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前中國電影為什麼爛片多
1,中國電影工業確實不夠先進。
2,對比標準的問題,很多事情,很多人一對比,標准就是中國VS外國(全世界),但外國和全世界可是有224個國家和地區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第一好萊塢,那任何國家都比不過。
3,廣電限制的影響。
4,因為前幾點原因,電影技術不夠先進啊,廣電限制啊,自然精品比例比較低,更可怕的是你看到的外國好片大片已經是篩選很多遍才放到你眼前的(如能進口上映的已經是篩選過的,能在網路流轉的也是經過那些字幕組篩選過的,太爛太小語種的片子他們不會花時間去做字幕),然後國產比例一目瞭然,而外國片已經篩選過,這樣一對比下來,就感覺啊,外國片子貌似比國產無論是數量還是優劣比例都好上一個層次,這里也是中國VS全世界(外國)的標准,當然好萊塢佔大頭,那好萊塢之外怎麼算?歐洲都是死人啊,但你不會說歐洲某國爛片這么多,你只會記住<天使愛美麗.法國>是好片,但法國好片你給我再列出幾十部?(也許有,但一般人不會知道,取決你的閱片量)一種慣性的偏見思維。
5,再來說說好萊塢,好萊塢第一,這是因為它的電影工業發達、世界第一,其次它是如今的世界文化主流,你不能不接受它。其三好萊塢產量也是第一啊,雖然不知道好片和爛片的比例實際數據,但爛片也不會少,只是沒擺到你的面前而已(第四點已經說了,篩選),好比如果不是當年想看環太平洋,結果看了環大西洋,我永遠不知道原來還有一個專門拍山寨爛片的公司,這公司作品可不少,由此可見好萊塢的爛片也是可怕,只是你不是美國本土人,你享受的是端到你面前最好吃或比較好吃的菜而已,但你不會知道廚房有多骯臟。
以上,中國電影落後是承認的,並且是有這樣那樣的原因,希望不要太苛刻。但是也別把外國推得太高,好像好萊塢就專出精品似的,人家那個產量,當然精品會多的,但是產量里的優劣比例可不一定就很高,好比中國10部裡面1部精品是1/10,而好萊塢50部精品5部,比例是一樣的,但是你不會說好萊塢45部爛片,而中國只有9部爛片,所以好萊塢爛片更多?你只會說人家有5部精品,你只有一部,所以是中國爛片更多!!???當然這只是比方。。。。我認為客觀的標准,應該算優劣比例,才能說是爛片多,還是好片多。
2. 中國的電影為什麼越拍越爛
這個原因很多,歷史角度來看,我們不善於戲劇編排。儒家教育下人們都盡可能正襟危坐;限制太多,題材有限,欲言又止等等。第電影工業是大工業范圍,我國進入太晚;經濟水平還不足以滿足高品質電影的資金需求。所以,即便有一兩部好電影也是可遇不可求。
3. 為什麼國產電影大部分都是爛片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導演和製片人以及投資方都看重了短期回報,只想著讓投資的錢盡快迴流,忽視了電影的質量,所以很多的電影,劇情狗血不合邏輯。
(2)一部電影的片酬佔了成本一大半,而且光是一兩個主演的片酬,達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其他方面的資金不足,劇情特效服裝只能草草了事。
(3)當紅演員的演技乏善可陳。
(4)中國文化和體制問題。中國文化的保守導致科幻片幾乎沒有,「鬼片不能有鬼」這種條款制約了恐怖片的發展
(5)中國電影的制度因素。動輒某些內容不能拍,就是某些段落要刪減等等,導致中國電影缺少創意,缺少自由發揮的空間,所以很多有才華的導演都被埋沒。
4. 為什麼中國的電影都是爛片
因素太多,體制、審查、題材、3D、分級...題材很豐富,體制一團亂麻,院線都在爭,3D落後。觀眾觀影水平和國外相比差距很大。要改革,首先就要端正態度,5代導演感覺江郎才盡了,做出了一些改革被國人狂貶一通! 拍電影就像賣...淫,一開始為愛而拍,然後為朋友而拍,最後為錢而拍!
中國最好的一部應該是:《霸王別姬》 真虞姬 假霸王 那種人在極端環境下爆發的丑惡。
《活著》 余華小說改的 獲獎的 不是特別喜歡
《鬼子來了》 抗日的。
王家衛的文藝片。 典型的形式主義 個人色彩很明顯 不妨一試
爛片: 《嘻游記》 (徐錚自己都說是他拍的最爛的片子 可以去的微博看這條微博)
其他的大部分都比較爛 沒辦法 做電影的對電影的敬畏之心都沒了。
自己去豆瓣按評分找
5. 大陸拍的電影為什麼這么爛
劇本不好,不深刻
導演過多追求場面的大,在精神層面上內涵不夠,引申不夠
剪接不好,基本都是單線平述
國內的觀眾喜歡被「忽悠」,喜歡看大片片,喜歡看廣告(宣傳)不喜歡看療效,盲目跟風,在票房上造就一個又一個神話,在一定程度上也給這些片有了存在的理由
回樓下的某位,沒有誰刻意去貶低國內的電影。
國產電影多出口幾部,多被別人翻拍,中國電影席捲全球,這才是
我們的驕傲啊!
我們站在事實上說,就電影這塊,差距,很大
ps:我在打這些字時,中央4台正在播放今日關注「國產大片:叫座不叫好」
嘉賓說:中國的幾位大導正在轉型中,他們原來拍文藝片有特點,現在拍商業片,還處於初級階段
6. 為什麼國產電影越來越差
可能是因為國產電影的劇本越來越垃圾了吧,現在都很少有比較精彩的劇本了,而且投資商的話語權也太大了。
7. 中國電影爛片多根本原因是什麼
馮小剛委員:中國電影爛片多 根本原因是創作人才匱乏
有人說,可以讓北京電影學院等高等院校培養新導演,但電影創作不是照本宣科,僅靠書本遠遠不夠,只有經歷過在創作實踐中的摸爬滾打,才能歷練出優秀的導演。又有人說,那就把培育新導演的任務交給市場吧,但那些初出茅廬的青年導演如果任由資本擺布,也有可能會被「揠苗助長」 ,最終會因為趕制大量爛片而走向早衰。
要科學合理地培養人才,還是得靠全行業傳幫帶。為此,3年前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啟動了旨在扶持青年導演的「青蔥計劃」,至今已有近千名青年導演參與了這項計劃。我們每年從報名的青年導演中遴選出30位佼佼者,然後組織全行業的一線創作者以前輩和師傅的身份對他們進行指導與幫助,通過公正評選和悉心指導,最終精選出5個最優秀的電影項目,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給予每部100萬元的扶持資金,助力影片最終投拍。除此之外,我們還為青年導演牽線搭橋,幫助他們組建演員團隊、聯系投資公司和發行公司,力爭讓他們的作品能被更多觀眾看到。
青年導演是中國電影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的「青蔥計劃」正是以青年電影人才培養為核心,對優秀青年導演進行挖掘、孵化、選拔和培養,真正為未來的中國電影產業輸送新鮮血液,為蓬勃發展的電影市場輸送優質作品,從而推動整個電影行業的良性發展。
8. 請問為什麼中國電影越拍越爛
中國電影越拍越爛的原因:中國在特技水平上不如美國是一個原因,還有中國演藝屆功利化。中國體制上的原因。美國的電影有一個獨立的劇本審核制度,很多爛劇本,在劇本階段就被咔嚓掉了;所以,美國絕大多數片子,至少不至於賠錢。
更多關於為什麼中國電影越拍越爛,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97b641615820722.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9. 為什麼中國電影有那麼多爛片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國家沒有分級制度,針砭時弊,反映現實的導演把握不了能不能拍,拍了又怕過不了廣電這一關,只有娛樂至上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可以順利通過,觀眾看多了也就膩了煩了,不爛才怪;二是很多導演沒有底線,沒有道德立場,對投資方卑躬屈膝,一切以利益為第一要素,藝術可以犧牲,缺乏對藝術的尊重;三是小鮮肉沒有市場了,以他們為買點的電影幾乎都是爛片,他們沒有演技,不求上進,就知道賣萌;四是沒有好劇本,不好好講故事;五是資金都用去付片酬了,沒有資金打磨電影本身;六是觀眾欣賞水平逐漸提高,不容易忽悠了……所謂的「爛片」和國人的價值觀是分不開的,不少追星男女,對於偶像的過度熱愛和瘋狂追星,導致了他們的偶像不管是代言,還是拍電影,都會有市場,那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就像是如今的房市一樣盲目的升值形成泡沫,這都是畸形的價值觀所導致,正所謂有人擁護,有人承台,自然有人買單,受罪的也只有國內的觀眾吧。
10. 為什麼國產電影整體質量在下降
我不這么看這個問題,我認為國產電影近幾年是在穩步提升的。
首先,爛片每個國家都有,好萊塢也有。只是我們能看到的國外影片少只又少,中影集團也罷,字幕組也好,他們本身就會對電影先篩選一次,選擇他們認為好的電影才會引進或者加字幕,亦如《純潔心靈》這樣的片子,如果國外也有字幕組,肯定也不會翻譯的吧?
其次,國內每年拍的片子里,能上院線的也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轉網路播放了。三大平台上的電影,你們看過多少,反正我是很少看,網路播放的主流還是國產劇集和綜藝。
摒棄了這一大部分後,那些過審上院線的電影,其實來說總體還是向好的。那些做電影的大V很多都說,之前每年的優秀前十選擇需要點時間,因為真的是沒什麼優質的,只能在筷子裡面找竹竿,而爛片前十倒是輕松搞定。最近幾年,優質影片越來越多,倒是爛片需要斟酌考慮了!
其實這之中有著很多原因
你要說爛片,不只是國內有,國外也有!
我覺得從來都是爛片多餘好片的,但是為什麼很少有人聽說國外的爛片,那是我們從來沒有去關注過,而那些比較出名的片都是一些大導演拍的,雖然可能不好看,不符合你的口味,但是肯定也不會太差,畢竟能傳到我們耳朵的肯定有他過人之處。
而國產電影肯定也是爛片居多的,而且我們還身處在這個環境中,有可能你隨便上個視頻平台上去想看一下電影,很可能就會看到這些片子,其實現在拍一部電影的成本可以說是比較低的了,只要是有點資本的人都可以投資去拍電影然後圈一波錢。
但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國產電影的質量甚至不如前幾年的了?中國現在熱門電影偏向於流量級,其實也有優秀電影,只是評分在線,但是播放量不在線,觀眾更傾向於流量明星,所以很多一般的電影層出不窮。
1.演員片酬高,作品粗製濫造
而且最近幾年演員的片酬都能抵得上拍電影的成本了,如此高昂的片酬換來的用是什麼?一大堆天雷滾滾的爛片雷劇,五毛錢的特效,粗製濫造的畫面,所以很多人覺得現在拍的電影電視根本比不上20年前拍的,尤其是近幾年,良心劇幾乎都要滅絕了,只要出現,那就是現象級作品。
2 . 缺少一股苛求完美的態度
國內的片子不好看,是因為缺了那麼一股勁兒,大家都覺得差不多、馬馬虎虎就可以了,缺少一股苛求完美和打造品質的態度。
在幾乎每一個環節上,國產電影都缺少那麼一股苛求完美的態度,不光是導演和編劇,演員就更是如此。
演技這個東西,尤其需要磨練。但在現在燥熱的追星環境里,演技再差也不影響小鮮肉們大紅大紫成為巨星,動輒千萬片酬和出場費。反正總有人買帳,自然不會有人潛下心來追求完美。
3.還有國內環境所導致的
因為大環境原因,有些類型的電影電視又不能拍,所以也是為什麼很多翻拍的改的一塌糊塗。
但是真的沒有好電影嗎?其實不然,我們也許該把目光放在那些真正在做電影的電影人身上,有實力的導演沒有嗎?有演技的演員沒有嗎?有能力寫好故事的編劇沒有嗎?不,這些都有,所以如果你覺得國產電影有太多的爛片,那就別去關注那些,多看看其他優秀導演的作品。
故事情節不引人入勝,意境遐猶。製作效果固格形式化。與自然有分嶺。烘托氛圍影響場面喧染得不具體生動。製作成本費用昂貴,演員陣容實力頗有講究。因此質量不高,台詞敘述課本化等這些因素的制約,有一定的關聯,下降也順理成章不以為然了。
國產電影質量不是一直在提升嗎?戰狼,哪吒,大聖歸來,紅海行動,葉問,等等,這不都是在提升嗎?
也不能說是國產電影整體質量下降了,而是因為人們的審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想以前的明星都更注重自己演技的培養,但是在現在這種看臉的時代,現在的明星幾乎都是在自己臉上的保養下足了功夫,而去淡化了演技這個東西的存在,久而久之電影內容中缺失的感覺也就越來越明顯了。
資本在作祟,資本眼裡只容得下一萬,容不下萬一
沒有啊。最近出的一步電影。《天啟大爆炸》感覺挺好啊。大片感十足 特效這些都挺好 我們不說他是寫 歷史 還是寫啥 拋開這些來說話
並沒有啊,2019年的國產電影都有這超高的影評和不平凡的票房,《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烈火英雄》《少年的你》。列舉的一部分無一不讓人印象深刻的,漫威系列的電影已經達到一定高度,但是在國內愛國主義情懷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國產電影將會更加深入人心,讓國人接受度提高,完全可以說是國產更得中國觀眾的喜歡,那怎麼會是質量下降呢。相信在不平凡的2020年,國產電影一定會創造不平凡。
首先中國電影並沒有越來越差
中國電影在市場化時期的競爭亂象是必然的,同時也有政策因素的鉗制,這些東西需要進一步推進市場步伐去沉澱,去嘗試,可以說這幾年爛片爆發其實也是市場前期逐利亂象的必然
關於這個我在另一個回答里剛說過
所謂爛片時代,單單中國有這個現象嗎? - 夢羽靈泉的回答
去年中國出現了第一部具有突出藝術價值的3d動畫長片,出現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本格推理片,出現了第一部偽記錄式警匪偵破片,我覺得這三部片子無論是意義,還是水平,都是中國電影工業在「爛片」的糞堆里開出的花朵,而上面那個回答中我也說了中國觀眾群的現狀,或許年輕或許容易被忽悠,但是這個族群對文化產品的訴求確實是空前的,因此,鄙視無必要,優越感無意義,不要把產業亂象的責任甩鍋給觀眾,那是本末倒置。
中國演員和歐美演員的差距在於產業規模帶來的專業性,也就是,職業特徵和經驗積累,就比較二次元聲音工作者,中國是明星去配音,日本是配音當明星,這基本就是對工作和產業的完全相反的心態所決定的,中國沒有成熟的工業流水線,只能把繁榮寄託於表面化的造星運動,而不是正常邏輯下的「靠更優秀的工作能力」本身而成為明星
本質上這還是和上面一項相通的原因,中國需要完善的,成體系的影視 娛樂 圈
國產電影近幾年的成品量是井噴式的,網路大電影的發展更是不容小覷。這些大量涌現的電影,質量參差不一,稀釋了精品量。而且傳播方式的便利使得看電影變得稀鬆平常,關於電影的評價也不再是專業影評人說了算。
另外,網路電影借已經爆紅的Ip,再開人物篇,或者只是拿這個外殼重新再起一個故事。像《仙書奇譚》、《新方世玉前傳之**》、《火雲邪神之**》、聊齋系列、盜墓系列等等等。這種借熱度分羹的操作無疑是資本最愛。電影還需要考慮產業,提到產業就不得不說到市場。有人買單,就有人拍。
就像大學擴招,它提高大學文化水平輸出率,卻不能保證人才輸出。這無形中上演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景,讓我們不得不懷念那個滿是大師的時代。
盡管如此,這幾年出的《我不是葯神》、《哪吒》不乏群眾自來水式的認可。精品還在,只是劣質太多,顯得越發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