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3天票房破13.9億!力壓《中國醫生》奪第一,賈玲的冠軍保不住了
《黑寡婦》的出現意外大爆,或許是全世界電影產業的大轉折
《黑寡婦》首禮拜天三天世界票房為2.10億美金,折算RMB就是13.9億!這一考試成績也擊敗了《中國醫生》首禮拜天3.49億電影票房,輕輕鬆鬆拿到上個星期世界票房第一!
至關重要的是這一票房考試成績,是漫威英雄單人起源電影第三高的,僅次《黑豹》和《驚奇隊長》。這一定水平表明了美國市場和全世界銷售市場早已修復得差不多了
葉蓮娜飾演者是二十五歲的弗洛倫絲·皮尤,相貌討人喜歡討人喜歡,表演也是一流。
娜塔莎放棄以後,驚奇隊長,星軌,卡魔拉這種女角色人氣值都算不上尤其高,如今僅有旺達在撐著,弗洛倫絲·皮尤的添加或許會給漫威電影宇宙產生另一位人氣女角色
最少在《黑寡婦》中弗洛倫絲·皮尤主要表現是很震撼的
㈡ 流浪地球的票房為什麼連戰狼2都不如
流浪地球票房不如戰狼2無可避免,不是質量問題,是這幾個原因
《流浪地球》是一部很好的電影,就質量來說與《戰狼2》是不相上下的,但是以上四個原因卻註定了它的票房難以超越《戰狼2》,不過作為一部難得的中國硬科幻,《流浪地球》也有《戰狼2》不具備的優勢,也就是它在國外依然能得到許多影迷的喜愛。就目前來看,流浪地球國內票房超越戰狼2的希望寥寥無幾,但美國奈飛公司已經簽下電影中國內地外的全球流媒體播放權,並將把《流浪地球》翻譯成28種語言,面向全球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如果在國外也能受到歡迎,或許《流浪地球》的全球總票房還是有機會超越戰狼2的。
㈢ 歷年來香港電影冠軍
27/11/1970 - 17/12/1970 年:《龍虎鬥》 207萬HK$
導演:王羽
主演:王羽、羅烈
老牌的武俠片大導演張徹的首席弟子王羽單飛後第一次自導自演,即榮登1970年香港華語電影票房總冠軍,掀起港台拳腳功夫片的潮流。
影片講述王羽扮演的中國武林高手以鐵砂掌決戰羅烈出演的日本武士的悲壯故事。
31/10/1971- 22/11/1971 年 :《唐山大兄》319萬HK$
導演:羅維
主演:李小龍
如果說以前的武俠片代言人,游泳運動員出身的王羽是以玩票的性質進入功夫電影界,那麼本年度真正的武林高手問世了,那就是李小龍。
原邵氏重臣鄒文懷、何冠昌等人慧眼識英雄,大膽啟用被邵逸夫拒之門外的海龜李小龍主演本片,結果該片成為嘉禾公司首部打破香港票房記錄並永留影史的功夫片,拋離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張徹御用的雙子星狄龍和姜大衛連續主演的《拳擊》和《新獨臂刀》好遠。
其實這部電影的故事簡單,導演羅維的手法也陳舊和老套,但是該片的靈魂李小龍卻以獨特的氣質和別的演員難以企及的武功稱征服了所有的人。
30/12/1972- 24/01/1973 年:《猛龍過江》 530萬HK$
導演:李小龍
主演:李小龍、苗可秀、羅禮士
李小龍在出演此片前,已經憑年初的另一部力作《精武門》以443萬票房打破了香港影史的票房紀錄,年底時再以自導自演的本片更上層樓。
雖是初次執導,但是李小龍的導演和調度功力明顯勝於他的前兩部作品的導演羅維。
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出現了一個重要的名字,那就是李翰祥導演的《大軍閥》中的男主角 --- 許冠文。
22/09/1973- 22/10/1973 年 《七十二家房客》 562萬HK$
導演:楚原
主演:岳華、胡錦、井莉、沈殿霞、何守信、鄭少秋
內地導演王為一在60年代曾經拍過同名之作,出身電影世家的楚原借機將這一故事本地化,結果大獲成功,不僅成為年度票房冠軍,而且還創造了香港影史的新記錄。
就連李小龍的力作《龍爭虎鬥》也只能屈居次席。 李翰祥的風月片在本年度也依然大受歡迎,和張徹的陽剛武俠片倒也相得益彰,其中由許冠文主演的《一樂也》名列票房榜第四位。
也是在這一年,天妒英才,李小龍與世長辭,留下了未完成的作品《死亡游戲》。
17/10/1974- 14/11/1974 年 《鬼馬雙星》 625萬HK$
導演:許冠文
主演: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
李小龍的離世讓嘉禾少了半壁江山,但是當時鴻運正當頭的鄒文懷很快又找到了另一票房靈丹 --- 許冠文。
巧合的是許冠文也和李小龍一樣都因為提出的合作條件不被邵逸夫接受,而轉投嘉禾。本片也是許氏三兄弟首部創造新票房記錄的影片,從此香港影壇進入許氏喜劇電影的時代。 該年,許家三兄弟成立許氏兄弟電影公司。
除此之外,一手捧紅許冠文的李翰祥的風月片仍未逞退勢,他導演,許冠文主演的《聲色犬馬》排票房榜第三位,不過,該片也是他們的最後一次合作。
21/08/1975- 11/09/1975 年 《天才與白痴》 455萬HK$
導演:許冠文
主演:許冠文、許冠傑 、喬宏
毫無玄念,又是許氏兄弟連庄,在當時和香港根本就無人能與其爭鋒。
本年度,當了多年武術指導劉家良首部導演的電影《神打》也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排名第7。
16/12/1976- 14/01/1977年 《半斤八兩》 853萬HK$
導演:許冠文
主演: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
許氏兄弟再度創造香港影史的票房新記錄,直接跳過700萬,成功跨越800萬大關,在那時候,香港人已將每年進電影院看許氏兄弟的電影當成必做的事了。
該片在香港影史極具地位,堪稱經典之作。多才多藝的許冠傑為影史創作的同名粵語歌曲至今依然傳唱。
31/03/1977- 06/04/1977年 《俏探女嬌娃》770萬HK$
導演:鮑學禮
主演:丹娜、劉永
不知為何,許氏兄弟除了跨年上映的《半斤八倆》外,本年度並無作品上映,所以也成就了其它影人。但是冠軍級人馬卻頗為意外,不知是什麼來頭,只知道是邵氏出品。
票行榜上排名第二位,收入505萬多的《發錢寒》倒是大大的有名,因為它的導演是吳宇森,而主演是許氏兄弟中的許冠英。
值得注意的還有排名票行榜第六位的由洪金寶首部自導自演的《三德和尚與舂米六》。
03/08/1978- 23/08/1978 年 《賣身契》 782萬 HK$
導演:許冠文
主演:許冠文、許冠傑、 許冠英
許氏兄弟卷土重來,當仁不讓的坐上票房榜第一的寶座。
要說本年度最重要的影壇大事,那並非是許氏兄弟的又有新作問世,而是接連有兩部電影問鼎票房榜的一個演員,雖然排名分別是第二和第八位,但是那位演員的名字叫成龍,那兩部電影分別是《醉拳》和《蛇形刁手》。
17/02/1979- 07/03/1979 年 《笑拳怪招》 544萬HK$
導演:成龍 、曾江
主演:成龍 、石天
成龍首部自導自演的電影,一上映即取得年度冠軍,雖然票房比起許氏兄弟還有較大的差距,但也是相當的出色了。他的師兄弟洪金寶和元彪也是表現不俗,袁和平在用《醉拳》和《蛇形刁手》捧紅成龍後,又和洪金寶合作的《林世榮》也取得好成績,在票行榜上排名第五位。
許冠文在本年度又無新作問世。
09/02/1980- 06/03/1980年 《師弟出馬》 1102萬HK$
導演:成龍
主演:成龍、元彪、石堅
成龍自導自演的諧趣功夫片,技法明顯比上一年的《笑拳怪招》圓熟很多,票房更是首次超越千萬大關,諦造了香港影史新的賣座記錄。
也是在這一年,在連創佳績後,心高氣傲的成龍在好來塢卻遭遇挫折,拍攝了《殺手壕》等即不叫好也不叫座的爛片。
本年度還有一件足以引起影壇地震的大事發生了,那就是麥嘉、石天、黃百鳴在金公主公司的支持下,成立了一間新的電影公司,它的名字叫 --- 新藝城。
剛剛創業的新藝城勢單力薄,缺少資源,卻偷偷請來嘉禾的合約導演吳宇森化名吳尚飛拍攝了創業作《滑稽時代》並取得不錯的票房。吳宇森分身乏術這際,向新藝城推薦了徐克加盟。
30/01/1981- 07/03/1981年 《摩登保鏢》 1776萬HK$
導演:許冠文
主演: 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
許氏兄弟風雲再起,共創票房新記錄。本片也是許冠文最後一部巔峰之作,並非是許氏英雄遲暮,而是風水輪流轉,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始了。
本年度,新藝城出品的《追女仔》、《鬼馬智多星》和《歡樂神仙窩》分別占據了票房榜的第二、第三位和第五位,已全面超過了邵氏,開始接近嘉禾。
在這一年裡,還有件影壇矚目的事發生,一個長期在電視台混吃騙喝的胖子也學他父親進軍電影界,拍了第一部電影就是黃、賭、毒中的賭片《千王斗千霸》,這個胖子的名字叫王晶。
16/01/1982- 18/02/1982 《最佳拍檔》 2604萬HK$
導演:曾志偉
主演:麥嘉、許冠傑、張艾嘉
在一連串的成功之後,新藝城動員全公司力量要拍一部大製作,但是缺少男主角,原先看好的周潤發卻選擇了另外一部名為《血汗金錢》的電影。新藝城的奮斗7人組(麥嘉、石天、黃百鳴、徐克、曾志偉、泰迪羅賓、施南生)用排除法算到了許冠傑並以200萬片酬和日本賣埠分紅為條件成功讓他從嘉禾和許氏過檔。
於是,香港影史的新記錄誕生了,票房突破2000萬大關,若以上座率來計,更是達到了恐怖的200萬人次,到今天仍然沒有電影能打破這一記錄,這一切都宣示了新藝城時代正式開始,也是香港電影進入全新和全盛時期的開始。
在新藝城的金裝豪華喜劇電影的沖擊下,其它的各類型的功夫片、刀劍武俠片、搞笑片統統失色,就連回歸香港的成龍延續小子式諧趣動作片路線的《龍少爺》也只能屈居次席。
值得注意的是除成龍外,另一位功夫巨星李連傑出世,他和內地武術隊的專業運動員們主演的《少林寺》在內地和海外都大受歡迎。
05/02/1983- 03/03/1983 《最佳拍檔大顯神通》2327萬HK$
導演:曾志偉
主演:許冠傑、麥嘉、張艾嘉
《最佳拍檔》取得空前的成功,新藝城當然趁熱打鐵,立馬推出原班人馬出戰的續集,結果同樣大放異彩,蟬連票房冠軍寶座。
不過,老牌的嘉禾公司也開始了大反擊,旗下皇牌盡出,其中以洪金寶、成龍、元彪三兄弟為核心,分別打出「五福星」和成龍作品的品牌,他們主演的《奇謀妙計五福星》和《A計劃》也是極受歡迎,分列票房榜的第二和第三位,尤其是成龍自導自演的《A計劃》更是一部劃時代的動作片經典之作,也預示著成龍風格的正式開始。
這一時期,譚永麟、林子祥等歌星也成為電影賣座的保證。而電視台紅小生周潤發則因錯過新藝城電影,還繼續背負著票房毒葯的惡名。
70年代的票房霸主許冠文卻接連缺席,連續幾年沒有新作問世。
26/01/1984- 22/02/1984 《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 2928萬HK$
導演:徐克
主演:許冠傑、麥嘉、張艾嘉
《最佳拍檔》拍到了第三集,不但第三次稱霸票房榜,而且再破票房記錄。
這一年依然是新藝城年,除頭把交椅外,還憑《聖誕快樂》、《全家福》霸佔了第二和第五名的席位。居第三位的是李連傑在《少林寺》後的新作《少林小子》。嘉禾的重頭戲,洪金寶、成龍、元彪三兄弟再度出戰的《快餐車》也只能奪得第四名。
久休後復出的許冠文推出的《鐵板燒》依然賣座,但是已全無當年一統天下的霸氣了,他的時代已無可奈何的結束了。
這一年香港的電影市場異常火爆,接連有7部電影突破2000萬大關。在電影公司方面,基本上是新藝城和嘉禾雙雄並舉,再加上德寶和一大批獨立製作公司百花齊放,而曾經的巨頭邵氏已基本停產。
10/02/1985- 08/03/1985 《福星高照》 3074萬HK$
導演:洪金寶
主演:洪金寶、成龍、元彪
新藝城的《最佳拍檔》系列創造了史無前例的成功,但是內部矛盾也因此而起,經過紛爭,《最佳拍檔》系列暫停,改由石天自導自演的《恭喜發財》掛帥出戰賀歲片。
但是,嘉禾公司的推出的卻是之前大受歡迎的「五福星」品牌,洪金寶、成龍、元彪師兄弟打造的《福星高照》的各種娛樂元素和動作設計比起上集是更上層樓,結果是毫無爭議的登上冠軍寶座並且創造了新的票房記錄,成為香港首部突破3000萬票房大關的電影。
這一年是嘉禾和洪金寶年,他們是全面出擊,除了賀歲片大勝新藝城外,暑期的「五福星」系列的第三部《夏日福星》也再度稱雄、秋季時則有洪金寶、成龍聯袂主演的《龍的心》、聖誕推出的電影則是成龍自導自演的拚命之作《警察故事》。
在如此陣容下,本年度票房的前四名當然是洪金寶三兄弟的座下物,就算是《最佳拍檔》再有第四集,也難以撼動「七小福」的拳霸天下。另外,值得關注的還有洪金寶推出的小本製作《僵屍先生》不僅狂收2000萬,名列票房榜第五位,也正式開創了林正英為代表人物的「靈幻動作喜劇」類型片。
成龍在這一年再度進軍好來塢,可惜仍是次災難性的嘗試,雙方合作的《威龍猛探》不倫不類,在北美和本港都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另外,許冠文和許冠傑也分別主演了《智勇三寶》和《打工皇帝》,不過,他們和新藝城一樣,只能望洪胖的後背而嘆為觀止。在1985年,任誰也無法抵擋洪金寶和嘉禾的強大攻勢。
02/08/1986- 01/10/1986年 《英雄本色》 3465萬HK$
監制:徐 克
導演:吳宇森
主演:狄龍、張國榮、周潤發
江山代有才人出,時光到了1986年,新一代票房霸主誕生。
經過1985年的慘敗,新藝城痛定思痛,絕地反擊,首先在賀歲檔重出皇牌《最佳拍檔》系列,推出第四集《最佳拍檔千里救差婆》,在暑期則上映之前小兵立大功的《開心鬼》系列的新一集《開心鬼撞鬼》,然而所有的這一切都不及無心插柳的一部電影的榮光,那就是徐克召集發配台灣的吳宇森導演、邵氏棄將狄龍和票房毒葯周潤發主演的《英雄本色》。
該片不僅一舉打破香港電影票房記錄,更重要的是為新藝城擊敗了洪金寶和嘉禾,此前洪胖在賀歲檔憑大堆頭大製作的《富貴兵團》成功擊退了新藝城的皇牌《最佳拍檔》第四集,這也是該系列首次在賀歲檔遭遇敗績。現在《英雄本色》以絕對優勢將所有對手斬於馬下,同時也向全亞洲宣告了又一位巨星的誕生,那就是周潤發。
本年度除了《英雄本色》引爆的一系列英雄片狂潮和周潤發旋風之外,就是新藝城和嘉禾兩大公司的鬥法了,令人驚訝的是,嘉禾的洪金寶居然成功挖到新藝城的主帥麥嘉伙拍集「福星」和「最佳」兩大品牌的電影《最佳福星》,有這兩個人坐鎮,該片票房自然不俗,還有依然保持了一定的號召力的許冠文也拍了新作《神探朱古力》、久違了的李連傑也有新作《南北少林》問世,不過,在1986年,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和《英雄本色》相提並論。
這一年還有一件震撼性的新聞就是成龍在南斯拉夫拍攝《龍兄虎弟》時嚴重受傷,生命垂危,幸好搶救及時和遇到名醫,沒讓香港再失去一個傳奇。
21/01/1987- 19/02/1987年 《龍兄虎弟》 3546萬HK$
導演:成龍
主演:成龍、譚詠麟、關之琳
成龍因拍本片身受重傷,傷愈後復拍,動作難度絲毫未減,以其拚命精神和出色製作再度創造票房新記錄。除本片外,他自導自演的《A計劃》續集也是大獲成功,經典程度不讓第一集。
1987年,除成龍外,就是周潤發的天下,前20大賣座電影中,他一個人的作品就幾乎佔了一半,可惜倉促趕工的《英雄本色》續集卻遠遠不如第一集成功,票房和口碑都一般,導演吳宇森後來甚至都不承認那是自己的作品,另外兩部林嶺東導演的《監獄風雲》和《龍虎風雲》卻大受歡迎並且成功的諦造了監獄和卧底的類型片種,一時之間,跟風如潮。
也是在這一年,大哥大洪金寶退勢明顯,大堆頭製作的《東方禿鷹》雖然仍保持水準,但是娛樂元素和動作設計卻沒有新的突破,票房也沒能達到預期,徹底失去了和一成一周的競爭能力。
許冠傑主演的新藝城的大製作《衛斯理傳奇》票房和反響都一般,他的時代和《最佳拍檔》系列一樣已是英雄遲暮了。反倒是德寶小本製作的喜劇片《富貴逼人》黑馬般的殺出,取得了僅次於成龍和周潤發電影的票房。
徐克和他組建的電影工作室繼續保持高產、高水準、高票房的三高勢頭,這一年,除《英雄本色》系列外,他還製作了盪氣回腸的《倩女幽魂》。
11/02/1988- 30/03/1988年 《八星報喜》 3709萬HK$
導演:杜琪峰
主演: 周潤發、鄭裕玲、黃百鳴、馮寶寶、張學友
新藝城賀歲電影找到新賣點,那就是周潤發,這也是黃百鳴獨立主導的喜劇電影首度排上賀歲檔,結果該片創造了香港電影票房的新記錄。
賀歲檔往往是各大電影公司必爭之期,嘉禾的當然是皇牌洪金寶、成龍、元彪的作品,這次他們拿出來的是《飛龍猛將》,德寶則繼續推出上一年度立大功的「富貴」系列的第二集《富貴再逼人》。可惜,在如日中天的周潤發面前,所有人都得讓路。
在這一年,成龍的《警察故事續集》仍然保持極高的水準,取得年度第二的好成績。許氏三兄弟再聚首的《雞同鴨講》也是叫好叫座,只是這個時代已經不屬於他們了。
14/12/1989- 17/01/1990年 《賭神》 3629萬HK$
導演:王晶
主演:周潤發、劉德華、王祖賢、向華強
正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時光到了1989年,曾經光芒萬仗的新藝城開始走向衰落,距分崩離析也只有一步之遙了,三巨頭之一的黃百鳴雖在88年的賀歲檔大獲成功,卻失去了89年的話語權,他負氣之下,效仿麥嘉當年出走,夥同許冠文、高志森拍攝了《合家歡》和新藝城的大製作,重拾《最佳拍檔》系列皇牌的《新最佳拍檔》打對台,結果大勝。也是在這一年,成龍費盡心機,苦心拍攝的《奇跡》也獲得巨大成功。
然而,這一切在一個巨大的背影面前,都黯然失色。出身香港第一大幫會新義安的向華盛、向華強兄弟組建的永盛電影公司外借周潤發拍了這部《賭神》,一經推出,立即稱霸江湖,無片能敵。從此,香港的電影市場上多了一家公司的名字 --- 永盛,而那個背影就是周潤發塑造的從不正面拍照的賭神的形象。他在本年度還和吳宇森合作了一部重要作品《喋血雙雄》。
這一年的10大賣座片里有4部是周潤發主演,而成龍只能屈居第二。曾經的大哥大洪金寶已過巔峰期,早已不能再左右電影市場了
1991:《逃學威龍》
導演:陳嘉上
主演:周星馳、張敏
沒什麼說的,還是周星馳的獨角戲。
稍感不平的是這部粗製濫造的影片的票房比同一年度里港片中的精品《飛鷹計劃》、《縱橫四海》、《跛豪》、《黃飛鴻》高出很多。
香港電影正式進入二周一成的時代。
1992:《審死官》
導演:杜琪峰
主演:周星馳、梅艷芳
再破票房最高記錄(近5000萬),也是周星馳最鼎盛的一年,十大賣座電影中有
一半是他的作品,更憑《家有喜事》和《審死官》連破兩次票房記錄。
許冠文在本年度拍了他最後一部賣座片《神算》。
1993:《唐伯虎點秋香》
導演:李力持
主演:周星馳、鞏俐
周星馳星爺時代的延續,不過已顯退勢,票房已不如前。
1994:《賭神2》
導演:王晶
主演:周潤發、梁家輝、張敏
周潤發再起風雲,票房突破5000萬大關,周星馳時代開始後首次遇挫。
實在納悶,王晶這部爛到頂點的電影怎麼會這么賣座?
1995:《紅番區》
導演:唐季禮
主演:成龍、梅艷芳
沉默多年的成龍再創高峰之作,票房高達5600多萬。
成龍大製作賀歲片時代開始,更憑此片敲開了好來塢的大門。
周星馳再度敗北,這一年他的賀歲片《大話西遊》既不叫好又不叫座,只是由於題材深度較難理解。
周潤發也在這一年拍了票房一般的《和平飯店》後,告別香港影壇,遠赴好來塢。
1996:《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
導演:唐季禮
主演:成龍、吳辰君
再破票房最高記錄(5700多萬),成龍錦上添花之作。
周星馳雖憑《食神》和《大內密探零零發》掙回一點聲勢,但已難以企及成龍的高度了。
1997:《一個好人》
導演:洪金寶
主演:成龍
成龍慚入低谷,本片雖然仍是該年度票房第一,但是票房已大不如前。
周星馳也是極其一般,《97家有喜事》難復當年之勇。
沒有周潤發的王晶拼湊的《賭神3》實在是辱沒了片名。
整體上來看,港片更是每況愈下,一年不如一年。
1998:《風雲之雄霸天下》
導演:劉偉強
主演:鄭伊健、郭富城
本片是10多年來第一部非雙周一成的電影問鼎票房冠軍。
成龍疲態盡露的《我是誰》再遭滑鐵瀘,不過東方不亮西方亮,他的西片《尖峰時刻》在美國大受歡迎。
周星馳的應景之作《行運一條龍》更是不值一提。
1999:《喜劇之王》
導演:李力持、周星馳
主演:周星馳、張柏芝
周星馳終於再度領跑,雖然該片票房極其一般(2900多萬)。
成龍試圖轉型的《玻璃樽》讓人跌破眼鏡,不由得讓人發出感嘆:"龍哥老矣,尚能愛否?"。
劉偉強妄圖延續《風雲》榮光的《中華英雄》未能再上層樓。
這一年港片更是慘不忍睹。
2000:《孤男寡女》
導演:杜琪峰
主演:劉德華、鄭秀文
劉、鄭無敵組合初現江湖。
成龍力圖光復香港市場的野心之作《特務迷城》也只是夕陽無限好了。
2001:《少林足球》
導演:周星馳、李力持
主演:周星馳、趙薇、吳孟達
周星馳鳳凰涅磐,票房再創最高記錄(6000多萬)。
香港電影卻未能如人們預料的也如星爺般的重生。
這一年,成龍雖然在香港市場上無所作為,但是他的《尖峰時刻2》在美國的票房記錄卻遠超《珍珠港》、《侏羅記公園3》等大片,極受歡迎。
2002:《無間道》
導演:劉偉強、麥兆輝
主演: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及曾志偉四大影帝合演
眾星閃耀,明星雲集的經典之作。
本片票房大收五千五百萬港元,美國華納電影公司更是以破天荒的一千三百六十五萬港元購入版權重拍好萊塢版,並由布拉德-皮特擔任監制,他很大機會飾演戲中劉德華的角色。
2003:《大塊頭有大智慧》
導演:杜琪峰、韋家輝
主演:劉德華、張柏芝
獨特的闡述佛教思想,另類的說道電影。
2004年:《鬼馬狂想曲》
導演:韋家輝
主演:劉青雲、吳鎮宇、張柏芝、古天樂等
搞笑版《鬼馬狂想曲》藍本取自香港七六年經典喜劇《半斤八兩》,誇張的造型和劇情爭議很多,喜歡和詆毀的觀眾各半。
2005年:《功夫》
導演:周星弛
主演:周星弛、元華、元秋等
周星馳依然創造著周氏瘋狂,票房再創最高記錄(6400萬)。但香港電影卻仍未能如人們預料的那樣重生。
㈣ 歷年的賀歲片有哪些具體點
1995-1997年 賀歲片的萌芽
1995年,成龍《紅番區》,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記得超級市場一整面牆被拉開,坐在抽水馬桶上梅艷芳茫然、慌張的神情。
1996年、1997年,成龍乘勝追擊,接連上演《白金龍》與《義膽廚星》,同樣都是票房贏家。
人們在交了8000萬元學費後,學到了一個新名詞——「賀歲片」;同時,成龍的拳腳「打」醒了困惑於低迷票房的內地電影人,由此開始關注賀歲片的獨特魅力。
1997年底-1999年初 馮小剛締造夢想
1997年底,《甲方乙方》——第一部內地電影人獨立攝制的賀歲片亮相北京,導演:馮小剛;演員:葛優、英達、劉蓓、何斌以及馮小剛本人。「好夢一日游」架起了現實與夢想間的橋梁,也為電影人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當年全國票房是3600萬元人民幣。
1998年迎來了內地賀歲片市場的「大紅火」。陳佩斯、溫兆倫主演的《好漢三條半》,馮鞏主演的《沒事偷著樂》,趙本山主演的《男婦女主任》等十餘部賀歲影片都參加了角逐。其中以《沒事偷著樂》900萬元的票房,成為這支角逐隊伍中的佼佼者。但票房冠軍仍然是「馮氏出品」。《不見不散》的全國票房超過《甲方乙方》,高達4000萬元。
一位資深電影評論人指出:「《甲方乙方》的最大貢獻不在於票房,而是它從投資開始,就是完全按照商業模式進行運作。」它有著同時期國產影片所沒有的濃郁商業化元素:觀眾喜歡的明星、簡單的故事、皆大歡喜的內容和大團圓的結局。導演們看到了一個龐大的市場:在春節前的一段時間,是觀眾最願意走進電影院的時間。從此,中國的電影生產也有了工業化製作的印記。
1999年底-2001年初 眾片商隔岸觀火
1999年,賀歲片數量明顯減少。上一年不菲的學費,使得眾製片商對賀歲市場的承受力發生質疑。口碑並不叫好的《沒完沒了》安穩獲勝,全國票房3000萬元,對手只有《相約2000年》《給你道喜了》這幾部實力懸殊的影片。有些反應平平、質量太差的影片,許多省市的電影公司怕賠錢根本就不予引進。
2000年,沾著「千禧」的光,製片商再次爭戰:張藝謀的《幸福時光》全國票房550萬元;《美麗的家》全國票房600萬元;《防守反擊》全國票房600萬元。另外還有如《考試一家親》《大驚小怪》等。馮小剛意外缺席。但在9月中旬早早推出《一聲嘆息》,全國累計1800萬元的票房。諸多導演都想來填補馮小剛退出後的那片空白,但最後他們不得不承認,《一聲嘆息》分去相當一部分的賀歲票房。
馮小剛對賀歲片的品質下過這樣的定義:「把它放在不是賀歲片的檔期仍是很有意思的一部電影,放到賀歲片檔期它就如虎添翼,這樣才行。」專家認為,有些賀歲片,主要是用逗樂取悅觀眾,學了馮小剛的「相聲電影」,卻缺乏馮小剛找「戲料」的能力,根本吊不起觀眾的胃口。馮小剛在中國電影界中的分量,正在逐漸明確起來。
2001年底-2003年初 賀歲片風光不再
2001年,新千年帶來了影壇的新面貌。賀歲片不僅數量多,而且陣容強大。這一次,擋在馮小剛面前的是劉鎮偉導演,王家衛監制,梁朝偉、王菲、趙薇、張震、朱茵主演的《天下無雙》。這一超級豪華兵團還是沒有阻擋住《大腕》,3800萬元,再次獨占該年度賀歲片票房冠軍寶座。
2002年底2003年初的內地賀歲影壇很是冷清和落寞。這一年因為馮小剛准備的《天下無賊》劇本沒通過審查,只好由劉璇的《我的美麗鄉愁》來扛大樑。好在香港片《老鼠愛上貓》《百年好合》《皆大歡喜》給大家製造了一個愉快的賀歲片市場。
雖說有香港大牌導演和演員的加入,但內地賀歲片由「風風火火闖九州」到如今的「門前冷落鞍馬稀」,個中原因值得影視圈裡的人深思。
2003年底-2005年初 賀歲片里的悲喜劇
2003年,馮氏賀歲片《手機》在觀眾中投下了一顆手雷,全國票房突破5000萬元,成為2003年國產電影票房第一位的影片。比下了劉德華、梁朝偉的《無間道3》。另外,《我和爸爸》《玉觀音》《地下鐵》《安娜與武林》等,因檔期擁擠,都是來去匆匆。
2004年,馮小剛為避免與《功夫》撞車,將《天下無賊》提前至12月9日上映。兩周後,周星馳的《功夫》在全國上映,均已沖破億元大關。其他賀歲片,如《一石二鳥》《喜馬拉雅星》《神鵰俠侶》《韓國攻略》自覺退至2005年1月14日以後上映。
05-06年,由於是近期的,就不寫簡介了,相信大家多少都了解點。
《無極》
《霍元甲》
《千里走單騎》
《情癲大聖》
《野蠻秘笈》
《如果·愛》
歐美作品
《斷臂山》
《金剛》
《魔力女戰士》
《納尼亞傳奇》
《斯通家族》
《新搶錢夫妻》
㈤ 電影《穿過寒冬擁抱你》中,有哪些感人片段
引言:賀歲檔影片《穿過寒冬擁抱你》,用普通百姓的視角來講述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下武漢人民抗議生活,以及市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
影片的劇組用百姓的普通視角描寫出真摯動人,抗擊疫情的故事。主演黃渤飾演的是一名快遞員,疫情發生時,建立微信群,做志願者的領頭人。還有賈玲飾演的一位女騎手,在疫情期間不停的送外賣,跑腿,一直占據著微信運動的榜首。朱一龍飾演的鋼琴老師心寬體胖,雖然嘴上說不要,但是行動上卻是一個熱心腸。徐帆老師和高亞麟老師飾演的中年夫妻。在他們的這條故事線中,第二人在雨夜的長江大橋上,為一位為了還錢而不幸感染病毒去世的朋友。抱頭痛哭,更是感動了一眾的網友。
㈥ 《甲方乙方》是馮小剛導演的第一部賀歲喜劇片,這部劇的影評如何
這部劇影評還是非常不錯的,有很多網友覺得這部劇的劇情是特別有意思的,也有很多網友表示,這部劇當中的演員的選擇是非常不錯的。
㈦ 歷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冠軍都有哪些呢你看過哪幾部
每年的春節檔電影競爭都非常的激烈,究竟誰可以脫穎而出大家都不知道,但是對於觀眾們來說,只有那種高質量,有劇情的電影才是他們所喜歡看的。現在的電影有一些為了趕緊的播放,都比較粗製濫照,所以即使播放了也不會有觀眾去喜歡。歷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冠軍都有哪些呢?你看過哪幾部?
2019年春節到那時候,許多大製作的電影都紛紛在這時候定檔《流浪地球》,當時是所有人最不會注意的一部影片啊,就是這樣一個科幻片,卻在這一年獲得了票房冠軍。他的精心製作讓許多人看到了這部影片有多麼的完美。
㈧ 《穿過寒冬擁抱你》票房破8億,這部影片給你的最大感受是什麼
《穿過寒冬擁抱你》票房破8億,這應該是元旦檔最受追捧的一部劇了,元旦期間有古天樂的警匪片《反貪風暴5》和毛曉彤和楊玏主演的愛情劇《以年為單位的戀愛》,即便是這樣也沒能抵擋住《穿過寒冬擁抱你》 的熱鬧。《穿過寒冬擁抱你》 是一部主旋律題材的電影,依然講的是武漢疫情期間的故事,也許是因為有太多人感同身受才都關注這部電影吧!
看過《中國醫生》或者喜歡《中國醫生》的人都可以看看《穿過寒冬擁抱你》 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講的全是小人物的故事,在疫情期間,他們發生的生活和心理變化,溫馨又美好,他們即便身處在最艱難的時刻依然嚮往著美好,並且祈禱自己愛的人能夠開心度過這段時光,很是正能量。
㈨ 賀歲檔票房大戰一觸即發,誰將獲勝還看成龍
進入12月,一年中最後一個重要檔期,年底的聖誕元旦賀歲檔即將來臨。6-7部票房種子選手集結完畢,票房大戰一觸即發。這里是完整的觀影前瞻,送給大家。到底哪些電影值得一看?哪些電影票房會最終勝出?
成龍出手,天下我有。在這個稍微弱勢的檔期,既沒有周星馳,也沒有開心麻花,也沒有吳京,剩下的對手實在不值一提。
中國電影市場,一年有4個重要檔期。 在這4個重要檔期里,基本都不會有好萊塢大片過來湊熱鬧,國產片可以盡情發揮。
這4個檔期分別是2月春節檔(持續時間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大約2-3個星期)、7月暑期檔(持續時間7月下旬-8月上中旬約3-4個星期)、10月國慶檔(持續時間9月底-10月中旬約2-3個星期),以及賀歲檔(持續時間12月中下旬-1月上旬約2-3個星期)。
自有統計以來,取得國產片票房冠軍,以及當年前十的電影,很少是這4個檔期以外上映的。但賀歲檔近年來一直是4個檔期裡面最弱勢的那個檔期。
我先預測一下:這個檔期估計沒有哪部電影票房能破10億。近年來,賀歲檔是最弱勢的一個檔期了。春節檔、暑期檔都很容易出現15億,20億的爆款,《捉妖記》、《美人魚》、《戰狼2》統統都是這倆檔期。國慶檔2015年、2017年開心麻花分別霸佔,但是賀歲檔這幾年只有《尋龍訣》成績稍好,估計近年賀歲檔出現10億爆款可能性不大。
我最看好成龍《機器之血》大概率會取得最後勝利,按照看好程度,接下來是鄧超《心理罪》和陳凱歌的《妖貓傳》很可能是二檔選手;其次《奇門遁甲》和《芳華》;《妖妖鈴》和《二代妖精》恐怕翻不出什麼風浪。
具體解讀一下。
首先啊,大家看這些電影上映的時間,就知道誰的信心更強大。比如剛剛過去的國慶檔,《空天獵》和《縫紉機樂隊》提前搶跑,這就是屬於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後來果然是種子選手裡面票房最差的。
那麼這次,提前於12.15上映的2部,馮小剛《芳華》和袁和平《奇門遁甲》顯然就是屬於沒有信心和後面對手直接競爭的,所以先上搶票房。而12.22上映的3部,是頭號種子;12月29上映瞄準元旦的《妖妖靈》等又次之。
逐個說一下。
成龍的《機器之血》
延續了成龍一貫以來,國際化視野製作模式,《絕地逃亡》從俄羅斯一路南下跑到澳門,《功夫瑜伽》去了迪拜印度,這次是打到了澳大利亞悉尼,
還是成龍的典型風格。票房下限非常看好,從預告片來看,還是令人放心的。
不利因素:成龍今年已經是第3部電影上映,還有不靠譜的歐陽娜娜,這些可能會影響最後票房。
但我估計會在8億左右吧。
鄧超《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本來是定檔國慶節上映,最後因為不可知因素撤檔,跑來賀歲檔。
歷來定檔又臨時撤退的電影很少會有好下場,所以這次我不是太看好鄧超這部電影。
從預告來看,犯罪片的格局和氣勢也很難達到之前《烈日灼心》。如果不是因為鄧超這幾年的電影很少低於5億,我是不會把這部作為二號種子的。恐怕這次不一定能過5億。
陳凱歌《妖貓傳》
這是陳凱歌籌備長達10年的野心之作。能不能一舉挽回之前《無極》對陳凱歌電影生涯造成的災難,就看這一錘子買賣了。
這是賀歲檔投資最為巨大的一部電影,也是風格化最為突出的一部電影,也是某種程度上今年必看的一部電影。至少我肯定會去看,鄧超那個我都不一定去看。
但陳凱歌這輩子還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票房超過5億(《道士下山》剛剛4億已是最高)。這么多年他的票房號召力一直很差,我也很難相信這回陳凱歌能夠突然大翻身。加上陳凱歌電影一貫的審美格調,我覺得這部也很難破5億。但如果拍好了也很可能一舉邁過這道坎。
上面是一檔選手,我看好成龍獲得最後冠軍,但還有1%的意外性。
接下來說說二流選手。
馮小剛的《芳華》
又是一部從國慶檔撤離到賀歲檔的電影。而且是一部文藝片,基於這種慣性,我相信《芳華》票房也就是3-4億樣子了。其它不多說了。
徐克監制袁和平導演的《奇門遁甲》,主演是伍佰、大鵬,我已經有點無語了......
導演不太靠譜,主演也不太靠譜,預告片也不靠譜,我很難看好它。我只能把它當作是袁和平玩票的一個電影吧。
吳君如的《妖妖鈴》
這恐怕也是吳君如借著夫君陳可辛的光,來玩玩票,試試水。反正什麼電影,只要你看到岳雲鵬出現,90%爛片無疑。
最後說說我不確定的一部電影,《二代妖精》
我之所以現在不敢確定,是因為監制陳國富很少出爛片,當然也有比如彭於晏、楊穎主演的蒸汽朋克系列的《太極》,就是風格及其有點奇怪。
這次的《二代妖精》又是一個很奇怪很獨立特行的設定,不知道會玩出什麼樣。它可能是黑馬,也可能是徹底炮灰。其實這部電影我覺得應該是萬聖節上映的。
總結:《機器之血》獲勝幾乎沒有懸念。《妖貓傳》很可能會有黑馬相。《芳華》品質穩定但票房不會太高。這3部是我可以判斷的,也是優先推薦大家觀看的。
《奇門遁甲》和《妖妖鈴》幾乎可以肯定會是炮灰,鄧超《心理罪》不知道能不能看。《二代妖精》就更加撲朔迷離了。但是這4部我不推薦大家觀看。除非口碑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