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電影票房排名
中國電影票房前十名,分別是《長津湖》、《戰狼2》、《你好李煥英》、《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3》《復仇者聯盟4》《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美人魚》。
《長津湖》:一部非常不錯的戰爭題材的電影,在今年11月份成功登頂第1名,拿下了總票房56.95億。
《戰狼2》這也是吳京的成名之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人能夠超越它的票房,最終成績是56.94億元。
《你好李煥英》這部影片的爭議還是很大的,但是不可否認,在當時她確實是一部非常不錯的親情片,也是賈玲的處女作。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是一部動漫作品獨特的劇情,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流浪地球》一部非常經典的災難片。
《唐人街探案3》和《唐人街探案2》都是很不錯的喜劇作品,也是陳思誠唐探宇宙的系列作品。
《復仇者聯盟4》這是票房前10名當中,唯一一部外國電影,足以見得國人對他的肯定。
《紅海行動》,一部非常不錯的戰爭題材的作品,勾起了國人的愛國激情。
《美人魚》,無論在當時還是在現在來看,都是一部很成功的喜劇作品。
㈡ 2020電影總票房是多少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突破200億元。
根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截至2020年12月31日10時,中國電影市場2020年度票房突破200億元。其中,票房成績排名前十的影片均為國產影片,總票房超過120億元,佔全年總票房的六成。在經過多年的成長和博弈之後,國產電影成為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的絕對主力。
(2)一般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電影市場『風景獨好』,這說明我國政府堅持疫情防控、支持電影復甦的宏觀調控政策成效顯著,也證明人民群眾對院線電影的熱情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日益增強,更標志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勢不可擋。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楊洪濤分析道。他同時補充說,疫情給電影行業帶來了「危」,但也從某種程度上提供了「機」。疫情之前,中國電影業正處於擠掉泡沫、熱錢退去後結構調整、產業重組的過渡期。而疫情期間,電影工作者利用生產「空窗期」潛心創作,探索媒體融合的新賽道,加速了這個過渡過程。
㈢ 一個電影的票房是什麼按怎麼計算
票房就是電影院賣出多少該片的電影票的數目乘以這個電影票的票價所得,票房越高說明電影越賣座越多人看,但是不同電影票價有些許出入,所以票房只是一個大概的比較並不絕對,同時也並不是票房越高這個電影賺越多,因為電影的成本不一樣所以也不能直觀地說票房高他就賺得比票房低點的多,還有根據片方和電影院的分成協議來瓜分最後的票房收入,並非所有票房都進片方口袋。
票房一般是指這部電影從上映到下架為止的票房收入,單日票房就是指當天電影賣出的票的總值,單周票房指這周賣出的票總值,根據當周票房和單日票房其實可以看出電影的火爆程度,因為有些票房高的可能是上映時間長累計的,一些票房低的可能他才上映沒幾天所以看不出當中的區別,用當日票房比較就能容易看出今天看這部片子的人多還是那部片子的人多(前提是票價相差不遠)。
㈣ 影片票房是怎麼計算的
票房可以用觀影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而通常我們所講的票房,就是用門票收入來計算的。即,票房=票價X購買人數。
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有學生票:40元,共10人,標准票:80元,共10人,團體票:30元,共10人,會員票價:20元,一共10人,那麼,這一天該影院的總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4)一般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2016年1月,電影市場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電影局出重拳整頓市場秩序,如果影院偷漏瞞報票房,院線要承擔連帶責任,影院放映質量差等問題也會被集中治理。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去年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㈤ 一般電影能獲得多少票房
電影院一般拿票房全部的50-60%。
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即電影院)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
1、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10億票房,分成如下:
電影發展基金0.5億
營業稅0.33億
院線5-6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
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3.17—4.17億(這些錢還要除去的宣傳費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宣傳2億,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就是1-2億)
2、另外當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視頻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
㈥ 普通電影票房多少才正常
目前沒有準確的數字,要看導演。
目前並沒有一個准確的標准,要看投資了,也要看片子的定位。
電影票房(Box Office),原指電影院售票處,後引申為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電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況。後來逐漸有公司專門統計電影的票房,給出更為明確和直觀的數據。
㈦ 電影票房是如何計算的
行業常用的票房收入計算公式為「票房=總座位數×場次×上座率×平均票價×天數」。
但此公式只是一個演變轉化後的公式,而還是不完整的表達公式。
票房收入的表達為「票房收入=觀影人次×票價A+觀影人次×票價B+觀影人次×票價C…………」。若進行簡單的轉化,可得到「票房收入=總觀影人次×平均票價」。而展示公式也是在這基礎的表達式中衍生的,其中展示公式中「總座位數×放映場次×上座率」這三者乘積的實質就是「觀影人次」。因為在實際情況中更有條件找到「總座位數、放映場次、上座率」這個三個預測數據,因此才有了常用公式。
㈧ 電影的票房是怎麼算的
票房可以用觀影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而通常我們所講的票房,就是用門票收入來計算的。即,票房=票價X購買人數。
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李茶的姑媽》,有學生票:40元,共10人,標准票:80元,共10人,團體票:30元,共10人,會員票價:20元,一共10人,那麼,這一天該影院的總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現在各大電影院都實行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因此,相對來說,電影票房對判斷某部電影的觀影人數,影片受歡迎程度還是有很大參考意義的。
(8)一般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電影票房的影響因素:
影片票房的好壞取決於多種因素的綜合,包括影片題材及劇本、主創團隊、影片定位、影片質量、票價、檔期、發行、院線排片、宣傳推廣等多個方面。題材和劇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題材一向是票房大熱的選項,貼近生活、打動人心的情感題材也比較受觀眾青睞。
主創團隊如導演、主演、製片人和製作團隊等,都是吸引觀眾的重量級籌碼,能夠在影片上映前期對觀眾形成最大的吸引和沖擊;影片定位是指影片為自己影片的市場預估,比如從劇本設置、演員選擇等方面切入設定目標人群定位。
影片質量包含了劇本、拍攝、製作、演員表演等綜合因素,是電影藝術成就的衡量標准,是一部電影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