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阿凡達》再次登上熱搜,這部史詩級的科幻電影是怎麼了
一:《阿凡達》再次登上熱搜《阿凡達》再次登上熱搜,這部史詩級的科幻電影是怎麼了?因為它重新上映了。
2021年3月9日,《阿凡達》電影方在社交平台賬號上宣布了“重新上映”的消息,一時間在網路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2021年3月12日,《阿凡達》正式在國內的影院重新上映了。在電影重新上映的當天,《阿凡達》再次又登上了社交平台的熱搜榜,大家都在留言區中評論說“太激動了”、“我差《阿凡達》的電影票終於可以還給他了”等等之類的話語,可以看得出來很多人對《阿凡達》這部電影的重新上映都是抱著非常大的期待的。那麼,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阿凡達》重新上映後的票房成績吧。
總而言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阿凡達》確實是一部史詩級的科幻電影。
㈡ 為什麼《阿凡達》可以重映
《阿凡達》可以重映,估計有以下原因:
一、一部電影能夠重新上映,完全是看這部影片的情節和熱度,《阿凡達》的重映有著極高的票房潛力,在目前市場急需大片重啟,沖擊更高的成績。可以說, 在所有好萊塢經典復映影片當中,《阿凡達》是唯一一部具有如此大體量的作品。
三、 受疫情影響,國外電影公司無法開拍新電影,但是又不能長時間的無收入,於是復映老電影圈錢。
中國的電影市場越來越展現出巨大的潛力,《阿凡達》也是看中了中國市場,又想藉助春節檔的余溫,再為這部經典的影片錦上添花。
從10多年之後續集才推出來,導演卡梅隆可能費盡周折。《阿凡達》在中國重映之後,導演卡梅隆向中國觀眾送來祝福,同時扔出重磅炸彈,繼《阿凡達》之後, 《阿凡達2》也很快就要跟觀眾們見面了。 期待了10多年之久的電影,終於要上映了。
阿凡達重映是因為國內3月份大盤太冷,單日才剩幾千萬的票房了,影院沒錢賺喝西北風嗎?所以電影總局才決定空降阿凡達來緩解一下這段空窗期,又不是人家美方主動要求的,你別搞錯了。
熱鍋炒冷飯,新瓶裝舊酒,好萊塢的又一波圈錢行動,只是為了挽留疫情危機,刷下也好,但是賣的是情懷和回憶吧。
好萊塢也是在賣情懷,影院也是有收益的,想把阿凡達變成世界影史第一的電影,也是在為第二部造勢,畢竟很多零零後的孩子沒有看到過,歲數大的看的是回憶和青春,歲數小點的看的是特技和情節,滿足了多方面的要求,也給影院分成,彌補了很多人沒去影院看的遺憾!我本人還是想去影院看看的!
可以重映的關鍵是疫情造成了美國大量的電影無法拍攝,也讓好萊塢進入了停止狀態,沒有電影可以放映只能在之前優質的電影中尋找答案,同時我們的國內的電影票房太好賺錢了,投資方和電影院也不能因為沒有電影就關門吧,大家商量了一下,於是就一拍即合,找一部知名度和觀影效果俱佳的電影,來試試水唄,畢竟賈玲這樣的處女作電影都能有51億票房的戰績,成為如今中國電影票房史的第二名,如果當年的歐美大片重製版把清晰度弄高一點會有怎樣的效果呢?
阿凡達就是最好的選擇,當年火爆程度可以說一票難求,而且價格在當年來說是真的貴啊,畢竟是MAX電影的元年也是國內首部超高清的MAX電影,可想而知這就是阿凡達創造的 歷史 ,如果再來一次會如何呢?這就是答案,估計能夠創造新的票房神話,這種投資方躺贏、電影院賺錢賺到手抽筋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我們期待一個新神話誕生吧,畢竟中國人的錢太好賺了,大家又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除了打 游戲 ,現在年輕人的 娛樂 項目估計就是看電影了吧,畢竟 旅遊 被疫情限制了一大半,預期在家發呆,花個幾百塊看場十二年前的超級大片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情侶的主要消費場所就是電影院,你懂的!
《阿凡達》的重映,對於國產電影而言,有種刺激和鞭策,想想稍微出名一下,就可以拍部電影幾十億的票房,對於專業的導演來說,有點看不懂市場,《阿凡達》的重映給電影市場重新上了一節課,真正的經典電影真不是那麼容易拍出來的,而有些話,我猜總局的人又不方便表達,馮小剛導演之前不是對這種現象抨擊了一下嗎,結果差點被口水淹死,好吧,那就來部國產電影需要仰視的進口電影吧,看看什麼才是經典,真正的商業大片是怎麼拍出來的!
想起以前關於《阿凡達》電影的一句經典點評,誰的鳥大聽誰的,電影市場是不是這樣,誰的院線多誰就掌握了市場?不可語焉!
八年前的電影院達不到阿凡達的播放標准,當時國內也就幾家。現在播放設備先進了,普及了,畫面,三D,音響。許多特效才可以展現出來。許多年後重影的或許會是雙子殺手。因為現在的電影院中國只要兩家可以達到播放要求。
《阿凡達》背後是好萊塢,美國文化,有「重修於好」的意思。
這和央視近期播放日本動畫《工作細胞》類似,更多的是政治考量,一種外交方式。前幾年院線上映了若干如《摔跤吧爸爸》,也是一個道理,那個時間節點,是需要和印度進行積極的外交,電影就是鋪路的。
再引申一下,央視一套的黃金段劇場,播放的電視劇也絕對不是哪個收視好就播哪個。都有安排的,有任務的。
想在中國電影市場分杯羹唄。這兩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國外的電影市場肯定很低迷。沒人看電影,也就沒人拍了。但是影視公司得有資金運轉。資金怎麼來,那就把之前知名度較高大,票房較高的電影在中國重映。中國是疫情控制的最好的國家,2021年春節檔,中國電影市場如火如荼。所以中國是國外電影重映的必選之地。
電影重映是有門檻和要求的,不是隨便就可以重映。
第一、優質,經典的電影是重映的基本條件,爛片是不會重映的。
2017年重映的周星馳《大話西遊》豪取票房1.7億。
2017年重映的《英雄本色》取得票房3460萬。
重映過的《甜蜜蜜》、《功夫》《一代宗師》重映票房都不低。
但是2018重映的《戰狼2》票房凄慘!據說只有5、6萬。
這些重映電影無一例外都是優質的經典電影,重映是有觀眾基礎的,爛片是不會重映的。
第二、3月份影院斷檔太嚴重,沒有什麼大片撐場。
3月份的影院定檔的大片只有3月26日的《哥斯拉大戰金剛》。其它的還有一部張慧雯、沈騰等主演的《日不落酒店》,整個電影市場太冷清了,此時重映《阿凡達》能打破3月電影市場死氣沉沉的景象,給國內電影市場打氣。
截止2019年7月全球票房排名
阿凡達的上映是電影工業史上有革命性的意義。電影全程運用了IMAX技術,而且又加上了3D效果,這在全球來說都是第一次的。
截止2010年1月4日阿凡達上映,全北京總共都沒有有三家影院有IMAX,據說都要北美那邊過來提前幾十天調試設備。《阿凡達》帶來的是人類觀影視覺的革命性改編,現在哪個大片不是3 D巨幕?
2、《阿凡達》是全球影史票房第一,史無前例的27.88億美元,保持了9年之久,2019年7月22日才被《復聯四》打敗。
《阿凡達》的出現對當時的影視行業完全是顛覆性的,討論熱度持續多年,名留影史。
第四、《阿凡達》想重奪全球影史票房冠軍的寶座!
2020年和2021年,全球各票房市場恢復最好的是中國內地市場,《阿凡達》差800多萬美元就可以超過復聯四重返冠軍寶座,此次重映選在國內可以說是看中了國內電影市場恢復得好,3月份又沒有太多大片上映,《阿凡達》重奪榜首,志在必得?
卡梅隆在《復聯四》奪榜首的時候發了祝賀海報,此次如果《阿凡達》重回榜首,復聯四的導演羅素兩兄弟是不是也要做個海報祝賀一下呢?
1.這部電影是最早的3D電影了,10年前就上映了,當時很多地方3D影廳效果都不好,iMAX又少的可憐。作為一部專注於3D的電影,為了3D效果拍攝,投入了幾個億的美金,當時卻很多人沒有真正體驗到它完美的3D效果,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遺憾。現在再去看,你會發現其他電影都不算真正的3D電影。
2.好萊塢很多電影,因為疫情的原因,都延遲了檔期。所以不得不把曾經票房第一的大片來填補檔期空白。
3.這部影片有非常高的地位,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最佳視效等等足足獲得了89項電影節大獎。
㈢ 《阿凡達》觀後感
《阿凡達》是一部美國拍攝的3D科幻電影,它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們的故事從人類說起。人類為了掠取潘多拉星球的大量能源,乘大批飛船在潘多拉星球安營紮寨。然後派人偽裝成當地居民納美人和他們一起生活,騙取他們的信任,使他們把潘多拉星的秘密告訴他們,從而一舉攻破潘多拉星,獲取能源。傑克和另外兩個人擔當了這個「光榮」的任務,傑克雖然殘疾,但他很投入地去執行這件任務。
但是,與納美人相處時間長了,他漸漸喜歡上了這里。這里太美了,他不忍心讓這里遭到破壞。但他又不得不向人類透露納美人告訴他的秘密:納美人居住地有一棵神樹,高一百多米,這是潘多拉星球的核心,守護神。但這棵神樹一旦被破壞,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會被破壞。
後來,人類知道了這個秘密,於是,准備行動,發起一場星際大戰。
這一天,傑克偽裝的「阿凡達」還在睡夢之中,大批的人類發動飛船、轟炸機便降臨潘多拉星球。傑克不忍心讓這么美麗的星球遭到破壞,於是,他准備帶領納美人向人類發起反抗……終於,在傑克的領導下,納美人戰勝了人類,保護了自己的家園。
這部影片很棒,十分有教育意義,它告訴我們:當災難來臨時,要學會勇敢地面對困難,才會戰勝困難。同時,這部影片又給了我們一個警告:不要隨意破壞生態資源,否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會危害到人類。
嗨,大家好!我向大家推薦一部電影,叫《阿凡達》。
它的故事情節大概是這樣的:有一天,地球發生了無可挽救的災難。於是,人類就搬去了潘多拉星球。在那裡,一位叫傑克的美國青年躺在一個機器里,便來到了潘多拉星球另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於美娜公主相遇。人類知道了,就妄想把那個美麗的家園占為己有,便於阿凡達開始了激烈的戰爭。而傑克,當然是站在正義的一面——與阿凡達一起對抗人類。這場真正,不論是人類還是阿凡達,全都傷亡慘重。就在阿凡達快要失敗的時候,潘多拉星球的動物、猛獸也對人類發起了進攻。於是,阿凡達與動物、猛獸們齊心協力,把人類打敗了。從此,潘多拉星球又恢復了平靜。
我想,《阿凡達》驚心動魄的劇情很值得一看。這是我推薦的理由之一。
此外,我也被《阿凡達》的那場戰爭所感動。美娜公主雖然失去了她的父母親,可她依然那麼堅強,依然那麼努力地保衛著他們的家園;阿凡達本來與動物們水火不容,可在最關鍵的時候,它們居然可以與阿凡達們一起對抗人類!它們沒有做縮頭烏龜!這更加反襯了人類那種貪婪、自私的心理。他們原本生活的多麼愉快,可一場戰爭,卻改變了他們的一切。
我推薦的電影,叫《阿凡達》,我希望同學們有空能去看一看這部電影。
中國電影博物館的IMAX版《阿凡達》,雖然號稱是膠片版,但不知道為什麼,電影畫面並沒有投滿整個銀幕,而是上下左右都有黑邊,可能只利用了銀幕面積的80%左右,考慮到這樣一個現實,我現在不想再繼續推薦博物館的膠片版本IMAX了,因為這和數字IMAX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了。特別是北京近日的大雪,讓博物館的交通條件實在很惡劣,除非你認為那裡相對低廉的票價可以讓你覺得值迴路上的折騰。
看IMAX版《阿凡達》,因為戴的是偏振眼鏡,所以眼鏡片必須要和銀幕光軸保持垂直,否則會出現重影。也就是說,你看電影的時候,脖子不能歪,必要一直保持端正姿勢。考慮到《阿凡達》的片長(160分鍾),看完後脖子有點辛苦。
從立體電影的觀感來說,《阿凡達》的立體效果確實是革命性的。不算那些立體動畫電影,3D+IMAX版我之前只看過《國際空間站》,那是IMAX立體攝影機實地拍攝的紀錄電影。作為一部大量應用CG合成的立體電影,《阿凡達》的立體效果已經和《國際空間站》是一樣的了。
但是《阿凡達》作為一部原聲對白,中文字幕的電影,中文字幕出現的位置非常古怪,它是在立體畫面的中間層出現的(而原片的英文字幕就是出現在最前面),觀眾需要頻繁地調整自己的視線焦點,時間一長有些不習慣看字幕的觀眾很難不頭暈。我的建議是要麼飛快地瞟一眼字幕,知道大致意思後,然後再飛快地讓視線焦點跟隨畫面焦點;要麼是乾脆不理會中文字幕,因為對白不算復雜,而且中文字幕翻譯的錯漏也很多。
聽到很多人對《阿凡達》的故事有抱怨。《阿凡達》的故事你可以說它是老套的,但絕對不簡單,作為好萊塢傳統電影敘事技巧的典型體現,《阿凡達》的故事即使放在上世紀80年代,也是商業電影里的中上水準。考慮到卡梅隆宣稱自己早在15年前就完成了這個故事,所以我想它顯得有些老套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不能因為對本片技術水準的崇拜,就去貶低這個故事的水準。
具體的等我看完第二遍再詳細說吧。
有很多中國電影人看完《阿凡達》之後很沮喪,覺得技術上的巨大差距會讓未來的中國電影在市場上「完敗」。我個人雖然也覺得這種電影技術上的差距非常巨大,但並不意味著中國電影未來就沒有機會了。
讓電影擺脫雜耍層面進入藝術范疇的,並不完全取決於技術,更重要的是「故事的藝術」。無論多麼眩目的技術,如果沒有一個好故事作為本體,它都不能被稱為是一部「好電影」。而如何講一個好故事,我們雖然和好萊塢也有技術上的差距,但這種差距還沒有大到不可追趕的地步。
《阿凡達》雖然很震撼,但它在市場行為上來說還是一個特例,在未來五年左右的時間里,它還很難成為電影市場的主流。這部電影製作成本3億美元,算上宣發費用成本有5億美元,這種量級的電影,不敢說十年才有一部,但也不是每年都會遇上的。
而且,《阿凡達》這種電影,從本質上來說,還是歐美文化環境下的產物。和美國同種同源的歐洲電影都沒哀嚎一片,作為和歐美文化有著巨大差異的中國電影市場,我們還是有機會的。觀眾去看電影,並不都是沖著視覺奇觀和感官刺激去的,他們更多的是想讓自己從電影中得到感動。還是那句話,在同等質量下,中國人還是一定喜歡看中國電影,因為那是中國人自己的情感。
這種文化上的差異,目前還是我們可以抵擋好萊塢電影的堡壘。但是能守多久,就看我們自己爭氣不爭氣了。如果中國電影人自己先從心態上慫了,那我就啥都沒說。
這個寒假我去看了現在最賣座的《阿凡達》,想來這部電影肯定是很好看的,畢竟是部耗資上億美元的電影,更何況是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看了這部《阿凡達》感受很深。
阿凡達主要是講述了:人類發現了在宇宙的潘多拉星球上有一種極其利用價值的礦物元素,於是計劃到星球上開采,為了更好適應星球上的環境,於是開始了阿凡達計劃,就是把人類的DNA和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DNA結合克隆的NAVI人。幾年後主角傑克借著克隆NAVI人進入了潘多拉星球,在星球上傑克遇到了NAVI族的公主並隨她進入了族人中,也了解到了人類對潘多拉星球的開發使他們很不滿,也嚴重破壞了星球上的生態環境,最後傑克終於決定反抗人類對星球的開發,就這樣展開了反抗人類的行動中,最後潘多拉星球上的所有生物共同一心把人類打敗了。
這部片確實引人深思,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的從自然中索取資源,人類的丑惡在這一刻完全的顯現出來,貪婪、慾望、自私,為了滿足自己對錢的貪婪,對享受的慾望,便自私的不停的向大自然索取,而一次次索取的回報卻是一次次的破壞大自然,為了資源的分配,還發動戰爭,這對自然或是人類自己都無疑是巨大的傷害,戰爭的硝煙污染了自然也毀了人類的生命。或許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說,所謂的幸福已經只是局限於外在的了,只要能滿足自己的慾望就是幸福,那麼人類與動物就沒有多大的差別了,甚至還不如,至少動物懂得惺惺相惜,而人類呢,為了滿足自己甚至可以互相殘殺,用盡了各種手段來滿足自己那永遠填不滿的慾望。有人說這是為了生存,沒錯,生存是必要的,可是卻不是唯一的,生存的方式更不是唯一的。大肆掠奪與破壞的生存方式僅僅是動物本能的直接宣洩,人類本應有更為道德的生存方式。可是,如今盲目的發展,將許多應有的秩序給搞亂了。面對物質文明的飛速發展,我們已經失去了控制。文明列車的超速和失控的結果將是走向毀滅!當務之急,是在毀滅發生之前,如何使失控的列車冷靜下來,或者是迫使其轉變現行的軌道。人類啊,停止對大自然的破壞吧,我們同樣生活在這片大自然中,就應該和平的相處的,停止那自私的慾望,開始保護我們的自然,我們的地球吧!
《阿凡達》講的是人類為了爭奪其他星球的資源而發動戰爭。而本片的男主角在漸漸深入納威人部落之後動了惻隱之心,最終脫離了人類和潘多拉星球的人與生物一起生活。
看了本片,我發出了很多的感想。
首先,我認為生命是最珍貴的,戰爭只是帶來災難而已。為搶奪別的星球的資源而發生的戰爭是可悲的。看著一個一個的士兵,不,是生命,它們逝去是悲哀的。生命是最珍貴的,可又有誰會真正去了解這句句子?當生命的消逝發生在你或你的親朋好友身上,你才明白。可,早已是來不及。人為了自己對金錢的私慾而去搶奪別的星球的資源。可最後,還是什麼都沒有得到,反而失去了這么多珍貴的生命。為正義而失去生命的人是勇士,可人死不能復生啊!勇士又怎樣?最後還不是死去了?
第二個就是,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永遠不會是你的。人類因為自己過度利用地球本身的資源而帶了毀滅。片中有句很經典的話:「我們的星球很荒蕪,地球人自己毀滅了地球。」為了資源而毀壞的別人的'家園,與毀壞自己的家園的罪惡是相同的,甚至更高!就因為別人的智慧文明不如自己就可以去欺侮別人嗎?那我們人類智慧還不發達的時候為什麼其他的外星人沒有來攻打我們的家園哪?
對於那些納威人,我是尊敬的。他們雖說智力沒有我們發達,可是他們懂得生命的可貴,家園的重要,以及人與人的相處。
所以,停止吧!請不要再戰爭了,看看那些無辜的百姓,用絕望的眼神看著你,你還無動於衷嗎?不要在冷血了!那些摯兒,那些流離失所的普通百姓,他們都是生命啊!
潘多拉,一個夢幻的地方,一個不容毀滅的地方,因為那裡有生命樹,有我們的希望。
昨天晚上在家裡看了阿凡達,本來是想要去影院看的,不過考慮到最近的天氣確實很冷,就在家裡看了影碟,不過總體的效果還是不錯的,《阿凡達》我一直很期待的,從它開始策劃到首映,我都一直關注著,看了之後,也確實感覺電影的細節做的相當的好,潘多拉星球上的每一個東西都做的很精細,感覺和真實的沒有兩樣,還有上面所使用到的高科技,讓我感覺最深的就是平板電腦使用的頻率,上面的電腦幾乎都是可以觸控的平板電腦,薄的像玻璃一樣的,看上去帥極了,這應該也是像我們傳遞一個信號,下一代電腦應該逐漸的要淘汰滑鼠和鍵盤,換來更加便捷的超薄可觸控的平板電腦。
阿凡達在劇情上稍顯不足,總得來說就是一群地球人到一個叫做潘多拉的星球上進行采礦,但這個星球上有很多人類未經發現過的生物,人類到一個野蠻的星球上一般都是拿起自己所謂的高科技武器進行毫不憐惜的動作,毀掉本來屬於潘多拉的東西和上面生物生存的環境,以至於引致整個星球的反抗,最好人類失敗被迫退出潘多拉。這其實也是這部電影給我們的最終啟示:人類不是上帝,人類不能自私,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毀掉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毀掉大家的希望,如果自以為是,必然會帶給自己無情的抱負,最終失敗的還是人類自己。
當然劇中不能缺乏愛情,主人公的愛情也確實讓人感動,當維斯特已經知道簡的目的和欺騙之後,雖然開始很是氣憤,但在她心裡還是一直很是掛念簡,為他的生存擔憂,而簡也因為這個本是不該的愛情,和自己良心站在了和自己同類的反面,帶著維斯特的族人一起反抗人類,因為他確實愛維斯特,在生命樹下他們的愛情宣言是真實的,但最終簡的死,讓我心裡有點失落,維斯特還是單身,還是會一直思戀曾今和自己一起飛翔天空的男人,思戀那個懵懂的男人,愛情是偉大的,愛情可以超越種族,超越一切,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感情,共同的良心在支撐著我們美好的家園,片中開頭陳述:一個人死了,必然另外一個和自己相同的人就會誕生,所以我們的精神永遠不滅。
以上是自己的一點感受,說的可能有些混亂,不過等大家看過《阿凡達》相信會有更深的感觸,不在於劇情多麼的跌宕起伏,而在於劇本身給我們的傳遞的東西。國內好像要等到元旦過後才會在影院上映,相信電影院的效果會更好。
《阿凡達》的故事敘述在未來世界中,人類為獲取另一星球——潘多拉星球資源,啟動了阿凡達計劃,並以人類與納美人(潘多拉星球土著)的DNA混血,培養出身高近3米高的「阿凡達」,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開采礦產。受傷的退役軍人傑克,同意接受實驗並以他的阿凡達來到天堂般的潘多拉星球。然而,在這唯美幽境里,地上爬的、天上飛的、土裡鑽的生物卻只只巨大且致命……
傑克背負重任,身處險境中,在與納美人首次意外接觸後,雖然開啟了溝通的可能性,卻也即將面臨一場意想不到、浩瀚壯烈的世紀沖突,從中他也將獲得空前啟示……
看完這部電影,我有很多話想說。首先,這部電影給了我們人類一個警醒,警告我們不要再濫用地球資源了。否則我們將別我去處。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其次,這部電影也告訴我們不要以為地球的資源是無限的,用完了可以再到別的星球去採集,這是人類的妄想!當人類發現地球已經沒有資源可以利用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這世上沒有後悔葯。
今天的黑暗,為了明天的光明!我們應該從身邊做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在電影院門前,排隊買票的人們排成了一個「W」形,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隊伍的尾部,一邊想著等會兒要怎麼才能擠進去賣票,一邊隨著擁擠的人群往前慢慢的移動。
因為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泰坦尼克號》的導演「重磅出擊」的新作品。怪不得深受觀眾的歡迎和期待啊!
不知過了多久,電影票已經被我們握在了手裡。於是,我們又隨著擁擠的人群,進了電影院。
放映廳里,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坐的慢慢的。我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期待著電影開始。不一會兒,電影開始了。
《阿凡達》的故事敘述在未來世界中,人類為獲取另一星球——潘多拉星球資源,啟動了阿凡達計劃,並以人類與納美人(潘多拉星球土著)的DNA混血,培養出身高近3米高的「阿凡達」,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開采礦產。受傷的退役軍人傑克,同意接受實驗並以他的阿凡達來到天堂般的潘多拉星球。然而,在這唯美幽境里,地上爬的、天上飛的、土裡鑽的生物卻只只巨大且致命......
傑克背負重任,身處險境中,在與納美人首次意外接觸後,雖然開啟了溝通的可能性,卻也即將面臨一場意想不到、浩瀚壯烈的世紀沖突,從中他也將獲得空前啟示......
看完這部電影,我有很多話想說。首先,這部電影給了我們人類一個警醒,警告我們不要再濫用地球資源了。否則我們將別我去處。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其次,這部電影也告訴我們不要以為地球的資源是無限的,用完了可以再到別的星球去採集,這是人類的妄想!當人類發現地球已經沒有資源可以利用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這世上沒有後悔葯。
今天的黑暗,為了明天的光明!我們應該從身邊做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㈣ 《阿凡達》的成功,撕開了多少中國電影人的遮羞布
這個問題比較深奧,我們要具體地分析一下。《阿凡達》是2010年的科幻電影,曾登陸過世界票房排行榜的冠軍,之後被《復仇者聯盟4》超越了。
毋庸置疑的是中國電影的發展是相當迅速的,但到現在為止國產片和國外大片的差距還是很大。尤其是科幻片,我們幾乎還停留在人家20年前的水平。
《流浪地球》作為一部成功的中國科幻片,號稱打開了中國科幻通往世界的大門。但是連導演都不得不承認,《流浪地球》的續集只能爭取達到好萊塢電影2005年到2010年的水平。
這也是為何《你好,李煥英》票房越高被質疑聲音越大的原因。從製作水準來說《你好,李煥英》和《流浪地球》或許差了好幾個珠穆朗瑪峰,而這還只是和國產電影相比。
春節檔也有工業電影上線,楊冪和雷佳音主演的《刺殺小說家》就是一部走視覺大片路線的電影。但是從目前來看這部電影雖然票房沒有墊底,可相較於它的前期投資還是賠錢狀態。
另外,《刺殺小說家》與《你好,李煥英》之間的差距其實不大。雖然在豆瓣評分上《刺殺小說家》更弱一些,但是考慮到《你好,李煥英》有輿論影響後的追捧,所以兩部電影綜合來看真沒什麼好壞之分,甚至《刺殺小說家》的電影質感還要更好一些。
總而言之,《你好,李煥英》算是一部完整、感人的作品,但是50多億的票房以及8.1的評分真的有些過分捧高的意味。就連賈玲自己都說,用中國第一女導演來稱呼她就是一種傷害,是刺耳的。
而一部多年前的《阿凡達》僅僅是剛上線,就毫不費力地碾壓了《你好,李煥英》的熱度,同時也撕開了國產電影的遮羞布。看似激烈的電影之爭,其實證明著國產電影之間大差不差的製作水準。
簡而言之,就是中國電影的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最後還是希望大家能多去電影院支持科幻大片,為中國工業電影的成長出一份力。
㈤ 為什麼說阿凡達帶來了電影革命
電腦特效的里程碑
詹姆斯·卡梅隆對電腦特效的迷戀與狂熱眾人皆知,《終結者》、《泰坦尼克號》電影下載等作品都採用了不少的CGI,而在《阿凡達》里,CGI的製作更達到了一個嶄新的境界。本片的電腦特效製作部門主管文斯·佩斯說:"這部電影所使用的CGI技術是全新的,所有的設備都是為這部電影而打造,我們希望《阿凡達》能成為CGI技術的一次革命,能成為此後電影製作的一種選擇。觀眾們會在這部電影里看到過去難以想像的許多場面,特別是3D版本。"
詹姆斯·卡梅隆對《阿凡達》里製作CGI的過程談到:"這其實是拍攝本片最難的一段時間。我不希望重復自己,在上個世紀我想要拍攝一部新CGI技術的電影,那個時候困難重重,大家都對我說辦不到,我等了這么多年,終於能夠有機會做一部真正全新CGI技術的電影了。全新意味著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借鑒,大家都並不清楚我們能做到什麼地步,在一開始的確很迷茫……幸好這段痛苦的時間也很短暫,當CGI開始上了軌道,我們都明白這部電影最終呈現的效果會是什麼樣了。我們為這部電影設計了全新的表情捕捉系統,它可以捕捉到演員的每一個細微表情。而這個系統會讓詹姆斯『卡梅隆立即從監視器中看到真實演員和虛擬環境的互動,這讓他可以更好地執導演員和電腦生成的角色和環境配戲。"
《阿凡達》的演員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綠幕前進行拍攝,而擔任影片男一號的薩姆·沃辛頓對於這種拍攝方法說道:"我以前也拍過類似的電影,但跟《阿凡達》比起來差別實在太大了。整個電影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段我扮演的角色穿越叢林的戲,詹姆斯·卡梅隆事先給我講述了整個場景的氛圍,能見度多少,氣溫多少,樹木有多高,草叢有多深,我一共要走多少路,我行走的路線是如何,路上遇見什麼樣的生物,我需要做什麼樣的動作……這一切都需要我想像出來,然後在攝影棚里做出相應的動作。天,這樣的感覺實在太奇怪了,而當我最後發現做出來的動作居然能夠和虛擬的電腦製作的畫面契合在一起的時候,盡管我已經經歷過不少次這種拍攝經歷了,但我必須要說的是,《阿凡達》迅雷電影下載是我做過最不可思議的一次!"
全新的3D之旅
《阿凡達》採用了時下熱門的3D拍攝方式,談及3D影院對《阿凡達》的影響,詹姆斯·卡梅隆說:"3D技術並不是簡單唬唬小孩子的玩意,它能讓觀眾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更加投入,猶如身臨其境一般。我不希望觀眾是在看這個電影,看《阿凡達》的世界,而是通過3D技術,能夠進入這個世界。它會將在家裡看碟和電影院看的效果形成天壤之別,我希望3D技術能夠吸引大家進電影院觀看《阿凡達》。"
最後詹姆斯·卡梅隆對本片說出了他的感言:"這部電影的前前後後籌備、製作了許多年,有數百位電影製作人員奉獻出了他們的心血,終於等到上映的這一天了,我和大家一樣感到興奮……我的野心是讓人們重新點燃數十年前首次觀看《2001太空漫遊》或《星球大戰》時的興奮與激情!屆時這股旋風會將你吹至影院屏幕的後牆上……我對《阿凡達》的期望已經遠遠超過了過去拍攝的那些電影,有人稱《阿凡達》會給觀眾帶來一場視覺革命,我要做的並不僅限於此,我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阿凡達》,感受到過去的電影從未帶給你的那種震撼!"
㈥ 為什麼說《阿凡達》是電影技術的革命
技術革命1:與人眼無限接近的3D攝影機
《阿凡達》拍攝用的是卡梅隆和搭檔佩斯自行研製開發的3D攝像機。這就是「Pace Fusion 3D數字攝影機」。Fusion攝影機比傳統的3D攝影技術先進在哪裡呢?
傳統的3D攝影機是用兩台並排架設的攝影機來模擬人的左眼和右眼。由於它們體型龐大,所以不能擺得很靠近,並且它們只能向正前方拍攝,而且移動很不方便,根本不能像普通2D電影那樣自如地操作攝影機。而Fusion攝影機由兩個體積很小的高清數字攝像頭組成,它們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彼此之間的距離,並且還能夠轉動,因此它們可以調整角度聚焦到很近的物體,也能彼此平行地拍攝很遠的物體,其工作原理和人眼十分接近。這樣的攝像機所拍攝出來的畫面能夠更准確地還原被攝物的方位,因此「立體感」就更為真實。而且它很輕便,可以根據導演需要隨意運動,還可以同時拍攝2D和3D畫面。
體現在畫面效果上,用傳統的3D技術拍攝的電影,往往需要畫面具有前景、中景、背景等不同景深的物體,或者當一個物體在畫面中做明顯的縱深移動時(比如一個球向觀眾飛來),才有明顯的立體效果。而在電影《阿凡達》中我們可以發現,即使整個屏幕只有一張人臉的特寫(影片中這樣的鏡頭不少),並且沒有位置移動時,我們仍然能感覺到這顆腦袋的「立體感」。所以在《阿凡達》中,卡梅隆摒棄了傳統3D電影炫耀式的表現手段(沒有什麼小球飛到眼前的鏡頭),而是讓觀眾全方位浸入到影片所創造的環境中,觀眾將感到他們是通過一扇窗看,而不是在看銀幕。片中有一場戲男主角傑克透過飛機的窗戶看到外面的巨樹、瀑布、叢林,由於3D帶來的深度感,觀眾會感到自己正親眼看到這樣的美景,身臨其境。
新技術2:可以「無中生有」的虛擬攝影機
這又是卡梅隆的一大發明。它其實不是攝影機,而是一台帶有LCD屏幕的監視器,這個可任意移動和旋轉的監控器里可以在拍攝演員的表演時,同步預覽到由電腦生成的即時CG畫面,並且可以隨時以任意角度和顯示比例觀看畫面效果。
《阿凡達》中的大部分鏡頭是真人拍攝和電腦CG合成的,演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在完全沒有布景、空盪盪的攝影棚里對著空氣手舞足蹈,他們所身處的潘多拉星球要在後期製作中由電腦加入。在《阿凡達》以前,演員表演的時候導演無法看到最終合成的CG效果,只能憑借想像。
有了虛擬攝影機,這一瓶頸被突破了!
當男主角在攝影棚里的塑料板上跑步的時候,卡梅隆在監視器上同步預覽到的則是身高3米的藍色阿凡達在潘多拉的哈利路亞山上攀登。盡管監視器上的畫面質量很粗糙,只相當於10年前的電子游戲畫面,但這個功能對CG電影來說至關重要,在《阿凡達》以前,實時預覽技術一直是一個難題。
新技術3:升級版動作捕捉技術
從CG技術引入影視、動漫作品開始,動作捕捉技術就應運而生了,很多觀眾對這個技術已經不陌生,幾乎所有影視/動畫中的CG場面都會用到這種技術。
不過卡梅隆為了拍攝《阿凡達》,全面升級了動作捕捉技術。因為他的理念是要盡可能地讓演員的表演被100%傳遞到電腦里去。「演員不能只是給人物配音,然後讓動畫師去花兩年的時間完成其餘的工作。我要讓真人表演被准確地表現出來。」卡梅隆說。並且,他希望能像監控實拍一樣控制虛擬場景的拍攝。
新技術4:表情捕捉技術
《阿凡達》中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技術就是讓CG人物的表情達到真人水準。在以往的CG電影里,人類角色的外形被造得再逼真,一旦她/他開口講話,一顰一笑,便會馬上露出馬腳。10年前的全CG電影《最終幻想》就是如此,盡管其中女主角的幾百萬根頭發都被一一做出來,人物造型以假亂真,但她僵硬的表情仍然讓觀眾一眼看穿其CG本質。
《阿凡達》中,卡梅隆發明了一種頭盔,上面固定有一個攝像機,伸在演員面前2.5英寸處。演員臉上畫有許多綠點,用來給攝像機提供追蹤參考點。攝像機記錄下演員面部最微妙的表情變化,將數據合成到電腦中的虛擬角色。而通過虛擬攝像機傳遞給導演的監控畫面,隨時可以達到達到面部特寫級別的精度。
如此一來,演員最細微的表情變化都被准確地傳遞給電腦生成的藍色納威人,他們因此變得栩栩如生!
㈦ 距今十年之久的《阿凡達》,對於世界影壇意味著什麼呢
《阿凡達》對世界影壇意味著科幻電影的里程碑,同時也意味著電影技術製作的里程碑。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阿凡達》開啟了3D電影的新時代。雖然《阿凡達》的初次上映已經過去了10多年,但大家依然把《阿凡達》當成世界上最好的一部科幻電影。《阿凡達》不僅有著非常深刻的劇情,同時有著無與倫比的視覺製作效果。也正是因為《阿凡達》首次採用了3D電影製片技術,之後的很多科幻電影才會陸續採用這種技術。
一、《阿凡達》對世界影壇意味著科幻電影的里程碑。
在《阿凡達》上映之前,沒有任何一部科幻電影採用3D電影技術,那個時候的科幻電影主要是以2D的方式呈現。也正是因為《阿凡達》的存在,我們第1次可以在電影院看到3D立體效果的科幻電影,同時也可以通過身臨其境的方式感受科幻電影的無窮魅力。
㈧ 阿凡達票房為什麼那麼高 是如何躋身影史第一位的
大家都知道,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科幻大片《阿凡達》票房至今仍排在第一位:2,787965087美元。
按照發稿時的匯率來算,差出了40億人民幣。而我們知道,《戰狼》總票房才56.8億人民幣!
說一些枯燥的數據就是想告訴大家,《阿凡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難以被超越!
那麼為什麼《阿凡達》能有如此驕人的成績呢,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巧的是,作者本人在《阿凡達》上映的2010年1月份,剛好在北京的「UME華星國際影城」工作,這家影院是全北京的第一家星級影院,也是北京最先擁有IMAX的影院之一。
截止到月4日阿凡達上映那天,全北京一共才有三家影院有,其中最大的一塊IMAX銀幕位於北京東邊的朝陽區中國電影博物館,第二是「UME華星國際影城,第三是石景山的萬達國際影城。
現在「IMAX」已經很普及了,只要是好一點的影院基本都是標配。
為什麼要花這么長時間來說呢,因為《阿凡達》跟它有很大的關系,至於是什麼,我在這里就不再過多的贅述,如果想詳細了解的自己去網路一下就OK
我簡單科普一下,是加拿大的一家電影技術開發公司,是他們研發出了巨幕電影,後來大家通常把稱之為巨幕電影,通俗點來講有5層樓那麼高!
在《阿凡達》之前,IMAX影片不是太多,因為如果想實現「真」效果,就得用專門的70毫米膠片加毫米的攝影機拍攝完成,加上專門的後期技術,製作成本是非常昂貴的!
如果大家在影院看過《變形金剛》版的話,一定還記得影片大部分都是16:9上下有遮幅的畫面,但是中間有一段就是用70毫米膠片拍的真畫面,效果是布滿全屏的。
大家想想,《變形金剛》都捨不得全程用設備,可想而知它的製作成本有多高。
好了下面就輪到說《阿凡達》了!可以說,是《阿凡達》的上映,讓電影進行了一個革命性的改變。
它當年的上映,全程運用了技術,而且在技術之上,又加上了3D效果,這在全球來說都是第一次的,以前都不能保證是「真IMAX,別說了。所以《阿凡達》一經問世,震驚了整個電影產業。
我還記得當年公司技術人員,專門從加拿大趕過來,為了《阿凡達》的上映,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設備調試,保證萬無一失。
3日那個早上,北京下著大雪,平常這種天氣加早上是不可能有什麼人的,所以賣品部和售票處一共只排了兩個人的班兒。
當天一開門我和售票處的小姚都驚了,一下涌進來上百號人,影院大廳都排不下隊了,來的晚的人只能冒著雪排在外面。
我們兩個人手明顯不夠用了,又打電話緊急加派人手,因為有零點點映場,所以那天全影城工作人員一直忙到凌晨點。
平常影院頂多提前一天發售電影票,但是因為《阿凡達》的火爆超出了預期,直接預售到了半個月以後,就這也是一票難求,場場座無虛席,連第一排都最兩邊都賣的不剩。
我還記得有一次,售票處的一個小姑娘勸一位顧客買靠後點的位置,因為後邊還有幾張余票,就是靠了點邊,但是那個顧客死活就要第一排中間。小姑娘就說:「這可是,坐在第一排只能看到倆腳丫子」,當時把我笑的差點背氣兒。
還有各種有門路的托關系買票的,都買不到好位置,可想《阿凡達》火爆程度。
如果說技術上的革新是它的一大賣點,那還只是其一,就跟一身漂亮的衣服得穿在漂亮的人身上才行!
《阿凡達》另一個火爆的原因就是它的故事和畫面,把人的思維帶出了地球,走向了宇宙的另一個星球潘多拉
我們每個人的思維是可以想像任何事的,但想終歸是想。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可能都很少離開自己生活的那一畝三分地,更不要說出國了,所以人對自己固化的生活都沒有新鮮感!
而《阿凡達》一下子把人帶到了神奇的外太空,這種新鮮感是常人很難有的感受。
現實生活中不曾感知的,在電影院得到了「補償」。而且還是在3D」中感受這種世界,猶如身臨其境,所以說它不火誰火!
在《阿凡達》以前,是很難有這種觀影感受的,雖然也有像《星球大戰》這樣的電影,但畢竟都是普通2D的,感受沒那麼強烈!
中國電影更不要說了,除了農村題材的文藝片,就是打打殺殺的武俠片,思維出不了人的普通感受,更別說了,電影上能看到的,生活中也能看到,那幹嘛還要花錢去看。
《阿凡達》的劇本,卡梅隆在十多年前就寫好了,只是當時的技術有限,所以一直沒能拍。直到10年後電影技術已經成熟,才帶給了我們一場視覺盛宴!
不是一個多產的導演,但是每一部電影都是驚世之作,每一次都能給人帶來視覺
《終結者》系列讓我們在90年代就感受到了機器人的魅力。《泰坦尼克號》在全世界最大的游輪上,發生的絕美的浪漫愛情,到《阿凡達》探索人類的想像!每一部作品都是電影革命技術的進步!
《阿凡達》以後,徹底普及了,隨後的《愛麗絲夢遊仙境》、《諸神之戰》都跟風做成了,但是效果卻都是後期做的「偽IMAX加3D」,尤其是《諸神之戰》,據觀眾反應除了字幕是3D看不出和有什麼區別。
現在去電影院看電影,發現很少有電影可看了,即便是有,也都是些小成本的片子.
現在頓時覺得「諾蘭導演真是太棒了,他的可貴之處就是不跟風,《星級穿越》比誰都有資格做成,但是為了自己對電影的理解和追求,堅持自己。
《阿凡達》的成功是必然的,因為它帶給人類是新的視覺定義,猶如喬布斯的蘋果手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阿凡達》帶給我們的改變就是讓我們跳出固化思維的觀影方式,探索想想的無窮世界!
下一次世界電影票房新紀錄,我想一定是更新的電影革命,才可能超越《阿凡達》!
《泰坦尼克號》被超越用了年時間,而《阿凡達》被超越我們希望越早越好吧,那說明電影已經有了更新的成就!
㈨ 《阿凡達》開啟重映再度震撼觀眾,影片開創了哪些「先河」
美國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在2009年執導的電影《阿凡達》在時隔十三年之後開啟重映還是反響很好,這部電影的重映,被認為是要給12月16日在北美上映的續集《阿凡達:水之道》進行預熱,但是不管怎麼樣嗎,能讓老電影看出新感受,也是不多見,在時隔十三年之後再次觀看這部電影,還是可以看出這部《阿凡達》開創了影史上上多個第一次。
㈩ 《阿凡達》再度成為全球票房冠軍,為何這個電影如此受歡迎
阿凡達之所以受到歡迎,主要是因為這是一部史詩級的3d科幻電影,也是電影技術革命的產物,它給所有的觀眾都帶來被載入史冊的視聽震撼。
三、這部電影反映了現在人們社會的各種貪婪和野蠻,反映出導演對社會人文的關懷以及對現實世界的一種反思,在電影中不但創造了美好的潘多拉星球,還將人對自然的敬重和反抗刻畫出來,從而能夠觸發觀眾心底對貪婪自私以及其他慾望的一種反思,還在一定程度上傳遞了保護自然的主題思想,也有一些影迷戲稱阿凡達是一部環保片,所以說這部電影之所以受到歡迎,就是因為電影本身三觀非常正,沒有攜帶導演的個人思想,在細節把控能夠做到無以倫比,雖然是商業片也可以被稱為藝術品,它給觀眾帶來的享受絕對是無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