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杠上開花》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杠上開花》其實是一部「漢味」十足的喜劇電影,影片改編自李冰編劇的方言黑色幽默話劇《步步驚心》,以快遞員喬喬四處為母親治病籌錢為引線,為觀眾獻上了一道光怪陸離、陰差陽錯的黑色喜劇。
不過,賈一平並沒有滿足於成績的取得。他又一次開始主動去迎接挑戰。雖然,這種挑戰在他對不同角色、人物、形象的神采演繹中已經得到了有力的佐證。但這一次,他是要跨界挑戰自己。
所以,綜上,電影還是值得推崇的,不管是從演員到劇情都是值得深度挖掘的,支持賈一平的努力付出!
Ⅱ 麻將系列的電影有哪些
一、《杠上開花》
不管是走情感路線還是燒腦燒久了,總是要換換口味,暖人心脾的。今年秋天,看起《杠上開花》,捧腹爆笑的同時還學習領略大武漢的方言和麻將術語,看完了再去搓個麻將勞逸結合,這么巴適的事有什麼理由不約呢?還是那句吉言:觀看此片,逢賭必贏!
二、《雀聖》系列
王晶於1989年以《賭神》帶動香港電影的賭片風潮,此後將周潤發、周星馳、譚詠麟、劉德華、葛民輝、黎明、張家輝等人推上賭神、賭聖、賭王、賭俠等寶座之上。
王晶在2005年推出 《雀聖》,郭晉安再次「扮傻」,出演天生過目不忘擁有超強記憶力的「阿旺」,元華、元秋兩位老戲骨上陣,共同享受搓麻樂趣。隨後意猶未盡地和應采兒合拍《雀聖2》,將搞笑進行到底。牌品如人品。
三、《嚦咕嚦咕新年財》
從開場麻將俠劉德華井井有條地一邊賺錢一邊趕牌局,到最後他憑高超技藝和高尚賭品贏得比賽,喜劇中充斥著黑色諷刺。劉德華說:「每逢過年,香港人最喜歡搓麻將,但是每每傷了和氣,我們覺得這個角度很新鮮。無論你如何精通,好像電影中的麻將大俠,也要靠運氣。
所有的事情不由你計算,正如人生一樣,但是牌品好、人品好自然會得到好報。」
四、《色,戒》
電影《色,戒》是以打麻將起頭,上演的一場爭風吃醋、鉤心斗角的大戲:各位闊太太一邊搓牌一邊談笑風生,話題看似無關痛癢,實則暗流涌動。
女主人公王佳芝正是借打麻將和易太太建立關系,從而混進易家接近易先生的;她與易先生眉來眼去的第一步,也是在麻將桌上開始。李安不僅專門從台灣請了老一輩藝人李嘉茜來教戲中演員們如何打老式的上海麻將,連麻將都是從成都茶文化博物館借來的翡翠古董麻將。麻局映照生活。
五、《麻將》
有人形容台灣導演楊德昌的電影《麻將》是「什麼都打,就是不打麻將」,觀其全片的確找不到麻將的影子卻又無不暗合麻將之道,台北本身就成了一座方城、一張麻將的舞台,人人都可能成為雀,人人也都可和牌,只要你運用麻將規則。正如內地天府雀王爭霸賽的宣傳語「人人都可能成為雀王」一語道盡啊!
Ⅲ 杠上開花是什麼意思
杠上開花是指在你有三張相同的牌的情況下(將牌,副露都可以)由你自己獲得或從別人抓得另一個相同的牌組成杠牌,然後下一張牌是你要胡的牌。杠上花,就是你先杠一張牌,杠到的這張牌剛好讓你胡了。就叫杠上開花!
2.開一杠的情況和牌是15張,兩杠和牌16張,最多4杠和牌18張,稱之為18羅漢,難得一見。假如有3張一樣的牌,別人打出第4張,我杠了,就必須要再摸一張牌,摸牌的方式各異,和玩法有關,有的摸最後一張,有的順著牌摸,有的要投擲骰子決定。
3.如果糊了就是杠上開花,沒糊接著打。如果自己摸起4張一樣的牌,開不開杠你自己決定,例如萬字的233334,你有4個3萬,可以拆分為234一組牌,另外333為一組。或者是打小七對,4張一樣的可視為2對,也叫龍七對。如果選擇杠牌,和別人打給你杠牌一樣,就要再摸一張。
4.麻將,起源於中國,粵港澳地區俗稱麻雀,由中國古人發明的博弈游戲,娛樂用具,一般用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的小長方塊,上面刻有花紋或字樣,北方麻將每副136張,南方麻將多八個花牌,分別是春夏秋冬,梅竹蘭菊,共計144張。四人骨牌博戲,流行於華人文化圈中。
在明末清初馬吊牌盛行的同時,由馬吊牌又派生出一種叫「紙牌」的戲娛用具。紙牌開始共有60張。斗紙牌時,四人各先取十張,以後再依次取牌、打牌。一家打出牌,兩家乃至三家同時告知,以得牌在先者為勝。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所以又叫默和牌。
Ⅳ 《杠上開花》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做一部有溫度的電影,是很多電影人的終極夢想。可惜的是,在內地電影市場還不算完善的大背景下,在資本市場過於主宰、干擾影市,導演、編劇、演員日漸淪為背景板的情況下,有溫度的電影,往往是有好的初衷、想法,卻常常流產於實施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當下的國內電影市場頗顯浮躁與浮華的原因之一。不過,盡管如此,也有一大批電影人在為「做一部有溫度的電影」而努力著、執著著、堅守著。賈一平就是一位這樣有溫度的電影人,由其執導並領銜主演的《杠上開花》,就是一部這樣有溫度的電影。
一、有溫度的電影源於有溫度的電影人。
《杠上開花》中,著名影視演員身兼導演、主演雙職,作用、地位極其重要。可以說,賈一平的溫度決定著《杠上開花》的溫度、高度和厚度。
從藝以來,賈一平低調做人,認真拍戲,無論角色大小,不管戲份輕重,他都能嚴苛自己,盡心演繹,從而為觀眾奉獻了一個個光鮮亮麗的影視形象。而且,在浮華浮躁、八卦緋聞漫天飛的娛樂圈,賈一平始終能潔身自好,保持低調,無緋聞,無八卦,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什麼是真正的德藝雙馨。這樣有質感,有溫度,有厚度的演員,所出演的角色,所呈現的電影,自然會讓人放心。
二、有溫度的電影必須要有有溫度的劇情。
《杠上開花》沒有奢靡的鏡頭語言,也沒有華麗的敘事風格,更沒有高起高落,高開高走的虐心狗血劇情。但它卻因關注了普民百姓草根屌絲階層的生活日常、細瑣點滴,而真正走進了觀眾的心田。
黑色喜劇是《杠上開花》的一抹特色。但它不是無厘頭的搞怪,更不是庸俗的戲謔。從影片鋪排開來的一個個笑點中,浸染著的是市井民眾的風趣、幽默、達觀、向上。世間百態,人間冷暖,也盡在其中。影片自始至終貫穿的溫情、溫馨與溫存,更燃有一種莫名的溫暖與感動。
盡管影片的劇情事發地在武漢,電影的喜劇幽默風格也溢滿著濃濃的「漢味」,但其在武漢街頭巷尾所捕捉到的底層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酸甜苦辣咸酸麻,卻在全國各地的角角落落都有著似曾相識的映照和縮影。正因為如此,影片才能在觀眾心底燃情沸血。
三、觀眾呼喚有溫度的電影。
電影所服務的對象,最直接的莫過於觀眾。理性的觀眾,所急需的恰恰就是有溫度的電影。這些電影可以題材各異,也可以形式不同,但核心訴求必須是對普世價值觀的展示,對人情冷暖的復現,對真善美的恪守和對假惡丑的撻伐。
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由於資本的大量湧入,電影市場中出現了不少違背電影基本規律的影片。這些影片一味追求「大」,一味迎合粉絲的心理需求,既缺乏溫度,也沒有厚度,更沒有深度;既攪亂了市場,也帶偏了觀眾,成為中國電影轉型時期的一道難以逾越的溝壑。略感欣慰的是,現在的觀眾越來越理性,也有越來越多的觀眾在疾呼、希冀、渴待更多有溫度的電影。
在這種情況下,《杠上開花》堅持電影本真,追求電影本性,實在是難能可貴。不過,也正是有了導演兼主演賈一平的這種堅持、執著,甚至是有些執拗,才讓《杠上開花》溫度與厚度齊飛,深度與廣度共舞。
Ⅳ 「杠上開花」是什麼意思
1電影《杠上開花》由賈一平執導並擔當主演,劉雨欣、袁弘、吳志雄、趙濱、王迅、潘霜霜、奚美娟、廖曉琴、孫麗麗等眾多知名演員聯袂主演。
該片改編自李冰編劇的方言黑色幽默話劇《步步驚心》,是一部"純漢味"電影,講述的是武漢城區一群人打麻將的好玩故事,期間還穿插了文物走私犯罪分子被警方抓獲的小插曲。其中充滿著市民底層社會的氛圍,又不乏市井文化的幽默。
影片於2016年10月21日上映。
2麻將術語杠上開花是指在你有三張相同的牌的情況下(將牌,副露都可以)由你自己獲得或從別人抓得另一個相同的牌組成杠牌,然後下一張牌是你要胡的牌。注意,補花不算杠上開花,因為沒有組成杠牌。由於杠上開花包含自摸含義,因此不計自摸。難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