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牧羊犬的電影,
《阿寶的故事》《長毛狗》《靈犬萊西》《我不笨,所以我有話說》《乞丐皇帝》
望採納
② 動畫片瘋狂的牧場簡介
瘋狂農場——經典搞笑奶牛大戰
柯特妮·考克斯自從出演《六人行(老友記)》里神經質的莫妮卡之後就很少與觀眾見面,眼下,她在這部《瘋狂牧場》動畫片里獻聲,一定會讓影迷驚喜萬分。跟隨《天才兒童:吉米牛頓》上天一圈的派拉蒙公司,在成功收購夢工廠之後也再次興起了在動畫浪潮中急流勇進的念頭…… 在一個並不算偏僻的鄉村農場里,生活著這樣一群特殊的群體——一群喜愛唱歌跳舞的「派對奶牛」。尤其是當農場的主人們外出時,這群快活的「派對奶牛」總能給自己和同在這農場生活的其他牲畜夥伴們找些樂子。除了唱歌跳舞開晚會之外,他們還會時常想出各種花招來捉弄人類,好不快活。其中年輕的奶牛奧蒂斯(凱文·詹姆斯)便是其中最為活躍的一份子。他與老父親(薩姆·艾略特)及一頭老謀深算的騾子邁爾斯(丹尼·格洛弗)生活在一起。相比其富有責任感且頗具領袖風范的父親,奧蒂斯則顯得毛躁很多。每次唱歌、跳舞、捉弄人的勾當基本上都是他帶著小夥伴們最先挑起的。而思維活躍且聰明無比的奧蒂斯也從不掩飾自己的智慧,在時常上演「人牛大戰」中上演精彩的極限對決。這天,一向洋溢著歌聲和幸福氣氛的農場突然發生了極為棘手的變故——一群兇狠的野狼突然來襲。為了守護牧場,保衛農舍里所有家畜的安全以及幸福和諧的生活,當然還有日漸老邁的父親。一向調皮搞怪的奧蒂斯決定承擔起農場領袖之責,決定帶領家畜夥伴們與惡狼抗爭到底。
影片幕後:新技術為「搞怪」鋪路 如今,風行電影界的三維動畫長片自然要依靠愈發先進的製作技術作為生存的根本。尤其是計算機成像技術在軟硬體相繼更新的條件下亦愈發的顯示出水漲船高的局面。《瘋狂牧場》的場景與人物設計便是在CGI技術的大幅度提升後有了更加廣闊的發揮。這種名為SOFTIMSGEXSI的系統成為生產這部影片的主力軍。該系統主要用於各種活躍角色的生成,其獨特的無損角色生成工作流程以及能達到的照片級的真實感的製作工具,都給人們以深刻的印象。具體的如影片中動物毛發的效果,逼真之餘更能凸顯動畫電影的獨特魅力。特技師也因此能游刃有餘地製作出效果出色的動畫影片,因此片中的所有動物甚至包括被「演變」之後的人類以及其它CGI角色都相當的真實可信。派拉蒙為這部重量級動畫長片還特意請來了先前曾擔任過前三部《哈利·波特》魔幻系列影片的視覺效果的製作專家大衛·安德魯斯,有了此等高手的加盟,著實保證了影片出眾的視覺效果。因此,擁有色彩鮮艷的場景與活力四射的奶牛活動的影片,完全可以讓觀眾在影院中享受到一次別具一格且瘋狂的視覺大餐。
在能力上至少是在經歷上編強於導的洛杉磯人史蒂夫·奧德科克在莫大的好萊塢中也算是有不大不小的名號。當年出自他手的《天才小子:吉米》與《肥佬教授II》等搞笑故事都曾在好萊塢風靡一時,並為其贏得了「癲狂+天才」的美譽。因此,派拉蒙決定將他們這部2006年重點推介的動畫作品交由他之手。而奧德科克自然也不會輕易毀掉自己由來已久的「搞怪聲望」,繼續「將癲狂進行到底」。繼無厘頭的《神探飛機頭》之後,奧德科克更是有意把這部《瘋狂牧場》打造成動畫領域中搞怪系列的顛峰之作,並特別為其設計了無數令人驚喜且捧腹不禁的搞笑橋段。而影片中的主角——那頭善於搞怪的癲牛也更加討人喜歡。隨時准備在背後惡搞人類,顛覆性搞笑手法,頗為新穎。此外,影片的配音陣容也別具一格,雖稱不上星光閃耀卻也是名角雲集。在曾風靡美國十年之久的電視劇集《六人行》中扮演莫妮卡蓋勒的科特妮·考克斯以及曾勇奪艾美獎的丹尼·格洛弗等都將在影片中傾心獻聲,也必然會帶給觀眾與眾不同的感受。 影片簡評:動畫之魅,無人能抵 說到這里,「老生不得不常談」。好萊塢動畫電影市場已經著實成了一塊日漸明顯的「油水之地」。尤其是近年來動畫長片在暑期檔強勁的票房勢頭從未降低過。好萊塢列強也是各自為政、強取豪奪。歷史悠久的派拉蒙雖然無法和動畫業巨頭迪斯尼相提並論,不過其近幾年推出的動畫片也算叫好連連,其中不乏有風靡全球的《棉球方塊歷險記》,而《天才小子:吉米》更是得到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的提名。隨著這些個作品熱映,再加上游戲及漫畫產品等動畫後產品的也相繼問世,派拉蒙也充分嘗到了動畫帶給他們的不盡甜頭。年初,派拉蒙更是大手一揮,收購了有著「好萊塢動畫新貴」之稱的夢工場,使得其在動畫市場的競爭力大增,信心亦劇增百倍。另外,派拉蒙有《天才小子:吉米》成功的運營模式珠玉在前,加之夢工場優厚的成功經驗,使得《瘋狂牧場》有了不錯的亮相機會。其前期炒作也成了派拉蒙的拿手好戲,各種形式的試片會接連出現,而且公司還宣布要將電影改編成兒童讀物,並製作動物造型玩具,和電影來個捆綁銷售。不過,影片能否在動畫電影異常頻繁的2006年暑期,前有《冰川時代2》後有《汽車總動員》等名流的比襯下,取得優異的戰績,也著實值得商榷。「派對奶牛」們的魅力大小與否,只等上映之時了。
③ 求一些動畫電影,像三個和尚、九色鹿、大鬧天宮、寶蓮燈一類的
經典動畫片天書奇譚三個和尚大鬧天宮
鏈接:https://pan..com/s/1DmPQsCvi56rLm07CqFVMBQ
以歷史人物一休宗純禪師的童年為背景(和真正的一休禪師的生平事跡有很大出入),故事發生在室町幕府時期。曾經是皇子的一休不得不與母親分開,到安國寺當小和尚,並且用他的聰明機智解決無數的問題。
④ 命運石之門觀看順序是怎麼樣的
1、《命運石之門》(Steins;Gate,シュタインズ・ゲート)是根據5pb.製作的同名游戲改編,由日本動畫公司WHITE FOX製作的動畫作品,於2011年4月5日播放,全24話,外加1話SP收錄於DVD第9卷。
2、《命運石之門:負荷領域的既視感》是由WHITE FOX製作的動畫電影。電影作為《命運石之門》系列的第一部劇場版動畫,講述的是發生在電視本篇真結局及第25話OVA之後的全新故事。情節起始於2011年8月,以紅莉棲視角為主,講述了牧瀨紅莉棲和岡部倫太郎兩人跨越世界線的情感故事。
3、《命運石之門 聰明睿智的認知計算》,命運石之門×IBM推出新作動畫系列短片:IBM與《命運石之門》的合作企劃官網開放,並製作了新作動畫短片系列《聰明睿智的認知計算》,講述了IBM提倡的次世代認知型計算系統融入並改變了岡部等主角們生活的故事。
4、《命運石之門0》,2010年11月「β世界線」——主人公·岡部倫太郎跨越無數的苦難與悲哀,終究還是放棄拯救「她」的世界線。跌落失意谷底的岡部倫太郎。擔心著他的同伴們。沒能得到拯救的「她」將會變得如何?迎來新的角色,描繪而成的「零」之物語。
(4)牧什麼電影動畫擴展閱讀:
游戲劇情
澀谷崩壞之後的一年,秋葉原RAJIO會館的大廈樓頂上墜落了人工衛星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
以秋葉原為據點的三人發明小組「未來發明研究所」隊長,改不了中二病的大學生岡部倫太郎和他的夥伴們終日重復著古怪發明的開發。
2010年7月28日,岡部為了取得學分和同級的好友橋田至一同去了講義會場,在那裡,他們遇見了年僅18歲就成功在美國科學雜志刊登論文的天才少女牧瀨紅莉棲。
然而古怪的是,岡部在幾個小時前剛剛目睹了在RAJIO會館8樓暈倒在血泊中的牧瀨。更讓人費解的是,這一切在一周前發送給橋田的手機簡訊中都記載的清清楚楚。
⑤ 植樹的牧羊人動畫電影影評
《植樹的牧羊人》評價:寧靜而又充實的生活是現在許多人的嚮往,牧羊人種樹不是為了得到什麼,整篇動畫用素描的畫面畫出了豐富的意境。
整部動畫片充滿了詩意的敘述。與其說這是一個動畫片,不如說它是一個精緻的散文。淡泊而又意味深長,風格簡約而又意味深長。敘事代替了色彩和形式成為主角。
(5)牧什麼電影動畫擴展閱讀:
榮譽
影片在第60屆學院獎角逐中獲動畫短片獎。同時影片還參加了1987年戛納電影節短片類競賽單元的角逐。1994年,該片在動畫片界專業人士評選的史上最優秀的50部動畫片(英語:50 Greatest Cartoons)中名列第44位。
影片目前還在IMDB上評選的最優秀的短片類電影中名列第4位。2006年6月在法國安錫(Annecy)國際動畫電影節上評選出的「動畫的世紀·100部作品」榮登第五名。
⑥ 求一部動畫片的名字 !! 記憶中有這幾個因素:小女孩 孤兒 阿根廷 牧羊 外國動畫片
動畫電影院 《牧羊犬傳奇》(美國)
All Dogs Go To Heaven
編劇:大衛·N·魏思
導演:唐·布魯斯
配音:波特·雷諾茲等
故事梗概:
1939年的路易斯安娜。牧羊犬查理在他忠實的夥伴埃奇的幫助下逃出了監獄。查理重新找到他昔日的商業夥伴、夜總會的老闆卡菲斯,准備重整雄風再干一番事業,卡菲斯表面應付,實際暗地裡卻謀劃著除掉查理,因為這只有前科的狗可能會壞了他的生意。晚宴上,查理被灌醉帶到了臨海的小橋邊,卡菲斯和手下埃林把踩下油門的汽車對准了查理,查理落水身亡。查理醒來時發現自己在一片鮮花環繞的地方,一隻狗天使的出現告訴他他已經進入了天堂。天堂有一條默認的規則,所有的狗死後都會上天堂。他們的生命由一塊表來計時,如果錶停止了,就代表他們已經死了。雖然知道如果撥動手錶就會下地獄,但查理把自己的表上弦,找回了性命,因為他要復仇。
他一回來,就找到了自己的老搭檔埃奇,和他一起計劃報復卡菲斯的行動。但是在卡菲斯的住所里,他們卻發現了一個小女孩,她是個孤兒,卡菲斯收留她的目的是因為這個小女孩有一種特殊的能與動物交談的能力,在每次老鼠賽跑比賽前,卡菲斯就會通過小女孩得知老鼠們看好的冠軍,然後下注賭博獲得巨額的利潤。而她答應的幫小女孩找媽媽的許諾卻從來都不兌現。
查理和埃奇救出了小女孩並答應幫她找媽媽和幫助窮人,但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是利用小女孩賭馬賺錢,錢賺到了之後,雖然查理給她買了新的漂亮衣服,但他幫助窮人的承諾卻沒有兌現,於是查理把賺到的錢送給了一家貧窮的狗。看著小狗們爭搶比薩餅的可愛樣子,小女孩也高興了,但查理卻經常做著自己下了地獄的惡夢。當他終於為小女孩找到了一個合適的領養人家,他的時間也快到了,但幸運的是,他還是上了天堂。
感覺和這個很像!
⑦ 水墨動畫《牧笛》,一個小牧童的牛跑了,然後他吹著悠揚笛子,讓萬物陶醉... 小牧童吹的那個調子是什麼
這部動畫片的音樂 這只曲子是有音樂家吳應炬作曲的
你可以到這個網站上看看 有下載地址 以及樂譜 http://bbs.guqu.net/dispbbs.asp?boardid=12&ID=173079
..............................
水墨動畫
1960年中國誕生了兩種新的美術片形式:折紙片和水墨動畫片。
水墨動畫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它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水墨動畫片是中國藝術家創造的動畫藝術新品種。它以中國水墨畫技法作為人物造型和環境空間造型的表現手段,運用動畫拍攝的特殊處理技術把水墨畫形象和構圖逐一拍攝下來,通過連續放映形成濃淡虛實活動的水墨畫影象的動畫片。
水墨動畫片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60年代初試製成功的片種。一般動畫人物的造型,都是採用「單線平塗」,而水墨動畫片卻具有中國民族繪畫的優良傳統即水墨畫的特點。人物造型既沒有邊緣線,又不是平塗,而能從影片上表現出毛筆畫在宣紙上的效果。水墨動畫片為中國電影藝術實現民族化、群眾化,開辟了一條新道路。
1960年1月31日,陳毅副總理參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美術電影展覽會」時,對美術電影工作人員說:「你們能把齊白石的畫動起來就更好了。」同年2月(1960年3月),上海美影廠成立了由阿達負責人物和背景設計、呂晉負責繪制動畫、段孝萱負責拍攝和洗印技術的試驗小組,經近三個月的時間(1960年3月至1960年6月),使《水墨動畫片斷》試驗獲得成功。1961年7月,美影攝製成功了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宣告了中國水墨動畫片首創成功,該製作技術獲得了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中中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
從1961年到1995年(34年),上海美影廠共攝制水墨動畫片4部(1.小蝌蚪找媽媽1961年7月2.牧笛1963年12月3. 鹿鈴1982年12月4. 山水情1988年10月)(水墨動畫從一開始在中國動畫領域就不是商業片)。每一部都有其特色,都有創新,都有所前進。
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其中的小動物造型取自齊白石筆下。 與一般的動畫片不同,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充滿詩意。它體現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意境深遠。由於要分層渲染著色,製作工藝非常復雜,一部短片所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是驚人的。美影廠對水墨片投入巨大,製作班底也是異常雄厚,除了特偉、錢家駿這樣的老一輩動畫大師,就連國畫名家李可染、程十發(水墨動畫不僅是普通的動畫片,而且要比一般動畫更具藝術性,不同專業間的融合更緊密。)也曾參與藝術指導。正是因為這樣不惜工本的藝術追求,中國水墨動畫在國際上博得了交口稱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於同中國人的耐心競爭,日本動畫界甚至稱之為「奇跡」。可是也正因為藝術價值同商業價值的脫離,也使得水墨動畫面臨著無以為繼的尷尬。
六十年代的水墨動畫片
1.《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找媽媽》集體編導,背景設計:鄭少如、方澎年,動畫設計:唐澄、鄔強、戴鐵郎、阿達、呂晉、嚴定憲、矯野松等,藝術指導:特偉、技術指導:錢家駿,攝影:段孝萱、游涌、王世榮,1961年7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根據方惠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影片開頭是銀幕上出現一本素雅的中國畫畫冊,封面打開後,是一幅幽靜的荷塘小景,鏡頭漸漸向畫面推去,古琴和琵琶樂曲悠揚而起,把觀眾帶進一個優美抒情的水墨畫世界。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動起來,它們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什麼樣子,於是開始尋找媽媽……它們經過誤認金魚、螃蟹、小烏龜、鯰魚為自己媽媽的一個又一個波折,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它告訴人們一個深刻道理:有志者事竟成。影片里小蝌蚪活潑可愛,猶如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漫畫家方成說:「這部片子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可以說每個鏡頭都是一幅動人的畫面,使觀眾感到象是走進了藝術之宮。」法國《世界報》評論這部影片時贊揚說:「中國水墨畫,畫的景色柔和,筆調細致,以及表示憂慮、猶豫和快樂的動作,使這部影片產生了魅力和詩意。」1962年,茅盾看了這部影片,寫下詩一首:「白石世所珍,俊逸復清新。榮寶擅復制,往往可亂真。何期影壇彥,創造驚鬼神。名畫真能動,潛翔栩如生。柳葉亂飄雨,芙渠發幽香。蝌蚪找媽媽,奔走詢問忙。只緣執一體,再三認錯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認識不全面,好心辦壞事。莫笑故事誕,此中有哲理。畫意與詩情,三美此全具。」1962年影片獲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1961年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1962年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動畫節短片特別獎和1964年第四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1978年獲南斯拉夫第三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1981年獲法國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屆國際青少年電影節二等獎。(由於藝術性較一般的商業動畫高,所以獲獎的可能比一般的商業動畫大,水墨動畫在形式上具有更出色的藝術表現能力)
2.《牧笛》
《牧笛》是一部童話題材的影片,編劇特偉,導演特偉、錢家駿,攝影段孝萱,背景設計方齊眾,動畫設計鄔強、矯野松、林文肖、戴鐵郎,繪景方澎年、秦一真,笛子獨奏陸春齡(民族音樂首次被加入了水墨動畫之中)。1963年12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用抒情的筆觸,描繪了這樣一個故事:初夏的早晨,江南田野,一個天真活潑的牧童騎著水牛去放牛,做了一個夢,牛忽然失蹤了,原來牛被飛流千尺的瀑布所吸引。牧童喚它,它不動。牧童從風竹發出的音響有所領悟,削竹為笛,吹奏出悠揚悅耳的樂曲,水牛被笛聲吸引到牧童身邊。他騎上牛背,踏著暮色的田埂,悠然歸去……影片故事簡單,通過牧童「失牛、找牛、得牛」的情節,抒發牧童與水牛間的親密關系,最後牧童用竹笛的音樂戰勝了代表大自然的瀑布,贏得水牛歸來,從而完成影片的主題:「藝術高於自然。」影片中水牛是根據畫家李可染的風格(水墨動畫形象一開始就是從傳統繪畫中提取出來的,帶有天然的藝術性)繪制的。李可染畫的水牛,氣宇軒昂,質朴無華,有獨特風姿。為了這部影片,他特地畫了十四幅水牛和牧童的水墨畫,給繪制組作參考。影片聘請山水畫家方濟眾擔任背景設計。《牧笛》背景採用了中國江南景色:小橋流水、楊柳成行、竹林幽深、田野風光。並借牧童一路找牛,展現中國山水畫中常見的高山峻嶺和飛流千尺的氣象,達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意境。整個影片充滿詩情畫意,是一幅清麗淡雅的放牧圖,也是一首質朴雋永的田園詩,又是一曲娓娓動聽的交響樂。畫面優美,意境深遠,節奏流暢,給觀眾以美的享受。
影片完成不久,極「左」思潮使影片不能與觀眾見面,在片庫禁閉了十多年。重新上映之後,立即受到國內外的一致贊揚。1979年獲丹麥第三屆歐登塞城國際童話電影節金質獎,1980年特偉去美國講學時,帶去《牧笛》,美國觀眾看了後發出陣陣掌聲,說:「實在太美了」,「簡直是奇跡」、「這真是完全中國式的動畫片。」1981年日本動畫協會舉辦「中國美術電影展覽」時,觀眾看了《牧笛》後,深感驚訝。一位日本動畫人士在留言簿上寫道:「當聽到水墨畫能動起來,簡直不敢相信,可是,看了以後,真是大吃一驚。這樣的作品,是用什麼技術搞的呢,確實難以想像。能夠把水墨動畫製成動畫片,表明了中國人民對自己傳統藝術有很深的感情和深刻的了解,外人只能說是『了不起』。
新時期的水墨動畫片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美影大力進行撥亂反正工作,使中斷17年之久的水墨動畫片恢復生產。
1.《鹿鈴》
《鹿鈴》編劇桑弧,導演唐澄、鄔強,攝影段孝萱,美術設計程十發,背景方濟眾、方澎年,動畫設計常光希、陸青等,1982年12月美影攝制完成。這是部童話題材的影片,是根據廬山「白鹿書院」中一個有趣的傳說編寫的,並賦於新的內容;老葯農和他的小孫女在深山采葯時,救護了一隻受傷的小鹿。小孫女把小鹿領回家,細心照料,建立了親密的感情。在小孫女為保護小鹿而腿部受傷時,小鹿還代小孫女上集市賣葯和采購食物。後來在上山采葯時小鹿忽然遇到失散的父母,小鹿戴著小孫女贈送的銅鈴,依依不捨地和祖孫倆告別。這部水墨動畫片是在相隔近20年後恢復製作的,攝制組人員大部分是新手,加上電影膠片和洗印技術的發展,過去的技術條件和數據已不適用,這些都必須重新作出試驗和確定標准。經過一年多努力終於攝制完成。女導演唐澄運用水墨畫的藝術形式,使影片呈現出清秀、淡雅、抒情的特色。該影片1983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和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同年7月獲蘇聯第十三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特別獎。
2.《山水情》
《山水情》編劇王樹忱,總導演特偉,導演閻善春、馬克宣,攝影段孝萱,動畫設計孫總青、姚沂、陸成法、徐建國、金國忠,1988年10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描述老琴師在回鄉途中尋覓知音,找到一個漁家少年,結為師徒。老琴師循循善誘,少年聰穎好學,終成大器。高山流水之間,老琴師將心愛的古琴贈給少年,獨自走向山巔白雲之間,少年彈奏古琴,悠揚的琴聲,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師……影片把人物作為主體,對人與自然的關系做了相當和諧的結合,對於人物不佔重要地位的中國傳統水墨寫意山水畫有了突破和提高。攝影師打破前三部傳統逐格拍攝手法,對准原幅背景進行拍攝,再與逐格拍攝的動畫鏡頭相合成,充分發揮了中國水墨畫的特色。在處理師徒離別的影片高潮戲時,採用畫家現場作畫,攝影師現場拍攝的手法,再與動畫鏡頭合成,使影片充分顯示出藝術家們筆情墨意帶來的層次感和節奏感。這部僅18分鍾的影片,格調清新、灑脫、空靈、飄逸,將中國詩畫的意境和筆墨情趣融進了每一個畫面里。影片以景抒情,情景交融,那雲氣繚繞的山,那煙霧朦朦的水,虛中有實,實中帶虛,顯示出中國藝術的深厚傳統。同時,與之緊密揉合的各種現代動畫手法,把中國水墨動畫這朵藝術奇葩推向新的境界。在國內,該影片1988年獲第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首屆全國影視動畫節目展播大獎和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91年首屆上海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在國際上,該影片1988年獲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1989年獲莫斯科青少年電影節「勇與美」獎,同年10月獲保加利亞第六屆瓦爾納國際動畫電影節優秀影片獎,1990年獲加拿大第十四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短片獎,1992年獲印度孟買國際電影節最佳動畫片證書獎。
水墨動畫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它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1960年,上海美影廠拍了一部稱作「水墨動畫片斷」的短片,作為實驗。同年,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誕生,其中的小動物造型取自齊白石筆下。該片一問世便轟動全世界。
與一般的動畫片不同,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充滿詩意。它體現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意境深遠。
由於要分層渲染著色,製作工藝非常復雜,一部短片所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是驚人的。美影廠對水墨片投入巨大,製作班底也是異常雄厚,除了特偉、錢家駿這樣的老一輩動畫大師,就連國畫名家李可染、程十發也曾參與藝術指導。正是因為這樣不惜工本的藝術追求,中國水墨動畫在國際上博得了交口稱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於同中國人的耐心競爭,日本動畫界甚至稱之為「奇跡」。可是也正因為藝術價值同商業價值的脫離,也使得水墨動畫面臨著無以為繼的尷尬。
值得一提的是,「萬氏兄弟」對中國早期動畫片的貢獻以及萬籟鳴攝制的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已有人作專題報導。在此簡要介紹萬籟鳴的弟弟萬古蟾,我們已經從錄像帶看到很多中國大陸的剪紙片,追根溯源,剪紙片的創始人就是被尊稱為「二萬老」的萬古蟾。萬古蟾經過多次試驗,1958年成功拍攝了第一部彩色剪紙片,有別於西方很早就有的卻以黑色剪影形式出現剪紙卡通片。在以後陸續拍攝的《漁童》、《濟公鬥蟋蟀》、《金色的海螺》等影片中,技巧臻於成熟。萬古蟾和他的創作夥伴們汲取了中國皮影戲和民間窗花的藝術特色,使各種類型的剪紙人物或動物在銀幕上傳達出各自的喜怒哀樂,有的古色古香,有的精靈活潑。在剪紙人物(動物)的關節處,用細銅絲或者從撞球拍的貼膠處刮下的小黏粒聯結,然後把它們放置在攝影機前逐格拍攝。當然,也有個別片段是用動畫片的動畫繪制方法拍攝的,例如金魚游動、漁夫撒網時的柔軟擴散以及主角的搖頭等。就拿金魚的游動舉例子,那種輕紗般飄動的尾部動作,就不得不用畫在賽璐璐上的動畫片段來代替,只是畫法上仍採用剪紙的剛勁有力的線條,以免用動畫代替的鏡頭與剪紙片鏡頭之間出現明顯的差別。
到了80年代,剪紙片試用「拉毛」剪紙新工藝,出現了水墨風格的剪紙片《鷸蚌相爭》。「拉毛」工藝使《鷸蚌相爭》中漁夫穿的蓑衣和鷸的羽毛直接產生水墨暈染效果,拑攝過程比較簡單,不會像拍水墨動畫片那樣反反復覆繁瑣無比。後來,連羽毛工藝畫的特色也被剪紙片引用,把羽毛貼在剪紙鳥類的身上,裝飾與寫實兼備,使1985年出品的《草人》獲得好評。
剪紙片的攝製成本比動畫片低,缺點是剪紙人物的表情變化和轉面、轉身都不能像動畫片那麼靈活自如,動作有局限。當某一個鏡頭中的剪紙人物動作和角度須要大幅度的改變時,只能藉助於下一個鏡頭,而當下一個鏡頭中的人物動作和角度又須要改變時,不得不又依賴接下來的另一個鏡頭……於是,不斷的剪,不斷的畫,一部短短的剪紙片拍下來,同樣的人物,不知道要剪多少個。剪得再多,畫得再多,還是難以避免人物動作長久保持同一個角度的缺點,但這個缺點也正是剪紙片的藝術特色。有的動畫片,不是也很講究「酷」味,讓主角長久保持一個表情或者一個姿勢一動也不動嗎?
大陸的木偶片早期受東歐國家影響,凡是蘇聯有最新出品的木偶片,必定在美術電影製片廠多次放映作為工作參考用,連動畫系的學生也不止一次的從電影廠借調捷克木偶片《皇帝和夜鶯》、《仲夏夜之夢》觀摩學習。著名的木偶片導演靳夕,曾經在50年代遠赴捷克向木偶片大師特倫卡(大陸譯作德恩卡)學習,他在1963年拍攝的《孔雀公主》長達80分鍾,走的就是特倫卡的抒情路線。其中一長段孔雀公主南麻喏娜在刑場上向眾鄉親依依惜別的舞蹈,細膩動人,足以代表中國大陸木偶片的水準。拍木偶片的木偶腳底下,都一律用腳釘固定,塑料製作的四肢用銀絲貫穿,銀絲甚至貫穿到五指,使特寫鏡頭中的手指伸展自如。也有木偶不用銀絲,而在手腕、手肘、膝蓋等處裝置靈活的關節,也適合逐格拍攝。為了不同的表情,只能用「換頭術」了。
現在的水墨動畫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由於其製作過程繁瑣又耗時間,但並不是人們所理解的動畫作業都在宣紙上完成。我們雖然在螢幕上看到活動的水墨滃染的效果,但是只有在靜止的背景畫面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水墨筆觸,只有背景畫面才是如假包換的中國水墨畫。原畫師和動畫人員在影片的整個繪制過桯中,始終都是用鉛筆在動畫紙上作業,一切工作如同畫一般的動畫片,原畫師一樣要設計主要動作,動畫人員一樣要精細地加好中間畫,不能有半點差錯;如果真的要在宣紙上用水墨畫出那麼多連續動作,世上沒有一位畫家能把連續畫面上的人物或者動物的水分控製得始終如一。
水墨動畫片的奧秘都集中在攝影部門。畫在動畫紙上的每一張人物或者動物,到了著色部分都必須分層上色,即同樣一頭水牛,必須分出四、五種顏色,有大塊面的淺灰、深灰或者只是牛角和眼睛邊框線中的焦墨顏色,分別塗在好幾張透明的賽璐璐片上。每一張賽璐璐片都由動畫攝影師分開重復拍攝,最後再重合在一起用攝影方法處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也就是說,我們在螢幕上所看到的那頭水牛最後還得靠動畫攝影師「畫」出來。
工序如此繁復,光是用在攝影攝一部水墨動畫片的時間,就足夠拍成四、五部同樣長度的普通動畫片。難怪已初步掌握水墨動畫拍攝技巧的日本人回國後都不想輕易嘗試,對一切講究時效的西方卡通電影工作者來說,他們也不會花那麼多時間在每一張畫面上分解、描線、分層著色並且在攝影台上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固定和拍攝。中國人天生好耐性,能夠在一根發絲上雕刻佛像,在一粒米上鏤滿經文,用同樣的細心,再加上那麼多描線女工,著色女工和從不抱怨的動畫攝影師的合作,也使得水墨動畫片創造成功。當時的文化部長茅盾在感動之餘,還寫了「創造驚鬼神」的題詞案到上海呢。就憑著那種水滴石穿的功夫和毅力所創造出來的水墨動畫片,確實也引起西方國家、港台等地動畫界人士的贊嘆。《牧笛》中的牧童騎著水墨淋漓的老水牛從柳樹中穿出,走過夕照中的稻田,走向村莊。動作細膩,感情含蓄,完全是中國格調的動畫片,和狄斯尼卡通片中的趣味迥然不同。
⑧ 歐美動漫電影。五個字。牧字開頭
牧場總動員
⑨ 日本有一個動漫片講的是小小人 叫什麼名字啊 忘記了
是《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也是米林宏昌執導的首部電影。影片於2010年7月17日在日本正式上映。
影片劇情改編自英國作家瑪麗·諾頓的奇幻小說《地板下的小人》,將原作舞台從1950年代的英國遷移至2010年的東京都小金井市,講述生活在郊外房子地板下身長10厘米的14歲少女,與來此療養的少年相識的故事。
(9)牧什麼電影動畫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阿莉埃蒂
14歲的小人少女,性格開朗但莽撞。與父母3人生活在郊外庭院中老房子的地板下。
2、翔
12歲少年,為了療養而搬到東京近郊姨婆的老房子里居住。剛到小屋時,偶然發現草叢中的小人阿莉埃蒂。
3、霍米莉
阿莉埃蒂的母親。為全家人打點借來物品的家庭主婦。有點愛操心、容易反應過度,很掛念女兒安危。
4、牧貞子
翔的祖母的妹妹,是翔的姨婆,房子的主人。性格沉穩,翔的母親對她言聽計從。
⑩ 求一部動畫電影,講的是森林中一群動物在月光下演奏,獅子是指揮,後來狐狸和狼扮鬼嚇唬其他動物
《打破神像的人》是我覺的最有趣的故事,大家不妨來聽一聽吧。
有一人,他窮的落花流水,給一個大戶人家做馬夫,這個人家很富裕,他問自己的主人:怎樣才能富裕起來呢?
主人認為這個問題很復雜,像一道永遠也解不開的數學題,但他好像很明白的樣子說:「只要買一座神像放在家裡供著,就可以變得富裕起來了。」馬夫信了。
過了幾天,富人就開始吃喝嫖堵,把錢財都花掉了。不過他死前卻在神像里藏了很多金幣。
他要死了,把兒子叫到身邊,說:「你不要把神像賣掉,寧願摔了也不要賣。」
他的兒子以為父親在說胡話,就沒當回事。可他窮的不行了。家裡只有這個神像值錢,就把他賣給了馬夫。
這個馬夫把他放在家裡。一年過去了,他仍然沒有富裕起來。一氣之下,馬夫把神像摔了。這時,金幣都出來了。他生氣的說:「我尊敬你的時候,你卻裝模作樣,我把你打碎了,你這時才知道來幫助我。」
道理:想富裕,就要勤勞,用自己的雙手和大腦去掙錢,才能富裕起來,不能靠別人。
我還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驢和馬》,古時候,有一個國家總是發生戰爭,所以,人們家裡都要養一匹戰馬,准備在戰爭的時候騎。
一個年輕人,養了一匹非常好的戰馬和一頭很普通的驢,戰馬每天都吃的很好。而驢天天乾重活不說,吃的也不如戰馬。
驢不明白,就問馬:你為什麼吃的好,還不用幹活?而我一天天卻很累?」
「我也不知道主人為什麼要對我這么好,但我知道每一頭驢都是要乾重活的。」驢不說什麼了。
不幾天,又要發起戰爭了。戰場離這個年輕人家很近,年輕人騎著戰馬去打仗了。
驢跑去看,他看見所有人都在打仗。這時候,他的主人被別人砍死了,馬在他身邊很難過。敵人看不過去,把馬也砍死了。
驢回到家,傷心極了,知道主人為什麼對馬這么好了,它也不計較了。
安逸的生活的背後是時時刻刻都會發生危險的,代價實在是太高了,而忙碌的生活,看似艱苦但卻可以平安無事。
是不是這個故事太有趣了,還想再聽一個嗎?那我就再講一個《牧人和驢》的故事吧。
一個牧人在打獵的時候,發現了一隻小狼,他見它可憐,就把它抱回家,和狗一起養著,它們長大後,就看護羊。
有一天,一匹狼夜裡來叼走了一隻羊,狼就去追,可這羊已經被咬死了,它就和那一匹狼一起吃羊,它這時候才發現,羊肉是那麼好吃。
回家後,它什麼都不想吃了。又有一天,狼又來偷羊,家狼就假裝去追那隻狼,跑出去後,就和野狼又一起吃羊。
野狼好幾天都不來了,狼就把羊叼來和狗一起吃。這一切都被牧羊人盡收眼底,第二天,他就把狼給殺了。
人不能相信惡的東西,有句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確是這樣。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