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燃情歲月
生命是一場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將自己交予了俗世,用別人和社會既定的軌道牽絆自己前行,而內心的聲音,早在懂得諂媚於人之前就消失殆盡;又或者,永遠在耳畔孤獨地回響。有些人能清楚聽見自己心靈的聲音,並按這個聲音生活。這樣的人,不是瘋了,就是成了傳說。 ——《燃情歲月》
一場戰爭改變了一個家庭的命運走向,也改變了三兄弟的人生命運,戰爭前的生活有多平靜美好,戰爭後發生的一系列境遇就有多悲愴!
三弟天真純凈又忠勇不幸戰死,被機槍掃射的悲慘場面恰恰被前來救他的二弟親眼看到!
二弟是放盪不羈而又充滿野性的,小時候敢去摸熊的人啊,身上的那種血氣方剛可想而知!所以他在得知三弟身在戰場,他可以不顧一切前去尋找!
三兄弟三種完全不同的性格,卻都愛上了同一個女人。蘇珊溫柔大方有教養又充滿熱情與性感,無疑是很多男人喜歡的對象,蘇珊遇到的這三兄弟也像是一個女人一生中會遇到的不同男人類型的縮寫。
一種如三弟,溫文爾雅純情,他會非常認真的對待彼此的感情,但也會因此讓生活少了很多樂趣!
一種如二弟,放盪不羈,自由灑脫,身上極具男性荷爾蒙氣息與人格魅力!
一種如大哥,成熟穩重、忠厚老實、事業有成富有責任感!
富有魅力的女人很多都會被三弟這樣的男人所喜歡迷戀,但是於女人內心深處會更渴望二弟這樣浪子般的不羈男人,要不有句話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但是愛上這樣的男人是有風險的,這種男人身上太多閃光點,勢必會吸引很多異性的青睞,他們愛冒險,隨時都在跟著自己的內心前進,不受他人束縛,前半生的浪子身上會有太多不確定性!
「駕馭」不了,等不了……的女人最後都會選擇大哥這樣的男人共度此生!大哥這樣的男人無疑是結婚的良配!三弟二弟這樣的只適合談戀愛。
電影中,女主蘇珊作為三弟的未婚妻,在看到二弟後忍不住怦然心動,只是出於道德倫理在不斷壓制自己的情感,當未婚夫犧牲戰場,兩個互相愛慕的人也隨之放開了自己的情感讓愛意恣意奔騰!美好的日子總是短暫的,浪子的人生並不會如此平坦順暢,二弟剛剛經歷三弟的慘死,內心太多傷痛未曾化解,他需要自我放逐和自我救贖,於是他選擇了逃離出去流浪!蘇珊雖有不舍但也無可奈何,她願意等,可是永遠總是太遠,當收到對方的訣別信,希望變得更加遙遙無期,同時身邊又有一個一直在等你愛你又事業有成的人,我相信99%的女人都會做出跟蘇珊一樣的選擇!
相信很多女人心中都會有一個「浪子」,可以彼此愛的轟轟烈烈,熾熱無畏!有的人會遇到後再錯過,有些人終其一生也不會遇到,也會有一些人諸如伊莎貝爾,最終會等到,前面允許他經歷,允許他成長,允許他犯錯……最後為想要安定的他提供一個休憩的港灣,走到最後!這個人也許是從一開始就一路陪伴著過來的人,也許是剛好在對的時間遇到了剛好想要駐足的他!顯然,伊莎貝爾是最幸福的,她陪著崔斯汀一起成長,最終嫁給了自己一直喜歡的人!而且還生了一對兒女,在我看來,即便死也無憾了!
顯然蘇珊是那個錯過的人,如果彼此再也不會遇見,蘇珊往後餘生相信也許會過得平靜且幸福,但是最愛的人又出現在了生命中,如果對方過得幸福,努努力也能做到放下並祝福,但是恰恰眼見心愛的人又遭受人生重創,這是蘇珊難以接受的,她不可能也做不到離開現在的生活去陪伴崔斯汀,她也很難掩飾自己的情感去跟現在的丈夫正常相處,面對這份痛苦也許選擇離開是對自己這份感情最好的交待。畢竟蘇珊這一路來的經歷也足夠坎坷,身為女人面臨這些真心不易!她撐不下去了!
對於大哥,其實也是很多現實人物的寫照,身為老大身上背負著責任,遵守規矩活的太小心翼翼,努力讓自己優秀卻似乎還是得不到太多人的喜愛,我們往往偏愛那些獨樹一幟的人,個性鮮明的人。
這部電影里,把現實中不同人物性格的各種糾葛都濃縮在其中,感受到了西部牛仔的盪氣回腸;看到了戰爭背景下一個家庭中不同人的各種遭遇;也充分領略到了三兄弟在那個時代的燃情歲月!
《燃情歲月》整體是一部挺悲愴的電影,從父親到三個兒子到蘇珊到伊莎貝爾,結局都不如人意,但是反觀我們自己的人生,誰的又好過過呢?我們終其一生不都是在不斷的與自己和這個世界做斗爭嗎!
即使在始終無人注目的暗夜中,你可曾動情地燃燒,像那顆不肯安歇的靈魂一樣,為了答謝這一段短暫的歲月。 ——《燃情歲月》
如二弟崔斯汀這般跟隨自己內心而活的人,極盡燃燒自己,也燃燒了別人,最終死得其所,他的人生也註定會成為一個傳奇!
也希望我們都可以做一個可以跟隨自己內心的人,回首再望,起碼別讓自己後悔和心生責怪!
如此的人生,也算是沒有白活了!
——李函家8.21日凌晨
❷ 燃情歲月 票房如何
全美累計票房:$66,638,883
當時沒有統計全球票房
❸ 評分9.0!布拉德皮特的巔峰之作,被譽為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角色
評分9.0!布拉德·皮特的巔峰之作,被譽為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角色。
好萊塢有兩位男演員最懂得「愛惜羽毛」,他們罕少接演爛片,參演的電影作品通常都是各大電影節及權威獎項上的常客。
其一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既被國內影迷奉為「地球球草」的小李子。
其二就是布拉德·皮特,2020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獲獎者,曾兩次入選「全世界最性感的男人」。
本期我們來重點聊聊布拉德·皮特。
由於筆者是布拉德·皮特的資深影迷,便曾看過許多有關布拉德·皮特的采訪視頻。
根據布拉德·皮特本人的說法,他最喜歡自己主演的電影作品是《神槍手之死》。
而他覺得最適合自己來演的電影作品,則是《燃情歲月》。
不過因為布拉德·皮特演過的銀幕經典實在太多,他自己偏愛的這兩部電影,都不能算是他的「巔峰之作」。
布拉德·皮特真正的「巔峰之作」,應該是上映於1999年的《搏擊俱樂部》。
豆瓣評分9.0,IMDb評分8.8。
無論從哪個角度進行衡量,《搏擊俱樂部》都是一部足以載入影史的經典電影!
影片是由好萊塢知名導演大衛·芬奇執導,某種程度上來講,他與布拉德·皮特的關系就相當於約翰尼·德普與蒂姆·波頓、梁朝偉與王家衛……
凡是由這倆人合作的電影,基本都能歸類到傳世經典的范疇。
比如犯罪電影的「天花板」、評分高達8.8的《七宗罪》。
還有魔幻主義版《阿甘正傳》,評分高達8.9的《本傑明·巴頓奇事》。
總而言之,大衛·芬奇和布拉德·皮特要麼不合作,合作就是「神作」!
這部《搏擊俱樂部》是兩人合作的第二部電影,同時也是口碑最高的電影。
影片的故事圍繞著愛德華·諾頓的視角和口述展開,主要講述一個普通的公司白領是如何在商品 社會 中陷入精神分裂的困擾,繼而走向非法犯罪的極端,最終又幡然醒悟的故事。
這其中摻雜著大量對現實的隱喻和諷刺,甚至某些台詞還上升到了人文哲學的層面,能給觀眾帶來深刻的思索和啟迪。
在敘事手法上,大衛·芬奇沒有採用常規的平鋪直敘,而是盡可能地製造懸念,還利用插幀增添了不少有趣的「彩蛋」。
觀眾在看第一遍時會感到「不明所以」,第二遍則會「嘖嘖稱奇」,到了第三遍,便完全可以「大呼過癮」!
或許也正是因為《搏擊俱樂部》設立了一定的「觀影門檻」,它在上映時的票房成績才顯得不夠理想。
但「是金子早晚都會發光」,當年《肖申克的救贖》還錯失了奧斯卡獎呢,但這並不妨礙它能成為評分最高的電影。
同理,平庸的票房不僅不會掩蓋《搏擊俱樂部》的偉大,反而將其襯托得彌足珍貴!
而在演員的表現上,平心而論,愛德華·諾頓是要勝過布拉德·皮特的。
愛德華·諾頓飾演的人物明顯更為復雜,不光前後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轉折,他在特定橋段里的微表情和眼神,還對整體劇情起著決定性作用。
如果愛德華·諾頓不具備精湛入微的演技,《搏擊俱樂部》的品質恐怕都會大打折扣!
而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泰勒·德頓」,設定則相對簡單一點,他不存在性格上的前後轉折,只需盡情地釋放狂野不羈和危險神秘的一面。
不過話說回來,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泰勒·德頓」,才是《搏擊俱樂部》真正的靈魂人物。
許多震耳發聵的經典台詞,也都是從他口中說出。
比如這句:只有拋棄一切,才能獲得自由。
或者這幾句具有哲學意味的獨白。
還有這段傳甚廣,讓人醍醐灌頂的「你只是平凡眾生中的其中一個」。
泰勒·德頓這個人物代表著《搏擊俱樂部》的精神內核,承載著人與 社會 之間的關聯和溝壑。
而布拉德·皮特的外形氣質恰好與「泰勒·德頓」完美契合,他的表演雖不似愛德華·諾頓那般細膩傳神,卻具有很強的煽動效果。
換言之,愛德華·諾段在《搏擊俱樂部》里主要負責劇情的起承轉合。
而布拉德·皮特,則在電影里化身為「精神領袖」,塑造出了一個「圖騰式」的經典銀幕形象。
英國《帝國》雜志在評選百位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角色時,將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泰勒·德頓」排在了第一名。
甚至像大眾熟知的「教父」、「漢尼拔」等經典電影角色,都排在了「泰勒·德頓」的後面。
由此可見,《搏擊俱樂部》絕對稱得上是布拉德·皮特的巔峰之作!
期待布拉德·皮特的下一部電影,這個男人,從來不會讓他的影迷失望!
❹ 如何看待1994年這一個電影元年
作為一個影迷,不能不記得1994年,這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這一年在世界各地出現了那麼多的經典影片呢?讓我們來看看這一年究竟都有哪些經典影片!
《阿甘正傳》
當年榮獲了奧斯卡最佳影片,那一句:「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更是經典,拋開湯姆.漢克斯的演技不說,整部電影映影射30年代的美國,以一個智商拙計的主角視覺作為上帝視角看美國的變遷,可謂是老美的經典旋律!
《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當年惜敗《阿甘正傳》,此片被無數人奉為經典甚至是最喜歡的電影,對人性的探討是永恆的主題,幾位主角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
《低俗小說》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鬼才昆汀的代表作,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在於他的環狀結構和多角度上,非昆汀以外的人所能做到的,如果說《肖申克的救贖》是大眾經典,那麼《低俗小說》絕對是屬於影迷的經典!
《變相怪傑》
《變相怪傑》在喜劇界是佔有絕對地位的,這是另一種經典,經典的爆米花電影,金.凱瑞巔峰時期的風采!
《獅子王》
好萊塢對經典的最好的致敬,在動畫電影領域的經典程度是毋庸置疑!
《生死時速》
無愧為動作片里的經典!不必多說啦!看基努.里維斯和桑德拉.布洛克這兩位就夠了!
《真實的謊言》
國內院線引進歐美大片的初始時期,票房破億……這是什麼概念?阿諾的經典之作,卡梅隆的經典之作,國內院線電影的里程碑!
《燃情歲月》
當年奧斯卡的最佳攝影作品,很多影迷懷念的電影!
後面還有《這個殺手不太冷》、《大話西遊》、《重慶森林》、《精武英雄》,部部都是經典啊!
這永恆的1994年……
不只是電影元年,1994年還出了幾部高質量電視劇,比如94版三國演義,再比如台灣版倚天屠龍記
❺ 影評9.0分以上的動作電影有哪些
豆瓣評分9.0動作電影
看到這個問題之後我去豆瓣電影上查了一下動作類評分9.0的電影,我把分類改成了動作之後,評分9.0的電影可以說寥寥無幾。一般只有特別經典的電影才能夠達到9.0以上的評分,像《這個殺手不太冷》、《蝙蝠俠:黑暗騎士》、《七武士》、《黑客帝國》、《指環王》三部曲等,但是這些電影評分能夠達到這么高其實不是因為它的動作戲,而是因為電影本身在 歷史 中的地位或者電影所表達的意義非凡,所以豆瓣上評分9.0分以上的動作電影其實動作戲並不是特別有看頭。
我對動作電影的理解我個人覺得既然叫做動作電影,那麼電影的看點應該就是動作和劇情,如果在電影中摻雜了其他的元素那麼都不是純粹的動作片。就像剛才所說的《黑客帝國》,它的動作戲固然精彩,但是如果讓我給它歸類的話,它首先是科幻電影,其次才是動作電影,這就是我所說的純粹。像李小龍的電影就是屬於純粹的動作片,他不僅讓世界認識了中國功夫,也給動作電影樹立了一個標桿,讓中國功夫在動作電影上有了一席之地。
動作電影的分類動作電影可以分為功夫電影、警匪電影、黑幫電影、戰爭電影、間諜電影、武俠電影、超人系列七大類。一般功夫電影、警匪電影、黑幫電影必定是動作片,也就是我說的純粹動作片。像國內的動作電影明星:李連傑、成龍、甄子丹、吳京他們演的電影基本上都是純粹的動作片,李連傑的《精武英雄》、成龍的《A計劃》、甄子丹的《葉問》、吳京的《戰狼》都是非常經典的動作片。
我心目中的9.0分對於近幾年來我心目中最好的動作片還是甄子丹主演的《葉問4》,現在電影都流行打造自己強大的IP宇宙,漫威、DC、星球大戰、哈利波特甚至是唐人街探案都是這個路線,而葉問系列在IP打造上絕對是成功的,不僅受到國內觀眾們的喜愛,在國外也是擁有非常好的口碑。
《葉問4》是對葉問系列的一個完結,演員陣容強大,不僅請來眾多的老戲骨,還有像李宛妲這樣的可愛小美女。在動作戲份上也是做足了功夫,榮獲了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票房上更是豪取7億人民幣。
電影概述:葉問身患重病,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兒子處於叛逆期經常不聽話,為了兒子前程著想決心去美國找學校送兒子讀書,來到美國後發現遠赴美國開館的李小龍因授武予洋人得罪當地人馬,葉問現身美國唐人街,遭到華洋各路抵制,但葉問以德服人讓各路折服。正當大家化干戈為玉帛之時,美國大兵前來鬧事,最後被葉問教做人。
有一個小細節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中國武術講究點到為止,所以輕易是不會出殺招的,葉問剛開始跟美國大兵教練對打時是打不過的,因為不想傷其性命,但最後能夠取得勝利是因為使了最後的殺招,在中國的古代武者都是一招制敵,拋棄無用的動作,直接令對手喪失戰斗能力,李小龍的截拳道就是這個理念,在截拳道出現之前泰拳稱霸了整個武術界500年。而現在非常流行的散打其實李小龍的徒弟發明的,他把截拳道的那些殺招全部去掉了。
看了一下豆瓣和IMDb,評分9.0以上的動作電影貌似只有08年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不過這種評分對於個人觀影而言我覺得意義並不大,對於蝙蝠俠系列個人也不是特別喜歡,相反《颶風營救》系列,尤其第一部,如果要我打分,9分肯定是可以給的。
另外傑森斯坦森的《家園防線》也絕對是一部暢快淋漓的動作大片。
如果你喜歡好萊塢的動作片,電影《生死狙擊》同樣也值得推薦,整部片子節奏感很強,沒有一句廢話。
最後推薦一部由呂克·貝松監制的影片《致命黑蘭》,全程無尿點,場面宏大,女演員動作也比較到位,沒看過的話可以去看下。
個人比較喜歡歐美電影,很多9分以上的電影有好劇本,好演員,導演還有好的劇本,在這里我列舉一些,歡迎大家補充
1.《辛德勒的名單》
2.《美麗心靈》
3.《拯救大兵瑞恩》
4.《肖申克的救贖》
5.《阿甘正傳》
6.《當幸福來敲門》
7.《人工智慧》
8.《返老還童》
9.《指環王》
10.《楚門的世界》
11.《大魚》
12.《燃情歲月》
13.《忠犬八公》
14.《莫娣》
15.《血鑽》
16.《美麗人生》
17.《放牛班的春天》
18.《這個殺手不太冷》
19.《鋼琴師》
20.《何以為家》
21.《狩獵》
22.《教父》
23.《觸不可及》
24.《綠皮書》
25.《綠里奇跡》
26.《貓鼠 游戲 》
27.《弱點》
28.《百萬美元寶貝》
29.《老無所依》
30.《雨人》
31.《飛躍瘋人院》
32.《我是山姆》
33.《聞香識女人》
34.《死亡詩社》
35.《費城往事》
36.《上帝之城》
❻ 布拉德皮特有幾部經典的電影
1、《燃情歲月》上映於1994年 本片上映後曾連續多周穩坐北美票房冠軍2、《夜訪吸血鬼》上映於1994年 同樣是在1994年,他還出演了史上最出色的吸血鬼3、《七宗罪》上映於1995年 本片對於犯罪題材影片意義重大,絕對的「標桿」級別.4、《搏擊俱樂部》上映於1999年 導演同樣是大衛·芬奇,也同樣是一部註定載入影史的作品5、《偷拐搶騙》上映於2000年 。當然還有點球成金,神槍手之死這兩部。可惜奧斯卡評委覺得布拉德皮特的顏值大過於他的演技,所以一直沒讓他拿到小金人
❼ 布拉德皮特的電影有哪些好看
在好萊塢的男演員當中,布拉德·皮特一直是咖位極高的存在。
除了他天生性感帥氣的形象和氣質,更得益於他曾出演過多部影史經典之作。
今天就來列舉出他演員生涯中八部最具代表性的電影作品,這才是奠定他好萊塢一線男神寶座的真正根基!
1、《燃情歲月》上映於1994年
❽ 為何大家會喜歡1994年上映的影片《燃情歲月》
《燃情歲月》又名《秋日傳奇》,可以稱得上是一-部以美國西部風光為背景的超越愛情的史詩級電影。它主要講述了在草原長大的三兄弟與一位女孩之間的故事,並通過這三段糾纏的關系,將放盪不羈的傳奇人生、血濃於水的手足情深、纏綿糾葛的愛恨情仇在同一畫面盡情展現。全片幾乎沒有一刻停頓的背景音樂,更將每一個情節都鋪滿了悲壯凄美。
1)這是部血濃於水的片子,講述著親情,友情,愛情,一家人的感情永遠是最親近的。故事豐滿有內涵,人物刻畫細致到位。當然影片中的其他人同樣精彩,要了解需要自己耐下心來仔細的欣賞這部「平凡史詩」。影片的畫面不乏恢宏:遼闊,一望無垠的大草原;血雨腥風的戰場廝殺;原始森林,土著孤島的打獵場面;幾個人海洋遠航的廣闊場景等等。雖然影片的情節敘述緩慢,但是圍繞感情這一主題進行的自然而壯烈算得上是大製作。男人為主的戲,女人或多或少的穿插,點綴一下,是電影必不可缺的。畫面,意境,美不勝收。
❾ 連續兩年拿到奧斯卡影帝的男人,他的故事比《阿甘正傳》更傳奇
NO.41 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奧斯卡歷史上只有兩個人有幸連續兩年加冕影帝頭銜,一個是斯賓塞·屈塞,另一個是湯姆·漢克斯。
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 《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阿甘正傳》,《燃情歲月》,《獅子王》 ,這些多年後都成為經典的電影匯聚一堂,誰要是能在這個晚上笑傲群雄,偉大的對手必將成就偉大的傳奇。
在最為激動人心的時刻, 《阿甘正傳》 的主題音樂「I'm Forrest... Forrest Gump」響起,湯姆·漢克斯親吻著他的妻子麗塔·威爾森,然後走上舞台,接受全場掌聲的致敬。
一年之前,人們對於他加冕影帝是驚喜的。
在1993年的 《費城故事》 當中,他成功突破的戲路,飾演一位同性戀律師。這是一次具有風險的嘗試,因為萬一電影的成效不好,他的個人形象很可能會受到影響。
如果想要冒險,就必須做足准備。 為了能在事業上有所突破,湯姆·漢克斯不僅減掉了30磅體重,還走訪了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戀群體,當他了解到身患艾滋病同時又備受歧視是怎樣一種體驗之後,加上自己的演藝天賦,以及丹澤爾·華盛頓的輔助, 《費城故事》 引起了巨大社會反響。當他擊敗連姆·尼森和安東尼·霍普金斯等對手拿到人生第一個奧斯卡影帝,世界也驚喜地收獲了一個實力派演員。
一年之後,人們對於他再次加冕影帝是驚嘆的。
演完了同性戀之後,湯姆·漢克斯繼續把目光放在了社會特殊人群的身上,在 《阿甘正傳》 中,他要飾演一個智商只有75的輕度弱智患者。 阿甘傻,但並不完全傻,拿捏好傻的尺度是很困難的 ,湯姆·漢克斯用木訥而又堅定的表情,塑造了一個美國夢的代表形象,這個形象甚至能代表整個人類世界的樂觀、勇敢、純真的美好精神。
因為演得實在是太過傳神,湯姆·漢克斯就彷彿變成了阿甘本人,可能有人會一度懷疑,阿甘是不是真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在一片驚嘆之中,湯姆·漢克斯完成了衛冕奧斯卡影帝的壯舉。
《阿甘正傳》 也因為折射了一大段美國歷史事件,更加迎合美國的社會價值觀而擊敗 《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 ,獲得影史上含金量最重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無論戲里戲外,阿甘的故事都是傳奇的。而塑造這段傳奇的湯姆·漢克斯,何嘗不是一段更加傳奇的傳奇。
阿甘絕對是影史上無法被重新演繹的角色之一,只有湯姆·漢克斯演的阿甘才能叫阿甘,就像只有休·傑克曼演的金剛狼才叫金剛狼,小羅伯特·唐尼演的鋼鐵俠才叫鋼鐵俠類似。
不同的是,湯姆·漢克斯似乎並沒有半點阿甘的角色烙印在身上。 《阿甘正傳》 一年之後,他在 《阿波羅13號》 變成了一個經驗豐富的宇航員,用電影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太空夢。
又過了幾年,他終於得到了和老相好斯皮爾伯格合作的機會。兩人聯手炮製出奠定現代戰爭片基調的 《拯救大兵瑞恩》 。這一次,湯姆·漢克斯變成了一個久經沙場的美國大兵,並隱藏著一個神秘的職業身份,他在裡面的眼神戲十分出彩,觀眾不會因為他此前演過同樣參與過二戰的阿甘而瞬間出戲。
於是再再再再一次,湯姆·漢克斯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如果那年不是 《美麗人生》 的橫空出世,他大概已經早已是三屆影帝頭銜加身,與丹尼爾·戴-劉易斯共享「三冠影帝之王」的榮譽。
1999年,湯姆·漢克斯繼續發力,除了有配音動作作品 《玩具總動員2》 ,還帶來了根據史蒂芬·金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 《綠里奇跡》 。 自從《費城故事》的成功之後,湯姆·漢克斯的電影總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並且能夠票房大賣 , 《綠里奇跡》 也不例外。影片斬獲2.87億美元票房的同時,還通過一座監獄引發了對人類的道德困境和生命意義的探討。
為角色增重減重犧牲個人形象對於優秀演員來說是家常便飯的事。 《綠里奇跡》 湯姆·漢克斯特地增肥數十磅,典獄長保羅的形象看起來才有些飽經風霜的樣子。
1999年的很長一段時間,湯姆·漢克斯都以滿臉胡須的形象世人,甚至在一次美國海軍的授勛儀式上也是如此。
熟悉他的粉絲肯定知道他是為了拍什麼電影,當 《荒島餘生》 上映的時候答案水落石出。不只是要留著麻煩的胡須,湯姆·漢克斯還需要減掉減掉大概55磅的體重,變身成一個流落荒島的現代魯濱遜。
如果要評選為拍戲瘋狂增肥減肥的影史「戲癲」,記得克里斯蒂安·貝爾和傑瑞德·萊托的同時,千萬別忘了湯姆·漢克斯。
誰能想到,如此一位偉大的演員,其實是拍喜劇出身的。在 《費城故事》 之前,湯姆·漢克斯活生生就是另外一個版本的金·凱瑞。
那時候的他大多演一些幽默搞怪的角色和喜劇,翻閱一些舊劇照便能了解一二,他的臉上總是帶著陽光的笑容。
憑借與好友朗·霍華德合作的 《美人魚》 大獲成功,以及1988年 《長大》 的好口碑,湯姆·漢克斯所收獲的人氣足以讓他在好萊塢站穩腳跟,和獲得穩定的收入,他已經實現了他當職業演員的夢想。
只是,人們看了他的表演,笑過之後也就這樣了。他也一直缺少一部真正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說不好聽點,他其實並不入流。
人很容易在獲得小成功的時候突然迷失方向,所以說一夜成名未必是好事,那隻是上帝的一次測試。 在金錢和名聲的面前,湯姆·漢克斯也曾一度迷失。年輕的他基本是來一部戲接一部戲,累積了不少金錢,也累積了不少的爛片。
迷失的原因很可能與他生活上的轉折點有關,1987年,他與相戀十多年的妻子薩曼莎·劉易斯走到盡頭。1年之後,他迅速從另外一段戀情中尋找安慰,與早年有過合作的演員麗塔·威爾森完婚。
認識湯姆·漢克斯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絕世大好人,像是一個智商正常的阿甘。他為人隨和,幽默,敬業,與他合作過 《貓鼠游戲》 的小李子就說,在湯姆·漢克斯身上,真的幾乎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這樣的一個男人,自然是顧家而長情的好丈夫好爸爸,與麗塔·威爾森至今依舊美滿的婚姻證明了他是個好丈夫好爸爸。而與薩曼莎·劉易斯的愛情則證明了他是個非常重感情的人。
當得知早已經和自己離婚的薩曼莎·劉易斯患了癌症的時候,湯姆·漢克斯帶著薩曼莎去看更好的醫生,給了她最好的照顧,直到2002年她不幸因病去世。
所以可想而知,與薩曼莎的離婚對湯姆·漢克斯的打擊有多大,大概他只能用工作來麻痹自己,瘋狂接戲。
上帝給你金錢與名聲是迷惑,給你困難與痛苦則是要激發你的成長。一度迷失的湯姆·漢克斯不禁想起了年少時期,想起他要當演員的初衷。
高中時代的他和我們許多人一樣,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學生,學習成績也是不高不低。
不同的是,湯姆·漢克斯熱衷於嘗試。
他試過去玩田徑,去踢足球,去玩樂隊,多種多樣的課外生活令他的學生時代變得稍微不那麼平凡。經過多次嘗試,他終於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演戲。
他就這么一直演了下去,畢業之後還是在演,他不能接受只為了生計賺錢的殘酷現實,以至於他一度失業長達近一年時間。如果他選擇向現實妥協,那麼他便會淪為普通人;如果能熬過去,他就能成為國際巨星。
演戲是他這輩子最想做的事,絕不僅僅是為了賺錢養家,他只有熬下去才能真正實現自己所謂的人生價值意義什麼的。於是他咬牙堅持,等到24歲,他幸運地在電影 《他知道你孤獨》 中得到一個小角色,這成為了他踏入演藝圈的敲門磚。
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演戲這件事情也變成了一樣為生計賺錢的工具。好在這時的湯姆·漢克斯想起了年少時期的自己,那個不斷勇敢嘗試的自己。
很多人在畢業後都不知道自己該找什麼工作,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於是只能被社會體制牽著鼻子走。 殊不知興趣是不會自己找上門的,你必須去嘗試,嘗試,再嘗試,人生就是不停地去嘗試。
沒找到人生目標的時候如此,找到人生目標之後也同樣要如此。 總結 湯姆·漢克斯 的歷程,他成功的關鍵就是「嘗試」兩個字。
學生時代通過各種嘗試,他才找到了一生為之奮斗是目標。
事業瓶頸期,逐漸醒覺的湯姆·漢克斯在自己的演藝事業上進行了大膽嘗試,才有了改變他人生軌跡的 《費城故事》 。
直到20世紀末期的巔峰期過後,他還是在不停地嘗試各種各樣的角色。
《幸福終點站》 里的東歐人;
《達·芬奇密碼》 里的高智商教授;
《查理·威爾森的戰爭》 里玩世不恭的間諜;
《毀滅之路》 里令人恐懼的殺手;
《大夢想家》 里的製片人;
《間諜之橋》 里的律師;
《薩利機長》 里的淡定機長;
《雲圖》 里更是一人分飾多個角色...
當中有差強人意的,也有不負眾望的。但也只有在嘗試過這么多的角色之後,人們才不自覺的發現,他真的是演什麼像什麼。
所以呢, 不要害怕嘗試,更不要停止嘗試。 正如阿甘說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 只有敢於嘗試人生才會有味道,才能活出像 湯姆·漢克斯 那樣的「巧克力人生」。
當然,你必須清楚地知道,你是為了什麼而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