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票房以多少天票房算的
是以上映時間的總票房算的
❷ 電影票房一般算多少天
票房統計方法:
現在影院都實行的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的固定時間都會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
分成統計和票房統計是一個體系內的東西,不能分為兩個體系,分成肯定要依靠影院票房的數據,跟票房沒有關系的單位隨便去統計,能設計到分成的也就是院線和發行公司,統計也是院線發給發行公司首先,普遍意義上的電影票房指的就是電影的門票收入,比如你說的賣了10億人民幣。同時也統計觀影人次。
只要電影還沒有下映,收入都算入票房。一般都是以周為單位計算。
分利潤:
這里只說國內的情況,國外的不了解。首先票房要上繳5%到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其次要拿出3.3%交營業稅,剩下91.7%的錢由電影發行(製片)方和院線方對分,具體如何分要看雙方在上映前的具體協議。
目前國內的分賬比例是發行方拿43%,院線方拿57%。當然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逐步要與好萊塢接軌,個別大片已經開始階梯分賬了,具體分賬方式不盡相同。
❸ 電影上映票房多少天
首先就是大家要明白一點一個電影的票房統計多久的還是要看院線對這個電影的接受程度,只要這個電影能給院線一直帶來收益,那麼這些院線一定都會不捨得這部電影停止放映,只要一直有放映那麼票房肯定就會一直漲。
一般的情況下一部電影在院線的生命周期可能就只有一個月左右,但是如果這個電影是一個爆款那麼可能會拉到三四個月那麼久,因此就可以看出來每一個電影的統計時間具體多少天是沒有準確的數字的!
至於票房是如何統計出來的,其實現在的電影都只能在院線比如萬達、金逸、橫店等等上映,因為國內的電影都是和華夏中影集團發行拷貝,中影和華夏再給每個院線發拷貝和密鑰而且電影密鑰到期還要收回。不是院線的話就拿不到拷貝,院線的這些電腦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電影票房還要給專項管理基金的大約5%,每天的固定時間都會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得數據,所以很簡單就可以統計出來票房了。
❹ 電影票房一般算多少天
那肯定就是從上映時間開始算,直到下映的這段時間。每部電影的上映天數都是不一定的。
❺ 2022年電影總票房
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電影暑期檔(6月1日至8月31日,共計92天)總票房91.35億元,以平均每天1億元的成績,為電影市場復甦注入強勁動力。
據了解,為進一步激發電影消費潛力,促進電影市場有序復甦,國家電影局在8至10月持續開展2022年電影惠民消費季活動,推動更多新片大片加快上映,聯合多家電影票務平台發放共計1億元觀影消費券,深挖農村電影消費潛力,推動減稅退稅、社保費緩繳、房租減免、用電階段性優惠、營業中斷類保險等紓困政策在電影行業落地。
❻ 中國電影歷年總票房
4327.6億元。截至到2022年10月29日,中國電影歷年總票房是4327.6億元。2012到2021年,我國電影總票房累計高達4070.9億元,截至2022年10月,這個數字已經更新到了4327.6億元。
❼ 2020電影總票房是多少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突破200億元。
根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截至2020年12月31日10時,中國電影市場2020年度票房突破200億元。其中,票房成績排名前十的影片均為國產影片,總票房超過120億元,佔全年總票房的六成。在經過多年的成長和博弈之後,國產電影成為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的絕對主力。
(7)電影總票房多少天擴展閱讀: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電影市場『風景獨好』,這說明我國政府堅持疫情防控、支持電影復甦的宏觀調控政策成效顯著,也證明人民群眾對院線電影的熱情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日益增強,更標志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勢不可擋。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楊洪濤分析道。他同時補充說,疫情給電影行業帶來了「危」,但也從某種程度上提供了「機」。疫情之前,中國電影業正處於擠掉泡沫、熱錢退去後結構調整、產業重組的過渡期。而疫情期間,電影工作者利用生產「空窗期」潛心創作,探索媒體融合的新賽道,加速了這個過渡過程。
❽ 電影票房計算是一個月嗎 具體還是要看電影怎麼樣
最近這幾年縷縷都會出現某個電影票房沖擊記錄的熱搜,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統計出來的?一般計算的時間多久是一個月嗎?接下來的這篇內容就和大家分享一些相關的信息!
確實如一些人所說一部電影在院線的生命周期一般都是在一個月左右,之後就可以統計這部電影的票房了,但是凡事總有例外的情況發生,如果一個電影極為火爆就像是這幾年出現的幾個爆品那樣,每場都座無虛席院線肯定不捨得下線必然會拉長這部電影在院線的生命周期!
也就是說一般的電影可能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統計總票房,但是對於爆品來說這個時間是沒有限制的,有可能是兩個月也可能是四五個月甚至更久只要能讓院線賺到錢拉長放映的時間完全不是問題!
然後就是關於票房的統計這個問題,放在以前會有專門的機構來統計這個數據的但是問題就是這種數據肯定沒法准確的!但是現在隨著各家院線都推行了電腦售票的系統電影票房的統計就變的簡單了起來,甚至很多電影app上都能做到秒一級的總票房更新,這放在以前是絕對的天方夜譚完全不可想像!
最後就是現在很多的影視行業的上市公司都處於歷史低位,作為一個投資者可以嘗試一下布局了,畢竟像這種底部的機會確實是不多的只要電影行業繼續發展未來再漲起來是可以預期的!
以上就是一些關於電影票房如何統計以及票房的統計時間有多久的信息,隨著國內電影行業的長足發展之後一定還會有更多的新電影創造新的記錄,如果有投資者對於這個行業感興趣的大家完全可以關注一下相關的上市公司!
❾ 請問一部大片的票房是怎麼計算的計算的時間又是多少天
電影局副局長毛羽同時公布了一些數據,截至上周(11月20日),全國的主流院線影院已達1626家,銀幕數達4464塊(而且每日以1.5塊屏幕的速度增長)。這些數字告訴大家,每天票房的收入是有個極限的。以國慶期間的《建國大業》為例,最好生意的一周平均每天可以收1900萬元。加上同期的其它影片,每天全國影院的總票房大概能在2500萬到3000萬元之間。 用這個方法來推論幾部賀歲大片的收入,以市場百分比的佔有率來計算,我們有權從放映日數乘以預估的收入,得出一個總和。 例如,12月份率先推出的賀歲大片是《刺陵》,若每天票房總收可到3000萬元,12月9日公映,第一天獨食,預估能收1500萬元到2000萬元。第二天有《風雲2》加入戰團,3000萬元各給一半,到第三天(12月11日),張藝謀導演的《三槍拍案驚奇》全面公映,於是我們可以這樣推測,市場份額是《三槍》占優,算他可佔一半,即50%,餘下《刺陵》和《風雲2》可出現25%和20%之比,剩下5%是其他仍在上映的片子。那麼,《三槍》從12月11日到12月17日共7天內,票房收入是7天乘以1500萬元,即剛好過1億元。《刺陵》則為首兩天的3500萬元加7天乘以750萬元,即接近9000萬元。《風雲2》則是第一天收1500萬加7天乘以600萬元即可接近6000萬元。 一切數據到了12月18日起變化。《十月圍城》那天上市,市場佔有率重新「洗牌」。算《十月圍城》能佔40%,《三槍》仍有餘力佔25%,《刺陵》和《風雲2》則降至各佔15%左右。那麼,從12月18日到《阿凡達》公映,共有14天檔期。由於節日將近,估計每天整體票房可升至3500萬元,那麼《十月圍城》在元旦前可收14天乘以1400萬元即共1.96億元。《三槍》在這14天能多收1億多,加上之前的1億元,即可達2億元。 票房游戲是此消彼長。如果《三槍》拍得好,口碑又好,那麼它或者能收到2.5億元;相反,他的市場份額會偏向《十月圍城》。當《阿凡達》公映後,《十月圍城》當然仍有後勁。相反幾部提早上畫的片子,比例肯定會降到只剩個位數。 每部大片當然都希望收3億、億元或更多,4 但上述的科學方法,告訴我們,票房並不是「吹」出來的,而是真的可以計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