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唐山大地震電影有什麼亮點

唐山大地震電影有什麼亮點

發布時間:2022-10-03 13:56:20

Ⅰ 唐山大地震講述的什麼故事

《唐山大地震》講述的是:

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跡生還,後被解放軍收養。

32年後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的悲感情節,再一次勾起了當代人們對那一段慘痛災難的回憶。

(1)唐山大地震電影有什麼亮點擴展閱讀:

電影《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場7.8級大地震將唐山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

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面對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絕境下無奈選擇了犧牲姐姐而救弟弟,這個決定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讓倖存者陷入一個震後32年的情感困境。

導演馮小剛說,這部電影的情感力量可以真正傳到觀眾的心靈深處,讓人反思在災難面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驗,是對人心靈的拷問。

當看到預告片中小女孩從雨中廢墟中醒來,周圍一片傷亡景象,哭著被人抱走的鏡頭時,母親徐帆不禁流下了眼淚任何一個母親做出這樣的選擇都會崩潰。

對於個人來說,在災難中生存下來是一種幸運,但不可否認的是,地震所帶來的後遺症,不僅僅是震後的生存問題,更可能是伴隨終身的心理問題。

電影《唐山大地震》表現了人在災難面前的脆弱,同時也關注了災後人們如何釋懷並擺脫心靈的枷鎖。馮小剛透露,電影的結局還是充滿了溫情,讓人從心裡感受到溫暖,給人帶來了生活的希望。

Ⅱ 唐山大地震影評800字左右~

希望樓主看過電影回來共鳴!

"唐山大地震"10大感動

《唐山大地震》無疑是本年度頭號催淚彈。達人鈞鈞看電影的場次是晚上21:40,整個影院依然座無虛席。而且盡管中間摻雜著稍許笑聲,但整個電影依然是讓看電影的不管男女,不分老少,都在偷偷擦眼淚。最後影院抽泣聲一片。大家無不被整個《唐山大地震》的電影感動,應該說馮小剛奉獻給了中國人一部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災難大片。請跟隨達人鈞鈞一起看看《唐山大地震》的10大感人瞬間。

感動瞬間1:開場對唐山大地震發生瞬間的重現。有了《集結號》大型爆破場面的拍攝經驗這次馮小剛導演玩的更大。整個唐山大地震過程的呈現可以用慘烈觸目驚心來形容。當年看到一幢幢樓把一個個人埋在底下的時候,當你看到一個個衣不蔽體的倖存者抱著親人屍體痛哭的時候,就如同我們看汶川、玉樹大地震的新聞報道一樣讓你淚流滿滿面。特別是女兒在窗邊喊了一句「媽媽」的時候,徐帆一聲要把命喊出來的「來啦!!」讓人體會到母愛的力量。許多人被大地震中的那種偉大的母愛感動。

感動瞬間2:徐帆扮演的母親哭丈夫,以及懇請大家救埋在石板下面的龍鳳胎的時候。救助人員說兄妹二人被分別壓在石板的兩頭,就這個就會壓住另外一個,只能救一個。你要救哪個?徐帆瘋了一樣的哭著喊:「都要!兩個都要!」但事實是只能救活一個,最後徐帆低聲說:「救弟弟」。我想心碎的不僅僅是眼角落下淚水的姐姐,還有每一位觀眾。哪個孩子都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這樣的選擇題你讓當媽的怎麼選?

感動瞬間3:徐帆的婆婆,從濟南趕來。要接孫子到濟南。一個地震中的母親,丈夫女兒都在地震中喪生(後來女兒奇跡般的生還)。她只剩一個兒子,但婆婆也沒有了兒子只剩一個孫子。當媽的沒辦法,只得答應婆婆接走兒子。後來送兒子上車站,小姑子在車窗看著徐帆說:「媽,你把孩子帶走等於是要了雲娟的命啊。」當長途汽車停下來,兒子飛奔向徐帆的時候。鏡頭給了徐帆一個大大的特寫。那個喜極而泣的母親的笑容,讓所有人淚流滿面。

感動4:張靜初扮演的王登的養母病重在床,即將離世。兩個暑假都沒回家看看母親的張靜初被父親陳道明告知仰慕病情來到病床前。這場戲堪稱經典。三個演技派演員的氣場飈到了一起。陳瑾扮演的要強的母親突然對女兒說了一句:「這個表和我和你爸的存摺都給你,你也長大了,應該去找你的親生母親。我知道你恨我,但我這個時間上最在乎的人只有你爸爸和你。你能吻我一下嗎?」陳瑾那有些呆滯和僵硬的動作把一個重病卻堅強的母親表演的淋漓盡致。而陳道明更讓人稱絕。在鏡頭上一直只有一個背影。可當轉過身來的一剎那,鎮定的眼睛突然瞬間淚流滿面。並伴隨著重度的抽泣和呼吸聲。把一個革命軍人的堅強和面對妻女的鐵血柔腸演繹的淋漓盡致。讓人淚流滿面。

感動5:王登帶著已經5、6歲的私生女女兒點點回家看父親時,父親問「你這幾年去哪裡?你躲在哪裡?」張靜初扮演的王登說:「我沒有臉見您。」陳道明:「那寫封信,打一通電話總可以吧」王登:「我怕您擔心」.一直很平靜的父親突然怒了!有點蜷縮的變老的身體卻重重的拍著沙發嚷道「我天天都在擔心!」;一句話讓人體驗到身為養父對這個地震中領養的女兒的無微不至的關心。讓人感動人間之情無處不在。

感動6:故事漸漸切近主題。在父親陪女兒和外孫女放風箏的時候,女兒終於跟父親打開了話匣子。其實32年來她根本沒有忘記她的母親。但是她為什麼這么多年來沒有去找過母親呢?她告訴養父當年有一個活著的機會擺在她面前的時候,在究竟是救弟弟還是救姐姐的問題上,她在石板下清楚的聽到了母親說:「救弟弟」。就為這一句話,她恨了母親32年,這是她心裡永遠的陰影。這個事情沒有對錯,我們體會到的是地震在幼小生命里留下的陰影。

感動7:張靜初和李晨扮演的弟弟深入汶川地震災區。可以說電影前半段我並沒有看出張靜初多少演技來,就是從跟陳道明道白自己的心理陰影後,我才看到她戲劇的張力。在這一大段的救援畫面中,透過張靜初和李晨不多的台詞,看著幾乎如同紀錄片般展示的汶川大地震的救援畫面。我們感動的是回憶,那個伴隨了每一個中國人記憶的512汶川大地震。回憶讓我們集體落淚。

感動8:角色無大小,戲精永遠是戲精。就像當年蔣雯麗在《霸王別姬》里精彩的幾分鍾亮相一樣。在《唐山大地震》中更有一個幾乎只有一場戲的劉莉莉。就是當年那個憑借《籬笆女人和狗》中巧姑一角走紅的劉莉莉。在《唐山大地震》中她客串了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汶川地震中的母親。為了救女兒的生命,同時為了保護解放軍和志願者的生命,她自己選擇了讓救援隊鋸斷女兒腿的救援辦法。最後看著女兒被抬出來,她一遍又一遍的大喊:「媽對不起你,我要找女兒的腿!」這場戲絕對讓每個人都撕心裂肺。
張靜初緊緊拽住奔向廢墟尋找女兒腿的劉莉莉

感動9:母女32年重逢,是整個電影戲劇化沖突的一個高潮。這場戲切入點非常巧妙。女兒看到了牆上忘了摘下的自己5歲時的遺像,就知道媽媽有多想她。遺像下面一盆西紅柿,媽媽說:「先吃個西紅柿吧,媽媽沒有騙你」這種小細節最讓人受不了。一個32年前的生活細節,地震前那個沒有吃到的西紅柿,成了媽媽心中永遠的傷疤。馮小剛抓細節的本領太強了!達人鈞鈞要大誇特誇的就是接下來徐帆的表現。當徐帆跪下的那一瞬間。你就能見識為什麼有人一直拿她和張曼玉媲美。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滴淚都能鑽到你心裡去。換句話說,不要說觀眾,就是哪個演員能碰到和徐帆演對手戲都是你的服氣,她會直接把你帶到戲中的情景。正如馮小剛說的「徐老師只會給電影加分。」這段戲我聽到了很多人忍不住的哭聲。

感動10:墓地看父親的戲。當母親把女兒的墓打開,從中取出一本本從小學到高中的課本的時候,當張靜初靜靜的蹲在地下抽泣的說出:「媽媽,對不起我對不起,我折磨了你32年,你怎麼過的啊!」我們再次被馮小剛導演說故事的功底所感動。你不得不佩服,在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這三個導演中,最會講故事的還是馮小剛。他善於用一切語言道具,用最直白的語言抓住中國最最普通的老百姓的心。有句話說「得民心者的天下」在電影這個天地里,馮小剛無疑做到了這點。在看完《唐山大地震》的那一刻,每個人都會覺得活著真好,都會禁不住想多關心一下自己的父母、兒女、愛人……一個電影能讓人為善,境界已經足夠高了。

Ⅲ 唐山大地震電影教育意義

《唐山大地震》體現了親情與同胞之情的大愛主題,帶給人們對人性的拷問和心靈的震撼。該影片引導青少年要愛心相伴,與人為善;互相理解,懂得感恩;用心生活,珍惜生命

Ⅳ 怎麼評價電影《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至少現在看來仍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於災難電影,內地影壇幾乎很少去涉及。而《唐山大地震》就是災難電影中的佼佼者。

方登又是幸運的,至少好有機會能夠等到有這樣的可以化解矛盾的機會。有些人可能從此再也無法從災難中醒來。這才是電影所要表達的內容。

所以,真是現在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才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Ⅳ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讓你覺得最震撼的場景是什麼

我覺得《唐山大地震》開場運用了電影特效,把大地震來臨時萬物崩潰的悲壯畫面逼真地呈現了出來:如成千上萬只蜻蜓慌亂的飛過車站、客廳魚缸里亂跳的金魚等等,這些場景比較震撼。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地震的無情,人性的脆弱,而最重要的是親情的珍貴,生命的堅韌。生活是美好的,它告訴人們,所有的災難都只是暫時的,災難不能摧毀人,它只會使人更加堅強,更加勇敢地面對生活。不禁感嘆,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幸福。這部電影讓我更加堅信親情是永恆的。一個可以傷害的人,只有真正無私的人愛他。這部電影,確實很傷感,很催人淚下,

Ⅵ 你覺得《唐山大地震》為什麼會獲得如此高的豆瓣評分

我認為是因為真的很感人。作為馮小剛的類型片探索新作,《唐山大地震》對於中國人親情的表現,達到了國產片的新高度。在一個情感愈顯稀薄的當今時代,這樣一部電影的出現,無疑將激起觀眾的內心波瀾,准確把握住了普通中國人的一根心弦。

縱觀近年來的一些影視作品,而像《唐山大地震》這樣充滿情意、富有感染力的影片,我已經很久很久很久沒有看過了,這次的遇見驚奇之餘,我心甘情願的被感動,流著淚看完了整部電影。幸好影片的最後還算溫情結束,給我們已痛的不能自已的心靈以些許的慰藉。逝者已逝,我們不可能永遠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生活是繼續的,生者當更加自強,創造幸福的美好生活,以告慰那些已逝者。

Ⅶ 《唐山大地震》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我不知道樓主的生活環境和教育背景,樓主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但我還是要反駁幾句。

1、抗震精神。在唐山地震後,唐山就弘揚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的抗爭精神。
2、唐山大地震不是值得紀念的事情,但卻是值得回憶的事情。作為歷史重大事件,也許這場地震不會影響當時的海南、福建、湖北、甘肅,但對唐山來說,那是毀滅性災難,作為唐山人和參與救援的人,都視它歷史事件,要永生銘記。
3、宣傳人情。繼唐山地震後30多年,中國的其他地方也有地震。但鄰居情、軍民情都變性了
4、增強抗震意識。也許影片中沒有提到多少,但同樣可以給觀眾帶來思考。如何預測地震,如何逃生,如何減少地震帶來的災害……
對於外地人來說,《唐山大地震》只是一部電影,看看熱鬧就淡忘了,但生活在唐山的人,經歷過地震的人,參與過救災的人,是不會有樓主這種感覺的。
再說了,阿凡達是個什麼東西,尤其是beijing人,錢多的燒的,去電影院看那玩意去!

Ⅷ 求唐山大地震影評

電影《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唐山,卡車司機方大強和妻子李元妮、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發生了大地震。為救孩子,方大強死了,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樓板壓在兩邊,無論人們想救哪一個,都要放棄另一個。元妮選擇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了母親作出的抉擇。 震後,元妮獨自撫養兒子,堅強地活了下來,劫後餘生的方登被軍人王德清夫婦領養,進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從此天各一方……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場7.8級大地震將唐山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面對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絕境下無奈選擇了犧牲姐姐而救弟弟,這個決定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讓倖存者陷入一個震後32年的情感困境。導演馮小剛說,這部電影的情感力量可以真正傳到觀眾的心靈深處,讓人反思在災難面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驗,是對人「心靈的拷問」。當看到預告片中小女孩從雨中廢墟中醒來,周圍一片傷亡景象,哭著被人抱走的鏡頭時,「母親」徐帆不禁流下了眼淚:「任何一個母親做出這樣的選擇都會崩潰,這種情感像噴泉一樣從我的身體里爆發出來,很久都難以釋懷。」「女兒」張靜初在看完預告片後也激動地流下淚水,她表示《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反映中國人情感的動人影片。 對於個人來說,在災難中生存下來是一種幸運,但不可否認的是,地震所帶來的後遺症,不僅僅是震後的生存問題,更可能是伴隨終身的心理問題。電影《唐山大地震》表現了人在災難面前的脆弱,同時也關注了災後人們如何釋懷並擺脫心靈的枷鎖。馮小剛透露,電影的結局還是充滿了溫情,讓人從心裡感受到溫暖,給人帶來了生活的希望。 給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一個「催淚彈」的評語,大概算不上不禮貌,還算是一個比較中肯的描述。電影的故事雖然起自一場記憶猶新的天災,但如果只是一部災難片,故事的演繹要脫開「形式大於內容」的套路,難度要大得多。馮小剛對此有清楚的意識,所以他給影片留下了足夠的空間,講一個帶著心理困局的家庭跨越30年的恩怨冷暖、親情善意與離散聚合,也留有足夠的空間讓這一切得以釋放。觀眾浸染在一波強於一波的感傷氣氛中,必然涕泗難掩。
影片賞析
不計成本打造地震場面 眾主創憶重拍經歷 《唐山大地震》作為一個非傳統意義的災難片,「如何真實表現那場毀滅一座城市和幾十萬人生活的災難」依然是整個創作團隊必須直面的難題,實際情況也是困難重重,幾經跌宕。「最艱難是對整個地震氛圍的營造,這個效果的營造對技術要求很高。我們的電影工業還是比較薄弱的,所以要有很多的外援,要請韓國的、英國的、南非的等等,大家一塊兒來做這個事。」 導演馮小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關於馮導提到的「地震氛圍」,監制陳國富也曾表示,「如何在技術層面真實反映地震實況,這個挑戰遠超出華語片技術水平。過去我們拍地震只是抖鏡頭,演員在想像中跟著動,鏡頭跟演員的震動無法同步,然後通過很多短暫的鏡頭連接在一起,眼尖的觀眾能察覺不是整個場景在晃動,是虛擬的。如果要達到真實的效果,要把景搭在整塊能震動的裝置上。另外,景還要分成震前跟震後,震垮的景不能單純用爆炸完成,必須符合災區的情況。電影中這短短幾分鍾的戲全是突破。」 在談到拍攝地震場面的投資時,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首次回憶起了這次的重拍經歷:「一開始我們運用了比較傳統的方法來拍攝,比如天崩地裂,房屋倒塌和震顫等場面,用傳統拍攝方法會限制導演的畫面感,因為這種方法通常不會有大場面的感覺,尤其是沒有一個連續感。首先觀眾看到的是很小的景別,其次鏡頭是不連貫的,這個肯定會嚴重影響視覺沖擊力。所以我們最終經過權衡決定更換另一種拍攝方法。劇組動用了目前最為先進的拍攝設備,讓景別的大小和鏡頭的連續性都達到相當高的標准,但這部分的重拍也把我們的拍攝期拖長了一個多月。」 據悉,王中磊先生所提到的「最先進的拍攝設備」學名是自英國的Motion Control攝影機(簡稱mcc),這種昂貴設備以前只在拍廣告時使用,它的原理是把機器放置完畢,把整個長鏡頭設計好,以後這個機器則可以不動,一層一層拍,每次完成一個鏡頭為六層。因為機器不動,人在那一遍遍拍,從現場看完全是人為機器服務。據製片人胡曉峰透露:「這台設備一天至少人民幣五萬,因為需要提前試驗和安裝,從英國來的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加上他們的差旅和指導費,就可想而知這個鏡頭是多少錢了。」 馮小剛導演透露,「因為mcc能保證每一次鏡頭運動的速度、角度和上一次的軌跡完全一模一樣,所以《唐山大地震》中有一些高難度的特效鏡頭,需要6次拍攝才能把鏡頭合成在一起做出效果,都是依靠mcc完成。」 大製作非唯一賣點 「以情動人」是核心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雖然是大額投資的成果,也是第一部國產IMAX電影,並在特效製作方面克服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但真正打動人的是這部電影中流淌的濃濃的中國式親情。 電影總製片人王中磊表示,「《唐山大地震》是華誼兄弟單片投資最高的一部電影,在製作部分的絕對投資上也應該是華語電影最高的之一,我們片中的演員沒有大明星沒有高片酬,預算幾乎都花在了製作上;同時影片是對電影類型的一種新的探索,我們覺得這部電影可以感動所有的中國觀眾,尤其在看到成片之後我們覺得它比預期的更加觸動人心。」 影片總監制陳國富表示:「討論《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如果關注點只在Imax或特效方面,會偏離了影片真正的力量,這部電影的核心還是情感的力量,家庭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同時,一部成功的讓人印象深刻的商業電影更多是兼具時代性和現代性的,而〈唐山大地震〉雖然講述的70年代開始的故事,但放在中國的當下則被賦予了更多的現代意義,他還提到:「《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其實不是關於地震的,他是關於我們要怎樣重新確立對家人和家庭的愛。這個提法在現在特別有價值,在中國走過一世紀的苦難後特別有意義,比強調人均收入提高還有意義。《唐山大地震》不需要跟任何好萊塢的大片作比較,它就是一部完全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電影。」 十大媒體主編深情寄語「中國人自己的電影」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圍繞一個家庭在經歷災難之後的聚散別離,時間和地點的跨度沿著幾個主要人物的命運軌跡延伸開來,堪稱一部中國人的心靈史詩,如同馮小剛導演在接受采訪時多次強調說:「《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內容大於形式的電影。往往拍災難片會拍成形式大於內容,但是我們這部電影,我希望它是內容大於形式。當然我們也會給觀眾看到那些非常有沖擊力的畫面,包括在視聽上的沖擊力,這些手段我們都會有。但是我們更希望把觀眾帶入人物的內心世界。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我覺得這部電影,它真正震的不是這些房屋,而是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成功了。」 憑借特殊的情感力量和主創們的創作誠意,部分媒體主編在看過電影之後,特地聯袂送上深情寄語,誠懇又情真意切,再次證明中國人對於「親情」這個永恆主題的不斷思考和堅持。 《唐山大地震》帶領我們回到了電影的原點,它讓人痛快地哭,之後讓人破涕成笑,它讓我們知道,電影還是我們記憶中的那個有生命力,能感動人,值得我們去珍視和反復回想的電影。

幫你粘的!呵呵!你也可以利用我們強大的網路來了解哦!

閱讀全文

與唐山大地震電影有什麼亮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絕對戀愛命令電影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948
魔童電影在線觀看高清 瀏覽:655
最出名德國戰爭電影 瀏覽:663
你懂夜間小電影 瀏覽:43
寡糖的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77
比較感人評分高的戰爭電影 瀏覽:892
漂亮的人妻中字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896
投敵古裝電影片段 瀏覽:688
百度網盤分享電影如何下載 瀏覽:795
阿凡達電影戰爭 瀏覽:624
短柄斧系列電影解說 瀏覽:288
電影是怎麼做到不泄露的 瀏覽:262
純情日本電影資源 瀏覽:51
寮國同性題材電影 瀏覽:12
電影電影票電視劇戰爭 瀏覽:255
微電影映客直播 瀏覽:904
神馬我不卡午夜電影 瀏覽:643
微電影做作爰 瀏覽:156
微電影如何布局 瀏覽:586
解放二戰電影完整版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