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創新表達中國禁毒故事,《全球公敵》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在獲得多項獎項的同時,歹徒的兇猛、毒品活動的泛濫和禁毒事業的驚心都讓觀眾為之震撼。在今年第35個國際禁毒日上,禁毒紀錄片《全球公敵》以生動又深沉的表現手法,再次刷新了觀眾對於毒品毒梟和禁毒事業的認知。
宣傳禁毒知識。在禁毒事件中,最令人難過和崇敬的就是緝毒警察。他們與毒販鬥智斗勇,冒著生命危險、歷經千辛萬苦繳獲各類毒品,切斷毒品運輸渠道,防止毒品危害百姓的人身安全,維護社會治安,保護國家長治久安。在海晏河清的今天,緝毒事件從未停止,緝毒力量仍在積蓄。更令人難過的是,這些緝毒警察為了能將犯罪團伙一網打盡,可能連姓名都不能擁有,還要舍棄原來幸福的生活,甚至可能在緝毒過程中失去性命。通過《全球公敵》,不僅能將這些緝毒人員的辛苦展現出來,宣揚偉大的警察精神,也能讓群眾更好的了解禁毒知識,防止掉入毒品的深淵之中。
⑵ 有部電視劇是講販毒的,求名字
你說的販毒的電視劇是《國家形象》
張嘉譯-趙剛 奇道-丁少華 王海燕-韓雪晴 劉金山-江東 溫崢嶸-安青 李強(友情出演)-金小傑 阮巡-孫鐵 李寶安-老杜 牛軍-蘇可 卜文革-郭超
斌子-江南 一真-金海 劉鐵涌-李強 董慧-李一冉 倪土-丁國華 梁煒-刑天宇 侯傳杲(友情出演)-尹局長 馮大路-裘局長 才藝-林菱 侯量-高川 高景文-張東方 李三-高樂高 楊渝渝-普南 張娜-張莉 馬繼-馬小黑 大龍-黑衣人 卞梅鈞-高母 陳海軒-沙猜 王子爍-沙猜夫人 王徑舟(友情出演)-趙溪 張延(友情出演)-凌梅 劉顯光-芒果 楊明明-釘子 宋玥-劉大志
2006年6月26日,第19個國際禁毒日。有「冰毒王子」之稱的頭號大毒梟劉招華在廣州被公審。據查,其製造的冰毒達12.36噸,超過其案發前全世界一年查獲的冰毒總量。這些毒品中的一部分早已經流入社會,危害人間。
隨著這宗「世界最大冰毒案」的爆出,劉招華、譚曉林、陳炳錫、張啟生這四大毒梟也隨之浮出水面。
劉招華:頭號大毒梟劉招華是被公安部門通緝的特大毒犯,1995年劉招華開始製造冰毒,幾年間,他生產、運輸、販賣的冰毒量達18噸之多,創下當年的世界之最,曾經當過武警和法警的他自持聰明絕頂,以為自己具有極強的反偵察能力,狡詐殘忍的劉招華與警方周旋了九年之久,2005年3月5日,在他40歲生日這天終於被公安機關抓捕歸案。
譚曉林,人稱「緬北毒王」。1992年,譚曉林結識了緬甸大毒梟並成為其乘龍快婿,移居緬甸所屬勐古地區,幾年間,譚曉林開始在泰國和緬甸邊境做毒品生意,販賣運輸毒品海洛因達2噸多,麻黃素3噸。2001年4月,譚曉林被捕。2004年被判處死刑。
陳炳錫:人稱「地下毒王」, 處事詭異,為人低調,對外他以熱心公益的企業家面目出現,同時在暗處他龐大的制毒機器也在高速運轉。1998年,從福建福安潛逃的劉招華與陳炳錫聯手開始製造販賣冰毒,由劉出技術,陳出資和銷售,1999年11月,警方繳獲了其存放的11.08噸純度達99%的冰毒(加上後來在其它地方查獲的,共12.36噸)。這批冰毒相當於1998年全世界查獲的冰毒總和,是當時世界最大的一宗冰毒案。
張啟生:人稱「運毒大王」, 在1994年至1999年間他先後7次參與販運毒品海洛因500公斤左右,1999年11張啟生從昆明出逃泰國。一年後的2000年10月24日,張啟生被泰國警方抓獲。2004年10月,張啟生被判處死刑。
汗血寶馬
聶遠-趙細燭 朴美宣-鬼手 洪宇宙-曲寶蟠 張光北-套爺 杜子午-索望驛 侯寶民-趙萬鞋 巴音-金袋子 陳煒-白玉樓 劉佳-風箏 劉芸-風車 馬玉柯-豆殼兒 繩中-麻大帥 張山-印雨濃 溫浩-溥儀 李麗虹-桂花 楊洪濤-洪無常 李誠儒-鮑爺 陶澤如-刀子李 李強-曾笑渡 張秋歌-跳跳爺
版本一
末代皇帝溥儀倉皇離開紫禁城並遺棄「國寶」御馬——汗血寶馬。原兵部大臣索望驛欲將寶馬送回天山大草原,以贖當年血洗天山馬場奪馬之罪。扮作大鏢師布無縫的草原英雄套爺從草原來到京城,企圖利用落難王爺曲寶蟠除掉索望驛,並利用宮中太監洪無常盜回汗血寶馬,不料誤中圈套,壯烈獻身。
宮廷樂手趙細燭受索望驛以死相托,救護汗血馬逃離皇宮。一心想要復辟並坐上龍椅的麻大帥派出三路人馬追奪汗血馬;美女藝人鬼手則扮成白袍人暗中護送汗血馬;江湖馬賊金袋子受布無縫死前之託,攜套爺孫女風箏、風車姐妹從草原趕赴京城迎接汗血馬;女軍火商白玉樓、藝伶豆殼兒等也紛紛捲入進來;圍繞汗血馬一場明爭暗奪的生死搏殺由此展開……
在護送汗血馬的途中,趙細燭歷盡艱險、屢遭不測。經歷了一次次的凶險磨難,他終於從一個懦弱無能的人成長為頂天立地的英雄。當他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將汗血馬送回到天山大草原時,他也贏得了草原姑娘風車的美好愛情。
版本二
1924年,在大清王朝的宮門行將永遠關閉的那段不平靜的日子裡,圍繞著紫禁城裡的一匹汗血寶馬的命運,京城內外發生了一樁樁驚心動魄的故事。宮中小太監趙細燭發現御馬房的老太監因拒絕軍閥的逼迫,不願盜皇上的寶騎而自縊,從而開始了他與馬的不解之緣。
汗血馬的主人套爺以大鏢師布無縫的名義隻身來到京城,尋找汗血馬。套爺以一匹價值連城的玉馬為代價,聯絡了宮里的近侍太監洪無常,托他將馬送出宮,同時套爺還利用落難王爺曲寶蟠對馬的狂熱偏愛,送上了一冊識馬的曠世寶典《寶馬經》讓曲幫助除掉索望驛,以報當年血洗草原,掠走愛馬的深仇大恨。
在天橋以演木偶戲《汗血寶馬》聞名的絕色美女鬼手,是套爺的朋友巴老爺的女兒,她十五歲的時候,親眼目睹了父親為護汗血馬被殺害,從那時起,尋找汗血馬和復仇之心深埋心中。她隻身在京城,以演木偶戲為掩護,尋找奪回汗血馬的機會,為了掩護身份,他與當年朝廷的劊子手、身懷表演絕技的跳跳爺一起在天橋一邊演木偶戲一邊尋找機會,然而跳跳爺並不知道鬼手的秘密,她就是出沒於宮中的神秘的白袍人。
曾經名噪一時的女軍火商白玉樓在天橋偶然購得宋人的《天馬圖》,她托同行把圖送給了軍閥麻大帥,本想換取出售軍火的便利,沒想麻大帥竊國野心膨脹,為將汗血馬作為他來日登基的寶騎,而開始精心設計了三步棋……
趙細燭本是宮中樂隊的一名小太監,在宮中的禁錮使他的心靈扭曲,對人生失去了信心,但他還擁有一顆善良純朴的心。隨著宮中的變化,他的命運卻意外地因為這匹汗血馬而發生了巨變。
套爺被洪無常秘密領進宮,使得套爺輕易就從御馬房牽出汗血馬,可他上了洪的圈套。原來,洪早與曲相勾結,使得套爺無法將汗血馬帶出宮去,套爺為汗血馬而引爆身上的炸彈自盡。
就在汗血馬身陷虎口之時,與汗血馬結下深厚感情的小太監趙細燭挺身而出,在白袍人的幫助下將汗血馬救下。
懷著深深內疚和自責的掠馬者索望驛潛入御馬房,對趙細燭以死相托,懇請趙幫助他實現護送汗血馬回歸天山大草原的願望。
當套爺的死訊一傳到馬牙鎮,布無縫就准備帶上套爺的兩個孫女風箏和風車准備繼續套爺未完成的計劃,但布無縫被舊時的仇人找到,遭遇不幸。布在臨死前將帶著風箏、風車找回汗血馬的重任交給了曾被布在死亡邊緣救下的西北第一盜馬賊金袋子。
金袋子帶著風箏、風車日夜趕到了京城。他們在白袍人的精心安排下接走了被趙細燭領出宮的汗血馬。趙細燭將馬交給了套爺的親人,心裡沒著沒落,於是趕上並加入了金袋子他們的護馬行程中。跳跳爺被麻大帥設下的陷阱逼迫,從而也踏上了護馬奪馬的行程中。
在得到汗血馬之後,又開始了一場場更為驚心動魄的送馬護馬的搏鬥……
在無燈谷,他們陷入絕境,被逼兵分三路,才得以逃生;在武馬鎮、黑山谷,他們落入了曲寶蟠的設置的障礙和陷阱,在鬼手的幫助下才得以脫身;在五馬灘,他們被麻大帥的第三步棋子豆殼對鬼手的「愛」差點連人帶馬墜落在懸崖下;在天馬欄子,他們又闖入麻大帥的戰區,成了瓮中之鱉,風車壯烈犧牲。臨危之時,曾經受人之託的白玉樓親手引爆了曾是她賣給麻大帥的軍火……一心要奪汗血馬的曲寶蟠被眾人為送馬護馬的獻身精神所感動,最後作了一名「義馬場」的看護人留在了西北。
趙細燭等人憑著堅定的信仰和無畏的獻身精精神,艱難地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以想像的險境,他們埋葬了相繼悲壯倒下的可歌可泣的朋友和馬兒們,在春天到來的時候,終於把汗血馬送回了它的故鄉。
趙細燭們在汗血馬的回歸中,心靈也獲得了一次凈化和洗禮,對他們來說,這也是他們各自人性的自我救贖和回歸。
如今,馬兒雖已不能再幫助人類改變歷史,但卻改變了人。汗血寶馬以它傳奇的經歷,向人們講述了它對人類的理解,和平、友愛、善良、誠信等美德才是人世間最崇高的理想和最美好的境界。
⑶ 紅色通緝毒梟譚曉林,國內拍幾部電影或電視劇,都是什麼名字
國家形象 ``~孫子
⑷ 跨國大案
其實在湄公河事件之前,中國政府就已經通過緬甸政府抓過一個實力比糯康要強得多的金三角的大毒梟——譚曉林。此人在緬甸有地下「組織部長」之稱,不僅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甚至還可以不通過緬甸中央政府任免一些地方官員。
譚曉林是在金三角大毒梟坤沙投降後開始崛起的,他生於四川,結婚後才移居緬甸木姐,其岳父楊國棟是果敢楊家土司(楊二小姐家族)後人,表面是地區官員,暗地卻是經營著龐大毒品生意(家族傳統)的毒梟。
在岳父的影響下,原本從事木材生意的譚曉林開始販毒,他極其聰明,在失敗幾次後,研究出了一個讓國內禁毒部門都評價非常頭痛的毒品運輸迂迴路線,即從果敢入境,走四川,再從北往南到廣東,將大量海洛因走私進入中國。
這條毒品迂迴路線,在當時非常獨特,因為之前的毒販都是就近運往廣東,而譚曉林則是繞了一個圈,雖然路途和時間增加了,但安全多了,因為路上的檢查少了很多。憑借著這條線路,譚曉林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泛金三角地區直接往中國販賣海洛因最多的大毒梟。
由於譚曉林實在過於囂張,有事沒事還寫信給中國警方,「懇請」中國政府看在他是華僑,又從沒有親自往中國販毒的事態上,既往不咎,於是2000 年 10 月 25 日,中國公安部通過國際刑警組織對其發布最高級別國際通緝令——紅色通緝令,並讓緬甸政府切斷了其逃離緬甸的通道。
2001 年 4 月 21 日,譚曉林被緬甸39 師誘捕,迅速交給等待多時的中國警方,通過制定的六真六假的方案,有驚無險的把譚曉林帶回國內。2004 年 6 月 25 日上午,譚曉林伏法,這位金三角的新一代毒梟走完了自己 41 歲的人生旅程。
譚曉林,土生土長的四川人,結婚後移民緬甸木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泛金三角地區往中國販賣海洛因最多的大毒梟。公安部的緝毒人員對他的評價是:「譚曉林這個人,在販毒路線的設計上著實讓我們頭疼……」
譚曉林,原名譚明林,1963 年出生於中國四川內江樂至縣回瀾鎮,在販毒之前是一個四處行走的小商販。
1983 年,譚曉林與人合夥做葯材生意,聽聞罌粟殼和假熊膽比較賺錢,便動起心思,從境外進了一批貨,准備大幹一場,沒想出師不利,在半路上被巡邏隊沒收了。
這是譚曉林第一次接觸涉毒物品(罌粟殼),幸運是這批貨數量並不大,加上護送貨物的小田嘴硬,扛下了所有罪,沒有供出幕後老闆,譚曉林才逃過一劫,但經濟損失慘重。
血本無歸的譚曉林,此時又恰巧被初戀女友甩了,愁上加愁的他一氣之下跑去雲南邊境散心。也許是命中註定,譚曉林在雲南瑞麗認識了緬甸北勐古特區財政部長楊國棟的女兒楊妹,兩人很快就墜入情網。
楊國棟是果敢楊家土司(楊二小姐家族)後人,表面是地區官員,暗地卻是經營著龐大毒品生意(家族傳統)的毒梟。當然,此時岳父的毒品生意,跟譚曉林還沒有多大關系,他的眼裡只有楊妹。
1987 年,譚曉林和楊妹結為夫妻,正式移居緬甸北部城市木姐。幾年後,夫妻兩人生下兩個可愛的女兒,在此期間譚曉林一直在緬甸北勐古特區從事正當的木材生意,維持家庭開支。
盡管木材生意沒能賺大錢,但對於當時的譚曉林來說,早已心滿意足。如果沒有後面的意外事件,譚曉林或許就會一直在緬甸北勐古特區當一個普通商人,經營著不好也不壞的木材生意,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回家逗女兒玩樂。
1995 年,楊妹去山裡的林場看望譚曉林,結果在路上被三名吸毒人員劫殺。盡管兇手們當天就被抓到了,但是不是其它販毒集團人報復其父親而指使的,直到現在仍是一個迷。
販毒之路
妻子楊妹身亡之後,悲痛欲絕的譚曉林再也沒有心思打理木材生意,也看穿了緬甸的亂局。岳父楊國棟見女婿如此,便拉著其參與自己的毒品生意,譚曉林也由此正式走上販毒之路。
此時的金三角經過前幾任毒梟(羅星漢、坤沙)深耕,出產的海洛因早已打響世界知名度,其中最有名的品牌莫過於坤沙創立「雙獅踏地球」。之後還有一系列四號海洛因品牌,如「三星環球標」、「美人牌」、「骷髏牌 」,這些品牌都來自於緬甸的大大小小的制毒工廠。
1996 年,坤沙投降後,他毒品工廠里的技師很快分散到了其它的制毒工廠里,譚曉林也正是這一年開啟自己的販毒生涯。由於是第一次販毒,為了保險起見,他採取與另一大毒梟陳茂堂合作,分擔風險。
具體分工是先利用岳父的人脈,從制毒工廠里購買 98 公斤海洛因,然後由陳茂堂的兩個侄兒開車運到國內販賣。譚曉林原本以為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可惜又一次出師不利。
貨物在過關的時候,被邊防檢查人員查獲了,人贓俱獲。在審訊過程中,運貨人員很快供出了背後的老闆-譚曉林與陳茂堂,兩人也由此進入要被抓捕的境外毒梟名單。
這批毒品進貨價共計 20 萬,貨物失手後,根據道上的風險分攤規矩,陳茂堂和譚曉林各承擔了 10 萬損失。錢還是小事,當聽到自己被供出後,盡管在境外,譚曉林還是嚇得半死,大半年才回過神來。
首次出貨就失手,譚曉林雖然氣餒,但並沒有放棄,這跟他之前的經商有很大關系,失敗只代表一次運氣不佳,再接再厲就能成功。於是,回過神來的譚曉林總結經驗,摸索出一套全新的販毒方法。
很快,譚曉林就開始了第二次販毒生意,具體操作與上次不同,毒品不再走私到中國,而是直接在中緬邊境開賣,風險大大降低。這批貨賣完後,總共賺了 224 萬,譚曉林個人分到 112 萬。
嘗到賺快錢的甜頭,譚曉林便一發不可收拾,此後在很短的時間內,依靠著販賣四號海洛因賺到 3000 萬,手下的馬仔與武裝保鏢也越來越多。另一方面,譚曉林也學起來岳父,多方面發展,開始涉足玉石生意。
1997 年,譚曉林花錢四處疏通,當上了勐古特區保衛軍的財政部長,以及該地區華僑協會副會長,准備向上層社會發展。他所做的這一切,最終目的其實只有一個,就是為了更好擴展自己的毒品生意。
上位
譚曉林自 1996 年第一次販毒開始,短短幾年時間,就占據了從緬甸金三角運往我國毒品數量的 50%,成為當時金三角頭號大毒梟。他事業上的「成功」,離不開身邊兩位師爺的支持。
這兩位師爺中,年歲大的叫李老怪,是原國民黨軍官,據說還修過滇緬公路,抗戰的時候出過力。李老怪教了譚曉林很多相關的人情世故,以及判斷緬甸時局走勢。
他的第一招就是要譚曉林抓住緬甸普遍信佛教的特性,打通上下關系。於是譚曉林沒事就看新聞,看看緬甸的高官去寺廟燒香拜佛。一旦得到確切消息,譚曉林就先去寺廟蹭個臉熟,捐點香火錢,然後趁機與高官套套近乎。
等到第二天媒體報道的時候,就時不時出現他跟緬甸官員的合影,這無形中增加了譚曉林知名度。
另外一個師爺外號忍者神龜,人稱龜爺,屬於官三代,跟緬甸軍方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據說是昂山將軍那一批人的後代。通過這位師爺,譚曉林打通了與緬甸軍方上層的人際關系。
例如在龜爺的搭橋下,譚曉林於 1998 年被當時緬甸國貿易部長接見了,商談在緬甸投資,以及出資幫忙修路。同一年,緬甸的實際最高領導人丹瑞大將也接見了譚曉林。
通過兩位師父的指導和疏通下,譚曉林開始與緬甸國防部合作,共同經營礦產、石油、房地產和海產品等,這是老一輩毒梟和地方民族軍首領無法想像的特權,要知道以前緬甸政府是絕對不允許私人沾染石油、海產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