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子夜吳歌·秋歌原文及賞析
原文: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譯文
長安城內一片月光,千戶萬戶都在搗衣。
秋風吹送搗衣聲聲,家家懷念戍邊之人。
何時才能平息邊境戰爭,讓我丈夫結束遠征。
注釋
1、一片月:一片皎潔的月光。
2、萬戶:千家萬戶。搗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擊,使衣料綿軟以便裁縫;將洗過頭次的臟衣放在石板上捶擊,去渾水,再清洗。
3、吹不盡:吹不散。
4、玉關: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北,此處代指良人戍邊之地。
5、平胡虜:平定侵擾邊境的敵人。
6、良人:古時婦女對丈夫的稱呼。《詩·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罷:結束。
賞析:
全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免於離家去遠征。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真摯情意;雖沒有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情調用意,都沒有脫離邊塞詩的風韻。
月色如銀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含著千家萬戶的痛苦;秋風不息,也寄託著對邊關思念的深情。讀來讓人怦然心動。結句是閨婦的期待,也是徵人的心聲。
籠統而言,詩人的手法是先景語後情語,而情景始終交融。「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又是緊扣題面,寫出了「秋月揚明輝」的季節特點。而見月懷人是古典詩歌傳統的表現方法,加之秋來是趕制征衣的季節,所以寫月也有起興的意義。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而那「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婦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須先置砧上,用杵搗平搗軟,是謂「搗衣」。這明朗的月夜,長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而這種特殊的「秋聲」,對於思婦又是一種難耐的挑撥。「一片」、「萬戶」,寫光寫聲,似對非對,措辭天然而得詠嘆味。秋風,也是撩人愁緒的',「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揚」,便是對思婦的第三重挑撥。月朗風清,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徵人的深情。用「總是」二字,情思益見深長。這里,秋月秋聲與秋風織成渾成的境界,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卻好像真的在,「玉關情」也很濃。王夫之評價說:「前四句是天壤間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詩評選》)此情之濃,不可遏止,於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婦的心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後世的某些人偏愛「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說:「余竊謂刪去末二句作絕句,更覺渾含無盡。」(《西圃詩說》)其實未必是這樣。「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種吞吞吐吐的用語。而從內容上看,正如沈德潛指出的「本閨情語而忽冀罷征」(《說詩晬語》),使詩歌思想內容大大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能過和平生活的善良願望。全詩手法如同電影,有畫面,有「畫外音」。月照長安萬戶、風送砧聲、化入玉門關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十分有意味的詩境,讀者須知,這種猶如女聲合唱的「插曲」決不多餘,它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畫外也在畫中,它回腸盪氣,激動人心。因此,《秋歌》從正面寫到思情,而有不盡之情。
創作背景
六朝樂府的《清商曲·吳聲歌曲》里有《子夜四時歌》,李白這組詩是沿用樂府舊題創作的新詞,其創作的具體時間難以考證。
B. 林青霞出演過的所有電影是哪些誰能告訴我
1973年
窗外飾 江雁容 林青霞處女作《窗外》
1974年
雲飄飄飾 李中江 純純的愛飾 林純純 古鏡幽魂飾 素素 雲河飾 梁新蘭 純情 愛的小屋飾 洛小語 女記者飾 沈馥慧 青青草原上飾 方夢蘭 長情萬縷飾 林珊珊
1975年
煙雨飾 季春霞 女朋友飾 夏小嬋 雲深不知處 熱浪飾 夏小雨 翩翩情飾 翩翩 在水一方飾 杜小雙 水雲飾 水樵 小姨/小姨懷春 飾 婉菁 長青樹飾 羅亞男 愛情長跑飾 徐立屏
1976年
秋歌飾 董芷筠 金色的影子/昨夜,今夜,明夜 楓葉情飾 李錦文
參演電影作品(1974-1984)(20張)不一樣的愛/愛的蓓蕾 飾 宋小瑜 海誓山盟飾 依蓮 八百壯士飾 楊惠敏 狼來的時候/鬼馬俏醫生飾 方潔 追球追求飾 方美涵 明天二十歲 戀愛功夫飾 夏小雲 我是一沙鷗飾 柳燕梅 海天一色
1977年
異鄉夢飾 葉華苓
林青霞在《月朦朧鳥朦朧》中的劇照(14張)我是一片雲飾 段婉露 溫馨在我心/情蒙蒙霧蒙蒙飾 李惠芬 奔向彩虹飾 張曉虹 一片深情 飾 文佳宜 幽蘭在雨中飾 秋夢 金玉良緣紅樓夢飾 賈寶玉
1978年
月朦朧鳥朦朧飾 劉靈珊 真白蛇傳飾 白素貞 處處聞啼鳥飾 沈亞倫 晨霧飾 杜小夢 沙灘上的月亮飾 羅小路 綠色山莊/留下一片相思飾 方亦築 無情荒地有情天飾 殷梅真
1979年
一顆紅豆飾 夏初蕾 《一顆紅豆》
成功嶺上 雁兒在林梢飾 陶丹楓 一片深情/故人風雨 飾 文嘉宜 情奔飾 若萍 難忘的一天飾 田雨秋 彩霞滿天飾 殷采芹
1980年
戀愛反斗星/一對傻鳥飾 沈蓉 金盞花飾 韓佩吟 碧血黃花飾 林意映
1981年
愛殺飾 IVY 中國女兵飾 溫靜怡
1982年
燃燒吧!火鳥飾 衛嫣然 慧眼識英雄飾 沈韻白 槍口下的小百合飾 小涵 紅粉兵團飾 方慧君 脂粉奇兵 紅粉游俠/烈血長天飾 胡芳苓
1983年
蜀山/新蜀山劍俠傳 飾 堡主 《新蜀山劍俠傳》
迷你特攻隊飾 雷莉 四傻害羞飾 莫海倫 我愛夜來香飾 豔紅 黑白珠飾 關雪珠 1938大驚奇飾 怪盜羅蘋 午夜蘭花飾 蘇蘇
1984年
七隻狐狸/X陷阱 情人看刀飾 凌兒 君子好逑飾 JOJO
1985年
警察故事飾 莎蓮娜合作演員;成龍 張曼玉
1986年
夢中人飾 悅香 刀馬旦飾 曹雲 合作演員;鍾楚紅葉倩文 鄭浩南張國強 午馬 英雄偶像/英雄正傳飾 MAY
1987年
橫財三千萬飾 修女 奪命佳人飾 梁美鳳 烽火佳人/旗正飄飄飾 秦鳳
1988年
今夜星光燦爛飾 杜採薇
1989年
驚魂記飾 林楚翹
1990年
滾滾紅塵飾 沈韶華
1992年
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飾東方不敗,合作演員:李連傑關芝琳李嘉欣 鹿鼎記II神龍教飾龍兒(原著里蘇荃和毛東珠的合並),合作演員:周星馳李嘉欣 邱淑珍 絕代雙驕飾 花無缺 新龍門客棧飾 邱莫言 ,合作演員:梁家輝甄子丹吳啟華張曼玉 暗戀桃花源飾 雲之凡
1993年
白發魔女傳飾 練霓裳 合作:張國榮 白發魔女傳2飾 練霓裳 合作:張國榮 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飾 東方不敗 合作演員:王祖賢於榮光 射鵰英雄之東成西就飾 三公主 合作:張國榮梁家輝王祖賢劉嘉玲梁朝偉張學友張曼玉 追男仔飾 程曉東
林青霞主演東成西就劇照(18張)黑豹天下飾 青青 合作演員:張衛鍵陳明真吳嘉麗任達華梁家輝元華
1994年
六指琴魔飾 黃雪梅 合作演員;元彪劉嘉玲 新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飾 李秋水、李滄海 火雲傳奇飾 火雲邪神 重慶森林飾 女殺手 刀劍笑飾 名劍 合作演員:劉德華 徐錦江於利 東邪西毒飾 慕容燕、慕容嫣、獨孤求敗 客串演出: 1992年 鹿鼎記 電影旁白: 1998年美少年之戀 《東邪西毒》
2001年游園驚夢
【電視作品】 1991年 亞視 林青霞寫真集(窗外飛霞) 【有聲作品】 親親我的愛收錄於 滾石 陶大偉1983年《夏日假期》專輯 媽媽的話收錄於滾石 陶大偉1983年《夏日假期》專輯 夢中情收錄於 滾石 九大天王之十二出好戲 / 華納 最動聽的 群星合唱精選 只記今朝笑、天地醉 收錄於 BMG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電影原聲帶 許我向你看、放輕松 收錄於 滾石 暗戀桃花源電影原聲帶 風兒輕輕吹 1979年電影《情奔》
C. 誰有郭小川的《秋歌》 之二
《秋歌——之二》 郭小川
我曾有過迷亂的時刻,於今一想,頓感心痛;
我曾有過灰心的日子,於今一想,頓感愧悔無窮。
是戰士,決不能放下武器,哪怕是一分鍾;
要革命,決不能止步不前,哪怕面對刀叢。
見鬼去吧,三分雜念,半斤氣餒,一己聲名;
滾它的吧,市儈哲學,庸人習氣,懦夫行徑。
面對大好形勢,一片光明,而不放聲歌頌;
這樣的人,哪怕有一萬個,也少於零。
……戰士的一生,只能是戰斗的一生;
戰士的作風,只能是革命的作風。
這個已經是完整版本了
沒有缺少什麼
D. 秋歌(電影:秋歌) 歌詞
歌曲名:秋歌(電影:秋歌)
歌手:劉家昌
專輯:深情系列 3-暢銷電影金曲
青山坡斜
一道彩霞
多少黃昏
有我有他
他像流雲
他像曇花
長久等待
見時一剎
當他光茫照射
射進我心海底下
當他隨日落滑下
我茫然的像沒有家
但願我能
變成燕子
展翅追過
青山彩霞
http://music..com/song/1253071
E. 《秋歌》(李白)尋解釋
子夜吳歌·秋歌 唐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註:
子夜吳歌:六朝樂府吳聲歌曲。《唐書·樂志》:「《子夜吳 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樂府解題》:「後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李白的《子夜吳歌》也是分詠四季,這是第三首詠秋。並由原來的五言四句擴展為五言六句。
一片月:一片皎潔的月光。
萬戶:千家萬戶。
搗衣:洗衣時將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棰打。
吹不盡:吹不掉之意。
玉關:玉門關。這兩句說颯颯秋風,驅散不了內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對遠方徵人的懷念。
平胡虜:平定侵擾邊境的敵人。
良人:指駐守邊地的丈夫。罷:結束。
賞析:
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他的創作實踐中,十分注意向漢魏六朝的民歌學習,從中獲得豐富的養料,充實和發展自己的創作,這首《子夜吳歌》就是詩人向民歌學習而又有所創造的例證。
《子夜吳歌》是六朝時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寫少女熱烈深摯地憶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現非常真誠纏綿,李白正是掌握住了這種表達感情的特點,在本詩中成功地描寫了閨中思婦那種難以驅遣的愁思。「長安」兩句寫景,為抒情創造環境氣氛。皎潔的月光照射著長安城,出現一片銀白色的世界,這時隨著颯颯秋風,傳來此伏彼起的搗衣聲。搗衣含蘊著思婦對徵人的誠摯情意。「秋風」兩句承上而正面抒情。思婦的深沉無盡的情思,陣陣秋風不僅吹拂不掉,反而勾起她對遠方丈夫的憶念,更增加她的愁懷。「不盡」既是秋風陣陣,也是情思的悠長不斷。這不斷的情思又總是飛向遠方,是那樣執著,一往情深。最後兩句思婦直接傾訴自己的願望,希望丈夫早日安定邊疆,返回家園和親人團聚,過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現了詩人對勞動婦女的同情。這首民歌氣味很濃的樂府詩,樸素自然,流麗婉轉,真切感人。
1)有人稱「前四句是天壤間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好」在何處呢?請作簡析;
前四句是天壤間生成好句,「好」在;
「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又是緊扣題面寫出「秋月揚明輝」的季節特點。而見月懷人乃古典詩歌傳統的表現方法,加之秋來是趕制征衣的季節,故寫月亦有興義。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而那「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的月光,(制衣的布帛須先置砧上,用杵搗平搗軟,是謂「搗衣」。)這明朗的月夜,長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而這種特殊的「秋聲」對於思婦又是何等一種挑撥呵!「一片」、「萬戶」,寫光寫聲,似對非對,措語天然而得詠嘆味。秋風,也是撩人愁緒的,「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揚」,便是對思婦第三重挑撥。月朗風清,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徵人的深情。著「總是」二字,情思益見深長。這里,秋月秋聲與秋風織成渾成的境界,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儼在,「玉關情」自濃.
(2)前人曾說過,「余竊謂去末二句,更覺渾含無盡。」你是否同意這個說法。
不同意;
其實未必然。「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不必故作吞吐語。而從內容上看,李白詩歌思想內容大大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過和平生活的善良願望。全詩手法如同電影,有畫面,有「畫外音」。月照長安萬戶。風送砧聲。化入玉門關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多麼有意味的詩境呵!須知這儼然女聲合唱的「插曲」決不多餘,它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畫外亦在畫中,它回腸盪氣,激動人心。因此可以說,《秋歌》正面寫到思情,而有不盡之情。
F. 電影《鄉村愛情交響曲》王天來給李秋歌唱歌是多少集啊
應該在25~28集的樣子,具體記不清楚了,唱的是《秋歌》。
G. 瓊瑤是誰
台灣女作家
【基本資料】
姓名:陳喆
筆名:瓊瑤
英文名稱:Qiong Yao
生日:1938年4月20日
星座:金牛座
身高:155公分
學歷:高中畢業
婚姻狀況:已婚
最喜愛的季節:秋季
最喜歡的動物:狗
最喜愛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嗜好:詩詞、小說、電影
優點:感情細膩,文筆優美,詩詞功底深
就職於:作家
籍貫:湖南省衡陽
【人物簡介】
原名陳喆,衡陽縣渣江鎮人。1938年4月20日生於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高中畢業後不久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進入電視、電影製作行業,其間婚姻破裂。現任丈夫為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中國台灣當代作家。原名陳喆,筆名瓊瑤、心如、鳳凰等。湖南衡陽人。她生逢戰亂,1949年隨家遷台灣,就讀於台北師范附小及台北一女中。高中畢業後未能考取大學。16歲在台灣《晨光》雜志發表短篇小說《雲影》。讀高中時,先後發表200餘篇文章 。1963年自傳式長篇小說《窗外》出版,一舉成名 。1963 ~ 1985年 ,共創作長篇小說 《幸運草》 、《煙雨蒙蒙》 、《 幾度夕陽紅 》、《彩雲飛》 、《心有千千結》 、《在水一方》 、《月朦朧 ,鳥朦朧》 、《雁兒在林梢》、《碧雲天》、《冰兒》等42部。美化人生的愛情理想是她小說的主旋律;曲折新奇、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是她小說引人入勝的主要手段;具有濃郁詩意、雅俗共賞的文學語言是她小說獨具魅力的重要特點。因此她的言情小說擁有龐大的讀者群。並有大量作品被拍成電影、電視片。
【個人自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8tes.html
【筆名由來】
瓊瑤出自詩經
《詩經·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注釋:
瓊琚:美玉美石之通稱
匪:非
【年歷事跡】
1947年九歲在上海《大公報》兒童版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十六歲時,用成人的口吻寫的小說《雲影》在《晨光》雜志發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學畢業。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從此躍登台灣文壇。她創作頗豐,作品已有數十部之多。許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幾甚至幾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在台灣和海外擁有大量讀者,尤其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
1942隨家人由成都遷回故鄉湖南省,其後因抗日戰爭爆發遷回四川
1947舉家遷上海,在上海《大公報》發表其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
1949遷往台灣台北,父親任教於台北師大歷史系,母親任教於建國中學
1959結婚
1963在《皇冠》雜志刊出小說《窗外》,不久後出單行本,為瓊瑤出版的第一本書
1964離婚
1965作品首度搬上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絲花》,《煙雨蒙蒙》,《啞女情深》
1968成立火鳥公司,拍攝《月滿西樓》和《陌生人》(改編自小說《幸運草》)
1976成立巨星公司
1979與平鑫濤結婚
1985出版《冰兒》,唯一沒有父母親角色的小說
1986推出電視連續劇《幾度夕陽紅》
1988首度返回大陸
1990出版《雪珂》,首部歷史古裝長篇小說
【寫作生涯】
提及香港和台灣兩地的愛情小說,瓊瑤確實是一個橫跨三十多年的"品牌".事實上,自她的處女作《窗外》在1963年發表後,便奠定了她在愛情小說的重要地位.
瓊瑤的小說可分為三期:早期小說包括1963年發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靈》和《白狐》,主要是由歷朝歷代中國民間傳奇發展的古人愛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說由《海鷗飛處》開始,至《燃燒吧!火鳥》,主要是描寫當代台灣為背景的愛情小說,除《我是一片雲》外,可說全是大團圓結局.晚期則由八十年代創作出版《雪珂》開始,小說的背景搬回古代,內容企圖處理變遷中都會男女的愛情觀,並嘗試脫離早期悲劇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樂故事.
《幾度夕陽紅》是瓊瑤小說創作中的重要作品,當中時空交錯,人物眾多,情節復雜,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兩條故事主線,分別發生於抗戰時期的重慶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個故事是女主角夢竹的年輕時代,她和來自昆明的大學生何慕天相戀,因母親反對而發生許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後,夢竹嫁給了何慕天的好友楊明遠,並定居台北.小說的第二部則是夢竹女兒曉霜的戀情,曉霜的相戀對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並在何慕天開設的公司任職,此後即是一連串的舊恨新愁的交織.最後,霜曉與魏如峰有情人終成眷屬,夢竹仍留在明遠身邊,何慕天隱居山上不問世事.
這部作品,內容和結構都類似電視連續劇的模式,亦即是情節復雜,高潮迭起;情感表達方式強烈而誇張;人物關系則因家庭夙怨而糾纏不清;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導致種種終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謎底的揭曉,及戰亂,分離和重逢,這一切無疑是通俗劇的"基本元素".
總括而言,在瓊瑤的愛情王國,愛情是滋潤女性自我並賦與活力的源頭.沒有愛情,女性的自我就會枯萎凋零.在這情況下,瓊瑤的女性形象無可避免的顯得被動和消極.事實上,在五四時代,"愛情"這個概念是一種公眾性的意識形態,主要是對中國父權制度的反叛和挑戰,但在瓊瑤的言情小說里則完全屬於私人領域,對愛情的描述也純由女性的立場出發,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評為女主角面目蒼白的理由;然而,這樣一個夢幻世界推到了極致也有其意識形態上的助力,逆轉了父權家庭中尊卑階層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使擁有資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喚下,對一無所有的子女,特別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獻.這亦是言情小說的精神所在.
【瓊瑤作品集】
《窗外》
《幸運草》
《六個夢》
《煙雨蒙蒙》
《菟絲花》1964年夏於台北
《幾度夕陽紅》1964年8月30日
《潮聲》1964年底
《船》1965年7月15日於台北
《紫貝殼》1966年6月29日深夜
《寒煙翠》1966年3月18日於台北
《月滿西樓》1966年暮秋
《剪剪風》1967年5月14日夜
《彩雲飛》1968年3月9日黃昏於台北
《庭院深深》1969年3月25日黃昏於台北
《星河》1969年12月廿日晚初稿完稿/12月26日修正完畢
《水靈》1971年1月14日於台北
《白狐》1971年8月14日
《海鷗飛處》1972年3月20日午後於台北
《心有千千結》1972年12月29日夜初稿/1973年1月3日夜修正完畢
《一簾幽夢》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於台北/1973年5月8日午後修正完畢
《浪花》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於台北/1973年5月8日午後修正完畢
《碧雲天》1974年1月9日夜初稿完稿/1974年1月29日修正完畢
《女朋友》1974年5月初稿完稿/1975年3月7日再稿完稿
《在水一方》1975年1月15日黃昏初稿完稿/1975年1月29日凌晨再稿完稿/1975年2月6日深夜三度修/1976年3月13日黃昏四度改定
《秋歌》1975年8月13日夜初稿完稿/1975年8月21日夜初度修正/1975年8月28日二度修正
《人在天涯》1976年3月5日夜
《我是一片雲》1976年4月8日黃昏初稿完稿/1976年4月15日午後一度修正/1976年4月22日晚二度修正
《月朦朧鳥朦朧》1976年9月26日凌晨初稿完稿/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雁兒在林梢》1976年9月20初稿完稿/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一顆紅豆》1977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1978年1月12日黃昏修正
《彩霞滿天》1978年4月17日黃昏初稿完稿/1978年5月11日黃昏初度修正
《金盞花》1978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1979年1月17日初度修正/1979年2月16日二度修正
《夢的衣裳》1979年5月15日夜初稿完稿/1979年7月22日初度修正
《聚散兩依依》1979年12月3日午後初稿完稿/1979年12月18日晚改寫完稿/1980年4月24日最後修正
《卻上心頭》1980年8月11日夜初稿完稿於可園/1980年8月27日夜修正於可園
《問斜陽》1980年12月9日初稿完稿於可園/1981年2月23日黃昏修正於可園
《燃燒吧!火鳥》1981年5月12日黃昏初台北可園/1981年8月4日深夜修正於台北可園
《昨夜之燈》1981年11月30日夜初稿完稿於台北可園/1982年3月1日深夜初度修正於台北可園/1982年3月5日午後再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匆匆,太匆匆》1982年9月16日午後寫於台北可園
《失火的天堂》1983年6月14日凌晨初稿完成於台北可園/1983年8月28日深夜修正完成於台北可園/1983年10月4日夜再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冰兒》1985年7月4日初稿完稿於台北可園/1985年8月17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剪不斷的鄉愁》1988年10月15日寫於台北可園
《我的故事》1989年2月14日黃昏完稿於台北可園/1989年5月11日修正於長沙華天酒店
《雪珂》1990年10月15日完稿於台北可園/1990年11月5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望夫崖》1990年12月21日完稿於台北可園/1991年1月31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青青河邊草》1992年1月8日完稿於台北可園/1992年1月17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梅花三弄系列》:《梅花烙》1993年7月26日於台北可園、《水雲間》1993年8月26日於台北可園/1993年9月3日修正於台北可園(《鬼丈夫》由彭樹君執筆改寫)
《兩個永恆系列》:《新月格格》1994年6月22日完稿於台北可園、《煙鎖重樓》1994年8月10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兩個天堂系列》:《還珠格格I》1997年7月19日完稿於台北可園/1997年7月30日修正於台北可園、《蒼天有淚》1997年10月14日完稿於台北可園/1997年11月5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還珠格格II》
《還珠格格III天上人間》
《又見一簾幽夢》
H. 秋歌的作者簡介
原名陳喆 ,衡陽縣渣江鎮人。1938年4月20日生於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高中畢業後不久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進入電視、電影製作行業,其間婚姻破裂。現任丈夫為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1947年九歲在上海《大公報》兒童版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十六歲時,用成人的口吻寫的小說《雲影》在《晨光》雜志發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學畢業。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從此躍登台灣文壇。她創作頗豐,作品已有數十部之多。許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幾甚至幾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在台灣和海外擁有大量讀者,尤其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瓊瑤的作品:·剪不斷的鄉愁(散文) ·女朋友 ·冰兒 ·翦翦風 ·卻上心頭 ·梅花烙 ·燃燒吧火鳥 ·人在天涯 ·雪珂 ·望夫崖 ·昨夜之燈 ·聚散兩依依 ·問斜陽 ·新月格格 ·夢的衣裳 ·水靈 ·煙鎖重樓 ·六個夢 ·一顆紅豆等等1938出生於四川成都,父親陳致平,母親袁行恕 ; 1942隨家人由成都遷回故鄉湖南,其後因抗日戰爭爆發遷回四川 ;
1947舉家遷上海,在上海《大公報》發表其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 ;
1949遷往台灣台北,父親任教於師大國文系,母親任教於建國中學 ;
1963在《皇冠》雜志刊出小說《窗外》,不久後出單行本,為瓊瑤出版的第一本書
1965作品首度搬上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絲花》,《煙雨蒙蒙》,《啞女情深》;
1968成立火鳥公司,拍攝《月滿西樓》和《陌生人》(改編自小說《幸運草》) ;
1985出版《冰兒》,唯一沒有父母親角色的小說 ;
1986推出電視連續劇《幾度夕陽紅》 ;
1990出版《雪珂》,首部歷史古裝長篇小說 ;
I. 瓊瑤電影.電視劇 全集列表
http://ke..com/view/6866.htm
【瓊瑤全集】
1.窗外
2.幸運草
3.六個夢
4.煙雨蒙蒙 (情深深雨蒙蒙)
5.菟絲花
6.幾度夕陽紅
7.潮聲
8.船
9.紫貝殼
10.寒煙翠
11.月滿西樓
12.翦翦風
13.彩雲飛
14.庭院深深
15.星河
16.水靈
17.白狐
18.海鷗飛處
19.心有千千結
20.一簾幽夢 (又見一簾幽夢)
21.浪花
22.碧雲天
23.女朋友
24.在水一方
25.秋歌
26.人在天涯
27.我是一片雲
28.月朦朧鳥朦朧
29.雁兒在林梢
30.一顆紅豆
31.彩霞滿天
32.金盞花
33.夢的衣裳
34.聚散兩依依
35.卻上心頭
36.問斜陽
37.燃燒吧火鳥
38.昨夜之燈
39.匆匆太匆匆
40.失火的天堂
41.我的故事
42.冰兒
43.剪不斷的鄉愁
44.雪珂
45.望夫崖
46.青青河邊草
47.梅花烙 (梅花三弄之一)
鬼丈夫 (梅花三弄之二)(瓊瑤原著/彭樹君整理)
48.水雲間 (梅花三弄之三)
49.新月格格 (兩個永恆之一)
50.煙鎖重樓 (兩個永恆之二)
51.蒼天有淚 三之一 無語問蒼天
52.蒼天有淚 三之二 愛恨千千萬
53.蒼天有淚 三之三 人間有天堂
54.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一 陰錯陽差
55.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二 水深火熱
56.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三 真相大白
57.還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一 風雲再起
58.還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二 生死相許
59.還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三 悲喜重重
60.還珠格格(第二部)五之四 浪跡天涯
61.還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五 紅塵作伴
62. 天上人間 三之一
63. 天上人間 三之一二
64. 天上人間 三之三
【瓊瑤其它作品】
還珠格格寫真全紀錄
情深深雨蒙蒙寫真全紀錄
天上人間寫真全紀錄
又見一簾幽夢寫真全紀錄
瓊瑤小說改編『電影』一覽表
電影片名
書名
首映日期
婉君表妹
六個夢(追尋)
1965.08.24
菟絲花
菟絲花
1965.09.25
煙雨蒙蒙
煙雨蒙蒙
1965.10.29
啞女情深
六個夢(啞妻)
1965.12.30
花落誰家
六個夢(三朵花)
1966.05.06
窗外(黑白片)
窗外
1966.05.12
幾度夕陽紅(上集)
幾度夕陽紅
1966.09.04
幾度夕陽紅(下集)
幾度夕陽紅
1966.10.08
春歸何處
幸運草(黑繭)
1967.02.22
尋夢園
幸運草(尋夢園)
1967.05.25
紫貝殼
紫貝殼
1967.08.18
窗里窗外
幸運草(迴旋)
1967.09.15
遠山含笑
潮聲(深山裡)
1967.12.09
第六個夢
六個夢(生命的鞭)
1968.02.11
月滿西樓
月滿西樓
1968.04.26
陌生人
幸運草(陌生人)
1968.05.24
深情比酒濃
六個夢(歸人記)
1968.06.13
明月幾時圓
六個夢(夢影殘痕)
1968.夏
女蘿草
月滿西樓(晚晴)
1968.06.22
寒煙翠
寒煙翠
1968.08.14
船
船
1969.02.29
幸運草
幸運草
1969.02.29
晨霧
潮聲(晨霧)
1960's
庭院深深
庭院深深
1971.08.19
窗外
窗外
1973
彩雲飛
彩雲飛
1973.06.30
心有千千結
心有千千結
1973.10.25
海鷗飛處
海鷗飛處
1974.06.29
一簾幽夢
一簾幽夢
1975.02.11
翦翦風
翦翦風
1975.03.01
女朋友
女朋友
1975.03.28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1975.07.30
秋歌
秋歌
1976.02.01
碧雲天
碧雲天
1976.07.10
浪花
浪花
1976.10.07
我是一片雲
我是一片雲
1976.12.31
月朦朧鳥蒙矓
月朦朧鳥蒙矓
1977.02.18
人在天涯
人在天涯
1977.03.25
奔向彩虹
水靈(五朵玫瑰)
1977.06.25
風鈴風鈴
水靈(風鈴)
1977.07.01
一顆紅豆
一顆紅豆
1978.02.07
雁兒在林梢
雁兒在林梢
1978.03.29
彩霞滿天
彩霞滿天
1979.01.28
金盞花
金盞花
1980.03.29
聚散兩依依
聚散兩依依
1981.02.05
夢的衣裳
夢的衣裳
1981.03.29
卻上心頭
卻上心頭
1982.02.25
燃燒吧! 火鳥
燃燒吧! 火鳥
1982.02.25
問斜陽
問斜陽
1982.09.25
昨夜之燈
昨夜之燈
1983.03.26
瓊瑤小說改編『電視連續劇』一覽表
資料取自:瓊瑤的夢--陳彬彬著
連續劇片名
書名
首映日期
幾度夕陽紅 (30 集)
幾度夕陽紅
1986.01.07
煙雨蒙蒙 (40 集)
煙雨蒙蒙
1986.08.11
庭院深深 (40 集)
庭院深深
1987.05.04
在水一方 (40 集)
在水一方
1988.01.11
海鷗飛處彩雲飛
(40集)
海鷗飛處、彩雲飛
1990.02.13
婉君 (18集)
六個夢
1990.02.19
啞妻 (19 集)
六個夢
1990.03.15
三朵花 (11 集)
六個夢
1990.04.11
雪 珂(24集)
雪 珂
1990.12.24
望夫崖 (26 集)
望夫崖
1991.03.04
青青河邊草 (42 集)
青青河邊草
1992.03.17
梅花烙 (21 集)
梅花烙
1993.10.12
鬼丈夫 (22 集)
鬼丈夫
1993.11.11
水雲間 (26 集)
水雲間
1993.12.22
新月格格 (27 集)
新月格格
1995.04.17
煙鎖重樓 (24 集)
煙鎖重樓
1995.05.17
一簾幽夢 (47 集)
一簾幽夢、浪花
1996.03.25
還珠格格 (24 集)
還珠格格
1998.04.28
蒼天有淚 (24 集)
蒼天有淚
1998.03.25
還珠格格(第二部) (48 集)
還珠格格(第二部)
1999.04.21
情深深。雨蒙蒙
(49 集)
煙雨蒙蒙
2001.04.03
天上人間
(還珠格格(第三部))
(40 集)
天上人間
(還珠格格(第三部))
2003.07.07
又見一簾幽夢
(46集)
一簾幽夢
200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