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成本,大回報」的電影有哪些哪部是在意料之外
“小成本,大回報”的電影有《夏洛特煩惱》、《瘋狂的石頭》、《快把我哥帶走》和《人在囧途》,這些作品的投資很少,最終所收獲到的票房卻顯得特別的可觀。其中《夏洛特煩惱》是在大家的意料之外,因為網友們都沒有想過這個作品會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可能大家都覺得沈騰和馬麗兩個人的熱度很高,所以拿到14.4億的票房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可是當初他們飾演這個電影的時候其實沒有太高的熱度。
兩位主演的表現非常到位,其他演員的配合也非常好,所以最終這個電影的票房直線飆升,而且一躍打破了10億的票房。隨著後期熱度的延續,這個電影最終以14.4億的票房成功收官。當時的電影票價沒有那麼的昂貴,能夠拿到這么高的票房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可以看得出來這個電影是叫座又叫好的。這個電影的投資和收入相差甚大,所以最終的結果出人意料。
❷ 吳京《戰狼2》重映僅990萬,《阿凡達》卻3.7億,差距為何這么大
前不久,《阿凡達》重映院線,引發了一波觀影熱潮。
作為首部3D大製作好萊塢電影,它承載了太多影迷朋友的回憶了。當年《阿凡達》首映時,一張3D票被黃牛黨炒出幾百塊上千塊的天價電影票,引發了一次現象級的觀影體驗。
《阿凡達》登錄院線後,院線的電影沒怎麼有競爭力,因此《阿凡達》的重映,經典的3D特效+賣座的科幻題材,勢必會再次占據院線榜首的位置。果不其然,《阿凡達》上映後以每天幾千萬的票房速度持續增長近10天,最終在重映檔期內拿下了3.7億的票房。
這個數據不得不讓院線其他電影屈服,畢竟是曾經全球票房榜單第一名,在全球總共斬獲了27億多美元,在國內總共票房也拿下了17.15億的票房。
同樣是重映,同樣是曾經的票房榜第一,只不過《戰狼2》是國內。但吳京的《戰狼2》卻票房慘淡。雖然首映時累計票房拿下了56.8億,但是重映卻僅拿到了990.2萬的票房,連1000萬都不到,也意味著這部電影連《阿凡達》重映一天的票房都趕不上。
那麼,為什麼同樣是曾經的票房爆款電影,重映後的差距會如此之大?
如果你仔細觀察兩部電影的區別,你就會明白為何重映票房差距會這么大。
首先,投資成本差異決定了電影質量差距。 《阿凡達》是一部投資了2.37億美元的大製作好萊塢電影,而《戰狼2》投資2億元。2.3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5億左右。從投資成本上來看,好萊塢大片往往是高投資高風險高回報的電影,而國內的電影製作很難有動輒投資到15億的電影,即使是號稱要拿150億票房的國產特效奇幻大片《封神三部曲》,投資也不到15個億,三部電影總共投資13億。
顯然,投資成本上的差異,會直接決定電影製作質量的差異,進而就會決定票房號召力的差距。雖然現在國內的電影製作質量在不斷地提升,但相比工業體系完善的好萊塢大片製造廠,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電影製作質量上的差異仍然存在,這會在根本上決定了電影特效的差異,比起特效差的,肯定都願意看特效好的大製作,更何況還有3D效果的加持,何樂而不為呢?
其次,電影口碑決定了票房號召力差距。 如果一部電影只叫座不叫好,那說明這部電影營銷做的好,商業化 娛樂 化做的好,但同時也說明這部電影口碑很差。雖然我們不可否認《戰狼2》有良好的營銷力以及國民號召力,畢竟題材是主旋律題材,再加上《戰狼2》口碑也還算不錯,質量也過關。
稍加煽風點火,遇到合適的暑期檔,很容易被各大投資方和影院烘托成一部爆款電影。但是我們不能把營銷製造出來的爆款電影就等同於真正意義上的好的電影。這一點吳京在采訪時也曾經表達過自己的看法,他也是同意的。
爆款電影只能說明它足夠賣座,能夠吸引投資方投資,能夠讓影院為了賺錢給它排片量,但不能說明它口碑也很好。當然也不是說《戰狼2》口碑差,《戰狼2》打破了國內票房天花板,而且是主旋律題材的首部爆款電影,它的成功有目共睹。
但當它遇到了《阿凡達》這樣的叫好又叫座的電影時,就會被比較下去。《阿凡達》這部電影,詹姆斯卡梅隆給觀眾打造了一個神奇的外星世界,劇本打磨得非常精細。並且還有號稱首部3D電影特效的加持,讓這部電影站在了電影 歷史 新高度上成為了一部「神作」。正因為有了口碑的加持,即使是在重映檔期,《阿凡達》依然能占據票房榜首,拿下3.7億的票房。
說到這里可能會有網友說,這是崇洋媚外的行為,借用吳京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見不得國人變強。 不得不承認有這樣的想法的人還是很多的。但是站在熱愛電影熱愛祖國的角度來講,國內電影市場欣欣向榮、蓬勃發展是每個國人都想看到的。差距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所以我們應該認清楚某些差距,才能看得更遠,做得更好。
《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曾經在采訪時說過,我們國內的特效製作水平和科幻片工業體系還非常的不完善,相比好萊塢已經完善的特效水平和工業體系,差距還是相當大的。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好萊塢成立於1886年,而我國的科幻元年在2019年才正式開啟,做特效電影也才慢慢開始有了發展。
像《我不是葯神》和《流浪地球》這樣的票房和口碑雙雙成功的佳片,才是我們未來要努力的方向。希望國內的電影市場能夠滋潤出更多這樣的好電影,也希望影院能夠為更多口碑好的電影增加排片量。
❸ 低成本高回報的電影有哪些而高成本卻賠的很慘電影又有哪些
小成本卻優秀的電影有以下幾部:
《失戀33天》:一部典型的以小博大,11年白百何以及文章都是電影新人,該電影的製作成本不高,3000千萬~5000千萬之間,卻能夠收獲3億多票房,在11年,票房過億的電影可不多。當之無愧的黑馬,也讓白百何從此走向票房靈葯之路。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距離財富自由,我們只差留言區一個機遇!!
❹ 好萊塢出品的電影票房都很高,那有哪些投資很大還虧本了的電影
《異星戰場》這部2012年上映的《異星戰場》電影投資高達2.5億成本,還有鋪天蓋地的宣傳費用花了1億美金,電影沒上映前就炒得很火爆,但是沒想到上映後口碑失守,導致票房慘敗,全球只有1.2億票房左右,連帶迪士尼發行公司股票也大跌,導致公司股票虧損1.2美元。
這樣的電影,只能用「痛快」二字來形容了,全片沒有冷場,一口氣看下來,什麼叫刀光劍影,什麼叫血肉橫飛,全在這兩個多小時裡面。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連本都沒回來,我也是非常好奇的!
❺ 自2000來有哪些小成本,卻高口碑高票房的電影
瘋狂的石頭 300萬成本,2700萬左右的票房。
電鋸驚魂 120萬美元成本,1億多美元的票房。
思念33天 870萬成本,將近4億票房。
2000年之前,《活埋》300萬美元成本,2000萬票房;《低俗小說》800萬美元成本,2億美元回報;《兩桿大煙槍》96萬英鎊成本,1億多回報;《女巫布萊爾》3.5萬美元成本,3億美元回報(有米高梅電影公司的專業炒作);《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萬美元成本,美國十大另類科幻片第一名……還嫌不足,直接聯系我吧。
❻ 全球十大投資最高的電影排行榜,10部耗資巨大的高成本電影,你看過幾部
《阿凡達》詹姆斯卡梅隆十年磨一劍拍攝的超級大片《阿凡達》,勇奪影史票房第一,並將3D概念推廣到全世界,當真是一部劃時代意義的電影。詹姆斯-卡梅隆是好萊塢的頭號技術狂人,而且是不可救葯的完美主義者,一向秉承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信條,《異形》、《深淵》和《終結者2》在利用電腦特效上,都具有革命性的開創意義。
成本4400萬美元放現在大約合3.4億美元,全球票房2600萬美元。上映時間為1963年6月12號。豆瓣評分7.8。後來經過多次重映,直到2004年票房也僅僅有5000多萬美元,是好萊塢賠得最慘的一部影片。光伊麗莎白泰勒在拍攝期間的化妝和裝飾費用就高達19萬美。為了拍攝該影片製片方幾乎是重新搭建了一個羅馬城。僅伊麗莎白泰勒的片酬就高達百萬美元。
❼ 有哪些低成本高回報的電影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對於這個提問,我心中第一反應就是下面兩部低成本高回報的神劇,下面我來闡述一下自己對它們的觀點
1、《心花怒放》
這部劇是在2014年上映的電影作品,由著名演員黃渤和徐崢主演,主要講述的是劇中主角由於感情問題與好友一起上路旅行,隨後開啟了一段令人捧腹的旅程,是一部實打實的喜劇電影。這部電影當時的投資低到令人不敢想像,但是票房卻一路突飛猛漲到了接近12億,可以說是低成本高回報的典型案例了哈。
2、《夏洛特煩惱》
這部劇是開心麻花團隊出品的作品,集合了團隊的當紅笑星。在上映之前沒有過多的宣傳和路演,但是在登陸國內影院之後,憑借著有口皆碑的口碑發酵與傳播,與此同時,引發的話題量和觀影熱潮是出乎意料的。這部投資僅為2100萬的低成本喜劇,一路高歌猛進,在國內電影市場砍下了14億之多的超高票房,同時也奠定了開心麻花團隊在喜劇市場的領軍位置。
上述兩個案例皆是我個人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幾部國產低成本高回報的電影推薦!
1《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當初是劉德華投資拍攝的當時黃渤還是不是很出名這部電影華仔可能只是抱著捧紅新人的想法投資的可是沒想到的時候上映之後一片叫好票房收益十分可觀,是當年的票房黑馬這一部電影也算是黃渤封帝的一個重要踏板!而招牌式的甩頭席娟了無數個QQ群聊!
2《瘋狂的賽車》有了第一部的成功自然為續集做足了准備,雖然准備充足但是這部電影投資也並不算多而且選的也都是名氣不太大的演員不過可能越是名氣不太大的演員演技越是精湛吧!這部當你票房也十分可觀!
3《人在囧途》這是徐崢式喜劇風格特別重要的一部作品雖然投資小但是絕對的名利雙收不止取得了高票房更是開創了「人在囧途」的招牌電影後續的續集嗎雖然票房可觀但是內容上就有點不太理想了!
4.《分手大師》這部電影是鄧超首部導演的電影內容上設計的還算精彩楊冪作為當時的流量擔當也貢獻了很多演技並不像現在的流量明星那樣,而且跟唐大師的合作更是堪稱經典以後在後續一些作品還能看到鄧超跟他的再次合作,可惜啊後面的《惡棍天使》就有點太不理想了,這部電影也算是小投資高回報的典範了!
5.《夏洛特煩惱》這是算得上一部登天的電影!「愛笑會議室」「開心麻花」這些人奮鬥了那麼多年終究還是名氣不太大!一部電影成就了一群人直接把艾倫、沈騰、馬麗,推到了一線明星上這一部算是小成本高回報的巔峰之作了,至今還沒有其他作品超越它!
這五部算是低成本高回報的國產電影的代表作了!
應該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記得當時說拍攝成本:合人民幣1076.7044萬,大概這樣。作者自己本人投入:九把刀在小說的序里提到過投資人應該是撤資一半,那麼他和他經紀人一起大概投了500萬左右。雖然是個小成本,卻在當時紅遍全國。
而且每次看了不知道為什麼,回來以後時常想起它,有強烈的再看一遍的沖動。《那些年》像是些低成本高回報的代表,很多時候一部電影會火不是因為它有多優秀而是因為有太多的人與它有共鳴。
❽ 《人生大事》票房突破13億,片方成本不超6000萬元,為啥這么火
《人生大事》成本不超6千W的影視製作,票房卻超過上映近一月成本達20個億的外國特效大片。毫無疑問,在疫情多年的影響下,在經濟、就業、社會都出現了一定問題的環境下,人生大事的就更顯非比尋常。
導演說:「我不是那種特別想表達的導演。我沒有強烈地想要告訴大家什麼,我覺得這故事就是故事,沒有那麼深,我也沒看破生死。我覺得我們能輸出一種溫度,夾雜有一點態度,就夠了。」我覺得他的成功最大之處在於:滲透到了觀眾的心裡,產生了當下的共鳴。
電影人生大事 投資額並不高,但以其動人的故事、細膩的情節征服了觀眾,自上映以來,連續十幾天都是票房日冠,成為暑期檔國產電影的第一批大黑馬。
❾ 成本3.3億,票房卻只有7000萬,百億影帝的哪部電影被打下神壇呢
時下,中國娛樂業的發展非常繁榮,尤其是影視業的發展更是蓬勃發展,更何況電影業,現在很多熱門的都對電影市場感興趣,想分一杯羹,賺取一些紅利,但從電影一開始,就不是所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黃渤是電影界的一位非常有名的經典人物了。他是這部電影的票房保證。因為他的整體水平,沒有人能比得上他。他曾經創造了100億元的票房,實力毋庸置疑。但電影大王黃渤也有遭遇滑鐵盧時,正是電影」被光抓走的人「,投資了3億元,最終取得了7000萬元的票房。這真是一個很大的損失!百億影帝也有被打下神壇的時候。大家覺得怎樣呢?
❿ 盤點電影史耗資最大電影Top10
現在的電影都是張口閉口大製作,大投資,原來我們看到的都是天價電影啊!但是真正的看了又覺得對不起所說的大製作,下面跟我去看看電影史上好看的大製作電影排行榜!
NO.10《》2009
製作成本:2.2億美元
全球票房 :7.6億美元
災難片大導羅蘭-艾默里奇雖然總能製造出豪華得令人目瞪口呆的大場面,但在技術上他從來不嘗鮮,不像詹姆斯-卡梅隆、喬治-盧卡斯和彼得-傑克遜那樣喜歡做技術先驅,也就是說,他只使用成熟的技術,而成熟的技術一般不會太貴。他拍《獨立日》,只花掉了7500萬美元。這回拍《》,看上去無比鋪張,每一個鏡頭都是用厚厚的美元鋪出來的,但實際上,這些特效鏡頭實施起來並沒有太高的難度,在演員上,他也精打細算,連要價500萬美元的中等明星都沒用一個。所以《》的製作成本“只有”2億美元。
NO.9《金剛》2005
製作成本:2.5億美元
全球票房:5.5美元
彼得-傑克遜一向善於花小錢辦大事,《指環王》三部曲那麼何等的規模,總共才用掉了2.7億美元。然而話說回來,傑克遜拍《指環王》的時候,腕兒還不夠大,總要聽命於人,等到拍《金剛》,那就是投資人要聽命於他了,所以不免出手大了些。再加上拍《金剛》是傑克遜兒時的夢想,所以一定要精益求精,片長也不妥協,足足三個小時,光是金剛島上的各種珍奇怪獸,就毫不手軟地出現了大小幾百隻,而用最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拍攝金剛,更是用度驚人,所以成為當時最貴的電影。幸好《金剛》的性價比還不錯。
NO.8《超人歸來》2006
製作成本:2.5億美元
全球票房:3.9億美元
導演完《X戰警》系列的前兩部後,布萊恩-辛格突發奇想,決定復活大銀幕上最著名的超級英雄——超人,對此華納兄弟感到很欣慰,畢竟在《黑客帝國》完結後,他們很希望能有一套新的系列電影頂上。超人是天生干大事的,所以在《超人歸來》里,辛格讓大惡棍萊克斯-盧瑟製造出一塊新的大陸出來,而原來的,就讓它們下海吧。顯然,這需要用到很多特別費錢的電腦特效。可能是因為2000年以來銀幕的超級英雄太多了,歸來的超人票房並不理想,2.5億的成本更讓華納兄弟心驚肉跳。
NO.7《異星戰場》
製作成本:2.71億美元
全球票房:2.8億美元
《異星戰場》用《阿凡達》原裝後期團隊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火星。片中雖有大量的電腦特效,但攝制組在拍攝時還是想盡量利用真實的地點與風景,傳統的電影拍攝與電腦特技魔力完美結合,給這個故事注入鮮活的生命。可惜的是影片上映之後,口碑相當一般,票房慘淡,外媒更指影片是“用各種特效美化的科幻影片的大雜燴”。
NO.6《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2009
製作成本:2.75億美元
全球票房:9.3億美元
當初華納兄弟選英國人大衛·葉茨導演《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要的就是他沒有學會好萊塢導演大手大腳的毛病,他拍《哈利·波特與鳳凰令》,才花了1.5億美元,硬是跟此前一部齊平。可是到了《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他也沒能剎住車,續集電影主演 片酬 水漲船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所以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拍《哈利·波特與鳳凰令》時拿到1700萬,這回他就嚷嚷著要進2000萬俱樂部。而為了迎接3D時代的到來,大衛·葉茨也不能不應景拍些更炫的動作場面,結果不小心多用了1億美元的製作費。
NO.5《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製作成本:2.8億美元
全球票房:14.09億美元
聚集了近年來最受歡迎的超級英雄們,包括美國隊長、鋼鐵俠、綠巨人、雷神、獵鷹和黑寡婦,使得這部影片成為繼《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之後最賣座的影片。但是,超級英雄可不便宜,除了一線演員助陣,影片使用重金打造了超過3000個特效鏡頭,而為了製作這3000多個特效鏡頭,漫威把影片的後期製作放在了5到7個不同國家的12個後期公司中進行製作。
NO.4《長發公主》
製作成本:2.81億美元
全球票房:5.9億美元
根據聞名世界的經典童話《萵苣姑娘》改編而成的《長發公主》作為最昂貴的電影之一,通常會讓人大跌眼鏡,因為它只是一部動畫電影。部分成本高的原因是由於復雜的融合了傳統的手繪動畫(例如《 獅子 王》)與3D技術,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經典感覺。
NO.3《蜘蛛俠3》2007
製作成本:2.9億美元
全球票房:8.9億美元
史上最賣座的超級英雄電影《蜘蛛俠》系列的第三部,托比-馬奎爾決心靠這部影片在片酬上與老友里奧納多-迪卡普里奧看齊,所以要拿2000萬美元的片酬,而前兩部他只分別拿到400萬和1700萬。馬奎爾的搭檔科爾斯滕-鄧斯特也沒客氣,要走了1000萬美元。更費錢的是特效。前兩部《蜘蛛俠》電影里,反角都只有一個,綠魔和章魚博士,到了這第三部,導演薩姆-雷米似乎為了跟集數對上好,弄出三個壞蛋來,毒液、殺人和小綠魔,這么一來,花錢不免增加不少,達到了2.58億。據說,雷米還是很省的,索尼本來給他准備了3.5億美元。
NO.2《泰坦尼克號》1997
製作成本:2.94億美元
全球票房:2.2億美元
造價近3億美元的《泰坦尼克號》是電影史上無法超越的經典,影片使用傳奇般的電腦特技有效烘託了泰坦尼克號上演繹的經典愛情傳奇。豪華的客輪、精美的內飾、壯觀的場面、富有時代感的色彩渲染、恰如其分的音樂烘托、傳奇的愛情故事,所有這些無不體現出卡梅隆的匠心獨具。而這部鴻篇巨制更是騙走了全世界的眼淚,全球18.45億美元的收入還有比這更成功和電影嗎?
NO.1《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2007
製作成本:3.42億美元
全球票房:3.4美元
《加勒比海盜》三部曲的完結篇,雖然第二部里最費錢的巨型章魚——海閻王戴維-瓊斯的寵物——沒再出來肆虐,但海上的各類牛鬼蛇神在這一部里來了個總亮相,而且最後一段漩渦中的決戰更長達40分鍾,主演像約翰尼-德普也拿的是2000萬級別的好萊塢 最高 片酬,所以不費錢是不可能的。要知道,迪士尼和製片人傑里-布魯克海默已經進行了成本控制,和第二部的演員部分是一起拍攝的,以防他們坐地起價。同時,在國內公映的《阿凡達》肯定是部改變電影觀念和走向的電影,它同時也激活了我們大腦里的計算神經——什麼樣的電影能花掉3億,甚至5億美元,《阿凡達》是有史以來最貴的電影嗎?關於最貴的電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比如蘇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拍《戰爭與和平》,根本不計成本,成本摺合成如今的美元,高達6到7億美元——一說是10億美元。而1963年的《埃及艷後》,如果把通貨膨脹計算在內,成本也有3.06億美元,令21世紀的高成本影片黯然失色。在這里,我們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不考慮通貨膨脹,挑出有史以來最貴的10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