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父女兒扮演者
教父女兒扮演者是索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
角色介紹
索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在《教父》中飾演邁克爾的女兒瑪麗(Mary Corleone) 是文森特的追求對象。但邁克爾不允許文森和他女兒結合,因為黑手黨的教規禁止自己人通婚。為此瑪麗和父親之間產生了矛盾。雙方疏遠了。
演員簡介:
1971年5月14日出生於美國北加州,美國導演、編劇、演員。1971年,剛出生不久的索菲亞·科波拉就在父親弗郎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教父》中飾演了片尾接受洗禮的嬰兒。1989年,索菲亞因在《教父3》的表演獲得了「金酸莓獎」最差新人獎和最差女配角獎。1999年,她執導的首部電影《折翼天使》上映。2003年,索菲亞的第二部電影《迷失東京》上映,她也憑借該影片獲得2004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和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2010年,索菲婭·科波拉執導的電影《在某處》獲得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代表作:《教父》,《教父3》,《折翼天使》、《迷失東京》、《在某處》,《珠光寶氣》。
演員照片及劇照:
《教父3》是199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是繼1974年《教父續集》之後十六年的1990年才上映的《教父》三部曲完結篇。本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再次執導,主要演員有阿爾·帕西諾、黛安·基頓、安迪·加西亞等
劇情介紹:
該片講述了,1979年,第二代教父麥克·柯里昂到了垂暮之年,為了靈魂的救贖,麥克慢慢結束家族的黑道事業,轉投正當生意集團屹立的控制權。屹立的控制人魯加西和大主教欺騙了邁克爾,拿錢並不讓出屹立,並企圖利用暗殺邁克爾。權力使邁克爾登上了輝煌的巔峰,但權力也使邁克爾沉入了罪惡的深淵。他終於走上了窮途末路,在悔恨和絕望中漸漸地離開了這個繁華喧囂的世界
❷ 電影史經典群戲1:教父1-開場的教父女兒婚禮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半截小丑」,歡迎關注交流!
第一次看《教父》的時候,是沖著其在各大電影榜單中的超高排名而去的。剛看完的時候,並沒有感覺到驚喜,甚至有一絲失望。於是去網上查閱了別人對這部電影的分析,看完之後才發現自己錯過了很多細節,包括這部電影開頭的這場宴會。跟著分析再看了一遍後,我才真正的愛上了這部片子。
這場著名的群戲不僅刻畫了主要角色(尤其是教父)的形象,描述了家族大致的情況,而且還對後面的劇情進行了鋪墊。
影片開始的第一場戲是殯儀館老闆向教父講述自己女兒的悲慘遭遇以及自己受到的侮辱,希望得到教父的幫助。但教父看起來並不太願意,他覺得老闆沒有給予他應有的尊重,但在老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他還是決定幫助老闆。
從兩人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知道老闆受到欺負的女兒是教父妻子的教女,兩家相識多年,老闆卻盡可能避免與教父產生聯系。相比教父,他更相信有所謂法律保障的美國社會,正如片頭的「I believe in America」。但在接受不公判罰後,他決定選擇向教父尋求幫助。即使是選擇尋求幫助,他同樣希望通過金錢的方式來避免與黑幫產生聯系,他並不想欠教父一個人情。
但從教父的角度來講,他希望得到的是殯儀館老闆的友誼,讓殯儀館老闆敬畏他,他希望控制殯儀館。通過這一場戲,我們可以看到教父藏在慈眉善目下的威懾力,可以認識到教父龐大的人脈關系以及在黑幫中的地位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
隨著鏡頭的轉換以及充滿喜慶味道的奏樂響起,鏡頭來到了屋外,更多的人物出現了,值得琢磨的細節也多了起來。為了讓接下來的分析條理清楚,我們選擇從人物這個角度進行切入。
教父
教父在拍全家福的時候,表示在沒有邁克的情況下不拍照;後面邁克出場的時候,教父則是透過窗戶觀察著小兒子。這兩個小細節不僅體現了教父對邁克這個小兒子的喜愛,也體現了教父對家庭的重視。教父的家庭觀在宴會尾端與強尼的對話中也有體現——「Because a man who doesn't spend time with his family can never be a real man.」
宴會上有一個情景,是FBI的人在抄車牌號。這里電影並沒有過多說明,小說則解釋的比較清楚。早在婚禮之前,教父就已經通知了客人不要開自己的車過來,所以FBI的調查註定無功而返。而後面也有一幕是湯姆向教父報告議員和法官沒有親自來的情況,這里也暗示了這是教父本人的安排。從這兩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到教父處事的謹慎。
繼續往後看,我們可以看到教父做事的老道和凌厲:糕餅店老闆希望教父幫他留下他女兒的未來丈夫,與對殯儀館老闆的態度不同,教父很乾脆的答應了請求;強尼告訴教父自己有麻煩,並希望教父幫他解決,教父則是以經典的那句「I'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作為回應;關於對女兒女婿的安排,教父的答案是不讓他們插手家族的事,這實際上也為後面的劇情埋下了伏筆。
邁克
邁克穿著軍裝,帶著他的女友凱出場,顯得與在場的人有些格格不入。結合後面他對女友凱說的那句"This is my family, Kay. It's not me",我們可以知道,邁克本身是無意參與家族的黑幫事業的。另外邁克在拍全家福的時候堅持讓凱加入,我們可以看出邁克和老教父一樣是注重家庭的人。
桑尼
這場婚禮主要描述了桑尼的兩個缺點:性格暴躁和好色。第一點可以從桑尼處理FBI探員和小報記者的方式中看出,而第二點可以從桑尼調戲伴娘中看出。
實際上,在第一場戲中,有一個很巧妙的鏡頭。當殯儀館老闆開口叫教父的時候,鏡頭巧妙地把桑尼加了進來,頗有言傳身教的味道。實際上,這個鏡頭也有埋伏筆的意味,殯儀館老闆後面還人情的方式是幫桑尼入殮(121-122分鍾);
湯姆
在開頭那場戲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教父和殯儀館老闆,桑尼和湯姆也在現場。而後面大合照的時候,湯姆也是站在最旁邊的位置。從這兩個場景,我們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看出湯姆在家族中的地位。
在第一場戲中,教父起身後,湯姆立即放下酒杯,走到門口候著,當教父送走老闆後,他又問教父事情應該交給誰辦,從這種種細節來看,可以看出湯姆對教父的尊重以及為人處事的謹慎作風。
事實上,在婚禮上,湯姆只是臨時的軍師,這點在電影中主要通過邁克的台詞「I think he's going to be consigliere(軍師,顧問)」得出。在小說中,對這一點的說明更為清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小說。
巴西尼
巴西尼登場時,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唯一一個由教父和桑尼共同迎接的客人。這體現了他特殊的地位。從他們擁抱的神情動作,也可以看出兩個人的關系。後面巴西尼撕掉攝影師照片的情景,也可以看出他的警覺。
凱
從凱聽邁克講述他父親處理強尼一事時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到凱雖然知道他家族的黑幫背景,但還不是特別清楚。後面拍全家福的時候,凱穿的是一件很亮的橘色衣服,有點暗示她與邁克最後沒有走到一起的意味。
其他人物
在這場宴會上,幾乎所有會在電影中出現的關鍵人物都出現了,而且通過這場宴會,很好地刻畫了很多人物的形象。路卡的殺手身份、弗雷多愚蠢懦弱的富二代形象、保利貪財的馬屁精形象等等都在這場宴會中得到了很好的刻畫和暗示。
而泰西歐、克里曼沙這些關鍵人物也出現在開頭的這場宴會中。這里導演穿插了一個泰西歐把玩橙子的鏡頭。在片中,橙子是死亡的象徵。
這場群戲可以說沒有一秒是多餘的,它包含的細節實在是太多了。通過這段群戲,電影刻畫了電影大部分角色的形象,尤其是教父本人的形象,而且這場戲還對電影後面的劇情進行了一定的鋪墊。正如一些喜歡教父的人所說的那樣:「如果一生只能看一部電影,那就是教父;如果只能看一場戲,那就是教父開頭的那場戲」。
後記 :當初看《教父》的時候,有幸在網上看到一些很不錯的分析,並跟著分析重看了一遍。在看完《教父》這部電影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教父》都是我最愛的電影。也希望同樣有人看完我的回答後,能夠對《教父》多產生一分喜愛。如果有什麼錯誤和遺漏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和補充。
</article>
❸ 教父里麥克的女兒什麼時候死的
最後大結局的時候。當麥克親眼目睹愛女瑪麗死在暗殺的槍下時,他大張著嘴,失聲痛哭,是最後大結局的時候死的。《教父》(英文名:TheGodfather)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劇情電影。
❹ 古惑仔里教父的女兒誰扮演的
莫文蔚
莫文蔚(Karen Joy Morris,藝名Karen Mok),混血兒,香港歌手和演員,是歌、影、視的三棲藝人。
1993年發行首張粵語唱片《karen莫文蔚》進入娛樂圈;1995年主演電影《大話西遊》獲得廣泛關注。1996年憑借電影《墮落天使》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1997年莫文蔚在台灣推出首張國語唱片《做自己》,專輯賣出80多萬張,主打歌《他不愛我》成為其代表作之一;1999年被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評為香港十大傑出衣著人士;2000年被《君子雜志》評選為「我們最喜歡的女性」;截至2013年共發行30多張專輯,參演50多部電影,舉行過30多場個人演唱會;2008年代表香港參與韓國第五屆亞洲音樂節,並獲頒亞洲最佳女歌手獎(中國),2011年憑借專輯《寶貝》奪得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2013年,莫文蔚發行首張英語爵士專輯「Somewhere I Belong」,成為首位itunes全球同步發行的華人歌手。
2014年9月19日,莫文蔚在滬舉辦2014「莫後年代」莫文蔚20周年世界巡迴演唱會-安可場,而此次場地選址上海大舞台。2015年2月18日莫文蔚登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獨唱歌曲《當你老了》,9月莫文蔚「看看世界巡迴演唱會」將展開。
❺ 求電影《教父》1 2 3網盤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Ti-qx-PQPY9uyNW0Uh019g
1945年夏天,美國本部黑手黨柯里昂家族首領,教父維托·柯里昂為小女兒康妮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維托·柯里昂有三個兒子,好色的長子桑尼,懦弱的次子弗雷德和從二戰戰場回來的小兒子邁克。其中桑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邁克雖然精明能幹,卻對家族的事業沒什麼興趣。
❻ 電影《教父》當中康妮作為教父的女兒,為什麼卡洛敢多次家暴她
《教父》里的卡洛,是教父唐·柯里昂的女婿,是康妮的丈夫。他娶康妮為妻後,發生多次家庭暴力,但家暴的原因並非都一樣。
剛開始的家暴,在於卡洛的不得意,主要是感覺自己沒受到柯里昂家族的重視,沒有得到自己在紐約黑手黨里的地位。當然,這不能怪別人,只能怪卡洛的能力有限,撐不起大的場面。
後面的故事都知道了,桑尼暴揍了卡洛一頓,教訓他是得到教父的默許的,教父不方便出手,但是哥哥替妹妹出頭天經地義,不過桑尼過於浮躁,沒有遵守黑手黨「沉默是金」的格言,高調地海扁卡洛一頓,導致卡洛趁教父受傷的時候公然背叛,謀殺了桑尼,後來麥克出手除掉了卡洛。即便到這個程度,康妮竟然還恨透了麥克,那是題外話了。
❼ 《教父》完整版在線播放
網路網盤高清免費在線觀看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vipIhOmMN3kQ0GtoQE7Zpw
❽ 教父女兒演員
素菲亞·科波拉(SofiaCoppola),1971年5月14日出生於美國北加州,美國導演、編劇、演員。
1971年,剛出生不久的索菲亞·科波拉就在父親弗郎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教父》中飾演了片尾接受洗禮的嬰兒。1989年,索菲亞因在《教父3》的表演(索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 飾麥克女兒瑪麗Mary Corleone)獲得了"金酸莓獎"最差新人獎和最差女配角獎。1999年,她執導的首部電影《折翼天使》上映。2003年,索菲亞的第二部電影《迷失東京》上映,她也憑借該影片獲得2004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和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2010年,索菲婭·科波拉執導的電影《在某處》獲得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奪面雙雄》主角尼古拉斯·凱奇出生於1964年1月7日,他本姓科波拉,是電影《教父》的導演科波拉的侄子。
❾ 為何《教父1》開場的教父女兒婚禮的那場群戲號稱為電影史上最佳之一
這場群戲可以說沒有一秒是多餘的,它包含的細節實在是太多了。通過這段群戲,電影刻畫了電影大部分角色的形象,尤其是教父本人的形象,而且這場戲還對電影後面的劇情進行了一定的鋪墊。正如一些喜歡教父的人所說的那樣:「如果一生只能看一部電影,那就是教父;如果只能看一場戲,那就是教父開頭的那場戲」。
這個小沖突表明邁克在家中的地位,也表明了影片以後的主角是誰,編劇和導演通過這個小沖突目的是讓觀眾明白,接下來出場的邁克是很重要的人物,而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這場戲既帶動觀眾的好奇情緒,也增加了一點懸念性。
❿ 電影《教父》當中,康妮身為教父的女兒,卡洛為什麼敢多次家暴她
卡洛家暴康妮,有多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