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的印度電影 巴霍巴利王下全球票房多少介紹
印度史詩片《巴霍巴利王(下):終結》成為全球市場上最賣座的印度電影,目前全球票房超過80億盧比(合美元1.203億,人民幣8.59億),成為首部超該數額的印度片。
❷ 《三傻大鬧寶萊塢》在印度票房第一,請問究竟是多少
:恩恩 這部電影突破了傳統的印度影視給外界帶來的的不良印象·內容也寫的較為現實結合·沒有虛夠的地方·透露的感情也很真摯·主題立意也很符合當代大學生的現實狀況·但沒有以往校園電影離別時的那種悲傷·反而很積極的意義·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製片上·像台灣流行文化的經驗告訴我們寫點生活實實在在的東西·總比湖南衛視的流星雨強些
❸ 每部都要尬舞動不動就開掛 印度票房最高的15部電影
印度超人
❹ 《巴霍巴利王2:終結》票房撲街,哪些印度電影在
早在1971年,中國就已經引進過一部印度電影《大蓬車》,比好萊塢引進片《亡命天涯》早22年。
然後,2003年的《印度往事》、2008年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2010年的《我的名字叫可汗》、2011年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收獲票房都不是很高。
終於,2015年的一部《我的個神啊》電影在內地收獲1.18億票房,成為首部在內地破億印度影片。
再後來,印度電影《起跑線》2.09億、《小蘿莉》2.85、《神秘巨星》7.46億、《摔跤吧,爸爸》12.9億.....
我們對印度影片的觀念不再只是「一言不合就跳舞」、「時間冗長」等刻板印象,相反,越來越多的印度電影在內地市場引起觀眾共鳴。
《起跑線》以一個家庭揭露印度教育弊端;
《小蘿莉》彰顯出的「愛的力量」感動眾人;
《摔跤吧,爸爸》影片反映的印度社會現狀引發國人思考......
敢說、敢想、敢拍是這類影片的共同特質,恰好,這些被暴露的現實問題,我們有、全世界也有。「情感共鳴」是這類電影「爆紅」的重要原因。
《巴霍巴利王2》這部影片,影片格局宏大,包涵愛情、戰爭、權謀、歷史等諸多因素。在題材類型上,屬於戰爭片;電影風格上,屬於典型的南印度傳統電影風格。
相比起以《摔跤吧,爸爸》為代表的現實題材印度電影,這類傳統印度題材,像《印度往事》《我的名字叫可汗》等,無論是在情感、還是歷史文化上,都與觀眾存在「距離」,因而出現「爆冷」現象。
❺ 印度電影的國外票房如何
在印度,不論國營公司、私營公司還是外國公司,只要拿到進口許可都能進口影片,並且國家對進口外片沒有指標限制,然而除了《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能在印度引起轟動的好萊塢大片可謂鳳毛麟角。在全球電影市場形成席捲之勢的好萊塢平均每年在印度所取得的票房成績大概只佔印度總票房的5%左右。
21世紀以來,寶萊塢也積極改變了以國內觀眾為主的策略,開始了積極向海外發行之路。現在印度的電影出口已僅次於美國排世界第二,英國和北美是印度最大的海外世界。而印度電影在美國取得的收入也是美國電影在印度所取得收入的數倍。2010年,《風箏》在北美票房周末排行中沖入前十名,再一次證明了寶萊塢電影在北美開拓市場的勇氣。2009年在印度打破多項票房紀錄的《三個白痴》至今為止的總票房收入裏海外票房佔到一半。
由於文化的差異,多數印度人對歐美甚至是中國的片子並不感冒,相對的,歐美,中國等等也是如此,除了少數幾部在國外取得不錯的票房外,印度的影片市場還是幾乎集中在國內,因為大多數的國家都不能理解好好一個影片突然要又唱又跳的是什麼意思,但近幾年印度出了幾部不錯的片子開始讓印度的影片逐漸走俏,由此可見印度電影正在加快進軍世界的腳步,中國值得反思
❻ 《 幻影車神3:魔盜激情 》在印度票房是多少
《幻影車神3(Dhoom 3)》是繼《3傻》之後阿米爾·汗的又一部電影力作,也是目前印度最熱門的商業電影。影片自2013年12月20日發布以來,一路高歌:發布首日即以3.6億的高收入告捷,創印度本地首日票房紀錄;放映3天即以10.7億的創記錄成績,敲開10億票房大門,輕松闖入印度「10億票房俱樂部」;以18.55億高票房創放映7日(一周)的首周票房記錄;截止12月29日,影片發行10天,印度本地票房收入高達22.7億,超越沙魯克汗的《欽奈快車》22.6.億的最終總票房記錄,直逼《印度超人3》的24.05億的最終總票房。
❼ 印度的電影現狀和未來如何呀
作者:弘法士 發表日期:2011-1-20 13:14:32
最近印度電影《三個白痴》在中國網路上突然躥紅,很多人立刻甩出了「連印度阿三的電影都這么牛了」的驚恐面孔,如果他們的父母親聽到這句話,可真是笑而不語了。當年《流浪者》和《大篷車》席捲中國的時候,現在中國印度電影迷絕大多數還沒有出生。進入90年代,好萊塢大片的湧入立刻改變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格局,以至現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可能對寶萊塢毫無了解。還是英國導演丹尼鮑爾的一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讓現在中國年輕人的視線重新拉回到了印度,而那部電影其實還是英國電影。緊接著《未知死亡》《地球上的星星》《我的名字叫罕》等幾部印度電影在國內影迷中走紅,才讓中國影迷再次感受到寶萊塢的魅力。於是搜索整理了一些資料來對印度電影市場的基本狀況備份一下,只當掃盲。
一、印度電影市場有多大?
1、電影產量:根據全球電影院調查的統計研究所(UIS)教科文組織研究所進行出來的數據,2008年印度電影年產量1091部,是第二名美國、第三名日本的兩倍多,第四名中國的三倍多。而且印度每年還在刷新這個數字。
2、電影票房:印度電影票房位列世界第三。以2008年為例,美國89.2億美元,日本18.79億美元,印度僅次於日本,為18.60億美元。
3、觀影人次與票價:印度有很多電影院,每天有超過兩千萬的觀眾。電影院通常被分為A、B和C三類。A代表城市,B代表市鎮而C代表鄉村。電影院收費非常便宜,A類電影院通常不超過40盧比(約1美元),C類電影院一般不超過10盧比(約25美分)。
二、印度電影在哪裡出產?
寶萊塢(Bollywood)是位於孟買的電影工業基地的別名,是世界第一大電影生產基地,很多時候代指印度電影。印度語言龐雜,其中按使用人口數量計算,前三位分別是印地語、泰勒古語和泰米爾語。寶萊塢生產的主要是印地語電影,印度電影近年的產量約為每年一千部,寶萊塢只佔其中的六成左右。盡管有些純粹主義者對這個名字十分不滿,但「寶萊塢」已經在牛津英語大詞典中也已經有了自己的條目。寶萊塢對印度以至整個印度次大陸,中東以及非洲和東南亞的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並通過移民輸出傳播到整個世界。
三、印度電影的一般性特點
1、在印度,女演員再漂亮,不會跳舞也沒有前途。電影中的插曲一般都在影片上映幾周前推出,為的就是讓大家在看電影之前就熟悉這些歌曲,如果歌曲大受歡迎,電影一定賣座,反之就完蛋。歌曲在印度電影里一般不少於5首。
2、印度電影一般都長達三個小時,一般在中間(一個半小時)會在銀幕上打出「Interval」字樣,進行中場休息。
3、原先盛傳的「印度電影審查尺度較嚴,基本不允許有接吻鏡頭。「基本上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因為不能暴露太多,電影導演仍然喜歡讓女演員「濕身」。
4、一些寶萊塢作者從西方成功電影中直接借來情節場景,作曲者也常常從西方電影中抄襲旋律,多數對西方電影的抄襲都不會受到懲罰,因為西方世界對此基本一無所知,而且,印度觀眾對西方電影和曲調也相當陌生。
5、電影對白和歌曲的歌詞通常由不同人寫成。對白通常使用印地語,詩歌部分使用烏爾都語,現在的主流影片更加入很多英語成分。
四、為什麼印度人對電影如此狂熱?
印度電影產業發達的原因與政府政策鼓勵有關,因為印度幅員遼闊,人口逾11億,境內階級分明、貧富懸殊極大,多數民眾生活窮困,為使民眾宣洩苦悶生活,政府鼓勵拍制商業通俗電影,並以低廉票價讓普羅大眾買得起門票,看電影成為全民運動。印度與孟買近年來經濟欣欣向榮,許多投資人視電影產業為搖錢樹,國內外資金蜂擁流入,更使寶萊塢如虎添翼。
在政府的政策鼓勵下,寶萊塢的製片路線以商業娛樂為主要導向,劇情大多易懂、通俗,而且是由俊男美女擔綱演出愛情故事,歌舞排場華麗。近年來寶萊塢的歌舞片電影,甚至風行到美國好萊塢,北美、歐洲及澳大利亞等地也都流行看寶萊塢電影,學跳寶萊塢的舞蹈,成為印度最夯的文化輸出項目。
寶萊塢電影當然也難免招致影評人的批評,認為寶萊塢電影的通俗與陳腔濫調,很難受到國際影展的青睞,因此,「寶萊塢」也被有些人士解讀具雙關含意:一方面是指其電影產業規模可媲美好萊塢,另方面暗諷其多數影片粗拍濫制。
近年來,印度經濟突飛猛進,消費者可支配所得增加,對高品質視聽娛樂需求不斷提高,促使印度電影業者在電影製作暨發行的技術不斷提升。此外,隨著印度新生代導演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電影製作技術的推陳出新,以及技術愈見純熟製作團隊等,改變了主流電影的呈現屬性,傳統寶萊塢歌舞片固守的老套以及公式化的固定模式,已日漸減少,針對特定消費族群所拍攝的電影,以及更貼近或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影片也日益增多。
五、印度電影市場與世界電影市場的交流
1、在印度,不論國營公司、私營公司還是外國公司,只要拿到進口許可都能進口影片,並且國家對進口外片沒有指標限制,然而除了《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能在印度引起轟動的好萊塢大片可謂鳳毛麟角。在全球電影市場形成席捲之勢的好萊塢平均每年在印度所取得的票房成績大概只佔印度總票房的5%左右。
2、21世紀以來,寶萊塢也積極改變了以國內觀眾為主的策略,開始了積極向海外發行之路。現在印度的電影出口已僅次於美國排世界第二,英國和北美是印度最大的海外世界。而印度電影在美國取得的收入也是美國電影在印度所取得收入的數倍。2010年,《風箏》在北美票房周末排行中沖入前十名,再一次證明了寶萊塢電影在北美開拓市場的勇氣。2009年在印度打破多項票房紀錄的《三個白痴》至今為止的總票房收入裏海外票房佔到一半。
六、「印度奧斯卡」Filmfare
印度銀幕雜志《Filmfare》在1953年舉辦了第一屆「Filmfare獎」,該獎後來成為寶萊塢的奧斯卡獎。2000年以後,該獎將頒獎禮放在印度之外的國家舉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阿聯酋的迪拜、新加坡與英國第四大城市謝菲爾德都先後承辦過這一盛典,這么做不僅提升了寶萊塢電影的國際知名度,更為印度電影進軍海外市場提供了渠道便利。
❽ 摔跤吧爸爸是不是印度票房最高的電影
應該是的
1、摔跤吧,爸爸,票房12.9億!摔跤吧爸爸,在中國2017年電影排行榜中(今年未過完,截至到11月),排行第7名。還超過加勒比5、極限特工3、生化6、金剛等美國大片。
摔跤,爸爸!在印度大約6.5億,大約是中國的一半!全世界票房為大約22億人民幣左右!
2、按照以上22億的水平,摺合美元就是3.3億!
而印度電影,第一位是我的個神啊,1.2億;下一位是巴霍巴利王,1億,而摔跤遠超這兩部電影。
所以,按照以上的票房,摔跤排第一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很多排行未列入中國票房,這樣摔跤就只能位列第二。
❾ 沙魯克·汗主演電影《新年行動》在印度票房現在是多少
我不太了解印度電影票房,下面是我在網上找的數據,具體數字現在還沒統計。
《新年行動》以雙倍於《三傻大鬧寶萊塢》的票房數字,創造了印度電影新神話,在被引進中國公映之後,其全球票房數字仍會攀升。在印度超過一億人觀看。
❿ 印度票房50億電影叫什麼
《巴霍巴利王:開端》
《巴霍巴利王:開端》是由印度阿卡媒體公司出品,S·S·拉賈穆里執導,帕拉巴斯、特曼娜·巴蒂亞、安努舒卡·謝蒂、納賽爾聯袂主演的動作冒險片。
《巴霍巴利王:開端》改編自印度神話傳說,講述了巴霍巴利和兄弟巴拉迪瓦二人爭奪摩西施末底王國的王位的故事。
影片於2015年7月10日在全球4000塊屏幕同步上映時一鳴驚人,在印度本土開畫上映首日便創下780萬美元成績,打破2014年沙魯克-汗《新年快樂》創造的印度影史最高開畫日票房紀錄。
首周票房收入2289萬美元又一次將《新年快樂》的1700萬美元紀錄遠遠地拋在身後。同時該片還在北美公映,在236家影院收得358萬美元,排在當周票房榜第九位。
全球票房總計已超過60億盧比(約合9000萬美元),印度境內票房收入過50億盧比(約合7480萬美元),在印度電影中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