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血戰小朱庄的劇情簡介
根據周大勇的偵查報告,了解到小朱庄守敵是國民黨宿北挺進軍第四
十縱隊王傳綬部,在小朱庄構築堅寨駐守一年多,裝備精良,號稱鐵軍,阻擋新四軍西進,大肆屠殺抗日民主人士和進步青年,是新四軍西征的三隻攔路虎。
《血戰小朱庄》是一部重大歷史題材的戰爭影片,它再現了1944年8月新四軍四師師長彭雪楓為策應中原戰役,破壞日偽調兵計劃,恢復津浦路西革命根據地,率部越過津浦鐵路,挺進路西的英勇故事。當時,盤踞在蕭縣以南的國民黨頑固派王傳綬部1500餘人,以小朱庄為據點,與劉子仁、劉瑞岐、吳信元等部結成所謂「東方戰線」,企圖阻止新四軍西進,彭雪楓將軍隨之展開了一場與頑敵鬥智斗勇並最終取得大捷的真實關鍵戰斗。
Ⅱ 血戰小朱庄觀後感600 字 作文範文
堂課,在我記憶的流里永不逝去。
那是,我——也是差生名單里的。學習不上進,體育也一般般。總的來說,我——不是優秀生。一天只想著玩游戲。
那天,大家還是一如既往地上課認真,下課歡樂。與平常似乎沒差倆樣。
上體育課,我們像離巢的小鳥嘰嘰喳喳。應為體育課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玩游戲。玩游戲對於一年級小朋友是個很大的誘惑。
這堂體育課老師讓我們練跳高。我既興奮又無所謂。興奮的是可以不跑步,但這種類似比賽的練習向來是好學生之間的競爭,所以我又顯得無所謂。
我排最後,看著一個接一個同學失敗,我竟也無端緊張起來了。目前,跳過的只有幾個學生和一個女生而已。到我了,所有人的目光都帶著「你肯定不行」的色彩朝我看,我被這種眼神盯得發毛。我深吸一口氣,心裡勸自己放鬆。一鼓作氣,沖!快要跨了,我緊閉雙眼。「跨過了!」旁邊傳來不可置信的吶喊聲。我懷疑地看了一眼牛皮筋,牛皮筋沒動!我心裡嘀咕著:「這也行?」體育老師張老師笑眯眯地走過來摸我的頭,還對我說:「不錯。」那溫柔的撫摸令我有一瞬間失神:我竟覺得我也是好學生。
其他同學也顯得十分驚奇,甚至懷疑。一個男生走過來說要與我比賽。我怎麼能退縮?於是,我勇敢應戰。張老師說:「有比賽看了。」我第一次接到挑戰,心裡十分興奮,很是期待。高度一次次升高。終於,那男生敗下陣來。我像得到糖的小孩,心裡激動萬分。原來,贏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我走到那男生面前,一挑眉,十分自信地說:「我比你強!」那男生羞得面臉通紅。同學們紛紛議論這個比賽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果。張老師則一直微笑。
我初嘗贏的快樂。於是,我不斷努力,希望變成好學生,變強。那一堂課則成了我動力的源泉,成了我難忘的記憶。
「我比你強」那句話,我說得多麼自信!
那一堂課,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
Ⅲ 除了百團大戰和血戰小朱庄其的兩個片呢
還有《太行山上》和《舉起手來》。
除了《百團大戰》之外,還有《太行山上》和《舉起手來》。《太行山上》講述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故事,其中有「平型關大捷」和「擊斃日寇『名將之花』」的經典橋段。
Ⅳ 血戰小朱庄的介紹
《血戰小朱庄》是淮北市相王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隆吉宏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史震飛執導,王久勝、董永等主演的劇情片。該劇講述了新四軍在小朱庄的戰役。
Ⅳ 抗日英雄的故事
Ⅵ 血戰小朱庄觀後感趕快拜託
斜陽潮紅的光撒在這片土地上,這是哪?橫是遍野,斷斧折刀告訴我這是戰場。
獲勝的將軍騎在馬上,殷紅的鮮血染紅了將軍銀白的鎧甲,敵將已死在他的劍下,可將軍臉上卻沒有絲毫喜悅,有的只是一份無奈與悲涼.
將軍堅毅的臉龐忽地滑過了一滴清淚,淚水滴在地上,模糊了畫面.
敵將本與他情同手足,互為知己.二人命運出奇的相同:幼年喪父;青年喪母.再疆場拼殺一生,赴湯蹈火,為主盡忠.二人本同事一朝,但皇子之間只為那皇位,竟同室操戈,手足相殘.他們由於各事其主所以戰場相見.他們清楚所有所有的朋友之宜,兄弟之義都必須為了主公的利益所犧牲,因為他們是軍人,因為這是戰爭,因為這一役關繫到主公的安危,關繫到手下數萬將士的性命,關繫到.
他沒有手下留情,他亦針鋒相對.
勝利的消息已傳到了主公那裡,主公已派來了大臣來為他慶功.夜晚他與士兵們一同歡慶著勝利,盡管心裡很悲傷但他仍然盡力表達出那種勝利的喜悅.
這就是戰爭.戰爭如一個賭局,它以人的性命為賭注.再戰爭面前個人的情感;安危;榮辱都一變的一文不值,這就是戰爭.
戰場上沒有朋友,沒有兄弟,沒有父子,只有敵我.在血與肉築成的勝利面前,人們惟有放下一切悲傷,去歡慶勝利,這不是因為人性的冷漠,而是因為這是戰爭.
Ⅶ 血戰小朱庄的幕後製作
《血戰小朱庄》原名《決戰小朱庄》,後期已製作完成 ,令人驚喜的是已獲得廣電總局審查播映通過!此劇是由資深出品人張金善投資拍攝,著名製片人劉建華及國家一級編劇孫偉共同參與打造的一部精品,實力派導演史震飛執導,高級攝影師程遠掌鏡!高級化妝師艾莉造型!高級服裝師王鋒!淮北瑞景凱旋城支持此片拍攝!
本劇還有眾多實力派演員董勇劉奕紅等等眾多知名演員的傾情加盟令此劇增色不少!非常值得觀看的一部作品!劇中,性感女神孟潞飾演一名國民黨機要員,與總司令關系曖昧,在一場打情罵俏的戲中孟潞竟然假戲真做,狠扯對手演員的耳朵,令對手很是疼痛,事後孟潞對此也深感抱歉。
開機儀式
12月28日,由著名青年導演崔志敏執導的電影《血戰小朱庄》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淮北市口子國際大酒店舉行。崔志敏導演攜出品人張金善、編劇孫偉、鄒岱峰、彭雪楓將軍扮演者張再新、特型演員陳姍姍、特型演員董永、李欣蔓、李飛、製片主任楊宗其等主創團隊與大家見面,淮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學峰、市政府副秘書長韓海林、顓孫新龍、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范向東、文廣新局局長王治江、相山區委宣傳部部長邵青、淮北瑞景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峰濤、淮北市昱佳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偉,來自中國網、中國電影報、環球時報等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記者數十人出席了啟動儀式 。
Ⅷ 有哪些名垂青史的的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是指維護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主權完整,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利益及民族尊嚴,在歷次反侵略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和作出傑出貢獻的仁人志士。
中國歷代民族英雄列表
管仲、蒙恬、李廣、衛青、霍去病、趙充國、陳湯、馬援、班超、冉閔、祖逖、謝玄、檀道濟、陳慶之、李靖、薛禮、蘇烈、徐世勣、高仙芝、郭子儀、楊業、狄青、曹瑋、李繼隆、種師道、宗澤、岳飛、韓世忠、吳階、劉錡、李顯忠、虞允文、辛棄疾、畢再遇、孟珙、余玠、王堅、張珏、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徐達、常遇春、馮勝、傅友德、於謙、胡宗憲、戚繼光、俞大猷、孫承宗、袁可立、沈有容、鄧子龍、李成梁、熊廷弼、袁崇煥、盧象升、史可法、閻應元、何騰蛟、夏完淳、張煌言、李定國、鄭成功。
近代民族英雄
孫中山
孫中山(1866—1925),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孫中山是反抗滿清統治的著名民族英雄。生於廣東香山縣(即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斗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將陵墓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後多次被結集出版,有中華書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孫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國父全集》等。孫中山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在政治上也為後繼者留下珍貴遺產。
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簽署的遺囑,包括《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俄遺書》三個文件。在國事遺囑中,他總結了40年的革命經驗,得出結論說:「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在家事遺囑中,說明將遺下的書籍、衣物、住宅等留給宋慶齡作為紀念,要求子女們繼承他的革命遺志。在致蘇俄遺書中,闡明他實行三大革命政策,堅持反帝愛國事業的堅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欣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1929年,遺體由北京移葬南京紫金山。
節振國
節振國,(1910—1940)冀東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38年3月,開灤煤礦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罷工運動,節振國被推舉為趙各庄礦工人糾察隊隊長。5月6日,大批日偽憲兵包圍節家,搜捕節振國等工人領袖。敵人抓住了節振國的哥哥,剛從井下回來的節振國沖上去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搏鬥中,他奪過日本憲兵隊長的軍刀,當場劈殺日本憲兵隊長和數名日偽軍,後在工友們的幫助下沖出敵人的包圍和追捕,負傷脫險。節振國刀劈日本憲兵的消息震動了冀東,振奮了人民群眾的抗日情緒,就連遠在陝北的中共中央也知道了這件事,毛澤東同志稱贊節振國是民族英雄。節振國傷愈時,正逢中共冀熱邊特委按照黨中央指示,發動冀東抗日大暴動。他聞訊後迅速聯絡礦工,豎起抗日大旗,組成工人抗日游擊隊,參加暴動。不久,他率部加入冀東抗日聯軍李運昌部,被編為冀東抗聯第二路司令部直屬特務第一大隊,即工人特務大隊,節振國任大隊長。1938年7月起,節振國率領部隊活躍在礦區和廣大農村,發動礦工參加抗日武裝,神出鬼沒地打擊日偽軍,威震冀東。1939年秋,節振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0年8月1日,中國工人階級的優秀戰士、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率部與日偽軍作戰時,壯烈犧牲。
王銘章
1893年出生在小商人家庭,四川新都人。1909年畢業於新都高小,後考入四川陸軍小學。1911年,參加保路同志軍的反清斗爭。1912年,轉入保定軍官學校,後肄業離校。1914年畢業於四川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在川軍劉存厚部任排長。1916年,護國討袁戰役中負傷,升任連長、營長。後參加軍閥的成都巷戰,又負重傷。由於他勇敢善戰,由中下級軍官而逐漸升職。1920年,川軍整編,任第七師團長。1924年,升任川軍第三師第二十五旅旅長。1925年,晉升師長。1926年,改任第二十九軍第四師師長。1935年,第二十九軍改編為第四十一軍,任四十一軍一二二師師長,授陸軍少將。1936年,晉升陸軍中將。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請纓抗日。9月6日,在駐地召開抗日誓師大會。9月12日,率部徒步出川,奔赴抗日殺敵前線。10月21日,開赴晉東娘子關地區阻截日軍西進。10月24日,在娘子關西南的東回村、西回村中間地帶,與日軍展開遭遇戰。26日,奉命保衛太原進駐榆次。日軍在攻佔華北及上海、南京後,妄圖從南北同時進攻,打通津浦路,佔領徐州。1938年初,奉命開赴徐州、碭山一帶布防。代理四十一軍軍長,任前方總指揮。1938年2月,日軍沿津浦鐵路攻佔兗州、曲阜、鄒縣。戰區司令部急令四十一軍開赴滕縣。3月14日,日軍以大炮、坦克、飛機向我陣地展開全線進攻,我軍以「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的決心,拚死奮戰,保住了界河陣地。次日為了防止敵軍的包圍,他抽調在滕縣擔任城防的部隊支援第一線的正面陣地,對滕縣的西北進行了布防。敵人卻以萬餘人的兵力直攻膝縣城。這時滕縣城內能戰斗的兵力只有兩千人,要抵禦裝備精良的萬余敵軍的猛攻,困難很大。16日,日軍開始用重炮向赤城轟擊,並以飛機狂炸,城內百姓逃跑一空。他抱定「城存與存,城亡與亡」的信念,決心死戰。東關被敵炮轟開缺口,敵軍湧入,我軍集中兩三百手榴彈投去,敵人死50多人,如此反復多次進攻,敵死100多人,我軍傷亡近百人。雙方展開了肉搏戰。敵人增涌三萬多人,七十多門山炮、野炮、戰車四、五輛,對滕縣縣城進行包圍。17日敵人以大炮飛機狂轟濫炸,使縣城變成一片焦土,然後以坦克掩護沖鋒,他指揮部隊同敵人展開了驚險的肉搏戰。在局勢危急之際,他親自登城督戰,決心與城共存亡。日軍從西城攻入,便率余部與敵巷戰,寸步不讓。在游戰中,腹部中彈,身負重傷,血流如注。為了不做俘虜,高呼「抗戰到底」,舉槍自戕,壯烈殉國。他的愛國精神和英雄行為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全體官兵拚死戰斗,奮力拚殺。滕縣保衛戰堅持了三晝夜,阻滯了南犯徐州的大量日軍,使魯南各部隊贏得了部署時間,為台兒庄大戰勝利奠定了基礎。他為國捐軀後,追贈為陸軍上將。5月初,他的靈柩抵武漢大智門火車站時,萬人空巷迎靈。中共代表吳玉章、董必武,八路軍代表羅炳輝等參加迎靈公祭。毛澤東、吳玉章、董必武送了輓聯:「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爭光」。朱德、彭德懷、周恩來聯名撰贈輓聯:「一旅守孤城,為民族解放事業犧牲,真是炎黃子孫,流芳青史;萬人興義憤,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將使淪亡大地,復興中華。」1938年6月15日,成都八萬多人到牛市口迎接亡靈,8月30日將忠骨運至新都安葬。次日在新都舉行數萬人公祭,數架飛機在空中散發宣傳他事跡的傳單。事後在成都少城公園鑄造了將軍騎馬銅像,表達了四川人民對抗日英雄的崇敬。30歲。
張自忠
張自忠(1891-1940) 漢族,字藎忱,山東臨清人,抗日將領。1911年在天津法政學堂求學時秘密加入同盟會。1914年投筆從戎。1917年入馮玉祥部,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等職。1930年中原大戰後,馮玉祥軍事集團被瓦解,張自忠所部被蔣介石收編。1931年後,張自忠曾任第29軍第38師師長、第59軍軍長、第33集團軍總司令兼第5戰區右翼兵團司令等職。1937年,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後,日本侵略者又把兵鋒直指徐州,志在奪取這一戰略要地。1938年3月,日軍投入七八萬兵力,分兩路向徐州東北的台兒庄進發。待至臨沂、滕縣時,同中國軍隊發生了激烈的戰斗。當時守衛臨沂的是龐炳勛的第3軍團。由於實力過於懸殊,傷亡慘重,龐部急待援軍。張自忠奉調率第59軍以一晝夜180里的速度及時趕來增援。張自忠與龐炳勛原是宿仇,但他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擯棄個人恩怨,率部與龐部協力作戰。敵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配合坦克、裝甲車向茶葉山陣地發起進攻。張自忠以「拚死殺敵」「報祖國於萬一」的決心,與敵激戰,反復肉搏。茶葉山下崖頭,劉家湖陣地失而復得達三四次,戰況極其慘烈。經過數天鏖戰,敵軍受到重創,節節敗退。中國軍隊相繼收復蒙陰、莒縣,共殲敵4000餘人。不久,日軍再派坂本旅團向臨沂、三官廟發起攻勢,妄圖有所突破。張自忠和龐炳勛部兩軍奮力拚殺,經徹夜激戰,日軍受到沉重打擊,其向台兒庄前線增援的戰略企圖被完全粉碎,保證了台兒庄大戰的勝利。
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當時中國軍隊的第33集團軍只有兩個團駐守襄河西岸。張自忠作為集團軍總司令,本來可以不必親自率領部隊出擊作戰,但他不顧部下的再三勸阻,堅持由副總司令留守。
1940年5月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至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張自忠率2000多人東渡襄河後,一路奮勇進攻,將日軍第13師攔腰斬斷。日軍隨後以優勢兵力對張自忠所部實施包圍夾攻。張自忠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向人數比他們多出一倍半的敵人沖殺10多次。日軍傷亡慘重。
1940年5月15日,日軍10000多人分南北兩路向張自忠率領的部隊實行夾擊。激戰到16日佛曉,張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長山。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中國軍隊的陣地發起猛攻。一晝夜發動9次沖鋒。張自忠所部傷亡人員急劇上升,戰況空前激烈。
1940年5月16日一天之內,張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戰,午時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到下午2時,張自忠手下只剩下數百官兵,他將自己的衛隊悉數調去前方增援,身邊只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8人。他掏出筆向戰區司令部寫下最後近百字的報告,交給馬孝堂時說:「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可告無愧,你們應當努力殺敵,不能辜負我的志向。」稍後,張自忠腰部又被機槍子彈擊中,他卧倒在地浴血奮戰最後壯烈犧牲。
張自忠戰死後,日本人發現張將軍遺體,審認無訛,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殮,並豎木牌。並全軍向他行禮,甚至在他的遺體運回後方之時,日軍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軍的空襲一日,避免傷到張自忠的忠骸。可見,張自忠將軍在對日抗戰所展現軍人武德,連當時崇尚軍國主義的日軍都為之感動。
蔣介石驚聞張自忠殉國,立即下令第5戰區不惜任何代價奪回張自忠遺骸。一百多名優秀將士,搶回張將軍的屍骨,連夜運往重慶。當靈柩經過宜昌時,全市下半旗,民眾前往弔祭者超過十萬人。靈柩運抵重慶時,蔣介石特親臨迎靈致祭,撫棺痛哭,並手書「英烈千秋」挽匾以資表揚。毛澤東題寫了「盡忠報國」的輓詞。張自忠殉國時,年僅50歲,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聞耗悲痛絕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於重慶梅花山麓,後建有張自忠將軍陵園和張自忠將軍生平事跡陳列館。周恩來曾親自寫下文章稱贊張自忠「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中國抗戰軍人之魂」。
楊靖宇
楊靖宇(1905~1940),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緒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於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父親馬錫齡是一窮苦農民。楊靖宇八歲時進私塾讀書。1918年入確山縣高等小學讀書。1923年進開封紡織染料工業學校,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3月,為迎接北伐軍勝利北進,領導了確山農民起義。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初調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陽、開封等地先後三次被捕入獄。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東北,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同年秋被捕,在獄中堅持斗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出獄,任哈爾濱市委書記,滿洲省委委員、代軍委書記等職,積極領導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1933年任中國工農紅軍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政委、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委。1934年任南滿抗日聯軍總指揮、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等職。1937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兼政委,基本隊伍有六千餘人,分布南滿一帶開展抗日斗爭。盧溝橋事變後,楊靖宇發動西征,經常出擊日軍,支援關內的斗爭。1938年5月,召集南滿黨和軍隊幹部開會,討論堅持游擊戰爭策略。會後,在通化、臨江一帶開展抗日斗爭,給敵偽軍以沉重打擊。同年冬,日寇實施慘無人道的歸屯並戶政策,並勾結日本武裝屯田移民,加強對南滿抗日根據地的摧殘,抗日聯軍的處境更加艱難。楊靖宇率第一路軍一部一千四百多人,進入長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縣境與敵人戰斗中受重大損失,隊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為解決部隊給養問題,命部隊主力北上,自己帶領一支小部隊東進。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縣(今靖宇縣)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遭遇幾位村民,其中一人回大屯泄密給日偽當局;關東軍討伐隊包圍了將軍,並緊急召集由抗聯叛徒組成的偽滿特工隊參戰;經過數小時激戰,將軍被叛徒機槍點射命中要害,壯烈殉國。
孫立人
孫立人,字撫民,號仲能,漢族,安徽省舒城縣三河(今屬肥西縣)人,生於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先後畢業於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軍銜,第一次緬戰時任38師師長,在孟關傑布山隘間戰役斃敵2000餘[1],孟拱河谷戰役擊斃日軍12000餘,第二次入緬作戰時任新一軍軍長,攻克八莫、南坎、老龍山、南巴卡、新維、臘戍、喬美等地,共擊斃日軍3萬3千餘人。是抗日戰爭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美稱。
戴安瀾
戴安瀾(1904~1942),國軍名將,黃埔系骨幹之一。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漢族,安徽省無為縣仁泉鄉(今洪巷鄉)練溪社區風和自然村人。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曾血戰古北口,後立下台兒庄戰役部分戰功(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戰郭里集)、擊敗瑞陽公路日軍第九師團主力(屬武漢會戰)、擊退艾山陣地日軍進攻(屬徐州會戰)、攻克昆侖關/擊斃中村正雄少將(屬昆侖關戰役)等戰功,因昆侖關一役獲得蔣中正"當代之標准青年將領"之贊譽。是二戰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勛章的中國軍人。
1942年,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取得同古會戰(殲敵五千餘,而日軍兵力4倍於戴部)、收復棠吉等戰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斗中負重傷,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北茅邦村殉國。1939年6月17日,授陸軍少將。1942年10月16日,追贈陸軍中將。
Ⅸ 孟潞的演藝經歷
1995年,孟潞因在喜劇電影《艷舞女郞》中飾演塞璐而出道 。
2000年,孟潞與姚魯等演員在導演張麗娟執導的古裝電視劇《隋煬帝傳奇》中飾演歷史艷妃張麗華。同年在徐慶東導演的刑偵警匪類電視連續劇《重案六組》第一部單本劇《與虎謀皮》中飾演形象多變,為金錢不擇手段的「千面女郎」一角 。
2001年,孟潞參演李文龍執導古裝神話電視劇《齊天大聖孫悟空》,搭檔演員張衛健、葛民輝、李燦森等出演,孟潞劇中飾演武功超群的九子魔母 。同年孟潞在由李小婉製片,曾念平 ,招振強導演,鍾鎮濤,張靜初 ,賈妮 等主演的電視劇《蟋蟀大師》原名《蟋蟀四爺》中飾演性格火辣的三姨太。同年孟潞與金巧巧,黑子等在年代電視劇《紅與黑》中飾演風情萬種,為愛心狠手辣的反2號三姨太安玉。
2002年孟潞搭檔演員李子雄,朱鐵,翟乃社,宮雪花等共同主演的導演陳樹凱執導的懸疑推理電視劇《致命遺產》,片中飾演三十年代的影星瑪麗 。
2004年2月18日,孟潞在導演劉珩軍執導,景崗山等主演的刑偵反偽題材的電視劇《反偽先鋒》扮演性感妖媚,為金錢被人利用的女2號王三美 。
2006年孟潞出演繆永執導時尚輕喜劇《佳人當道》又名《律政佳人2》,孟潞劇中飾演敢愛敢恨,橫刀奪愛,風情款姐秦詩詩 。
2007年,孟潞在導演張元龍 李晨,孫淳等主演的家庭劇《離婚官司》中飾演賈麗娜 。
2009年,出演龔藝群執導的青春勵志劇《真情真義》,在劇中飾演化妝品老總李靖,與斕曦演對手戲 。
2010年1月,參演龔藝群執導電影《南粵刑偵檔案》,片中飾演角色白冰 。該劇榮獲廣東省金盾獎銀獎 。
2011年,孟潞出任河北省柏鄉世界非物質文化漢牡丹園的代言人 。
2012年12月12日,孟潞代言綠色產品桑太公桑葉茶 。同年參演閆學慶執導的抗戰題材電影《金色曼陀羅》,片中扮演愛財如命的二姨太。
2013年參演史震飛執導,劉曉虎、閔春曉等主演的當代行政劇《代理縣長》,在劇中飾演歌星溫馨 2013年孟潞參演電影《苗寨情緣》 ,同年6月15日孟潞被國際攝影學會授予娛樂圈「最具魔鬼身材獎」。 同年獲得了由世界華人聯合會頒發的「東方艷後世界第一艷星 」、文化部頒發的「影響中國100位藝術大家」、國務院直屬機構頒發的「中國10大藝術風雲人物」、第9屆中韓國際文化交流周組委會頒發「特別貢獻獎」 。
2014年孟潞參演導演史震飛執導的歷史題材抗戰電影《血戰小朱庄》原名《決戰小朱庄》,孟潞劇中飾演風情萬種,智謀多深的女機要員 。
2015年12月27日,孟潞受邀參加鳥巢2016時尚盛典春晚 ,榮獲最具時尚風范演員獎 。
Ⅹ 到底是《血戰小朱庄》還是《決戰小朱庄》電影
是血戰小朱庄,編劇是我朋友,淮北市戲劇創作研究室主任孫偉,國家一級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