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朋友圈分享知道不知道這首歌表達什麼
朋友圈分享知道不知道這首歌表達對愛情的渴望。
《知道不知道》是一首經典抒情小調,是首輕松有趣的「告白」式情歌。它的原始素材叫《崖畔上開花》,它是一首根據陝北地區的信天游改編的歌曲。歌者憑借對大自然景物的抒發,用纏綿悱惻得深情道出了對愛情的渴望。
1966年,這首作品為香港電影《落馬湖》的插曲,隨著電影的播放流傳至今,而它的姐妹篇——信天游《懸崖上開花》,1951年就已成為電影《陝北牧歌》的插曲,並隨著電影的上映而名揚四方。在2005年賀歲大片《天下無賊》當中,由劉若英演唱的片尾歌曲就選用了這首《知道不知道》。
(1)陝北牧歌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在好友圈裡有一些朋友時不時分享一些歌曲。這些用意一般如下:
1、音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傳播性,人和人之間在欣賞音樂的時候都會去尋找一些相同點,尤其是和自己的朋友,或者自己的戀人,如果有在音樂欣賞上面相同的地方,就會從心裡感覺非常高興。
他們把這些鏈接分享到朋友圈裡,就是希望有和自己相同愛好的人在下面留言,表示自己對這首歌曲也有著相同的喜愛,這樣大家就可以進一步的深入交流。
2、很多朋友現在都不善表達自己的感受,而歌曲就成為了一種間接的抒發感情的方式。比如說和自己的朋友吵了一下,在朋友圈分享一些關於朋友的歌曲,每句歌詞中可能都透露著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
有些時候是情侶之間產生了矛盾,在朋友圈分享這些音樂也能夠幫助我們彌合和戀人之間的矛盾,用歌曲的方式來告白或者是表達歉意,也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形式。
3分享鏈接單純只為了抒發自己的感情。畢竟很多時候朋友圈裡聚集著自己的各種親朋好友,還有一些不太熟悉的陌生人,如果在朋友圈直抒胸臆,大肆發表自己的感言,很有可能會引起其他人的好奇或者是反感。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很多朋友就會直接在好友圈放一首歌曲鏈接,單純就是為了發泄自己心中的憤懣,同時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情。
『貳』 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影片1840~1949
近代的一些比較經典的影片如下,近幾年影視劇中那些較俗的省去。
1840鴉片戰爭 、1856第二次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林則徐》
1884年中法戰爭《虎嘯南天》
1894中日甲午戰爭 《甲午風雲》
1898年戊戌變法 《譚嗣同》、《垂簾聽政》
1900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火燒圓明園》
1911年辛亥革命 《孫中山》、《末代皇帝》
1919年五四運動 《我的1919》
1927年至1937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長征》
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 《南京南京》《東京審判》
1945年至1949年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開國大典》
觀《虎嘯南天》有感
今年暑假我觀看了《虎嘯南天》這部電影,《虎嘯南天》主要是再現了1884年中法戰爭這段歷史,雖然我們在教材中也學習過這段歷史,但是也只是了解大概,真正觀看了這場電影,他帶給我的震撼與啟迪是巨大的.
《虎嘯南天》這部電影氣勢宏大,場面精彩壯觀,在演繹重大歷史題材的電影中,堪稱典範。尤其是電影中的幾個場面。1885年1月底,法軍主力7000餘人在船頭一帶向廣西邊境大舉進軍。就在這個時候,馮子材率軍趕到前線,毅然擔負起保衛祖國西南邊疆的重任。行前,他祭別祖先,囑托家人:萬一軍有不利,百粵就非我所有,要帶家眷、奉香火馳歸江南祖籍,永為中國民,免得受外人奴役。他還把兩個兒子帶在身邊,准備萬一戰死沙場,好料理後事。馮子材以七旬高齡,素孚眾望,召集各路將領開會,勸告大家消除派系成見,以國事為重,同心協力保衛國家。在會上他被眾將公推擔任前敵主帥。在戰斗中,馮子材率士卒身先士卒,激勵將士猛烈搏鬥,終將法軍擊退,遏阻了法軍對中國邊境的窺伺。而就在前線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同時,背後腐敗的清政府卻與法賊締結和約,割地賠款,成了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生的奇怪結果.
看到這里,我既激動又氣氛,激動的是一百多年前我們還有如此英勇的戰士,如此英勇的老同志在前線奮戰,拋頭顱灑熱血,感天動地,氣氛的是最後為啥還會出現這樣的戰爭結果,實在不能讓人接受,氣憤之餘,讓人對無能的清政府更添一份唾棄。
如今中國近百前的歷史悲劇,雖已為過去,但它幾乎是一部中近代史的縮影,一個可悲可泣的歷史教訓,當引起後世的無限深思!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中華民族何時揚眉吐氣!
試看今朝,美國一家獨大,他想打誰就打誰,朝鮮戰爭,阿富汗戰爭,南斯拉夫戰爭,伊拉克戰爭,中東動亂等等,都是打著給人家帶來和平的謊言發動的。多少百姓無家可歸,多少妻兒老小慘遭塗炭,有誰給他們做主,有誰給他們撐腰,沒有,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強大的祖,這就是強權,沒有理可講的。
滄海橫流,驚濤岸,似乎還在默默地唱著一支早已消逝的悲歌……中法戰爭雖然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但他記錄著清王朝的腐朽無能和中華民不可屈辱侮的民族氣節!如今,在這個弱強食的世界裡,我們要牢牢記住,落後就要挨打,要想不被欺負,就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國家領導集團,帶領全民搞好建設,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提高綜合實力,把我們的家園建設的無比強大。作為一名當代中學生,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虎嘯南天》這部電影喚起了我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激發了我對學習的熱忱,過去我貪玩逃課,今天我深深地感到自責,開學了我更應該努力學習,將過去不努力的損失彌補回來 ,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投入到國家的建設中來,為實現富強中國夢而努力.
『叄』 陝北牧歌的電影信息
電影名:陝北牧歌
導 演:凌子風編 劇:孫謙
主 演:劉斌 張繼權 張雲 裴然 郭揚庭 陳新
攝影:王啟民
美術:杭世鸞
作曲:劉熾
剪輯:王誠
上 映:1951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黑白
類 型:劇情片
出品:北京電影製片廠
『肆』 陝北牧歌的電影內容介紹
陝北牧歌 (1951)故事梗概
1935年,陝北高原卧牛鎮的人民受著地主和國民黨的雙重欺壓,憤怒的農民起來反抗,暗中組織了自己的隊伍赤衛隊,等待配合紅軍攻打寨子。紅軍派來工作人員,被白軍邱團長和地主張瑞堂追捕。放羊娃成寶娃和白秀蘭保護了紅軍戰士老李。白軍搶去了成寶娃的羊,張瑞堂要槍斃成寶娃。白秀蘭的父親白海旺要去賠償張瑞堂的羊,他拿出了女兒最喜歡的手鐲。黨支部馬三寶組織鄉親們捐款,賠給張瑞堂,換出了成寶娃。成寶娃被救後參加了革命隊伍。張瑞堂又出了新花招,他要把成寶娃的乾妹妹白秀蘭送給邱團長,以討得他的歡心。老李帶領隊伍救了秀蘭。
劉志丹領導下的陝北紅軍與游擊隊一起向卧牛鎮發起了進攻,馬三寶帶領赤衛隊配合紅軍和游擊隊打敗了駐守該鎮的白軍,張瑞堂被擊斃。卧牛鎮的農民翻了身,耕上了自己的田地。成寶娃與白秀蘭結婚後雙雙投奔了紅軍。
『伍』 有誰知道<知道不知道>這首歌曲是出自哪部片子得片尾去
如果聲音不記得.片中反復出現
『陸』 陳凱歌的父親是誰
陳凱歌父親陳懷皚
陳凱歌,1952年8月12日出生於北京,中國電影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1984年,執導電影處女作《黃土地》,該片獲得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1987年,憑借劇情片《孩子王》獲得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特別獎[2]。1993年,執導的文藝片《霸王別姬》成為首部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的中國電影[3]。1998年,執導歷史片《荊軻刺秦王》[4]。2002年,憑借劇情片《和你在一起》獲得第2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5]。2005年,執導的史詩片《無極》提名第6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2008年,獲得第2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黑澤明獎[6]。2010年執導古裝片《趙氏孤兒》,同年獲得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7]。2013年,擔任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8]。2015年,執導劇情片《道士下山》。2016年,執導劇情片《妖貓傳》[9]。2018年,獲得第3屆澳門國際影展電影精神成就獎[10]。2019年,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 [11]
2020年8月24日,憑借《我和我的祖國》獲第11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9年度表彰大會年度導演提名[12]。9月27日,執導的微電影《淑貞》定檔9月28日零點上線[13]。10月25日,導演、監制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
『柒』 知道不知道原唱
《知道不知道》原唱:劉韻。
《知道不知道》是一首經典抒情小調,是首輕松有趣的「告白」式情歌。它的原始素材叫《崖畔上開花》,它是一首根據陝北地區的信天游改編的歌曲。歌者憑借對大自然景物的抒發,用纏綿悱惻得深情道出了對愛情的渴望。
1966年,這首作品為香港電影《落馬湖》得插曲,隨著電影的播放流傳至今,而它的姐妹篇—信天游《懸崖上開花》,1951年就已成為電影《陝北牧歌》的插曲,並隨著電影的上映而名揚四方。在2005年賀歲大片《天下無賊》當中,由劉若英演唱的片尾歌曲就選用了這首《知道不知道》。
(7)陝北牧歌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歌曲背景
《知道不知道》的原始素材叫《崖畔上開花》,它是一首通過陝北地區的信天游改編的歌曲。這是一首歌唱愛情的歌。一個女人愛上了一個男人,想他「想得真心焦」,連覺也睡不著,沒辦法,只好一大早起來去找他。她坐過了小船,跑呀跑,終於來到了土地廟。
到土地廟干什麼?一可能是到土地廟祈禱土地爺:保佑我找到我的心上人。二是到土地廟表白心意:除了他我誰也不要。還有一種可能,即她的心上人就住在土地廟附近,或她心上人住的地方名字就叫「土地廟」。
『捌』 陳新的簡歷
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8月參加革命,開始從事黨的文藝宣傳工作。先後在少共陝西省委唱歌隊、陝西省鋤頭劇社、人民劇社任演員。
1939年—1941年在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學習戲劇、音樂。1941年2月調至延安縣民眾劇團分團。任黨支部書記、劇務科長、生活管理大隊長,兼導演、演員、音樂員。1948年調延屬地委宣傳部宣傳組,與韓起祥同志合編了《胡匪暴行》、《救災》,改編了《王貴與李香香》等陝北說書段子。1950年,第一次參與北京電影製片廠《陝北牧歌》的電影拍攝。1951年任延安文工團團長。
1956年調入西安電影製片廠做籌建工作,後去長春電影製片廠學習電影工藝,參加了《黨的女兒》、《地下尖兵》、《不拘小節的人》等攝制工作。
1958年學成歸來同年建廠,任製片主任等職。組織參與拍攝了《雪海銀山》、《碧空銀花》、《巴山紅浪》、《尚小雲舞台藝術》、《紅梅嶺》、《奧金瑪》、《漁島怒潮》、《軍歌嘹亮》、《黑面人》、《阿勇》、《三關點帥》、《李清照》······等影片,先後參演影視片20餘部。
1949年至今先後在《延河》、《解放日報》、《西安日報》、《西安文化》、《影協雜志》等報刊上發表散文、報告文學、詩歌十餘篇。1985年離休後,發表了電影文學劇本《延河支隊》、《南泥灣》。晚年撰寫了萬言回憶錄《我心中的歌》。
『玖』 知道不知道 是哪裡的民歌
老音樂工作者劉熾先生曾在延安搞過文藝工作,他走過陝北的許多地方,收集到了不少當地民間音樂。50年代,當電影《陝北牧歌》開拍時,領導上決定由劉熾擔任這部電影的作曲,當他為由導演孫謙作詞的《崖畔上開花》這一插曲譜曲時,便利用了當年收集到的如上的這一陝北民歌,稍加整理後,便成為這首廣為人知的《崖畔上開花》。電影《陝北牧歌》上映後,這首插曲立時被人們所接受,以至於電影情節漸被人們淡忘了,而《崖畔上開花》這首歌卻越來越深入人心。 後來人們常聽到的這首歌是男女對唱形式的,其實,它還有以男、女聲獨唱形式出現的,只不過詞句上做了些調整。
需要說明的是,近些年很流行的民歌《知道不知道》也是出自同一首民歌,旋律基本一致。《崖畔上開花》與《知道不知道》都非常有名,各有各的聽眾,各有各的擁護者,同曲異詞的現象在民歌中是常見的,我們正可以從中了解到民歌的廣泛適應性和無比的再生能力。
『拾』 知道不知道這次你又犯了錯是什麼歌
《知道不知道》的原始素材叫《崖畔上開花》。
《知道不知道》是一首經典抒情小調,是首輕松有趣的「告白」式情歌,它是一首根據陝北地區的信天游改編的歌曲。
歌者憑借對大自然景物的抒發,用纏綿悱惻的深情道出了對愛情的渴望。
1966年,這首作品為香港電影《落馬湖》得插曲,隨著電影的播放流傳至今,而它的姐妹篇——信天游《懸崖上開花》,1951年就已成為電影《陝北牧歌》的插曲,並隨著電影的上映兒名揚四方。
在2005年賀歲大片《天下無賊》當中,由劉若英演唱的片尾歌曲就選用了這首《知道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