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啥美國電影的票房在大陸普遍很高
不一定,像桃總出演的神奇四俠1-2就票房慘敗,就連飾演霹靂火的桃總,在回憶神奇2的歐洲首映禮上倉皇逃走,都坦誠道:
「這些掙扎的原因或許在於,我總是在宣傳一坨屎。要把一部這樣的電影吹出花,還要讓人們都去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知道自己就是個大騙子,別人一看就知道你在撒謊。」
所以這也不是絕對的,但總體來說美國大片確實比國產片有很多優勢。
⑵ 在美國票房很高的中國影片都有哪些
客觀來講,中國影片在美國的票房很高的有《英雄》、《卧虎藏龍》以及《霍元甲》三部,是對於中國電影在美國上映後的來講是票房成績中名列前茅的三部劇了。如今中國影視行業緊追美國的步伐,算是全球第二大的影視市場了,因此美國有不少的影片也會選擇在中國上映,而中國也不例外,有些電影也會選擇在美國上映,就如上述的三部電影,不僅讓美國人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種種元素,更是獲得了很高的票房。
一、《英雄》美國票房:5371萬美元/大陸票房:2.5億人民幣《英雄》是張藝謀指導的商業國產武俠大片,由李連傑、梁朝偉等人主演,講述了秦國統一天下後,六國殘余勢力集結各路殺手試圖暗殺嬴政的故事。該影片一經上映就大受國外好評,因此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外語片等榮耀,這是一部面相全球化的影視力作,在當年更是空前絕後,票房成績已經超過了國內,迎來了中國在國際影視市場的時代。
你還知道哪些中國影片在美國票房很高的?歡迎在下方評論里留言。
⑶ 美國電影在中國票房為什麼比美國高
美國電影在中國票房比美國高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口多,看電影的人也多,票房自然也就比美國高了。
2、匯率方面的問題,中國是以人民幣算票房,美國是以美元算票房,人民幣沒有美元值錢,所以看起來中國票房高。
⑷ 為什麼美國電影在國內大多數都能破億票房
因為不是所有的美國電影都能在國內上映的,能在國內上映的,一般都是票房有保障,質量很好,參與演員是很有名氣的。而且我們國家隊在國內上映的電影也是有篩選的,所以很少有爛片能在國內上映,你想想進來的美國片子都是質量好的,然後他們的那個演員又是在國內有粉絲基礎的,這樣一相加,而且電影的質量也不錯,票房不就很好了嗎。
⑸ 為啥美國電影的票房在國內都高
你也不想想以美國電影界的競爭激烈程度,不是票房高的電影哪有引進國內拿龍標的機會?
-----------------------------------------------------------------------------------------
因為樓主的追問,所以我較真了。
以下是來自1905電影網電影年歷的2019中國公映電影數據,因為都是按月份分隔的沒有統計數據,所以全部數據都是我手打統計,花了我一個多小時可能個別國家有一點疏漏,但絕對不大。用2019年是為了舉例,合資片以數據中第一個國家為准。
1月份 共計51部
中國(包括與俄羅斯,寮國合拍):40
美國:7
日本:2
烏克蘭:1
加拿大:1
2月份 共計19部
中國:16
美國:1
日本:2
3月份 共計42部
中國:27
西班牙:3
荷蘭:1
美國:6
英國:1
泰國:1
日本:3
4月份 共計44部
中國:35
法國:3
美國:3
日本:2
印度:1
5月份 共計54部
中國:37
美國:5
俄羅斯:1
日本:4
德國:1
印度:2
法國:3
英國:1
6月份 共計51部
中國:39
日本:2
美國:6
捷克:1
俄羅斯:1
法國:1
印度:1
7月份 共計34部
中國:26
美國:3
日本:3
德國:1
阿根廷:1
8月份 共計55部
中國:47
日本:1
美國:3
英國:1
法國:1
俄羅斯:1
德國:1
9月份 共計53部
中國:47
美國:3
日本:2
泰國:1
10月份 共計45部
中國:38
美國:3
印度:1
日本:1
德國:2
11月份 共計69部
中國:59
美國:5
義大利:1
日本:1
法國:2
德國:1
12月份 共計57部
中國:42
美國:6
日本:2
法國:1
愛爾蘭:1
英國:3
印度:1
俄羅斯:1
從以上數據而知,美國電影共51部。樓主提及的德國為6部,法國為11部,日本為25部,英國為6部,俄羅斯為4部,加起來都沒美國多。
然後我們再看票房,看看是不是跟樓主說的大多數美國片都能好幾億,其他國家不行。
根據貓眼專業版的數據,我們可以得知,在51部美國出品且在大陸公映的電影中,只有29部破億,而其中12部不達3億,達不到樓主說的好幾億標准(我就當作3億理解了,理解成5億就更誇張),真正達到樓主所說好幾億的只有17部電影,大概只有0.33的比例。
再對比其他國家,日本的25部中,破億的有6部,大概是0.24的比例。法國最高的是何以為家的3.74億,1904將其歸入法國和黎巴嫩,貓眼歸入黎巴,除去它以外最高的小羊肖恩2隻有1727萬。俄羅斯最高為絕殺慕尼黑9181萬。英國最高為小豬佩奇過大年,票房1.25億,其次是波西米亞狂想曲,為9907萬。德國最高為海蒂與爺爺,2093萬。
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雖然美產片票房沒有像樓主說的那麼誇張,但面對他舉例的5個國家都是碾壓性的,那麼原因是什麼?
我要開始寫論文了。
流行文化。美國的商業電影流行文化毫無疑問是所有電影中最主流的,傳播最廣的,影響力最大的,舉例復聯4,誠然,漫威在國內有著非常多的粉絲基礎,但就憑這個真的能爭到中國影史第三,42.5E?樓主如果在復聯4上映後非首映時間去看電影,就會發現有很多人只是跟風去看,邊看邊納悶黃蜂女是誰王又是誰,這些路人里有很大一部分只是跟風看,為啥跟風?因為復聯4很火,火到好像誰沒看過就low了一樣,就好像在優衣庫搶芝麻街一樣的潮流。
日本文化夠火吧,可以說世界第二了吧,在歐美流行文化面前卻也只是個亞文化。例如天氣之子在日本拿下140億日元票房,國內卻只有2.88億。
成熟電影工業。我這里指的不是工業的全部,而是單純指它流水線的一部分,好萊塢的流水線製作工業,不敢說流水線出來的電影有多好,但絕大部分情況不會有多差,劇本再爛演技再尬,只要有好萊塢基礎的特效支撐,他就可以基本值回票價,如果在不知道看什麼的時候去電影院,好萊塢出品無疑是踩雷程度最低的,特別是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一群人,這也是美產片平均票房高的一個原因。相對來講,你說的那些國家,除了日本外,要麼就是如英國法國,電影題材接受程度相對較低,要麼就像俄羅斯一樣,質量就是不行。
看著爽。對,就這么簡單,大多數引入的進口片都是商業片,而商業片美國毫無疑問天下第一,比如我們再舉例一下,2019很火的非商業進口片是哪一部?大部分人都會想到何以為家吧,但即便如此,這部已經算很火的電影票房也只有3.74億,放在美產電影中只能排13,為啥?因為藝術片看著不爽。對電影沒有藝術追求的人是不會去看這類電影的,除非這電影比較火他想發個朋友圈。
然後回到我最初的觀點,美國電影在國內票房高的原因還有一個,進口電影大多隻會選擇沒有明顯爭議,尺度較小,名氣較大的電影,而1905中2019年美國電影就有314部(1905應該只收錄美國本土公映電影),也可以說,能進口的電影都是本身比較有票房保障的(想詳細了解請自行搜索分賬進口和買斷進口電影),即便如此也沒做到你說的大多數億,幾乎每部片都破億,這還是世界電影第一,電影工業吊打全球的美國。
這個答案還有不少疏漏不足的地方,但是你也不給我稿費,所以也就這樣吧。
⑹ 美國大片的票房為什麼那麼高
首先是消費觀,在國外看電影是屬於平民消費,節假日,全家看電影很普遍!接著,美國的電影產業已經異常的完善,有一系列的電影產業,就是產業鏈完善,這使得電影的質量相對優越,但僅僅是在硬體方面!然後,因為過硬的技術,電影就算是劇情奇爛,但是驚人的視覺感官是不會失去的!最後,全球策略美國大片的觀影群眾范圍廣,是面對著全世界人,電影在全世界的宣傳特別給力!
但是,我個人以為電影最重要的,還是劇情,在中國現在呢,電影人的敘事能力在減弱的時候,我們不得不佩服,美國大片!
⑺ 美國票房最高的十部電影第一名票房相當於三部戰狼2
世界電影票房收入最高的是《阿凡達》,票房27.88億美元。戰狼2票房50多億人民幣。
國產電影還是有相當的發展空間,未來可期。
⑻ 美國票房最高十大電影
美國票房最大的十大電影應該是美國隊長,鋼鐵俠之類的。
⑼ 美國什麼電影票房最高
目前起阿凡達第一,泰坦尼克號第二,這兩部都出自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⑽ 2019年最高票房美國大片有哪些
第一名《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票房27.9億美元
作為2019年的第一名絕對當之無愧,電影絕對是堪稱現象級的存在,更是打破了《泰坦尼克號》全球最高票房的紀錄,不僅如此,《復聯4》在國內也是提前全球最先看到,而且打破了引進電影的票房紀錄,達到驚人的42億,也成為繼北美之後,《復聯4》的第二大票房市場。
第二名《獅子王》票房16.5億美元
同樣來自於迪士尼的作品,時隔多年拍攝真人版的《獅子王》同樣是席捲了全球,同時,《獅子王》真人版在國內上映也展現出了極大的誠意,提前全球一周率先看到,但是,總體的票房只是算是中規中矩,並沒有達到漫威系列電影那樣的熱度。
第三名《蜘蛛俠3:英雄遠征》票房11.3億美元
同樣是來自漫威的電影,並且還是承接《復聯4》劇情,可以說有著很高的影響力,並且還是漫威第三宇宙的最終章,對於漫威下一階段的開啟有著承上啟下的左右,《蜘蛛俠3》也同樣在國內大賣。
第四名《驚奇隊長》票房11.2億美元
作為漫威系列第一部以女英雄登上的獨立電影,更是展現了女權形象,再加上漫威自身的影響力,更是席捲全球,也成為國內第一部破10億人民幣的女英雄題材電影。
第五名《玩具總動員4》票房10.7億美元
作為無數80、90後心中經典的系列動畫電影,可以說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在最新一部電影上映的過程中,盡管在全球大火,但是,在國內情況卻非常的低迷,甚至都不如同期上映的《千與千尋》,而且這部日本動畫電影還是時隔18年才登陸內地,也讓《玩具總動員4》的地位非常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