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上映的票房:例如北美的票房是北美地區全部加起來的總票房
北美票房最新消息。北美票房統計網站的數據顯示,上映第3個周末,《蜘蛛俠:英雄無歸》票房下跌37.7%,從北美4206家影院獲得5270萬美元,實現北美周末票房三連冠。目前,該片北美總票房接近6.1億美元,超越迪士尼的《超人總動員 2》。
暫列北美影史第10。同時,《蜘蛛俠:英雄無歸》全球總票房接近13.7億美元。進入全球票房前12名。據《好萊塢報道》的消息,2021年北美年度總票房雖然比2020年高了1倍左右,但仍遠低於2019年114億美元的年度總票房。
北美票房分析
美國康姆斯科分析公司1日提供的數據顯示,北美電影票房2021年總收入估計為45億美元(約合286.9億元人民幣),雖然比2020年高了一倍,但仍然遠低於2019年114億美元年度總收入,也連續第二年低於中國年度票房總收入。
B. 2003年北美票房
2003年對各大製片公司來說,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截止到12月14日,美國全年的電影票房已經達到了84.78億美元。
總的來說,2003年是美國電影工業平穩發展的一年,出現了很多新的特點,下面我們就來逐一回顧。
喜劇片獨占螯頭
今年是喜劇片大豐收的一年,票房榜的前六名中居然有四部是喜劇片,它們分別是第一位的《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第二位的《加勒比海盜》(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第四位的《冒牌天神》(Bruce Almighty)和第六位的《聖誕精靈》(Elf)。此外,像《以怒攻怒》(Anger Management)和《我的野蠻網友》(Bringing Down the House)也都擠進了前20名。
這么多的喜劇片成為票房明星,只能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美國人太需要放鬆一下了。很多美國分析家指出,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伊拉克戰爭。今年3月20日打響的戰爭,不僅是美國國內今年第一位的大事,也是所有電視台報道最多的內容,美國人一打開電視就必然看到各種各樣的戰爭消息。在這種情況下,喜劇片就成為人們走進電影院的第一選擇了。
《海底總動員》以3.40億美元成為票房第一名,就是順應了這種心理,同時也說明老少咸宜的溫馨喜劇片永遠會受到市場的歡迎。但是,該片如此成功,對製片公司迪斯尼來說也並非完全是好消息,因為它實際是由"蘋果教父"喬布斯的Pixar公司製作的,迪斯尼只是發行商。這幾年,迪斯尼出品的最賺錢的卡通長片都是Pixar公司的作品,而迪斯尼自己傳統風格的動畫片,在90年代中期的《阿拉丁》和《獅子王》之後都一直沒有突破,今年推出的《熊的傳說》(Brother Bear)、《森林王子2》(Jungle Book 2)、《小豬歷險記》(Piglet's Big Movie)市場反響都很一般。迪斯尼和Pixar的合作還剩下兩部影片,此後迪斯尼在動畫片上將如何發展,恐怕已經令公司高層費心不已了。
除了動畫片以外,今年還有兩部根據迪斯尼樂園中的游戲項目改編的故事片:《加勒比海盜》和《幽靈鬼屋》(The Haunted Mansion)。兩者的命運截然不同,後者票房慘敗,前者以3.05億美元成為了最大的票房黑馬。《加勒比海盜》的成功原因在於它將海盜故事、電腦動畫和喜劇元素溶為一體,這是歷史從來沒有過的,喜劇元素的加入使全片異常的輕松和富有觀賞性,看後使人耳目一新,男主角德普(Johnny Depp)也因喜劇天才被發現而迎來了演員生涯的第二個高峰。
續集依然走紅
去年年底的時候,《娛樂周刊》曾經評選出2003年最值得期待的10部電影,《黑客帝國》的兩部續集排在第一位。果然,它們上映後都取得了很高的票房,分別為2.82億和1.37億美元,位居全年票房榜的第三和第九位。這應驗了好萊塢一條幾乎百試百靈的定律,那就是熱門影片的續集穩賺不賠。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今年的續集簡直泛濫成災,初步統計至少有20多部。其中,《X戰警2》(X2: X-Men United)、《終結者3》和《絕地戰警2》(Bad Boy 2)算是票房輝煌,都進入了前10名。票房超過或者接近1億美元的續集有《速度與激情2》(2 Fast 2 Furious)、《非常小特務3D終結篇》(Spy Kids 3D: Game Over)、《驚聲尖笑3》(Scary Movie 3)、《美國婚禮》(American Wedding)、《霹靂嬌娃2》(Charlie's Angels: Full Throttle)和《律政俏佳人2》(Legally Blonde 2: Red, White and Blonde),它們都讓各自的製片公司穩賺了一筆。
即便是那些不那麼受到歡迎的續集,也能基本保證製片公司不虧損或者小有贏利,比較典型的有《古墓麗影2》(Lara Croft Tomb Raider: The Cradle of Life)、成龍大哥的《上海正午2》(Shanghai Knights)、安東尼奧·班德拉斯主演的《墨西哥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Mexico)和《絕命終結站2》(Final Destination 2),它們的票房都在5000萬美元左右,基本上都能彌補成本。
今年最不濟的續集是《阿獃與阿瓜》(Dumb and Dumberer: When Harry Met Lloyd),它的第一集是10年前由喜劇天王金·凱瑞主演的,進入了當年十大賣座片的第六名。今年拍續集,金·凱瑞不願再接這樣的弱智角色,主演只好換人,觀眾自然也不領情,在市場上幾乎毫無反響。但哪怕是這樣,該片的票房依然有2600萬美元,排在全年票房榜的第88位。由此可見,對電影公司來說續集是風險小回報大的賺錢工具。
但是,事物往往都有兩方面,續集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叫座不叫好",像《教父》第二集還能拿奧斯卡的例子幾乎絕無僅有,大多數續集的命運是迅速被觀眾唾棄。以《黑客帝國》為例,它的第一集在權威的IMDB網站上的觀眾評分是8.5分(滿分為10分),第二集降到7.2分,到了第三集只有6.4分了。第三集的票房還不到第二集的一半,這說明有一半以上的觀眾看了第二集以後就不看第三集了。由此可見,續集效應衰弱起來也很快。
根據排片計劃,明年上映的最熱門的續集依次有《殺死比爾2》、《蜘蛛人2》和《哈里波特和阿茲卡班的囚徒》,我們不用看介紹,就知道它們依然會無比賣座。
怪力亂神和漫畫超英
《論語》里記載,孔子講課的時候"不語怪、力、亂、神",意思是不談怪異和神秘的事情,不談鬼魂和奇跡,不談體力勞動。可以想像,如果孔子能夠活到現在,他一定不願意走進今日美國電影院,因為那些"子不語"的東西正是目前美國電影圈裡最流行的題材。
1999年的《木乃伊》的成功令好萊塢看到,在計算機技術的幫助下,神鬼題材有著無比的生命力。於是,銀幕上開始出現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怪物,以前的恐怖影片都被重新翻拍。比如,《黑夜傳說》(Underworld)講述的是吸血鬼的世界裡一個羅米歐與朱麗葉式的愛情故事,《驚心食人族2》(Jeepers Creepers 2)講述的是一個每隔23年就要醒來的長著蝙蝠式翅膀的吃人怪物,而且要一連吃上23天;最絕的是《弗萊迪大戰傑森》(Freddy Vs. Jason),他們原來分別是兩套不相關的恐怖電影的主角,都是變態的殺人狂,電影公司想出一個絕招,讓這兩個怪物在地獄里遇在一起,互相比試,看誰更厲害。
在這種環境下,變態的殺人題材也成為熱門。比如,《驚變28天》(28 Days Later)講述一種病毒襲擊倫敦,患者只有通過殺人才能緩解,28天後倫敦只剩下了4個人;《德州電鋸殺人狂》(Texas Chainsaw Massacre)講述5個年輕人渾然不覺間遭到一個揮舞著電鋸的瘋子的襲擊,《致命彎道》(Wrong turn)則幾乎是前者的一個翻版,也是講述的是幾個年輕人落入一個精心布置的殺人陷阱的故事,不同的只是這次沒有用電鋸罷了。
去年《蜘蛛人》超過4億美元的票房奇跡,直接導致了今年將漫畫中的超級英雄搬上銀幕的熱潮,由於這些漫畫大多荒誕離奇,所以也可以與前面那些電影歸在一類。主要作品有講述各種具有特異功能的人的《X戰警2》,一生氣就會變成可以將坦克扔上天的《綠巨人》(The Hulk),喪失視力的《夜魔俠》(Daredevil)和一群19世紀的英國超人的《LXG神奇紳士聯盟》(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這些電影大多情節類似,表現手法接近,內容空洞,只靠視覺效果和一時的新奇感作為賣點。集中上映已經使觀眾開始倒胃口,票房一天不如一天,可以預見在今年的高峰之後,明年這一類電影就將迅速減少。
女性題材盛行
進入九十年代以後,美國電影界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女性題材的電影越來越多。到了今年暑假檔期,這種趨勢達到了一個高峰,單單以女中學生為首要觀眾群的作品就有好幾部,比如內容為母親和女兒互換身份的《辣媽辣妹》(Freaky Friday)、灰姑娘變成大明星的《平民天後》(The Lizzie McGuire Movie)、乖乖女學壞的《芳齡十三》(Thirteen)、窮姑娘尋找富爸爸的《水瓶座女孩》(What a girl wants)。這些影片的票房成績還都很不錯,其中《辣媽辣妹》拿到1.1億美元,排在第17位,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想像的,要知道這部影片講的是母親和女兒的故事,沒有男主角!
除了純少女題材以外,還有不少以強力女性為主角的影片同時上映,如《霹靂嬌娃2》、《古墓麗影2》和《律政俏佳人2》。事實上,今年差不多接近一半的暑假電影是講述女性故事的。聯想到《終結者》系列中兇狠殘忍的機器人殺手,這次也由女性擔綱,強壯的施瓦辛格在她面前也只有逃命的份,我們不由得要感嘆這個世界真的是變了。
那麼多女性電影的出現,一方面反映了女權主義思潮在美國社會日漸成為主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女性在美國電影界控制的財富和權力越來越大。舉例來說,《霹靂嬌娃2》的主演之一德魯.巴里摩爾(Drew Barrymore)事實上是這部電影的製片人,所有的工作人員其實都是她的雇員,在這種情況下電影中出現三個無所不能、戰無不勝的女特工似乎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了。
今年另一部值得關注的女性電影是由大導演科波拉的女兒索菲亞.科波拉執導的《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索菲亞今年只有31歲,但有不少分析家認為,她依靠這部探討一個中年男子內心世界的影片,已經進入了大導演的行列。此片獲得了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片"的提名,更重要的是它的票房目前為3000萬美元,不要小看這個數字,因為《迷失東京》的成本僅僅為400萬美元,所以它已經是今年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影片了,而且如果獲獎,它的票房還將成倍上升。
(完)
C. 北美周末票房連續11周低於1億美元,《危笑》蟬聯冠軍,該片有什麼看點
《危笑》的英文名是Smile,意思為微笑,它是今年上映的恐怖片,目前在北美票房排行榜上登頂榜首,該片的看點有很多,比如故事設定很有意思,恐怖氛圍的營造也是相當出色,看完之後會給人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
演員的表現也是該影片的一大看點,本片的女主角在影片中的表現是極為精彩的,將情緒給完全的流露出來,讓觀眾能感同身受,體會到那種可怕的恐懼感。其他演員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能讓觀眾完全投入到影片之中,不會因為演技問題而出戲。
總而言之,《危笑》的看點是很多的,該電影是今年世界最佳恐怖片的有力爭奪者之一,喜歡恐怖片的影迷一定不要錯過該片。
D. 北美票房:美版《觸不可及》開畫登頂
美版《觸不可及》
時光網特稿 雖然聖誕檔老片的走勢整體並不算出眾,但也一直統治著稍顯冷清的年初影市,直到上周末開畫的幾部新片成功讓北美市場重新洗牌。由「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與凱文·哈特共同主演美版《觸不可及》周五登陸3000多家影院開畫,開畫三天斬獲近2000萬美元票房,以超預期的成績將霸榜三周的《海王》趕下票房王座。
DC漫改電影《海王》上映第四個周末再取超1700萬美元,退居周末榜次席。影片北美累計票房已高達2.88億美元,即將趕超《超人:鋼鐵之軀》的最終收官成績,其全球累計票房也強勢沖破10億美元大關。
索尼發行的溫情寵物題材《一條狗的回家路》首周末進駐3000餘家影院上映,三天開出1130萬美元,擊敗《密室逃生》等其他老片排在第三。
雖然補給市場的新鮮血液要強於去年同期,但由於老片的體量和走勢均遠不如去年,市場大盤與去年同期的差距繼續擴大。2019年第二個周末前12名影片累計報收1.01億美元,周末大盤較前一周末再跌18.4%;同時,周末大盤比《勇敢者 游戲 :決戰叢林》蟬聯榜首的去年同期(大盤1.37億美元)再大幅倒退27%。
截止周日,北美1月累計票房達到4.2億美元,同比去年已縮水11%。本周五,頗受市場期待的懸疑片《玻璃先生》即將震撼開畫,北美市場也終於迎來回暖的機會。
北美周末票房前十名2019.01.11-01.13(單位:萬美元)
剛在第76屆金球獎斬獲最佳動畫獎的《蜘蛛俠:平行宇宙》周末再收900萬美元,跌幅控制在三成左右,回升至周末榜第四位。
同由索尼發行的懸疑驚悚片《密室逃生》次周末再收890萬美元,較開畫周末下跌五成左右,以極微弱差距退居周末票房第五。
《克隆人》曾在去年內地上映過
基努·里維斯主演的科幻懸疑片《克隆人》周五起在北美2329家影院開畫,首周末三天僅錄得250萬美元(含20萬提前場),未能擠進周末前十。影片講述了一位大膽的神經科學家(基努·里維斯飾)試圖復活因車禍喪生的家人,為了達到目的,他不惜與警方為敵,不惜對峙政府控制的實驗室,甚至不惜挑戰一切科學限制的故事。
《克隆人》早在去年11月便在內地上映,但最終票房還不到100萬美元(532萬人民幣),表現同樣慘淡。EntertainmentStudios以400萬美元購得本片的北美版權,以其開畫成績來看,也不敢保證能收回成本。
墨西哥版《完美陌生人》上周末在北美132家影院上映,首周三天開出42.5萬美元,未能擠進周末票房前20名。《完美陌生人》作為近年較成功的義大利電影,已被翻拍成多個語言版本,比如內地賀歲檔上映的《來電狂響》便是其中之一,該片國內累計票房已經突破6億人民幣,是賀歲檔的最大贏家。
上周新片詳述
《觸不可及》——翻拍法國賣座電影北美開畫登頂
去年1月,走出神後勁的《勇敢者 游戲 :決戰叢林》在逆襲《星戰大戰8》之後,一直占據周末冠軍寶座,直到月底才讓位於新上映的《移動迷宮3》。對比之下,今年1月第二個周末的票房冠軍便已被新開畫的影片摘得,由STX發行的溫情喜劇《觸不可及》(TheUpside)上周末擊敗霸榜三周的《海王》,加冕成為新的王者。《觸不可及》根據叫好又叫座的2011年法國年度票房冠軍《觸不可及》(Intouchables)翻拍,故事講述不幸遭遇事故而癱瘓的有錢人跟照顧其生活的黑人貧窮青年之間發展出一段奇妙的友情。
《觸不可及》預告片
投資不到千萬歐元的法國版《觸不可及》不但在法國國內動員1940萬觀影人次,全球總票房也高達4.45億美元,不僅是2011年全球市場回報率最高的影片之一,也是影史票房最高的法國電影之一。在《觸不可及》在歐洲引發轟動後,韋恩斯坦公司獲得其北美發行權,並當即決定製作英語版本。在經過多次換角後,美國版《觸不可及》終於在2017年初正式開拍,並由「毒師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與黑人喜劇大咖凱文·哈特共同主演。不久之後,受哈維·韋恩斯坦的丑聞波及,韋恩斯坦公司被破產重組為Lantern 娛樂 公司,而這部影片的上映日期也大幅延後,直到現在才終於跟觀眾見面。
美版《觸不可及》在周四晚上7點提前登陸北美2460家影院上映,當天進賬110萬美元,提前場表現在幾部新片中領跑。影片在周五擴至3080家影院全面上映,首日含提前場進賬695萬美元,輕松擊敗《海王》,空降北美單日票房冠軍。影片首日票房比受眾比較類似的溫情喜劇《讀書會》(2018年)高出45%,表現超出預期。
《觸不可及》海報
影片在周六單日再收779萬美元,比不含提前場的首日大漲33%,走勢相對較好。發行方預估《觸不可及》將在周日下跌40%,單日再收474美元,或將被《海王》重奪單日冠軍。最終,這部翻拍之作北美開畫三天票房達1959萬美元,成功將三連冠的《海王》擠下周末票房王座。在STX公司發行的影片中,《觸不可及》開畫成績也僅次於2016年暑期檔的《壞媽媽》(2381萬美元),後者也是該公司迄今為止唯一北美破億美元的作品。
在凱文·哈特主演的作品中,《觸不可及》開畫表現也略低於稍遜於四年前同期上映的《定製伴郎》(開畫2065萬美元),後者最終斬獲6446萬美元。影片在CinemaScore調查中得到了「A」的好評,爆米花指數達89%,觀眾口碑極為不錯。以其開畫表現和口碑推算,《觸不可及》北美票房有望沖擊6000萬美元,但想要收回375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仍需要寄望於海外市場。
《觸不可及》媒體評價遠不如法國原版,在爛番茄收錄的123家媒體中,只有39%的媒體給予正面評價,平均也只給出5.3/10;權威媒體評論收錄網站MetaCritic收錄32家媒體平均分為44分,遠低於法國版的57分。
《觸不可及》
《好萊塢報道者》: 布萊恩·科蘭斯頓和凱文·哈特作為主演發揮非常出色,片中充滿許多令人捧腹的戲份,哈特充分展現自己的喜劇天賦,讓本片比原版更具喜劇效果。(70/100)
《ThePlaylist》: 兩位實力強大的主演讓影片具備一定可看性,但受制於拙劣的改編劇本,其敘事節奏極為糟糕,同時改編也完全缺乏創新。(50/100)
《芝加哥太陽報》: 凱文·哈特真誠而又相對低調地扮演了戴爾這個角色,但是我們已經看過太多次這種類型的故事了。(50/100)
《綜藝》: 主創人員沒有嘗試在原版基礎上做出任何升級或者美國化的翻新,不錯的選角讓這部敷衍的翻拍片淪為異常徹底的災難。(50/100)
《一條狗的回家路》——寵物題材新片開畫超出預期
上周末另一部值得一提的新片是由索尼發行的催淚寵物題材電影《一條狗的回家路》,該片開畫周末以破千萬美元的成績擠進周末前三。作為2016年寵物題材電影《一條狗的使命》的姊妹篇,《一條狗的回家路》同樣是改編自美國著名作家W·布魯斯·卡梅隆的原著同名小說,導演則換成《海豚的故事》查爾斯·馬丁·史密斯,劇情講述的也不再是狗狗跨越幾生幾世的輪回,而是今生今世,跨越數百公里,經過四季輪回,卻只為回到主人身邊的故事。
《一條狗的使命》正式預告
兩年前的《一條狗的使命》以2200萬美元的成本換回2.0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為環球公司帶來不菲的回報,而中國內地更以8830萬美元的成績力壓北美成為最大票倉。《一條狗的回家路》除了改由索尼影業發行外,也得到中國的博納影業聯合出品,兩家公司總計投入1800萬美元製作本片。
影片周五登陸北美3090家影院開畫,首日含提前場斬獲328萬美元,首日成績不到同日上映的《觸不可及》的一半,比《一條狗的使命》首日的530萬美元也倒退了37%。影片在周六再收482萬美元,得益於較強的合家歡屬性(51%觀眾為親子群體),次日漲幅高達47%。發行方預計影片將在周日下跌33.4%,最終其開畫三天粗報成績將達1130萬美元,表現將不敵《海王》而屈居周末票房季軍。雖然影片開畫表現整體表現不算出彩,比《一條狗的使命》首周末還低開38%,但仍超過了出品方千萬美元的開畫預期值。
影片將於本周在內地上映
《一條狗的回家路》在CinemaScore調查中得到了「A-」,評價不如《使命》的「A」,但兩片的首周末走勢基本保持一致。影片首周末觀眾中有52%為女性,而25歲以上觀眾佔了51%。在近年以寵物狗為主題的影片中,其開畫成績跟2015年上映的《軍犬麥克斯》最為接近,後者開畫首周進賬1215萬美元,最終收於4265萬美元。參考類似走勢,《回家路》最終有望沖擊4000萬美元。
影片的媒體口碑略好於姊妹篇,在爛番茄收錄的42家媒體共有60%給予其正面評價,均分只有5.4/10;權威媒體評論收錄網站MetaCritic收錄11家媒體平均分為50分,高於《一條狗的使命》的43分。
《 娛樂 周刊》: 溫馨感人而又 搞笑 有趣,時而還讓觀眾激動不已,是一部不過不失的寵物電影。(67/100)
《MovieNation》: 影片的目標觀眾定位比較低幼,不敢指望創作上有什麼挑戰性,故事進展吃力而且無趣,同時太刻意催淚。(50/100)
《芝加哥論壇報》: 狗狗的可愛也無法彌補影片在敘事方面的薄弱。(50/100)
榜單老片詳述:《海王》退居次席全球沖破十億
華納發行的漫畫改編電影《海王》上映第四個周末縮減至3863家影院上映,周末再進賬1727萬美元,遺憾未能實現周末票房四連冠。DC擴展宇宙的這部最新力作僅比前一周末下跌44%,節後走勢雖然遠不如去年的《勇敢者 游戲 》(僅跌25%),但也在超級英雄電影的平均水平以上。
中文版5分鍾預告
上映24天後,由《速度與激情7》導演溫子仁掌鏡的這部超級英雄起源電影累計票房已達2.88億美元,即將超過《超人:鋼鐵之軀》的2.91億美元,本周內將成為DC宇宙票房第四部票房破3億美元的影片。
按照目前走勢,《海王》最終將挑戰《蝙蝠俠大戰超人》(3.3億美元)的DCEU北美票房亞軍之位。影片在海外市場的吸金強度也稍有減弱,但目前海外累計票房已高達7.32億美元,是首部海外票房破7億美元的起源英雄電影。
截止周日,《海王》全球累計票房已高達10.2億美元,成為影史第三部突破10億的DC漫改電影,之前兩部分別是《黑暗騎士崛起》(10.84億美元)與《黑暗騎士》(10.05億美元)。同時,影片也成為自2012年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以來,華納公司近六年來首部全球破10億美元的作品。
索尼發行的動畫新作《蜘蛛俠:平行宇宙》周末縮減至3029家影院上映,周末三天再攬900萬美元,回升至周末榜第四。根據漫威漫畫改編的這部超級英雄動畫剛剛在76屆金球獎斬獲最佳動畫片獎,在獲獎效應刺激下,影片僅比前一周末下跌31%,走勢在未加館的老片中最佳。上映五周後,這部高口碑動畫北美累計票房已達1.48億美元,在索尼動畫部的所有作品中,成績僅次於《精靈旅社》三部曲。作為奧斯卡最佳動畫的頭號大熱門,《平行宇宙》極有望打破《精靈旅社2》索尼動畫北美紀錄(1.7億美元)。截止周日,這部投資9000萬美元的中高成本動畫全球累計票房也已突破3億大關。
索尼影業出品的懸疑驚悚片《密室逃生》次周末維持在2717家影院上映,三天再收890萬美元,以10萬美元的極微弱劣勢排在周末第五。由《潛伏4:鎖命亡靈》導演亞當·羅比特爾掌鏡的這部新作較開畫周末下跌51%,走勢在同類題材屬於較好水平。上映十日後,這部投資僅900萬美元的低成本作品北美累計票房已達3243萬美元,已經超過其成本線的三倍。按照目前走勢,《密室逃生》北美最終落點將沖擊5000萬美元。影片在極少數海外市場上映後,目前累計僅收250萬美元,影片將於本周五登陸內地市場。
迪士尼歌舞電影《新歡樂滿人間》上周末縮減至3253家影院上映,周末三天再收722萬美元,下跌至周末榜第六。這部時隔54年問世的續集較前一周末大跌54.5%,假期之後的走勢遠不如去年同期的《馬戲之王》,後者連續數周跌幅不到15%。上映26天後,由艾米麗·勃朗特主演的這部奇幻合家歡電影累計票房已達1.51億美元,目前暫列2018年度票房榜第20位。影片跌幅顯著擴大,這或許是受到受眾重合的《一條狗的回家路》的沖擊。按照目前走勢,其最終成績恐無望趕超《馬戲之王》(1.74億美元)。
影片在海外市場也走勢放緩,目前累計票房僅為1.37億美元。截止周日,這部歌舞電影全球累計票房僅為2.88億美元,遠遠未達到出品方的預期。
派拉蒙發行的科幻動作片《大黃蜂》上周末縮減至3303家影院上映,周末三天再吸金678萬美元,跌至周末榜第七。《變形金剛》系列的首部獨立電影較前一周末下跌49%,走勢也明顯惡化。上映24天後,由《魔弦傳說》導演特拉維斯·奈特執導的這部新作累計票房已達1.085億美元,這在派拉蒙2018年上映的作品中,僅次於《碟中諜6》和《寂靜之地》。
按照目前走勢,《大黃蜂》北美最終落點將沖擊1.3億美元,將較難追平其1.35億美元的成本線。影片在內地累計票房已升至1.06億美元,即將趕超北美市場。截止周日,其全球累計票房已達3.65億美元,最終將無懸念突破4億關口。
焦點影業發行的傳記電影《性別為本》上周末擴至全美1923家影院進行大規模公映,周末三天進賬623萬美元,首次擠進周末前十。《天地大沖撞》導演米密·萊德執導的這部新作由菲麗希緹·瓊斯和艾米·漢莫主演,講述了美國傳奇女法官魯絲·巴德·金斯伯格在職業生涯里為平權作斗爭的事跡。計入先前幾周的電影,這部傳記片累計票房已達1056萬美元。影片在CinemaScore調查中得到「A」的高分,觀眾口碑非常不錯。其擴映表現也不錯,最終將輕松突破2000萬美元的成本線,不過這對於回本還遠遠不夠。
「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導自演的新作《騾子》周末增館至3329家影院上映,周末再攬555萬美元,排在周末排行第九。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犯罪題材電影比前一周末僅跌39%,走勢保持穩健。上映五周後,老東木在年近九旬推出的這部新作北美累計票房已達9058萬美元,毫無懸念地將成為其導演生涯第六部北美票房破億的作品。影片目前僅在海外少數市場上映,累計票房僅為330萬美元,想要回本也需要在其他市場有相對不錯的表現。
安納普爾納影業發行的傳記片《副總統》周末縮減至1724家影院上映,三天再收328萬美元,下滑至周末榜第十。由《大空頭》導演亞當·麥凱執導的這部新作較前一周末下跌43%%,相對於其並不算好的CinemaScore(C+),走勢已然超出預期。上映20天後,由克里斯蒂安·貝爾主演的這部傳記片累計票房已接近3594萬美元,跟其60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線距離還相當遙遠。按照目前走勢,本片最終落點將在4500萬美元左右,基本確定將血本無歸。
沖奧陣營方面,剛在金球獎斬獲最佳劇情片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周末加館至1334家影院上映,再收320萬美元,較前一周末暴漲35%。在獲獎效應加成下,「皇後樂隊」的這部傳記片北美累計票房已達1.985億美元,距離2億美元大關只剩一步之遙。影片全球累計票房也已高達7.52億美元大關,已擠進全球影史票房前100位。
獲得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獎的《假若比爾街能夠講話》上周五擴映至1018家影院公映,周末三天報收239萬美元,環比也逆跌近三成。計入先前數周的點映,《月光男孩》導演巴里·傑金斯掌鏡的這部新作累計票房已達769萬美元。
斬獲金球獎最佳喜劇(音樂)電影獎的《綠皮書》也加館至742家影院上映,周末逆跌16%後,北美累計票房已達3855萬美元。
本周新片簡介:
《玻璃先生》(Glass)
導演: M·奈特·沙馬蘭(《分裂》《重返地球》)
主演: 詹姆斯·麥卡沃伊/布魯斯·威利斯/塞繆爾·傑克遜
類型: 懸疑/驚悚/犯罪
發行: 環球(影院數:3500)
概述: 《玻璃先生》承接的是沙馬蘭前作《分裂》,在《分裂》的結局之後,講述玻璃先生(塞繆爾·傑克遜飾)發現大衛·杜恩(布魯斯·威利斯飾)正在追捕凱文·溫德爾·克魯伯(詹姆斯·麥卡沃伊飾)的人格分裂化身之一「野獸」,而他手中則掌握對二者來說至關重要的秘密。
E. 北美票房:北美影市降溫周末票房跌至半年來最低,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有關媒體報道,北美影市降溫,周末票房跌至半年來最低,可能是因為電影的質量不太好,也可能是因為當地的疫情情況比較嚴重,所以他們不敢輕舉妄動。國內外經常會有很多好看的大片和大家見面,好萊塢大片是非常出名的,有很多演員都想闖盪好萊塢,想要成為這里的一員,占據一席之地。但是影片拍攝出來之後沒有任何觀眾觀看,那麼這些影片浪費的錢是比較多的。
因為天氣比較熱,他們不想出去浪費時間,還不如待在家裡或者是和朋友出去玩。現在有很多國家嚴重缺少電力資源,電影院的耗電量是非常大的,所以當地的電影票可能會漲價。當地居民自然會覺得不太劃算,所以他們也不會花冤枉錢。
F. 北美最新票房排行榜前十強:復聯三被超越
北美票房排行榜一向是全球票房排行榜的一個大致的指標方向,也是影響了這些上榜的電影在全球范圍內票房的變化,所以它的排行無論是變化還是更新都是很頻繁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最新的北美票房排行榜TOP10。G. 成龍《尖峰時刻2》北美票房如何
尖峰時刻2北美票房2.2億美元,很多人覺得,這算什麼大片?《泰坦尼克號》《阿凡達》《加勒比海盜》《變形金剛》《盜夢空間》等等,這才叫美國大片呢。就算是戰狼,也60億呢。
尖峰時刻算什麼?
那好,今天就讓大家見識見識,單單一部尖峰時刻2的北美票房,幹掉了多少我們熟知的美國大片,除了《黑客帝國》《金剛》《木乃伊1》《功夫熊貓》還有很多。
文章圖片2
首先說一個基本常識,美國3億人口,票房潛力遠沒有中國大。其次,這里講的是美國,所以只算北美票房,為了是得出尖峰時刻IP,在美國人心中的地位。
經過統計,1970年~2019年年度票房前10名,共500部影片,得出這樣結果:
文章圖片3
文章圖片4
那麼,北美電影票房,在3億以下的,共有407部。換句話說,50年以來,超過3億北美票房的電影,只有93部,超過2.5億的,只有129部。
從這些數據看,2000年後,2~3億是好萊塢大片的正常北美票房范圍,別忘了這點,這些片子都是北美年度前10。
那麼問題來了,《尖峰時刻2》在美國50年的年度前10的票房排名中,能排到第幾?經過統計,《尖2》2.2億北美票房,在50年500部片子中,票房數據超過339部電影。因此,尖峰時刻2在美國50年票房排名中,能排到162位。
因為統計的是年度前10,那麼這個排名也可以換成,半個世紀以來,在所有的美國電影中,《尖峰時刻2》能排到162位。
文章圖片5
即使只算2000年之後數據,尖峰時刻2,也能排到146位。
這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可怕數據?20年來,美國所有電影加起來,比一比年度票房,尖峰時刻2仍舊能排到146位。而且尖峰時刻2,是2001年拍的,越到後面,通貨膨脹越嚴重。
那麼,尖峰時刻2的北美票房2.2億,到底打敗了哪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美國大片呢?
文章圖片6
有趣的是,碟中諜一共6部,全被《尖峰2》K.O。1996年剛拿小金人的尼古拉斯凱奇,與肖恩·康納利拍的頂流商業動作片《勇闖奪命島》,成本高達7000萬美元,可北美票房還是輸給了《尖峰2》,全球票房也比《尖2》低1000萬。
然而,單論劇情類的,《尖峰2》也能剛一剛奧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凱奇的《勇闖奪命島》《國家寶藏》《國家寶藏2》,而尼古拉斯凱奇,也就這3部能進入當年的年度前10。然而,成龍也有兩部:尖峰1年度第7,尖峰2年度第5。
文章圖片7
即便是風靡全世界的
H. 北美票房:《黑亞當》拉動北美周末票房重返一億美元,該電影有何亮點
北美票房:《黑亞當》拉動北美周末票房重返一億美元,該電影的亮點是:
《黑亞當》是由佐米·希爾拉執導,道恩·強森、諾亞·琴蒂內奧、阿爾迪斯·霍吉、昆泰莎·斯文戴爾、皮爾斯·布魯斯南主演的電影;看到這個影片的演員陣容真的非常強大,所以這個也是該劇的一個亮點,真的很不錯的一個影片;對於這些演員們的合作也是非常期待的,真的很棒!
北美票房:《黑亞當》拉動北美周末票房重返一億美元,亮點真的期待看看哦!
I. 北美票房是什麼呢
北美票房就是北美地區電影的售票收入。
北美票房最新消息。北美票房統計網站的數據顯示,上映第3個周末,《蜘蛛俠:英雄無歸》票房下跌37.7%,從北美4206家影院獲得5270萬美元,實現北美周末票房三連冠。目前,該片北美總票房接近6.1億美元,超越迪士尼的《超人總動員 2》。
暫列北美影史第10。同時,《蜘蛛俠:英雄無歸》全球總票房接近13.7億美元。進入全球票房前12名。據《好萊塢報道》的消息,2021年北美年度總票房雖然比2020年高了1倍左右,但仍遠低於2019年114億美元的年度總票房。
北美票房分析
美國康姆斯科分析公司1日提供的數據顯示,北美電影票房2021年總收入估計為45億美元(約合286.9億元人民幣),雖然比2020年高了一倍,但仍然遠低於2019年114億美元年度總收入,也連續第二年低於中國年度票房總收入。
獅門影業打造的勵志電影《美國草根》(American Underdog)北美票房下跌30.8%,以接近407.5萬美元位列排行榜第四。目前,該片北美票房累計超過1500.5萬美元。
J. 北美票房:北美周末票房連續11周低於1億美元,這釋放出了啥信號
北美票房的連續低迷。背後體現出了疫情對於經濟環境的影響,仔細觀察也能發現優質的影片依然可以在其中脫穎而出。
受制於疫情的影響,北美周末的票房持續低迷以及連續11周低於1億美元。眾所周知,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首先疫情,它對居民的出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這種疫情情況下,居民看電影的意願自然大大的降低,影院的營收跟入座率也大大的降低,票房自然達不到預期。其次影響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也是直接的,企業的營收降低也間接的導致了消費者的收入降低,所以在收入降低的預期之下,看電影這種非剛需的需求自然會被壓縮,這也是票房減少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