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豆瓣電影的評分標準是什麼有何演算法
豆瓣的注冊用戶看完一部電影,心情好的話會來打個一到五星的分(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來)。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零到十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
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鍾,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那42萬用戶里可能包括資深電影評論家,可能包括你、你的親戚、你的小學同學、早晨賣你油條的那個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個人。但每個人都是一票。這個是「大眾評審團」應該的含義:不是說團里的人全都大眾,而是說和大眾一樣一人一票。
豆瓣的工作人員偶然收到「我明明給這個片子打了五星,為什麼評分一點沒變」的投訴的時候,除了心裡嘀咕一下「哎,你拿這些紅人/獨生子女/八零後/九零後/零零後/數學不好的人怎麼辦」以外,會(或者應該)這樣耐心解釋:評分實際是變了,只是在小數點後四位,被四捨五入掉了。
但如果有幾千個人和你一樣都打五星的時候,分數就會變。
「一人一票」唯一的例外,是豆瓣的程序判斷是「非正常打分」的帳號。這些打分會被排除在外。具體下面會說到。
豆瓣電影評分的主旨和原則,是「盡力還原普通觀影大眾對一部電影的平均看法」。這個主旨過去十年沒變過,將來也不想變。
它並不是專家、影視從業人員或者資深人士對電影的看法,雖然這些看法會被豆瓣算在「普通觀影大眾」之內。所以有次聽到「豆瓣電影評分不專業」的說法的時候,我的反應這是在說「大眾不專業」,應該怪語文才是。個人認為匯總專家意見會是另一個很有價值的服務,但這個確實不是豆瓣評分的宗旨。
豆瓣簡介
豆瓣(douban)是一家社區網站。網站由楊勃(網名「阿北」)[3]創立於2005年3月6日。該網站以書影音起家,提供關於書籍、電影、音樂等作品的信息,無論描述還是評論都由用戶提供,是中國Web 2.0網站中具有特色的一個網站。
網站還提供書影音推薦、線下同城活動、小組話題交流等多種服務功能,它更像一個集品味系統(讀書、電影、音樂)、表達系統(我讀、我看、我聽)和交流系統(同城、小組、友鄰)於一體的創新網路服務,一直致力於幫助都市人群發現生活中有用的事物。2012年,豆瓣閱讀上線,開始進入網上電子書版權領域。
(1)電影評分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豆瓣其他產品
1.豆瓣FM
豆瓣FM是你專屬的個性化音樂收聽工具,打開就能收聽,可以用「紅心」、「垃圾桶」或者「跳過」 告訴豆瓣FM你的喜好。豆瓣FM將根據你的操作和反饋,從海量曲庫中自動發現並播出符合你音樂口味的歌曲,提供公共、私人和紅心三種收聽方式。在紅心兆赫離線也能收聽。
2.豆瓣讀書- 豆瓣讀書自2005年上線,已成為國內信息最全、用戶數量最大且最為活躍的讀書網站。我們專注於為用戶提供全面、且精細化的讀書服務,同時不斷探索新的產品模式。到2012年豆瓣讀書每個月有超過800萬的來訪用戶,過億的訪問次數。
3.豆瓣閱讀
豆瓣閱讀是豆瓣讀書2012年推出的數字閱讀服務,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Kindle等桌面和移動設備,自2012年5月7日作品商店上線以來,商店作品達600餘部,用戶評論3000餘篇,有50萬用戶購買過付費或者免費作品。
豆瓣閱讀的現有內容涵蓋了小說、歷史、科技、藝術與設計、生活等多種門類,定位為短篇作品和圖書於一體的綜合平台。
4.豆瓣音樂
豆瓣音樂是中國最大的音樂分享、評論、音樂人推廣社區,擁有最完整的全球音樂信息庫、最權威的用戶音樂評論,和最具創造力的獨立音樂人資源。匯集90多萬音樂條目,包括小凡say、幼稚園殺手、MC光光、呆寶靜等21000多位獨立音樂人入駐,2011年全年平均每5分鍾誕生一首原創音樂,覆蓋粉絲超千萬。
5.豆瓣同城
豆瓣同城是國內最大的線下活動信息發布平台,包括音樂/演出、話劇、展覽、電影、講座/沙龍、戲劇/曲藝、生活/聚會、體育、旅行、公益……專注於一線城市業餘生活方式。
6.豆瓣小組
豆瓣小組於2005年上線,定位於「對同一個話題感興趣的人的聚集地」,至今已有30多萬個小組被用戶創建,月獨立用戶超過5500萬。內容包括娛樂、美容、時尚、旅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戶在這里發布內容,同時也通過互動或瀏覽,發現更多感興趣的內容。
B. 豆瓣評分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眾所周知,在中國的電影觀看者心中,豆瓣電影的評分是很強大的一個參考標准。一些有文藝情懷的青年可以在此閑話國際新浪潮,批判一些超現實主義,而迷妹們可以為自己心中的偶像所,參演的影片點贊,支持……更多的人,可能根本對電影沒有太多研究,甚至只憑喜好或者「聽別人說」而去觀影的同時也會選擇在買票之前參考一下豆瓣電影的評分。
可以說,豆瓣電影的評分一度成為大家評價電影質量的標桿,甚至可以影響一部電影的票房高低,那麼豆瓣電影的評分標准到底是怎樣的呢?
上訴圖片是2015 年的時候豆瓣總經理阿北發表的一篇長文中所說的,意思很明確,豆瓣電影的評分就是基於用戶打分:把豆瓣用戶的打分(一到五星換算為零到十分)加起來,再除以用戶數。就是豆瓣電影的評分,這個分數完全來自程序的計算,中間沒有編輯審核,每隔幾分鍾就自動更新一下,以便快速的展現出及時的評分。
可以說,這是一個「簡單粗暴」的評分機制。觀眾的評價將以非常直接的方式反映在電影的分數上,心情好時打的「五星」和心情不好時的「一星」都將被加入到簡單的計算公式中,最終變成其他人的參考標准。
但同時,阿北也說到,豆瓣也是有「非正常打分」規避機制的。作為一個擁有一億多用戶的「大眾評審團」,每個用戶都是「一人一票」制,而且隨著打分人數的增加,單人評分對整體評分走向的影響其實是在不斷被稀釋。因此,評分計算方法很簡單,但「刷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總體來說,豆瓣的電影評分是參與評分人群的意見「平均值」,雖然有很多的規避以及防範措施,但總體上受評分人個人喜好的影響較大。但我們都知道,豆瓣的用戶,更多的是在全國一二線城市,而且受眾群體大多數都是人們口中所謂的文藝青年們,所以,對於擁有相對「高端」用戶群體的豆瓣,其評分還是偏「小眾」的
C. 豆瓣電影評分是怎麼來的,可信度有多少呢
豆瓣電影評分一般都是基於用戶的打分,然後把用戶所有打分的情況加在一起,再除以用戶數,最後得出來的結果,而且我認為這個評分的可信度並不高,因為有很多觀眾他們評分的好壞是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情。
D. 豆瓣電影的評分規則是什麼
豆瓣的注冊用戶看完一部電影,心情好的話會來打個一到五星的分(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來)。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零到十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鍾,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但同時,阿北也說到,豆瓣也是有「非正常打分」規避機制的。作為一個擁有一億多用戶的「大眾評審團」,每個用戶都是「一人一票」制,而且隨著打分人數的增加,單人評分對整體評分走向的影響其實是在不斷被稀釋。因此,評分計算方法很簡單,但「刷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那42萬用戶里可能包括資深電影評論家,可能包括你、你的親戚、你的小學同學、早晨賣你油條的那個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個人。但每個人都是一票。這個是「大眾評審團」應該的含義:不是說團里的人全都大眾,而是說和大眾一樣一人一票。
E. 豆瓣評分是什麼很專業嗎
國內的一個電影評價網站,最開始是面向小眾的,但後來開放注冊了。
開放注冊前,豆瓣的評分是比較靠譜的,但開放注冊後,豆瓣的評分就有些不太靠譜了。
專業談不上,畢竟現在什麼人都可以去豆瓣打分,就和什麼人都可以上知乎寫答案一樣了。
目前全球范圍內,其實都沒有一個網站談的上專業,IMDB這個網站是最接近專業這個詞的了,但其實也不能算專業。想看真正的專業,你得去影視學院問一些教授級的人物。
豆瓣之所以還在國內被多數人認可,是因為兩個原因:
1.同行襯托,像是網路影評,有些垃圾片都能有6-7分,暴風的影評,沒幾個人評分,有些好片無分數,騰訊的影評,出了名的給錢就9分,沒錢評你 媽......這些更加垃圾的評分網站讓豆瓣得以存活至今。
2.掃雷劇功能准確,豆瓣對垃圾電影評分准確,豆瓣上4分以下的電影,要麼劇情不好,要麼演員演技有問題導致觀感差,要麼是抄襲的,要麼就乾脆是洗錢的,總而言之,豆瓣雖然對另類電影評價失當,高分電影也未必值那個分,但豆瓣4分以下的電影,有一部算一部,的確都是垃圾,這種掃雷功能也深受大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