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秦腔洪湖赤衛隊歌詞
洪湖赤衛隊歌詞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
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
晚上回來魚滿艙啊啊~
四處野鴨和菱藕
秋收滿帆稻穀香
人人都說天堂美
怎比我洪湖魚米鄉啊啊~
洪湖水呀長呀嘛長又長啊
太陽一出閃呀嘛閃金光啊
共產黨的恩情
比那東海深
漁民的光景
一年更比一年強啊~
『貳』 洪湖水浪打浪 歌詞
歌詞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
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
晚上回來魚滿艙
四處野鴨和菱藕啊
秋收滿畈稻穀香
人人都說天堂美
怎比我洪湖魚米鄉
洪湖水呀長呀嘛長又長啊
太陽一出閃呀么閃金光啊
共產黨的恩情比那東海深
漁民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強
(2)秦腔數字電影洪湖赤衛隊完整版擴展閱讀
《洪湖水浪打浪》是王玉珍演唱的歌曲,創作於1958年,先是1959年湖北省實驗歌劇團首演的歌劇《洪湖赤衛隊》中一個場次的主題曲。
1961年歌劇改編成同名電影後成為電影主題曲,很快得到了更大范圍的傳播。歌詞運用了通韻的押韻形式,分前八句和後六句兩片。上片重寫洪湖之景,下片重抒感恩之情。歌曲富於民歌特色,是湖北民歌的象徵。1994年入選「百歌頌中華」優秀紀念歌曲獎。
《洪湖赤衛隊》是於1961年上映的歌劇藝術片電影,由謝添執導,由王玉珍等主演。1930年,湖北沔陽縣委為配合紅軍行動,暫時把赤衛隊撤離彭家墩。
國民黨保安團與彭家墩惡霸、白極會頭子彭霸天趁紅軍轉移暫離洪湖之際,卷土重來,妄圖復辟。洪湖赤衛隊在鄉黨支部書記韓英和隊長劉闖的帶領下,與敵人展開了艱苦曲折的斗爭。王金標叛變,韓英不幸被捕入獄。
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威逼利誘,韓英始終堅貞不屈。赤衛隊在黨的領導和鄉親們的支援下,堅持斗爭,終於打回了彭家墩,擊斃了彭霸天,消滅了保安團和地方反動武裝,紅旗又在洪湖上迎風飄揚。
『叄』 跪求《洪湖赤衛隊》百度雲高清資源在線觀看,謝添導演的
鏈接:
『肆』 李錦航為何離開秦腔舞台的
第一、一名熱心普及秦腔藝術的無私奉獻的好園丁.
李錦航1980-1987年間就讀陝西省藝術學校戲曲表演班,主工青衣正小旦.198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分配到西安五一劇團,1996年,為了培養秦腔藝術人才,離開了舞台,調入母校任教.教好學生是她的本職工作,令人敬佩的是她還熱心秦腔藝術的普及工作.一次,陝西高校秦腔研究會利用周日在大雁塔東廣場進行慶祝五一演出活動,我們邀請了李老師前來助興,消息傳開一下子吸引了300餘名觀眾前來觀看,我擔任板胡.就在這次演出現場,李錦航老師,她身著一身黑色職業正裝,還帶來了她的幾個藝術學校的甘肅籍學生,年齡不到15歲,一邊給熱心秦腔藝術的觀眾贈送她的演唱光碟,一邊耐心熱情地回答大家提出的各種問題.
演出開始了,觀眾們非常激動,爆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李老師為大家演唱.那天,應觀眾的強烈要求,她答應為學生起個頭,示範了一段《探窯》青衣戲,還唱了一段小旦戲、閨閣旦戲,總之,一口氣唱了4段,還讓她的小弟子們輪流上場為大家表演.優美的唱腔,老師的率先垂範風格,讓在場觀眾過足了戲癮.大家都在私下議論說,李老師的演唱的確好,不愧是名師,學生也都不錯,很有前途.專業演員、專業教師能無償的參與群眾秦腔演唱活動,讓演唱會增色不少,給觀眾帶來「美味佳餚」般的精神享受,確實令人敬佩.
演出中間,她還發表了令人感動的演講.記得她首先介紹了自己近幾年的工作情況,接著向熱愛秦腔的人們發出強烈的呼籲,希望廣大觀眾及戲迷朋友們能熱愛傳統文化,關注秦腔、支持秦腔,熱愛咱們陝西人民的精神家園,為秦腔教育、改革獻計獻策,並慷慨激昂地表示,為了振興秦腔,她以一個人民教師的名義,願意呼號奔走,無私地傳道授業,以滿足人民對秦腔藝術的需要,並表示要讓秦腔不斷發揚光大,還傳遞了政府為振興秦腔,學校決定對秦腔專業學生實行免費教育的特大喜訊.
記得那天她唱了很多,也講了很多.無論是唱腔還是講話,都流露出她對秦腔藝術的執愛和對秦腔普及的希望和決心,令人看到了積極、陽光、亮麗、敬業的人民好教師形象.說實話,在人們追求多元價值觀的時代,像她這樣安貧樂道、熱心公益事業的好教師還真不多見.隨後,帶著更多的疑惑,許多人不看演出,專門跑到後台圍著李老師,問長問短.
說到教學,據同仁和她的學生反映,李老師整天忙碌得像園丁一樣.她熱愛她的職業,更熱愛她的學生,教學中是嚴師,生活中是慈母,對於不聽話較調皮的孩子,總是耐心勸導,仔細觀察,找出症結利用差生身上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式教育引導,並不厭其煩地反復示範直到學生深得要領,掌握為止.對於學業進步的孩子,熱情鼓勵他們不斷向高水平邁進,告誡學生切切不可驕傲自大,秦腔藝術界名人輩出,在專業上要不斷虛心學習,精益求精.在學生們心中,李老師不僅是一位嚴格教學的好「大姐」,更像是生活中一位慈祥的好「媽媽」.用她的話來說,凡是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她根本就不嫌辛勞.
說到普及秦腔,我們陝西師范大學,對秦腔有著濃厚的興趣,有著一批熱心秦腔藝術的老師和學生.因為戲緣,李老師便成為我們陝西師范大學的常客,只要有空,她就無償地為我們師大秦妍會和學生組織的社團傳授秦腔知識,2012年4月份,由本校理科部學生牽頭成立了學生秦腔社團——陝西高校大學生秦腔協會.那天特意邀請到李老師出席,她依然那麼熱情洋溢,風采依然,不僅現場精彩演唱了拿手好戲,還為大學生成立秦腔協會鼓勁加油,表示十分支持,講話肯定了大學生作為振興秦腔新生力量的重要性,當場被聘請為藝術指導.會後,李老師親切地拉著大學生秦腔愛好者的手和他們交流,給他們示範,久久不肯離去,其感人場面,確實讓人激動不已,她的舉動增強了大學生們辦好秦腔協會的信心.大家從心底由衷敬佩這位熱心普及秦腔藝術的好大姐.
第二、一位業務上追求上進,專業扎實,演唱俱佳的好演員.
據了解,1987年分配到西安五一劇團的李錦航,醉心舞台,勤學苦練,在舞台上盡情書寫著美好人生.十年舞台生涯中,先後主演了《鍘美案》《五典坡》《斬秦英》《玉蟬淚》《三上轎》《洪湖赤衛隊》《銀屏公主》等二十多出本戲、摺子戲,成功塑造了「秦香蓮」「王寶釧」「曹芳兒」「韓英」「李鐵梅」「武則天」等人物形象.由於苦下功夫,各種榮譽接踵而來:她被譽為「西北秦腔藝術的百靈鳥」;1997年被評為群眾最喜愛的電視戲曲百佳演員:2000年獲得中國首屆秦腔藝術節「一等獎」第一名:主唱的廣播劇《梨花夢》獲全國廣播劇最佳演唱創新獎:2008年10月,獲得省文化廳、省劇協頒發的「園丁獎」,並獲得論文範文、中國劇協頒發的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國戲劇小梅花獎」、「園丁獎」金牌,唱腔優美、表演規范、做工細膩給觀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第三、敢於創新,善於鑽研的藝術教育工作者.
隨著多媒體對舞台藝術的沖擊,秦腔藝術如何爭取觀眾,讓更多的人愛聽、喜歡,成為李錦航老師經常思考的內容,面對傳統與現代,面對改革和改良,她在藝術實踐領域沒有卻步,而是大膽創新,兼容並蓄,集成創新,體現出時代賦予藝術教育工作者應有的風范.
秦腔:第二屆秦腔藝術節秦腔名家演唱會(下)
在藝校期間,李錦航老師潛心鑽研秦腔藝術的唱腔技巧,並利用業余時間拜著名歌唱家田生玉、劉正、白秉權為師,潛心學習聲樂的發聲方法和演唱技巧,大膽嘗試把西洋樂器及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技巧以及京劇的拖腔特點,有分寸地借鑒並融入戲曲的伴奏和行腔的韻味,有效改變了秦腔吼唱的習慣,使其在不失秦腔風格和傳統韻味的基礎上,又注入了現代表現意識和新的音樂元素,給人以美感,增強了戲劇效果和聲腔的感染力,深受省內外廣大中青年聽眾、觀眾的喜愛和追求模仿.
她出版的個人演唱專輯《錦航遠航》中的唱段正好印證了觀眾的心聲和改革開放形勢下人們對秦腔的普遍追求.表演大方得體,嫻熟駕馭人物,聲腔含蓄高雅,分寸得當、扮相秀美,字正腔圓,以氣帶聲,以聲傳情.人們形象地給予她「錦腔」的評價,這是給她創新精神的最好回報.
有人說李錦航老師生活很苦.其實人生誰會不遇到困苦,關鍵是如何面對困難和痛苦.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李老師有著令她感激多多的舞台和學生,有著執著的普及振興秦腔藝術雄心壯志,有著一大批支持她,渴望她再上藝術高峰的朋友,我相信什麼艱難困苦都是暫時的!願李老師揚帆遠航為秦腔藝術教育培養更多的人才.
早就知道秦腔演員李錦航在舞台上、電視上很耀眼,多次在秦腔演唱大賽中得獎,卻不知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養秦腔新人上,是一位深受學員喜愛的好老師。前天,由省藝校和陝台《秦之聲》欄目聯合舉辦的少兒戲曲夏令營秦腔大賽落幕,年僅6歲的小營員張碧恬以演唱《洪湖赤衛隊》和《紅燈記》選段一舉奪得冠軍,這讓她的老師李錦航頗感欣慰。教師節前夕,記者采訪了李錦航,了解到她在藝術道路上的點點滴滴。
李錦航主攻正旦、青衣,曾在《生死牌》《趕坡》《斷橋》《三對面》《二進宮》等劇中塑造了個性鮮明的角色。李錦航說自己喜歡演悲劇性的人物,而每個人物給觀眾的感覺又完全不同,演員對戲曲人物內涵的把握十分重要。
李錦航出生在長安區灤鎮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愛好文藝,琴棋書畫無一不能,還在村上組織過一個業余秦腔劇社。受父母影響,李錦航從小愛好文學。1985年,還是一名藝校學生的她利用業余時間進入柳青文學院學習,她是當時班上年紀最小的學生,王愚、張賢亮、肖雲儒、和谷等知名學者、作家都為他們上過課。文學的教化,讓李錦航對戲曲人物的性格把握得更准確了。
李錦航現在是省藝校的戲曲聲樂主課老師,在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她把無私的愛都傾注在學生身上。在校領導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她和藝校其他老師一起培養了大批秦腔新苗,李君梅、梁少琴、李艷、李夢聰、張夢雲等學生先後榮獲中國戲曲「小梅花」獎。這次少兒戲曲夏令營讓來自全省各地的40多名18歲以下的秦腔愛好者相聚在一起,接受戲曲藝術的熏陶。李錦航等教師放棄假期,為學員逐句教唱、手把手教動作,一個月的時間讓學員們收益匪淺。面對這些孩子,李錦航彷彿看到當年的自己,也感到自己的責任。她說:「在教學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好苗子,要把這些孩子培養成藝術家,不僅要給他們教戲,更應在提高他們文化修養上下工夫。這些孩子這么喜歡秦腔,也讓我看到了這門古老藝術的希望。
並沒有離開,秦腔永遠在心裡。有一次戲迷見面會上,李錦航老師從秦腔的 歷史 起源、創新發展、藝術特徵、演唱方法等方面,為廣大戲迷講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藝術課;從正確的站立姿勢、積極的演唱慾望、科學的呼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示範訓練,結合演唱,對每一位戲迷給予了細致入微的指導,以自己淵博的戲曲知識、豐富的舞台經驗和獨特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廣大戲迷的一致好評。
李錦航,女,漢族,1967年生,陝西長安人,研究生文化程度,現任陝西省藝術學校高級講師,兼任陝西省戲劇家協會理事,陝西省秦腔研究會、促進會常務理事、陝西省高等院校特邀藝術顧問、客座教授。
李錦航並沒有離開秦腔舞台,而是去了陝西省藝校做講師,為秦腔事業培養更多的人才去了!
你好,我是不離不棄,歡迎你的批評指正!
第一屆西鳳杯廣播大賽犾得者!
好像也不算離開舞台。各種視頻里看她在幕後當老師教學生了。
『伍』 秦腔名角 馬友仙是哪裡人
馬友仙 馬友仙,女,秦腔旦角。漢族,陝西省合陽人。
9歲考入咸陽大眾劇團,學演小旦、兼演青衣。10歲時以一出《櫃中緣》唱紅了咸陽以及臨近地區。以後多年又陸續推出秦腔摺子戲《河灣洗衣》、《打魚殺家》、《走雪》等,以音色優美、唱做具佳而轟動劇壇。此後隨著藝術上的追求上進和技藝的提高,又分別在秦腔傳統戲《五典坡》、《玉虎墜》、《三滴血》、《游龜山》、《紅樓夢》等大戲中擔任主角。
1960年陝西省首屆青年戲曲演員觀摩演出,馬友仙以一出《斷橋亭》震驚四座,頗受西安地區戲劇專家和廣大觀眾好評,獲得青年演員優秀表演獎,這一精彩唱段被上海唱片公司錄製成盒帶向全國發行。1961年馬友仙被調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在著名戲劇藝術家馬健翎、秦腔表演藝術家李正敏;著名導演史雷、韓盛岫、李文宇著專業教師的親切指點和培育下,在著名戲劇作曲家肖炳,名琴師板胡演奏家楊天基、楊滿元的配合幫助下,經過長期的磨練和舞台實踐,逐漸成長為譽滿西北、蜚聲中外的秦腔表演藝術家。她所塑造的人物性格鮮明、形象迥異、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像《蔡文姬》中的蔡文姬、《謝瑤環》中的謝瑤環、《竇娥冤》中的竇娥、《十五貫》中的蘇戌娟、《恩仇記》中的錢素雲、《紅燈記》中的李鐵梅、《洪湖赤衛隊》中的韓英、《斷橋》中的白素貞、《情探》中的敫桂英、《三堂會審》中的玉堂春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她以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和獨到的藝術功力,征服了西北地區廣大的秦腔愛好者,觀眾稱她是「秦腔唱腔藝術明星」、「旦角皇後」、「人民藝術家」。
馬友仙天資聰穎,歌喉亮麗,素有「金嗓子」的美譽。她的音質清脆、高昂挺拔、純凈甜潤;音色嘹亮、富有光彩;感情色彩濃郁,氣質飽滿而又具有強烈的穿透力,似珠玉墜盤,若金鍾撞擊,既能在高音區中縱橫馳騁,又能在低音區迂迴婉轉。她特別注重演唱技巧,有意識的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把歌唱技法融入秦腔的演唱之中,與秦腔優秀的傳統聲腔板式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她的韻白發音位置准確,吐字清晰圓潤,旋律優美,節奏感強,抑、揚、頓、挫、快、慢、輕、重,掌握的恰倒好處,很具特色,真正做到了字正腔圓,韻味十足,以聲帶情,聲情並茂。馬友仙在舞台的表演上,非常注重程式的運用,而又不拘泥於既定的程式手法,把戲曲表演的程式創造性的融進人物的情感之中,特別注意細節和人物內心活動的刻畫。
辛勤的勞動和刻苦的耕耘,必然結出豐碩的果實:1984年獲得陝西省戲劇調演一等獎;1987年她的藝術活動被《陝西戲曲演員集錦》收錄;1989年在陝西省中年演員「農行杯」大獎賽中獲得表演特等獎;1990年在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活動中,被特邀演出《斷橋》,轟動京華,後被邀請進中南海禮堂為中央領導同志演出。北京日報發表評論「古樹蒼翠,新枝茁壯」,被收錄到「年鑒大事記」中,同時榮獲全國青聯第六屆委員會頒發的特殊貢獻獎;1991年榮獲西北五省區「太陽杯」民族戲曲邀請賽特別榮譽獎;馬友仙藝術資料被收入《走上文藝之路》首篇,並在《陝西日報》全文發表;1992年被評為發展文化藝術突出貢獻獎,並頒發政府特殊津貼證書;1993年在陝西流派選拔賽中馬友仙的藝術風格被譽為「馬派」藝術風格,同年在優秀演員提案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優秀提案者; 1994年在「金延安」首屆老、中、青十佳演員評選大賽中,榮居中年組榜首,在第二屆全國梆子聲腔研討會上被推選為最受觀眾喜愛的優秀演員,並以最多票數名列第一。
馬友仙主演的秦腔,幾乎毫無遺漏的被京、滬、甘、陝等地的音像公司灌製成密紋唱片或者錄製成盒帶出版發行,多達四十餘種。為振興秦腔十周年獻禮拍攝的襲取電視劇《馬友仙藝術集錦》、領銜主演的《斷橋》、《三堂會審》、《竇娥冤》等,被戲劇影視界譽為水平高、品位高、質量高的戲劇藝術精品,其中,由她主演的《斷橋》還榮獲了2000年全國電視戲曲MTV類金獎。她的著名唱段普及流行於西北五省區以及晉、冀、魯、豫等地區,並且被專業演員和業余愛好者作為樣板悉心學唱。由她演唱的革命現代戲《洪湖赤衛隊》選段,被中央音樂學院選為民族聲樂教材;還有廣播劇《慧梅之死》也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選。她的演唱盒帶和在台灣、香港地區和美國、泰國陝西籍人中流傳甚廣,頗有影響。
為國家一級演員,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藝委會副主任、秦腔團副團長;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屆全國青聯委員,中國表演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文聯常委,陝西省對外友好協會理事,陝西省企業、藝術家聯誼會常務理事,陝西省秦腔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婦幼協會陝西分會理事,國務院授予「有特殊貢獻藝術專家」證書。
誕辰:1944年,農歷甲申年
『陸』 哪裡有洪湖赤衛隊高清完整版線觀看 洪湖赤衛隊視頻 洪湖赤衛隊迅雷下載
觀看地址:
http://www.lovodvd.info/v/show_vod.htm?/1451945
下載地址:
http://www.lovodvd.info/v/show_vod.htm?/1511974
玩具總動員3
諜海風雲
海洋天堂
決戰剎馬鎮
功夫夢
80後
葉問前傳
槍王之王
嘻游記
無人駕駛
暮光之城
泡沫之夏
海派甜心
出水芙蓉
夢回金沙城
等一些最新電影電視劇都可以看,高清的
絕對能看
『柒』 有一句戲曲中,兒死後,把兒埋在大路旁,這是什麼戲曲
《兒的娘不必太痛傷》
兒的娘,不必太慟傷,擦乾眼淚挺起胸膛。兒的心好似湖水浩盪,母親你曾教兒人窮志剛。娘對兒常把往事講,血海深仇一樁樁。那一年數九寒天大雪降,彭霸天奪去田地又強占草房。一家人被趕在洪湖上,兒的娘生兒在船艙。湖上北風呼呼響,船頭雪花白茫茫。一條破被似漁網,爹娘偎兒在胸膛。從此後,一條破船浪里闖,為謀生計日夜忙。彭霸天搶走漁船撕破網,張牙舞爪把人傷。爹爹棍下把命喪,我的娘,我的娘啊帶兒去逃荒。自從來了共產黨,洪湖的人民才見太陽。生我是娘,教我是黨。烏雲難遮日,敵人不久長。為革命砍頭只當風吹帽,血撒洪湖土更香。娘啊,兒死後,把兒埋在洪湖旁,將兒的墳墓向東方。讓兒,讓兒常聽洪湖浪,常看家鄉的紅太陽,常看家鄉的紅太陽。娘阿,兒死後,把兒埋在大路旁,將兒的墳墓向東方。讓兒,兒聽紅軍凱歌唱,兒看紅旗迎風揚。娘啊,兒死後,把兒埋在高坡上,將兒的墳墓向東方。兒要看祖國大地變新樣,兒要看萬里風雲換滄桑,兒要看天下的窮人全解放,兒要看白匪徹底消滅光。
『捌』 問秦腔<洪湖赤衛隊>的一段唱詞,第一句是"秋風吹"
韓英:【苦音慢板】秋風吹月兒高湖水浩盪,望洪湖思緒起懷念家鄉。洪湖啊!我的親娘!洪湖啊!我的家鄉!【苦音二六】自從韓英生下地,從小就在你的身旁。喝的是湖中水;吃的是岸邊糧。就在你的土地上,韓英我加入了共產黨。我雖今朝入羅網,同志們仍然戰斗在你的身旁。望湖水韓英我無比堅強,聽潮浪韓英我渾身都是力量。沒有眼淚沒悲傷,只有仇恨滿胸膛。【苦音快二六】任憑敵人逞瘋狂,夕陽西下不久長。【苦音散板】任你是刀山火海,難動我韓英半點心腸!
『玖』 秦腔的基本特點
秦腔自成體系,從臉譜到唱腔、道白、板路、身段、表演程式技巧以至角色都有其特點。據 《秦腔記聞》中講,秦腔的音樂特點是 「大鑼大鼓,宮商雜糅,冠冕堂皇之中,兼具中正和平之美。此秦腔之故有風格也,亦亂彈所成立之要素也」。
秦腔在發展過程中受到過崑腔、弋陽腔、青陽腔等劇種的影響。秦腔的樂器有鑼、鼓、 梆子、弦索、笛子、瑣吶等。音調高亢激越,節奏強烈鮮明。唱句多為七宇句和十字句。但唱段必須是偶句。奇數句的末字為厭聲,偶數句的末字為平聲,並要求合韻。秦腔的音樂屬於板腔體,便於抒情和敘事。秦腔的曲牌近200個,唱板分塌、滾、搖、代、墊五部,另有花音、苦音之分。花音表歡 快喜悅,苦音表凄楚悲哀。秦腔唱腔的突出特點是高亢激越,要求用真嗓音演唱,一般不用假音,保持了原始、豪放、粗獷的特點。「唱戲吼起來」為陝西十大怪之一。但這種唱法正是秦腔 「大鑼大鼓」、「聲震林木、響遏行雲」的固有風格。它的原始、粗獷、豪放,正說明了它的古老;而在高亢激越中,又不乏柔和細膩、纏綿的唱腔。
秦腔的角色分老旦、老生、須生、小生、正旦、花旦、武 旦、媒旦、大凈、毛凈、丑角等十幾種。表演時強調感情的真 實,要求演員一招一式皆情理真切,喜、笑、怒、罵、悲、哀、 愁、愛、恨、憎、欲要明顯強烈,達到 "裝誰像誰,裝誰就是 誰」的效果。
秦腔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富有誇張性,生活氣息很濃,並有許 多特技,如噴火、跌撲、耍髯口等。秦腔的劇目也非常豐富,大 多數取材於《列國》、《三國》、《楊家將》等以及一些歷史傳說 故事。目前,比較流行的有 《五典坡》、《楊門女將》、《周仁回 府》、《三滴血》、《下河東》、《游龜山》等傳統劇目,還有 《江 姐》、《洪湖赤衛隊》、《祥林嫂》等現代劇。
近年來,陝西電視台的 「秦之聲」演播的秦腔在農村收視 率很高。每到夏季傍晚,西安城牆根下群眾自發組織 「自樂 班」,自拉自唱,引來不少觀眾,成為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娛樂 形式,也成為一道景觀。由各界組織的不同形式的秦腔演唱比賽 也接連不斷,豐富了群眾精神生活,促進了秦腔不斷向前發展。
『拾』 求一首老歌,歌詞是娘的眼淚是水淌,點點灑在兒心上
正確歌詞是「娘的眼淚似水淌,點點灑在兒的心上,該歌詞來源於歌曲《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
《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是王玉珍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梅少山、張敬安、梅會召、歐陽謙叔作詞,張敬安、歐陽謙叔作曲。
歌詞:
娘的眼淚似水淌,點點灑在兒的心上
滿腹的話兒不知從何講,含著眼淚叫親娘,娘啊
娘說過那二十六年前,數九寒冬北風狂
彭霸天,喪天良,霸走田地,搶占茅房,把我的爹娘趕到那洪湖上
那天大雪紛紛下,我娘生我在船艙
沒有錢,淚汪汪,撕塊破被做衣裳
湖上北風呼呼地響,艙內雪花白茫茫
一床破絮像漁網,我的爹和娘,日夜把兒貼在胸口上
從此後,一條破船一張網,風里來,雨里往
日夜辛勞在洪湖上,狗湖霸,活閻王
搶走了漁船撕破了網,爹爹棍下把命喪,
我娘帶兒去逃荒,自從來了共產黨
洪湖的人民見了太陽,眼前雖然是黑夜
不久就會大天光,娘啊
生我是娘,教我是黨
為革命,砍頭只當風吹帽,為了黨,灑盡鮮血心歡暢
娘啊,兒死後,你要把兒埋在那洪湖旁
將兒的墳墓向東方,讓兒常聽那洪湖的浪
常見家鄉紅太陽,娘啊,兒死後
你要把兒埋在那大路旁,將兒的墳墓向東方
讓兒看紅軍凱旋歸,聽那鄉親在歌唱
娘啊,兒死後,你要把兒埋在那高坡上
將兒的墳墓向東方,兒要看白匪消滅光
兒要看,天下的勞苦人民都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