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珍寶島自衛反擊完整電影

珍寶島自衛反擊完整電影

發布時間:2022-10-25 15:49:26

1. 珍寶島戰役什麼時間開始的什麼時間結束的

珍寶島戰役從1969年3月2日開始,1969年3月17號結束。

1969年3月2日,蘇聯邊防軍侵入珍寶島,襲擊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打死打傷6人。中國邊防部隊被迫自衛反擊,將入侵的蘇軍逐出珍寶島。

1969年15日,蘇聯邊防軍3次出動向守衛珍寶島的中國邊防分隊發起猛烈進攻,並用多種火炮轟擊中國境內縱深地區。中國邊防部隊激戰近9小時,頂住了蘇聯邊防軍的6次炮火急襲,挫敗了進攻。17日,蘇聯邊防軍又出動步兵,在坦克支援下入侵珍寶島。中國邊防部隊以炮火將其擊退。

(1)珍寶島自衛反擊完整電影擴展閱讀

珍寶島事件的影響:

珍寶島事件結束後,蘇聯對中國的實力也有了新的評價,這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蘇聯的戰爭企圖。此後,中俄兩國的態度都發生了轉變。隨著冷戰結束和蘇聯解體,中俄雙方不斷加深聯系,現互為戰略夥伴關系,此舉不僅促進雙邊關系良好發展,更為東北亞地區和平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中俄兩國關系的發展不僅為造福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同時遠遠超出兩國國家關系的范疇,已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因素。在當前世界正經歷大變革、大調整、大發展的背景下,作為鄰國、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俄堅持睦鄰友好,戰略協作,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珍寶島事件

——珍寶島事件是指1969年3月,中國和蘇聯在黑龍江省珍寶島地區發生的嚴重的邊境武裝沖突事件。

珍寶島位於黑龍江省虎林縣境內。它同附近的卡脖子島和七里沁島都在中蘇邊境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中國一側,歷來主權屬於中國。自60年代以後,隨著中蘇關系的不斷惡化,兩國邊防軍在珍寶島地區不斷發生摩擦,並不斷升級。1969年3月2日,蘇聯邊防軍70餘人,裝甲車兩輛,卡車和指揮車各一輛,侵入珍寶島,打死打傷中國邊防戰士多人;我國守島巡邏隊被迫自衛反擊,激戰一小時,打擊了入侵者。3月4日後,蘇聯邊防軍和飛機再次入侵珍寶島。3月15日,蘇聯出動步兵200餘人,坦克20餘輛,裝甲車30餘輛,在飛機掩護下,連續向我國守島軍民發起三次攻擊;我國守島指戰員、民兵和群眾緊密配合,艱苦奮戰9小時,打退了蘇軍的進攻。3月17日,蘇聯出動步兵百餘人,坦克3輛,又一次登島瘋狂向我國進攻;我國邊防戰士奮起自衛,以猛烈的炮火予以反擊。中國外交部三次向蘇聯政府提出強烈抗議。這一邊境武裝沖突事件,一度使中蘇兩國走到戰爭的邊緣。隨後,在新疆鐵列克欽地區,中蘇兩國發生了更大規模的武裝沖突。

此後,蘇聯軍方一度制訂了對中國實施核攻擊的計劃。中蘇邊境武裝沖突,加重了中國共產黨內關於世界大戰不可避免的「左」的估計。准備打大仗,全面備戰成為4月召開的中共九大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1969年9月11日,周恩來總理在首都機場,同從河內參加胡志明葬禮後回國途經北京的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進行了坦率的談話。10月20日,中蘇邊境談判在北京舉行後,中蘇邊境沖突開始和緩。

珍寶島位於七里沁島上游,距饒河鎮45km,乘船約兩小時行程,因島嶼形狀酷似元寶而得名,南北長2000m,東西寬500m,距西岸200m,距俄岸300m,面積約0.74km2,島上長年駐有中國官兵,修建有營房,珍寶島大門,還有珍寶島歷史事件的見證:「英雄樹」,是一處名傳中外的戰爭遺址。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珍寶島位於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面積0.74平方公里,歷來為中國領土,當地居民祖祖輩輩在這里從事生產活動,中國邊防軍也一直在這一地區執行巡邏任務。自六十年代初期後,隨著中蘇關系的不斷惡化,中蘇邊界開始多事。六十年代中期後,蘇聯不斷對中國實施軍事壓力和威脅,在中蘇邊界上挑起事端,從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蘇聯軍隊在中蘇邊境地區挑起各種邊境事件達4180餘起。1967年後,蘇聯邊防軍開始入侵中國領土珍寶島,阻撓中國邊防部隊巡邏隊上島巡邏,多次製造流血事件,打死打傷中國邊防部隊巡邏官兵多人,抓捕中國漁民。對於蘇軍的挑釁行徑,中國邊防部隊嚴格執行中國政府、中央軍委的指示,採取了極大的剋制忍讓,但蘇聯政府對中國政府的嚴正抗議和警告置若罔聞,蘇聯邊防軍的挑釁行為毫無收斂。

1969年3月2日8時,中國邊防部隊派出巡邏分隊登島執行巡邏任務。蘇軍發現後,立即出動70多人,分乘2輛裝甲車、1輛軍用卡車和1輛指揮車,從蘇聯境內分路向珍寶島急進,接近珍寶島後,列開戰斗隊形向中國邊防巡邏分隊進逼,並以一部兵力向中國邊防巡邏分隊的一個小組側後穿插。入侵蘇軍不顧中國邊防巡邏分隊向其發出的警告,突然開槍射擊,打死打傷中國邊防巡邏人員6人。中國邊防巡邏分隊被迫進行自衛還擊。中國邊防巡邏第二小組聽到槍聲後,在班長周登國的指揮下,給側後的入侵蘇軍以沉重打擊。隨後,中國邊防巡邏分隊發起反擊,但遭到叢林中蘇軍的猛烈射擊。中國邊防戰士於慶陽猛然躍起,向叢林蘇軍射擊,吸引火力。蘇軍火力向他射擊,擊中他的頭部,他倒下後不久,頑強地站起,端起沖鋒槍繼續向蘇軍沖擊,直至英勇犧牲。副連長陳紹光指揮一個班迂迴到叢林中蘇軍側後,但一股蘇軍又從他的側後沖來,兩面機槍夾擊他們。陳紹光一面指揮分隊英勇還擊,一面奮勇向蘇軍一個機槍火力點沖去。這時他身受重傷,仍然堅持移動到有利位置,打掉了這個火力點後,倒在了血泊中。經1個多小時激戰,中國邊防部隊擊退了入侵珍寶島的蘇聯邊防軍。
3月15日凌晨,蘇軍邊防軍60餘人在6輛裝甲車的掩護下,從珍寶島北端侵入。中國邊防部隊某部營長冷鵬飛奉命帶領一個加強排登島,與入侵蘇軍形成對峙。8時許,蘇軍發起攻擊,冷營長沉著指揮,堅守有利地形,指揮部分兵力分割蘇軍,經一個小時激戰,打退了蘇軍的進攻。

9時46分,蘇聯邊防軍在炮火掩護下,出動6輛坦克5輛裝甲車向珍寶島接近,從南北兩側發起攻擊,並以密集火力封鎖江叉,攔阻中國邊防部隊登島支援。堅守在2號陣地上的無坐力炮班長楊林,佔領有利地形阻擊蘇軍,待蘇軍坦克駛近到只有10餘米遠時,他接連投出5枚手雷,打亂蘇軍隊形,使其一輛坦克闖入雷區被炸壞。楊林帶兩個炮班機動射擊,他連續擊中3輛裝甲車,但他也不幸被蘇軍坦克炮火擊中壯烈犧牲。

13時35分,蘇軍邊防軍縱深炮火猛烈襲擊中國防禦陣地,正面達10公里,縱深約7公里。炮擊2小時後,蘇軍100餘人在10輛坦克和14輛裝甲車掩護下,發起第三次進攻。守島的中國邊防部隊分割其步兵與裝甲、坦克聯系與蘇軍近戰,減弱其火力。火箭筒手華玉傑越打越勇,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里,甩掉棉衣和絨衣,先後擊毀擊傷蘇軍4輛裝甲車。經50多分種激戰,勝利地粉碎了蘇聯邊防軍的第三次進攻。

這一天,蘇軍先後出動50餘輛坦克、裝甲車和100多名步兵,運用直升飛機和縱深炮火掩護,並炮擊中國境內縱深地區。中國邊防部隊同入侵蘇軍共激戰9個多小時,頂住了蘇聯邊防軍的6次炮火急襲,擊退了蘇聯邊防軍的3次進攻,勝利地保衛了珍寶島。

17日,蘇聯邊防軍又出動步兵70多人,向島上敷設地雷,企圖阻止中國邊防部隊登島並拖回被中國邊防部隊擊壞滯留在江叉的一輛T-62型坦克。中國邊防部隊以炮火將其擊退,被炸壞的蘇軍坦克被中國邊防軍繳獲,成為蘇聯侵略中國領土的鐵證。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國邊防部隊在嚴寒條件下,面對蘇軍的先進坦克、裝甲戰車,毫不畏懼,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採取靈活的戰術,用鮮血和生命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尊嚴。作戰中,人民群眾積極支前,保證了反擊作戰的勝利。為了表彰黑龍江邊防部隊的英雄事跡,中央軍委於7月30日發布命令,授予孫玉國、杜永春、華玉傑、周登國、冷鵬飛、孫征民、楊林、陳紹光、王慶榮、於慶陽等10名官兵以「戰斗英雄」稱號,給邊防部隊偵察連、一連和公安邊防站等10個單位各記一等功一次。
1969年的中蘇邊界沖突是20世紀60年代中蘇關系破裂高潮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之間的一系列武裝軍事對抗之一。幾乎導致了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國之間的戰爭。
1964年中蘇邊界談判失敗後,尤其是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事件)並提出「有限主權論」,中國認為這是對一個國家主權極其嚴重的挑戰,今天是捷克,明天就有可能是中國。
中蘇決裂之後,從1967年到1969年初雙方在該島上的巡邏隊流血沖突不斷。
1968年底烏蘇里江封冰後,珍寶島成為中蘇沖突的焦點,蘇聯邊防軍一再武裝登島,攔截上島的中國邊防巡邏隊,毆傷中國邊防巡邏人員,甚至還開槍挑釁。1969年初,中方決定自衛反擊。3月2日,中蘇在珍寶島發生了第一次武裝沖突。面對上島攔截中國邊防巡邏隊的蘇軍的武力干涉,已在珍寶島中國一側岸上隱蔽待命的中國精幹小分隊,奉命投入戰斗。戰斗進行了三十多分鍾,雙方各傷亡數十人,殘余蘇軍退出了珍寶島。當時的沈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回憶說:「這次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確實是經過中央批准,早有準備的。」當時正准備開中共九大,大軍區首長均已來到北京,因此,中央軍委專門在京西賓館開設了一個房間,架設了專線,由他負責直接與前線聯系,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負責掌握國際方面的情報,隨時向周恩來匯報,並由周恩來下最後決心。為了最初的戰斗,我們准備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從三個軍抽調了三個偵察連,一個連二三百人,由有作戰經驗的參謀人員帶隊,進行了專門的訓練和配備,打得乾脆利落。
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中蘇雙方的邊防部隊在烏蘇里江上的一個島上(中國一方稱之為珍寶島,蘇聯稱之為達曼斯基島),發生武裝沖突。蘇軍動用了坦克、裝甲車、飛機和當時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軍使用了反坦克炮、無後座力炮、40火箭筒等輕武器和岸上的縱深炮火。蘇聯伊曼邊防總隊隊長列昂諾夫上校陣亡,蘇軍的一輛T-62型坦克被擊壞並被中國邊防部隊拖回運往北京展覽。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公布的數字為:蘇聯方面亡58人,傷94人。中國方面公布的數字為:中國邊防部隊亡29人,傷62人,失蹤1人。
這次戰斗中方稱為「珍寶島保衛戰」。戰斗之後中蘇雙方都在江岸集結大量軍隊。
中國於1969年5月24日發表聲明:中蘇邊界問題演變到今天的地步,不是中國方面的責任。但是,中國仍然准備通過和平談判全面解決中蘇邊界問題,反對訴諸武力。 蘇聯於1969年6月13日發表聲明稱:沙皇專制雖然崩潰了,但俄羅斯國家的邊界不應該毀滅,沙皇從未同中國簽訂過任何不平等條約。
在邊境沖突上,中蘇邊境地區的武裝沖突從東段擴大到西段。同年8月13日,中蘇在西部邊界鐵列克提地區再次發生武裝沖突。蘇軍出動直升機掩護坦克裝甲部隊,在炮火支援下襲擊在鐵列克提地區巡邏的中國邊防軍巡邏分隊。中國邊防軍幾十人(一說38人,一說78人)被圍全部陣亡。
1969年9月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參加越南主席胡志明的葬禮後路過北京,與周恩來等會晤。之後局勢得到緩解。主要原因在於蘇聯認定中國有核反擊能力,並且雙方都願意防止大規模軍事沖突。
根據此次會談時所達成的諒解,1969年10月20日,中蘇兩國外交部副部長級的邊界談判正式舉行,談判未取得任何進展。蘇聯向中蘇邊界增兵。中國開展「深挖洞、廣積糧」的全國性戰備運動。
2005年4月27日,全國人大批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2005年2月20日,俄羅斯國家杜馬表決批准該協議。根據該協議,珍寶島是中國的領土。
今天看來,珍寶島事件具有雙重意義,它既是中蘇已臨戰爭邊緣,兩國關系無以挽回的標志;同時,它又為中美關系的恢復提供了契機。中國一貫的反美立場迅速發生了改變,而美國對此也作出積極回應,中美迅速開始接近和對話。對此,當時許多人很不理解,阿爾巴尼亞共產黨甚至批評中國右傾,毛澤東不管那一套,還理直氣壯地說:「我就是右傾機會主義,你能把我怎麼樣?」

3. 珍寶島事件的詳細內容

珍寶島事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因珍寶島的歸屬問題於1969年在島上發生的武裝沖突。最終,中國軍隊獲得勝利。

1969年3月,蘇聯軍隊幾次對我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實施伍裝入侵,並向我方岸上縱深地區炮擊。我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在這次事件中,蘇聯正府稱珍寶島屬於蘇聯,反誣我邊防軍入侵蘇聯,並且公布了蘇聯正府對我國正府的「抗議照會」。我外交部發言人指出:珍寶島無可爭議的是屬於中國的領土,而且長期以來一直是在中國的管轄之下,有中國邊防部隊進行巡邏。蘇聯的所謂「抗議照會」是推行社會帝國主義侵略政策的強盜邏輯。

PS:詳情請參見以下鏈接

4. 介紹一下中蘇珍寶島之戰

朋友,您好!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珍寶島擊退蘇聯軍隊入侵的戰斗。1969年3月,蘇聯軍隊幾次對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實施武裝入侵,並向中國岸上縱深地區炮擊。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在這次事件中,蘇聯政府稱珍寶島屬於蘇聯,反誣中國邊防軍人侵蘇聯,並且公布了蘇聯政府對中國政府的「抗議照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珍寶島無可爭議地是屬於中國的領土,而且長期以來一直是在中國的管轄之下,有中國邊防部隊進行巡邏。蘇聯的所謂「抗議照會」是推行社會帝國主義侵略政策的強盜邏輯。

稱: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地點: 珍寶島
時間: 1969年3月
參戰方:
結果: 通過談判停戰
參戰方兵力:

背景
1、地理位置
珍寶島 處於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國一側的珍寶島位於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面積0.74平方公里,歷來為中國領土,當地居民祖祖輩輩在這里從事生產活動,中國邊防軍也一直在這一地區執行巡邏任務。
2、中蘇蜜月關系
新中國成立後,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核心,蘇聯在經濟,國防,教育等各方面給予了中國巨大,無私的幫助和支持,使中國的國家建設迅速走上了正軌,同時,新中國「一邊倒」的對外政策也決定了中蘇兩國在50年代前期親密無間的蜜月關系。
3、蘇聯對華態度轉變
美麗(1張)1953年斯大林去世,蘇聯共產黨內部的權利斗爭白熱化,赫魯曉夫上台後全盤否定了斯大林和其制定的政策,同時隨著蘇聯國力的日益增強,對待社會主義盟國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中國共產黨對斯大林時期蘇聯對華援助非常感激,並不贊同將斯大林的是非功過一棍子打死,而且蘇共想把自己的觀點加入到共產國際中,這些都與赫魯曉夫領導的蘇共產生了矛盾;赫魯曉夫提出的「聯合艦隊」,限制中國發展自己的核自衛力量等做法表明了此時的蘇共已經不再以無私方式幫助中國,而是更多的站在本國利益,冷戰考慮上將中國綁在其戰車上。
4、中蘇關系產生裂痕
1956年,匈牙利事件爆發,蘇共的大國沙文主義思想極度膨脹,對陣營內國家都不惜大打出手。隨後發生的中蘇論戰持續了10餘年,雙方都想用馬列主義理論來批駁對方的思想,在赫魯曉夫時代,雙方關系已經有所惡化,但並沒有達到分裂的境地,中蘇關系的裂痕還只是停留在表面,但是到了勃列日涅夫執政時代,中蘇的分歧已經從意識形態,國家利益等方面惡化為國家間的敵視狀態,中國一方面要擺脫蘇聯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對中國的控制,獨立自主的探索一條中國式的社會主義道路,又要面臨西方國家鐵幕的包圍和封鎖,處境非常艱難。
5、蘇聯入侵
從1960年初開始,蘇聯在中蘇邊境不斷策劃和製造事端。1964年中蘇邊界談判失敗,尤其是1968年發生蘇聯入侵捷克事件後,中國認為蘇聯提出的「有限主權論」是對一個國家主權嚴重的侵犯,正在經歷文革內亂的中國開始了對蘇進行備戰。從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蘇聯軍隊在中蘇邊境地區挑起各種邊境事件達4180餘起。1967年後,蘇聯邊防軍開始入侵中國領土珍寶島,阻撓中國邊防部隊巡邏隊上島巡邏,多次製造流血事件,打死打傷中國邊防部隊巡邏官兵多人,抓捕中國漁民。對於蘇軍的挑釁行徑,中國邊防部隊嚴格執行中國政府、中央軍委的指示,採取了剋制忍讓,但蘇聯政府對中國政府的嚴正抗議和警告置若罔聞,蘇聯邊防軍的挑釁行為仍無收斂。終於1969年3月,一場震驚世界的沖突爆發了。
編輯本段過程
1、力量對比
當時在兩國發生沖突的珍寶島地區,雙方兵力相差不多,然而中國軍隊只有徒步的步兵和部分炮、工兵,既無坦克、裝甲車也無空軍支援;蘇軍步兵則全部摩托化,不僅有占優勢的炮兵,還有大量坦克、裝甲車及空軍飛機和直升機可直接用於支援作戰,因而在技術裝備、火力上居於絕對優勢。盡管中國方面的軍力在邊境沖突地區處於劣勢,但是中共中央、毛澤東進行邊防斗爭的決心卻堅定不移。當時「九大」即將召開,根據中共中央的安排,全國開展了聲討「蘇修」入侵的群眾性示威活動,參加者據當時宣稱有1.5億人以上。中蘇邊境、中蒙邊界附近的人民解放軍部隊和民兵,也進入了戰備狀態。
2、事件過程
1969年3月2日8時,中國邊防部隊派出巡邏分隊登島執行巡邏任務。蘇軍發現後,立即出動70多人,分乘2輛裝甲車、1輛軍用卡車和1輛指揮車,從蘇聯境內分路向珍寶島急進,接近珍寶島後,列開戰斗隊形向中國邊防巡邏分隊進逼,並以一部兵力向中國邊防巡邏分隊的一個小組側後穿插。入侵蘇軍不顧中國邊防巡邏分隊向其發出的警告,突然開槍射擊,打死打傷中國邊防巡邏人員6人。中國邊防巡邏分隊被迫進行自衛還擊。中國邊防巡邏第二小組聽到槍聲後,在班長周登國的指揮下,給側後的入侵蘇軍以沉重打擊。隨後,中國邊防巡邏分隊發起反擊,但遭到叢林中蘇軍的猛烈射擊。中國邊防戰士於慶陽猛然躍起,向叢林蘇軍射擊,吸引火力。蘇軍火力向他射擊,擊中他的頭部,他倒下後不久,頑強地站起,端起沖鋒槍繼續向蘇軍沖擊,直至英勇犧牲。副連長陳紹光指揮一個班迂迴到叢林中蘇軍側後,但一股蘇軍又從他的側後沖來,兩面機槍夾擊他們。陳紹光一面指揮分隊英勇還擊,一面奮勇向蘇軍一個機槍火力點沖去。這時他身受重傷,仍然堅持移動到有利位置,打掉了這個火力點後,倒在了血泊中。經1個多小時激戰,中國邊防部隊擊退了入侵珍寶島的蘇聯邊防軍。月15日凌晨,蘇軍邊防軍60餘人在6輛裝甲車的掩護下,從珍寶島北端侵入。中國邊防部隊某部營長冷鵬飛奉命帶領一個加強排登島,與入侵蘇軍形成對峙。8時許,蘇軍發起攻擊,冷營長沉著指揮,堅守有利地形,指揮部分兵力分割蘇軍,經一個小時激戰,打退了蘇軍的進攻。 9時46分,蘇聯邊防軍在炮火掩護下,出動6輛坦克5輛裝甲車向珍寶島接近,從南北兩側發起攻擊,並以密集火力封鎖江叉,攔阻中國邊防部隊登島支援。堅守在2號陣地上的無坐力炮班長楊林,佔領有利地形阻擊蘇軍,待蘇軍坦克駛近到只有10餘米遠時,他接連投出5枚手雷,打亂蘇軍隊形,使其一輛坦克闖入雷區被炸壞。楊林帶兩個炮班機動射擊,他連續擊中3輛裝甲車,但他也不幸被蘇軍坦克炮火擊中壯烈犧牲。 13時35分,蘇軍邊防軍縱深炮火猛烈襲擊中國防禦陣地,正面達10公里,縱深約7公里。炮擊2小時後,蘇軍100餘人在10輛坦克和14輛裝甲車掩護下,發起第三次進攻。守島的中國邊防部隊分割其步兵與裝甲、坦克聯系與蘇軍近戰,減弱其火力。火箭筒手華玉傑越打越勇,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里,甩掉棉衣和絨衣,先後擊毀擊傷蘇軍4輛裝甲車。經50多分鍾激戰,勝利地粉碎了蘇聯邊防軍的第三次進攻。 這一天,蘇軍先後出動50餘輛坦克、裝甲車和100多名步兵,運用直升飛機和縱深炮火掩護,並炮擊中國境內縱深地區。中國邊防部隊同入侵蘇軍共激戰9個多小時,頂住了蘇聯邊防軍的6次炮火急襲,擊退了蘇聯邊防軍的3次進攻, 珍寶島沖突中被解放軍俘獲的T-62坦克勝利地保衛了珍寶島。 17日,蘇聯邊防軍又出動步兵70多人,向島上敷設地雷,企圖阻止中國邊防部隊登島並拖回被中國邊防部隊擊壞滯留在江叉的一輛T-62型坦克。中國邊防部隊以炮火將其擊退,擊斃蘇軍邊防部隊總隊長列昂諾夫上校和楊辛中校,被炸壞的蘇軍坦克被中國邊防軍繳獲,成為蘇聯侵略中國領土的鐵證。
3、事態發展
珍寶島沖突爆發後,蘇聯領導層反應十分強烈。以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元帥、部長助理崔可夫元帥等人為首的軍方強硬派主張「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准備動用在遠東地區的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當量幾百萬噸級的核彈頭,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等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同時,蘇聯還與美國聯系,試探性的提出聯合對核武器發展尚處初級階段的中國核力量實施摧毀性打擊。蘇聯同時在國際上製造輿論,並且妄圖在共產主義大會上驅逐中國共產黨,孤立中國。 1969年6月後,蘇聯繼續在邊界地區挑起事端,沖突不斷。1969年8月13日出動上百名步兵,在坦克、裝甲車的掩護下侵入我國新疆邊境,製造了鐵列克提事件,導致中方近40名士兵犧牲。
4、美國反對蘇聯
雖然當時蘇聯向美國提議聯合攻擊中國,但美國總統尼克松與其幕僚商議後認為西方國家的最大威脅來自蘇聯,一個強大中國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戰略利益。蘇聯對中國的核打擊,必然會招致中國的全面報復。這將導致全世界范圍的核戰爭,蘇聯的行為不亞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所以,美國迅速將蘇聯秘密向美聯系內容公開,提示中國事態的異常嚴重性,隨即中國全國進入核戰准備狀態,部隊進入一級戰備,高層人員開始疏散隱蔽。 8月20日,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奉命在華盛頓緊急約見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向他通報了蘇聯准備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意圖,並徵求美方的意見。蘇聯的意圖非常明顯:在中美關系當時也很尖銳的情況下,如果蘇聯動手,讓美國至少保持中立。第二天一早,基辛格到白宮時,發現尼克松早已急不可耐:「說吧,亨利,碰上了什麼麻煩事?」基辛格拿出十幾張寫滿字的紙放到桌上說:「看看吧,蘇聯想對中國使用核武器。昨晚,多勃雷寧先生同我深談了一夜。克里姆林宮的幾個傢伙決定用核導彈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的威脅,現在他們來徵求我們的意見。」 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級官員緊急磋商後認為西方國家的最大威脅來自蘇聯,一個強大中國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戰略利益。蘇聯對中國的核打擊,必然會招致中國的全面報復。到時,核污染會直接威脅駐亞洲25萬美軍的安危。最可怕的是,一旦讓他們打開潘多拉盒子,整個世界就會跪倒在北極熊的面前。到那時,美國也會舉起白旗的。「我們能夠毀滅世界,可是他們卻敢於毀滅世界。」經過磋商,美國認為:一是只要美國反對,蘇聯就不敢輕易動用核武器;二是應設法將蘇聯意圖盡早通知中國,但做到這一點很難,美中30年來積怨甚深,直接告訴中國,他們非但不會相信,反而會以為我們在玩弄什麼花招。最後決定「讓一家不太顯眼的報紙把這個消息捅出去,美國無秘密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無法怪罪我們。」 8月28日,《華盛頓明星報》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則消息,題目是「蘇聯欲對中國做外科手術式核打擊」,文中說:「據可靠消息,蘇聯欲動用中程彈道導彈,攜帶幾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對中國的重要軍事基地——酒泉、西昌導彈發射基地、羅布泊核試驗基地,以及北京、長春、鞍山等重要工業城市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則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勃列日涅夫氣得發瘋。中國當然更不會像基辛格所說的「但願中共領導看到了這則消息,千萬不要隨後扔掉」。毛澤東聽取了周恩來的匯報後說:「不就是要打核大戰嘛!原子彈很厲害,但鄙人不怕。」同時果斷提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方針,全國很快進入了「要准備打仗」的臨戰態勢,許多企業轉向軍工生產,國民經濟開始轉向臨戰狀態,大批工廠轉向交通閉塞的山區、叄線,實行「山、散、洞」配置,北京等大城市開挖地下工事。 9月16日,倫敦《星期六郵報》登載了蘇聯自由撰稿記者、實為克格勃新聞代言人的維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稱「蘇聯可能會對中國新疆羅布泊基地進行空中襲擊」。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的陰雲又一次籠罩中華大地。美國明白,維克多的文章是對美國的一個試探!更是對中國的示警。 出於美國全球戰略利益和發生大規模核戰爭的嚴重後果,在尼克松召集緊急國防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副總統阿格紐、國防部長萊爾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惠勒、國務卿羅傑斯和基辛格)後認為:「對於眼前這場中蘇一觸即發的戰爭,我們當然應當阻止。如果他們執意要打,那是他們的事情。」為此,美國實施了叄步曲:一是由於中美政府之間沒有交流渠道,安排高級官員會晤,要費很多周折,時間也來不及,我們可以把中美大使級華沙會談揀起來,華沙會談延續了15年,現在已經中斷了兩年,此時恢復意義自然非比尋常。可以安排駐波蘭大使沃爾特·斯托塞爾馬上去辦。這就出現了斯托塞爾尾追中國駐波大使的戲劇性事件。二是要利用齊奧塞斯庫和葉海亞與中國的親密關系,頻頻傳遞我們期望和解的誠意。叄是為了遠水解近渴立竿見影,美國亮出了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中尚保留未及動用的一張牌——「用蘇聯已被破譯的密碼,發出向蘇聯本土134個城市、軍事要點、交通樞紐、重工業基地進行准備核打擊的總統指令。」 1969年10月15日晚7時許,心慌意亂的柯西金向勃列日涅夫報告:「剛才國家安全委員會報來兩個消息,一個是中國的導彈基地已經進入臨戰狀態,所有的地面導引站都已開通,這一點我們衛星收到的信號和拍攝的照片都已經證實。另一個是美國已經明確表示中國的利益與他們有關,而且已經擬定了同我們進行核戰的具體計劃。因為情況十萬火急,他們只是通報了消息,正式報告還要稍晚些送來。」勃列日涅夫不信:「美國會站到中國一邊?這簡直是天方夜譚。請馬上撥通駐美使館電話。」幾分鍾後,大洋彼岸的多勃雷寧大使向勃列日涅夫報告:「情況屬實,兩小時前我同基辛格會晤過,他明確表達了尼克松總統認為中國利益同美國利益密切相關,美國不會坐視不管。如果中國遭到核打擊,他們將認為是第叄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他們將首先參戰。基辛格還透露,總統已簽署了一份准備對我國130多個城市和軍事基地進行核報復的密令。一旦我們有一枚中程導彈離開發射架,他們的報復計劃便告開始。」聽完後,勃列日涅夫憤怒地喊道「美國出賣了我們」。
5、蘇聯轉變
周總理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當中蘇兩國已進入戰爭邊緣的時刻,蘇聯領導人出於全球主要戰略對手是美國、戰略重點在歐洲、難免在襲擊中國後遭報復等多方面考慮,突然採取了緩和措施,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利用9月上旬赴越南弔唁胡志明之機,突然向同去弔唁的中國代表團表達談判的願望,隨後的周恩來總理和柯西金的會晤暫緩了雙方的緊張態勢,但並沒有得到任何解決。中國和蘇聯從此開始進入了將近20年的敵對備戰狀態。
6、開啟談判
1969年3月6日,蘇聯政治局召開會議,專門討論發生在烏蘇里江的事情。政治局的委員們給邊防軍人以很高評價,但也指出了許多不足,如,在沖突區域沒有「好的部隊集群」,無論是邊防軍還是常規軍的集群;作戰和部隊偵察組織不力;沒有夜間觀察等。會上通過了一系列加強邊防的措施。政治局的路線是:該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毫不讓步、堅決對抗。但是,此前並不是沒有和平的努力。蘇聯邊防軍就一直主張通過對話和平解決領土爭端。還有1964年時,當時的邊防軍司令濟里亞諾夫上將受命與中國就這些問題進行磋商。為完成這一使命,他又被賦予副部長的頭銜。濟里亞諾夫在一次磋商會上曾有勇氣聲明,有可能就一些島嶼做出讓步,其中就包括達曼斯基島。赫魯曉夫得知後將其從北京召回,並對其大發雷霆,進行了粗暴的訓斥。在沖突發生前一年,即1968年夏,濟里亞諾夫再次聲明:應通過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委員會舉行的會議上,曾討論過與中國邊境地區的局勢問題。主持人是當時的外交部副部長庫茲涅佐夫。在會上他讓每個人站起來回答:「您認為應該怎麼辦?」邊防軍人中沒有一個人說要用武力解決日益惡化的領土爭端。濟里亞諾夫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此外,會後他還給自己的部屬下達補充命令:「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阻止中國人進人我國領土,但不要使用武器」。只是在最後,要和大家說再見時,才暗示:「如果情況非常嚴重,那就還擊」。 那次戰斗以後,從中國方向進入該島的所有道路上都埋設了地雷;而在烏蘇里江右岸集結了大量的軍隊。直到1969年9月,兩國政府領導人在北京會晤後,緊張局勢才逐漸平息。 中國於1969年5月24日發表聲明:中蘇邊界問題演變到今天的地步,不是中國方面的責任。但是,中國仍然准備通過和平談判全面解決中蘇邊界問題,反對訴諸武力。蘇聯於1969年6月13日發表聲明稱:沙皇專制雖然崩潰了,但俄羅斯國家的邊界不應該毀滅,沙皇從未同中國簽訂過任何不平等條約。 在邊境沖突上,中蘇邊境地區的武裝沖突從東段擴大到西段。同年8月13日,中蘇在西部邊界鐵列克提地區再次發生武裝沖突。蘇軍出動直升機掩護坦克裝甲部隊,在炮火支援下襲擊在鐵列克提地區巡邏的中國邊防軍巡邏分隊。中國邊防軍幾十人(一說38人,一說78人)被圍全部陣亡。
7、事態緩和
1969年9月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參加越南主席胡志明的葬禮後路過北京,與周恩來等會晤。之後局勢得到緩解。主要原因在於蘇聯認定中國有核反擊能力,並且雙方都願意防止大規模軍事沖突。 根據此次會談時所達成的諒解,1969年10月20日,中蘇兩國外交部副部長級的邊界談判正式舉行,談判未取得任何進展。蘇聯向中蘇邊界增兵。中國開展「深挖洞、廣積糧」的全國性戰備運動。
編輯本段簽訂條約
2005年4月27日,全國人大批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2005年2月20日,俄羅斯國家杜馬表決批准該協議。根據該協議,珍寶島是中國的領土。
編輯本段歷史評價
珍寶島戰斗的結果使蘇聯方面相當震驚,對中國常規力量的實力也有了新的評價,這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蘇聯的戰爭企圖。在國防建設上,珍寶島戰斗也產生了諸多影響。且不說隨後開始的規模巨大的戰備工作,單就裝備上講,由於在珍寶島之戰中,當時我軍裝備的主要反坦克武器,如75毫米無後坐力炮、85毫米加農炮和56式火箭筒等,都無法有效地擊穿T-62的正面裝甲,這刺激了中國坦克和反坦克技術的大發展,我軍開始進行重點進行打坦克的訓練,軍工部門則組織了大規模的反坦克武器會戰,73式100毫米滑瞠反坦克炮、69式火箭筒、105毫米無後坐力炮等一系列應急裝備首先投產,其後一直到80年代。紅箭-73反坦克導彈、86式100毫米反坦克炮等都能夠有效對付蘇軍T-72坦克,基本解決了當時的戰備需要,並使我國的反坦克裝備和技術儲備至今仍居於世界前列。這種結果,恐怕也是當年拿坦克恐嚇我們的國家所沒有想到的。 珍寶島沖突後不久,1969年8月,我軍在島上建立了營房,開始常年駐守該島。如今,島上的營房已經換了五代,4名解放軍官兵在這里行使著國家的主權,只有島上林中依舊埋藏的2000多枚地雷和偶爾可見的雷場標志,還能讓人追溯回當年炮火隆隆的時光。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71位戰士(統計至1969年11月為止),68位安眠於寶清縣的珍寶島烈士陵園,齊齊哈爾的西滿烈士陵園里有2位,十八站烈士陵園有1位。
編輯本段沖突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
中國在珍寶島沖突中的表現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不屈不撓的新中國,面對強權毫不低頭,中國軍隊的英勇善戰也讓蘇聯意識到僅靠戰爭手段很難征服中國,直接遏制了蘇聯的戰爭企圖。中國軍隊在沖突中暴露出的許多問題在事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尤其是當時非常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手段,而經過多年的奮起直追,今日我國的反坦克裝備和技術儲備已位於世界前列。對於世界而言,珍寶島戰爭使中國領導人認識到美國並非中國的敵人,而且可以成為中國的戰略盟友,成為了中美關系轉變的拐點,促進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中國在國際上的戰略地位得到提高,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加重,使中國真正成為一個大國,中美蘇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世界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

http://war.news.163.com/09/0912/18/5J1HRJGB00011232.html
請打開這個網站,裡面有詳細資料!

希望對您有幫助!

5. 國產的抗美援朝戰爭電影有幾部,叫什麼名字

比較經典的有《上甘嶺》(1956,長春電影製片廠)、《英雄兒女》(1964,長影),這些影片我主要是從電視上看到的,後來知道,《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叫王必成,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而《上甘嶺》是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英雄兒女》原著的名字叫《團圓》,作者就是巴金。

還看過《奇襲》(1960,八一電影製片廠),以二次戰役時38軍偵察隊炸毀「武陵橋」(其實是在武陵里境內的大同江上的一座公路橋)為藍本。八一廠1958年拍過一個軍教片《武陵橋》(又稱《奇襲武陵橋》),不過,真實中又是什麼情況呢?呵呵,我也查了一下,這次38軍的偵察隊,指揮員是38軍的偵察科長張魁印,隊伍共計323人,差不多是一個營了,不過,電影《奇襲》將當年這個營「縮編」為了一個排,橋的名字改成了「康平橋」。而部隊原本僅陣亡一人,在電影中則是倒下了好幾個。此後我們還看過一部關於炸橋的電影,名字就叫《橋》。而新中國第一部電影也叫《橋》,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

我也查了一下,那個年代還有:

《斬斷魔爪》(1954,上海電影製片廠。抗美援朝的間諜戰)

《長空比翼》(1958,八一。講志願軍空軍)

《前方來信》(1958,天馬電影製片廠)

《三八線上》(1960,八一)

《烽火列車》(1960,長影。抗美援朝中軍事後勤題材的不少)

《鐵道衛士》(1960,長影。軍事後勤+間諜戰)

《慧眼丹心》(1960,珠江電影製片廠。後勤系統的題材)

《英雄坦克手》(1962,八一。抗美援朝中,志願軍裝甲兵剛剛組建,參戰不多)

《打擊侵略者》(1965,八一。電影中將抗美援朝很多故事濃縮在了一起,有邱少雲的故事,有奇襲白虎團的故事)

《激戰無名川》(1974,八一。同樣也是軍事後勤題材,反「絞殺戰」內容)

《碧海紅波》(1975,西安電影製片廠。雷達兵+間諜戰+反「絞殺戰」)

《長空雄鷹》(1976,長影。反「絞殺戰」題材)

不過「最有名」的我想可能就是八部樣板戲之一——《奇襲白虎團》(1972,長影)。白虎團的團旗我看過,在北京的軍博。不過這部樣板戲沒有看全過,看過幾次片段。楊育才在電影/京劇里改名叫嚴偉才。楊育才是十二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中活著回到祖國的三位之一,還有兩位是彭德懷和胡修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中國的電影繼續著,先後有《心弦》(1981,上影)、《心靈深處》(1982,長影)、《戰地之星》(1983,八一)、《毛澤東和他的兒子》(1991,瀟湘)、《神龍車隊》(1993,八一)、《鐵血大動脈》(1998,八一)、《北緯三十八度線》(2000,八一)、《三八線上的女兵》(2000,CCTV電影頻道)等故事片上影。至於記錄片還有不少,我看過的有《共和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共和國之戰》有一個系列,記錄建國後的抗美援朝、對印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及一些人物、事件的記錄片(比如《狙擊英雄》等),這些主要是電視記錄片。記錄電影比較有名的是《較量》(1996,八一),可惜我沒有看過。
此外還有一些電視劇,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以後,畢竟中國的電視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普及的。有一部叫《硝煙散去》,記得那是講一位被魏巍「寫死」的志願軍戰士的,此人叫李玉安,志願軍38軍113師335團1營3連的士兵,魏巍「寫死」他的那篇文章是原來讀書時候學過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李玉安沒有死,回國之後長期隱姓埋名,後來為了幫他兒子參軍「走後門」,找到當地的徵兵部門說,自己就是那個魏巍筆下的李玉安,希望部隊看在一個志願軍老兵的份上能要他那個堅決要當兵的兒子。後來魏巍和他筆下「壯烈犧牲」的李玉安還見過面。還有一部我看過的叫《中國戰俘》,反映的是志願軍戰俘的故事。

6.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蘇珍寶島戰爭)的電視劇或紀錄片叫什麼名字

關於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蘇珍寶島戰爭)的電視劇或紀錄片有:《共和國戰爭》系列的紀錄片,其中有《中蘇戰爭》。

珍寶島反蘇聯戰爭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珍寶島擊退蘇聯軍隊入侵的戰斗。
1969年3月,蘇聯軍隊幾次對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實施武裝入侵,並向中國岸上縱深地區炮擊。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在這次事件中,蘇聯政府稱珍寶島屬於蘇聯,反誣中國邊防軍入侵蘇聯,並且公布了蘇聯政府對中國政府的「抗議照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珍寶島無可爭議就是中國的領土,而且長期以來一直是在中國的管轄之下,有中國邊防部隊進行巡邏。
蘇聯的所謂「抗議照會」是推行社會帝國主義侵略政策的強盜邏輯。

閱讀全文

與珍寶島自衛反擊完整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能抬頭看天空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743
展廳時間電影 瀏覽:645
文藝電影怎麼剪 瀏覽:923
電商企業微電影 瀏覽:439
兒童犯罪微電影 瀏覽:839
電影山村老屍完整版西瓜視頻 瀏覽:767
世界上第一部雙語字幕的電影 瀏覽:406
2021年中國春節電影票房 瀏覽:7
犯罪微電影劇本 瀏覽:767
三界傳說之鯉魚精電影完整全集 瀏覽:79
韓國電影雪花女神龍主題曲 瀏覽:911
草原羊是哪個科幻電影 瀏覽:460
變形金剛5電影上映時間 瀏覽:460
飲水機刷火鍋哪個電影 瀏覽:990
抗日戰爭感動電影 瀏覽:844
黃渤最新電影冰之下 瀏覽:988
懷舊電影全集洪金寶 瀏覽:3
今年電影春節票房 瀏覽:363
慶祝新中國成立的微電影 瀏覽:302
半島是什麼電影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