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文檔放在存儲卡里格式不對,怎麼辦
存儲卡類型:快閃記憶體卡(Flash Card)是利用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技術達到存儲電子信息的存儲器,一般應用在數碼相機,掌上電腦,MP3等小型數碼產品中作為存儲介質,所以樣子小巧,有如一張卡片,所以稱之為快閃記憶體卡。根據不同的生產廠商和不同的應用,快閃記憶體卡大概有SmartMedia(SM卡)、Compact Flash(CF卡)、MultiMediaCard(MMC卡)、Secure Digital(SD卡)、Memory Stick(記憶棒)、XD-Picture Card(XD卡)和微硬碟(MICRODRIVE)這些快閃記憶體卡雖然外觀、規格不同,但是技術原來都是相同的。而作為行動電話使用的存儲卡有MMC卡、RS-MMC卡、SD卡、mini SD卡、T-Flash卡、sony記憶棒、CF卡。
存取速度:存取速度是指快閃記憶體卡在被寫入數據或讀取數據時的數據傳輸速度。不同類型的快閃記憶體卡採用的介面規范各不相同,自然各自的存取速度也不相同。即便是同種類型的存儲卡,也受到各廠商製造水平、讀卡器優略,乃至被連接到的主機性能等因素的干擾,在實際也表現出不同的存取速度。同一塊卡應用於不同的相機,也可能表現出速度的差異,這受到相機快閃記憶體卡介面性能差異的影響。
各廠商所宣稱的快閃記憶體卡存取速度基本都是某種狀態下,快閃記憶體卡的最高存取速度,實際應用中基本無法達到這樣的速度。市場上還廣為流傳著倍速快閃記憶體卡的概念,如40倍速的CF卡,倍速是光存儲設備的速度計算概念,1倍速等於150KB/s的數據傳輸速度,那麼40倍速將達到每秒6MB的速度。但在實際應用中,這些高速的快閃記憶體卡並沒有達到如此高的速度,在特定的數碼相機或讀卡器設備上也許能達到或接近如此高的速度。但大部分的應用中,高速快閃記憶體卡的確要快於普通快閃記憶體卡,但並沒有超出普通快閃記憶體卡存取速度那麼多倍。
電壓:不同類型的快閃記憶體卡具有不同的規范,其所能正常工作的電壓是不同的。不過不同的快閃記憶體卡介面也各不相同,不存在插錯介面的可能。因此不會出現因插錯介面,工作電壓不同而損壞快閃記憶體卡的情況。SD卡數據傳送和物理規范是由MMC發展而來,尺寸大小和MMC差不多。SD卡與MMC卡保持著向上兼容,也就是說,MMC可以被新的SD設備存取,兼容性則取決於應用軟體,但SD卡卻不可以被MMC設備存取。即便如此仍舊建議,什麼類型的快閃記憶體卡對應什麼類型的介面,以避免不必要的錯誤。
MMC卡:MMC(MultiMedia Card)卡由西門子公司和首推CF的SanDisk於1997年推出。1998年1月十四家公司聯合成立了MMC協會(MultiMedia Card Association簡稱MMCA),現在已經有超過84個成員。MMC的發展目標主要是針對數碼影像、音樂、手機、PDA、電子書、玩具等產品,號稱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Flash Memory存貯卡,尺寸只有32mm x 24mm x 1.4mm。雖然比SmartMedia厚,但整體體積卻比SmartMedia小,而且也比SmartMedia輕,只有1.5克。MMC也是把存貯單元和控制器一同做到了卡上,智能的控制器使得MMC保證兼容性和靈活性。
MMC存貯卡可以分為MMC和SPI兩種工作模式,MMC模式是標準的默認模式,具有MMC的全部特性。而SPI模式則是MMC存貯卡可選的第二種模式,這個模式是MMC協議的一個子集,主要用於只需要小數量的卡(通常是1個)和低數據傳輸率(和MMC協議相比)的系統,這個模式可以把設計花費減到最小,但性能就不如MMC。
MMC被設計作為一種低成本的數據平台和通訊介質,它的介面設計非常簡單:只有7針!介面成本低於0.5美元,相比之下SmartMedia和Memory Stick的介面成本都要高於1美元。在介面中,電源供應是3針,而數據操作只用3針的串列匯流排即可(SPI模式再加上1針用於選擇晶元)。
MMC的操作電壓為2.7伏到3.6伏,寫/讀電流只有27mA和23mA,功耗很低。它的讀寫模式包括流式、多塊和單塊。最小的數據傳送是以塊為單位的,預設的塊大小為512bytes。
代表機型:諾基亞N-Gage QD,7710,6600,3650等。
RS-MMC卡:全名(Reced Size MultiMediaCard)。此卡標准最初由MMCA(多媒體卡協會)於2002年11月發布。其大小僅為標准MMC卡的一半,卻繼承了後者的所有優勢和性能特徵。通過轉接卡,它也適用於原有的MMC與具備支持MMC的SD介面裝置。
代表機型:三星D710,730,V500,SPH-V4400,諾基亞6260,6630,6670,7610,西門子S65,松下X700等。
SD卡: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是一種基於半導體快閃記憶器的新一代記憶設備。SD卡由日本松下、東芝及美國SanDisk公司於1999年8月共同開發研製。大小猶如一張郵票的SD記憶卡,重量只有2克,但卻擁有高記憶容量、快速數據傳輸率、極大的移動靈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
SD卡在24mm×32mm×2.1mm的體積內結合了SanDisk快閃記憶卡控制與MLC(Multilevel Cell)技術和Toshiba(東芝)0.16u及0.13u的NAND技術,通過9針的介面界面與專門的驅動器相連接,不需要額外的電源來保持其上記憶的信息。而且它是一體化固體介質,沒有任何移動部分,所以不用擔心機械運動的損壞。
SD卡數據傳送和物理規范由MMC發展而來,大小和MMC差不多,尺寸為32mm x 24mm x 2.1mm。長寬和MMC一樣,只是厚了0.7mm,以容納更大容量的存貯單元。SD卡與MMC卡保持著向上兼容,也就是說,MMC可以被新的SD設備存取,兼容性則取決於應用軟體,但SD卡卻不可以被MMC設備存取。(SD卡外型採用了與MMC厚度一樣的導軌式設計,以使SD設備可以適合MMC)
SD介面除了保留MMC的7針外,還在兩邊加多了2針,作為數據線。採用了NAND型Flash Memory,基本上和SmartMedia的一樣,平均數據傳輸率能達到2MB/s。
SD卡的結構能保證數字文件傳送的安全性,也很容易重新格式化,所以有著廣泛的應用領域,音樂、電影、新聞等多媒體文件都可以方便地保存到SD卡中。因此不少數碼相機也開始支持SD卡。
很多存儲卡公司都有開發SD卡,松下是目前SD卡最主要的生產廠家,2000年時 SD卡容量已經從8MB到64MB分為4個不同的等級來滿足不同場合的需要,數據傳輸率為2MB/s。到2001年末單卡容量已經高達512MB,數據傳輸率也提升到10MB/s。2003年推出容量達到1GB,數據傳輸率為20MB/s的高性能儲存卡,到2005年容量有望達到4GB。
代表機型:多普達515,535,818,神達MIO8390,LGG910,聯想ET960等。
Mini SD卡:全名(Mini 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miniSD卡是SD卡發展而來,性能和傳統的SD卡並無大的區別,miniSD卡和SD卡一樣,都具有每秒2MB的數據傳輸速度。與傳統SD卡一樣,miniSD卡同樣具有硬體數據防寫保護開關,可避免儲存內容不慎刪除的風險。miniSD卡特點是體積小巧(體積只有21.5×20x1.4mm,相比較原來的SD卡減少了40%的體積)、性能穩定,可配合專用轉接卡使用,完全兼容標准SD卡插槽。而且miniSD卡採用的是低耗電的設計,比SD卡更適用於移動通信設備,因此主要進攻手機、PDA、掌上電腦的信息終端。
代表機型:多普達 565、575、moto MPX220等。
T-Flash卡:全名(TransFLash由)摩托羅拉與SANDISK共同研發,在2004年推出。是一種超小型卡(11*15*1MM)。TF卡可經SD卡轉換器後,當SD卡使用。
支持機型:MOTOROLA A780,E398,C975等。
Sony記憶棒:Memory Stick記憶棒,是Sony公司開發研製的,尺寸為:50mm x 21.5mm x 2.8mm,重4克。採用精緻醒目的藍色外殼(新的MG為白色),並具有防寫開關。
和很多Flash Memory存儲卡不同,Memory Stick規范是非公開的,沒有什麼標准化組織。採用了Sony自己的外型、協議、物理格式和版權保護技術,要使用它的規范就必須和Sony談判簽訂許可。Memory Stick也包括了控制器在內,採用10針介面,數據匯流排為串列,最高頻率可達20MHz,電壓為2.7伏到3.6伏,電流平均為45mA。可以看出這個規格和差不多同一時間出現的MMC頗為相似。
Sony強調其帶獨立針槽的介面易於從插槽中插入或抽出,不輕易損壞;而且絕不會互相接觸,大大減低針與針接觸而發生的誤差,令資料傳送更為可靠;比起插針式存貯卡也更容易清潔。
除了外型小巧、具有極高穩定性和版權保護功能以及方便地使用於各種記憶棒系列產品等特點外,記憶棒的優勢還在於索尼推出的大量利用該項技術的產品,如DV攝像機、數碼相機、VAIO個人電腦、彩色列印機、Walkman、IC錄音機、LCD電視等,而PC卡轉換器、3.5英寸軟盤轉換器、並行出口轉換器和USB讀寫器等全線附件使得記憶棒可輕松實現與PC及蘋果機的連接。
記憶棒推出後,三星、愛華、三洋、卡西歐、富士通、奧林巴斯、夏普等一系列公司已表示了對此格式的支持。索尼公司目前還在尋求家用電子行業和IT行業對記憶棒格式的認同。 Sony將在今後把更多代表記憶棒最新發展的產品介紹到國內市場。
記憶棒的缺點一是只能在索尼數碼相機中使用,二是容量尚不夠大。
支持索愛P908,P910C,S700C等。
CF卡:CF卡(Compact Flash)是1994年由SanDisk最先推出的。CF卡具有PCMCIA-ATA功能,並與之兼容;CF卡重量只有14g,僅紙板火柴般大小(43mm x 36m x m3.3mm),是一種固態產品,也就是工作時沒有運動部件。CF卡採用快閃記憶體(flash)技術,是一種穩定的存儲解決方案,不需要電池來維持其中存儲的數據。對所保存的數據來說,CF卡比傳統的磁碟驅動器安全性和保護性都更高;比傳統的磁碟驅動器及Ⅲ型PC卡的可靠性高5到10倍,而且CF卡的用電量僅為小型磁碟驅動器的5%。這些優異的條件使得大多數數碼相機選擇CF卡作為其首選存儲介質。
雖然最初CF卡是採用Flash Memory的存貯卡,但隨著CF卡的發展,各種採用CF卡規格的非Flash Memory卡也開始出現,CFA後來又發展出了CF+的規格,使CF卡的范圍擴展到非Flash Memory的其它領域,包括其它I/O設備和磁碟存貯器,以及一個更新物理規格的Type II規格(IBM的Microdrive就是Type II的CF卡),Type II和原來的Type I相比不同之處在於Type II厚5mm。
CF卡同時支持3.3伏和5伏的電壓,任何一張CF卡都可以在這兩種電壓下工作,這使得它具有廣闊的使用范圍。CF存貯卡的兼容性還表現在它把Flash Memory存貯模塊與控制器結合在一起,這樣使用CF卡的外部設備就可以做得比較簡單,而且不同的CF卡都可以用單一的機構來讀寫,不用擔心兼容性問題,特別是CF卡升級換代時也可以保證舊設備的兼容性。
CF卡有相當多的平台支持,包括DOS,Windows 3.x,Windows 95,Windows 98,Windows CE,OS/2,Apple System 7,Linux和許多種UNIX都能夠支持。
CF卡作為世界范圍內的存儲行業標准,保證CF產品的兼容,保證CF卡的向後兼容性;隨著CF卡越來越被廣泛應用,各廠商積極提高CF卡的技術,促進新一代體小質輕、低能耗先進移動設備的推出,進而提高工作效率。CFA總部在加拿大的Palo Alto,其成員有權免費得到CF卡、CF商標和CF技術詳情。CFA成員包括3COM,佳能、柯達、惠普、日立、IBM、松下、摩托羅拉、NEC、SanDisk、精工(愛普生)和Socket Communications等120多個。而且其中的主要數碼相機生產研發廠商已經成立了一個專門組織,從事於CF產品的開發。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CF型卡容量已經達640M。一般市場上常見的是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幾種(128MB以上的為Ⅱ型)
Ⅱ 導軌 BEDWAYS怎麼樣
風(和諧)行的打了碼,清晰度不高,但有中字。 飄(和諧)花電影下載的打了碼,清晰度高,英字。 快(和諧)播的沒打碼,清晰度不高,英字。 ... []
Ⅲ 拍攝微電影,都要用滑軌嗎多長的滑軌合適呢
微電影拍攝三寶,腳架,滑軌,小搖臂!最大限度保證鏡頭穩定和最大的鏡頭切換。一般來說80cm的滑軌能應付絕大部分場景了。馬雲家隨便一搜就一堆,我用的是叫喜樂仕的滑軌,最近又買了他們的一款能伸縮增距的小滑軌,比之前的那個輕便很多!出門拍攝更輕便了
Ⅳ 詹姆斯·卡梅隆隸屬哪家經紀公司
英文名字:James Francis Cameron
中文譯名:詹姆斯·卡梅隆,占士金馬倫、詹姆斯卡麥隆、詹姆斯·卡梅倫、詹姆士柯麥隆
昵稱: Iron Jim
出生日期:1954年8月16日
出生地:加拿大安大略省
身高:188cm
星座: 獅子座
職業:導演
現任妻子:蘇茜·愛米斯(2000.6.4-)
前妻:琳達·漢密爾頓(1997.7.26-1999)
前妻:凱瑟琳·畢格羅(1989.8.17-1991)
前妻:蓋爾·安妮·赫德(1985-1989)
前妻:Sharon Williams(1978.2.14-1984)
[編輯本段]個人簡介
代表作-《深淵》1954年8月16日,詹姆斯·卡梅隆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電氣工程師,母親是一個藝術家,這似乎註定他一生下來就會具有工程和藝術兩方面的才華。少年時的詹姆斯·卡梅隆就具有非凡的工程才能和組織能力,他曾經帶領小夥伴們製造過一個足以在地面上留下彈坑的拋石機,以及用一個自製的潛水艇把一隻老鼠送到了尼亞加拉河底。在藝術方面,他曾和母親學習過多年的繪畫,並且曾在家鄉舉辦過畫展,並且很小就開始寫科幻小說,他12歲時所寫的一部科幻小說被看作是他的科幻影片《深淵》故事的原型。在他14歲的時候,他看到了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當時詹姆斯·卡梅隆被驚呆了,在電影院里連續看了10遍之多,從此在他心靈中萌發了製作電影的願望。他開始用父親的8毫米攝影機拍攝一些簡陋的影片。
中學畢業以後,詹姆斯·卡梅隆被一所大學的物理系錄取,他很快就對大學的課程感到失望,跑出校園闖盪社會。他干過機械修理工,給別人開過大卡車。1977年,詹姆斯·卡梅隆看到了喬治•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激動地意識到這就是他想要創造的東西。這使得詹姆斯·卡梅隆確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並開始為此忙碌起來,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他開始到處尋找機會成為電影人,熟悉從鏡頭到攝影機導軌的各種電影製作器材,甚至和朋友制定了人生第一個拍攝計劃,想要利用手頭的設備和自製的模型製作一部10分鍾的科幻影片!
詹姆斯·卡梅隆是幸運的,他的才華很快就得到了好萊塢製片人羅傑•卡曼的賞識,從羅傑•卡曼那裡他得到了人生第一份電影方面的工作——為卡曼工作室1980年的影片《星空大戰》製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就升職為這個工作室的另一部影片《恐怖星系》的第二小組導演和電影製作設計師。詹姆斯·卡梅隆是少有的以特技設計出身的導演之一,在以後的電影創作中,詹姆斯·卡梅隆一向把特技製作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而且還經常親自參與設計和實施特技的製作。在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里,卓越的特技製作不但總是創造出令人目瞪口呆、熱血沸騰的視覺效果,而且能夠和情節自然地融為一體,絲毫沒有生硬和炫耀的感覺。但這並不是說,特技就是詹姆斯·卡梅隆電影的全部。詹姆斯·卡梅隆不但是個優秀的特技工程人員,更具有一般的工程人員不具備的想像力,以及一些別的東西。
1981年,詹姆斯·卡梅隆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問世。這部名叫《食人魚2:繁殖》的影片完全在義大利拍攝,詹姆斯·卡梅隆和一口義大利語的工作人員相處得並不愉快,而拍攝完畢後,製片方出於對這個羽翼未豐的導演的輕視,不讓他參與影片的最終剪輯。25歲的詹姆斯·卡梅隆一氣之下,用一張信用卡撬開了工作室的門,自己想方設法學會使用了義大利的剪輯機,用幾個星期的時間自己剪輯了整部片子。在這個過程中,詹姆斯·卡梅隆下定決心不再為任何人賣命,一定要製作自己的電影。
在義大利期間,詹姆斯·卡梅隆備受疾病、飢餓和貧困的折磨。痛苦的經歷使他每晚噩夢纏身,一次他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噩夢:被一個來自未來的機器殺手追殺。根據噩夢的內容,詹姆斯·卡梅隆寫了一個浸滿其卓越才華的電影劇本《終結者》。他把這個劇本以一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製片人高爾•安尼•赫特,條件是讓他以自己的方式導演這部影片。高爾答應了他的要求。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推出了他第一部自編自導的影片《終結者》。這部影片的拍攝只花了650萬美元,卻賺得了3600萬美元的國內票房,並贏得了影迷和評論界的一致好評。
《終結者》的成功使得詹姆斯·卡梅隆獲得了電影界的廣泛關注。1985年,詹姆斯·卡梅隆和西爾維斯特·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的劇本,這部影片同樣也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代表作《異形2》1986年,詹姆斯·卡梅隆自編自導的第二部作品《異形2》問世。這部影片是著名導演瑞德利•斯科特的科幻經典《異形》的重拍版。詹姆斯·卡梅隆編導的這部影片的續集明智地避免了重復原片的風格,而是把人和異形的戰場從單個的太空船搬到了一個巨大的太空基地,以一種動作片的風格重新演繹了發生在太空的恐怖故事,整部影片洋溢著一種英雄主義的精神。此片的視覺效果也絕對一流,其美工設計給人一種卡梅隆影片所一貫具有的,純粹的(而非形式主義的)機械審美快感,而其特技製作也堪稱達到了電腦生成影像參與電影製作之前的高峰。《異形》獲得了七項奧斯卡提名,其中包括西古內爾•韋弗的最佳女主角提名,結果獲得了最佳音響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獎。
1989年,詹姆斯·卡梅隆自編自導的第三部重量級作品《深淵》問世。這部科幻影片和卡梅隆的其它同類作品有些不同,雖然其中穿插了很多驚險的打鬥和關於海底神秘生物的描述,但它重點還是用一種比較慢的節奏,在一個科幻的背景下講述了一個關於夫妻感情的故事。很多觀眾認為這部影片的節奏過慢,使人昏昏欲睡,這使得這部影片的票房不如卡梅隆的其它影片賣座。但也有很多影迷被片中人物的感情所打動。在撰寫《深淵》的劇本時,卡麥隆正在經歷和第二任妻子——電影製作人高爾•安妮•赫德的感情危機,自然地把自己的經歷帶入了創作之中,把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糾葛寫得感人至深。
代表作《終結者2》1991年,被影迷們盼望已久的《終結者2》終於浮出水面,這部影片震驚影壇,並且賺得了2億美元的國內票房,獲得了四項奧斯卡獎(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最佳化妝和最佳音效剪輯)。《終結者2》宣告了一個時代的來臨,人們終於相信,電影特技表現已經無所不能,唯一的制約只是人們的想像力。在每個單個的場面中,詹姆斯·卡梅隆也發揮了卓越的導演和剪輯才能,在場面調度、蒙太奇的使用和時間的控制(太短不過癮,太長又使人厭倦)等方面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在《終結者2》之後,詹姆斯·卡梅隆於1993年成立了自己的特技製作公司「數字領域」,和盧卡斯的「工業光魔」分庭抗禮。1994年由「數字領域」製作特技的第一部影片《真實的謊言》出爐。這部影片試圖把間諜驚險片和喜劇情節有機地結合起來,成功地發掘出了動作明星施瓦辛格的幽默潛力,但它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結尾那一架「海鷂」式垂直起落戰斗機。它在海天一色的背景下發射「小牛」導彈打中跨海大橋的場面既壯觀華美,又具有軍事演習一樣的真實感;而後來的機翼上的搏殺又呈現出繁復和誇張的卡通風格。作為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能夠選中這種獨特的武器扮演片中「重要角色」,並且把它的魅力發揮到極致,又一次證明了他對機器美的特殊愛好和感悟力。另一方面,和多數影片把特工人員描繪成冷酷無情的殺人機器相反,《真實的謊言》把他們描繪成傳統意義上的「好人」,再一次體現了卡梅隆特有的樂觀主義精神。
代表作《泰坦尼克號》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拍攝了著名的《泰坦尼克號》。一心追求自己心目中完美目標的精神的他,在《泰坦尼克號》中得到了最高的體現,詹姆斯·卡梅隆親自操辦了幾乎每一件事,從給特技人員畫受力分析圖講解大船沉沒的原理,到為片中的傑克提筆畫素描。在拍攝過程中,詹姆斯·卡梅隆對演員和職員也非常的嚴格。投資方的冷言冷語、手下的怨聲載道、酷寒的海水,再加上拍攝過程中遇到的難以想像的困難,這一切使卡梅隆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但他仍然堅持著,並且喊出了近乎悲壯的豪言壯語:「『泰坦尼克號』可沉,《泰坦尼克號》不可沉!」
這一切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在《泰坦尼克號》推出3個月後,全美票房收入高達4億7千萬美元,而國際票房更是超過了18億,使這部影片成為了最賣座的影片之一。這部影片更是獲得了14個奧斯卡獎的提名並獲得了其中的11個,平了《賓虛》的紀錄。詹姆斯·卡梅隆也因此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在頒獎晚會上,卡梅隆近乎瘋狂地舉起奧斯卡獎,大聲說出片中的著名台詞:「我是世界之王!」
輝煌之後,詹姆斯·卡梅隆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消失」,《泰坦尼克號》之後他一直沒有推出大的銀幕作品,直到2009年,他才正式宣布開拍他的新片———《阿凡達》,這是一部真人表演結合電腦CG動畫的科幻片。在接受美國《時代》雜志專訪時,這位好萊塢最會「燒錢」也最會「賺錢」的大導演承認,此片在票房上很難超越《泰坦尼克號》,但是他又立即補充了一句:沒人能超越《泰坦尼克號》。這位曾經在奧斯卡頒獎禮高呼「我是世界之王」、被很多人形容為「暴君」的大導演,仍舊是一副霸氣十足的模樣。
[編輯本段]主要獎項
1998年第70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1998年第70屆奧斯卡最佳電影剪輯獎
1998年第55屆金球獎 最佳導演獎
1998年堪薩斯城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
1998年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作為導演的電影作品
《銃夢》Battle angle-----(2011)
《阿凡達》Avatar ------- (2009)
《深海異形》 Aliens of the Deep ------- (2005)
《深淵幽靈》 Ghosts of the Abyss ------- (2003)
《重返俾斯麥戰艦》 Expedition: Bismarck ------- (2002)
《末世黑天使》 "Dark Angel" Pilot: Part 1 ------- (2000)
《泰坦尼克號》 Titanic ------- (1997)
《真實的謊言》True Lies ------- (1994)
《終結者2:審判日》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 (1991)
《深淵》The Abyss ------- (1989)
《異形2》 Aliens ------- (1986)
《終結者》The Terminator ------- (1984)
《食人魚2:繁殖》 Piranha Part Two: The Spawning ------- (1981)
作為演員的電影作品
《深海異形》 Aliens of the Deep ------- (2005)
《深淵幽靈》 Ghosts of the Abyss ------- (2003)
《重返俾斯麥戰艦》 Expedition: Bismarck ------- (2002)
《末世黑天使》 "Dark Angel" Pilot: Part 1 ------- (2000)
《繆斯女神》The Muse ------- (1999)
作為編劇的電影作品
《化身》 Avatar ------- (2009)
《銃夢》 Battle Angel ------- (2011)
《終結者4:救世主》Terminator Salvation ------- (2009)
《終結者外傳》 "Terminator: 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 ------- (2008)
《終結者3:機器的興起》 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 (2003)
《末世黑天使》"Dark Angel" ------- (2000)
《末世天使1》 "Dark Angel" Pilot: Part 1 ------- (2000)
《泰坦尼克號》Titanic ------- (1997)
《末世紀暴潮》 Strange Days ------- (1995)
代表作《真實的謊言》《真實的謊言》 True Lies ------- (1994)
《終結者2:審判日》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 (1991)
《深淵》 The Abyss ------- (1989)
《異形2》 Aliens ------- (1986)
《第一滴血2》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 (1985)
《終結者》The Terminator ------- (1984)
作為製片人的電影作品
《銃夢》 Battle Angel ------- (2011)
《化身》 Avatar ------- (2009)
《深海異形》 Aliens of the Deep ------- (2005)
《深淵幽靈》 Ghosts of the Abyss ------- (2003)
《重返俾斯麥戰艦》 Expedition: Bismarck ------- (2002)
《飛向太空2002》Solaris ------- (2002)
《末世黑天使》Dark Angel" ------- (2000)
《末世天使1 》"Dark Angel" Pilot: Part 1 ------- (2000)
《泰坦尼克號》Titanic ------- (1997)
《末世紀暴潮》 Strange Days ------- (1995)
《真實的謊言》True Lies ------- (1994)
《終結者2:審判日》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 (1991)
《終極豪情》 Point Break ------- (1991)
Ⅳ 拍婚禮視頻80cm滑軌夠用嗎
完全夠用,我買的就是80cm的,幾乎不會從頭滑到尾。
所以如果追求便攜,60也足足夠用了,多出來的20cm只能多出來3%的優勢。
而且軌道越長,上三腳架越麻煩,80用快裝板上雲台基本不行,必須用專門的轉接器才能勉強穩住,或者帶兩個腳架。相信我,地面拍攝絕對至多隻能滿足你50%的使用場景。
拍婚禮,時間緊任務重,絕對選手動,因為手動滑軌一下子就可以從最左到最右,而電動滑軌要由電機慢慢走過去,你大概會付出五倍的構圖時間,並承受更多的噪音。
如果拍微電影,可以考慮電動滑軌,但不是必須。除非拍延時,其他的我基本都不推薦電軌。
1500的手動軌,十有八九比2500的電動軌做工要好。
由於材質本身的屬性問題,預算低於2000,不要考慮碳纖維滑軌,選金屬的吧。預算超過2000,我其實也不太推崇碳纖維。
如果我再買滑軌的話,可能會首先考慮40cm左右的長度。
Ⅵ 按摩椅哪個牌子好
按摩椅建議選有深厚技術儲備的國產老牌或者國產大牌,國產品牌技術不比國外品牌差,但價格相對來說更加有競爭力。國外品牌的價格很大一部分是關稅和品牌溢價,所以性價比不會太高。國內品牌沒有關稅,而且本地生產本地銷售,運輸、原材料、銷售等各方面的成本都相對較低,因此價格有較大優越,價格更加親民。
Ⅶ 怎樣用cd-rom觀看dvd電影 [超強]
筆者經過多次試驗發現,我們完全可以用前幾年配置的cd-rom來觀看市場上大部分的dvd電影。只要您按照筆者說的,對cd-rom進行一定的diy即可,操作並不復雜,相信大部分人都可以完成。 我們把要diy的cd-rom分為兩種: 一、24x以上40x以下 二、40x及更高倍速 24x以下cd-rom由於年代久遠,技術落後,已經沒有改制可能。 1、24x以上40x以下: 激光頭部分: 由於cd-rom光碟的軌距為1.6微米,而dvd光碟的軌距僅僅為0.8微米,cd-rom光碟的最簡訊息坑長0.843微米,dvd光碟最簡訊息坑長0.293微米。所以dvd可以在相同面積的情況下,存儲更加大量的文件。 針對這個情況,我們需要對激光頭進行調整,以適應更加小的軌距及坑距。 拆開cd-rom的外殼,會看到在導軌上,有一個透鏡,那就是激光頭。在它的側面,有一個小小的螺絲,可以轉動。它就是調整的關鍵。這個螺絲可以調節激光束落到盤面上面積的大小。 通過開頭的數據,我們可以知道,調整後的光束應該小於0.293微米,以適應dvd的需要。具體對應到螺絲的調節上,一般為2-3轉。這個位置需要您自己多試驗才能得出。提醒讀者,在調節前,請用筆做上記號,省得您自己都不知道轉了多少。 傳動部分:dvd-rom在4x以上,就可以流 觀看dvd電影。 那如果是32x的cd-rom改裝過來,轉速明顯過高,也增大了發熱量,無形中加劇了損耗。 對此,要採用減速的辦法。 眾所周知,電腦內可以提供5v(紅色導線)、12v(黃色導線)兩種輸出。 我們把供cd-rom使用的四針電源插頭找出來,把黃色的那根剪斷或是用膠布封起來,這樣送到cd-rom里的只有5v電壓,cd-rom的速度就變為32*5/17=9.41,滿足了我們的需求。 2、40x及更高倍速 在40x cd-rom上市的時候,市場上已經有了大量的dvd-rom供應。廠家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它們本來就是從同一條生產線上下來的產品,只是廠家人為的屏蔽了dvd功能,製造價格差異。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出被屏蔽的dvd功能。 打開cd-rom外殼,在電路板背後,能夠找到一個空置的跳線,或是有一個元件位置上是空缺的,邊上會有dvd jump的字樣。現在去找一個跳線帽將它接通。或是用一小截銅絲將兩端連起來。打開被屏蔽的dvd功能。 當然,降速還是要做的,這個可以按照1當中介紹的進行操作。 注意事項:1、改裝過的cd-dvd-rom在自檢時將不會被檢測到,也就是說,您無法在dos下使用它。但是只要進入windows便可以正常使用。 2、改裝過的cd-dvd-rom不存在區碼問題。 3、由於涉及到數據存儲格式的問題,改裝過的cd-dvd-rom很可能無法讀取d9的碟子,這也就是筆者所說的可以觀看市場上大部分的dvd電影的原因。 寫到這里,筆者已經把自己所掌握的都奉獻出來了,希望大家都能用上價廉物美的cd-dvd-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