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首映為什麼在午夜12點
因為首映為第一次上映(是新電影),對應新的一天——凌晨0點即午夜12點。12點首映一般為大片或高人氣電影,午夜12點上映也是為大片造勢。所以部分電影放在的首映在午夜12點。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歷經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革命戰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等各個歷史階段;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再到立體聲,從黑白到彩色再到立體像(3D),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影都留下了優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時期,有《孤兒救祖記》等關注社會改造的進步電影;抗日救亡時期,有《狂流》、《中華兒女》等鼓舞鬥志、弘揚愛國主義的影片。
(1)電影票房為什麼一過12點就漲擴展閱讀:
首映顧名思義就是指新拍攝的電影首次公開放映。
電影首映式是為電影首映舉行的儀式,屬於電影宣傳的一個部分。在首映式中,電影的導演、主要演員一般都會出席,而且還會與觀眾進行互動。在這期間,媒體記者可以近距離采訪明星。
在儀式結束後,一般會播放電影,但是這並不代表電影馬上會全球公映,能在首映式看到電影的畢竟是少數,往往需要有入場票。
另外,同一部電影往往會再多個國家分別舉行首映式,盡管這些首映式並不是同時舉行,但也不可能讓演員們在兩三天內轉變全球,因此往往會有一些配角前往非主流國家。
新片舉辦首映式,旨在傳達包括上映時間、導演和演員等主創情況、影片賣點等信息。在成熟的電影環境中,如好萊塢,以上信息在首映式前就通過各種途徑傳遞給觀眾。換言之,好萊塢雖也有轟轟烈烈的首映式,但首映式絕不是新片宣傳唯一的重點。
2. 為什麼 2022 年大年初二電影票房就大幅度下滑了
大年初二大盤報收10.18億,暴跌29.86%。平均票價55元,較昨日下降1元;總放映場次50.86萬,同比減少8.65%,觀影人次1859萬,下滑超30%,最強最貴春節檔似乎有了一絲要提前謝幕的意思了。
《長津湖之水門橋》今日報收4.54億,比昨日下跌28.96%,2天累計總票房突破10億,接近11億。雖然高票價嚇跑了很多要去電影院過春節的觀眾,但作為影史冠軍續作,就算日子也不好過,但還是好過了其他同行。只不過按照這個走勢,春節檔票房、2月票房、甚至《水門橋》想再創新高,都有點遙不可及了。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今日報收2.09億,如昨日預料一般,非常輕易地就拿下了單日大盤第二名的寶座,跌幅非常少,僅僅不過2%,證明了喜劇片的天然票房號召力。即便主演馬麗近幾年的電影沒一個過5分,憑借著屢上春晚刷臉的牌面,收割觀眾的電影票還是如探囊取物。
《熊出沒·重返地球》今日報收1.04億,同比下降7.11%,跌幅也在可接受范圍。誰也沒有想到,歷屆春節檔的票房戰鬥力衡量單位居然在這個號稱「最強春節檔」的2022年,僅僅第二天就進入了前三甲。競爭對手的戰鬥力也太弱了吧?
《四海》今日報收1.04億,跟《熊出沒》的差距非常小,但票房環比暴跌54.17%,幾乎是一副要「暴死」的慘狀。誰能想到在春節檔輕松拿下十幾億的韓寒,其導演的新作會落到這步田地呢?到底是劇本的問題,還是導演的問題,還是女主角的問題,值得行業仔細研究,堪稱一個完美的反面教材。
《奇跡·笨小孩》今日報收9616萬,暴跌幅度也不小,達到47.02%,首個票房過百億的00後演員易烊千璽一番力作,口碑不錯,但現實題材在春節檔上映並非明智之選,觀眾很難會首選這部影片,而在票價高企的當下,去過一次影院的觀眾幾乎不會再去第二次,實在是可惜了。
《狙擊手》今日報收3028萬,下跌37.16%。大盤火熱,劣勢的影片才能一起分杯羹。如今「2022最強春節檔」自身難保,老謀子的新片也很大概率是個炮灰了。
3. 中國電影票房近幾年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因為自2015年來,中國電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走上質量提升、產能優化的新階段,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取得雙豐收。特別是國產影片不斷提高創作水平,不斷豐富類型品種,受到了市場和觀眾歡迎。
與往年電影市場的表現不同,2015年高票房電影層出不窮。《速度與激情7》以24.26億元改寫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紀錄之後,不到半年,《捉妖記》以24.38億元將這一成績再度改寫。
4. 為什麼今年春節檔電影票價那麼高是何原因導致的
其實每年春節的時候去電影院看電影票價都會變高,這個是相相對於平時電影票價而言的。而今年春節檔電影票有些城市達到了三四百一張的水平。這個其實是有很多原因綜合造成的一個現象。
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就是因為從去年年初開始的新冠病毒的疫情。自從疫情開始,春節檔的電影陸續延遲下播,包括有些電影甚至不能上映。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還是不能夠去電影院聚集觀看電影,導致很多電影院,不能承受這么高的成本。所以去年一年直到現在全國關閉了很多的電影院。而今年年初許多電影也都正常上映,並且可以到電影院去觀看。
甚至電影票賣價這么高,還是有人買不到票,會有這種情況出現,或者說自己想看的電影,已經排到了好幾天以後。但買不到也不要傷心,就擺好平常心吧。
5. 是不是因為電影票漲價 票房才那麼高
這是一部分原因,當然你不能忽視電影本身的魅力,如果是大片的話自然會有很多人去看。還有就是電影院把這部片子的場次排滿,下掉其他的電影,觀眾沒辦法只好看這部片子了。當然瞞報謊報數字的情況也不是沒有。你如果有學生張應該可以半價優惠
6. 關於電影票房的問題
最終統計過後一般是不會再漲了,因為全國幾大主要的院線都下檔了,中國電影現在主要是靠院線放映。現在很多縣鎮的電影院都荒廢掉了,如果院線下當了,縣鎮電影院即使再放也影響不了大票房的
票房主要是靠幾大院線的票房統計,一般開始給出的票房都是估算的,所以集結號一開始是2.6億號稱,後來實際是2.31億好像
7. 2022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飆到56元,為什麼電影票價格會突飛猛漲
2022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飆到56元,為什麼電影票價格會突飛猛漲?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不清楚大夥兒如何看待當今電影票價的規模性增漲,那麼貴的電影票你能掏錢在春節期間去規模性的看電影嗎?
8. 電影票過年瘋狂漲價,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伴隨著春節檔預售的開啟,很多期待已久的影迷卻猛然發現,今年春節檔的票價貴到離譜,二線城市動輒百元起步,很多三四線城市、小縣城的中小影城都賣到了七八十元/張。
受春節期間客流量較大、黃金場經常滿場、春節影院加班人工費上漲等影響,往年春節的票價基本上都會較平時有所提升。尤其是在大年初一,因為是人流量的高峰,所以最近幾年每一年的大年初一,票價都會創歷史新高,往後幾天則會有所下降。嫌票價貴的消費者,可以選擇後幾日購票觀看,票價會下降不少。
9. 2022 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飆到 56 元,為什麼電影票價格會突飛猛漲
中國電影的票房創收已經極端依賴所謂運動式觀影。
這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奇葩之處。本來,大家對中國電影的最終預期是和成熟市場一樣:影院的普及培養出一大批有事沒事去電影院的新新青年,大家用穩定的消費給相關產業持續供血,由此形成良性的市場循環。但現實是,這個目標目前只在一二線城市部分實現,更多的新新青年們因為票價也好因為工作因為游戲也好,總之是沒有把看電影當成自己的日常節目。但他們又不是壓根不看,而是偶爾去看,不僅自己去,還帶老人伴侶孩子去。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某部爆款電影刷爆社交網路,或者某個特殊節日到來的時候。
這就是運動式觀影的內涵:絕大多數時間里的絕大多數影院門可羅雀,但在某個集中的節點上卻人滿為患供不應求。旱澇差距如此之大,以至於製作公司也好院線也好,不得不把收益的可能寄託在運動式觀影的發生上。
那麼在當下,什麼運動式觀影是最可預測的呢?春節檔。張藝謀的名字不能保證什麼,易烊千璽的名字也不能保證什麼,甚至連吳京,也可能產出像攀登者這樣的在國慶檔票房不上不下的電影。換句話說,沒有什麼導演演員題材能保證運動式觀影的出現,而春節檔可以。
因為春節就在那裡,它依然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傳統節日。而當看電影稀里糊塗地成為年味活動的一種,成為一種新的習俗之後,春節檔的觀眾體量就得到了保證。爆款電影的出現是必然事件,運動式觀影的發生也是必然事件,它甚至和電影的製作質量無關。還記得一七年的春節檔嗎?那個檔期齊聚了大鬧天竺西遊伏妖功夫瑜伽三部大爛片,還有乘風破浪這樣的平庸之作,但絲毫沒有妨礙它刷新春節檔票房新高。為什麼?因為無論如何,一家人總是要去電影院看電影的。電影爛不爛無妨,重要的是年味。最多最多在幾部大爛片里選那部不太爛的就好了。
票價飆升也是同樣的邏輯:多少公司院線一年就指著春節檔賺錢過活呢!既然加價幅度只要不超過過年預算(那肯定不到呀依然不夠一頓飯錢)你們就會來,那我幹嘛不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