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1春節檔電影盤點:兩部吃肉、兩部喝湯、三部成炮灰
2021年2月18日,春節檔第七天,七部電影清點: 兩部吃肉、兩部喝湯、三部成炮灰。
一、
從目前的票房和口碑來說,三部成為炮灰的電影《人潮洶涌》《新神榜:哪吒重生》《侍神令》,它們的票房分別是1.8億、2.7億、2.2億元。
只有一部《侍神令》(豆瓣5.9、貓眼8.5)「死」不足惜。 以它的質量,充其量不過是一部低配版的《捉妖記1》,竟然敢在龍爭虎鬥的春節檔亮相,還想分一杯羹,無異於痴人說夢。
這部改編自「陰陽師」 游戲 的奇幻電影出自功夫影業的李蔚然之手,不論是劇情、審美還是特效水準,都停留在了2015年的「捉妖記」時期。
在五年前的內地電影市場,肯定算得上是一部及格線水準以上的視效大片,搭上「陳坤、周迅」珠聯璧合的名頭,拿下5億票房都不是難事。
但在2021年春節檔,與同檔期的另一部視效大片《刺殺小說家》相比都要差勁不少。
更何況,說好的「陳坤、周迅」珠聯璧合、領銜主演,到了影片里,戲份最多的居然是屈楚蕭和沈月二人,這種「掛著羊頭賣狗肉」的玩法,要是在一部質量上乘的片子,倒也不太會引起觀眾的逆反心理。
可《侍神令》原本就是一部頗為無趣的平庸之作,還敢「掛著羊頭賣狗肉」,無異於殺雞取卵,讓本就賣相不佳的影片雪上加霜。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烏爾善寧可在《封神三部曲》拍攝完畢後,直接開啟了他的下一個項目「一人之下三部曲」,也不願意抽半年時間去搞《侍神令》了。
另外兩部電影《人潮洶涌》《新神榜:哪吒重生》,它們沒有票房大賣,是相當令人惋惜的事情。
兩部電影還不錯的口碑(豆瓣「7」字頭、貓眼9分上下),卻因為沒有情懷加持、大力營銷,最終僅僅換來了加起來還不到10%的全國排片,實在令人唏噓。
《新神榜:哪吒重生》作為追光動畫在《白蛇緣起》之後的另一部面向成人的動漫力作,在美學、視效水準上都達到了國際一流、國內頂尖的水平,觀影感受可以簡單概括為四個字: 視覺盛宴。
雖然《哪吒重生》的故事仍然令人詬病不少,可比起豆瓣「6」字頭、被批「無病呻吟」的《姜子牙》(票房:16億元)來,這部影片絕對是進步了的。
與《大聖歸來》《白蛇緣起》《魔童降世》這些影片不同,《哪吒重生》沖破了國漫依附於傳統文學的枷鎖,另闢蹊徑,將《封神演義》的故事移植到了3000年後的賽博朋克霓虹世界。 傳統與現代、機械與古典在激烈的碰撞中浴火重生!
值得注意的是《哪吒重生》有三個彩蛋:
第一個彩蛋是乾坤圈和風火輪,預示著《哪吒重生》將有續集;第二個彩蛋是法海與小青,表明《白蛇2》映期將近;第三個彩蛋是楊戩,旨在預示追光動畫將打造賽博朋克版「封神宇宙」。
哪吒、李靖、楊戩等神話人物出現在科幻世界裡,很難不令人聯想到DC的電影中,宙斯之子戰神阿瑞斯與神奇女俠黛安娜這些歐洲神話故事裡人物出現在現代 社會 。
《哪吒重生》是追光動畫賽博朋克版「封神宇宙」中的重要一環,只可惜生在了競爭激烈的春節檔期, 中等偏上的質量換來了中等偏上的口碑,卻沒有換來中等偏上的票房。
中成本電影、翻拍片《人潮洶涌》擠入春節檔,絕對是片方最大的失算。
與饒曉志導演的上一部作品《無名之輩》對比,《人潮洶涌》在故事上有一定的共同點:都是在講小人物的生活。
試想如果這部電影取名為《無名之輩2》,說不定會因為情懷分而得到院線更多的排片,觀眾也不就更有興趣了嗎?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人潮洶涌》質量過硬的前提上。
《人潮洶涌》的口碑(豆瓣7.2、貓眼9.1)在七部新片里絕對排得到第三的位置,只是時運不濟,1.8億的票房甚至都沒有《侍神令》多。
只可惜,選錯了片名也選錯了檔期,否則3億票房都不在話下。
二、
再說兩部喝湯的電影《刺殺小說家》和《熊出沒·狂野大陸》,它們的票房分別是6億、4.4億元。
其實像《熊出沒》這樣的動畫片,不論是豆瓣幾分、貓眼幾分,都不重要。
只要這類片子能夠讓小朋友看了開心,甚至是拉上其他小朋友與家長一起觀看,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票房大賣是肯定的。很顯然,這部《狂野大陸》便做到了。
由《流浪地球》同一特效團隊傾力打造的《刺殺小說家》,特效部分100%是由本土團隊完成,於國產重工業電影有重大意義。
得知道,像《大鬧天宮》《捉妖記》《封神傳奇》之流,由港台資本支撐的華語視效大片的特效,都得找好萊塢的團隊來完成。 片子的視效水準再好,那也不是中國人自己的。
必須看到的是,與投資3.4億的《流浪地球》的視效相比,投資3.3億元的《刺殺小說家》沒什麼遜色的地方。
特效和美術相當好,也用在了地方。不止完善了瑰麗的奇幻時空,還解決了主人公的心靈難題。只有在電影院觀影,才可能體會到《刺殺小說家》這種視效大片的震撼。
同時,《刺殺小說家》的劇情水準不如《流浪地球》是事實,路陽(導演)駕馭這種宏大敘事的能力尚可,有待提升。
可它的口碑(豆瓣7.0、貓眼8.6)卻也說明這部片子與「爛」字是不沾邊的。
如今6億的票房,與影片回本線還有兩億多的差距······
三、
兩部吃肉的電影《唐探3》和《李煥英》,票房已雙雙突破30億大關,前者已達37.3億,後者為31.6億元。
按照兩部片子的票房勢頭,40億註定是攔不住了。
《唐探3》這種為春節檔量身打造的「偽大片」,純粹就是為賺錢而賺錢。 13億的總投資(製作+宣發),與當年投資2億上下的《唐探1》已不可同日而語。
《奪冠》與《緊急救援》兩部大片沒有忍住誘惑,或者說忍住了檔期擱置再擱置「待價而沽」策略,一個奔赴國慶檔,一個撲向賀歲檔,最終都以不到10億的票房成績收官。
陳思誠非得放一年,忍到2021春節檔的策略看來是十分正確的。春節檔的預售票房和排片比率取決於影片的情懷加持力度和營銷力度,而《唐探3》的營銷力度之大,恐怕只有當年花了5億做宣發的《捉妖記2》可與之匹敵。
首日10億、次日8億、3日7億,《唐探3》以其平庸凡品式的質量與極一般的口碑(豆瓣5.7、貓眼8.7),創造了這樣的票房成績,就算凱文·費奇(漫威電影宇宙締造者)見了他,恐怕都要感慨自愧不如。
但高票房始終只是高票房,永遠都代表不了高質量。
兩部電影、一部網劇打底,數億宣發費用,被用到這樣一部質量一般的商業片上,不但不會使「唐探宇宙」茁壯成長,還會適得其反,讓觀眾下一次站在影院門前徘徊踱步,思考 「《唐探4》還值得信任嗎?」 。
從《唐探3》里顯眼的廣告來看,《唐探4》必將不是一部電影,而是死板的電影工業流程下的一件「商品」,只有賣相、沒有質量的流水線「商品」。
而做這類電影的觀眾無疑是可悲的,他們被灌輸了一種思想: 電影不是藝術品,用不著欣賞,影院里一群人湊在一起樂呵樂呵就完事了。
看看2021還沒開拍的《戰狼3》與仍處於劇本創作階段的《流浪地球2》,這才是國產商業大片創作態度: 情懷,是創作者用來發酵、提升製作水準的,而不是用來圈錢、割韭菜的。
賈玲興許沒有拍出頂級喜劇片的能力,可她有拍出頂級喜劇片的態度,於是,她拍出了一流喜劇片——《你好,李煥英》
處在風口之上,《李煥英》的票房已經剎不住車了。因為它的質量,太夠格了。
賈玲、張小斐、沈騰和陳赫,以及劇組其他演員,不「尬」。沒有為了所謂的喜劇效果而刻意讓演員一驚一乍。
拿出了正劇的表演、講述了喜劇的故事。
《你好,李煥英》的故事性在春節檔七部新片里不一定最強,但是最好。情節進展較合理,角色動機變化有跡可循,看不到邏輯硬傷。
「瑕不掩瑜」這個詞用在《李煥英》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❷ 2022春節檔電影全部
2022春節檔電影全部
2022春節檔電影全部,截至23日晚,2022年春節檔新片預售總票房(含點映)破1.25億元,從目前預售情況來看,八部新片層次明顯,2022春節檔電影全部。
近日,2022年春節檔影片開啟預售。和2021年春節檔相比,2022年春節檔的片單看上去扎實有料。目前已定檔的影片包括張藝謀執導的《狙擊手》,陳凱歌、徐克和林超賢執導的《長津湖之水門橋》兩部戰爭題材影片,以及《奇跡·笨小孩》《四海》《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熊出沒·重返地球》《小虎墩大英雄》等。
《狙擊手》《長津湖之水門橋》正面交鋒
2022年春節檔讓許多人期待的影片是《狙擊手》和《長津湖之水門橋》。《狙擊手》和《長津湖之水門橋》這兩部影片均以抗美援朝戰爭為題材。《狙擊手》聚焦狙擊五班與敵方進行的一場「以戰術勝戰力」的頑強營救;作為《長津湖》的「下半場」,《長津湖之水門橋》講述了志願軍七連戰士在冰雪絕境之處,以鋼鐵般的意志三炸水門橋的故事。
張藝謀的《狙擊手》沒有關注宏大的戰爭場面,而是選取了一個非常小的切入點。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冷槍冷炮運動」為背景,展現了戰爭雙方狙擊手的對決。卸掉「宏大敘事」帶來的負擔,張藝謀把鏡頭對准那些在陰影中瞄準、給敵人致命一擊的狙擊手。張藝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狙擊手》最大的特點是在細節和人物上下功夫,希望該片能成為春節檔的一匹黑馬。
《長津湖》以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津湖戰役為背景,展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對祖國、對人民的赤膽忠心和鋼鐵意志,再現了戰士們不畏犧牲、英勇作戰的故事。
去年國慶檔,《長津湖》以32.03億元的成績領跑,創造了新的國慶檔票房紀錄。統計數據顯示,《長津湖》上映期間一共刷新了30餘項中國影史紀錄。作為《長津湖》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令人期待。
賀歲喜劇來拜年
喜劇是每年春節檔的標配。今年春節檔上映的喜劇是開心麻花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
從舞台劇、小品、喜劇綜藝到電影,開心麻花一路走來都在「認真地搞笑」。《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這部影片的片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法國影片《這個殺手不太冷》,但是兩部影片在劇情上沒有任何聯系。
有人說,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就像放大了的小品。在這個「15秒成名」的短視頻時代,用「梗」串聯起劇情是喜劇創作的一種方式。《這個殺手不太冷靜》能否讓觀眾迅速入戲並沉浸其中,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勵志片、動畫片輪番上場
導演文牧野憑借《我不是葯神》走進了許多人的視野,這部2018年暑期檔熱映影片獲得眾多好評。就像「老天愛笨小孩」這句歌詞唱的那樣,《奇跡·笨小孩》聚焦小人物,將鏡頭對准了新時代在深圳創業的年輕人。他們如何在深圳這座年輕又有活力的城市裡闖出一片天?從《我不是葯神》到《奇跡·笨小孩》,導演的視野從聚焦社會問題轉至關注個人成長。
春節長假期間,許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到影院觀影,《小虎墩大英雄》《熊出沒:重返地球》和《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這三部製作精良的動畫片不容錯過。
《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是非常成熟的動漫大IP,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會拍攝一部春節檔影片。作為春節合家歡動畫電影,《小虎墩大英雄》傳遞出虎虎生威、歡樂開年的積極力量,開啟虎年新氣象。《小虎墩大英雄》與虎年相呼應,十二生肖、鏢師的俠義形象、虎年生肖文化等讓這部影片呈現出非常濃厚的年味。
今年春節檔令人期待的還有韓寒導演的第四部影片——《四海》。這部影片將導演獨特的幽默風格與公路元素相融合,展現了一個年輕人的漂泊之旅。
據貓眼專業版統計,截至23日晚,2022年春節檔新片預售總票房(含點映)破1.25億元,備受矚目的《長津湖之水門橋》預售總票房為4337萬元,超出榜二《奇跡·笨小孩》2倍多,市場預測其票房有望達到65億元。
從目前預售情況來看,八部新片層次明顯,「一超多強」格局盡顯。拓普數據預測,春節檔票房整體將產出80.4億元。此次春節檔有中國電影、阿里影業、萬達電影、果麥文化、光線傳媒等多家上市公司參與。
撤檔空降並存
1月21日,2022年春節檔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四海》《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狙擊手》《熊出沒·重返地球》《小虎墩大英雄》開啟預售,標志著2022年春節檔票房大戰開啟。
春節檔影片開啟預售前,影片接連撤檔、大片臨時空降。
1月13日,《長津湖之水門橋》宣布大年初一公映後熱度迅速攀升,首日預售票房為3898萬元,占當日票房近4成,截至發稿前預售票房為4337萬元,將原有格局打破為「一超多強」。此前的第一梯隊《奇跡·笨小孩》(1991萬元)、《四海》(1580萬元)、《這個殺手不太冷靜》(1487萬元)則退居二線。
除影片空降外,部分影片「撤離」春節檔。1月5日,「開心麻花」喜劇電影《超能一家人》宣布因後期工作量巨大,無法按期完成製作為由宣布撤出春節檔。1月6日,薛曉路導演的3D動畫電影《櫻桃小丸子·奇幻筆記》也宣布撤出春節檔。此外,早先官宣定檔的冬奧題材電影《我心飛揚》及動畫電影《我是霸王龍》《侏羅紀大樂園》三部影片,目前暫無營銷宣發信息或已悄然離場。
市場人士認為,近年來春節檔第一梯隊的影片基本能瓜分70%以上的票房,《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強大競爭力讓同期想分一杯羹的影片望而生畏,部分影片或將成為「陪跑」,種子選手《超能一家人》撤檔,也讓《長津湖之水門橋》穩坐第一把交椅。
斷層領跑
從影片類型看,今年春節檔8部影片皆為國產片,且供給豐富,包括2部歷史戰爭片、1部劇情片、2部喜劇片、3部動畫片。
相較於同檔期的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優勢在於前作的成功。前作《長津湖》於2021年國慶檔上映,講述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津湖戰役的故事,影片憑借優質主創陣容、工業化製作水準,超越《戰狼2》,摘得中國影史票房榜冠軍,口碑票房實現雙豐收,為續作《長津湖之水門橋》帶來非常穩固的觀眾效應。拓普數據預測,《長津湖之水門橋》票房有望超過前作《長津湖》,達到6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從影片類型角度,《長津湖之水門橋》對張藝謀導演的同樣是抗美援朝題材的《狙擊手》沖擊較大。截至23日晚,《長津湖之水門橋》綜合貓眼和淘票票平台累計想看人數達177萬,而《狙擊手》為32萬,預售票房也有超4倍的懸殊。
《長津湖之水門橋》在春節檔影片中處於斷層領跑。截至23日晚,其在貓眼和淘票票兩個平台累計想看人數達177萬;預售總票房為4337萬元,預售首日票房為3898萬元,是榜二《奇跡·笨小孩》的2倍多。
《奇跡·笨小孩》預售首日票房為1991萬元,導演文牧野此前藉助《我不是葯神》大紅,這是與寧浩二度合作現實主義題材。該片熱度、話題度與品質兼具,女性想看人數較多,具備相對差異化的受眾定位。市場預測該片票房有望達到26億元。
有望成最強春節檔
作為重磅檔期,春節檔票房不斷刷新檔期紀錄,成為頭部影片必爭之地。近年來,頭部影片票房集中效應愈發明顯。
2019年春節檔總票房為59億元,其中,頭部影片《流浪地球》與《瘋狂的外星人》票房占近6成。2021年,春節檔總票房為78億元。其中,《唐人街探案3》與《你好,李煥英》票房佔比超8成。《長津湖之水門橋》與《奇跡·笨小孩》作為2022年春節檔最受關注的兩部影片,中金公司傳媒研報預測其春節檔票房最高達54.6億元。
2022年春節檔預售票房破億用時近48小時,而2021年用時35小時20分。中金傳媒研報認為,雖然2022年春節檔整體預售情況弱於2021年,但考慮到近期疫情反復對返鄉決策帶來不確定性、強商業性娛樂性影片的相對缺失、頭部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定檔較晚,當前影片預售表現基本符合預期,中性預測下春節檔總票房為69.60億元。
據拓普數據預測,綜合春節檔影片票房,預計春節檔票房將達到約80.4億元,超2021年春節檔78億元的票房,有望成為史上最強春節檔。
群雄逐鹿春節檔,背後涉及的上市公司受關注。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此次春節檔有中國電影、阿里影業、萬達電影、果麥文化、光線傳媒、橫店影視等多家上市公司參與。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影業參與出品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四海》等多部影片。
春節假期即將來臨,出於防疫安全考慮,不少人都選擇就地過年,因此觀影被認為是今年春節假期的一大消費方式。
距離2020年春節檔因疫情撤檔已過去兩年的時間。在此期間,中國電影市場經歷了停擺、等候、重啟、恢復等不同階段。經典影片重映、國產電影「彎道超車」、影院投資人開辟新玩法,當下的電影產業從業者們已經習慣與疫情共存了。
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以472.58億元票房收官,可以說,從票房數據來看,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恢復了約七成。
2022年的電影市場又將如何?春節檔是否能作為開年第一大檔期提振全年票房?
「中國敘事」成主流
中國電影市場的2021年以472.58億元票房收官了。
燈塔研究院和燈塔專業版聯合發布的《2021中國電影市場年度報告》顯示,作為疫情穩定後的第一年,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472.58億元,恢復至疫前2019年的74%;在內容供給上,全年上映影片共697部,創歷史新高;在內容市場方面,「中國敘事」成為過去一年的核心主題。
《2021中國電影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的進口片票房在大盤中佔比20%,不到2016年佔比的1/2(當年高達45%);另一方面,由主旋律題材引領的國產電影,繼續在這一年獲得穩定發展。其中,電影《長津湖》以57.7億票房打破影史紀錄。
由於全球疫情並未穩定,近兩年國外的大片較往年更少地進入國內。對此,成都電影集團影院版塊負責人柏翮認為:「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沒有進口片,短期看對大盤市場有一定影響。但從長遠看,這其實也是給了國產電影彎道超車的機會。在疫情前,國家為了保護國產電影,對進口片進行了一定的限制。現在反倒不用限制了,正好可以等待國產片發展。」
從單個影片票房來看,年度票房前三花落《長津湖》《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三者總票房突破150億元大關,這也是中國電影連續第二年有三部作品躋身全球票房前十名。其中,《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煥英》交替引領春節檔,創下78.42億元春節檔票房新紀錄,《長津湖》帶動國慶檔大盤連番上漲,助推國慶檔七天拿下43.88億元票房,創檔期票房歷史第二高。
貓眼研究院發布的《2021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顯示,2021年電影市場的消費人群構成變化明顯。隨著第一批00後步入成年,他們快速湧入電影市場,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帶動中國電影市場觀眾整體年齡結構的年輕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洞察數據顯示,從各代際觀影偏好來看,青春、愛情、青少動畫、驚悚等類型,是00後的偏好題材;95後觀影除青春、愛情外,也更多地選擇懸疑題材電影;90後對動作、冒險等類型片的偏好更強;80後的親子觀影需求旺盛明顯體現在其對動畫電影的熱情上;劇情電影、歷史戰爭題材對70後及70前觀眾有著更強吸引力。此外,下沉市場持續擴大,三四線城市所佔份額首次逼近40%,其中四線城市在疫情後恢復較快,其年觀影人次超過了一線和三線城市。
頭部影片被寄予厚望
在即將到來的2022春節檔,將再次聚集諸多頭部影片。目前已經確定上映的影片有《長津湖之水門橋》《四海》《奇跡·笨小孩》《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熊出沒·重返地球》《狙擊手》和《小虎墩大英雄》等影片。
截至1月23日,貓眼春節檔實時想看榜顯示,目前《長津湖之水門橋》位列第一,《奇跡·笨小孩》和《四海》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截至1月23日11:40,貓眼平台的實時預售榜顯示,《長津湖之水門橋》預售總票房超過3630萬元,位列第一;《奇跡·笨小孩》則以逾1750萬元位列第二,《四海》預售票房超過1400萬元排在第三位,而春節檔的預售總票房已經超過1億元。
觀察往年春節檔可以發現,2016年~2021年春節檔票房逐年上升,從30.9億元增長至78.4億元;其中,春節檔首日票房也穩步增長至16.9億元。
從單片表現來看,每年都有憑借口碑實現票房走勢逆襲的影片,比如2018年的《紅海行動》、2019年的《流浪地球》和2021年的《你好,李煥英》,均是在次日即出現票房大幅上漲;男性向影片,極少在映前擁有高熱度。
根據目前的貓眼和燈塔平台數據來看,排在觀眾春節檔想看榜前三位的依次是《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和《四海》,這個順序也與目前的春節檔預售票房排名一致。根據燈塔專業版的數據,2016年~2021年,春節檔票房排名TOP3的影片占據80%的票房已成常態。
燈塔研究院行業分析師認為,由於定檔情況還未最終確定,因此2022年春節檔的影片票房分布,是延續2017年~2019年的「1/3、1/4、1/5」分布模型,還是回到2021年和2016年的「超級頭部」模式?暫時還不明朗。
「以這兩年春節檔馬太效應凸顯的情況看,《長津湖之水門橋》定檔必定會引發各片方的重新規劃。對一些類型的電影而言,春節檔或許也未必是最優的選擇。」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認為。
宜賓市電影協會副會長林紅莉預測,《長津湖之水門橋》不至於成為春節檔的「一家獨大」,因為此前國慶檔肯定是主旋律影片為主導,但是春節期間合家歡的影片、喜劇片也會很受歡迎。此外,《長津湖之水門橋》的時間有點長,從影院排片的專業角度來說,其不一定佔有優勢。「2022年春節檔的票房應該可以和去年的78億元抗衡,不過關鍵要看今年的疫情防疫情況,如果沒有太多疫情反復的話應該就還好。」林紅莉對今年春節檔持比較樂觀的態度。
產能受限影響仍在
有哪些上市公司參與了本次春節檔的出品和發行呢?
作為《長津湖》的姊妹篇,《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出品發行方中有中國電影(600977.SH)和上海電影(601595.SH)的身影,《四海》的出品發行有阿里影業(01060.HK)和橫店影視(603103.SH)的參與,中國電影和阿里影業參與了《奇跡·笨小孩》的出品,橫店影視還參與了《熊出沒·重返地球》的出品發行。此外,光線傳媒(300251.SZ)則是《狙擊手》的出品方之一。
梳理公開信息可見,整體而言,2022年春節檔影片背後匯集了超過60家出品公司,包括《奇跡·笨小孩》由壞猴子、中影、阿里影業、萬達影視等8家公司出品;《狙擊手》出品方除了光線傳媒,還有北京精彩時間、愛奇藝影業、長影集團等共9家公司。
從投資角度來看,《長津湖之水門橋》應該是今年春節檔影片中投資最大的,其次是《四海》,果麥文化曾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亭東影業簽署了《電影投資合作協議》,投資1300萬元購買新電影《四海》5%的投資份額。相對而言,其他電影的投資額較低。
孫佳山預計,今年春節檔應該不會顯著超過2021年春節檔,因為今年除了疫情的原因,影片存量方面也沒有那麼多好片子,這兩年的產能都受到了明顯的限制。在春節檔,主旋律影片應該還是會有一定的表現,但是不一定撐起整個檔期的整體票房。
展望2022年全年電影市場,孫佳山認為情況不一定有想像中那麼樂觀。除了疫情之外,早在2018年、2019年的時候,中國電影的產能就已經達到了上限區間。「產能上限既是指影片數量的上限,也是指院線產能的上限,也就是屏幕數、觀眾數量、觀影頻次和影院的座椅數等。產能不可能無限制擴張,何況國產影片的立項率和完成率也都有所下降。」孫佳山表示。
疫情下的新探索
疫情後的第二年,影院逐漸走出了陰霾,習慣了和疫情共存。柏翮所在的影院近期正在求變。一方面是減少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在觀影體驗上有所創新。
「比如說,我們在新影院建設階段就開始思考怎麼優化人力成本,858座的沙河電影院,現在一共只有5個員工,疫情前,這種體量的影院得10個人以上。人少,人均工資肯定高一些,但總體人力成本更低了。」柏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在優化觀影體驗方面,新建的成都國際影城在影廳設置了「單雙座混搭」。以前的情侶座換成了雙人座,也就是兩個去掉了中間扶手的單人座,這樣每個座椅的寬度增加了4厘米,舒適性提升了。以前小朋友免票,但是只能抱著看,或者到前面很遠找空座。現在帶小朋友的家庭也可以擠著坐下。
除此之外,有些電影院還設置了天幕影廳,把銀幕斜掛在頂上,這樣VIP的沙發放倒後,就可以躺著看,聲音和畫面從上往下,帶來沉浸感和壓迫感。而上海的港匯SFC上影影城也是在疫情期間進行裝修,將IMAX等放映設備進行了升級。
林紅莉也把自己所在的影院重新裝修了一下,試圖打造「網紅」影院,增設了鏡子的裝飾,適合喜愛對鏡拍的年輕人發朋友圈和抖音。此外還採用了抖音線上購票的銷售渠道,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參與進來。
上海星逸國際影城合夥人林晟在上海經營了兩家影院,據他透露,他所在的影院2021年收支基本打平,大概獲得了十幾萬元的利潤。「因為我們房租便宜,有的影院應該是微虧。」林晟透露。
對於2022年電影市場的展望,柏翮認為,一定會比2021年更好,2020年是市場低谷,當處於最低點的時候,隨便朝哪個方向走都是在進步。電影市場的各個環節,比如影院、製片公司等已經適應了和疫情共存。
林紅莉認為,疫情之前,進口大片為票房的貢獻比例大概是30%,如果今年大片再不來的話,電影市場會受到較大的沖擊。「我估計今年過完年如果國外的片子進不來的話,可能還會倒閉一些影院,特別是中小影院。
❸ 2021最新上映電影票房排名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在2021年全國電影票房榜上,春節檔電影《唐人街探案3》目前票房第一,上映6天票房達36.15億元,該片首日票房超過10.4億元,接連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單片首日票房、 國產電影單日票房、首映日觀影人次等多項新紀錄。
我國電影單日票房排行榜如下:同日上映的《你好,李煥英》票房達28.82億元,並且口碑一路走高,這是賈玲的導演處女作,也憑借該片成影史票房最高女導演。
今年春節檔,共有《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侍神令》《人潮洶涌》《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沒·狂野大陸》等多部影片上映,目前票房均已過億。
❹ 2021年電影票房排行榜
據藝恩娛數統計顯示,2021年度國內共上映1603部影片,年度總票房高達4285137.22萬元RMB。
❺ 2021春節檔票房創影史紀錄,春節你看了哪部電影
我看了:你好,李煥英。這部影片口碑非常好,劇情新穎有特色,非常引人注目。
❻ 春節檔電影所創造的最高票房是多少你以往看過哪些春節檔電影
春節檔電影所創造的最高票房,當屬2021年。2021年的春節檔以78億元創造了票房的全球紀錄。
總的來說,縱觀所有的春節檔電影,有些憑借著影片質量成功逆襲問鼎,有些卻在賣弄觀眾的情懷,導致影片的票房不盡人意。最後,希望疫情早日結束。
❼ 2022春節檔8部影片齊開預售
2022春節檔8部影片齊開預售
2022春節檔8部影片齊開預售,1月21日,距離春節還有10天時間,春節檔八部影片齊開預售。此次預售票房榜包含點映票房,2022春節檔8部影片齊開預售。
1月21日,2022年春節檔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四海》《奇跡·笨小孩》《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熊出沒·重返地球》《狙擊手》《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小虎墩大英雄》開啟預售,這也標志著2022春節檔票房大戰正式打響。
2022年影片類型多樣,囊括戰爭片、喜劇片、劇情片、動畫片等,有的名導、名演員加持,有的續集或品牌延續,各個都有來頭。
其中,備受關注的還屬電影《長津湖》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該片電影時長為149分鍾,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在結束了新興里和下碣隅里的戰斗之後,七連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巨的任務的故事。前作《長津湖》票房突破57億登頂中國影史票房冠軍,此番續集進軍春節檔,最終的票房成績也被業內看好,值得期待。
同樣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的《狙擊手》由張藝謀、張末執導,全片共96分鍾,該片聚焦了戰爭中的狙擊手,根據真實狙擊手群像事跡改編。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張藝謀首次進軍春節檔的影片。
由《我不是葯神》導演文牧野攜手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奇跡·笨小孩》也被不少觀眾期待,影片以平凡奮斗的小人物為主人公,片中易烊千璽飾演的少年景浩為了治癒妹妹並過上更好的生活,集結田雨、陳哈琳、齊溪、公磊、許君聰、王寧、黃堯、鞏金國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組成「奇跡小隊」,「葯神小隊」王傳君、章宇、楊新鳴也以全新角色的友情回歸,共同演繹平凡人眾生相。
在即將邁入人生的四十歲之際,韓寒向觀眾交出了自己的第四部電影。由他執導的《四海》第三度進擊春節檔,電影集結了劉昊然、沈騰、劉浩存、尹正等人氣演員,從此前曝光的預告片看,影片依然延續了「韓式」幽默的風格,其中也有不少《飛馳人生》和《乘風破浪》的影子,劉昊然為了塑造出不羈的小鎮青年形象,不僅染了黃毛,還學習了摩托車駕駛。
此外,春節檔必不可少的動畫片也勢不可擋,今年共有《熊出沒·重返地球》《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小虎墩大英雄》三部動畫影片。其中喜羊羊大電影時隔7年後再次回歸春節檔,與熊出沒正面交鋒,展開票房競爭。
1月21日,距離春節還有10天時間,春節檔八部影片齊開預售。
因為預售票房榜包含點映票房,而此前《熊出沒:重返地球》《喜羊羊與灰太狼筐出未來》都開啟了點映,所以在如今的預售票房榜暫列第一、二名。
不過除去預售票房,《水門橋》位居第一,《奇跡·笨小孩》第二,《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第三,《四海》第四,《狙擊手》第五,然後才是《熊出沒》和《喜羊羊》,而另一部動畫影片《《小虎墩大英雄》墊底。
從此前的11部影片到如今的八部影片,撤檔了三部影片,除了兩部冷門動畫影片之外,孟美岐夏雨主演的新片《我心飛揚》也正式撤檔。
受到孟美岐私生活風波影響,孟美岐整個演藝事業受到影響,該片也是遭遇抵制,雖然該片一直傳出撤檔的消息,但是並沒有正式公布,而如今悄然之間從預售表以及各大平台上撤出,上映時間也模糊化,預示著該片已經正式撤檔。而作為冬奧片該片錯過這一重要節點對它必然是不利的,當然即使如今強行上映,還是會遭遇慘淡狀況。
該片是徐崢監制的影片,作為又一次沖擊春節檔,徐崢顯然又敗了,上一次受到疫情影響,《囧媽》不得不選擇網路播出,比起其他撤檔影片來說,《囧媽》效果並不太好,如今再次受阻,只能說徐崢與春節檔無緣。
對於其他影片來說,《水門橋》無疑還將成為最大贏家,前作《長津湖》的大獲成功,加上春節檔的加持,該片更是被大眾預測票房要超60億,當然也是有著極大可能。而主演易烊千璽的另一部影片《奇跡·笨小孩》也是被寄予厚望。
暫列預售榜前兩位的動畫影片《熊出沒》和《喜羊羊》也是意義重大。
這是兩部動畫影片時隔六年再度春節檔相遇,作為兩大國民動畫IP,《熊出沒》《喜羊羊》都是擁有著龐大的觀眾群體,從小熒屏到大銀幕,兩大IP早已做了很多,當然在歷經多年之後,如今的市場愈加成熟,對於兩大IP來說是更為有利。
首先來看《喜羊羊》,從2009年開始,它開始進軍春節檔。
歷年票房表現:
2009年《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1億
2010年《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1.24 億
2011年《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兔年頂呱呱》1.38 億
2012年《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1.67 億
2013年《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喜氣羊羊過蛇年》1.24 億
2014年《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飛馬奇遇記》8619 億
2015年《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6760萬 億
可以看得出《喜羊羊》大電影票房較為穩定,而且在早期能夠取得超1億的票房,足以證明這一IP的票房號召力,雖然在後來票房有所下滑,但是也並沒有太差。只不過遭遇了《熊出沒》的阻擊。
《熊出沒》大電影歷年票房表現:
2014年《熊出沒之奪寶奇兵》2.47億票房
2015年《熊出沒之雪嶺熊風》2.94億票房
2016年《熊出沒之熊心歸來》2.87億票房
2017年《熊出沒·奇幻空間》5.21億票房
2018年《熊出沒·變形記》6.05億票房
2019年《熊出沒·原始時代》7.17億
2021年《熊出沒·狂野大陸》5.95億
《熊出沒》一出場就是近三億的票房,而且也是已經推出了七部影片,最高票房高達7.17億,這樣的票房成績早已把《喜羊羊》甩在了身後,成為國產動畫電影第一IP,有著這樣的票房成績,《喜羊羊》早已艷羨,最終在沉寂六年之後,再次開啟大電影的征程,與《熊出沒》正面較量。
都是脫胎於劇集動畫,歷經多年發展,培養了一批忠實粉絲,當然對於《熊出沒》來說晚於《喜羊羊》,但是一出場就是王炸,不斷研究觀眾和市場,動畫劇集僅僅推出兩年就開始進軍電影市場,而且大獲成功,在這一點上,《喜羊羊》確實應該向《熊出沒》好好學學。
在如今市場愈加成熟,技術不斷發展的時刻,兩大國民動畫IP也應該不斷與時俱進,方才能適應市場,取得不錯的口碑和票房,守住固有的觀眾群體,不斷提升質量,那麼對於這樣的動畫電影必然是很多真人電影無法抗衡的。
疫情反復下,今年春節檔電影市場風雲變幻。
1月21日,2022年春節檔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四海》《奇跡·笨小孩》《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熊出沒·重返地球》《狙擊手》《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小虎墩大英雄》開啟預售,這也標志著2022春節檔票房大戰正式打響。
機構預計,基於單銀幕產出推算,2022年春節檔總票房有望達85億元。其中《長津湖之水門橋》前作《長津湖》於2021年國慶檔上映,目前已收獲57.74億元的票房,位居中國影史票房榜首位,續作於2022年1月13日宣布定檔春節檔,有望在春節檔初期率先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績。
預售正式開啟
1月6日,薛曉路導演的《櫻桃小丸子:奇幻筆記》取消原定於2月1日的公映計劃。此前一天,「開心麻花」電影《超能一家人》以「後期工作量巨大,無法按期完成製作」為由宣布撤出春節檔。
換言之,直到目前春節檔上映電影總數從11部進一步降至8部。不過,上映電影數量雖然減少,但競爭反而進一步加劇,近年來春節檔電影呈現明顯的「二八定律」,頭部的兩三部影片包攬約八成票房。
2022年春節檔影片類型多樣,其中,備受關注的還屬電影《長津湖》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該片電影時長為149分鍾,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在結束了新興里和下碣隅里的戰斗之後,七連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巨的任務的故事。
前作《長津湖》票房突破57億登頂中國影史票房冠軍,此番續集進軍春節檔,最終的票房成績也被業內看好。
同樣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的《狙擊手》由張藝謀、張末執導,全片共96分鍾,該片聚焦了戰爭中的狙擊手,根據真實狙擊手群像事跡改編。
由《我不是葯神》導演文牧野攜手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奇跡·笨小孩》也被不少觀眾期待,影片以平凡奮斗的小人物為主人公,片中易烊千璽飾演的少年景浩為了治癒妹妹並過上更好的生活,演繹平凡人眾生相。
今年春節檔,韓寒向觀眾交出了自己的第四部電影。由他執導的《四海》第三度進擊春節檔,電影集結了劉昊然、沈騰、劉浩存、尹正等人氣演員,從此前曝光的預告片看,影片依然延續了「韓式」幽默的風格。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21日,春節檔電影「想看」榜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水門橋》、《奇跡·笨小孩》及《四海》三部影片。此外,春節檔必不可少的動畫片也勢不可擋,今年共有《熊出沒·重返地球》《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小虎墩大英雄》三部動畫影片。
春節檔票房有望達85億
春節檔歷來備受相關上市公司的重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准備上映的影片,背後涉及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中國電影、橫店影視、阿里影業、萬達電影等公司。
1月17日,萬達電影召開「賀歲檔部署動員大會」,這標志著2022年賀歲檔各項工作在全國萬達影城全面啟動。會議要求,今年賀歲檔期間,院線全員要緊緊把握「效益效率雙向並進,全面提升全力沖刺」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到「精準把握、方法升級」,實現經營收入、會員轉化、品牌影響力等維度的全面提升。全員備戰,打好歲末年初業績「大決戰」
中國電影日前在回復投資者時表示,2022年春節檔影片中,公司參與出品的影片包括《奇跡》、《四海》、《熊出沒·重返地球》。果麥文化此前也表示,公司參投的《四海》預計將在2022年2月1日作為春節檔電影上映。
張藝謀導演的抗美援朝題材影片《狙擊手》背後出品方有光線影業和黎楓文化等。由易烊千璽主演的《奇跡·笨小孩》背後的出品公司包括壞猴子、夢將軍、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中國電影、阿里影業、萬達影視等。
2016年大片2019年,春節檔觀影人次呈現波動上升趨勢。2021年春節檔觀影人數同樣突破新高,達到1.6億人次,較2019年提升21%,場均人次55.8人,較2019年提升23%。2021年電影票價繼續上行,全年平均票價由34元上漲至37元,春節檔由2019年的45元上漲至49元。
回顧2021年春節檔,票房創歷史新高,含服務費總票房達78.4億元,疫情影響下的供需在春節檔集中釋放。
國安君安指出,基於單銀幕產出推算,2022年春節檔總票房有望達85億元。隨著我國電影銀幕數突破8萬塊,影院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備。若按照2021年春節檔10.38萬元的單銀幕產出計算,2021年底8.22萬塊銀幕有望在2022年春節檔產出約85億元的總票房。具體到影片上,史上最「擁擠」春節檔,《長津湖之水門橋》有望率先突圍。
天風證券指出,2021年電影行業整體仍處於復甦趨勢中,2022年關鍵影響因素仍在於疫情防控進展,並關注優質內容定檔進展。電影市場這兩年雖經歷寒冬,但優質影視內容及院線公司的長期邏輯未變,且有望提升頭部集中度,作為後疫情板塊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則板塊反彈可期。短期來看,春節檔作為電影重要檔期,預計票房集中效應仍將持續,建議關注春節檔相關公司,包括受益整體票房及影片的渠道內容復合龍頭。
❽ 2021春節檔票房創影史紀錄,你最喜歡春節檔哪一部電影
2021年,春節檔總共有七部電影:
1.《刺殺小說家》:該部電影是由路陽執導,雷佳音、楊冪、董子健、於和偉、郭京飛等主演的奇幻冒險電影。根據雙雪濤同名短篇小說《刺殺小說家》改編,講述了一名父親為找到失蹤的女兒,接下刺殺小說家路空文的任務。但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小說家筆下的奇幻世界,也正悄悄影響著現實世界中他們每個人的命運的故事。
2.《你好,李煥英》:改編自2016年出品的同名小說,賈玲擔任編劇,亮點是由賈玲、沈騰、陳赫、張小斐出演。影片靈感源自於之前賈玲參加《歡樂喜劇人》時表演的一個小品及賈玲親身經歷改編,片名中的李煥英是賈玲已故的母親,電影講述女演員賈曉玲在經歷“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後,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和她的媽媽成為成為閨蜜,觸摸自己年輕的父母和他們的夢想的故事。這個小品在《歡樂喜劇人》上表演的時候,很有熱度,很多觀眾都希望賈玲能夠拍成電影,賈玲最後還真做到了。
3. 《侍神令》:改編自游戲《陰陽師》,是由陳國富、張家魯監制,李蔚然執導,陳坤、周迅、陳偉霆等主演的。電影幕後班底堪稱世界頂級水準。本部電影的亮點之一就是陳坤和周迅的再一次合作。
截至2月15日24時,春節檔電影總票房已突破60億元人民幣,超過2019年的58億元人民幣,創下中國電影史檔期新紀錄。 截至2月16日9時,春節檔總票房已達61.75億元,《唐人街探案3》以超31億元暫列春節檔總票房第一,《你好,李煥英》超過18億元排在第二,第三名《刺殺小說家》達4.1億元。
我最喜歡的是《唐人街探案3》,《唐人街探案》前兩部就是我喜歡的,第三步延續了強兩部的搞笑、動作、懸疑推理,我覺得看點依然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