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好,李煥英》破47.8億,賈玲大賺1億,張小斐只能拿零頭
誰能想到,2021年春節檔電影竟是《你好,李煥英》笑到了最後呢?截止發稿日期,該片共取得了47.88億票房,這個成績無疑是可惜的,甚至能排進內地話語電影票房前三的位置,業內專業人士預測《你好,李煥英》最終票房將會來到52億的位置。
隨著電影票房大賣,張小斐、賈玲、沈騰、陳赫等一眾演員的位置無疑是水漲船高。當然,在這其中受益最大的人無疑是賈玲,她一人身兼導演和主演的職責,付出和受益可能是成正比的。
眼看著《你好,李煥英》的成績越來越好,受益的分配也提上了日程,據賈玲透露,電影的製作成本並不是很高,共計拍攝120餘天,273人參與。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功臣,票房的受益也有他們一份,據了解,將會有5000萬屬於編導和演職人員。
此外,投資方和院線方也佔了很大比重,在扣除3.3%的稅金,以及5%的電影發展基金之外,剩下部分在進行分成。如果按52億的票房受益來計算,在扣除4.32億之後,剩下的47.68億才是分成的部分,而其中的57%屬於院線方,預計27億,剩下的近20億則屬於投資方。
在這其中,投資方有24家公司,賈玲所在的大碗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而賈玲本人占公司股份的65%,預計將在1億左右。而張小斐也是大碗公司的一員,但她只是女主角,受益不可能有賈玲那麼高,只能拿到一個零頭。
這么看來,雖然《你好,李煥英》的成本並不是很高,但參與的人數實在太多,好在電影的受益非常可觀,每個參與方都能得到很大受益,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看到這,大家可能有些疑惑,看似出力最多的賈玲、張小斐,受益好像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高,那麼,誰才是這次瓜分蛋糕中的最大贏家呢?據了解,拿走《你好,李煥英》發行權的是儒意影業,如果電影票房不到15億,他們就是貼錢的一方,但如果票房受益超過15億,他們將得到最大利益分成。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羋月傳》、《琅琊榜》、《小時代3》等熱門影視作品,出品製作方都有這家公司的名字。然而,就在去年10月,恆騰全資收購了儒意影業,價值72港幣。
此後,恆騰網路將儒意影業名下的電視劇產權授權給了恆大 旅遊 集團,綜上所述,誰才是最大贏家一目瞭然。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相關資訊啦,咱下期見!
Ⅱ 首位媽系女藝人,張小斐現在有多紅
自從《你好,李煥英》火了之後,張小斐的熱度是日益上漲,當然,她也是成為了娛樂圈首位的媽系女藝人,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張小斐在《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中,飾演的是賈玲的媽媽李煥英,所以,大家在看過電影被她圈粉了之後,都在戲外叫她媽媽。這個其實也是一種很尊重的叫法,也沒有調侃的意思,也並不是說張小斐老,而是說她飾演的這個李煥英非常生動,而且很深入人心,所以大家才會稱她為媽系女藝人。
張小斐現在火了,很多人又想來蹭她的熱度了,像是袁姍姍啊,非要說張小斐打呼嚕啊,情商極低,像是孫茜之前因為綜藝里和張小斐有了矛盾,這次就開始批評張小斐的電影不好看,真是沒有道德。
Ⅲ 如何評價電影《你好,李煥英》中張小斐的演技
在2021年的賀歲檔里,賈玲導演並主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成了一批黑馬,目前該影片的總票房已經突破了47億,比《唐探3》高出了將近5億,大家對這部影片的口碑、演員的選角,以及演員們的演技也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隨著電影的火爆,演員張小斐也成了「國民媽媽」,現在很多粉絲談到張小斐的時候,都會戲稱一句「咱媽」,隨著粉絲數量的增加,張小斐成為目前娛樂圈裡人氣最高的女藝人之一。出道15年的張小斐徹底被這部電影帶火了。
之前還有人以為張小斐只是一位喜劇演員,其實並不是的,她是正兒八經的表演系畢業的專科演員,與楊冪、袁姍姍都是同學,出道15年雖然她一直不溫不火,但是在演技方面卻是穩扎穩打,在這部劇中,她飾演的「李煥英」更是演技炸裂,讓不少觀眾一秒入戲。
在張小斐徹底火了之後,她過去的一些視頻和參加的綜藝節目也被再次挖了出來。曾經在《我就是演員》中,張小斐和孫茜飆戲,她們合作了《盲山》中的一個片斷,盡管在排練的時候,孫茜一直以「需要捋順劇本為由」拒絕排練,張小斐也最終被淘汰,但是她的演技卻讓人驚艷。
當時張小斐說「特別想撕掉喜劇演員這個標簽」,評委章子怡對她溫柔的說:「我覺得你來這個舞台特別對,就你這個困擾,在我眼前是沒有的,就根本不存在的」。看過這檔節目的人都知道,能夠被章子怡這么誇獎的演員真的不多。
Ⅳ 張小斐演的電影有哪些,演員張小斐的爆紅史
一、
1986年1月10日,張小斐出生在遼寧鞍山。
鞍山是一座挺「剛」的城市,號稱「共和國鋼都」,盛產岫玉,風景秀美,東枕千朵蓮花山,西挽遼河、渾河、太子河,有很多全國著名的旅遊景點。
這里的人們生活安逸,性格爽朗,嗓門大,笑聲亮,秧歌舞、二人轉、小品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文藝表演。
1990年,趙本山第一次登上央視春節晚會,表演小品《相親》,拿到了央視節目一等獎。從那一年起,帶著東北口音的小品就成為中國人民春晚年夜晚的必備「佳餚」。
而此時,「小東北」張小斐在父母的呵護中慢慢長大。
五歲起,媽媽送她去學跳舞。
老師說:「這孩子天賦不錯!」
「那就繼續練吧!」
這一練,練了十多年。
1997年,張小斐11歲,考進中央民族大學附中舞蹈班,小小的她便離開父母,獨自到北京學跳舞。
演員章子怡也在這個學校里學過舞蹈,她曾說:「學舞蹈的女孩,特別能吃苦!」
張小斐也說:「那段時間特別苦,不過,我很感謝這段經歷,磨煉了我的意志。」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但練舞吃的苦,相較於人生的苦,才剛剛開始。
二、
2001年,張小斐15歲,她因為舞蹈特長進入中國武警文工團,成為一名舞蹈演員。
也是這一年,她萌生了想當演員的夢,除了排練和跳舞,她經常跟著文工團的話劇演員學習話劇,她發現表演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甚至比舞蹈更吸引她。
而這一年,張小斐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賈玲,剛剛考上中央戲劇學院。
大一時,賈玲的媽媽李煥英通稻草時不幸去世,賈玲非常傷心,覺得以後的人生「再也不會快樂了。」
20年後,賈玲和張小斐合作電影《你好,李煥英》,創下超40億的票房收入。
不過,那時的她們,雖然同在北京,卻在兩條毫不相交的平行線上各自生活著。
2005,張小斐考進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跟楊冪、袁姍姍做同學。
這時,賈玲已經畢業,考入了中國廣播藝術團,並在2003年拿下了北京相聲小品邀請賽的一等獎,正式拜師馮鞏,經過四年的拼搏,她在相聲界有了一點小小的成就。
剛進入大學的張小斐在同學中起點算是比較高的,舞蹈出身,又會演話劇,再加上她在武警文工團里養成的英姿颯爽的氣質,大二時張小斐就開始演電影了。她出演的第一部戲是沈東導演的抗日題材電影《烽火歲月》,扮演女主林小童,是一位革命青年。
張小斐非常開心,她給媽媽打電話:「媽,我終於要拍電影了!」
隨後,張小斐又拍了《大餅的莎士比亞》、《村學的冬天》等,但都沒有太大水花。
三、
2009年,眼看要畢業了,仍然沒有經紀公司要簽她。
甚至,有製片人說「張小斐五官長得有問題。」
她想不明白,從小貼著「漂亮」標簽長大,怎麼現在大家卻認為我「長得有問題呢?」
她去問老師:「為什麼總有人嫌棄我長得不好看呢?我一點都不醜啊!」
老師說:「你是個漂亮的姑娘,但是現在的鏡頭流行的是另一種美,你得接受這個事實。」
「那怎麼辦呢?可是我不想整容啊!」
「千萬別整容,不要一味地迎合別人。你要想清楚,未來你想做什麼,願意付出多大努力?」
「我要成為一名電影演員,為此,我願意付出全部的努力。」
「好,那就學會堅持!就算時機未到,也要堅持!」
老師的話鼓勵了張小斐,她不停地奔波於各個劇組,像商品一樣不斷地被人挑揀、否定、嘲笑,但是她認真地對待每一個角色,哪怕只是跑龍套,也會用最大的努力去表演。
那個時候,她經常五點起床,忙到凌晨收工,身上經常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吃飯也是有一頓沒一頓的。
有一次,張小斐在節目中說:「那時候我剛剛開始拍戲,身上沒什麼錢,特別餓,常常記不住上頓飯什麼時候吃的。」
而那時,她的同班同學楊冪已經因為出演《神鵰俠侶》、《王昭君》、《聊齋志異之小倩》、《紅樓夢》等古裝戲,被評為內地新「四小花旦」。
張小斐形容剛畢業時的自己就像「早餐攤的一屜包子,畢業的一剎那還是冒著熱氣的,但是涼得很快。」
一晃五年過去了,張小斐的演藝生涯還沒有半點起色。
四、
無論如何,我要在北京生活下去!
此時的張小斐已經不像剛考上大學時那樣心高氣傲了,她得活著,然後才能做夢。
2012年,張小斐的同學楊冪憑借《宮鎖心玉》爆紅,張小斐的室友袁姍姍憑借《宮鎖珠簾》也慢慢走紅,而張小斐,選擇重新面對現實,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了事業單位——中國廣播藝術團,做了藝術團的主持人。
這是一個大師雲集的地方,團長是馮鞏,有很多老藝術家,賈玲也是張小斐的同事。
剛進團的張小斐工作表現非常積極,除了做好日常的主持工作,業余還選修了話劇,人謙和又好學,得到團長馮鞏和同事們的認可。
那時的賈玲參加了《百變大咖秀》,綜藝范十足的她靠角色反串搞笑開始走紅。
有一次,賈玲籌備小品《女人N次方》,其中一個角色沒找到合適人選,馮鞏向她推薦了張小斐。賈玲就去找張小斐:
「和我一起演喜劇唄!」
「sorry,我們美女是從來不演喜劇的。」張小斐拒絕了賈玲,她的夢想是做電影演員,一旦被貼上「喜劇演員」的標簽,估計以後很難撕掉。
「給個面兒唄,給個面兒唄。」
「你有啥面兒啊。」
「我這么大面還沒面啊。」賈玲捏著自己胖胖的面龐,把張小斐逗樂了。
「那就試試吧!」
這一年,張小斐第一次客串小品《女人N次方》,戴上了假發套,扮演一位掃地的五十多歲老大媽,兩人第一次合作登上北京春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五、
通過這次合作,賈玲發現張小斐非常適合演喜劇,人長得漂亮,表現力強,包袱抖得自然,還能放得下身段學習。此後,兩人關系迅速升溫,不僅多次在一起合作小品,還成為生活中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而張小斐,一邊在單位里做主持,一邊配合賈玲演小品,同時,她繼續奔走於各大劇組尋找自己的夢想,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在拍一場歷史劇時,張小斐的眼睛被炸傷,但是劇組不僅沒有做任何安撫,反而負責煙火的兩個男的叫了幾個女的圍著罵了張小斐,小斐非常難過,在宿舍里痛哭。
賈玲深夜發文:「小演員,命真賤,快變成大腕吧,你離姐的偶像就差一部戲了!」
多年以後,賈玲的「金口玉言」果然成真,此是後話。
2014年,張小斐參演的電視劇《馬向陽下鄉記》在央視一台播出,她扮演心地善良正直的農村女孩齊槐。
2015年,張小斐第一次登上央視春晚,和馮鞏、高曉攀等合作小品《小棉襖》,飾演馮鞏的女兒,被全國的觀眾認識,親切地稱她「馮鞏愛女」。
春晚的余熱還沒過,張小斐就被賈玲拉進了《歡樂喜劇人》的小組,一場戲接一場戲地排練,時間安排地很滿,但張小斐從不叫苦。賈玲與張小斐這兩個姑娘,一胖一瘦,一動一靜,一個胖萌,一個高瘦,形成強烈的喜劇效果,帶給觀眾們很多歡樂。
賈玲火了,張小斐作為「賈玲的搭檔」也漸漸有了知名度,大家把她稱作「喜劇界的顏值天花板」。
2016年,賈玲成立「大碗娛樂」,張小斐成為公司簽約的第一位女藝人,她跟賈玲徹底捆綁在了一起。
此後,她又和賈玲連續四年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2018年的《真假老師》,2019年的《啼笑皆非》,2020年的《婆婆媽媽》,2021年的《一波三折》,每一次演出都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六、
喜劇人生越來越熱鬧了,但張小斐仍記得心中的夢想:想做電影演員。
2018年,張小斐來到了《我就是演員》的舞台,想通過這個舞台撕掉「喜劇演員」的標簽,可以向「電影演員」再進一步。
在《盲山》的表演片段中,張小斐一改往日嘻嘻哈哈的喜劇演員形象,出演一位被拐賣到山裡的女大學生,以一個悲情女大學生的形象出演,無論是眼睛裡的淚水,還是當眾撩衣服喂孩子的心酸,都證明了張小斐不俗的演技。雖然最後沒有晉級,但張小斐的形象更加立體了,她不僅僅是喜劇演員,還可以是電影演員。
她只是在等一次機會。
這一次機會,是賈玲給她的。
2021年,春節檔電影《你好,李煥英》上映,由張小斐飾演賈玲年輕時候的媽媽李煥英,她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滿是溫和親切的「媽媽氣」,被大家稱為「國民媽媽」。
截至發稿,《你好,李煥英》票房已經突破40億,張小斐也喜提「40億票房電影女主」,這場電影不僅圓了賈玲緬懷母親的夢,也圓了張小斐成為「電影演員」的夢。
還記得賈玲那句話嗎?
「小演員,命真賤,快變成大腕吧,你離姐的偶像就差一部戲了!」
20年過去了,「小演員」張小斐終於成「大腕」了。
這一年,張小斐35歲,一個大器晚成的電影演員終於爆紅了。
Ⅳ 張小斐爆紅4個月後,被曝「耍大牌」:好品德,才是社會的通行證
2021年2月12日,《你好,李煥英》在中國大陸上映,最終斬獲54億元的票房。
因為這部電影,張小斐擠進了一線女星的行列,到哪兒都被人捧著。
不過人紅是非多,誰也逃不掉。
6月30日,某位自稱是北電學生的網友,發文爆料稱張小斐耍大牌。
起因是這位網友所在的北電學生劇組,為了拍一部片子,提前半個月定了一個拍攝場地,開拍前卻突然被張小斐劇組截胡,用作平面廣告的拍攝。
張小斐劇組把音樂開得很大聲,導致他們的拍攝無法在旁邊同時進行。
期間,他們曾多次與張小斐工作人員溝通,卻沒有得到回應。
無奈之下,只能重新補貼兩萬塊,才堪堪把拍攝完成。
為了證明自己話語的真實性,該網友還配了一個視頻,視頻中張小斐穿著一身白色衣服,被一群工作人員擁護在中間。
末了,他還嘲諷了一句:「沒想到資本的力量這么大。」這句話引起了無數網友的共鳴,紛紛在評論區吐槽張小斐紅了就開始作妖。
但後面事情有了反轉。真實情況是影視基地同時簽訂了兩個劇組,張小斐的拍攝時間在合理范圍。
也就是說,是影視基地的問題,網友罵錯了。
01
去年網劇《隱秘的角落》火遍全網,也順便帶火了「後媽」李夢。長相清冷高級有辨識度,演技自然不生硬,這樣優秀的90後演員,當時被很多人看好。
然後就在李夢想再火一把時,卻翻車了。在節目《演員的誕生》中,導師們問起關於她耍大牌的種種傳聞,本來可能只是給她一個澄清的機會,卻意外坐實了傳言。
在被問到為何被《白鹿原》劇組換掉時,李夢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理由,最後乾脆直接表態道歉,表示自己性格有缺陷,邊說話邊流淚,極其動情。
原因真的那麼單純嗎?
在拍攝《隱秘的角落》時,李夢有一場需要削蘋果的戲。拍完一個鏡頭後,導演要求換個角度再拍一遍,於是道具師拿來了新的蘋果。
李夢拒絕了,她說「我要和剛剛那個一模一樣的」。道具師只能拿著第一個蘋果,和現場所有蘋果一個個對比,盡力找出最像的那個,可惜,都無法入她眼。
最後,道具師只能妥協,晚上十二點半滿大街去找蘋果。
這是蘋果的問題嗎?
是性格有缺陷嗎?
不是,這是演在耍大牌,故意找麻煩。 所謂的演戲認真並不是雞蛋里挑骨頭,認真和較勁是兩碼事。
節目播出後,李夢更多地「耍大牌」行為被扒出。
2016年,李夢參演電影《老腔》。在拍攝期間,她撒潑大喊著要「加戲」發壞脾氣,直到製片人屈服才肯平息。
2018年,李夢曾和呂雪鳳合作,拍攝了電影《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然而,在拍攝結束後,呂雪鳳公開表示:非常討厭李夢。
因為在一次拍攝中,所有設備都准備好了,但李夢因為覺得自己的一撮頭發,讓化妝師弄了十五分鍾,讓所有人在太陽底下等她......
一個演員如果有一個人說她不好,可以理解為個人己見,但如果凡是合作過的人,都說她不好,只能證明,她真的有問題。
我們都知道,拍一場戲是需要耗費許多人力物力的,明星在熒屏前光鮮亮麗,需要幕後幾百人四處奔波。
不奢望明星以同樣敬畏的態度,去對待工作人員,但最起碼應該體諒別人,不刻意刁難,不盛氣凌人。一個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滯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性格不是借口,態度才是真正的問題。
02
上一年,東方衛視推出綜藝《親愛的,來吃飯》。宣傳的初衷是:叩開普通百姓的家門,用一頓飯的時間,帶你一探平凡人家中不平凡的故事。
節目模式是:賈乃亮和王祖藍化身蹭飯團長,帶領不同的飛行嘉賓,在上海市區中尋找可以蹭飯的家庭。
乍一聽,還挺溫馨, 然而鏡頭前溫情沒發現,明星的醜陋的一面反而暴露了。
在一個片段中,王祖藍和范湉湉,隨便按下一棟居民樓的門鈴, 上來就是毫不客氣:「能來你們家吃飯嗎?我們是東方衛視的節目。」
對方可能有些不理解,又或者不想上電視,委婉拒絕了。
王祖藍卻絲毫不留情面:「家裡沒人,那你呢?」
自以為很幽默,其實讓人難堪。
接著,他們又模仿路人警惕的模樣,彷彿嘲笑路人滑稽可笑。
就這樣,一直到天黑,他們才找到了一個蹭飯的家庭。然而當自己的雞蛋炒糊後,范湉湉又開始責怪別人的鐵鍋不好。
此前還用誇張的表情,吐槽男主人家窮,工作不穩定且沒前途。
而另一邊,孫藝洲在找到蹭飯家庭後,全程都在當甩手大爺,當他因為冷要求女主人開空調,卻被告知空調壞了10年沒有開過時,他表現出來的震驚和難以置信,真的給人一種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不知道為什麼,許多素人和明星同時存在的節目,到最後都會變成明星秀優越的場所。就像這個節目,從頭到尾似乎都在說:「普通人被明星蹭飯,是至高無上的榮幸。」
大明星享受慣了,肯定不能體諒底層百姓的苦難。可大多數人,不就是從底層爬上去的嗎?
明星公開「耍大牌」的行為還有很多。比如某女星耍大牌遲到,讓一群小朋友演員淋雨等;
某男星拍攝現場突然要吃油潑面,吃不到就不上台;
某男星不配合採訪,擅自離組,給製片方造成巨大損失;
某女星讓主辦方准備進口礦泉水供她洗澡......說白了,這些人就是被捧得太高了,在粉絲的恭維中逐漸迷失了自我。
但不要忘記,人終歸要回歸現實,被捧得越高,被摔得越慘。
03
圈中也有很多榜樣。他們在爆火時仍保持謙虛,在熱度退散後仍堅持初心,在名利雙收後,不忘記是粉絲造就了自己。
王菲時常給人很孤傲的感覺,但其實內心十分友善。面對歌迷的時候,她除了對影迷的要求來者不拒以外,還能在和影迷合影時邊擺造型邊剝桔子,就像鄰居大姐大一樣。
她還和老公創設了嫣然天使基金會,為慈善事業奉獻出了自己的愛心。
周潤發身為一位節儉帝,平日自然少不了和老百姓接觸的機會,而他無論是在街上買東西還是坐巴士出行,都沒有一點大腕風范,相反還會和同車百姓一起聊天,無拘無束。
鍾漢良在宣傳電影時,擔心粉絲在外等候太熱,就邀請粉絲們進貴賓休息室休息。他還為粉絲設立了獎學金,鼓勵他們好好學習。
粉絲跟偶像的關系:既能載舟,亦能覆舟。雖然他們做的這些事,對他們來說輕而易舉,但重要的是,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優於眾人,反而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得很低。
真誠和謙虛,是通往一切的道路。這樣的人,活該他們紅一輩子。
04
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其實是有義務和責任做好「 社會 榜樣」的。對於這些不把他人放在眼裡的行為,我們一定要強烈譴責。
打鐵還需自身硬,不管是做人,還是從藝,都要德為先。
真正的明星,往往都懂得這一點:「越大牌,越不耍大牌。」
與其成天想著刁難別人,靠耍大牌來製造「我很紅」的假象,不如想想怎麼提高自己的演技。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良好的品德,才是 社會 的通行證。
Ⅵ 爆紅4個月後,張小斐翻車了...
1
2012年5月4日,賈玲發了一條微博。
賈玲口中的「小演員」,就是如今大紅大紫的張小斐。
其實賈玲和張小斐的相識還多虧了馮鞏。
2012年,沒有名氣的張小斐遇見了學相聲表演也沒有名氣的賈玲,她們第一次合作北京衛視春晚《女人N次方》。
因為性格都是很樂觀積極的女孩,所以兩人成為了好朋友。
到如今,這段友誼也已經持續將近十年了。
2021年2月12日,《你好,李煥英》在中國大陸上映。
這部由賈玲、張小斐兩人共同合作的奇幻喜劇電影,最終斬獲54.14億元的票房。
目前該電影排行中國電影總票房第二名,第一名是吳京的《戰狼2》。
也是因為這部電影,兩位一直堅持著夢想的女孩,都受到了命運的饋贈。
賈玲成了中國票房最高女導演。
張小斐也圓了當初的電影夢,成為火遍全國的大咖,在 娛樂 圈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
參加各種活動都是坐在前排,各式各樣的紅毯秀,出場就是閃光燈追拍個不停。
主流 時尚 品牌的高定,大牌珠寶閃閃發光...
以前張小斐也經常受邀參加活動。
但都被主辦方當成透明人,甚至沒有給她准備座位。
現在她終於擠進了一線女星的行列,到哪兒都被人捧著。
那些曾經幫助過她,或是招惹過她的人,也都被拎出來誇一誇,踩一踩。
「唉,以前(不紅的時候)在劇組里邊,你能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現在(紅了之後)身邊全是好人,每一張都是洋溢的笑臉。」
這是黃渤在某次采訪時說的話,現在看來,真是別有一番道理。
其實吧,這不只是 娛樂 圈的現狀,而是所有圈子的現狀。
當你足夠強大時,整個世界都會對你和顏悅色。
2
不過人紅是非多,爆紅四個多月後,張小斐還是逃不過「紅極必黑」的定律。
6月30日,一位自稱是北電學生的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爆料張小斐耍大牌。
據該網友所說,他們是一個北電學生劇組製作,因為要拍一部戲,所以提前半個月定下了某個拍攝場地並支付了全款。
本來預定是晚上7點半開拍,結果張小斐突然也來到了這個拍攝場地。
張小斐那邊是在拍一個平面廣告,但是把音樂的聲音開得非常大。
眾所周知,拍戲要說台詞,後期配音這種顯然不適用與學生團隊。
而張小斐一方由於聲音太大,導致該學生團隊的拍攝無法進行。
這位學生跟張小斐的工作人員及場地負責人員都有過溝通,但雙方都敷衍著不管事。
無奈之下,這只學生團隊的戲只能延遲至張小斐拍完平面廣告。
這一拖就是4個小時。
由於拍攝延遲、器材遲還等原因,最終導致一眾學生再貼了兩萬元開銷。
該學生還發了一個視頻,視頻中張小斐身上穿著白色的禮服,臉上畫著精緻的妝容,對著鏡頭擺POSE。
現場還有許多工作人員,有一小部分人疑似是爆料者團隊的。
張小斐的團隊正忙著拍攝,而那一小部分人卻無事可做,只是在一旁拍拍照。
視頻的畫外音來自一名男子憤怒與無奈的聲音:這誰啊?兄弟們!
頓了幾秒後,該男子還感慨道:「火了就是不一樣啊!」
看過視頻的網友們也忍不住了,紛紛在評論區吐槽張小斐紅了之後就「飄」了。
3
有一說一,該網友的爆料有文字有視頻,看起來的確像這么回事。
但事實是否如這位網友所說,張小斐是否真在耍大牌,真相尚未蓋棺定論,還需要當事人的回應。
大家也不必就此聲討張小斐。
只是,針對「明星紅了之後耍大牌」這個現象,還是可以討論的。
其實在 娛樂 圈裡,明星耍大牌屢見不鮮。
更有甚者,片場一言不合就收工走人,嚴重耽誤整部劇的拍攝進度。
前段時間,劉嘉玲在《對照記》中采訪李少紅導演時,就問到了這類問題。
「你最不喜歡和什麼樣的演員合作?」
李少紅導演表示自己也遇到過一些不好溝通(脾氣大、講排場)的演員,有的演員甚至在片場掉頭就走了。
不過李少紅導演也不慣著他們,她會直接刪除對方的戲份。
不得不說,這種做法還是十分解氣的。
像之前因為《延禧攻略》而走紅的吳謹言也是如此。
當時她的名氣和熱度直線飆升,還贏得了華鼎獎電視劇最佳女演員獎。
然而好景不長,一次「耍大牌」的采訪,讓她深深地陷入輿論的風波中。
事件的起因是吳謹言團隊和《中國電影報道》約定好了采訪時間,但是采訪組到場時卻沒有看到吳謹言的身影。
采訪組7個人等了半小時後,又被吳謹言團隊告知采訪地點發生了變動。
之後采訪組扛著設備匆忙趕往十幾公里外的指定地點,結果吳謹言團隊並沒有協調好場地,甚至還要求采訪組支付場地費用。
最後又改稱吳謹言有了其他安排,采訪時間大幅縮短,根本無法滿足內容需求。
此舉徹底激怒了官媒頻道,直接點名批評: 「從藝路上任重道遠,德為先。」
央視網也緊隨其後,怒批吳謹言「耍大牌」。
之後吳謹言本人則是公開道歉,表示會吸取教訓,一定引以為戒。
對此,網友們怒其不爭,紛紛表示吳謹言「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4
《風俗通義》中有個典故: 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驅馳不已,至於瘠死。
說的是有個人養了一匹好馬,路人紛紛誇他的馬兒跑得快,他聽了之後心中大喜,於是策馬狂奔,越跑越快,結果把馬活活累死了。
「觀者」固然是殺死這匹馬的誘因。
但真正「殺馬」的,還是「喜其言」的「長吏」。
因為他在一片路人的贊美聲中,逐漸失去了正常的心態。
魯迅先生曾說,欲置人於死地,可「棒殺」,亦可「捧殺」。
但有的時候,捧殺一個人要比棒殺一個人容易太多了。
因為人們往往能承受別人的惡言惡語,卻受不住幾句虛假的恭維。
我們的生活中也充斥著大量殺人於無形的捧殺。
比如,在職場上就經常能聽到類似「名牌大學畢業就是不一樣」「某某能力真強」等等話語。
這些話會變成種子,然後埋在心底。
隨著日復一日的積累,讓人不斷自我膨脹。
直到某天突然碰上一個棘手的項目,那些「誇」過你的人就會站出來。
「這事交給某某,他肯定行的。」
這時候,你就被架到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接受也不是,不接受也不是。
事情的結果可想而知,捧得越高,摔得越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不要因為路人的「贊美」而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產生虛幻的優越感。
當虛幻被戳穿,你將從雲端跌入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