染,因此 情感 上的共鳴不夠,看的就很尷尬了。理智上知道那是爆點,電影也把它作為爆點來著重刻畫,特效也是美輪美奐的,應該很精彩的,但偏偏 情感 上沒那麼燃,沒法跟著一起爆,因此有種嗨不出來的內傷,感覺因此很復雜。細細想來,還是前面積累不夠的鍋:要是特效不那麼多,更多些人物間的互動,多刷些好感度,那生離死別之際的 情感 就會不一樣,也就看得更痛快些!
《姜子牙》首日票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哪吒》的加成,它作為《哪吒》的續作被觀眾所期待。今日成功,但分化的口碑還是讓它失去了一部分觀眾。作為封神系列電影,片尾彩蛋卻沒有像《哪吒》一樣給出下部封神電影。也好,讓劇組人員在拍下一部封神電影前好好靜靜,吸取下《姜子牙》的教訓吧。
《哪吒》老少咸宜,不需要太多的背景知識;《姜子牙》過於「厚重」,不少人(包括我)不怎麼看得懂。
從藝術角度看,兩部電影不分伯仲,美術以及電影特技配樂配音都是一流水平;不過,《姜子牙》顛覆性的改編以及敘事手法,更適合電視連續劇,而不應該是動漫。
這個 歷史 上對女人的評價一直都是病態;自古紅顏多禍水,這是包括妲己、褒姒、楊玉環、西施、貂蟬等等在內的美人們的共同命運,這也是一種定勢思維。
《封神榜》中,可以看到其中的端倪,看到妲己的蛻變——由「人」變成了「仙」,由「仙」而「妖」,由「妖」成了「精」(片中的小九)的幾次轉身。
《姜子牙》里這一點沒有交代清楚,觀眾的 情感 難以調動。
除此以外,《哪吒》的主題鮮明——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猶如好萊塢大片中的超級英雄,就憑這一點能夠有票房;
《姜子牙》不一樣,「不救一人,怎救蒼生」;救世主終究干不過個人英雄。
如果評分的話,《姜子牙》與《哪吒》相比在動漫製作方面上肯定高出一頭;但是,就其故事情節敘事手法來看,兩部電影不是一個級別。
嗨,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我是你們的小可愛。
疫情結束之後,作為電影院復工人們最期待的電影之一,《姜子牙》的首播讓電影院座無虛席,票房取得了很高的成績,甚至打破了國漫《哪吒》的神話,動畫製作令人感到震撼,為何口碑卻持續暴跌?
《姜子牙》的上映意味著國漫動畫製作的又一巔峰,讓人身臨其境的音效,再加上每一幀動畫的細心研磨,相信有不少人坐在電影院當中,身上已經不自覺地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姜子牙》的故事是老掉牙的了,但是作為中國非常成熟的神話故事,盡管翻拍好幾遍,仍然有它獨特的魅力,這部動畫電影講述的主要是後半段的故事,紂王的王朝沒落之後,姜子牙奉命封印九尾,在與九尾的爭斗當中,發現了一隻信封的正道天尊的陰謀。
整部電影看下來之後,狐妖九尾的遭遇還是有些令人同情的,但是主角姜子牙的人設卻有些單一,可能都看不出來姜子牙有什麼特點,《姜子牙》當中人物較為鮮明的只有那麼幾個,而且個性還不是比較清晰,然而《哪吒》中的太乙真人、申公豹等人都是成熟的角色。
像哪吒一樣,這部電影也想給大家傳達出一個方向,哪吒當中最經典的台詞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記得《姜子牙》中的主題"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英雄"?這句話聽起來感覺有一種與電影的思想並沒有什麼關系,所以這一點電影刻畫的還是比較模糊的。而且從另一個角度看,哪吒的中心思想是"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對於現在多多少少有些壓力的人們來說是很好的釋放方式,無論是被成績折磨的學生,還是被家庭生活職場煩惱的成年人來說,他們心底里也有想著「我命由我不由天」掙脫束縛的想法,而相比於姜子牙的「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英雄」來說,就不那麼打動人了。英雄是什麼,是救贖,是一種超脫了小愛的大愛,而且自我的救贖是一個長久的過程。相對於哪吒敢與天抗爭,姜子牙的自我救贖相對來說就不那麼震撼人心了。
但是整部電影下來雖然不及哪吒,但是也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近年來國漫已經擺脫了人物動畫僵硬死板的毛病,從大護法和妙先生就可以看出,更有進一步升華了的哪吒,姜子牙雖然在人物塑造和中心主題方面有些欠缺,但是讓人震撼的特效和音效結合起來也是一部不錯的作品。
「封神宇宙」會有嗎?很遺憾,就目前而言,兩部作品並沒有相應的交際,他是他的故事,我是我的故事,兩方的聯動也僅僅出現在彩蛋和宣傳上面,本可以順理成章出場的劇情中也沒出現,如果單純就「封神宇宙」而言,《姜子牙》這部棋走得有些磕磕絆絆。不管如何,能夠打動人心的還是劇情,兩部電影走向了不同的道路,評分自然因人而異。
《姜子牙》已在10月1號上映,據說第1天票房就突破了2億元,遠遠超出了片方上映第一天突破1億的期望值,首日票房超過了《哪吒之魔童降世》。
我是上映第一天去看的,預定買的晚上9點那個場次,在網上看好後,打算到了電影院門口再下單。結果到了現場,除了的第1排沒人買,後面只有第2排還有一個邊上的位置外,其他位置全部售罄。
可見,姜子牙的排面足夠大,觀眾是真願意為他買單。
01
這個姜子牙,不但能力強,還是一個有情懷的大神。有兩點可以說明:
一、姜子牙為了救小九,一個小小的生命,放棄了斬殺九尾狐的機會,惹怒了天尊,被罰下凡間,不殺九尾狐,不許回歸天庭。
因為他不會為了成為一個蓋世英雄,成為眾神中的第一,而濫殺無辜。
每一個小小的生命,都有他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都不應該放棄。這是姜子牙的情懷,也是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的精髓。
二、天尊和眾神,總是想讓天下蒼生,按照他們的規劃而存在。天尊讓姜子牙去殺九尾狐,其實也是為了幫助他和九尾狐爭奪控制權。
姜子牙知道真相後,毅然斬斷了天梯,他要還天下蒼生以自由,讓他們自己去決定自己的命運。
大道無為,道法自然。對於別人的命運,一切人為的規劃、控制,哪怕你動機再好,也是鉗制,也是扼殺。
02
在姜子牙的感召下,申公豹也不當壞人了,成了姜子牙的迷弟。他偷偷跑下凡間,犧牲了一世的修為,助力姜子牙,幫小九擺脫了寄生的九尾狐,成功轉世。
作惡多端的九尾狐最終被姜子牙斬殺。
03
《姜子牙》與《哪吒》相比——其實沒有可比性。
《哪吒》說的是一個"神"的成長,也有不願受拘束,「我命由我不由天",追求自由的情懷,過程有痛苦,但總的比較喜慶。
而《姜子牙》相對悲情一些,故事也要復雜一些。姜子牙救的小九,就是蘇妲己,後來成了商紂王的愛妃。紂王為了妲己,禍害天下百姓。
那姜子牙後面,又會怎麼選擇呢?
有一個觀眾說,這部動畫片不適合兒童觀看,這一點我比較贊同。
也許編劇和導演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用結尾的三個彩蛋進行了彌補,之前整場都很安靜的小朋友一下子都歡呼起來了。
所以一家人都去看,也還是可以的。
差,差很多。
首先從人物上來說:
哪吒的口號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綜合神話故事,的確是這樣子的,哪吒犯錯那麼多,但是活得很自我,完完全全的就是我的命,我說的算,我可以剃肉還母,挖骨還父。一直都是在為了自己而活。
而姜子牙呢,神話裡面是一個運籌帷幄之人,一個很厲害的軍師。戰場上犧牲是必然的,他沒有辦法救所有人。又怎麼會有:不救一人,何以救蒼生。這么一句話,就有點假了,戰場上死的可是不少啊。
大家看《姜子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哪吒》的彩蛋,讓大家都以為會是後續,或者是相關聯的電影,結果不是。
而且《姜子牙》把神話故事改編的太多了,有點面目全非的意思。反正要不是因為花錢了,我可能看到一半就不想看了,申公豹居然是一個又壯又憨的大漢,怎麼和《哪吒》裡面的黑瘦的相聯系啊!!
中國電影方面還是應該和西方學習一下,彩蛋有了,但是至少和上一部電影有些聯系啊!!
現在拿錢發帖的黑水軍公眾號早已產業化,每部新上映的片子,後面都是惡臭的資本營銷,希望國家重視,打壓好作品劣幣淘汰良幣的例子越少越好。另外《姜子牙》《大護法》這些屬於成人向動畫電影,不是《哪吒》的受眾適合看的。
首先說結論,《姜子牙》製作水平不比《哪吒》差,但硬傷在劇情和人物設計細節上,劇情不太完整,人設過於自嗨很難准確的傳達到觀眾。
首先說劇情,因為剪去了一部分劇情,所以看起來故事的完整性不夠,比如申公豹怎麼逃出來的?小九怎麼逃出來的?四不相怎麼突然從萌寵狀態變成戰斗狀態的?師尊是怎麼被師祖處罰的?玄鳥為什麼是師祖放出的?這些情節對於觀眾完整的構建整個故事是重要的,但因為剪輯的問題或者是劇本設計的問題沒交代清楚,所以給人的感覺故事是割裂的。後期一些關鍵性的情節僅通過旁白來說明,讓人很難進入情境,這是其一。
再一個在人物設計上,並不是說他們的設計不好,只是離大眾的心目中的形象差別有點大,比方說十二金仙的設計,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減少工作量,所有的仙人要麼是像師尊一樣沒有面部細節,要麼就是帶著面罩,這真的是偷工減料吧!作為一個狐狸,九尾也太簡單了吧,一張面具完全隔絕了狐狸臉,在看的時候總覺的那是妖獸不是妖狐。。。
當然我們也能看到一些人物設計上的小心思,他們的發簪似乎就和他們的法力掛鉤,十二金仙甚至還描述出了頂上三花的概念,師尊腦袋上乾脆就頂顆大樹了,雖然看起來有點怪,但這點上製作方的確是用心了。
還有在設計上《哪吒》和《姜子牙》都借鑒了三星堆的文化標識,但顯然《姜子牙》過度濫用了,弄得個仙界像是外星飛船一樣,過多剛性的線條設計看起來完全沒有東方仙界的感覺,相反倒是覺得像西方的仙界,另外姜子牙在打斷小九的連心鎖的時候的造型咋看起來有點耶穌的既視感?
還有一點可能是因為戰後荒涼感的設定,整個影片的環境設定都顯得過於簡單,不僅僅是北海、歸墟、仙界,都顯得太過簡陋了,我還是認為這屬於偷工減料,細節的東西看不到。。。。
另外作為定位為8歲以上的人看的動畫片,這個故事過於嚴肅了,劇場中穩定的笑聲竟然是由年飯彩蛋引發的,所以很難得到觀眾共鳴,相對來說《哪吒》在故事完整性和人物場景設計上其實更好,更直接打動人心,讓人很容易被代入情境。
這部片子不是差,只是人們的預期太高,前一部作品《哪吒》取得了票房口碑雙贏後,人們對這部《姜子牙》的期待非常之高,但是對於一個系列電影來說,在上一部作品成功,不出現巨大的退步就是成功的。前一部《哪吒》在特效,趣味性以及創造性來說,都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程度,尤其姜子牙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對他的創作再怎麼寫也逃不出答題的框架。
姜子牙成功在講道理,也失敗在講道理。哪吒要是90分,那姜子牙我給95分。
現在市場不缺爽片,不管神話還是電影,用批判的手法,自省的內容,我覺得姜子牙是做到的。
重點不是打怪,而是為什麼打,真的該打?打誰?是九尾還是師尊還是不公還是天命?
可能女性觀眾不會太喜歡,而作為直男的我喜歡講道理一個意思。
分怎麼看,如果從哲學角度出發,姜子牙邏輯性和思想深度更勝一籌。如果從觀賞性出發,哪吒完勝,姜子牙撲街。
Ⅳ 大年初一電影有哪些
①《唐人街探案3》作為唐探系列的第三部截止目前已經有70萬人想觀看,2018年大年初一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斬獲了33.97億的票房。第一部《唐人街探案》2015年12-31日上映獲得8.18億的票房。所以《唐探3》也將是一部不錯的高票房電影。
②《姜子牙》目前想觀看人數是22.4萬人,因為同是光線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斬獲了49.72億票房,並且哪吒片尾也給《姜子牙》做好了鋪墊,同樣姜子牙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神話人物,所以值得期待。
③《緊急救援》看過《紅海行動》和《湄公河行動》的朋友一定不會錯過這部電影,因為這三部電影都是林超賢導演執導的動作片,而前兩部分別取得了36.5億和11.86億的票房,而《緊急救援》屬於災難救援片,在情節上更能感動人,所以這部電影肯定會取得不錯的票房,值得期待。
④《_媽》光看電影名字我們就會想到《港_》《人在_途之泰_》,同時也能想到徐崢。不錯《_媽》是_字系列的影片我們看之前的《港_》和泰_都獲得了16.14和12.67億的票房,同時徐崢這幾年參與的電影片方基本都在10-30億之間,所以《_媽》是非常讓人期待的喜劇電影。
⑤《中國女排》這部電影是由導演陳可辛執導,鞏俐、惠若琪主演。而在國慶檔中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中國女排都已經獲得了非常大的關注度,而這次由國際章主演相信會是另外一大賣點。
⑥《急先鋒》這部電影是由成龍、楊洋、艾倫主演,雖然成龍這幾年的電影票房並不是很高,但是知名度在這里。而這次是成龍和導演唐季禮的再次合作,票房絕對能提起來。因為之前他們每次合作的電影都是高票房。如《功夫瑜伽》17.49億票房、《十二生肖》8.81億票房等
⑦《熊出沒狂野大陸》作為春節檔的動漫電影,在每年春節檔基本都有上映,17年上映的《熊出沒奇幻空間》獲得5.21億票房;18年上映的《熊出沒變形記》獲得6.05億票房;19年上映的《熊出沒院士時代》獲得7.14億票房,票房在逐年增長,也逐步穩定在5-7億之間,所以今年的也是非常不錯的。
⑧《金蟬降魔》是胡軍和釋小龍再次上銀幕的首部電影,喬峰的經典演繹和兒時的那個童星。
⑨《大紅包》是由李克龍執導的喜劇電影,在2015年春節上映的《紅包》並沒有獲得好的票房。喜劇明星包貝爾、賈冰的加入將會給我們呈現怎樣的笑料。
⑩《源彩虹》屬於重映電影,在吳磊、陳喬恩、鍾麗緹相對紅火的今天,能不能讓電影票房更上一層樓呢,鎖定春節檔。
但是由於疫情,這些電影全部撤檔。
Ⅵ 封神榜姜子牙票房
穩坐國漫第二的寶座,《姜子牙》15億票房了,為何仍罵聲一片?
市界
2020-10-27 07:00鯤鵬計劃獲獎作者,北京南瓜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帳號
關注
作者|甄隱
編輯|廖影
10月23日,電影《姜子牙》在微博發布通知,宣布將該片延長上映至12月2日。
但這對於挽救《姜子牙》令人失望的票房,似乎作用不會太大。「基本上沒有什麼排片了。」王聞遠告訴市界。他在江西開了八家影院,目前《姜子牙》在他的影院排片量很少。
誰也沒想到《姜子牙》是這樣一個結局。
截至10月25日,《姜子牙》的票房已至15.66億元。盡管超15億元的票房,已經讓它穩坐國漫第二的寶座,但是作為《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簡稱《哪吒》)的同系列影片,又同為光線傳媒出品,《姜子牙》交出來的答卷顯然不及預期。
想當初,《姜子牙》的製作者們曾為了姜子牙的形象到底該是油膩的、充滿仙氣的、奇葩的還是屌絲的,糾結了一年之久,修改了100多個版本,最終才定下影片中呈現的中年大叔形象。
該片導演程騰在接受采訪時也曾靦腆地表示,有《哪吒》在前,他不想辜負觀眾的這份期待。
Ⅶ 《唐人街探案3》運氣不好競爭對手口碑都不好,錯失票房冠軍
2020年的國慶檔已經正式拉開了序幕,包括《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急先鋒》紛紛同台一決高下。
也有不少影迷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些電影曾經都是定檔在2020年春節檔的電影,除了《我和我的家鄉》之外,其他電影完全是繼春節檔之後的正式PK啊,也有影迷發現了一個規律,這些電影的票房表現或者說口碑都不太好。
為何這么說呢?因為曾經定檔於2020年春節檔的電影只有兩部沒有上映了,分別是《唐人街探案3》和《緊急救援》,而其他的《姜子牙》《急先鋒》《奪冠》《囧媽》都通過不同的形式上映了。
《囧媽》是最早上映的一部電影,該片在電影院關門之後就宣布網路上映了,還引起了不少院線的聯合抵制。該片是徐崢繼《泰囧》《港囧》之後又一部「囧系列」的作品,請來了袁泉、郭京飛、沈騰等人主演,可是這部電影上映之後卻遭受到了很多爭議,各大平台的評分也並不高,比如說豆瓣只有五點幾分,這很明顯不是一部合格的電影。
所以如果當時真的在電影院上映的話,最終的票房可能難過十億。
除了《囧媽》之外,別的幾部電影的口碑或者說票房也不太理想。我們先來說說《姜子牙》這部電影,這部電影上映前兩天的熱度非常高,三天票房就破了八億,不過這部電影的口碑其實兩極分化非常嚴重,在淘票票上,差評的比例快趕上好評的比例了,可見這部電影問題確實很多,各大平台的評分都遠低於《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因為口碑爭議很大,在拿了兩天的日票房冠軍之後,在上映的第三天就被《我和我的家鄉》所反超,預計最終的票房在15億左右。
而成龍大哥的《急先鋒》則是這裡面口碑和票房最差的電影,豆瓣只有5分,淘票票和貓眼也只有8分出頭,這也將嚴重影響該片的最終票房,截至發稿時,《急先鋒》的總票房是1.76億,算得上是非常差勁的一個成績了,預計最終的票房會在2億出頭。對於一部四億投資的大片而言,這也的票房成績可以說是大撲街了。
口碑最好的是《奪冠》這部電影,豆瓣7.3分,貓眼和淘票票高達9.3分,這樣一個評分也成為了國慶檔的口碑冠軍。不過因為題材的原因,導致這部電影的票房相對較低,截至發稿時,該片的票房是4.8億,預計最終的票房會在8億出頭,甚至有望逼近10億,因為這部電影走的是口碑路線,低開高走,後勁相當不錯。
這樣一來的話,也就是說2020年的春節檔原本會是《唐人街探案3》一騎絕塵的大好時機,但是因為特殊原因,《唐人街探案3》至今未上映,可以說是錯失了一個大好的機會。目前該片基本確定在2021年的春節檔上映,這樣一來的話,競爭的格局完全變了,到時候競爭反而會變得更加激烈。
為何這么說呢?雖然說《姜子牙》《急先鋒》這些電影還未上映時,熱度都非常高,但是只有《唐人街探案3》是喜劇片,就算《唐人街探案3》口碑崩了,但是它作為一部喜劇片依舊會有一定的市場。
但是2021年的春節檔不一樣了,目前確定的喜劇片就有好幾部,其中沈騰和開心麻花再度聯手的新片《全民狂歡》已經定檔在2021年的春節檔,這是其中的一部。還有一部是周星馳所執導的《美人魚2》也很大概率進軍春節檔,因為這部電影再不定檔的話,真的沒有合適的檔期了。
除此之外,楊冪、雷佳音所主演的《小說家》也定檔在了2021年春節檔。這是目前明年春節檔的基本情況,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可能還有其他的大片定檔,這樣一來的話,《唐人街探案3》的壓力可以說是大了不少。
雖然說《唐探3》可能依舊是熱度最高的電影,但是它無法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而且別的電影的口碑也未知,如果別的電影口碑比它好的話,它可能連票房冠軍都保不住,更別說打破《戰狼2》的票房紀錄了,有媒體估算,這個特殊情況可能讓《唐探3》損失十億票房。
但是如果是2020年春節檔照舊的情況下,按照目前《姜子牙》《急先鋒》《囧媽》等電影的情況來看,《唐人街探案3》一家獨大幾乎沒有太大的問題,所以打破吳京的票房紀錄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可惜沒有如果。
Ⅷ 姜子牙電影虧了嗎
姜子牙電影不虧。
影片預售票房的突破1億,上映4小時票房就已經突破2億,國慶首映日票房達到3.42億元,超越《哪吒之魔童降世》,刷新了中國影史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
雖然《姜子牙》是繼《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後光線影業打造的中國神話宇宙的第二部作品,有著50億票房的超高口碑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背書,但是《姜子牙》在上映後依舊走了一條高開低走的悲慘之路,日票房冠軍只坐了兩天就被《我和我的家鄉》超越,豆瓣評分也從開局7.5一路下滑到7.0。
截止到寫稿時,《姜子牙》的累計票房為14.71億元,和《我和我的家鄉》票房差距達到了7.5億元。
姜子牙電影的幕後製作
《姜子牙》是動畫製作團隊歷時四年打磨的作品,在細節上,為追求影片畫面的質感以及畫風的協調性,製作團隊花費重金聘請專業人士,對片中所有材質均創新性採用手繪方式繪制。片中嚴格考究中國元素,通過翻閱《封神演義》《山海經》、參考3000年出土的文物來對花紋、法術等進行設計,力圖呈現真實可信的封神世界。
片中不同場景氣溫不同,人物狀態也隨之改變。在寒冷的北海,小九會哈出白氣,而在溫度較高的歸墟,小九的皮膚表面則有著極其細微的汗珠;此外即便是人物細小的眼睛,也像真實世界一樣能倒映出看到的景象。
如姜子牙被貶下北海時,看向天尊的瞳孔里有天尊的清晰影像;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有意為主角姜子牙添加了「眼角皺紋」和不容易注意的「頸紋」,以體現角色的閱歷和滄桑感。
Ⅸ 《姜子牙》票房破9億,導演談9大細節,只為呈現中國動畫的浪漫
根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截止10月4日00:00,僅僅上映三天的《姜子牙》票房已經破9億,受到萬千關注。
這一部《姜子牙》的故事講述了本十分受重視的神仙姜子牙在斬除狐妖的時候看到了無辜的生命最終違背天命。被困在北海克服內心的他意外獲得了通往真相的途徑。執意前往幽都山揭開真相的他,最終獲得了極高的神力,並且真正得到了屬於自己的信念。
整部作品有很多令人感動的地方,不管是為了救下一條生命不顧自身安危的姜子牙,還是為了保護姜子牙不怕犧牲自己的"四不相"和申公豹,都讓我們更加明白海報上那一句"這一次,為蒼生為夥伴也為自己而戰"。
對於電影整體的劇情包括設計,主創人員們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也細細談起9大細節。劇情方面,關於狐妖和人類為什麼被宿命鎖相連、十二金仙為什麼都戴著面具這樣的問題,導演們都給出了非常詳細的回答。
而深受好評的電影整體畫面設計,比如說電影中製作的時候最具挑戰性的段落,導演說到時關於"玄鳥"的設計,因為需要具有東方的意境和審美,所以他們調動了所有技術和藝術上的東西,最後呈現出了只屬於中國動畫的浪漫。
對於主創人員的解讀,網友也是紛紛表示感覺看了講解之後會更加明白。更是有人說到在電影中的玄鳥的畫面真的很美。
這部動畫作品也是讓大家看到了中國動畫的進步,越來越精緻的製作,越來越打動人心的畫面,都深深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Ⅹ 《姜子牙》:封神宇宙遭受重創
文|南如珉 編輯|朴芳
國慶檔火熱進行中,熱度驚人的《姜子牙》不出所料,在開局階段領跑大盤。
自春節檔撤檔之後,《姜子牙》的熱度便成為了僅次於《唐人街探案3》的存在,在映前的貓眼、淘票票想看人數累計突破了340萬,成功打入內地 歷史 前十的席位,也毫無懸念是整個國慶檔熱度最高的電影,最終也換回了首日絕對優勢的開畫冠軍。
但電影市場終究比的是耐力,《姜子牙》已經出現了疲態,它還能堅持多久成為了一個懸念。
多個紀錄,《姜子牙》成史上
熱度最高的動畫電影
這一切都要起源於《哪吒》的爆發,它所帶來的加持力度,可能是史上最強,正如《泰囧》之後的《港囧》(首日票房位列當時 歷史 第二),《捉妖記》之後的《捉妖記2》(至今保持著預售紀錄)。這種情況所產生的影響力,能夠直接轉化為熱度,進而轉化為票房,它們彼此之間的關系太直接了。
《姜子牙》已經打破了諸多紀錄。目前貓眼想看人數為142.6萬,位列 歷史 第四的席位,前面三個分別為《唐人街探案3》、《復仇者聯盟4》、《愛情公寓》,這個想看人數在動畫中處於獨佔一檔的位置;在淘票票上想看人數為210萬,位列 歷史 第九,其他動畫電影連它的尾燈都看不見。
而想看人數幾乎是跟預售成正比的,在今年國慶檔剛剛開啟預售的時候,《姜子牙》還跟《我和我的家鄉》難分伯仲,但隨著後續增量觀眾的進場,開始慢慢拉開了兩者的差距,最終貓眼顯示《姜子牙》首日預售成績為1.4億,位列 歷史 第12,在動畫電影中遙遙領先。
(動畫電影首日票房排名)
最終,在國慶檔首日的角逐當中,《姜子牙》展現了更大的優勢,堪稱碾壓般的存在。首日票房3.6億的新紀錄,怕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無人超越了,它已經大幅甩開了其他的電影,包括自己的「同門師弟」《哪吒》。亦或說,是它站在了《哪吒》的肩膀上。
後面的動畫,都是「小黃人」「功夫熊貓」的國民級IP,在全球范圍炙手可熱的動畫形象,如今這些已經徹底被《姜子牙》踩在了腳下。
另外,在排片上,《姜子牙》單日15萬場次同樣輕松打破了動畫電影的排片紀錄,這同樣是令其他動畫電影望塵莫及的。不出意外的話,《姜子牙》的所有紀錄,怕是要等到《哪吒2》的到來才能打破了。
目前《姜子牙》在國慶第二天拿到了2.9億的票房,兩天已經輕松斬獲6億,製片方已經輕松實現了回本。至少就市場的角度來說,它是非常成功的。但市場的成功並不能掩蓋《姜子牙》在品質上的缺陷,目前兩極分化的口碑,已經在影響到市場的走勢,後續幾天將會越發嚴重。
死死綁住《哪吒》
其實是把雙刃劍
前面提到,《姜子牙》如此驚人的熱度,大部分都要歸功於《哪吒》帶來的巨大基礎,這個巨人太高,以至於都可以忽視究竟是誰站在它的肩膀上。
而片方、宣傳方自始至終的操作思路,也是圍繞著《哪吒》做功課。從最初《哪吒》的彩蛋帶出了姜子牙這個人物,再到《姜子牙》一系列的物料,已經讓人分不清這到底是《姜子牙》的物料還是《哪吒》的物料。這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宇宙聯動」,甚至有往《哪吒》續集上引導的傾向。
一系列的宣發動作,確實一些不明緣由的增量觀眾會認為這是《哪吒》的續集,甚至在《姜子牙》的很多差評當中,會抱怨沒有看到哪吒的身影。一旦將《姜子牙》營造成《哪吒》續集的感覺,那麼票房自然會是一種井噴的狀態。
就《姜子牙》單體影片來說,這種營銷策略是極為成功的,這也直接換回了它首日3.6億的體量,畢竟任何一種數據都不如票房更具說服力。但問題在於,《姜子牙》太過於特殊,它不止一個單體,甚至它的口碑直接又決定了後續作品的情況。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姜子牙》死死抱住《哪吒》的大腿不放,不正是因為不自信嗎?倘若真的有後者的品質,自己就是大腿,也不會有這種強行關聯的戲份了。而自始至終未有點映,亦是能夠看出一些端倪,要知道《哪吒》當時生怕自己點映的不夠響亮。
因此,這種引導是一把雙刃劍。把《姜子牙》引導為《哪吒》的偽續集,亦或說同一個系列,那麼觀眾勢必會抱有巨大的期待,他們期待著《姜子牙》跟《哪吒》有著同樣的品質,這種拔高期待的辦法,註定會令觀眾大失所望。
如果想通過貼《哪吒》的營銷手段來獲取票房,就要承擔觀眾如此高預期下的失望,這是一種共存的關系,無法兩全。
另外,正如漫威宇宙一樣,《鋼鐵俠》的火爆,跟《美國隊長》火不火沒有任何的正相關,像首部《美國隊長》跟《雷神》便遭遇了票房的失利。但倘若通過營銷策略強行將兩者聯動起來的話,《鋼鐵俠》火了之後,利用它的熱度來把《美國隊長》帶起來,其實這有悖於正常的市場邏輯。
當然一切都取決於後者自身的品質,《姜子牙》目前的風評還在急速下滑中,淘票票已經跌至7.4分,豆瓣跌至7.1分,貓眼跌至8.4分。基於目前國產動畫的整體邏輯,這些數據已經證明了它是一部水準之下的動畫,更是給《哪吒》賦予《姜子牙》90%的加持帶來的實錘證據。
封神宇宙怕是要遭受重創了
或許很多人在說,明明《姜子牙》已經非常成功了,橫掃各種紀錄,首日3.6億,最終至少10億起步,可為何還要說它是弊大於利呢,依然還是源於它並非一部單體電影,它只是一個電影宇宙的組成部分而已。
關於弊的方面,首先《哪吒》是如何加持《姜子牙》的,那麼《姜子牙》就將如何傷害下一部作品,這才是市場真相。觀眾就是這么現實,他們只看眼前,倘若《姜子牙》給他們帶來了所謂的「傷害」亦或「欺騙感」,那麼報復的心理,一定會讓他們在下一部作品中還回來。
從前面的例子來看,《泰囧》取得空前成功,《港囧》便能夠享受到巨大的紅利,但這種坐享其成並不會心安理得。包括《捉妖記》後的《捉妖記2》,都是空有票房,無法令系列正常的前行,嚴重耽誤了整個體系的進展。電影永遠不是一時,尤其是這種續作式、宇宙式電影,必須保持持續穩定的口碑輸出才行。
因此接下來的封神宇宙會比較困難,它處於《港囧》跟《捉妖記2》之後的節點,後面的影片註定會受到較強的沖擊,《哪吒》的紅利已經被《姜子牙》吃個干凈,後續的影片還得靠自己才行。
甚至還要傷害到原體本身,因此,《姜子牙》已經品嘗到了《哪吒》帶來的紅利,接下來哪怕是《哪吒2》怕是很難繼續品嘗了,還得靠創作者的艱辛磨礪,才能繼續打造出經典。問題就在於經典跟經典之間是不存在關系的,沒有任何的依據證明上一部好,下一部就一定好。
目前的封神宇宙,《哪吒》起的好頭,基本被《姜子牙》消耗殆盡,再次回到了起跑線,而考慮到彩條屋易巧等主創的離開,接下來的時間節點、進度,以及品質的保障,或許多少都會受到影響。
次日跌幅超過20%,接下來的跌幅怕是更加兇猛,《姜子牙》最終大概率會落在10億出頭的體量。但《姜子牙》至少在市場維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其實這才是最重要的維度,已經令其他動畫無比羨慕、望塵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