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楞嚴經完整電影

楞嚴經完整電影

發布時間:2022-10-17 17:45:21

1. 有沒有楞嚴經的動畫片啊 謝謝

暫時還沒有!

2. 能不能推薦幾個佛教或者道教的電影或紀錄片 純粹是想作為學術研究~謝謝了~

電影包括《小活佛》《玄奘大師》《棲霞寺1937》《一輪明月》
紀錄片包括《佛指舍利台灣行》《尋找香格里拉》《從當下出發》等等
推薦您下載一個佛弟子播放器,裡面很全的,一時我也想不起那麼多

3. 《首楞嚴經》電影的純音樂叫什麼

阿彌陀佛,您能提這個問題,說明您是一位有大善根的人,與《楞嚴經》有很深的法緣。
《首楞嚴演義》電影有多個音樂,我不知道您說的是哪一個,現將我知道的分享如下:
插曲:
《取水偈》編曲:馬騰飛,演唱:王千予
《娑毗迦羅》編曲:馬騰飛、張迪,演唱:王千予
《戒池清涼》編曲:馬騰飛,演唱:張迪
《征問詰討》編曲:馬騰飛、張迪,演唱:桑吉平措
片尾曲:《楞嚴咒咒心》

配音專輯:
《Buddha Spirit》編曲:Anael & Bradfield
《大乘天》編曲:程池。
《鳳蝶》編曲:梵天Bonten

並願您精進修行,明達佛理,早成正覺。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

4. 楞嚴經主要講什麼

楞嚴經主要內容:

一、修學【安樂道】:

1、講的是我們剛開始皈依佛門,我們依止的是一念的信心,我們相信三寶的功德是甚深廣大的,我們相信因果絲毫不爽,依止這一念的信心,開始積集善業,做很多護持三寶的慈善事業。

2、階段當中,主要是一種業力的修學。但是這個時候,因為缺乏智慧的觀照,所以在整個過程當中,【雖修善業,心不安穩】。就是我們修了善業以後,我們總覺得弟子心不安,我們會有一種沒有家的感覺,因為你在修善業的時候,你依止的是一個【攀緣心】。

3、攀緣心的特色,我們的心是住在外境的─【心有所住】,而外在的環境是變化的,你根本作不了主,所以在整個階段當中,我們總覺得內心有一種不安的感覺。但我們透過這樣的善業,可以成就來世暫時的安樂,所以智者大師把它判做安樂道。

二、佛道之說:

1、學佛時間久了之後,我們覺得自己還可以再進步,就從安樂道轉上了【解脫道】:我們開始很慎重的學習佛陀所宣說的經典、慢慢的開啟心中的智慧,我們遇到人事的時候─【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不再隨外在的環境而轉,開始【把心帶回家─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

2、外在的因緣不管怎麼變化,它只是我一個生命歷練的所緣境而已,智者大師把它判作解脫道。也就是說,一個凡夫他在整個生命當中,他開始走上了出世的聖道,他內心聖道的力量開始生起了;因為他懂得迴光返照,以正念【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來息滅他心中的顛倒想。

三、所講的,都是降服諸魔,制諸外道的,從一開始到終了,每一句都是諸佛的心地法門,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用途,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奧妙,都具足不可思議的力量,即使只念一字、一句、一會,或念全咒,都是驚天動地,所謂驚天地,泣鬼神,妖魔遠避,魑魅遁形。

四、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

五、楞嚴經包括:序分、三番破識、十番顯見、剖妄出真、會通四科、圓彰七大、審除細惑、從根解結、二十五聖圓通章、四種清凈明誨、楞嚴神咒、十二類生、歷位修證、七趣、五十陰魔。

(4)楞嚴經完整電影擴展閱讀:

1、.《首楞嚴三昧經》卷上載:首楞嚴三昧非初地乃至九地之菩薩所能得,唯有十地菩薩能得此三昧。所謂首楞嚴三昧,即修治心猶如虛空、觀察眾生之諸心、分別眾生諸根之利鈍、決定了知眾生之因果等共一百項。是故此三昧並非僅以一事、一緣或一義便可了知,因為一切禪定解脫三昧、神通如意無礙智慧,皆攝住首楞嚴中,譬如陂泉江河諸流皆入大海。

2、楞嚴法門之精要,一言以蔽之,即是首楞嚴三昧。雖然其他經典也講種種三昧,甚至三昧的修法,然而最完整、圓滿的,莫過於本經所開示的首楞嚴三昧。

3、《楞嚴經》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

5. 凡墮過胎想懺悔之人必須要看的電影《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類似這樣的電影敘說道理的還有那些

如果對佛學有興趣看這個你會有大發現,這才是佛教終極秘密!
1.佛成佛以後,首先直接的給眾生開示了「次第一心三藏」,即《華嚴經》,准備講明「次第一心三藏」的當下開示「一心三藏」就可以圓滿。但是發現事與願違,許多人不能接受。他們有的執著苦修苦證,有的執著自然外道,有的執著求神通術。。。當時印度就有96種外道。無奈之下佛只有一步步引導,不與這些外道打成一片就意味著沒有人會聽佛的開示。2.為了破這些外道,佛講了《阿含經》,十二因緣法等進行接引,用因緣法來破自然外道法等,欲使小乘人得到他們的「果位」。這個果位即小乘人的阿羅漢,辟支佛。屬於不了義二乘人的果位。所謂不了義是指這個所證是有漏的菩提。3.佛又針對眾生不同的喜好執著,比如有的人喜歡執相修行,有的人喜歡執空修行等,都為他們講各自的經典進行進一步的引導:藏教菩薩 → 他們的發心很大,執著在事相上來行持,也就是說他們是執相修行,行有為法,比如念佛念咒,拜佛拜懺,只懂得拜有形相的佛,不懂得拜法界佛,天天有為的去行善,這叫有為法,有為法是生滅法,不能成佛。因為佛法不講善只講真。但是他們會得到很大的人天福報!但是因只有福德沒有功德(功德是必須明心見性開悟)我們修行人學佛目的不是為了得福報,那叫三世冤,第一世受苦,第二世享用自己的福報所得,第三世往下落至三惡道等,因此是白修一場不出輪回。 佛為了接引有緣眾生先入佛門再說,總比聞不到法強,因此為這部分執相才願意修行的眾生開示了《無量壽經》《地藏經》等,這是藏教菩薩所修經典。所以我們可以與古代的梁武帝比較一下,梁武帝建了四百八十座廟,度了十幾萬人出家,到最後還不得好死,達摩祖師直接告他說:「你沒有功德」。通教菩薩 → 這了接引藏教菩薩放棄有為修行更上一個層次,也為了把喜歡執空修行的人接引進佛門,佛用《金剛經》《六百部般若》來破執相修行的有為法,《金剛經》就是把有為法判為邪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講《金剛經》就是來接換《無量壽經》《地藏經》的。《金剛經》講得很清楚,「若人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怎麼了? 行邪法不能見如來。這是佛講的,所以我們念佛,拜佛,供養舍利,建寺廟有什麼用啊?!這些與成佛與你明心見性沒有關系,這些是修行而不是修心。所謂那些念佛 拜佛 供養舍利,只能做為佛法形式上的有緣輔助接引眾生的工具而已,不是成佛的方法,與成佛無關。想成佛要明理,深入經藏開了智慧才行。所以當今多少人在盲修瞎練一看便知,而且往往大家都去做的事就覺得是對的也跟風去做,不會理智的用智慧去分析,從而佔用自己大量的學法時間去跑佛事啊等,還覺得這是自己往生的資糧,這不是與佛做交易嗎?用世間人的想法與佛再做交換嗎?佛啊你看我今天放生放了多少了,念了幾千聲佛號啊,還念經咒多少遍啊,我一定能往生了,是不是佛啊?就是這種心理啊。因此造成「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這個通教就是指禪宗的修行,執空修行,破一切相歸空相,連佛的三十二相他都判為無明相,這叫禪宗的無為法。他執在空相里不出來了,他卻不知道空是對有而講的,空本身也是一種相,是空相。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非有相,非空相,但他能現有相,現空相,隨緣自在變現。真心本來面目是非有為,非無為,非不有為,非不無為. 禪宗所認為的這個「無為法」,通過禪定的功夫來修成的,是不是以有為之心 修無為之法?!所以仍然判為是有為法,以有為之心修無為之法,仍然是邪法。《楞嚴經》第六卷中文殊菩薩就把月光童子還有孫陀羅難陀一些人修的禪宗判為不能成就。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在《最上乘論》中講:修此法門「恆沙莫一,億劫希成」,就是講修行這個法門能成就的人是恆河沙數的人中難有一個人有這樣的根基,這個銀河系可能還沒有恆河沙數的修行人,即使有這么一個人修行,他還是億劫希成。可見是甚難成就的法門。別教菩薩 → 因此為了破掉眾生在有相與空相兩個相上的執著,接引眾生繼續探求真理,這個時候通過《華嚴經》,《圓覺經》開示眾生從亦空亦有兩個門而入,在禪宗見空性的基礎上,從空出有,比藏教通教更加圓融。這里的破掉不是世間法里的破,世間法講破是破掉不要了,佛法里的破是在相見性而不是破相見性。明白這個道理就是破了,並不是要把它破除掉不要。《華嚴經》,《圓覺經》為代表經典,來接換《金剛經》。所以從開始講「次第一心三藏」難以被人理解到繞了一大圈,眾生撞到南牆又撞到北牆,路都行不通,這才發現原來真的不能執著於一部經,人的境界在提升,就如上台階一樣,需要一個認知過程。這樣眾生就容易放下情執心,不再抱有先入為主的老觀念,解放思想,比較開明了。就像我們要過河,只能乘船,過了河,還要船嗎?有的人就是不肯丟下船,扛著船繼續行,以至於障礙了自己前行的進程。這時再看《華嚴經》,《圓覺經》那就比以前效果要好得多了,這才理解佛之前講的那些經那些法門啊是針對當時自己的根機而講,是應機施教。並不究竟。當時自己就那樣的境界,不能接受更深的指導。圓教菩薩 → 到了法華涅盤時,佛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對弟子們說:【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又講【唯此一真實,餘二則非真】(《請見法華經原文》):唯有這部經是真的,第二部就是假的。也就是認定這部《法華經》才是我佛所要講的,前面那些經典是引導你們最終流入此《法華經》的,也就是說,《法華經》是前面藏教,通教,別教里任何一部經的接換經,這是方便說,究竟說為:《法華經》為十法界任何一個國土中佛講的無量經中任何一部的最終接換經。此經破前的小乘因緣經及不了義大乘經。其實佛在成佛後當下就可以講此《法華經》的,《法華經》即前面所提到的「一心三藏」法理。佛就為了開示眾生一心三藏法理,但是當時沒有正法氛圍,講了人家也不接受反而會破法毀謗。因而佛講了這么多經往「次第一心三藏」上引導,因「次第一心三藏」就是為了最後講清「一心三藏」的輔助跳板!所以,如果你沒有學過三藏十二部經能接受這個《法華經》的話,那就不必先前的一大圈子的彎路,可以直取佛法精髓「一心三藏」,直取家園,回歸如來藏妙真如性。其實佛在之前41年的傳法中,無時不在講《法華經》只不過那時是旁敲側擊,暗示著講,給弟子們心裡留下一個痕跡。到了法華涅盤時,佛才全面的講,正式的講,直接的講,真話真說,指出弟子們必須受持此《法華經》這樣我才與授記成佛,這時佛已不問根性,只講唯一佛乘。。《法華經》全名稱為《大乘妙法蓮華經》,佛最後七年就為了講這部《法華經》。《無量義經》為《法華經》打前陣,《涅盤經》為《法華經》收尾。《楞嚴經》原名《妙法蓮華王》,與《法華經》是同一部經,《法華經》是總講,正面直接講,《楞嚴經》是細講,是從正反兩面講,把《法華經》要講的道理全面展開著講。主經就是《法華經》《楞嚴經》兩部大經。圓教佛法是從非空非有而入,遇有說空,遇空說有,非空非有當下即空即有。圓融圓滿圓通十法界萬法為當人當下一念當下隨緣變現。此法不立修證,不立階梯,無修無證,一步登天,印光祖師遺訓說為:「法華奧典,妙冠群經,聞即往生,位齊等覺」!等覺菩薩就是像觀音菩薩那樣的大菩薩的果位!

6. 首楞嚴演義電影怎麼看

該片基本上是按照經本及圓瑛法師的註解來進行的,可以說是對初學楞嚴者的寶貴參考資料。當然影片由於篇幅限制不能講得很詳細,但這並不影響它的初級入門先導作用。只是可惜,剛到要十番顯見,影片就結束了,所以說好戲還沒真正開始,盼望著賢者們能繼續創作,為初級入門學者製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7. 首楞嚴演義怎麼下架了

沒有下架。電影《首楞嚴演義》是中國首部佛陀經教電影,以真人演繹的方式將佛教經典拍成電影,帶領觀眾回歸佛陀往事的古印度,飽含浪漫的宗教文化情懷,並沒有下架,可以前往百視TV進行觀看。

8. 電影首楞嚴演義開頭的法師拋臂取經書,那位法師念的什麼經

好像是梵音的楞嚴咒。南無阿彌陀佛!

9. 首楞嚴演繹片中世尊頭頂放光念的是什麼咒

那就是楞嚴咒啊!佛祖一瞬間誦完楞嚴咒,讓文殊菩薩持楞嚴咒去救助阿難,以免被妖女所獲,失去戒體。這也埋下了後面說楞嚴經的因緣。

閱讀全文

與楞嚴經完整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看電影杜比 瀏覽:794
優酷電影怎麼把英文翻譯中文 瀏覽:716
如何拍成電影的感覺 瀏覽:379
最新電影西瓜影音天狼2017 瀏覽:250
國產真人游戲電影 瀏覽:705
電影合法伴侶資源 瀏覽:793
最新少兒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17
美國復仇者電影完整版 瀏覽:384
100個免費電影素材網站 瀏覽:642
萬能聯播電影怎麼保存到手機相冊 瀏覽:116
你的婚禮電影請柬圖片 瀏覽:531
怪物獵人電影百度雲資源鏈接 瀏覽:883
ar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667
抖音怎麼剪輯電影片段不算搬運 瀏覽:472
日韓愛情片免費電影網站 瀏覽:528
幻夜微電影 瀏覽:548
最新的動漫電影2021美劇 瀏覽:402
沈騰各個電影的票房 瀏覽:908
驚悚電影免費全集下載 瀏覽:346
韓國犯罪電影下載網站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