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煥英」背後,是一場資本豪賭
「李煥英」背後,是一場資本豪賭,真正的贏家深藏不露,保底15億,抽絲剝繭,最大贏家逐漸浮出水面。
2月21日恆騰網路一則公告,實錘了影片《你好,李煥英》的最大保底方:儒意影業及其背後大股東。2月18日,恆騰網路發布了一則公告,已與恆大 旅遊 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公司旗下儒意影業將其所持有的電影、電視劇知識產權授權給恆大 旅遊 集團,恆大 旅遊 集團在全國14個童世界主題公園使用相關IP。
至此,「李煥英」最大背後金主,才逐漸為外人熟知。
之前,北京文化在公告中提到,影片已委託第三方公司進行保底發行,保底票房收入為15億元,但是並沒有透露保底方有關任何信息。
此前傳言,保底發行方是儒意影業與貓眼 娛樂 。 從恆騰網路和北京文化的公告中,並沒有提到儒意影業是唯一的保底方,從現有消息看, 儒意影業是最大的保底方,貓眼 娛樂 保底份額較小。
什麼是保底發行?
保底發行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發行方買斷,如果票房達不到保底票房,對賭失敗,發行方承擔損失,出品方穩賺不賠。如果對賭成功,發行方將獲得保底票房後的全部超額收益。另一種是在保底票房的基礎上,高出的票房,出品方和發行方再按一定比例階梯分賬,票房越高,發行方分得越多。
據傳,此次《李煥英》雖然採用的是超出部分按比例分賬的模式,但是超出部分的大頭都歸幾家參與保底發行的公司,北京文化的收益有限。而儒意影業作為影片最大保底發行方,將獲得超額票房中絕大部分收益。 綁定了儒意影業的恆騰網路,將成為該片真正的贏家。無疑,恆騰網路將成為《李煥英》背後深藏不露的最大利益獲得者。
從北京文化的公告來看,《你好,李煥英》總票房27.25億元時,投資方分賬約為11億元,北京文化只獲得約6000-6500萬元的營收,推斷其所佔該影片的投資比例並不高,不會超過10%。
北京文化曾保底發行《心花路放》和《戰狼2》,並大獲成功,後來又投資了《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流浪地球》,被業界譽為爆款製造機,雖然這次也投資了該影片,但是卻被別人搶佔先機保底了,這算不算是北京文化的一次意外「失手」呢?
如果保底方是傳言中的儒意影業與貓眼 娛樂 ,無論是何種對賭方式,同時作為出品方和保底發行方的這兩家公司都賺翻了,而包括北京文化、賈玲大碗 娛樂 在內的其它公司都「吃虧」了。
按目前的走勢,貓眼專業版預測《李煥英》最終總票房是52億元,按照最保守的分賬票房佔比33%計算,最低的分賬票房將超過17億元。
恆騰網路來頭不小
公開資料顯示,恆騰網路前身為馬斯克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投資及買賣證券、提供融資、物業投資及製造及銷售照相產品配件業務。
2020年10月26日,恆騰網路發布公告稱,將通過配發及發行股份、認購股權的方式以72億港元全資收購儒意影業。目標是要打造一家以互聯網 科技 賦能的流媒體公司。
恆騰網路完成對儒意影業的收購後,恆大集團持持有恆騰網路38%的股份,騰訊控股持股14.1%,儒意影業原全資持有者即創始人柯利明持股27%,超越騰訊成為第二大股東。
《李煥英》後勁依然很足
已連續13天票房破億、連續10天獲得日冠軍,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今日21:00,《李煥英》票房已經超過43億,達到43.8億,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四名。
由於上映時間短,《李煥英》票房還有一定上升空間,《李煥英》超過《流浪地球》(46.86億)基本上不存在任何懸念,趕超只是時間問題。
接下來,留給廣大影迷最大懸念的是,《李煥英》最終票房是否真的能夠突破50億,趕超《哪吒之魔童降世》(50.35億),拿下中國影史票房總榜第二名?
B. 《你好,李煥英》票房50億,賈玲僅分4800萬,這是真的嗎
賈玲的導演處女作就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賈玲收獲了巨大的成功,並且也幫助沈騰成為總票房過200億的男演員。然而,下面三點卻讓賈玲笑不出來。
票房很高但賈玲利潤有限和賈玲情況相似的還有吳京,在《戰狼2》之前吳京始終片約不斷,然而《戰狼2》成功之後,原計劃出演的《殺破狼3》項目無限期擱置。
在那之後,除了帶有「任務」性質的主旋律電影外,吳京僅有一部原計劃客串最後被剪成主演的《流浪地球》,並且基於《戰狼2》的壓力,《戰狼3》也遲遲沒能啟動,一部電影的成功,反倒限制了吳京演員身份的持續發展。
賈玲面對的其實也是同樣的困境,相信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她和她的大碗娛樂,主要工作還是會局限於小品和綜藝,哪怕《你好,李煥英》取得巨大成功,賈玲也不見得能笑得出來。
C. 王寶強和製片方玩票房保底血虧6億,是最大輸家嗎
按照這么去看的,王寶強確實也是最大的輸家,眾所周知,王寶強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演員,他所飾演的一些影視作品都有很好的反應,但是我們也知道的是,沒有一個演員是可以一直紅火下去的,他們也有老的一天,所以大多數的演員都會給自己找一條後路,也是在不斷的轉型,王寶強也不例外,也想要跨界到投資人的行業當中,但是虧掉了六個億。
事情緣由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樣一算下來,王寶強要拿出6億左右的一個虧空去填補這個窟窿,可能王寶強心中也是挺後悔的,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在瘋狂的外星人之前,基本上寧浩拍攝的瘋狂系列的電影票房都是很高的,但是可能是這部電影上映的時間等因素,也導致了這部電影的票房凈增激烈。
D. 票房破54億!成本僅0.8億的《你好李煥英》,賈玲能分多少錢
《你好李煥英》是賈玲自導自演的第一步作品,這第一部作品的成績可以說是相當成功了,票房直接破了50億,這個成績是相當可觀的,在中國的電影票房已經一躍成為了第二名,票房僅次於《戰狼》。
那麼這么火熱的影片,賈玲最終可以分多少錢呢,其實賈玲並不能分多少錢的,最大的贏家應該是儒意影業了,不僅作為出品方,它還是保底發行方,此次可以說是賺大了,不過賈玲的第一部影片就獲得如此大的成功,應該是她最大的收獲了。
E. 李娜原型電影保底發行6億,回本票房苛刻誰虧了
飽受矚目的以著名網球運動員李娜為原型的《獨自·上場》(原名《李娜》)電影即將上映。在這時候有消息稱《獨自·上場》這部影片的保底發行達到了6億元人民幣,回本票房苛刻,誰虧了?影片的發行商又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這毫無疑問是一場豪賭。
F. 賈玲票房50億可以賺多少
按照國內電影票房分成,需要從總票房中扣除5%的發展專項基金、3.3%的營業稅,剩下票房電影院要拿走大半,而投資方拿小半。這樣算下來,50億的票房,能落到電影投資人手中的錢也就20億左右。
但是,要知道,這20億盈利的背後,是7個出品公司,和18個聯合出品方,其中阿里影視、中影、華誼、北京文化、新麗傳媒等資本都在座等分賬。
其中,賈玲的「大碗娛樂文化傳媒公司」也是投資方之一,不過根據曝出的投資公司排序來看,僅僅能排在所有投資方的第六位。顯然不是主要受益方。
除此之外,賈玲當時還犯下一個巨大的失誤,就是為了穩妥,簽訂了保底協議,保底票房15億元,超過15億,的部分就要分走一部分票房收入。看來,賈玲此前還是不夠自信,不過,電影沒有上映前,誰又能知道會爆還是會撲街,賈玲首次執導電影,本就心裡沒有低,穩妥一點也可以理解。
所以,賈玲總共的收入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四個板塊,「大碗娛樂」的票房分賬,賈玲參與導演、和演出的工資,以及票房超過15億會有相應的分紅。有圈內比較權威人士稱,賈玲可能會憑一部電影賺2億。
G. 有關電影<<長江七號>>的資料
精彩花絮
周星馳,又回來了,在他的故鄉寧波,一部名為《長江7號》的影片已投入拍攝近一個月,這部被媒體稱為「科幻」的電影其實成全了現代人的一個童話。當內地三位大導演都對古裝武俠大片投去注目禮時,另一種大片終於來到,包裹在科幻背景下的成年人童話,正在來臨。一雙破舊的解放鞋,一條看起來很久沒洗過的深藍色背帶褲,再加上一件皺巴巴的灰色西服,鬍子頭發都有些斑白的周星馳以這個造型,演繹一個流落城市街頭的流浪漢,當然你也可以把他看做一個「格格不入」的外星來客。
此前報道說《長江7號》的英文名字就是「A Hope」,一個希望,一個周星馳的希望,或者中國大片的另外一種希望。
流浪漢:寧波危房的拾荒者
周星馳在影片中扮演一位流浪漢,身著一套簡直「撿垃圾」款式的衣服,那雙堪稱絕版的「解放鞋」甚至可與《少林足球》中的那雙「足球鞋」相比,而外套顯然是撿來的二手貨,那件沒有里子的破西裝,實在好似一個「玩笑」。穿著這樣一套行頭的周星馳竟然就在寧波的「銀泰商廈」門口開始「逛街」了。
這位流浪漢其實就住在不遠處的一個小樓上,那是一片工地,所有的房子都拆遷了,孤零零地就剩下一座三層的樓。所有的外牆都已傾倒,只剩下可以遮擋風雨的斷壁殘垣。周星馳在戲里有家愛兒子,在戲外他對這孩子毫無辦法,好動的孩子經常爬高上低,然而除了叫他小心之外,星爺也沒有其他辦法。
「女」兒子:和爸爸尋找到「寶貝」
劇中那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流浪漢,卻依然對自己的孩子充滿愛意。那個孩子短發,身體羸弱,穿著同樣破舊的衣服,和一雙明顯是撿來的前後開口的大人皮鞋。雖然是窮人的孩子,但也很活潑愛玩,並一直羨慕有個玩具,當然這對於爸爸似乎太難了。但「買不起」可以撿,逛了半天商場毫無收獲的流浪漢最終在一個垃圾桶中發現了「寶貝」。
這個孩子眉目清秀,並且和「爸爸」周星馳有幾分神似,古靈精怪卻弱不禁風。然而「他」卻是個女兒身,這個女孩子似乎對自己的表演非常滿意,並贊嘆出四個字「不可思議」。
外星人:「寶貝」是他們的重要裝置
撿來的「寶貝」不僅是兒子的玩具,更是外星人的一個裝置,一個屬於未來世界的裝置。在日本動畫《機器貓》里,你就可以把「叮當」和「寶貝」聯系在一起,而周星馳也非常喜歡這部動畫片。「寶貝」的到來完全顛覆了流浪漢父子的生活。
在另一邊,外星人正在浩瀚的宇宙中焦急地尋找自己的裝置,並且不要給人類帶來麻煩,於是外星人就不時造訪流浪漢父子,希望能取回裝置,那是他們的寶貝。於是這出父子之愛的戲就得以繼續上演了。
星女郎:周星馳不會炒掉她
星女郎的故事最近「走熱」了。據說因一個小小的雙眼皮手術,周星馳幾乎要把她「炒掉」。寧波的不少市民都見過了周星馳新挑選的這個上海女孩。張雨綺前幾天還和周星馳及劇組的其他人一起吃飯,飯桌上關系非常融洽,雖然張雨綺的戲分事實上還並未完全展開,但也一直和劇組住在寧波。周星馳從未想過要「炒」她,甚至還安排了不少新片給她,據說在完成這部戲之後,她將在不少電影中露臉,成為黃聖依之後星輝公司全力力捧的對象。
大導演:用高科技武裝出來
當《少林足球》、《功夫》等影片慢慢改變了周星馳一向的「爆笑」印記後,越來越成熟的他正嘗試一種類似於《ET》的題材,帶有漫畫、童話和科幻色彩,要表達自己對「親情」的理解。
周星馳蹲在寧波鬧市的街頭,里里外外圍了上百人,他就那麼蹲著,很自若也很嚴肅。為了滿足自導自演的要求,他甚至裝備了「一部手機」,這部「手機」事實上就足夠「未來科技」了,它是一個無線的監視器,事實上,兩部攝影機的圖像直接傳到了作為演員的導演面前,自己的位置、機位和鏡頭他直接就能看到。「大導演」周星馳就這樣確保了自己能夠准確掌握自己的電影。
好場面:以外星技術鍛造
接下來的戲將在三棟還在建設的高樓工地繼續。當人們對在竹林間飛舞的俠客「膩味」時,超重力的未來鏡頭將源於「外星」技術。在寧波的萬里國際學校,就曾經有外星人飄然落下水池的精彩表現,而新的樓宇間也將上演周星馳的「分行」鏡頭,32樓的「高度」確保了這種視覺效果的驚人。
並非所有的視覺效果都是俠客能完成的,我們只能期待出現《ET》中那充滿想像力的驚人畫面——月光安靜地灑向大地,孩子們的自行車騰空而起。周星馳「童話」式大片中何嘗不能出現這樣的場景呢?
有市場:星爺本來就是票房保證
周星馳本來就是票房的保證,當《少林足球》和《功夫》延續他的成功後,我們也就不會對《長江7號》的票房抱有任何懷疑。幾天前投資方的代表,中影集團領導韓三平悄然來到寧波給周星馳打氣,並很有信心地告訴周星馳,下個月影片票房的保底、貼片廣告的保底、碟片版權的保底都能簽好。周星馳聽後,突然幽默了:「什麼還要下個月?」
周星馳正在製作各種不同的大片形式,而從《卧虎藏龍》開始的武俠大片,也正在漸漸走向「冷門」。這時,其它形式的電影正在不斷尋找屬於自己的天地,顯然已經有足夠的市場擺在周星馳前面。
一個不同的角度
電影《長江7號》拍攝尚未過半,卻已經吸引了媒體足夠的目光,周星馳的名字顯然是關鍵。而這全新的題材卻更透露出另外一種美,雖然披上了科幻的外衣,戴上「外星人」的皇冠,但卻實實在在想繼續訴說小人物的命運,很多影片的參與者都表示這部電影事實上並無所謂外星的故事,而是一個城市童話,內容凸顯了偉大的父子之愛。
這是完全風味不同的另外一種風格,中國並非只有武俠故事,並非只有仗劍行走的俠客才能詮釋東方浪漫主義,也絕不是林間的凌波微步才能造就銀幕上的視覺奇觀。我們更需要其他不一樣的東西,那些可以瘋狂搞笑、或者驚奇悚動,或者就編一個屬於小人物與外星人的故事。穿得破破的周星馳已經拍了一部很不同的《功夫》,但並沒繼續下去,他覺得換一個題材也不錯,於是有了《長江7號》。周星馳電影來源於另外一個全新的角度。
花絮:
周星馳表示,影片之所以取名《長江7號》,是因為構思靈感來源於「神州」載人飛船,「全片中火箭和外星人佔了很大一部分內容,帶有科幻色彩,還會出現很多不可思議的全新角色。在這部影片里,特技會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本片在寧波郊外的一所國際小學開機,一向對拍片嚴格保密的星爺,一如既往地動用了人們所能想到的「星級」戒備:學校啟動紅外線警報監控,當地警察帶領學校的校警在各處密布哨點,無關人員無法進入拍攝學校。
H. 撐起中國電影票房的四個男人,他們是誰
撐起中國電影票房榜的四個男人,我認為是下面這幾位:
一、沈騰既然是要撐票房,那肯定還是以演員為主,畢竟很多人看電影都是沖著主演去的,主演決定了他們掏錢買票的利索程度。
根據貓眼專業版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男主演票房榜的前四位是沈騰、吳京、王寶強、黃渤。
沈騰主演電影12部,總票房195.68億。吳京主演電影16部,總票房172.83億。王寶強主演電影25部,總票房170.27億。黃渤主演電影36部,總票房169.20億。
四、黃渤黃渤就更不用說了,除了顏值差點,其他方面可都是頂尖的。演技一流、情商高、口才好,雖然人氣沒有那些流量明星高,但票房號召力絕對強。
基本上看見有黃渤出現的電影,質量都差不了。因為他是一個很認真的演員,選擇劇本很謹慎。他不僅對得起自己的職業,更對得起觀眾的期待。
總結按照電影男主角來分的話,撐起中國電影票房的四個男人就是沈騰、吳京、王寶強和黃渤了。如果要按導演來分的話,那應該是陳思誠、寧浩、徐崢、管虎。
I. 曾創下電影票房神話,周星馳為何能被稱為電影的票房保證
因為周星馳有獨特的演技。周星馳的票房有保證的原因,有三個,分別是獨特的演技,誇張的表情,以及反轉的劇情。
第一個原因,獨特的演技。一部好的電影作品,就勢必要有好的演技!因為演技是可以讓觀眾最直接看到,這部電影的品質如何。
可是周星馳的電影,幾乎每一部都有反轉,每一部都有意料不到的驚喜出現。正是因為劇情讓觀眾猜不透,所以會更加吸引觀眾。
時間長了之後,觀眾都知道周星馳的電影會既獨特又反轉,所以都會去看他主演的電影。票房想沒有保證也難!
以上就是為什麼周星馳可以是票房的保證的原因了,那麼,你怎麼看?
J. 6億大手筆保底「李娜傳」:起底華文映像急速進階史
作者|喬小凡
編輯|友 子
「6億這么高的保底,到時候票房被嘲的話,胡椒們可是不想吵架的。」
按照公告,《獨自·上場》成本約人民幣3.04億元。6億保底發行費用意味著票房可能至少要18億甚至沖擊20億,華文映像才有機會回本。票房壓力之下,影片主演之一胡歌的粉絲們表現出了擔憂。
去年,同為 體育 傳記片、同為陳可辛導演的《奪冠》,歷經考驗後在國慶檔拿下了8.4億票房。如果《獨自·上場》要想打出遠超這一水平的翻身仗,影片質量、宣發以及檔期的配合缺一不可。
作為保底發行方,華文映像在業內並非明星公司。然而數娛夢工廠梳理後注意到,過去三四年,華文映像先是參與各類國產/進口片的聯合出品,很快上升到獨立操盤《起跑線》《海蒂和爺爺》等中小批片和參投《哥斯拉2》《巨齒鯊》等好萊塢大片,到近兩年批量參投了《瘋狂的外星人》《我和我的家鄉》《唐人街探案2、3》《你好,李煥英》等一系列春節檔、國慶檔頭部大片。
《獨自·上場》將成為其首次大手筆主控的頭部項目。一紙公告,讓成立不到五年的華文映像高調亮相在大眾視野中。
就在3月19日,由華文映像出品、發行的喜劇奇幻片《日不落酒店》兩年內四度改檔後終於公映。截至19日晚20點,影片首日票房剛過500萬,這樣的主控成績顯然不足以給外界太大信心。
(《日不落酒店》豆瓣影評)
這家不久前還「查無此人」的華文映像,究竟是什麼背景?此番耗資6億保底發行《獨自·上場》,算是明智之舉嗎?
迅速冒頭:從國產片拿份額到操盤批片
打開華文映像官網,簡約的功能頁中滾動顯示,《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我和我的家鄉》……眾多頭部影片的海報輪番展示。
這些都是近兩年華文映像參與出品或聯合出品的項目,其中不乏中國內地票房TOP10的入圍者。無論是官網還是媒體采訪,很顯然這些項目都成為華文映像引以為傲的成功投資案例。
然而翻看其過往參與的作品可以發現,華文映像的 歷史 不過短短四五年。
2016年,華文映像參與出品了《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絕地逃亡》,當時公司名為華文風澤(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這兩部影片當年票房均在8億左右,前者還獲得五一檔內地票房冠軍。
2018年是華文映像開始騰飛的一年,批量投資了全年各大檔期的頭部作品。先是首次參與到春節檔中,其聯合出品的《唐人街探案2》票房達到33.97億元。
不僅如此。這一年華文映像還接連操盤了《起跑線》《流浪貓鮑勃》《完美陌生人》三部批片,並且成為《巨齒鯊》《寂靜之地》兩部好萊塢大片的聯合出品,從原先國產片拿份額的角色升格為進口片的參與方甚至是操盤方。
或許受益於前一年《摔跤吧!爸爸》的現象級熱度,同為教育、親子題材的印度批片《起跑線》在4月的冷檔期取得了2.1億的高票房。
華文映像總裁賈淕在前不久黑白文娛的采訪中提到,將《起跑線》作為第一部批片收到了積極的投資回饋,而後續的幾部進口片收益也不錯,尤其事前不被看好的合拍片《巨齒鯊》大超預期,在中國獲得了10.53億的票房成績。
2019年開始,華文映像開始向大檔期頭部和主旋律大片進軍,2019和2020兩年投資的影片超過16部。
2019年國慶檔的《攀登者》、2020年國慶檔的《奪冠》和《我和我的家鄉》、國慶檔後的《金剛川》、賀歲檔《緊急救援》等主旋律大片,以及2019年的《瘋狂的外星人》和今年《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等春節檔爆款,悉數被華文映像收入囊中。
尤其是今年投中《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兩部春節檔冠亞軍,足以在業內吸收一波羨慕。
高調進階:
大片網劇全要、閃購華樺傳媒
不難發現,自2019年以後,華文映像正在逐漸往中國影視業中心戰場靠攏。
天眼查信息顯示,華文映像法定代表人為栗飛,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為46家,具備實際控制權的企業則高達88個,包括影視的內容創作、生產製作、整合營銷、設備租賃、影城管理、宣傳發行等上中下游多個環節,可謂影視全產業鏈業務都有布局。以影視設備租賃為例,這一偏B端、後端的業務華文近年是作為重要業務在持續推廣。
(來自華文映像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天眼查的股權信息,栗飛本人則持有華文映像98.03%的股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至於公司其他高管:董事劉儀偉、天天樂道總裁王焰、大魚互動總裁三木、華文行者總裁范興超,具有央視、東方衛視等媒體從業背景,也為華文映像提供了在國內影視行業的人脈資本。
在電影主業之外,華樺映像近兩年開始試水網路電影和劇集,參與出品了《守衛惡魔鎮》和《機械畫皮》等奇幻類型的網大,不過從已推出作品來看,影片口碑一般。未來其參投的重要項目包括《慶余年2》《雪中悍刀行》等頭部IP,可見其也在將緊抓頭部項目的思路借鑒到劇集投資領域。
與此同時,華文映像的好萊塢大片資源也沒有間斷——除了前文提到的《巨齒鯊》,2019年派拉蒙的「變形金剛」系列外傳《大黃峰》和華納、傳奇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其均參與了國內出品,派拉蒙尚未公映的《壯志凌雲2》也是其參與的好萊塢項目之一。
這背後可能與一筆並購有關系——名噪一時的華樺傳媒已被華文映像收至麾下。
天眼查信息顯示,早在2018年9月,華文映像入股華樺傳媒,不久後與華樺傳媒的法定代表人王克非分別承擔一半股權,接管上海易晴投資有限公司,用於運作華樺系其他子公司。
彼時的華樺傳媒已經不復當年風光。在接連拿下《變形金剛5》《極限特工3》等進口大片後,2017年初華樺官宣與上影聯手10億美元巨資投派拉蒙片單,當時在中美兩國影視圈都引發了震動,但這筆交易很快隨著監管收緊資本外流告吹。
根據天眼查信息,早在2016年11月起,原本東方時代網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經啟動了並購華樺傳媒的計劃。然而兩年後的2018年6月,東方網路稱因不能及時支付收購價款決定終止收購。
僅僅不到3個月後,華文映像便接替東方網路並完成了收購,其資金能力和大膽決策引人遐想。
在最近的采訪中,賈淕還透露,華文映像正在扶持內容創作,對新人作者們有一定質量的作品不計較投資虧損。相比投資同行作品,如何自行發掘和培養新人、推進自有項目開發,對華文映像來說更大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6億保底《獨自·上場》
冒巨大風險只為入場券?
保底一部話題性極高的國產片,或許正是華文試圖繼續在中國影視圈進階的開始。
和歡喜傳媒提前鎖定6億的收入不同,在許多人看來,《獨自·上場》在華文映像手中似乎是枚不定時炸彈:或炸出煙花,或一片狼籍,而前者概率很小。
不被看好的原因確實有許多。
首先,6億保底是一筆大投入。華文出資6億保底,意味著這部影片至少要有18億甚至20億的票房才能回本,而且按照歡喜的公告超出保底對應票房的部分雙方還會分成,這樣的成績顯然對檔期的選擇要求極高。
上一部被高調保底的大片《囧媽》也是歡喜的作品,保底票房是24億,但影片因為疫情轉投線上,逃過一劫。再往前,同樣是歡喜的《瘋狂的外星人》保底票房28億,最終影片票房21.83億,保底失敗。
可想而知,《獨自·上場》只能進入國慶檔、春節檔、暑期檔這樣的大檔期,並且一定要確保檔期前兩名的票房成績,才能保證保底成功。
其次,和去年的《奪冠》一樣,這部《獨自·上場》註定受到爭議。
《獨自·上場》原名《李娜》,改編自法網大滿貫得主李娜的真實故事,籌備多年。
國內 體育 電影還在孕育初期,受眾喜好、輿論風向如何把握,全靠電影人「摸著石頭過河」。《奪冠》被迫更名、大量刪減等風波,陳可辛聲稱「拍得最累的一部」的表態,足見在中國拍知名人物傳記片的難度、風險之大。
其次,相比全民愛戴的女排,電影原型李娜的言論和行為曾經引發過爭議,一些網友表示抵制的聲音至今存在。即使主演有胡歌、郝蕾兩位高人氣、演技靠譜的演員助陣,也很難預測其票房號召力。
公開資料顯示,《獨自·上場》最早於2015年7月中旬正式立項,劇本打磨了三年才正式開拍,2019年2月全部戲份殺青,至今未定檔,項目周期遠遠超過了《奪冠》。
而此前因牽扯到多方力量的博弈,《奪冠》的刪減風波是否會再次出現在《獨自·上場》中,又會如何影響最終成片內容,目前還不得而知。
當下的國內觀眾,對 體育 題材國產片的認知,暫時固定在弘揚 體育 精神和國家榮譽感層面,這對影片的宣發策略提出較高的要求:如何從新的角度挖掘影片內容的立意、給觀眾以新鮮感?
而從保底發行方華文映像的過往歷程來看,無論是進口片還是國產片,絕大部分時候都只是項目的普通投資方,唯一主控的院線電影《日不落酒店》上映首日遇冷——既沒有建立自身的內容生產線,也暫時還沒體現出主導大項目的能力,除了資金充足外很難看出華文映像目前在影視行業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在哪。
天眼查信息顯示,今年2月,華文映像首次進行了股權出質。盡管目前尚未觸及公司的主控權,但出質的舉動發生在上述大手筆保底公告前夕。
也就是從今年2月以來,華文映像先後接受了多家媒體采訪,業內對華文映像的認知正在逐漸提升。而本次保底發行的公告一出,更像是一道驚雷過後,令世人注意到這家年紀輕輕但已無處不在的廠牌。
當然這筆保底的價值也可從另外一種角度理解:即使未來保底失敗出現虧損,華文映像也一舉買到了和頭部影視公司同台競爭的入場券,這樣的行業地位,在影視行業逐漸復甦的時刻,意味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