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票房是怎麼算的,票房過億是指有1億人次看過嗎
票房(電影或戲劇的商業銷售情況)
票房(Box Office)原意是指公開出售電影或劇院門票的地方,現特指電影或戲劇的商業銷售情況。票房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在現今的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
票房過億是指賣出票房總價為1億元。例如一張票30元,就是賣出333.3萬張票!
2. 票房慘淡 拿什麼拯救電影院
票房慘淡可以拿填滿檔期來拯救電影院。從目前的電影大盤來看,五一假期過完後,2022年的總票房也無法達到150億元,不少電影工作者都寄希望於6月開啟的暑期檔。現在很多地方的影院即使可以復工也不敢開門,院線方都希望6月的大片《侏羅紀世界3》能盡早引進在國內上線,影院需要一部大片來打響第一槍,至少要5億元票房量級以上的影片帶動,才有可能喚醒市場。
提升電影院上座率技巧
上座率是電影院的重要經濟指標之一,它不僅關繫到一家影城的觀影人數多寡,而且關繫到它的票房效益優劣;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家電影院市場營銷能力的強弱。影城要提高上座率,關鍵在於提高場均觀眾人次。
要盡量減少無效場次。所謂無效場次,是指那些影城已經排映,但是觀眾極少只有一兩個人的場次,無效場次絕對會降低影城的平均上座率。市場營銷人員在排映時間段較差或影片較弱的場次時,一定要深思熟慮,要從影城的市場實際出發,不要盲目追求過多的放映場次。
如果沒有絕對把握,可以在新片上映首周時小試牛刀,效果不好馬上撤單不要等到發現將給一兩位觀眾放映"包場"電影時,再去做觀眾工作抽掉該場電影,那樣有損於影城聲譽和商業誠信。
3. 哪吒觀影人次已經超過復聯4,為何票房並沒有超過
首先復聯4的電影票單價是49元每張,而哪吒的平均票價是35.9,從價格上來說,哪吒的電影平均票價就比復聯四低了13.1元每張,這也就導致了盡管哪吒的場均人次為32 ,超過了復聯4 的場均人次23,但票房人比復聯4低。
相信就算還沒看過電影的你,也早因網路上各種鋪天蓋地的《哪吒》消息,知道得不要不要的。這也不奇怪,《哪吒》在點映之前一直默默無聞,甚至曾被人惡意揣測其為「撈一波走人」的粗製濫造之作。
之後單靠大規模點映積攢起超高口碑,一時之間,就成為「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一匹大黑馬。反差之大,自然會有人為助其推廣,發自內心的吶喊助威。光是細數上映的這段時間以來,其打破的各種票房的紀錄,就足以令人目不暇接。
4. 電影票房怎麼算的是按看的人數,還是買票的錢
主要按賣票的錢 每隔一定的時間 影院會把放映影片時售出的票數及價格總額計算出來 報給影片發行方 由發行單位統計匯總這個時期的票房
5. 票房統計 場均人次 是什麼意思
票房統計 Boxoffice Statistics (Boxoffice Summary)
場均人次 Average number of people per showing
6. 電影票房是怎樣計算的
首先,普遍意義上的電影票房指的就是電影的門票收入,比如你說的賣了10億人民幣。同時也統計觀影人次。
只要電影還沒有下映,收入都算入票房。一般都是以周為單位計算。
分利潤:
這里只說國內的情況,國外的不了解。首先票房要上繳5%到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其次要拿出3.3%交營業稅,剩下91.7%的錢由電影發行(製片)方和院線方對分,具體如何分要看雙方在上映前的具體協議。
目前國內的分賬比例是發行方拿43%,院線方拿57%。當然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逐步要與好萊塢接軌,個別大片已經開始階梯分賬了,具體分賬方式不盡相同。
比如《金陵十三釵》,發行方拿45%,票房如果過了5億,則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1%;
《一九四二》,發行方拿43%,票房如果過了3億,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5%,如果過了8億,超出的部分發行方拿47%;
《王的盛宴》,首周發行方拿43%,第二周拿41%,第三周拿39%,以此類推一直到下映。
一般好萊塢階梯分賬模式是發行方開始拿大頭,類似《王的盛宴》這種方法,這樣越往後院線方越賺,自然會延長放映時間,越是大片也越受院線方的歡迎。而像《一九四二》這么反著玩的必然是對電影有足夠的信心,但院線方會失去放映的動力,減少上映時間。
7. 《李煥英》與《戰狼2》差的不只是2.8億票房,差了多少觀影人數
《你好,李煥英》雖然沒能創造單日票房紀錄,但創造了中國電影最快破50億票房的紀錄。上映還不到23天,總票房就超過了50億人民幣。現在《你好,李煥英》已經從電影院中撤下,登上了線上平台,它最終的總票房停留在了54.13億人民幣,沒能超越《戰狼2》。
差了近4000萬觀影人數在這兩個因素里,我們只能掌控票價,以票價影響觀眾人次,繼而獲取理想的票房收入。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制定電影票價,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觀看影片。
然而在當今消費需求多樣化的時代,單純依靠降低電影票價能否真正促進電影市場的繁榮,中國電影的票價究竟應該如何定位,並採用何種更為適應電影市場特點的定價策略,才能在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需求的同時給予經營者最高的利潤回報,以推動我國電影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這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8. 《我不是葯神》票房到底能硬氣多久
《我不是葯神》於上周六開啟點映,點映僅僅兩天,收獲票房5100萬。周二再度點映,收獲4800萬票房。周三再下一城,收獲票房6500萬,點映總票房1.63億。至此,《我不是葯神》成為國內首部上映前票房破億的電影。
第三,得小鎮青年、中年大爺者得天下
看一部影片的營銷布局是否足夠深,要將影片在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的數據深度對比。
最明顯的就是場均人次,對比《動物游戲》和《我不是葯神》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
貓眼統計,《我不是葯神》上映首周末三線城市場均人次49人,而《動物世界》首周末場均人次為19人,少了一半多。
目前對於中國電影的票房有一個共識,得小鎮青年者得天下。
而去年《戰狼2》、《芳華》告訴我們另外一個道理,得小鎮中年大爺者也能得天下!
徐崢、寧浩顯然深深明白這個道理。
9. 電影票房是如何計算的
行業常用的票房收入計算公式為「票房=總座位數×場次×上座率×平均票價×天數」。
但此公式只是一個演變轉化後的公式,而還是不完整的表達公式。
票房收入的表達為「票房收入=觀影人次×票價A+觀影人次×票價B+觀影人次×票價C…………」。若進行簡單的轉化,可得到「票房收入=總觀影人次×平均票價」。而展示公式也是在這基礎的表達式中衍生的,其中展示公式中「總座位數×放映場次×上座率」這三者乘積的實質就是「觀影人次」。因為在實際情況中更有條件找到「總座位數、放映場次、上座率」這個三個預測數據,因此才有了常用公式。
10. 電影票房怎麼算
票房就是一部電影從開放預售到從所有影院下映中間過程中,觀眾為這部電影付出的實際票錢。比如一部電影票價50塊,那麼看這部電影所付的票錢就是50塊。假如售票APP給打八折,那麼這些折扣和優惠雖然也是在觀影過程中付出的消費,但不計入票錢的計算。
而一部電影的平均票價乘以它的總人次,就是一部電影的總票房。
(10)場均人次和電影票房的關系擴展閱讀:
截止2021年3月3日中國票房最高的是《戰狼Ⅱ》,該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以56.8億元雄踞國產電影歷史最高票房紀錄。並在中國內地創下累計觀影人次1.4億的成績,榮登「單一市場觀影人次」全球榜首。
截止2021年3月3日全球票房最高的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影片改編自美國漫威漫畫,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22部電影,講述了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的毀滅性事件過後,復仇者聯盟在剩餘盟友的幫助下再一次集結,逆轉過去,重新創造希望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4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2019年4月2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以全球票房27億美元的成績,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成績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