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LD一般指什麼
①鐳射影碟,激光視盤 (Laser disc)
[編輯本段]
英文名稱:Laser disc
圖:鐳射影碟(左)與DVD(右)各一片
LD的簡介
LD為Laser disc的縮寫,翻譯成中文為鐳射影碟、激光視盤,這種影像儲存媒體是於1980至90年代中流行的用於電視、電影和卡拉OK(主要是卡拉OK的應用)的雙面視頻光碟。
LD的解析
LD的光碟直徑 30 厘米。早期採用模擬的方式記錄視音頻,後來採用模擬視頻與數碼音頻。模擬記錄採用調頻調制。光碟空間很大,因此沒有壓縮技術,(如果採用了壓縮技術可以說甚至比現在流行的DVD更大)這可以說是畫面非常有真實感的原因。存儲方式採用雙面存儲方式(世界最早),而且還有雙面播放的技術,這是世界上唯一可以雙面播放的影碟媒體了。不過,LD出現得早也落後得早。即使當初聲稱主要對象是家庭,但是因為價格高昂(在百元RMB以上)和笨重不方便的原因。而被後來的VCD、DVD所取代。
鐳射影碟尺碼和12吋黑膠唱片相若,表面和音樂光碟(CD)相似。鐳射影碟機以鐳射讀取(和CD類似)預先刻錄在碟片上的訊號,並轉換成影像訊號(如PAL、NTSC)供電視機播放。於1980年代相對當時流行的VHS放映是頗為昂貴的東西。LD能提供的影像質素接近廣播電視,而且因為是非接觸式的關系,沒有錄像帶放多了會影像會變差的問題。很多人以為LD使用了數位技術,但其實不論影像和聲音都是使用頻率調制(Frequency Molation)的類比方式儲存在影碟上。後期的NTSC影碟才真的可以將音軌以數碼方式載入到碟上,PAL影碟則只能以數位或類比其中一種方法儲存音軌。
鐳射影碟在北美中國大陸並不流行,在日本和香港則非常流行,主要用於卡拉OK影碟的生產,其次才是一般電影的影碟。
由於使用類比儲存,鐳射影碟沒有DVD「馬賽克」或其他因子碼量化帶來的問題,仍有少數愛好者視之為珍藏品。也因為這些特殊技術上的因素,從而使LD沒有盜版可言(中國大陸不流行的最大原因),這也是它的收藏價值所在之處。
鐳射簡介
影碟上常見「鐳射」,究竟鐳在哪兒?
「鐳射」是中國台灣和香港地區對英語laser的譯音。laser即light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利用受激發射實現光波放大)的首字母縮寫,中國大陸譯為「激光」。鐳射影碟即電影光碟,光碟記錄和存儲系統使用的是激光技術,它的原理是在小直徑的圓盤表面鍍以薄金屬膜,用激光束在它上面燒出一串微小的坑,用這種方法存儲數字數據。磁帶上的信息編碼後存在主盤上,然後用模壓法復制。讀信息時用低強度的激光射到表面,並且用光敏二極體「讀」反射出來的光信號(有或沒有小坑的地方,光敏二極體接收的光量不同),通過電路轉換成數字信息,然後再轉換成模擬信息,顯示在屏幕上。由此可知,影碟上並沒有化學元素鐳,因此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
鐳射影碟保養
鐳射影碟保養有講究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鐳射影碟機已進入了尋常百姓家。一張影碟少則幾十元多則數百元,影碟片的日常保養在消費者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下面向您介紹保養鐳射影碟主要應注意的問題。
1.鐳射影碟的信息容量較高,信息軌跡之間的距離很窄,因此鐳射影碟應避免在振動或沖擊場合中使用,以防止人為或機械振動而引起激光束循跡不良。
2.鐳射影碟的表面要保持清潔,避免落入灰塵。影碟存放時,一定要裝在封套里。拿取影碟時,要手持影碟的邊緣部分,以防止指印汗漬沾污影碟表面,曩響激光束掃描。
3.當鐳射影碟從溫度較低的地方拿到溫度較高的地方播放時,其表面會凝結水汽。在播放前,應先用柔軟的干布將水珠輕輕地拭去,否則,將會嚴重影響放像質量。
4.鐳身影碟的片體較薄,強度較低,因此,鐳射影碟應盡量布放於平整的地方,不得重壓,以防影碟受壓變形。鐳射影碟疊放時,張數不宜過多,一般以不超過10張為宜。
5.鐳射影碟表面有污跡時,不能使用酒精或其它有機溶劑擦試,以免影碟受損。可用柔軟的絨布沾水濕潤後輕輕擦拭,並注意從影碟中心直接向外擦,而不能順紋擦拭。
6.對於已變形的鐳射影碟,可以進行人工矯正。其方法是將變形的影碟裝入一紙套內,夾在兩塊平整的玻璃板之間,再將4至5公斤重的書籍平整地壓在玻璃板上。24小時後影碟即可恢復正常。
②半導體激光器(Laser Diode)
[編輯本段]
半導體激光器發出的激光是相干光,其方向性比LED好很多,大大提高了光源和光纖耦合效率,在半導體激光器中要形成激光,需要具備以下三個基本條件:
1、在有源區里產生足夠的粒子數反轉分布;
2、存在光學諧振機制,並在有源區里建立起穩定的振盪;
3、必要的激勵源或泵浦源。
③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
[編輯本段]
是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特殊教育專家科克提出的術語。到目前為止,可查閱到的與學習障礙有關的術語及其定義已達90種以上。美國「全國學習障礙聯合會」給學習障礙下的定義:「學習障礙是指在聽、說、讀、寫、推理或數學等方面的獲取和運用上表現出顯著困難的一群不同性質的學習異常者的通稱。」這些異常現象是個人內在的,一般認為指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個體在自控行為、社會知覺與交往中的問題可能與學習無能同時存在,但這些問題不在LD范疇之中,同時,LD也可能與其它殘障(如精神發育遲滯,情緒紊亂等)或外界不利條件(如文化差異,教育缺失或不良)相伴發生於同一個體,但LD並非後者的直接後果。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工作者是在「差生」、「雙差生」、「後進生」、「學業不良」等名義下進行LD的相關研究。很少探討LD的界定。80年代以來,又出現了「學習困難」、「學習無能」、「學習障礙」等詞語,以「學習困難」的出現頻率為最高,但這幾個概念一直是混淆使用著。另外,一些研究者對學習障礙的界定,時常簡化為「差距」或「學習成績低下」。例如,把智商在正常水平、學習的主要科目成績不及格或低於平均成績一個標准差以上的兒童認定為LD兒童,或把因學習差,主要科目成績不及格,被教師評定為學習能力差的兒童認定為LD兒童。我國學術界對學習障礙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
學習是大腦的一個重要機能,學習障礙是一種學習技能的發育障礙,這類學生並非呆傻或愚笨,而是從發育的早期階段起,獲得技能的的正常方式受損,主要指在獲得和應用聽、說、讀、寫、算能力及推理等方面出現明顯困難,這些困難嚴重妨礙了學習效果。Kirk(1989)將學習障礙兒童分為兩大類,即發展性學習障礙和學業性學習障礙。 發展性學習障礙(developmental learning disabilities)是指在兒童正常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心理、語言功能的某些異常表現,多與大腦信息處理過程的問題有關。這類問題主要表現為: 注意障礙、記憶障礙、(視、聽)知覺障礙和感知--運動障礙、認知能力障礙、語言障礙等。學業性學習障礙(academic learning disabilities)是指有顯著阻礙閱讀、拼寫、寫作、計算等學習活動的心理障礙。這些障礙往往在入學後由於實際成就水平低於潛在學業能力而表現出來。其主要表現為閱讀障礙、拼寫障礙、寫作障礙和計算障礙等。
當一個學生學習成績不佳時,如果我們排除了他存在智力落後、情緒困擾或其他環境因素後,往往就要從其大腦信息加工過程以及注意、記憶、語言等方面來找原因。事實上發展性障礙並不總是阻礙著學生的學習能力。人們可以用各種方法來補償兒童缺陷。而且僅僅在某一個方面存在發展性缺陷並不一定就會導致學習障礙。許多情況下學業性學習障礙往往是由多種發展性學習障礙並存帶來的結果。例如當兒童同時存在視知覺和聽知覺缺陷時,即使有較高的智力也難以補償其學習障礙。對於不同類型的學習障礙應制定個別化的教育方案,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生活環境的變化,學習障礙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有資料表明: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家發生率高,如美國為10-20%左右。我國1982年抽樣調查,有學習障礙的學生約占學生人數的5%-10%,小學生多於中學生,男孩多於女孩。
㈡ ld是什麼意思
ID有以下3種意思:
1、ID是英文IDentity的縮寫,是身份證,身份識別,是一種身份證明。ID是身份標識號、賬號、唯一編碼、專屬號碼、工業設計、國家簡稱、法律詞彙、通用賬戶、解碼器、軟體公司等,各類專有詞彙縮寫。
2、(ID / Identifier)是無時無刻都存在著的,如果是計算機類,那麼它就是一個生成過程。在我們的「潛意識下的命名空間里,相對的唯一標識」是普遍存在的。
3、手機里的ID就是表示它的產品的型號,生產號。
網路身份證(VIEID)
全稱:(Virtual identity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虛擬身份電子標識(或:通用賬戶)。 它是一種互聯網身份認證協議,其具有唯一性和信息不可否認性。
網路身份證(VIEID)的出現將使互聯網變的更加簡便、高效、安全與可信。在不久的未來,每一位互聯網的使用者都將擁有一個網路身份證。這將使你使用各種互聯網服務時更加方便,不需要再填寫煩瑣的注冊信息,只需要輸入你的網路身份證號和管理密碼即可輕松完成。
㈢ LD是什麼意思
LD 的全稱是LaserDisc ,中文的意思是激光視盤。
這種影像儲存媒體是於1980至90年代中流行於電視、電影和卡拉OK(主要是卡拉OK的應用)的雙面視頻光碟。
鐳射影碟機以鐳射讀取(和CD類似)預先刻錄在碟片上的訊號,並轉換成影像訊號(如PAL、NTSC)供電視機播放。由於使用類比儲存,鐳射影碟沒有DVD「馬賽克」、色帶或其他因數碼量化帶來的問題。
鐳射影碟的信息容量較高,信息軌跡之間的距離很窄,因此鐳射影碟應避免在振動或沖擊場合中使用,以防止人為或機械振動而引起激光束循跡不良。
鐳射影碟的表面要保持清潔,避免落入灰塵。影碟存放時,一定要裝在封套里。拿取影碟時,要手持影碟的邊緣部分,以防止指印汗漬沾污影碟表面,曩響激光束掃描。
當鐳射影碟從溫度較低的地方拿到溫度較高的地方播放時,其表面會凝結水汽。在播放前,應先用柔軟的干布將水珠輕輕地拭去,否則,將會嚴重影響放像質量。
㈣ LD是什麼意思
LD是種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流行的影像儲存媒體,主要用於電視、電影和卡拉OK(主要是卡拉OK的應用)儲存電影的雙面視頻光碟。現在已差不多被DVD完全代替。 鐳射影碟尺碼和黑膠唱片相若,表面和音樂光碟(CD)相似。
鐳射影碟機以鐳射讀取(和CD類似)預先刻錄在碟片上的訊號,並轉換成影像訊號(如PAL、NTSC)供電視機播放。由於使用類比儲存,鐳射影碟沒有DVD「馬賽克」、色帶或其他因數碼量化帶來的問題。
於1980年代相對當時流行的VHS放映是頗為昂貴的東西。LD能提供的影像質素接近廣播電視,而且因為是非接觸式的關系,沒有錄影帶放多了會影像會變差的問題。
由於DVD可以儲存4.7GB及更大容量,遠遠大於鐳射影碟的1.4GB,DVD體積和CD差不多,因此通常用來播放標准電視機清晰度的電影,高質量的音樂與作大容量存儲數據用途。因此這種光碟已經被DVD取代。
㈤ LD是什麼、EP呢
EP是Extended Play的意思,在乙烯基唱片的時代,用以冠名那些多於一首歌,但又比一個專輯(一般10-16首歌)少的歌手唱片。但這個定義並不嚴格,有很多專輯比EP歌還少,有很多EP又相當專輯了。
大碟有多種說法,一指較早的LD(激光視盤),現多指電影DVD的清晰版。還有叫黑膠唱片為音樂大碟的。專輯指特別錄制的音樂,一般只有一首或很少曲目的唱片。
㈥ ld和mtv的中文意思是什麼
LD為Laser disc的縮寫,翻譯成中文為鐳射影碟、激光視盤,這種影像儲存媒體是於1980至90年代中流行的用於電視、電影和卡拉OK(主要是卡拉OK的應用)的雙面視頻光碟。
MTV( Music Television )是全球最大音樂電視網,以創立播放音樂錄影帶(MV)的單獨的電視網; MV是Music Video(音樂錄影帶)的縮寫,就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音樂電視。 一般提到的mtv絕對不能等同於mv。
請及時採納,謝謝
㈦ 娛樂場所LD是什麼意思
激光影碟。
LD是laserdisc的縮寫,全稱是鐳射影碟,激光視盤,多應用於電影,電視,卡拉ok。通俗點講,就是光碟。
LD,通過一些專門的營業場所,為人們提供娛樂休閑服務,這些提供卡拉OK服務的營業場所,便是KTV的原生形態。卡拉OK為演唱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和樂趣,成為一種為普通人服務的娛樂形式流行於日本,繼而進入歐洲大陸,風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