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佐羅的故事內容
美國的
佐羅的由來,是個虛構的人物
也許是阿蘭·德隆版的佐羅過於經典,許多中國觀眾誤以為佐羅是法國人,其實佐羅的故事最早出現於1919年美國作家約翰斯頓·麥克庫利的連載通俗雜志故事《卡佩斯特拉諾的詛咒》中。佐羅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加利福尼亞這塊三易其主(西班牙、墨西哥、美國)的土地上,時間是18、19世紀西班牙統治墨西哥的時期。主人公迭戈是一個俠盜羅賓漢式的凡人英雄,他本是地主的兒子,卻願意行俠仗義、除暴安良、劫富濟貧。因此,他必須化身佐羅、秘密行動,佐羅的行頭包括黑面具、黑帽子、黑斗篷、黑坐騎、佩劍和長鞭。佐羅?穴zorro?雪在西班牙語中是「狐狸」的意思,每當這只黑色的沙漠之狐神出鬼沒之際,他總要用他的利劍劃下「Z」的標記。
第一部關於佐羅的電影實際上是部喜劇片,誕生於1920年的美國,由曾為百老匯明星的道格拉斯·法爾班克斯主演,名為《佐羅的標記》。由於1920年還屬默片時代,因此那時的佐羅還不會講話,而且一點兒都不帥。道格拉斯·法爾班克斯的胖胖佐羅形象實在是個敦厚有餘的平民類型。在《佐羅的標記》中,法爾班克斯充分展示了自己武打技能和幽默天分。雖然其貌不揚,但法爾班克斯卻是個天才,包括現在佐羅使用的「皮鞭」、總督唐迪亞戈揮揮手絹的娘娘腔以及佐羅用劍在敵人身上刻下他的姓名首字母「Z」作為懲罰這些細節都是法爾班克斯的一手傑作。
另外,「佐羅」還是後來的雙面英雄如「超人」、「俠道羅賓漢」、「蝙蝠俠」、「蜘蛛俠」的原型。這一說法並非空穴來風,漫畫家鮑伯·凱恩就曾承認蝙蝠俠的黑斗篷造型便是取材自佐羅,而蝙蝠俠的黑蝙蝠車的設計靈感也是取材自佐羅那匹黑得發亮的駿馬陶那多。
Ⅱ 佐羅的經典對白
「我表面是上是迪亞哥,假裝膽小害怕。但是在深夜裡,我化妝出發,舉起鋒利的劍來主持正義。要問我是誰?佐羅!」
("The mark of Zorro! As Don Diego I pretend to be afraid.
But with a mask as my disguise, I ride into the night, and raise my sword in the name of justice. For I am Zorro!")
「······(口哨聲)噢,坦佩斯特,走吧!」
」哈哈哈哈,米格爾,你今天打扮得真像個牧民啊!「
」新鮮的空氣還有自由。「
(2)佐羅電影解說完整版擴展閱讀:
每當需要佐羅出場前,迪亞哥總會小心翼翼地通過機關進入密室,然後換上一襲黑衣,縱身從懸崖跳下,坐上他的黑色駿馬,並與之向遠方奔去······這一熒幕形象可謂深入人心。不僅如此,佐羅舉起劍在鏡頭前劃下一個個酷酷的「Z」字形的經典情節,曾經迷倒了不知多少小孩子。
故事內容
這1981版的《佐羅》不僅是中國引進的首部「佐羅」動畫片,也是懷舊動畫迷公認的「佐羅」動畫系列改編之作中最成功的一部。
除了故事本身沿襲了《佐羅》電影的傳奇色彩外,還有一個原因可能也是讓本片深受中國觀眾喜愛的原因,那便是本片雖然由美國著名動畫公司飛美遜出品,但製作任務則是外包給了日本的東京MOVIE新社。
熟悉日本動畫的FANS應該對東京MOVIE新社不會感到陌生,特別需要說明的,當時還在東京Movie旗下的宮崎駿參加了這部1981版《佐羅》部分劇集原畫的創作,從而為本片上乘的製作水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Ⅲ 美國電影《佐羅》創造了怎樣的成就
1921年1月1月,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的第三十部影片《佐羅》可能成為他最優秀的影片,也許是當時的最佳影片。在1920年12月11日這部影片首次上映之日,觀眾有19547位,創最高紀錄;主顧買票用了11708美元也是最高紀錄。甚至警察也不得不被召來,以使這些狂熱的觀眾安靜下來。《佐羅》卓立於費爾班克斯的其他部電影,以及現在的時髦電影。這位演員總是扮演美國的英雄,如在《好壞人》和《他在報紙上的照片》中。但在這里費爾班克斯扮演的是一位在加利福尼亞殖民地的西班牙男爵,揮動一把鈍頭劍,給他所有的仇敵都打上一個「Z」標記。這樣除了把他想像成一位外國人之外,別的什麼也不成。《佐羅》也是近年來第一部成功的裝束影片。突然之間,公眾們都渴望便帽、面具和劍,而且他們想了解關於費爾班克斯的一切,這位37歲的演員為了滿足公眾們的這種好奇心,出版了自傳。費爾班克斯曾以道格拉斯·埃爾頓·烏爾曼這個名子在科羅拉多的丹佛起家。他現在和他的妻子瑪麗·璧克馥正住在貝弗利山莊的他們的家中。
Ⅳ 法國電影《佐羅》講的是哪個國家的事
佐羅的故事最早出現於1919年美國作家約翰斯頓·麥克庫利的連載通俗雜志故事《卡佩斯特拉諾的詛咒》中。佐羅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加利福尼亞這塊三易其主(西班牙、墨西哥、美國)的土地上,時間是18、19世紀西班牙統治墨西哥的時期。主人公迭戈是一個俠盜羅賓漢式的凡人英雄,他本是地主的兒子,卻願意行俠仗義、除暴安良、劫富濟貧。因此,他必須化身佐羅、秘密行動,佐羅的行頭包括黑面具、黑帽子、黑斗篷、黑坐騎、佩劍和長鞭。佐羅zorro?在西班牙語中是「狐狸」的意思,每當這只黑色的沙漠之狐神出鬼沒之際,他總要用他的利劍劃下「Z」的標記。
加州在1850年才脫離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加入美國聯邦,在此之前,最後一任總督拉弗爾用高壓獨裁統治對付當地百姓,民眾苦不堪言。貴族狄亞哥乃用蒙面俠的身份挺身對抗暴政,"佐羅的傳奇"因而誕生。佐羅最初出現在一位叫約翰·麥考利的記者筆下的虛構小說里。麥考利的佐羅(西班牙的意思是狐狸)是這位記者將英格蘭的一位傳奇人物的故事再加上墨西哥革命時期三位英雄人物的事跡改編而創作出來的。法國影星阿蘭·德隆塑造的佐羅是個劍客,他的好朋友要去殖民地當總督,不幸半路被害了。於是他就換了總督的馬甲,去了殖民地。到了那裡,他又換上佐羅的馬甲,行俠仗義。佐羅在殺了惡人之後,騎馬走了。她的女朋友對當地老百姓說:等到我們實現了和平和正義,佐羅就會回來的。
在18世紀末期,美國的加州仍然是屬於西班牙的領土,加州地區的居民們深受西班牙軍隊的欺壓,大家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雖然每個人都對軍方的做法感到憤怒和不平,不過卻也沒有人敢站出來說話。對加州的人民來說,好像這種飽受壓迫的日子永無止境,而且他們也死了心,認為以前那種安居樂業的生活只是夢想罷了。
可是,這並不是夢想,一位不畏懼軍方欺壓毅然挺身而出的正義使者正由海的那邊緩緩而來!
在以往多部影視作品中,我們接觸到的佐羅都是中年人的形象。這次,一部以佐羅少年時代的故事為背景的日本動畫片<<佐羅的傳說>>(又名「飛俠佐羅」)與我們見面了。這部動畫以全新的人物形象,別具一格的繪畫,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以及製作精良的音樂迅速在青年人心目中占據了主導地位,以至於以往的佐羅作品都受到了冷落。
少年迪亞哥出生在美國的加州,是貝卡家的公子,父親是一位農場主,家中很富有。迪亞哥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父親一直沒有再娶,女傭瑪麗亞全心全意地照顧這個家庭,使迪亞哥依然健康成長。
一天晚上,迪亞哥抱回了生重病的孤兒貝納德,收養了他,像弟弟一樣照顧他,貝納德已全然成為了貝卡家的一員。
迪亞哥與羅麗塔從小一塊長大,兩人青梅竹馬。羅麗塔是那種人見人愛的漂亮女孩子,家中也很富有,但她卻很有正義感與同情心。
後來,迪亞哥被父親送去西班牙留學。在學習期間,迪亞哥專心研習劍術,成為了一名十足的擊劍高手。迪亞哥離開家鄉後,一個叫雷蒙的司令官走馬上任。雷蒙是一個十足的野心家,帶領軍隊在當地胡作非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迪亞哥畢業回家之前,接到了父親的信,父親向他講述了家鄉的現狀,迪亞哥正義的胸中燃起了怒火。
面對軍隊的兇殘,迪亞哥與貝納德挺身而出,化身蒙面俠佐羅與小佐羅,向軍隊展開了挑戰。
Ⅳ 75年版經典電影《佐羅》,為其中文配音的是哪位著名配音演員
75年版經典電影《佐羅》,為其中文配音的是童自榮。童自榮1944年1月11日出生於江蘇省丹陽市,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中國內地男配音演員。
1962年,童自榮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留校工作。
1973年,進入上海電影譯制廠任配音演員。
1978年,為美國科幻片《未來世界》里的記者查克配音,這是他參與配音以來配的第一個主角;同年,為譯製片《佐羅》的主人公佐羅配音。
1982年,為《少林寺》中的小和尚配音。
1986年,參與羅馬尼亞動作電影《神秘的黃玫瑰》的配音工作。
1988年,為前蘇聯與日本合拍愛情片《莫斯科之戀》中的阿羅嘉配音。
童自榮其他情況簡介。
1995年,為美國動作片《虎膽龍威3》中的西蒙配音;隨後,參與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的配音工作,為牛仔警長胡迪配音。
1999年,童自榮完成了最後兩部擔任主要角色的配音作品《婚禮歌手》和《心心戀曲》後逐漸淡出配音舞台。
2004年,正式從上海電影譯制廠退休,之後主要為動畫角色配音。
2010年,他為《玩具總動員3》的胡迪警長配音。
2015年,在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中為混沌配音。
Ⅵ 那些年看過的《佐羅》,阿蘭德隆VS宮崎駿,童自榮VS王志文,誰贏了
1650年聖誕節在墨西哥城。一位反抗殖民和暴政的英雄被宗教裁判所判決入獄。他在一天夜裡爬出牢房,穿過沉重的鐵門,越過監獄的牆壁奔向自由。白天他像一個正常人一樣生活,到了晚上他穿上黑衣向全城散發傳單鼓動革命,他甚至將揭露腐敗的傳單貼到教堂的門上。這個人叫威廉蘭伯特,是一位來自於歐洲愛爾蘭的移民。他的事跡經過幾代人傳頌和改編,最終在1919年由美國作家約翰斯頓麥考利塑造出了「佐羅」這個家喻戶曉的英雄形象。
雖然佐羅的版本很多,但是現在如果有人忽然在耳邊說起佐羅來,筆者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阿蘭德隆,難道就是因為先入為主嗎?
Ⅶ 有一部老電影,好象是關於佐羅的,一開始的情節是佐羅駕馬車掉下懸崖
佐羅 Zorro (1975)
導 演: Duccio Tessari
主 演: 阿蘭.德龍Alain Delon Giampiero Albertini Adriana Asti Stanley Baker Enzo Cerusico Yvan Chiffre Raika Juri Marino Masé
上 映: 1975年03月06日 ( 義大利 )更多地區
地 區: 法國 義大利
時 長: 124 分鍾
類 型: 冒險 西部
分 級: 西班牙:T 美國:G 瑞典:11 芬蘭:K-12
劇情簡介:
這部由洛喬.蒂薩利執導的影片,講述在十六世紀中葉,軍閥官僚盤踞,民不聊生,蒙面的義俠查祿(阿蘭.德龍飾)以神出鬼沒的姿態為鏟除惡霸而努力。蒙面俠查祿的故事在默片及聲片時期曾被好萊塢三度搬上銀幕,本片亦非歐洲版的第一部,論內容不算新鮮,但演查祿的阿蘭.德龍造型瀟灑,斯坦利.貝克演強橫無理的許爾達上校頗為出色,加上劍斗場面甚多,故導演雖然平凡,但有相當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