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的票房收入如何分成
分成方法如下:
首先,所有影片的票房總額(簡稱總票房),要向國家繳納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其次要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由影院從總票房中直接扣劃並繳納。
以上兩項,合計5% + 3.3% = 8.3%,稱為「不可分賬票房」。剩下的1 - 8.3% = 91.7%即為「可分賬票房」,又名「凈票房」。可得:凈票房=(1 - 8.3%)x 總票房。
然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直屬的國有獨資企業——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影數字電影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簡稱中影數字)會征繳凈票房的1% ~ 3%作為發行代理費,簡稱「中數代理費」。由院線支付給「中影數字」。但該分賬階段只存在於大片,小片沒有。
最後在剩下的票房中,即凈票房扣除「中數代理費」後的票房(以下由Δ表示),電影院分享50%,院線分享7%,製片方和發行方合計分享43%。
如果電影院與院線是同一家公司,比如「萬達」、「金逸」,那麼它將獨享這57%(即50% + 7%)。如果製片方與發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麼它將獨享這43%。
一般來說,發行方會與製片方約定,收取上述Δ的5%~15%作為其發行代理費用。那麼只剩下43% - 15% = 28%歸屬製片方,即Δ的28%才是製片方的。
如果某些影片在某個檔期處於競爭劣勢,為了增加影片排映場次,製片方和/或發行方會承諾給影院和/或院線返百分點,一般占Δ的3~5個點。也就是說,製片方和/或發行方承諾把自己應得的43% x Δ 中的3~5個百分點返給影院和/或院線,使其原來占Δ的57%的份額提高到60%~ 63%。
製片方,簡稱「片方」,有時本身就是投資方,大多數情況下不只一家,因為很多電影的投資較大,製片方一家無力投資,於是會邀請多家公司聯合投資。多家投資方如何分享票房,這取決於各投資方在總投資額中的地位、主次、份額,業界稱之為「主投方」與「跟投方」。
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參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發行方要面對的製片方。但不論如何,只有真正出資、投了錢才能算投資方,沒有以貨幣形式出資的公司都不是投資方。
一部電影除了票房收入還有哪些渠道能夠獲得收益呢?
1、電視版權:即電視放映權。比如央視或一些省級衛視會購買某些電影(主要是大片)的電視播映權。
2、網路版權:如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樂視網等為主要買家。
3、海外銷售:面向中國港澳台地區、海外國家的院線、電視銷售版權。
4、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政府補貼:主要是各級政府的各類專項補貼。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包括IMAX和中國巨幕兩種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
上述這些非票房收入,有時也比較可觀,主要都歸製片方。因此近年來製片方都在不斷加大並積極拓展「非票房收入」,以求利潤最大化。
② 影片票房是怎麼計算的
票房可以用觀影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而通常我們所講的票房,就是用門票收入來計算的。即,票房=票價X購買人數。
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有學生票:40元,共10人,標准票:80元,共10人,團體票:30元,共10人,會員票價:20元,一共10人,那麼,這一天該影院的總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2)院線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2016年1月,電影市場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電影局出重拳整頓市場秩序,如果影院偷漏瞞報票房,院線要承擔連帶責任,影院放映質量差等問題也會被集中治理。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去年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③ 電影票房如何計算,收入如何分配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④ 8月院線電影票房是多少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20年8月全國院線電影總票房超過了33.9億元。其中2020年第34周(8月24日-30日)單周票房最高,達17.37億元。8月25日七夕節單日票房最高,達5.26億元,創下影院復工後單日最高紀錄。
《八佰》成為8月票房冠軍,目前累計票房已超過20億元。此外,8月票房榜前五名的影片還包括《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星際穿越》《誤殺》。
(4)院線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上半年影視股大多出現虧損:
8月31日,記者梳理影視股半年報發現,在影院停擺的半年間,大部分A股影視公司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不僅是以院線業務為主的公司遭重創,電影發行公司預期上映的影片也被迫延期,導致前期的資金無法回收。不過,以電視劇業務為主的部分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實現盈利。
從凈利潤來看,2020年上半年,萬達電影巨虧15億元,鹿港文化虧損10億元,中國電影虧損6億元,文投控股虧損近5億元。此外,歡瑞世紀、慈文傳媒、金逸影視、華誼兄弟、上海電影等公司均出現虧損。
⑤ 電影院的一部電影票房是怎麼分成怎麼算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PS: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終片方結算所使用的數據,為中數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3.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4.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5.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6.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
7.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
附:中國電影的資金其它回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版權收入:主要指電視放映權和互聯網播放版權銷售。這部分收入裡面,CCTV6的收購費用為140萬-400萬每部影片,主要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制度、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決定。網路版權價格波動較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主要跟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有關。
2.海外銷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國家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這部分收入目前較低,增長潛力大。
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等方式獲得的收入。
4.授權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視覺元素等授權使用,以及版權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政府補貼:主要是政府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政府專項補貼等。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元;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元,獎勵500萬元;5億以上重獎1000萬元。
其中,大部分中國影片的資金回收依賴票房分賬,可佔到影片總收入的80%以上
⑥ 為什麼電影票房分成,院線分到的比製片方還多
與中國製片方分賬相對較少不同,一般而言,如果一部電影票房高的話,電影公司所分得利潤的比例往往高於院線。
所謂票房保底,就是發行方對於製片方的一個票房承諾對於看好的影片,發行方進行早期的市場預估,制定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價格。即使實際票房沒有達到這個保底票房數字,發行方還是要按這個數字分賬給製片方,但超出保底數字的話,那分賬比例會對發行方更有利。
然而,這樣的合作必定是有贏也有輸,保底失敗也有案例。《一步之遙》就是典型的例子。憑借多年來作品累積下來的好口碑,再加上前作《讓子彈飛》在商業市場上的成功,讓不少人在影片未上映時對其前景一片看好。沒想到最終上映時卻引起巨大的口碑爭議,最終票房止步5億,讓一開始就做了巨額票房保底的發行方簡直「哭暈過去」。
2016年3月5日《葉問3》在正式公映前就已傳出票房十億元保底的消息,這也是繼《美人魚》之後,又一部傳出高票房保底的電影。如今,票房保底在電影圈大熱,正掀起一場以金融為電影保駕護航的熱潮。
⑦ 電影的票房是怎麼算的
票房可以用觀影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而通常我們所講的票房,就是用門票收入來計算的。即,票房=票價X購買人數。
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李茶的姑媽》,有學生票:40元,共10人,標准票:80元,共10人,團體票:30元,共10人,會員票價:20元,一共10人,那麼,這一天該影院的總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現在各大電影院都實行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因此,相對來說,電影票房對判斷某部電影的觀影人數,影片受歡迎程度還是有很大參考意義的。
(7)院線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電影票房的影響因素:
影片票房的好壞取決於多種因素的綜合,包括影片題材及劇本、主創團隊、影片定位、影片質量、票價、檔期、發行、院線排片、宣傳推廣等多個方面。題材和劇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題材一向是票房大熱的選項,貼近生活、打動人心的情感題材也比較受觀眾青睞。
主創團隊如導演、主演、製片人和製作團隊等,都是吸引觀眾的重量級籌碼,能夠在影片上映前期對觀眾形成最大的吸引和沖擊;影片定位是指影片為自己影片的市場預估,比如從劇本設置、演員選擇等方面切入設定目標人群定位。
影片質量包含了劇本、拍攝、製作、演員表演等綜合因素,是電影藝術成就的衡量標准,是一部電影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票房
⑧ 2020電影總票房是多少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突破200億元。
根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截至2020年12月31日10時,中國電影市場2020年度票房突破200億元。其中,票房成績排名前十的影片均為國產影片,總票房超過120億元,佔全年總票房的六成。在經過多年的成長和博弈之後,國產電影成為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的絕對主力。
(8)院線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電影市場『風景獨好』,這說明我國政府堅持疫情防控、支持電影復甦的宏觀調控政策成效顯著,也證明人民群眾對院線電影的熱情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日益增強,更標志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勢不可擋。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楊洪濤分析道。他同時補充說,疫情給電影行業帶來了「危」,但也從某種程度上提供了「機」。疫情之前,中國電影業正處於擠掉泡沫、熱錢退去後結構調整、產業重組的過渡期。而疫情期間,電影工作者利用生產「空窗期」潛心創作,探索媒體融合的新賽道,加速了這個過渡過程。
⑨ 影院復工以來票房破50億,各大電影的票房分別是多少
電影院終於解封了,終於又可以去電影院裡面看電影了,而電影院自復工以來,他們的票房很快就突破了50億可以看出網友們都是迫不及待的要去電影院裡面看電影了,我看其中票房最高的就是今年新推出的《八佰》,短短時間內票房高達了20多億,可以說是佔了這50億票房的一半,《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的票房是將近5億,包括一些重新上映的電影,像《哈利波特》《星際穿越》《哪吒》也都收獲了不錯的票房。
首先說說八佰為什麼他的電影票房可以達到如此之高,因為它是一個充滿了熱血戰爭看了會讓所有年輕人都熱血沸騰的一部戰爭片,影片講述的是幾位年輕人在在保家衛國面前毫不害怕,勇敢犧牲自我。
此次電影院的復工也是為大家呈現了很多精彩好看的電影,也都收獲了非常多不錯的影評和票房,找個時間,約上自己最好的朋友,去看一場最想要看的電影吧。
⑩ 電影院線票房分成比例是多少
以100塊票房為例:
國家直接先扣掉5%做為電影專項基金,3.3%的稅款這部分8.3%,就剩下91塊半了。現在你知道每張電影票,你已經自動給國家交了稅,看電影順道當了納稅人。這8.5%,影院、院線、片方都見不著錢,直接被劃走了。
相關如下
剩下91塊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給院線和影院。其中院線大概在5%左右,也就是100塊里,有個4塊多吧。像萬達、金逸這種垂直管理的院線,這兩塊收入基本就被算做一塊收入了。
院線、影院分完之後,發行方還要收一個發行代理費(發行傭金),目前行規是發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票房可分配收入總票房─3%電影基金─5.5%稅款─院線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