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趙本山為宋小寶新作《發財日記》題字,待遇還是不如小沈陽
隨著新春腳步的一天天臨近,電影春節檔的角逐也逐漸拉開了帷幕。
院線電影方面有楊冪、董子健等主演的《刺殺小說家》,賈玲自導自演的《你好,李煥英》,以及去年春節檔的遺留作品《唐人街探案3》等。
除了院線電影之外,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網路大電影也成了很多新生代導演練手的途徑。
大年初一即將登陸「愛優騰」三大平台上映的《發財日記》,是宋小寶首次自導自演的電影作品。
影片內容跨度近30年,主要講述東北窮小子「小寶」和同村發小「二哥」到深圳特區闖盪的故事,在這期間發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發財日記》除了宋小寶本人外,還邀請到了沙溢、馬麗來擔綱主演,陣容絲毫不遜院線大片。
作為宋小寶首次執導的作品,他本人對這部作品十分看重,項目從2017年啟動,到上映共用了近四年的時間。
平時在圈中人緣很好的宋小寶,此次獲得了很多圈中好友的支持。
影片的主題曲是由他和劉德華合唱的《天意》,能和自己的偶像同場錄制歌曲,是宋小寶過去想都不敢想的。
帶給宋小寶人生的轉變的正是他的恩師趙本山。
這一次,宋小寶執導並主演的作品上映,師傅趙本山也頗為記掛。
2月10日,趙本山為《發財日記》題字的視頻畫面流出,63歲的本山大叔親筆為徒弟書寫片名。
趙本山對作品的要求很高,經過多次嘗試後才寫出一幅自己滿意的作品。
「發財日記」四個大字,筆鋒蒼勁有力,頗具韻味。
視頻中師徒二人愉快地交流著,同時盡情發揮著 搞笑 本色。
趙本山打趣稱:「你票房賣不好可別找我。」
宋小寶調皮地回應師父:「我要是賣多了你可跟我分那師父。」
宋小寶從二人轉演員逐漸成為炙手可熱的喜劇演員,現在又轉型做導演,這與師父趙本山的力捧是分不開的。
在遼視春晚舞台,趙本山甘當綠葉,讓宋小寶憑借作品《相親》一炮而紅,直到現在那句經典的「海燕吶」傳播度仍然很高。
宋小寶的崛起讓人不得不想起趙本山另一位備受力捧的徒弟,他就是3登央視春晚的小沈陽。
憑借《不差錢》走紅後,小沈陽成了本山傳媒當之無愧的「一哥」。
宋小寶走紅後,有關「一哥」的討論更是經常會被提起。
這兩年,小沈陽的發展的確不及宋小寶,在小品舞台上,無論他怎麼努力都無法超越《不差錢》。
前不久,小沈陽在參加《我就是演員3》時,曾在舞台上自曝已放棄了小品舞台。
而對於宋小寶而言,他的喜劇潛力還未完全挖掘出來,再出爆款的幾率非常高。
這一次趙本山為宋小寶新片打call,不由得又讓人想起趙本山為小沈陽新電影宣傳的場景。
2018年6月,小沈陽帶著他首次執導的作品《猛蟲過江》回歸。
上映前夕,趙本山換上《鄉村愛情》戲服,集結了王小利、王小寶、蔡維利、田娃等徒弟,專門錄制情景視頻為小沈陽宣傳。
情景視頻的拍攝背景還是「象牙山那些事」。
趙本山是以「王大拿」的身份為「王天來」宣傳。
趙本山說:「咱這村裡好不容易這個年輕人,有勇氣自己拍個電影出來,咱們家裡人要是說三道四的, 社會 里怎麼看。」
視頻傳出後,外界傳聞趙本山小沈陽師徒不和的傳聞也就不攻自破了。
不僅如此,趙本山還專門出現在路演現場,現場幫助小沈陽宣傳新電影。
就這一次趙本山為宋小寶題字一事來看,他的待遇還真不如兩年前的小沈陽。
若《發財日記》上映後能收獲不俗的票房和口碑,對宋小寶而言將是一個不錯的開始,敬請期待吧。
⑵ 不輸《李煥英》,宋小寶的《發財日記》為何無緣院線
應該是出於多方面考慮的!我們都知道本山傳媒(遼寧民間藝術團)一直有進軍大熒幕的意願,小沈陽早期就主演過《三槍拍案驚奇》《大笑江湖》《河東獅吼2》一個比一個爛,網路電影以宋曉峰程野為主的山炮系列,更是像一個個流水鬧劇,把口碑磨沒了!電影觀眾已經對二人轉演員失去信心了!導致現在人們心中對東北二人轉演員有很深的偏見,給觀眾心裡留下的印象是只要有二人轉演員或者小品演員的電影就是爛片。失去了觀眾的信任你上影院就是找死!小沈陽自導自演的《猛蟲過江》就是個例子,還有趙本山主演的《過年好》這兩部片子其實還不錯的,但就是因為以前的口碑已經徹底敗壞了,才沒有取得好的票房。
還有就是資本運作的問題吧!宋小寶《發財日記》是他自編自導自演的第一部作品,以前沒有主演導演的經驗,也沒有自己的觀眾基礎!完全是零開始!影院和資本運作方都要考慮風險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的,到時候能不能給你排片都是問題!《人潮洶涌》就是個例子。
所以網播也不是什麼壞事,這也恰恰證明了宋小寶的高明之處,他知道自己的團隊的這些問題,也知道現在的風評對自己不利!從他剛拍的時候發的微博就可以看出,一直強調的不是自己導演或主演的身份,而是他的這一個故事,自己的一些經歷想說給大家聽!不為票房多少,只為講好自己的故事,讓更多感同身受的人知道!在這不得不說宋小寶的情商很高。
從這個電影開頭的龍標和電影的質量上來看,他剛開始可能真想影院上映的,但經過以上的考慮,還有正好趕上疫情這個特殊時期,才決定網路播出的!從現在網路數據來看,這不失為一種最佳選擇!騰訊單平台播放量已經破億,優酷一直是網路電影熱度第一,愛奇藝電影熱播榜第一,網路電影全網綜合熱度第一!口碑也不錯,三個平台評分也很高,評論區很多人說這電影不上影院可惜了。已經很不錯了,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就算成功!一舉多得啊!既試了試水,六塊錢普通老百姓在家就能看到,典型的農村包圍城市,贏得了人心和口碑,然後助推宋小寶成功轉型,摘掉二人轉演員的標簽,成為了一個新晉導演,以後再有電影影院上映就順風順水了。不比那些影院電影為了排片拼的頭破血流強啊?聽說好幾個片子的導演為了爭取點排片都給影院下跪了!而且看《發財日記》三個平台的點擊播放量,應該也有不錯的票房了!分到的錢可能比影院上映的要多呢!
所以說宋小寶很聰明,也很謹慎!當然從電影本身來看,他真的很用心也很真誠,我自己看了有五遍吧!好久沒有可以讓我重復看這么多遍的電影了,感謝宋導演吧。
這么巧合,兩個電影我都看過了。
十分制,李煥英我給打8.8分。發財日記我給打4.8分。個人觀點,確實不是一個水準上的。
兄弟你想簡單了,小寶的片子,上了春節檔肯定拿不到排片的,不管是唐探。還是李煥英,背後都有比如中影,萬達,橫店,貓眼,淘票票這類院線和第三方票務平台的聯合出品發行。才有電影院初期的支持排場。這才是第一步。過了這一關才是比拼內容劇情。
比如李煥英之前雖然排場不如唐3,但是也有爭取了排片,但是唐3大年初一全國38%的排場,那可是有7部電影競爭,它自己就佔了4成。什麼概念?那是背後的資本力量。陳思成有關系,背後的資本更有力量,其次才是內容。這最近李煥英大火,排片多了,票房高了,央媒表揚,人民日報發文,這是內容有保證的體現,但是真的沒有一點背後的推手嘛?
恕我直言。小寶的片上了春節檔絕對是炮灰無疑,當初郭德綱心癢癢請了一堆明星拍了《祖宗十九代》上了春節檔,最終票房1.7億,估計老郭這輩子都不會再弄電影了,弄也不會再上春節檔。
春節檔不單是影片質量的較量。首先是資本的掰手腕!
兩部片子都看過,起初覺得宋小寶的發財日記又是一部粗製濫造的網大,看過之後發現水準還是不錯的。至於為什麼不上院線第一宋小寶等東北演員的號召力這幾年嚴重不足。第二春節檔上線沒有競爭力,人潮洶涌,侍神令這種大製作都沒什麼排片。發財日記上線就是自尋死路倒不如網路收費上線,收回成本還是沒問題的。
背後沒有強大的製作團隊支撐,誰敢投資擠進去春節檔。再者發財日記都是花六塊錢在家裡躺著看的,你花上六十去電影院看試試票房能有多少,不被人罵死。大家都喜歡捧殺,舉高高然後摔下去[淚奔]
眾所周知,今年春節檔院線電影最大的贏家就是賈玲的導演處女作《你好,李煥英》,大家不知道的是,春節檔網路電影也有一匹黑馬,那就是 宋小寶的導演處女作《發財日記》。
2021年的「網路電影春節檔」中網路電影片單超40部, 其中《發財日記》播放量穩居第一, 正片有效播放市佔率達到25.45%,實際觀影的轉化率則高達41.4%, 是網路春節檔最大的贏家。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可惜,這樣一部深受觀眾喜愛的電影,放到春節檔的院線,至少也能拿到幾億的票房,但選擇 上線網路平台,也是宋小寶深思熟慮過的:
1、春節檔院線電影競爭激烈
今年的春節檔電影可以說是神仙打架,7部不同類型的影片齊上線,其中《唐探3》有著前作帶來的超高人氣,《你好,李煥英》有著賈玲、沈騰的人氣加持,《刺殺小說家》有著頂級特效,《侍神令》有著IP效應,《人潮洶涌》有劉天王的加持,與這些相比,宋小寶的《發財日記》顯然沒有什麼優勢,選擇網播是一個聰明的選擇。
2、影片題材內容與《李煥英》重合
《你好,李煥英》是講一對母女的故事,《發財日記》是講一對父子的故事,二者都是圍繞著親情來敘述,還都是喜劇類型,片中的演員也大多是喜劇演員,一定程度上來說,顯然這兩部喜劇類型重合了,宋小寶選擇網播,是避免和《李煥英》產生正面沖突。
3、影片質量稍遜《你好李煥英》
看過這部《發財日記》的都知道,影片的 情感 表達、特效、細節、技術處理上略遜《李煥英》一籌。這是一部典型的「小品電影」,隨便單拎出一個片段都不錯,但剪輯在了一起後就有很明顯的割裂感,各種銜接不自然,非常生硬。電影上線後,在豆瓣也只拿到了6.0的評分,與《李煥英》相差甚遠。在影片質量不過關的情況下,選擇網播是一個比較保守的方法
4、網路電影不需要給影院分成
雖然院線電影一張票價三四十,春節檔甚至高達七八十,可影院要從中拿到很大一筆分成,而網路電影只需要支付六元的費用,普通用戶十二元,所得的收益全部歸片方所有,在沒有院線票房保證的情況下,這樣的選擇是合理的。
目前,這部影片在視頻網站上播放量將近8000萬了,按照6元的價格把重復播放的去除掉,票房超4億是沒有問題的,宋小寶電影處女作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相當不錯了。
作者想多了。豆瓣口碑《發財日記》完敗《你好,李煥英》
01如果院線上映,《發財日記》口碑幾乎墊底
我們先來看看春季檔幾部電影的豆瓣評分: 《你好,李煥英》豆瓣評分8.1分;《唐人街探案3》豆瓣評分5.6分;《刺殺小說家》豆瓣評分7.0分;《人潮洶涌》豆瓣評分7.1分;《侍神令》豆瓣評分;《小熊出沒狂野大陸》豆瓣評分6.6;《新神榜:哪吒重生》豆瓣評分7.3.而發財日記的豆瓣評分為6.0分。 僅僅比《唐人街探案3》和《新神榜:哪吒重生》高一點。
所以,從豆瓣評分的角度來看,《發財日記》的評分完敗《你好李煥英》,且從劇情討喜度來看,《李煥英》明顯更真誠;從演員的名氣來看,兩部影片的演員都具有很大的國民度。 但是沈騰作為200億票房加持的男主,明顯也是完勝《發財日記》中的宋小寶的。
02小沈陽的前車之鑒
作為宋小寶同門師兄弟的小沈陽,在 2018年也自導自演了一部電影《猛蟲過江》,其最終票房為2億元,但是豆瓣評分只有3.7分,可謂遭遇了滑鐵盧 。從院線的角度來看,肯定會有這方面的擔憂,他們會擔心《發財日記》翻車的可能性也較大。
當然,我們還是要對寶哥的作品,給予一定的鼓勵的。《發財日記》的確是誠意滿滿的。至少影片從觀影的角度來看,並沒有多少讓人尷尬的地方,也有不少讓人感動的地方。期待小寶的下一步作品大賣。
以上。
誰會為宋小寶花錢買電影票啊?趙本山還有德雲社這兩個團隊票房歷來極差,所以宋小寶的電影放網上賣最合適不過了。
⑶ 電影《發財日記》,小寶最後是死了還是活了
因為是賀歲片,所以沒有死。
但就論故事情節上來看,我認為是死了的。有答主說,這個電影里有很多節點,下水井啊,火災啊,如果是個悲劇的話早就死了。
我認為人生是不如意的,不是我悲觀,而是現實往往就是這樣,他下水井掙錢,是為了孩子的學費;到火災里取東西,是為了心愛的人,心裡還有著牽掛,但是陰差陽錯之間,現實給他開了個玩笑,孩子和愛人都離他而去,現在孩子知道前因後果,開始回頭了,但男主的生命也到了盡頭了。
我認為這樣的結局更能體現出一個從農村走出來、一輩子「一事無成」,卻為了一個棄嬰奉獻了自己的一生,更體現出「孩子就是我的全部」。
影片評價
《發財日記》的主人公最後沒有發財,反而對於親情著墨頗多,這是否文不對題。的確,在金錢這個層面上來講,小寶並沒有發財,但作為一個孤兒,他最終收獲了親情、愛情、友情,比獲得金錢更寶貴。
從這個層面講,小寶可以說是人生的贏家。通過善良、真誠、努力來收獲人生的幸福。該片具有非常正向的價值觀和積極意義,它所表達的主題並不高深,卻也更易於觸動普通打工人的心。
勤勤懇懇努力,踏踏實實賺錢,這就是《發財日記》為觀眾呈現的一種最樸素,卻也最普世的價值觀。
⑷ 宋小寶的《發財日記》打破定律,全喜劇明星陣容也能很精彩
宋小寶自導自演的處女作電影《發財日記》也將會在大年初一和大家見面。該片以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為背景,講述東北農村孩子小寶和同村發小二哥南下闖深圳,意外遇到一個嬰兒後,兩人決定將孩子撫養長大的故事。由沙溢、馬麗、張一山領銜主演,艾倫、肖央、王祖藍、魏翔友情客串。
宋小寶最出名的一個標簽,就是趙本山徒弟,猶記得去年過年時,全國人隔離在家,宋小寶還分享出了他在恩師家中過年,盤腿上炕一起吃東北大包飯的vlog。所以說,宋小寶算是趙本山有名的愛徒之一。那麼,眾多的趙本山徒弟之間,肯定是有競爭和比較的。
最早出名的就是小沈陽,雖然這兩年已經看不到什麼消息,但小沈陽該享有的資源一點也不少。2018年的時候,他就自導自演了一部《猛蟲過江》,常觀影的觀眾,看片名就知道是爛片無疑。2.04億的最終票房,豆瓣3.7的分數,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隨便網上一搜,滿眼全都是惡評。
剩下還有丫蛋參與執導了一部《伏魔濟公》;楊樹林執導的一部《囧途奪寶》;於月仙(謝大腳扮演者)和丈夫的《陽光下的少年之我的無色世界》;宋曉峰的《讓我過過癮》。繼續按照看片名判斷電影質量好壞的規律,這幾部一樣可以在觀眾選擇觀影的第一步就淘汰。而且,這幾部電影根本沒有機會出現在大屏幕上,全都走了網播的路線。
看到這,網友們是不是又控制不住感慨道,現在導演門檻真低,誰都能當導演。
因為同門師兄弟拍攝出的作品質量不佳,所以就默認宋小寶執導的電影質量也不怎麼樣,確實有些太武斷了。
那麼,就轉過頭來看著電影的演員陣容,這部電影也算是名副其實的全明星出演,堆砌了大量的喜劇演員。可是,平心而論,哪個觀眾看過一部特別精彩的喜劇片是全明星出演出來的?像是《祖宗十九代》、《妖鈴鈴》、《大鬧天竺》、《歡樂喜劇人》等等作品。幾部電影加在一起,明星都有上百人,集結了快有半個 娛樂 圈,估計加在一起,豆瓣分數才能剛及格。
另外,網友也應該發現了,全明星出演的電影,特別多都是喜劇,而喜劇電影就成了全明星陣容爛片的重災區。這一回,宋小寶就把雷都踩了一遍。全明星、喜劇,這不就是妥妥的朝著爛片進發么。
但是,也不是說,這部電影真的完全沒有可取之處。
網友其實感覺還是裡面有點東西的。不同於剛才舉出例子的那幾部爛片喜劇,這部電影還立足在了現實基礎上,有著真實的 歷史 背景作為依託,不是完全的胡編亂造。所有演員也沒有表現出一個刻意呲牙咧嘴,故意搞怪,過分低俗的小丑角色既視感。該幽默幽默,該有梗有梗,還是有一些網友說產生了一絲絲小期待。
同時,裡面的演員大家還都看著比較順眼。馬麗和艾倫,作為開心麻花的台柱子,這次傾力加盟好友的新片,短短幾秒的台詞,就逗笑了不少人,而且他兩的作品質量還算一直比較穩。再就是肖央,印象中還老是哼唧《小蘋果》的神曲創造者,人家早都成功轉型當了演員了,一部《誤殺》就拿下了金雞百花兩項最佳男主角的題目,《唐人街探案2》上面最後的壞笑,大家還應該都印象深刻吧。沙溢後來這些年作品不多,才正是讓觀眾感覺還能放心,常不見,才能有驚喜感。文/月上弧
⑸ 趙本山的66位徒弟,大鵬賺口碑,宋小寶轉型,其他人在裝傻撈金
春節的 娛樂 市場,簡直成了東北人的劉老根大舞台。無論影視,綜藝,晚會到處都是東北明星的身影。
院線電影上是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3》和湖北襄陽人賈玲帶著一群東北人的《你好,李煥英》在爭奪票房第一,第三名的是東北人雷佳音主演的《刺殺小說家》。
網路大電影上,排名第一的是宋小寶的《發財日記》,尼古拉趙四的《人間大炮》,楊樹林的《興風作浪》和宋曉峰的《讓我過過癮》。
各個衛視春晚上,必有趙家班的小品,中國神劇《鄉村愛情》已經拍了十三季,又准時地在春節檔上線。
即使是在喜劇半邊天的德雲社,也是孟鶴堂,張鶴倫,燒餅,尚九熙,秦霄賢這些東北人挑大樑。畢竟岳雲鵬,郭麒麟分身乏術,郭德綱於謙已經難得親自下場。
在眾多的東北籍明星中,趙家班無疑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無論大鵬,宋小寶,還是宋曉峰,楊樹林,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喜劇之王趙本山的徒弟。
本山大叔在春晚陪伴了觀眾二十年後,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早就退居幕後了。而眾多的徒弟,在各種 娛樂 舞台上,大顯身手。雖然各有各的精彩,但已經漸漸地拉開差距。
大鵬雖然是趙本山的徒弟,但並不是靠趙本山成名,最早是靠網劇《屌絲男士》而被觀眾熟悉的。後來因為導演了《煎餅俠》,而進入了十億導演俱樂部。
但《煎餅俠》票房雖然高,但明顯是一部小品形式電影的拼盤之作。就如同現在劉小光的《人間大炮》一樣。雖然很多方面強過這種網路電影,但本質上,還是圈錢之作。
不過,功成名就的大鵬,除了繼續在各種電影中客串,還是在2017年,拍出有自己理想情懷的《縫紉機樂隊》。
即使《縫紉機樂隊》豆瓣分6.6,勉強及格。電影卻是完全屬於大鵬自己的電影。影片中,有自己少年時的未竟理想,也有大鵬自己,對於電影語言的表達願望。
2019年的《受益人》,大鵬才是真正地成為了導演和演員。影片的喜劇色彩已經很隱晦,更多地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大鵬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
今年大鵬的新電影,則是《吉祥如意》。雖然票房並不理想,只有1356萬,但這卻是大鵬一部真正屬於自己的誠意之作。
這是大鵬的第一部現實題材的文藝片。這樣的一部紀錄片式的電影,除了大鵬,沒有明星,沒有復雜的劇情,註定不會有太大的市場和票房。
但已經跨入十億票房導演俱樂部的大鵬,已經有能力,去拍這樣一部電影時,他就不再迎合市場和觀眾,而開始尊重自己的內心理想。豆瓣給出8分高分,足以說明一切。
春節檔的《發財日記》,並沒有太多的熱度。因為熱鬧是屬於院線電影的《你好,李煥英》和《唐三》的。
網大熱度排名上,《發財日記》卻一直是第一。豆瓣分從6.3降到目前的6分。
但如果導演是那個一直把」損色」掛在嘴邊,常年在二人轉舞台和小品中廝混的宋小寶,這樣的成績,就很難得了。
電影本身並不復雜,影片的硬傷也很多。但宋小寶沒有在影片中,有多少小品式的刻意 搞笑 ,也沒有太多的花式煽情。
只是把一些場景,用二十年的時間串聯起來,加上劇情笑料,表達了父子情的這樣一個樸素的親情主題。
雖然影片中,馬麗,張一山,艾倫,魏翔等人都出演或者客串,但並沒有太多的發揮。影片的靈魂還是宋小寶和沙溢。
趙家班的其他二人轉演員,只是在火車的一場戲中,客串了一下。從這點上看,也知道宋小寶對於轉型的決心。
這樣的一部影片,上院線並沒有問題。但如果面對《唐三》或者《刺殺小說家》這樣的電影競爭,就稍顯遜色了。
所以,宋小寶選擇了網大的形式,是很聰明的做法。畢竟這是他的第一部電影,在網大的一眾爛片中,一枝獨秀就夠了。
影片騰訊的播放量9600多萬,按單片6元計算,也是5.7億。這個數字,放在院線中,也是排在第四名。對於第一次做導演的宋小寶,口碑和票房雙豐收。
畢竟,這部電影過後,製片人和投資商都會相信,宋小寶能拍好電影。而不是一直靠著師父趙本山的面子了。
王小利因為直播的事,跟師父鬧翻,無緣《鄉村愛情13》,包貝爾的《大紅包》中,淪為了客串演員。
其他徒弟,要麼是完成《鄉村愛情》和《劉老根》這二部國民神劇的拍攝,要麼就是在劉老根大舞台演出。
宋曉峰的《讓我過過癮》,楊樹林的《興風作浪》,劉小光的《人間大炮》,唐鑒軍的《你瞅啥?外星人》,程野的《東北風雲》。
不過這些電影,全部是視頻網站買斷的。無論有多爛,無論電影依然是小品大雜燴,趙家班的演員依然是裝瘋賣傻,錢終歸是賺到了。
本山大爺的這些徒弟,除了大鵬和宋小寶,其他人的影視之路,還能走多遠呢?
前段時間,宋曉峰就因為有人批評他的作品,親自下場,懟了自媒體作者,「不愛看可以不看」。
話說得沒錯,但他沒有想明白的是,背靠著趙本山這棵大樹,在趙家班三分中國喜劇市場的情況下,聰明如宋小寶,已經走上了自我改變,自我提升的道路。
⑹ 《發財日記》:宋小寶的這部電影,蘊含諸多現實,難怪被網友熱捧
《發財日記》是由宋小寶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喜劇勵志類的電影。演員馬麗、沙溢、張一山等人聯袂助演。影視素材來源於朴實生活,以改革開放為 歷史 背景,描繪出一個暖心的故事。在改革開放的致富浪潮中有一個懷揣夢想的年輕人。村裡的人都叫他二哥(沙溢飾演),和他生活在同村的發小叫小寶(宋小寶飾演)。
二哥跟隨著改革開放的呼喚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去了深圳,多年以後他回到了村裡,恰巧遇見了他同村的小寶,小寶也有想發財的夢想。於是小寶和二哥談起了家常,酒過三巡,最終達成了一起發財的共識。小寶讓二哥帶著他到深圳去發財,來到深圳後他們遇到了天意這個被棄養的孩子,小寶於心不忍決定收養它。
這部電影里讓我記憶最深刻有以下3點,全部都是源於影片傳遞的 情感 共鳴:
1.兄弟之間的友情
在上個世紀80年代,雖然改革開放打響人民致富道路但是 社會 動盪不安想像超出了我們想像。地痞流氓,惡霸勢力紮根在城市的中央。在一場惡戰中小寶為了救二哥挺身而出,被打進了醫院。在那樣的險惡環境中能夠為自己兄弟挺身而的確難得可貴。足以體現小寶是一個很講兄弟情義的人。
2.半路萌生的愛情
馬璐熟睡時不小心引發火災,被小寶救下。隨後小寶又挺身而出沖進火場幫馬璐拿出了在她心目中很重要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兩人萌生了生死相依的感情。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心中也達成了 情感 共鳴,愛意萌生。電影真情實感地表達出來一個離婚後的女人以及一個帶娃未婚男人之間不同的成熟感。兩人相見恨晚,這樣的愛情,往往深刻動人。尋找另一半這個過程可能會很漫長,但總會遇到那個怦然心動的人。
3.父子之間的親情
天意在翻看養父寫的日記時,就像在閱讀他的一生一樣,他知曉了自己從小是跟著小寶而生活的,是小寶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把他養大。這個被他認為從來都沒有管過他,而且還一直想把他送到了寄宿學校里的父親,在他眼裡第一次變換了角色。這本日記讓他熱淚盈眶,他為自己之前的任性而感到後悔。中國式父子關系一直以來都是那麼的隱秘而偉大,沉默的愛往往更深沉。
小寶在村裡也是一個孤兒,從小隻有二哥和他關系好,雖然表面上總是愛嘻嘻哈哈的,但在遇到事情之後他們之間的兄弟情義就脫穎而出。在那一場大戰中,小寶拼了命地去保護他二哥讓人很感動,鄉村發小之間的情義更是極其珍貴。人生啊,有時候就是像這電影里的情節一樣跌宕起伏,驚喜和苦難,也總是會不期而遇。
通過《發財日記》這部影片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了父母的不容易,還有領養家庭的不容易。現實 社會 中像小寶,天意這樣的孤兒依然存在,然而這種情況的大部分來源都是一些未婚先孕的女孩,悲劇從製造中國生命的開始,會影響到很多人。未婚先孕然後棄養,這樣的事情不僅傷風敗俗,而且極為殘忍。面對這樣的事情應當用法律手段追責。
生命無論是從 歷史 還是科學或者生物學來闡述都是無法定義的。我想我們應該需要通過哲學的本質來探討: 這世間上一切生命來源都是被愛賦予的,無論是人還是大自然的動物,植物 。
這部影片雖然是喜劇勵志類的但是對人性的拷問很現實,帶給觀眾一系列的反思。
要懂得對生命的尊重,不要再讓無辜孩子淪為孤兒的悲劇再次發生;不要拿任何理由來去為自己的過錯而找任何理由擺脫;我們要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即便生活很艱辛,我們也不能放棄對美的追求;世界是美好的,但我們往往是被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遮擋住對這個世界真正的了解;人需要清醒的思考,也更需要作出自我改變的行動。
每一部電影都離不開一個優秀的導演和一些出色的演員,雖然這部電影屬於網路電影,但它具備了一個院線電影該有的水平,從劇本到情節,演員們將這這個電影故事鍛造的爐火純青。張一山的演技給觀眾的印象非常好,從一開始不理解養父的行為到看到了養父寫的日記後熱淚盈眶的表現將一個孩子思想轉變後的 情感 演繹得淋漓盡致。
生活不易,就算隨時都可能陰溝里翻船,我們也依然要有仰望星空的勇氣;即使生活再不易我們也依然要有從頭再來的勇氣。眼前看不到希望,並不代表希望不存在,要勇敢地堅持下去。
發財日記只是這浩瀚人生中插曲的冰山一角,我希望我們能通過這部電影,強化面對生活的勇氣。不僅僅收獲思想上的感觸,也可以邁出追求嶄新生活的步伐。
最後我想說:宇宙即人生,人生即宇宙。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軌道,我們很幸運地被愛賦予了智慧生命,要演繹好屬於自己的劇本。
⑺ 50億票房蒙蔽了誰的雙眼,半路殺出賈玲,沈馬組合繼續涼涼
50億票房成就了三個人和一批投資人。賈玲,個人籌備了五年的首部自導自演的影視作品,就成為了 歷史 第二,第一次就從喜劇圈跨界到影視圈裡,佔有一席之地。並且自己的公司「大碗 娛樂 」在國內四大巨頭中僅次於開心麻花。
沈騰,靠著這部電影,晉升為國內首個票房200億的演員。實際上沈騰完全是幫忙賈玲才出演這個角色,意外多了個稱號。大家都知道,沈騰近五年可以說在國內火的各界都有他的身影,影視,綜藝,代言…
張小斐,不得不說這次出演賈玲的是媽媽,李煥英。收獲最大的,從十八線藝人一躍成為一線明星,最近的微博之夜排位,大家都看到了,座位和85後小花一排。
回到今天的主題:50億票房到底蒙蔽了誰的雙眼?
票房都是真實的,為什麼?因為這是一批投資人迫切希望的,需要真金白銀落袋補血。
這兩年因為疫情多少企業資金鏈斷糧,難以為繼。這里也少不了《你好,李煥英》的投資人。這部片是在負債逾期的情況下,對賭15億借錢補充自己現金流而來的。
所以才有了賀歲檔的激烈競爭的場面,爭排片,爭時段。因為只有這樣才有高票房。才有了各家影片不合理的排片出現,比的不是誰好看,而是誰說的算。
雖然劉德華《人潮洶涌》的票房和排片都大幅提升了,那是因為是《李煥英》和另外的《唐探3》賺夠了,退讓了。
說到這里,很多事都明朗了,《你好,李煥英》不具備這么高票房的。至於剛飛上一線的張小斐,直接拒絕粉絲團效仿大牌明星,我倒是認為她應該和新團隊商量如何發展下去,什麼作品能繼續維持小斐的一線地位。還是回到喜劇圈,繼續演小品?畢竟在這之前沒有多少人知道她。
這裡面真實的原因有幾點,首先沈騰先於馬麗和相守12年的愛人結婚了,緊接著馬麗就結婚生子退隱了一小段時間。
這時候浙江衛視頭牌綜藝《王牌對王牌》找到沈騰和賈玲帶隊參加節目。一路搭檔三季,到如今的電影上映,二人組合不僅給大家帶來更多歡笑,也把這綜藝節目帶火了,很多人看這節目就是沖著這二人來的。
那麼,沈騰和馬麗還有沒機會重組呢?我在這里說,還是等機會,為啥,最近一期的王牌對王牌節目,馬麗參加了,宣傳宋小寶的電影《發財日記》。現場都有默契,沈騰也巧妙回答了這個問題,[玫瑰]馬玲[玫瑰]。
⑻ 馬麗主演電影票房破150億,她的代表作有哪些
隨著馬麗主演的電影《獨行月球》票房越來越高,馬麗的個人主演電影票房也成功突破了150億元大關,馬麗也是目前全世界的女演員中,個人主演電影票房最高的女演員,而且是國內唯一一個主演電影票房超過了100億元和150億元的女演員,而馬麗的代表作幾乎都是在開心麻花拍的,其中包括跟沈騰合作的《夏洛特煩惱》、跟艾倫合作的《羞羞的鐵拳》、跟魏翔合作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等。
最後,《羞羞的鐵拳》中其實也有沈騰,但是沈騰是男二號,這部戲的男主角是艾倫,女主角依然是馬麗,馬麗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也是相當好,而《羞羞的鐵拳》也拿到了22億元的票房成績,不得不說開心麻花的喜劇電影真的很受歡迎。
⑼ 宋小寶《發財日記》如果上院線,能否和賈玲平分秋色
2021年的春節檔迎來了大眾「報復性」觀影,屢破各種票房紀錄,陳思成的《唐探3》上映首日就破了10億,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口碑爆棚,後來者居上,預測最終票房更是高達52億。
而其他在大年初一上映的影片遭到碾壓,比如劉德華的《人潮洶涌》、《刺殺小說家》,與此同時還有多部影片選擇避開競爭慘烈的院線,選擇在線上(網路平台)播放。例如宋小寶的《發財日記》、王寶強的《少林寺之得寶傳奇》、還有趙文卓的《反擊》。
兩部電影有很多共同點
《發財日記》和《你好李煥英》有著很多共同點,首先宋小寶和賈玲都是新一代的著名笑星,同樣也都是他們導演的首部電影,劇本方面也有幾分相似,《李煥英》歌頌偉大的母愛,《發財日記》塑造無血緣的父愛。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宋小寶的《發財日記》放到院線,能否與賈玲的《李煥英》平分秋色呢?首先我們拿數據說話,院線電影非常直觀,直接看票房數據就ok了,截至目前,《李煥英》的票房已破36億。
《發財日記》全網播放量超2億
至於《發財日記》選擇在三大視頻平台播放,數據方面無法全面獲取,僅有TX視頻公開了播放數據,截至目前《發財日記》累計播放量是9100萬,算上另外兩大視頻平台,保守全網播放量不會低於2億。
但播放量並不能作為有效的數據。根據貓眼的數據顯示,該片在TX視頻的觀影人次約500萬。基本算是比較可靠的數據了,那麼觀影價格會員6元,非會員12元。即便全部按照會員價計算,那也應該拿到了3000萬的收益了,如果算上非會員,總收益過5000萬應該不成問題。
如果加上另外兩大視頻平台的收益,總收益應該會在一個億以上。當然這並非該片的純收益,後續還要和平台分賬。那麼,我們拿這個數據做參考,分析一下《發財日記》若上院線,又能拿下多少票房呢?
《發財日記》若上院線,票房或不低於5億
我們同樣拿TX視頻的500萬觀影人次計算,眾所周知,今年的電影票價有明顯漲幅,例如《唐探3》平均票價是49元,《李煥英》平均票價為47元。
那麼我們就自作主張,《發財日記》按照45元一張的票價計算,那麼500萬人次觀看,總票房就是2.25億。
同樣,加上另外兩大視頻平台的實際觀影數據,保守計算總觀影人數應該會在1000萬人次以上,再以45元票價計算,那麼截至發稿,《發財日記》總票房預估也應該在5-6億之間。
但是與賈玲的《李煥英》36億票房相比,也只能算是個零頭!就更不要談和賈玲平分秋色了!當然了,這數據只能作為參考數據,畢竟沒有真正上院線,還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或許憑借口碑逆襲,也能拿下個不錯的票房成績也說不定。#宋小寶《發財日記》賺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