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何加加的桃花源記為什麼沒上映
投資方資金不足等。
何加加的桃花源記的劇情簡介· · · · · ·
都市職場小社畜何加加在遭遇了職場背鍋失業、被男友拋棄的雙重打擊後,離開高壓的都市生活,來到自然、美麗的田園鄉間桃花源村,在這里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尤其是和她截然不同的作家方文宇,一個極端的利己一個利他型人格,兩人從相互誤會到攜手解決問題,在田園風光和質朴的人際關愛中,何加加漸漸學會慢下來,審視過去的生活和自我,何加加逐漸學會怎樣和人更好的相互理解、共同面對並解決問題,逐漸找到自我、找到自信、找到幸福和努力方向的勵志田園愛情故事。探討了愛情、友情、親情等情感和成長、告別、未來等話題。
千部熱門影視資源免費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g-DcWwPtABavV5GV3uhkVg
⑵ 哪裡有桃花源記的微電影
桃花源記的微電影我也不知道哪裡有,找過但是沒有找到,應該是還沒出來吧,不過看游戲這么好的勢頭,應該很快就能夠在官網上看到相關信息了
⑶ 《《桃花源記》蘇謎》最新txt全集下載
《桃花源記》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rv50Iqn6uDERDwVWNpDDJw
內容預覽:
夏生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
這個話是夏生的母親殷萍說的,童夏生是她的私生子,讓她一生都背負罵名的私生子。
上世紀80年代,適逢改革開放的穩步推進,全國上上下下興起下海經商的浪潮,就連江城這個位於西部的小縣城,也吸引了許多各地的商人,以求能在開發小城經濟的過程中分一杯羹。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殷萍遇到了夏生的父親童安華,那個從大城市過來的,成熟而又風度翩翩的男子。
那時候的殷萍,如花似玉的年華,在江城的文工團是出了名的面嬌人俏,能歌善舞,追求的人也不少。在一次縣政府舉辦的招商引資會上擔任主持人,會後的飯局上,認識了來江城投資的童安華。哪個少女不懷春,在見到童安華的第一眼,殷萍就對他有了好感,總覺得他渾身上下散發出一種很吸引人的特質,穩重又大氣,一點不像縣城裡那些輕浮的年輕人。
彷佛是看透了殷萍對自己的好感,童安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常常找理由去找殷萍,比如說讓她給自己當當導游,帶自己逛逛江城,了解一下江城……
別忘了採納喲
⑷ 暗戀桃花源(劇場版)
《桃花源記》中如是說:「南陽劉子驥者,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桃花源記》注釋中又說:「南陽(今河南省南陽縣)人劉子驥,好游山澤,高尚不仕。一次,他到衡山采葯,深入忘返,看見一條山溝的南岸上有兩石倉,一閉一開,因為水深未能過去細看。他想回家,又迷了路,幸虧伐木作工的人為他指路,才得回去。後來聽說石倉內有仙葯,但已不知石倉的所在了。(事見〈晉書"隱逸傳〉)文中說劉子驥想探訪桃源,不必實有其事,可能是劉氏尋訪石倉仙葯的故事流傳很廣,作者因此就這樣寫。」如此看來,劉子驥和陶淵明當屬同類,「高尚」是因為「不仕」,並且都偏愛世上沒有的地方。
完整的一篇《桃花源記》裡面,為什麼會出現一個叫劉子驥的人呢?想想連主人公漁人都沒有名字,又為什麼要讓一個隱士留名且提到他尋病終呢?
《晉書·隱逸傳》中只描述了劉子驥的一段奇異的經歷(以上),而且這段經歷與武陵漁人的經歷極為相似。
我猜想劉子驥與陶潛該是好朋友,或者不僅僅是好朋友,更是陶潛所敬重的一個大隱的前輩,因為最後他「尋病終」,想必年紀該是比陶大,而陶寫《桃》的時候也年已六旬,生活困頓不已。陶正走在人生的最艱難的時期。正在此時,陶想起來了劉子驥(河南南陽,劉麟之,字子驥,東晉末隱士),我想劉的隱居的思想境界一定很高,受到陶的欽佩,再加上過去兩人交情,陶便決定將劉的一段經歷進行加工,一方面是為了體現對外界紛擾的抗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學課本上說了),一方面也用來緬懷已故的敬佩的友人——劉子驥。所以在自己的曠世之作《桃花源記》最後,要提到他。
這樣看來,劉子驥該是個奇人了,能夠讓一代文人陶淵明賞識乃至敬佩。那為什麼劉子驥只是在歷史中只出現了這么少的篇幅呢?這大概就是陶敬佩的地方吧。陶的名氣與他的痛苦是成正比的,他越是心有不甘越是寫文寫詩來表達自己的痛苦,文人很少有真正隱士的,他們心裡往往帶有一種表現慾望,和這個混雜的世界很難真正割捨。
就算被很多文人所推崇的謝靈運,也不過是遊山玩水但絕對不忘寫詩記錄,而記錄的目的便是讓別人了解。
而劉子驥什麼也沒留下,他曾經在衡山隱居很久,與陶的共同點便是「不仕」「隱」,一生的願望大概也只是為了尋找像「桃花源」這樣的地方。在歷史上,他只與「隱」有關,而與「文」無關,我認為這才是大隱,排除掉心中的一切雜念,處變不驚。
在這樣一部電影中,有兩個故事始終交替著進行——《桃花源》與《暗戀》。這一古一今,一喜一悲兩個故事偶爾交織,引出許多令人大笑不止又餘味無窮的紛爭。在這樣的交替中,經常出現一個精神恍惚的女人,尋找著一個叫做「劉子驥」的人,讓人莫名其妙,卻似乎又牽引著兩個毫不相乾的故事纏繞到一起。
「劉子驥」,何許人也?重翻《桃花源詩並序》時,忽然讀到「南陽劉子驥」慕名尋找桃花源,「未果,尋病終」的字樣。細細想來,卻原來這痴痴尋找劉子驥的女人便是穿綴全篇的線索,是電影故事的魂!
一個活在現代的女子,苦苦尋找著十幾個世紀之前的人。也許,她已經尋找了幾百個輪回;或許,她還要找下去。「我要找劉子驥!」她向每一個經過她身邊的人宣告著,詢問著,卻又不知那個劉子驥是誰。也許她的概念中已沒有時間和空間,她惶惑而又執著地探尋著,每一個人都那麼陌生,都不是她要找的人。
「劉子驥!」「劉子驥!你怎麼變成這個樣子!」女子錯把別人當成她尋的人,牢牢抓住不肯放開。所有面孔一瞬間變得似曾相識。或許!她的劉子驥正藏在這些面孔中暗笑!她突然迷惑而委屈,幾千年的尋找和思念化作空蕪而又紛亂的夢魘。她是否還記得他的模樣?是否確定他真的出現過?或者,劉子驥只不過是她虛無的夢。而「那一年,在南陽街,誰陪他吃了一年的酸拉麵?……」他忘記了嗎?他忘記了嗎?她卻清晰的記得!全部都記得!女子知道,自己的生命里有過劉子驥,有過他的一顰一笑。
一切在確鑿和懷疑中混亂起來。然而,也許對於哪個女子來說,誰是劉子驥,他是不是存在過都已經不再重要。她的生命的全部便是尋找,幾千幾萬年的找下去。
所有人都因為女子的探詢而莫名,同時為自己的事情忙碌,用廢話將她敷衍開去。別去管「劉子驥」是誰吧!我們忙我們的事來!但他們不知道,自己其實也在尋找劉子驥,無時無刻不在苦苦求索!只不過,他們把他叫做——愛。
他們也在尋找。江擯柳在彌留之際仍惦念著少年時代的戀人;漁人老陶溯洄而上,為了贏回在妻子面前的自尊;春花和袁老闆則在遮遮掩掩之下憧憬著美好的生活。可是,他們要找的又在哪裡呢?江擯柳的「白色山茶花」在歲月中風蝕,老陶再也沒有找到通往桃花源的路,袁老闆和春花的美夢被柴米油鹽磨作塵土。雲之凡呢?江太太呢?小護士又怎樣?!她們一樣地被生活捉弄,被命運大聲的嘲笑!沒有人找到劉子驥,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他只一閃身,就與所有的人避而不見了。
「那一年,在南陽街,有一棵桃樹。桃樹上面的花開了……」女子在電影的末尾,站在空空如也的舞台。這里剛剛還有人大笑有人悲泣,轉眼間風吹雲散。「……桃樹上面開花了。劉子驥,每一片都是你的名字,每一片都是你的故事!!!」她大聲喊叫,歇斯底里。旋轉著,張開雙臂。
人世間所有飄落的花瓣,每一片都是你的故事。愛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盲亂和期冀中尋找著永恆而真實的愛,誰會最終找到呢?這也許是賴聲川想告訴我們的罷!
⑸ 陳寶國主演的啊
【話劇作品】
01 1979年 《報童》 記者
02 1981年 《保爾·柯察金》 保爾·柯察金
03 1984年 《人生第一樂章》 江南風
04 1986年 《理查三世》 理查
【電影作品】
01 1981年 《大渡河》 趙劍峰 配角
02 1981年 《幽谷戀歌》 特 羅 主角
03 1982年 《廖仲愷》 鄭 劍 配角
04 1983年 《一路順風》 安得樂
05 1984年 《默默的小理河》 軍 官 主角
06 1986年 《神鞭》 玻璃花 主角
07 1987年 《天使與魔鬼》 鄭 天 主角
08 1988年 《暫緩逮捕》 肖宇光
09 1989年 《夜盜珍妃墓》(上、下) 鄂世臣
10 1989年 《商界》(上、下集) 廖祖泉 主角
11 1990年 《老店》 楊明全 主角
12 1992年 《女子戒毒所》 張國文 主角
13 1993年 《滿州虎行動》 林飛虎
14 1994年 《自首的愛》 肖 建 主角
15 1994年 《紅塵》 馬三勝
16 1995年 《燃燒的慾望》 肖克已
17 1996年 《好漢不回頭》(《大廠》)呂建國 主角
18 2007年 《寶貝計劃》建邦父親
【電視作品】
01 1982年 《赤橙黃綠青藍紫》 劉思佳 主演
02 1984年 《生當做人傑》
03 1992年 《喂,菲亞特》 丁志方 主演
04 1993年 《絕殺》 丁 芒 主演
05 1994年 《豁口》 王汝成 主演 (電視劇又名《陰影》)
06 1995年 《石門情報站》 韓 風 主演 (電視劇又名《絕密203》)
07 1995年 《青樓鴛夢》 秦病鶴 客串 (電視劇又名《夢斷情樓》)
08 1995年 《武則天》 唐高宗李 治 主演
09 1995年 《中國空姐》 「747」機長
10 1995年 《大飯店小人物》 神秘大師
11 1995年 《沒有國籍的女人》 雷大克 主演
12 1995年 《咱爸咱媽》 喬家偉 主演
13 1995年 《北京深秋的故事》 肖克已 主演
14 1996年 《北洋水師》 鄧世昌 主角
15 1996年 《青春之歌》 余永澤 主演
16 1996年 《小井胡同》 查宗佑 主演
17 1996年 《多瑙河上的黃太陽》
18 1997年 《請你原諒我》 秦文旭 主演
19 1997年 《離經叛道—看守所的故事》 傅濟民 主演
20 1997年 《言情歲月》
21 1997年 《絕殺驚魂48小時》 客串
22 1997年 《無雪的冬天》 陳大平 主演
23 1997年 《紅岩》 徐鵬飛 主演
24 1998年 《活出個模樣給你看》 侯三兒 主演
25 1999年 《女帥男兵》 章 挺 客串
26 1999年 《黑色的夢》 周文昌 主演 (電視劇又名《股市人生》、《絕對打擊》)
27 1999年 《木蘭新編》 隋文帝 客串
28 1999年 《老兵酒吧》 李 浩 主演 (電視劇又名《男兒本色》)
29 1999年 《罪證》 羅培石 主演
30 1999年 《新聞小姐》 吳嘉俊 主演
31 2000年 《一手托兩家》 岳文興 主演
32 2000年 《快嘴李翠蓮》 縣 令 客串
33 2000年 《非常案件之死亡游戲》 韓月白之父親 客串
34 2000年 《笑傲江湖》 林震南 客串
35 2000年 《女人之家》 大女婿 客串
36 2000年 《大宅門》 白景琦 主角
37 2001年 《放愛一條生路》 丁 松 主演 (電視劇原名《美麗的金邊衣裳》又名《偷情陷阱》)
38 2001年 《龍珠風暴》 狄仁傑 主演
39 2001年 《花非花》 司馬克 主演
40 2001年 《慾望的漩渦》客串
41 2002年 《愛到盡頭》 許國權 主演 (又名《不可饒恕》)
42 2002年 《原則》(又名《禁果》) 魏長興 主演
43 2002年 《陳真後傳》 韋天霸 主演
44 2002年 《愛情滋味》 10 號 主演
45 2002年 《黨員馬大姐》 客串
46 2002年 《打破沉默》 趙常輝 主演
47 2002年 《公安局長》 李西東 主角
48 2002年 《鐵面無私》 方傑 方明 主角
49 2002年 《大宅門2》 白景琦 主角
50 2002年 《漢武大帝》 漢武帝 主角
51 2003年 《律師的使命》 司馬文成 主演
52 2003年 《心疼女人》 吳經緯 主演
53 2003年 《書香門第》 客串
54 2003年 《神捕十三娘》 蕭大亨 主演
55 2003年 《豆蔻年華》 院 長 客串 (電視劇又名《銀色年華》)
56 2003年 《女巡按之真假公主》 趙 文 客串
57 2003年 《移山倒海樊梨花》 李世民 客串
58 2003年 《半個月亮》 王魯寧 主角
59 2003年 《萍蹤俠影》 雲 靖 客串
60 2003年 《大鱷無形》 楊明光 客串
61 2003年 《江山風雨情》 桂王 朱由榔 主演
62 2004年 《別戀在他鄉》 林一凡 主演 (電視劇又名《勢不兩立》)
63 2004年 《藍色陰謀》 文思琦 主演 (電視劇又名《天之驕》)
64 2004年 《貪官背後的女人》 張建國 主演 (電視劇又名《紅罌粟》)
65 2004年 《天下第一樓》 吳佩孚 客串
66 2004年 《皇太後秘史》 咸豐帝 主演
67 2004年 《血色浪漫》 周鎮南 客串 (電視劇又名《浪漫人生》)
68 2004年 《凌雲壯志包青天》 八賢王 主演 (電視劇又名《劍臨天下》)
69 2004年 《巴哥正傳》 客串
70 2004年 《桃花源記》 秦始皇 客串
71 2004年 《傳奇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 主角
72 2004年 《京華煙雲》 姚思安 主演
73 2004年 《一生為奴》 恭親王 主角 (原名《恭親王傳奇》)
74 2005年 《貞觀長歌》 杜如晦 主演
75 2005年 《越王勾踐》 勾 踐 主角
76 2005年 《沙家浜》 客串
77 2005年 《驚悚》 王汝成 主演
78 2005年 《大清洗冤錄》 乾隆帝 主演
79 2006年 《BB計劃》 大佬 客串
80 2006年 《烈日炎炎》 羅師長 主演
81 2006年 《上書房》 一青 配角
82 2006年 《康熙微服私訪記5》 客串
83 2006年 《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明世宗嘉靖帝
84 2007年 《女人淚/諜戰狂花》
85 2007年 《窮爸爸富爸爸》 王富貴 主演
86 2007年 《茶館》 王利發 主演
87 2008年 《震撼世界的七日》 沈伯男 主演
88 2008年 《子夜》 趙伯韜 主演
⑹ 《桃花源記》有哪些細思極恐的地方它的作者是誰
眾人都以世外桃源形容世外桃源,世外桃園,身處其中,不必在意世間勞煩。其實,《桃花源記》里的那些詭異,令人極思細恐。「悠然見南山,古道西風瘦馬」,這也是五柳先生心中最逸然有意義的事。《桃花源記》中卻由桃花運談起,這是有深刻含義的。桃花運和槐木,古時候就是用來避邪避災的。槐木又稱為「降龍木」、「鬼怖木」,是主要用途數最多的捉鬼原材料。
世外桃源的人們熱情地招待了這名漁民,漁民在離開世外桃源時,一路上都做了標識,便於下一次來的時候能夠尋找世外桃源。以後漁民就把世外桃源的事匯報了當地刺史,刺史對此事非常感興趣,就要漁民做指導,領著一隊人去尋找桃花源,可是雖然一路上進行了標識,卻怎麼也沒找到世外桃源。
⑺ 桃花源記
[編輯本段]解句議詞
1.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譯: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魚為職業。
2.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譯:他順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走了多遠。
3. 忽逢桃花林,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譯:忽然看見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很多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芳草鮮艷而美麗,飄落花繁多
4.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譯:他對此感到非常詫異。繼續往前劃船,想走完這片桃林。
5.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譯: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源地,便看到一座山。
6. 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譯: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光。漁人便離開他的船,從洞口進去。
7.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
譯: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許多步,豁然開朗。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整整齊齊,
8.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交通,雞犬相聞。
譯: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的景色。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
9.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
譯:這裡面的人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世人一樣。老人和孩子們各個都安閑快樂,顯得心滿意足
10.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譯:(那裡的人)看見了漁人,都大吃一驚,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作了回答。
11. 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譯:(那裡的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擺了酒,又殺雞做飯(來款待他)。
12.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譯: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
13.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
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同縣的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14. 不復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
譯:不再出去,就與外面的人隔絕了。
15.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16. 此人一一為(wèi)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
譯: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都感嘆惋惜。
17.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譯:其餘的人各自又都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後,向村裡人告辭。
18. 此中人語(yù)雲:「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
譯:村裡人囑咐他道:「(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19.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譯:(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劃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
20. 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
譯: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報告了他進出桃花源的事情。
21.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譯: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最終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22.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譯:南陽人劉子驥是個高尚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高興興地打算前往。
23. 未果,尋病終, 後遂無問津者。
譯:但未能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後就再也沒有人探尋(桃花源)了。
[編輯本段]注釋
選自<<陶淵明集>>
太元:東晉孝武帝司馬曜(yào)的年號(376~396)。
世外桃源: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個人間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詞,相當於西方的極樂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來,完美主義者無不苦苦追尋、刻意營造自己想像中的「世外桃源」。(作者的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比喻不受外面影響的生活安樂、環境幽靜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緣:沿,沿著。
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
武陵:古代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帶。
為業:以……為生。為:作為。
行:劃船上行。
遠近:偏義復詞,這里指遠。
忽逢:忽然遇到。
夾岸:分布在兩岸。
芳:花。
鮮美:鮮艷美麗。
落英繽紛:墜落的花瓣,雜亂繁多地散在地上。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繽紛,繁多而紛亂的樣子。
甚:非常。
異:意動,對……感到詫異。
欲:想要。
窮:盡,走完,這里是「走到……盡頭」的意思。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
林盡水源:林盡(於)水源。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
得:看到。
彷彿:隱隱約約,看不真切。
若:好像……似的。
舍:丟下。
才:副詞,僅僅,只能。
才通人:僅僅容得下一個人通過。通:使……通過。
豁然開朗: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 形容由狹隘幽暗一下子變為開闊明亮。也形容對某一問題從長期思索不解而後忽然領悟。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曠:空闊,寬闊。
儼(yǎn)然:整齊的樣子。
之:這。
屬:類。
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東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錯相通。
雞犬相聞:(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彼此都可以聽得見。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種作:耕田勞作。
著:穿著。
悉: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黃發垂髫(tiáo):指怡然自樂:安閑快樂的樣子。怡然,快樂的樣子。老人和小孩。 黃發,古時認為老人頭發由白轉黃是長壽的表徵,借指老年人。垂髫,古時小孩不扎結頭發,頭發下垂,借指兒童。髫,小孩下垂的頭發。
乃:竟然
所:……的地方。
從來:從……地方來。
要(yāo):通「邀」,邀請。
咸:副詞,都,全
問訊:打聽消息。訊,消息。
雲:說。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兒女的總稱。
邑人:同縣人。
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
復:再。
焉:兼詞,於之,從這里。
間隔:與外界隔絕。
今:現在。
乃:竟然。
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
嘆惋:感嘆惋惜,嘆息。惋:驚嘆。
延:邀請,聘請。
為具言:為(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說出。
具:通「俱」,完全,詳盡。
辭去:辭別離開。
語雲:對(他)說。「語」後面省略了代漁人的「之」字或告訴
桃花源不足為:不值得向。足,值得。為,向、對。
既:已經,以後
便扶向路:就沿著原來的路(回去)。
扶:循,沿著、順著。
向:原先的,舊時的,以前的。
處處志之:處處都做了記號。志,名詞作動詞,作標記。
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詣:到,拜訪。
說如此:說明了像這種情況。如此,判斷句,像這樣的話。
即:立即。
遣:派遣。
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所志,所做的標記。志:標記。(名詞性) 所單獨可不翻譯。
遂:於是。
得:取得,獲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南陽:郡名,治所在現在河南南陽。
劉子驥:名驎(lín)之,字子驥,東晉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晉書·隱逸傳》里說他「好游山澤」。
欣然:高興的樣子
規:計劃,打算。
未果:沒有結果,意思是沒有實現。 果:實現。
尋:隨即,不久。
問津:問路,這里是訪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編輯本段]考點
1.重要實詞
緣、異、窮、具、咸、妻子、邑人、絕境、間隔、無論、語、足、及、詣、津
2.重要虛詞
乃、為、其
3.一義多詞
(1)緣 扶=沿著 (2)要 延=邀請 (3)悉 咸 具 皆=都
4.古今異義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多為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妻子(古義:(兩個人)妻子和兒女;今義:(一個人)對男子的配偶的稱呼,指妻子)
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鮮美(古義:鮮艷而美麗;今義: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各種交通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不足(古義:不值得、不必;今義:不夠) 註:今義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掛齒
間隔(古義:隔絕; 今義:兩個地方分隔開)
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
緣(古義:沿著 ;今義:緣故,緣分)
津(古義:渡口。指訪求、探求的意思。 今義:口液)
外人(古義: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義:局外人)
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
彷彿(古義: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今義:似乎,好像)
開朗(古義:地方開闊,光線充足;今義:樂觀,暢快)
扶(古義:沿、順著;今義:攙扶,用手按著或把持著)
志(古義:做標記;今義:志氣)
延(古義:請;今義:延伸,延長)
悉(古義:都;今義:熟悉)咸(古義:全;今義:一種味道)
既(古義:已經;今義:關系連詞,既然)
尋(古義:隨即,不久;今義:尋找)
向(古義:以前的,舊的;今義:方向)
5.詞類活用
盡(林盡水源):形容詞用作動詞,消失。
異:形容詞用為動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
前: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
窮:形容詞用作動詞,(窮盡,走到盡頭。)
焉:兼詞,「於之」,即「從這里」。
志:做標記,名詞作動詞。
未果,果:名詞作動詞,實現
6.一詞多義
尋:①尋向所志(動詞,尋找)
②尋病終(副詞「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動詞,「下船」丟棄。舍棄)
②屋舍儼然[舍(shè),名詞,「房屋」)
中:①中無雜樹(「中間」)
②晉太元中(「年間」)
③其中往來種作(「裡面」)
志:①處處志之(動詞,「做記號」)
②尋向所志(志,獨字譯為做標記.與所連用,譯為'所做的標記')
之:①忘路之遠近(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可譯為「的」)
②聞之,欣然規往(代詞,「這件事」)
③處處志之(助詞,起協調音節作用,無實意)
為:①武陵人捕魚為業(讀wéi,動詞,作為)
②不足為外人道也(讀wèi,介詞,對,向)
遂:①遂迷,不復得路(「最終」)
②遂與外人間隔(「於是」)
向:①尋向所志(原來)
②眈眈相向(看)
7.多詞一意
文中出現了三對詞都是一個意思,這種詞類叫做多詞一義。有:"便要還家",「要」(通假字)和"餘人各復延至其家",「延」都是"邀請"的意思;"緣溪行」,「緣」與「便扶向路」,「扶」都是「沿著」的意思;「悉如外人」,「悉」和「咸來問訊」,「咸」,還有「皆出酒食」,「皆」都是「都」的意思。"不足為外人道也",「道」與「此中人語雲」,「語」都是「說」的意思
8.同義詞
都——1)悉:悉如外人
2)皆:皆嘆惋
3)咸:咸來問訊
4)並:並怡然自樂
5) 具:具答之
沿------1)緣:緣溪行
2)扶:便扶向路
邀請—1)要:便要還家
2)延:餘人各復延至其
9.通假字
便要還家(要,通「邀」,邀請)
問所從來,具答之(具,通「俱」,詳盡)
10.古漢語句式
1)判斷句
例: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也」表判斷。句意: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是「(村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見了漁人,都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村人),於是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擺了酒,殺了雞准備食物款待他。)
省主語:
例一: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是「〈小口〉彷彿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個小洞口,〈小口裡面〉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從口入。(是「〈漁人〉便舍船,從口入」的省略。句意:〈漁人〉就丟下船,從洞口進去。)
本文省略主語有多處,如:「(小口)初極狹,才通人。」「(武陵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其中,(人們)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村中人)皆嘆惋。」翻譯時一並補出。
省賓語:
例一:問所從來(是「問之所從來」的省略。「之」代「漁人」。句意:問〈漁人〉從哪裡來。)。
》
主統治,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制度;「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則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會「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這一原則的具體化。概括起來說,這些描寫都表現了原始共耕社會的特點。記,則是先通過漁人所見來展示這個社會生活的風貌,從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寫到男女耕作、老幼歡樂的情形;後通過村人「自雲」來揭示這個社會的由來,又通過接待漁人來表現他們的精神風貌。詩和記,二者相互補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這個理想社會的輪廓。
應當指出,作者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2.關於層層設疑的寫法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過不少以遊仙為題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賦》、郭璞的《遊仙詩》等,多是假託遊仙抒發作者的不平感和對現實的不滿。《桃花源記》不是寫作者本人「遊仙」,但漁人的桃花源之行頗與「遊仙」相類(唐王維《桃源行》中就有「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詩句)。為了把桃花源寫成一個似有若無的仙境,作者採用了層層設疑的寫法。因此,開頭雖然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但並未確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說他是個漁人,不著姓名,這些都無從查考。接著寫桃林奇景,似為人間所有又似為人間所無,又不說出它的確切地點,因為漁人已「忘路之遠近」。寫桃林的通道更為奇特,洞口小而「彷彿若有光」,路「極狹」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漁人進入桃源後,眼前出現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間生活的圖景。可是,後來漁人出而復尋,本已做好的標記卻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無跡可尋。最後再虛寫一筆,說高士劉子驥「欣然規往」,給好奇的讀者帶來微茫的希望,但劉子驥又「未果」而「病終」。這樣一來,桃源這個虛實難定的境界就真的成為「千古之謎」了。這種層層設疑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讀者的興趣。
陶淵明的文章似淡而濃,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品味的方法之一就是運用想像來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例如:
1.漁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於無意?
過去的詩人對此就有不同解釋。唐代詩人王維曾寫道:「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桃源行》)按這種說法,漁人這天並非出來打漁,而是為了欣賞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覺間來到桃花林的。南宋詩人謝枋得的看法與此不同,他寫道:「飛花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慶全庵桃花》)這是說,漁人「沿溪行」恰好在溪的下流,桃林中既「落英繽紛」,自然有不少花兒落在水面,隨流而下,漁人是在看到這些花瓣後,逆流而上到達桃花林的。這兩種說法都有理,不必辨其是非,卻也無妨以此引起學生的想像。
2.漁人何以敢入洞?
漁人見桃林面積之廣(「夾岸數百步」),又是純一色的桃樹(「中無雜樹」),為人間所罕有,已有「尋仙」之意;待到行至桃林盡頭,發現了「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他以為這是「天外有天」的標志,便決意去追尋光源,滿心希望能由此而直達仙境。
3.村人聽漁人「具言所聞」後,為什麼「皆嘆惋」?
桃源村人為「避秦時亂」而來此,至晉太元中已將近六百年。文中沒有提到漁人所說的具體內容,但從村人「皆嘆惋」的反應中,可以推知他說的是外界的人們在改朝換代的戰爭浩劫中所遭受的災難。
為培養學生想像力而提出探究性的問題不宜過多,更不宜瑣碎,要給學生留出自己發揮想像的餘地,辦法就是要求學生創造性地復述故事。
一、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東晉大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於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職。因不滿當時士族地主把持政權的黑暗現實,任彭澤令不足三月即辭官歸隱,作《歸去來兮辭》,自明本志。從此「躬耕自資」,直至六十三歲在貧病交迫中去世。他長於詩文辭賦,詩歌多描寫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優秀作品隱寓著他對腐朽統治集團的憎惡和不願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揚「人生無常」「樂天安命」等消極思想。另一類題材的詩如《詠荊軻》等則表現了他的政治抱負,頗多悲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陶淵明的詩文兼有平淡與爽朗的風格,語言質朴自然,又極為精煉。有《陶淵明集》。
[編輯本段]相關話劇
《暗戀桃花源》講述了一個奇特的故事:「暗戀」和「桃花源」是兩個不相乾的劇組,他們都與劇場簽定了當晚綵排的和約,雙方爭執不下,誰也不肯相讓。由於演出在即,他們不得不同時在劇場中綵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錯的舞台奇觀。「暗戀」是一出現代悲劇。青年男女江濱柳和雲之凡在上海因戰亂相遇,也因戰亂離散;其後兩人不約而同逃到台灣,卻彼此不知情,苦戀40年後才得以相見,時以男婚女嫁多年,江濱柳以瀕臨病終。「桃花源」則是一出古裝喜劇。武陵人魚夫老陶之妻春花與房東袁老闆私通,老陶離家出走桃花源;等他回武陵後,春花已與袁老闆成家生子。此時劇場突然停電,一個尋找男友的瘋女人呼喊著男友的名字在劇場中跑過……《暗戀桃花源》一劇以奇特的戲劇結構和悲喜交錯的觀看效果聞名於世,被稱為【表演工作坊】的「鎮團之寶」。
《暗戀桃花源》的編劇、導演是賴聲川,主演是林青霞。它不僅是台灣的話劇經典作品,也被拍成了電影。它的經典台詞至今為話劇發燒友津津樂道。
如:「桃花源」剛開始是老陶在開酒瓶。這酒瓶有瓶蓋但就是打不開。老陶一邊說著:「這叫什麼家?買個葯買一天了還買不回來,這還叫個家嗎?」說完去拿刀,「康里康朗康里康朗」開酒不成,「不喝可以了吧!」把酒與刀拍在桌上。「我吃餅!」拿餅坐下,「武陵這個地方,根本就不是個地方,窮山惡水,潑婦刁民,鳥不語花還不香呢!我老陶打個魚嘛,嘿,那魚好像都串通好了一塊兒不上網!老婆滿街跑沒人管!什麼地方!」吃餅,可這餅像橡皮一樣根本吃不動。起身,用刀,「康里康朗康里康朗」,砍不動。「這叫什麼刀?這叫什麼餅?這根本就不是餅!大家都不是餅!」 在此,漁夫老陶的生存狀態不是一個沒酒沒餅的問題,而是有酒喝不到、有餅吃不動的問題。他周圍的任何一個事物,家,酒,刀,餅,地方,按老陶的說法,都已經不能再這樣稱呼了,甚至包括老婆在內。我們看到,這些東西雖然還是那個東西,可對老陶來說,確實已經不再具備那個東西的屬性,從而老陶開始懷疑人們對它們的命名。
[編輯本段]沿用至今的成語
世外桃源、豁然開朗、阡陌交通、黃發垂髫、落英繽紛、怡然自樂、雞犬相聞、無人問津、與世隔絕
世外桃源
成語典故: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禍亂的美好地方。
成語例句:在這兒,在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囂的聲音。(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豁然開朗
成語典故:豁然:形容開闊;開朗: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成語出處: 晉·陶潛《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成語例句:寶玉豁然開朗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一回)
怡然自樂
成語典故: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成語例句:劉厚守聽了,怡然自樂,坐在椅子上,盡興地把身子亂擺,一聲也不響。(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無人問津
成語典故:問津:詢問渡口。比喻沒有人來探問、嘗試或購買。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成語例句:這部傳記小說,雖然擺在書架上,卻根本無人問津。
雞犬相聞
成語典故:每家雞和狗的叫聲互相聽得到,表示很近的距離,也表現一種和睦的景象。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成語例句:鄉下景色很美,雞犬相聞,呈現出一派和諧的景象。
阡陌交通
成語典故: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成語例句:那一片片水稻田中,阡陌交通,掩映著農家的自在.
黃發垂髫
成語典故:指老人和小孩.黃發,舊說是長壽的象徵,所以用來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發,用來指小孩.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落英繽紛
成語典故:落花紛紛.繽紛,紛紛.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拓展:劉子驥
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並且是陶淵明的一個遠房親戚,兩人志趣相投,經常結伴遊山玩水。或許我們可以這樣推測,陶淵明與劉子驥結伴探險,在一個武陵漁人的向導下,來到了陌生的奉家山桃花源地段,發現了古村落,發現了赤岩山(後文中要提及)。陶淵明與劉子驥是講信用的人,為了「不與外人道」,因而在文中陶淵明耍了一下手段,隱去了自己,也隱去了劉子驥。可以說武陵漁人的原型是陶淵明自己。(這點是陶的慣用寫作手段,比如他的《五柳先生傳》就是寫他自己)陶淵明為什麼要到奉家山來呢?陶淵明祖籍邵陽,家族龐大,在邵陽、漵浦一帶的親友不少,陶淵明肯定聽到過關於莫徭的傳說。所以,陶淵明與劉子驥結伴而探險奉家山區是極有可能的。
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作者在文中虛構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那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自由安樂,彼此和睦相處。這是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陶淵明的社會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意願。「桃花源」是個虛構的理想社會,既反映了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內戰的願望,也批判了當時的黑暗現實,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這在當時階級社會中只是一種不能實現的空想,又是作者隱逸、逃避現實的思想反映。
本文藝術構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採用虛寫、實寫相結合手法,也是本篇一個特點。語言生動簡練、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詳有略,中心突出。
⑻ 如何評價電影《桃花緣起》
非常不錯的片子,弘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表現手法也很受用,個人相當喜歡,我們看到了製作團隊的誠意,以及付出的巨大努力。
前面幾篇都是挑刺的,對贊美之詞卻顯得有點吝嗇,也許這樣的片子是入不得你們幾位「高手」的法眼的。
挑刺多容易啊,橫向方面可能和西方、日本的頂尖團隊比有差距,但我覺得已經比國內大多數要好了(尤其是央視藍貓之類的),要知道西方、日本也是產生了不少既不賣座也不叫好的片子。個人覺得現在外國的動畫片,陷入一種唯技術的怪圈,技術上可能有巨大的投入,動輒幾千萬美元,片子的劇情卻令人提不起勁,越是投入大的片子,損失越厲害。像《最終幻想》、《晴空戰士》等。
縱向方面,也接近了以前輝煌時期的水平。以前的片子為什麼那麼令人懷念,因為一個是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剪紙、水墨、泥塑、布偶。第二是故事性強,基本上都是懲惡揚善,追求真善美的主題,或者基於古典神話,或者基於民間傳說。還有一點,就是喚起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用這3點來套《桃花源記》,我覺得他都做到了。
中國動畫的商業化之路還很長,需要更多人的參與和支持。最後,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這部片子,推薦之!
⑼ 桃花源記全本txt,,,,,,,aa
《桃花源記》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CGr4jZz54fpHfX8-BUbdCA
《桃花源記》由蘇謎所作。
靈魂穿越,這樣的事情,夏生從未想到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被父母遺棄的自己,只不過想順應外婆的心願平平靜靜過完這輩子而已。
那怪那可惡的銀行搶匪!
與世無爭的桃花村,寧靜祥和的桃花村,這里的生活怎麼看都像某篇膾炙人口的《桃花源記》里所描述的世界嘛!
好吧,其實適應新環境也沒有那麼難,平白多了一個5歲的兒子,這個便宜爹爹當起來的感覺還真是不錯!
能在這里重生,看來上天還是憐惜自己。
隔壁的夫子,你天天都來我家蹭飯,看在你照顧我家小朋友的份上,是沒有什麼問題啦……
只不過,你的「美人計」我實在是無力招架啊~
還有,那個小溪里救上的黑衣男子,你究竟會給桃花村來帶怎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