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調音師微電影想表達什麼

調音師微電影想表達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03 01:20:26

㈠ 調音師結局解析(從影片的視聽語言解析結局之謎)

文 六衡 字數:3726 建議用時:6分鍾

看過印度版《調音師》的朋友們,一定要記著看看原法語版的13分鍾的微電影《調音師》,和改編後的印度版相比,法語版無論是從電影的主題還是視聽語言,以及設置的懸念和印度版相比都更高一籌!

畢竟,這是一部僅僅憑著13分鍾的電影敘事和視聽呈現,就被二十多萬網友打出了92分的高分短片!同時,這部短片還獲得了2011年盧紋(Leuven)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2012年法國愷撒獎最佳短片獎。並在豆瓣最高短片中排名第三。

那麼這部短片究竟是因為什麼獲得如此成功呢?很多人看完短片都在疑問,男主最後被殺了嗎?

下面六衡將結合電影的視聽語言來說說自己對電影的結局、電影懸念的設置和電影的主題三個方面的理解。

電影的結局:調音師到底死了沒有?

六衡的理解 必死無疑!盡管導演設置了一個開放式結局,但導演已經通過至少3個方面細節暗示了調音師的結局。

細節1:調音師的自我獨白

在我演奏期間她不會殺我 !」此時的調音師仍在戰戰兢兢得彈著鋼琴,而房主太太拿著釘槍站在他的身後。

此前的調音師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寫滿客戶聯系方式的筆記本可能已經暴露,而這個是房主太太識別他「裝瞎」的關鍵所在。之所以會有這樣不合情理的內心獨白,是因為此時的他已經很慌亂,大腦已經失去了判別的能力!

調音師不可能永遠得彈奏下去,而一旦他停止,也就意味著生命的結束。這句獨白,只是他的自我欺騙,他仍沉溺在自我的幻想之中! 所以,按常理,音樂肯定會停止,他也肯定會被殺

細節2:電影背景音樂的轉換

調音師入場時的主旋律音樂在整部影片中,是一條主線,同時承擔著很重要的敘事成份。 電影開場,彈琴的音樂即出現,然後以主角獨白的方式進行閃回敘事,最後又通過這首音樂回到彈奏現場。

從始至終,主旋律沒有更換過。然而,在最後一幅電影畫面結束時,黑色字幕出現後,音樂卻被悄悄換成一首類似裝潢聲音的音樂。

這個音樂和上面六衡說的細節1中的獨白台詞相呼應,意在告知觀眾, 調音師彈的那首曲子停止了,他被房租太太處理了,房屋太太正在用裝潢工具和材料處理現場!

細節3:電影的最後一幅畫面

畫面定格在一面鏡子里的三人畫面間。鏡子中,房主太太拿著釘槍在調音師背後對著他占據了大幅畫面,而右上角處則是房主太太死去的丈夫詭異得坐在沙發上。

最後的畫面

有網友從房主太太丈夫安詳的死狀推測她的 丈夫應該是一名真正的盲人, 這點我是贊成的。否則他不可能如此安詳得接受太太的釘槍從自己的左邊太陽穴附近穿過。

而此時,房主太太的釘槍則對准調音師的後腦勺。調音師並非真瞎,他是裝瞎,但他後腦勺沒有眼睛。他此時聽到了房主太太高跟鞋扣在地板的聲音,但並不知道身後的人在謀劃著什麼。 同時,他因膽怯和慌亂,以及「迷信」自己的演技,認為只要自己不動,房主太太就會依舊像之前一樣「安靜」。

所以,調音師很可能和房主太太丈夫一樣,被她用釘槍毫無聲息的從後腦勺解決掉,最後詭異地坐在鋼琴前,就像沙發上的房主太太的丈夫一樣!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短片里主角的內心獨白,還是背景音樂,或者最後的畫面,都能推測出調音師被殺的結局。這是從視聽語言中的聲音元素和畫面信息推測而出,也是導演所作的暗示。

電影懸念的設置

盡管這部短片沒有印度長篇版本懸念多,但這里的懸念則更加緊湊,設置得也更巧妙嚴謹。 尤其是開場的前兩分鍾的鏡頭表達。下面結合電影里閃回前兩分鍾的鏡頭語言舉例說一說。

舉例:多處特寫鏡頭的鋪墊和暗示

特寫1 :鋼琴彈奏時的音箱共振,鋼琴是這部電影里最重要的道具,從主角的身份職業,到故事的發展和結局,都和鋼琴有關。

特寫2 :調音師身體部位的特寫,包括裸露的腿部和腰部、局部特寫,裸露的肩膀和面部特寫。這裡面的彈琴時 不合常理的「裸露」都在觀眾心理設下一層懸念

多處特寫鏡頭

舉例2:出場的三個人物構圖

整部短片以聲音入場,有音樂聲和主角的獨白聲,而第一個出現在畫面里的人物則是一個側身坐在沙發上的老年人。

房屋太太丈夫

這是一個中近景鏡頭,老人處於畫面中右側,視線看向左側,這里採用了常規的九宮圖構圖,將人物放置在畫面的右側,同時利用眼神引導觀眾視線,將我們的視線引導至左側,也就是接下來調音師彈琴的位置。

鏡頭隨著視線的引導來到主角鋼琴師的位置,畫面呈現的是肩膀以上的特寫鏡頭,呈中心對稱。同時身後有一個只看得見黑色衣服的人物背景。 大多人物特寫鏡頭頭頂一般都會進行少量的留白處理,而此處卻沒有,這一方面將觀眾的視線引導到人物緊張的表情上,另一方面則讓調音師背後的「黑色背景牆」顯得更突出和神秘。

頭頂無留白

短片的前兩分鍾,對整個故事中的懸念設置處理所做的遠不止這些,譬如主角的獨白台詞也是懸念一層扣一層,台詞和鏡頭語言以及畫面的配合,讓故事的懸念越發引人深入探究,引人深思。這些都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在觀眾的心有設下層層懸念和謎題。

電影的主題

看到有一個關於這部短片主題的高贊評論:

生活不是失去信仰就寄望於偽裝,而自作聰明是另一種自尋短見。

影片中,主角在一次鋼琴考試比賽失敗之後,他沒有從自身找原因,而是走向了一條「自我欺騙」之路。他偽裝成失明的調音師,以弱者的姿態示人。利用人們對弱者的同情和補償心理,獲取利益。他從身體的「假瞎」,走向了心理的「真瞎」!

他在自欺欺人之中,幻想著自己是奧斯卡影帝。但他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最後遇到了一個比他更了解盲人的房屋太太。

在這個房屋太太的面前,他暴露了自己,並且為此付出了殘酷的代價。 這是對他放棄了真實的生活,在自我麻痹中過著心安理得的虛假生活的懲罰。

他是一個懦弱、膽怯的可憐蟲,他為了利益,迷失了自我,放棄了自我,這是他悲劇的原因。

那麼在短片中是如何塑造這樣的一個人物形象,用以表達影片的主題呢? 下面從兩點來具說一說

1.第一人稱敘事,以主角鋼琴師內心獨白的形式塑造出一個狂妄且膽小自私的人物。

首先他是一個非常狂妄自大的人。 第一人稱敘事的好處主要在於能讓角色更加真實的走入觀眾內心,觀眾的注意力會緊緊跟隨著主角的敘事,會因為他的緊張而緊張,因他的竊喜而竊喜。

但同時,因為第一人稱,他有很強的主觀色彩。他的獨白和對自我的評價並不一定就客觀,他可能在自我修飾或者誇大自己的彈琴技術。 試想,如果真像他所說的,自己是個「天才」般的人物,那麼應該也有足夠應付考試的心理素質。然而他並沒有,而是被自己的內心的緊張和膽怯打敗。同時,這也暴露了他學藝不精和誇誇其談的性格特徵。

主角的緊張

當然,體現他狂妄的細節遠不止這些,如為難服務員和等候紅綠燈過馬路時對身旁老奶奶說的話,都顯示出了他的狂妄和自私的一面。

2. 特寫鏡頭,廣角鏡頭的交叉使用,非常規的構圖法。

在主角進入禮堂考試的一幕中,首先以遠景作為這個場景的定場鏡頭,在廣角鏡頭下,鋼琴師顯得渺小而卑微。下一個鏡頭是俯拍坐在鋼琴前准備演奏的主角,緊接著中近景背影一閃而過,再接著對手部扶凳、擦拭琴鍵、發白的面部、顫抖的雙手進行特寫,刻畫出了一個緊張而膽怯的人物。

下一場景直接出現的是主角躺在家中的床上的中近景鏡頭,同樣是俯拍的視角,而主角從位於畫面中央中心對稱的位置,轉向右側的側身方位。這個場景的布景構圖也別出心裁。

主角仰面而躺的枕頭是兩個黑白鋼琴鍵拼湊在一起的,此時因為主角位於兩個枕頭中心位置,所以給我們的感覺是一個完整的鋼琴鍵盤。鍵盤枕頭呈傾斜線條,而當主角側身之時,枕頭鋼琴琴鍵分裂兩半。此處的「傾斜」和「分裂」都展示了此刻主角內心的狀態,表現出鋼琴比賽失敗對他的重創。

鋼琴鍵盤枕頭的傾斜

而下一個攝影機的角度已經從俯拍的垂直角度轉向了正面的水平角度。這個畫面中,通過演員雙手交叉的拒絕式姿態、透過魚缸拍攝的扭曲變形的眼睛、行單影只困在玻璃魚缸游來游去的金魚布景。多方位展現主角的內心狀態和性格特徵。

其中,扭曲變形的眼睛這點設置非常巧妙。 這樣創造性的視覺表現了主角「非正常的狀態」,「扭曲變形」暗指主角價值觀、人生觀的轉變和扭曲,他開始處於一種虛幻、自我幻想之中。人的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睛的變形和遮掩,也就意味著心靈的扭曲和封閉。 從此處起,暗示主角開始將自己放置一個虛假的世界。為了滿足自己的偷窺欲、虛榮心,以弱者的姿態騙取別人的同情獲得利益,最後玩火自焚。

扭曲的左眼

在沒有遇到這個房主太太前,他洋洋自得,而遇到房主太太這個「高手」後,他因為固有的思維模式和本身的性格弱點,葬送了性命。 他將自己騙死在自己製造的幻想世界中,沉溺在自我虛構的世界裡,失去了識別真實的能力,抵抗的能力。就像那隻困在魚缸里的金魚,只能在自己的一方玻璃缸里游來游去。

裝瞎是他走向自我毀滅的開始,他的不誠信、欺騙、隱藏自我、沉溺於虛無,也在警醒著世人。這樣的一個失敗的小人物生存經歷在情感上也引起了我們的情感共鳴。這就是這部短片的現實意義。

人不能活在虛無之中,要想改變命運 ,請真實的生活,勇敢地面對,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勤奮獲得勞動成果,而不是自欺欺人,憑借小聰明獲得一時的小恩小利!

寫在最後:

13分鍾的微電影《調音師》無論是從劇本結構,還是電影的台詞設計,聲音元素的運用、鏡頭的設計剪輯、場景的布置和細節的鋪墊等方面,都經過導演和主創人員的巧妙安排和創作,最後呈現出一部精彩的懸疑又富有深刻主題的短片,帶給人視聽的享受和情感共鳴,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微電影!

㈡ 法國微電影調音師有什麼寓意

有人說這是告訴我們人生有很多種可能,失敗的鋼琴家說不定是成功的調音師;表面微笑的服務員或許疲於應付內心骯臟無比;帶著面具的人類在毫無威脅的弱者面前可以百分信任卸下防備;我們做著各種掩耳盜鈴的舉動卻自認為高明。
還有人說這是告訴我們任何事情一開頭了,就必須得繼續,即便是不喜歡也要裝下去,這才有全身而退的機會。
我就會認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應該過於自信,往往令你致命的就是你從未重視過的。
任何一個寓言故事,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心情都有會不同的感悟。

㈢ 請問法國微電影《盲人調音師》 是有什麼寓意么讓人想的是什麼有點不懂。

結局不重要。。
這是一部至少要看三遍的優質短片。一遍瀏覽大概一遍回味全局一遍深思咀嚼。
看過的懸疑類電影其實不多,但自認為無論從技術層面還是故事結構,短小精悍的調音師絕對算得上上乘之作。
濃縮的13分鍾可以說盡顯世間百態。泰姬陵的故事也在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人生有很多種可能,失敗的鋼琴家說不定是成功的調音師;表面微笑的服務員或許疲於應付內心骯臟無比;帶著面具的人類在毫無威脅的弱者面前可以百分信任卸下防備;我們做著各種掩耳盜鈴的舉動卻自認為高明。。。
影片的開頭就在設局,雙眼無神的老者,穿著褲衩的彈琴者,只留出輪廓的暗中人,由琴聲串連在一起,茫然不知其所以然。
琴聲忽然戛然而止,終結聲不知是槍聲還是關門聲。這是最妙的地方,因為結局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判斷。
附帶提示說,不要太入戲,誘惑越多越要勇於反省自我,知道適可而止,如果你覺得自己永遠正確,槍聲可能就在下一秒響;還有人說這是告訴我們任何事情一開頭了,就必須得繼續,即便是不喜歡也要裝下去,這才有全身而退的機會。
百家之詞,沒有對錯,全盤取決你看它的角度。

㈣ 調音師主題思想概括

《調音師》是由斯里蘭姆·拉格萬執導,阿尤斯曼·庫拉納、塔布拉迪卡·艾普特、安爾·德霍萬聯合主演的懸疑犯罪喜劇電影。於2018年10月5日在印度上映,2019年4月3日中國大陸上映

印度影片《調音師》故事靈感來自於2010年的同名法國短片。該片講述了滿懷抱負的鋼琴調音師阿卡什(Akash),為了獲取音樂靈感一直假裝盲人,在被邀請參加一場私人音樂會時卻意外「目睹」一起兇殺案,成為現場唯一「目擊證人」。

㈤ 請問法國微電影《盲人調音師》 是有什麼寓意么

開頭的聲音是女主角的自殺,因為鄰居看到了調音師,女主角不會殺人,否則鄰居一定覺得蹊蹺,一定會報警,從片子也能看出鄰居本身就懷疑老太太,老太太應該發現了男主是假盲人,但鑒於殺了他也會暴露(再加上被音樂感動),老太太只能自殺。在這個社會,不停的偽裝才能活下去。男主角最後沒死,音樂到最後字幕都繼續彈奏著....導演卻告訴了我們整個人類的滅亡。

人人偽裝,能夠更好的活下去,卻也是墮落的開始。男主沒死,以後還可以以此為生,導演是想說明一個更大層面的悲劇,社會需要偽裝才能活下去,導演畫出了一副巨大的末日圖畫。

至於男主為什麼不反抗,其實不是入戲過深的問題,一開始門就被反鎖好幾下,反抗不一定成功,不如繼續偽裝。這也說明了,偽裝是不可避免的,偽裝是在這個社會最優化的選擇。

(5)調音師微電影想表達什麼擴展閱讀

影片開始就大量採用特寫、近景鏡頭,但是還是基本表現出男主所處的環境,並且男主沒有穿衣服,我認為會有起到觸發觀眾好奇心的作用,並且使用特寫鏡頭不會對接下來的故事有劇透。

影片陳述方法多數使用男主心理旁白。開頭過後,心理旁白直接陳述在努力十五年以後鋼琴大賽失敗,從此男主被失敗所糾纏,可以知道男主的心理素質並不好。鏡頭切到餐廳,男主大口吃糖暗示男主貪欲大,而且是瞬間的快樂,並不長久。

影片除去片頭片尾大概在十分鍾左右,男主和老闆的談話佔到影片五分鍾,所以傳遞的信息量比較大。男主說「人們認為失去會讓我們變的更感性」並且男主在工作時小費更多,人們更友善。當老闆反罵男主流氓時,男主說「自從音樂大賽以後我再也沒彈過鋼琴。」我認為是男主無法成為男主並且是在努力十五年以後,於是成為一個弱智來得到關愛和重視,並且是在極大的僥幸心理下完成的。

到了故事主線,老婦人剛開始不願意開門。男主還是用我是盲人來博取同情心,迫使老婦人開門。進門以後,老婦人至少鎖了三四道門鎖。背景音樂開始變化,暗示事情即將發生。男主在客廳滑倒,男主看到屍體,背景音樂更快。

在鋼琴邊上,老婦人明顯有個推的動作,男主自然坐在鋼琴上,這時給了老婦人臉一個特寫,帶有懷疑和不安,這時男主對屍體有個發呆過程。老婦人取下男主墨鏡,可能已經發現男主的隱形眼鏡。

然後開始男主的內心獨白,老婦人舉槍站在男主身後,最後三句「快點說點什麼吧?」把故事推向高潮,因為男主已經接近崩潰,只能無奈彈起鋼琴。影片在男主鋼琴聲中結束,結局在開頭已經陳述。

㈥ 《調音師》: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與魔鬼戰斗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魔鬼。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尼采

這是看完《調音師》後,給予內心最大的感悟。其實一共有兩部《調音師》,一部是2010年來自法國的短片,後一部是在2018年,由印度懸疑大師斯里蘭姆·拉格萬改編拍攝,改編後的電影不僅沒有失去原有短片的味道,在此基礎上更是將電影的立意、層次提高了一個台階。整部電影處處都透著對人性的諷刺,對罪惡的批判,但其中更不乏對美好的嚮往,對夢想的追求,家庭,婚姻,社會,人性,愛情,罪惡一切都很好的被斯里蘭姆很好的雜糅在一起,百般的滋味,需慢慢細品。

在電影的片頭就跳出一段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一句話:WHAT  IS  LIFE?  IT  DEPENDS  ON  THE  LIVER.(生命是什麼?生命離不開肝臟。)如果你帶著這句話去看,在臨近結尾之前,可能都無法理解這句話有什麼意義。你搞不清,這跟肝臟有什麼關系,難不成是一部講述販賣器官的電影?而電影開頭的場景設置更是在一開始就為整場電影鋪下極高的懸疑基調:一個菜農在自己的菜田裡獵殺一隻誤闖進來的瞎眼的,又極為敏捷的兔子。隨著一聲槍響,和汽車翻倒的碎裂聲,電影進入一段黑幕里,讓人的思維還繼續停留在其中,思索著這只兔子到底有沒有被打死,還是說獵槍打偏了,擊中了車子,導致車禍,這個暗示接下來什麼樣的劇情。隨著,在一陣敲擊心臟的鋼琴聲中,電影正式開始了。

男主人公阿卡什是個即將去紐約參加鋼琴比賽的鋼琴師,為了捕獲創作靈感,他選擇體驗盲人的生活,就像他說的:對於藝術家而言,專注更重要。在這期間,阿卡什邂逅了酒吧老闆的女兒蘇珊,愛情的火花碰撞,燃燒。阿卡什在蘇珊家的酒吧里的演奏得到前明星普拉默的欣賞和為其獨奏的邀請,阿卡什接受了普拉默的邀請,表示願意在普拉默的結婚紀念日為他們的愛情獨奏一曲,但誰也沒有想到這決定讓阿卡什卷進了一場意外的謀殺中,隨其的命運也即將面臨轉折。西米是個漂亮性感的女人,為了金錢地位,她選擇嫁給年長自己很多的普拉默。在與情夫偷情時,被普拉默發現,三人爭執下,普拉默意外中槍身亡,而這一切都被裝做盲人的阿卡什發現,此後阿卡什便陷入無盡的風波中,難以自拔。

【電影的人物刻畫細致,層層深入,所帶有的情感復雜而又荒誕。】

在電影中男主人公阿卡什的一步步墮落與西米的惡毒是及其讓人回味無窮的。剛開始的阿卡什是個沉著(從普拉默被殺現場從容脫身,足以看出他是一個沉著冷靜的人。),睿智(在西米一次又一次的逼迫下脫身,看出阿卡什有著不俗的應變能力。),執著(為了鋼琴,為了夢想,身處險境依然沒有忘記自己去參加鋼琴比賽的事。),並且富有強烈的正義感,在從普拉默被殺現場脫身後,並沒有置身事外,而是緊急去警局報案,再被迫簽下證詞時,阿卡什的內心的憤怒的,恐懼的,他在咆哮,咆哮著事情的真相,但他還是選擇沉默了,因為他害怕。內心的正義,憤怒以及小人物的無能為力與妥協,這一矛盾讓阿卡什這個角色更加的鮮明,更具有立體感,將一個小人物的正義與軟弱的對立體現的淋漓盡致,也為最後阿卡什的黑化埋下伏筆。其實整部電影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推動阿卡什這個小人物一步步走向深淵,在被警察情夫盤查過後,阿卡什也想從中脫離出來,但命運好似與他開了一個玩笑,他又再次撞破西米將鄰居老太太推下樓的場景。這時候,阿卡什才意識到他逃不開了,接著被西米毒瞎,被女友蘇珊誤解,被警察情夫追殺,被人綁架割器官,這一切的一切,將阿卡什逼瘋了。他選擇主動出擊,哄騙綁匪幫忙,綁架西米敲詐錢財,借刀殺了警察情夫和綁匪,成功笑道了最後。

電影里最出彩的女性莫過於毒婦西米,其實西米是個復雜而又矛盾的女人,人前的虛偽與人後的歹毒,對丈夫普拉默的愛,依賴,厭棄;對情夫的渴望,不屑和鄙夷。很難想像,塔布(西米的扮演者)可以將這一切完美體現在一個人物身上。電影中西米為了金錢與地位嫁給了比她年長很多的普拉默,在生活與事業上依賴著這個曾今的大明星,但西米這般風情萬種,性感迷人的美婦自不甘心與一個老頭一直這樣平淡地過下去,所以她出軌了身強體壯,有權有勢的警察局局長。電影有一幕,是值得咀嚼的:在與情夫清理現場,拋屍後,西米如是大赦,在阿卡什的幽幽的鋼琴聲中緩緩坐下,然後潸然淚下。這里的流淚既是對於普拉默多年的關愛,對於普拉默細心准備結婚驚喜的愧疚,與內心的自責,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試探阿卡什盲人身份的真假。對於情夫,西米其實是談不上愛的,也許只是去圖一時的刺激和彌補婚姻中的不足,她從沒想過離開丈夫去投入情人的懷抱。電影中,西米與情夫合計掩蓋事實基本都是親力親為,對於情夫的辦事能力以及「妻管嚴」的生活狀態是持以不屑與鄙夷。在與阿卡什一起被囚禁中,阿卡什以情夫會拋棄她,去掩蓋事實真相的話語恐嚇,打擊她。西米只是表示不屑一顧,她從沒想過情夫會為了救她而冒險,殺了她只會成為情理之中的事。雖然整部電影處處在表現西米的惡毒,虛偽,但同時又不無時無刻提醒著我們,她也是個可憐的女人。

【電影中的配樂往往起到畫龍點睛之效】

在電影中,配樂往往起到烘托氣氛,映襯人物內心的作用,毫不誇張的說,有時候,電影的高潮大多由配樂烘托,沒有配樂的高潮是不完美的,這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而在這部《調音師》中,配樂的運用更是達到巔峰造極的地步。

電影里,序章結束後,就是男主人公阿卡什在房間的獨奏,悠緩的曲調中夾著幾分急促的節奏,沉重的大調抨擊人心,暗示著這即將開始的故事是多麼的曲折,奇秒,充滿荒誕。

一部電影中,愛情的浪漫往往都是在舒緩和較強的旋律中,慢慢萌發。電影里,阿卡什與蘇珊從相識,到相愛在歡快的節奏中發展的是那樣讓人感覺一切都是冥冥中的註定。在整部電影懸疑,沉重的氛圍里,這顯得是那樣的突兀而又合情合理,讓人即使預感接下來可能並不是那麼美好,也願意沉浸這一時的輕松,浪漫的氣氛中。並且阿卡什在酒吧大廳里演奏得到昔日大明星普拉默的認可以及得到他誠摯的邀請時,電影的音樂忽地歡快起來,充滿著陽光與喜悅。這兩段配樂雖然占據篇幅很少,但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整部電影壓抑,沉重,荒誕的氛圍感,讓人感官不會在長時間的壓抑下感到不適。這也是這部電影配樂值得稱贊的地方。

其實電影眾多配樂中有一個小高潮,那就是,在阿卡什再次撞破西米謀殺鄰居老婦人時,那直擊心臟的《命運》。《命運》沉重的音符響起的時候讓人瞬間汗毛豎起,好似一陣陰森的風從後背掠過。其實正如配樂的名字——《命運》,在音樂響起的那一刻,阿卡什的命運就徹底改變了,他已經無法再與這起意外的謀殺脫離干係,也揭開了後面阿卡什逐漸黑化的序幕,為整部電影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反轉,反轉,又見反轉】

評價一部懸疑荒誕電影最好的標准就是出其不意,而電影的結尾堪稱懸疑的經典,二十分鍾不到的時間里,被殺與反殺幾經轉折。在阿卡什與西米一起被綁架的時候,西米哄騙阿卡什,借住剪刀順利脫困,然後錘擊阿卡什欲制其於死地,而後無良醫生的出現,吸引了西米的注意,然後被西米用針攻擊,危機時刻,阿卡什反反應過來,阻止了西米,與醫生合力迷暈西米。在醫生帶著阿卡什與西米逃往孟買的途中,醫生又一次被西米反殺。西米開車想要撞死阿卡什,最後又因為一隻瞎眼的兔子的闖入和突兀的槍聲,驚恐之下翻車,結束了著罪惡的一聲。

而這一切都只是阿卡什在兩年之後,與蘇珊講述的故事。當時發生了什麼,無人得知。

在與蘇珊道別後,阿卡什一個人走在街道,拄著兔頭拐杖,一腳踢開眼前的易拉罐。電影在易拉罐的聲響中落下帷幕。

很奇妙,一個微小的動作,將故事的結局再次反轉。留下無盡的懸念,讓人遐想。

一部好的電影就是這樣,那一百二多分鍾的故事結束了,而看故事的人還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讓人回味無窮。

㈦ 如何評價印度懸疑電影《調音師》(AndhaDhun)

調音師這部電影最享受的就是有好的配樂,沒想到一部犯罪懸疑片,我竟然被它的配樂迷的不要,歌舞和配樂是它的一大特色,是它的賣點和看點。而《調音師》這部印度電影,雖然它與以往的印度歌舞片有些不同,但是我對這片子的配樂很是滿意,影片的插曲也顛覆了我對印度歌曲的印象。

㈧ 請問法國微電影《盲人調音師》 是有什麼寓意么讓人想的是什麼有點不懂。

對於短片來說,濃縮的必須是精華,本片成功的做到了這點。
調音師肯定是被殺死了(我看的視頻標題就提示重看開頭。。。),他相信自己的演技完美無瑕,那是因為之前他並沒遇到真正要挑戰他演技的人。跳舞的少女也許本身就是個暴露狂,餐廳的服務員(錢是對的,調音師故意找茬)對於調音師到底是不是個盲人並不感興趣,因為這跟他沒有利益沖突。主人公的確花了很多功夫去學怎麼做一個盲人,他的演技應付之前的角色都是綽綽有餘了,但是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天,他才遇到了真正的挑戰。
調音師到底犯了幾個錯誤讓女主人從剛開始有保留的信任到懷疑再到最後的識破?
總共有五個失誤(以下是按照失誤的嚴重程度從輕到重排列的):
1.調音師最後一下按門鈴的時候女主人很可能在門後看著,而他按門鈴的動作很迅速,如果是盲人應該是摸索著去按的。
2.調音師踩到油漆摔倒的同時看到了屍體,(地上的是油漆,是女主人為了掩蓋血腥味故意潑在地上的,女主人家確實在裝修,8分16秒門的左邊有梯子和一些工具,門的右邊有油漆桶)他看到了屍體以後表現出了驚慌這引起了女主人的懷疑。為什麼女主人會這么快就懷疑,因為女主人本來就只是有保留的信任。一個細節可以說明,調音師進門以後女主人把門反鎖了,反鎖的時候可以聽到三到四下聲音,而之前女主人開門的時候是直接開的,並沒有聽到解鎖的聲音,這說明之前門沒有反鎖。女主人為什麼要把門反鎖,就是怕調音師不是盲人,看到屍體後奪門而逃。
3.女主人開始懷疑調音師,於是做了一個測試,很遺憾,這個測試調音師沒能通過:8分40秒,調音師要坐下的時候女主人故意推了他一下,調音師本能的用手撐在鋼琴上,而這個鋼琴,他之前碰都沒有碰到過,盲人怎麼會知道沒有碰到過的鋼琴的位置呢?於是女主人更加懷疑調音師不是盲人。
4.女主人取下調音師的墨鏡,她想看看調音師的眼睛,因為有些盲人的眼睛和正常人的眼睛不一樣,(比如謝遜的,一看就知道是個瞎子)如果是這樣,女主人就可以打消自己的懷疑。於是女主人端詳了調音師的眼睛好一會,她看到了什麼?隱形眼鏡(影片之前的細節:調音師為了偽裝盲人帶著隱形眼鏡)
5.日程本,這個失誤是最明顯的,正如調音師自己想的:盲人要什麼日程本。他不該把衣服給女主人。
其他細節:
調音師的上司說了一句話:這社會不是偷窺癖就是暴露狂。女主人的對門鄰居就在門眼後面偷窺了調音師,直接識破了調音師假扮盲人,所以她才會滿臉疑惑的開門。而調音師並沒看到鄰居的滿臉疑惑,女主人卻看到了,女主人以為是自己說丈夫不在家的謊言引起了鄰居的疑惑,所以她才迫不得已讓調音師進去。也正是鄰居這個舉動,間接的將調音師推向了地獄。
影片剛開始調音師就是因為緊張過度在伯恩斯坦鋼琴大賽失敗,說明調音師的心理素質並不好,這也為後面買下伏筆:調音師看到屍體以後非常緊張,演技也大打折扣,失誤不斷。
女主人的丈夫(死在沙發上的老頭)的死狀過於平靜,他在臨死前也沒發覺有人用釘槍指著他的太陽穴?這是因為他是個真正的盲人。這也同時說明女主人對盲人非常了解,識破調音師假扮盲人更加容易。
為什麼鄰居識破了調音師卻沒有揭穿他,這是因為她發現女主人也在扯謊。女主人的丈夫是盲人,還一把年紀,照理說不會單獨出門的,但是女主人之前說他丈夫不在家,這也引起了鄰居的懷疑,所以鄰居開門時的困惑表情是來自於兩個人的,鄰居發現兩個人都在扯謊,所以她不知道說什麼。
很多人對老頭死在地上還是沙發上有爭論,為什麼我覺得老頭是死在沙發上的而不是死在地上的,因為我想不到一個理由兇手把老頭殺死在地上還扶到沙發上坐好,血跡會弄臟沙發和枕頭,會加大處理屍體和血跡的工作量,個人意見。
寓意什麼的就不揭示了,觀眾也應該是各有各的理解和體會。
(引用的是個人覺得豆瓣上比較好的評論~)

閱讀全文

與調音師微電影想表達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周翔演的微電影 瀏覽:917
python電影總票房排行榜 瀏覽:388
olay肖戰微電影女主角 瀏覽:915
智能影像微電影設備價格多少 瀏覽:736
下載的電影為pdf如何觀看 瀏覽:298
最近哪裡可以看到琴雅集的電影 瀏覽:8
今年出的最新動漫電影 瀏覽:902
那種電影迅雷種子 瀏覽:598
地久天長電影拍攝基地在哪裡 瀏覽:27
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對現實生活感興趣 瀏覽:640
絕對戀愛命令電影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948
魔童電影在線觀看高清 瀏覽:655
最出名德國戰爭電影 瀏覽:663
你懂夜間小電影 瀏覽:43
寡糖的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77
比較感人評分高的戰爭電影 瀏覽:892
漂亮的人妻中字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896
投敵古裝電影片段 瀏覽:688
百度網盤分享電影如何下載 瀏覽:795
阿凡達電影戰爭 瀏覽: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