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天後媽祖電影完整版

天後媽祖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2-08-25 01:38:43

Ⅰ 天後的介紹

神話電影《天後》由侯錚導演,嘉凌主演,根據媽祖的傳說改編,1975年上映。

Ⅱ 求媽祖天後簡介

媽祖,又稱天妃、天後、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 天後(媽祖)
、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尤其是在福建、廣東、海南、台灣、東南亞中有廣泛的媽祖信仰,許多沿海地區均建有媽祖廟。媽祖的真名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稱林默娘,誕生於莆田湄洲島在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媽祖,海神,又名天後聖母,天王母後,盤古長女,夫為三清之一(元始天尊,也是玉帝,天公),繼承之帝位讓於第二代天帝,弟玄武大帝,有十女:觀音、大世至(雅典娜)、文殊(大日)、西王母、珠娘、白娘、青娘、碧霞元君、仙女聖母及九天玄女。北宋、南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後」到「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從宋朝起至清朝,歷代皇帝先後36次冊封。 道教封號:輔兜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Ⅲ 觀音菩薩的電視劇或電影-

華藏光明出版的《觀世音菩薩的故事》系列,只不過都是動漫的。

Ⅳ 媽祖的來歷

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妃、天後、天上聖母、娘媽等等],是歷、現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媽祖在宋雍熙四年(987年)年以後,當地漁民立一座香火小祠,稱之為「通靈神女」。此後,歷經南宋、元、明、清各朝尊號的出現。

民間的稱呼有兩個原因:

1、「媽祖」是林姓家族人對其的尊稱。「媽祖」的「媽」,不是媽媽之意,而是奶奶之意。而「媽」與「祖」連在一起稱呼,就是對族內年高德勛的女人的尊稱。因此媽祖是林姓族人對媽祖的昵稱。莆田林姓族人還昵稱為「姑媽」,更下輩的也有稱「祖媽」的,台灣林姓人也有稱為「祖佛」的,後來逐漸順口稱為「媽祖」,以此來稱呼自己的先輩,就顯得更加親切了。

2、「媽祖」是民間神祗。隨著媽祖信仰的推廣,媽祖信仰不僅得到了朝廷的肯定和推崇,也成了所有人共同信仰的民間神女,於是世人就跟隨林姓族人尊稱她為「媽祖」。這樣「媽祖」這個名稱,就傳遍世界,代代相傳至今。

(4)天後媽祖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歷史功績

1、濟師助戰。濟師助戰表明了統治者收復失地、統一國土的願望,為此感念媽祖的神功。

2、助剿海盜。海盜猖獗,沿海漁民難有寧日,因此,清代朝廷非常重視剿除海盜,以安撫漁民。

3、協助漕運、海運,祛除水患。媽祖生前以護航導流而受人景仰,其顯聖助漕運、海運、祛除水患的記載相當多,同樣體現了統治者對海上和平的期盼。

4、冊封琉球。對琉球的冊封表現了清王朝對琉球的高度重視,也說明了當時兩國的一段和平共處的歷史,而這些都與媽祖的神功庇佑有關聯。

當代功績

媽祖信俗對當代兩岸信眾關系的和解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兩岸宗教直航的實現即為一例。從1895年至1987年近百年間,海峽兩岸的媽祖信眾幾乎沒有以「媽祖」為名義的交流。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開始首倡實現兩岸「三通」(通郵、通航、通商)。

1982年,台灣北港朝天宮董事蔡輔雄來到湄洲島,並了解湄洲媽祖祖廟的復建情況,台灣媽祖信眾與湄洲媽祖祖廟的第一次較為正式的交流。1988年7月5日,搭乘兩岸周末包機航班的台灣澎湖天後宮180名媽祖信眾抵達湄洲媽祖祖廟朝聖。

從1989年開始,以朝拜媽祖為由的海上宗教直航終於開始成為現實,是媽祖信俗的一大功績。「宗教直航」是在兩岸未能實現直航的情況下,台灣當局特許的一種比照「小三通」方式航行的台灣宗教界人士經金門到福建湄州進香的「特殊直航」。

Ⅳ 有誰知道媽祖的故事嗎

從人到神:林默娘的傳說

老家福建莆田,是海上女神媽祖的誕生地,同時也是在沿海地區廣為流傳的媽祖信仰的發祥地。記得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每年的農歷三月二十三日,一家人總要一起渡船到湄洲島上敬香禱告,祈求在生活和事業的順利。在沒有電視沒有電影的小時候,到廟里去聽老人講媽祖的傳說故事也一直是同齡人的一個極好的興趣。

林默娘的傳說
在歷史上,媽祖是確有其人的。與關羽,岳飛一樣,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從民間走出來並被神化了的歷史人物。據《天妃顯聖錄》《敕封天後志》載:姓林,名默,也叫默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於福建莆田湄州灣的一個漁村,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農歷九月初九日去世,時年28歲。

媽祖從出生到去世,留下了許多動人美好的傳說,這些傳說在民間至今仍廣為流傳。如:

林默學醫
古時候的一年秋天,莆田一帶突然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瘟災,傳染之快如疾風掃落葉。一些巫婆神漢趁機搜刮民財,卻不管百姓死活。看著大批的人被瘟疫奪去生命,林默心如刀絞。眼見巫婆興妖作怪,敲詐百姓,林默怒火填膺。她立志學醫,為民治病。誰知還沒等她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母親已病倒在床。
王氏對死無所畏懼,不放心的是二十齣頭的阿默還沒許配人家。這一天,林惟愨巡海回來,剛到房中,王氏就淚漣漣地向丈夫說出了自己的心事。
王氏正對丈夫訴說,林默推門進來了。只見她兩眼紅腫,臉上還掛著淚痕。這模樣可把父母給嚇壞了,因為在他們心目中,阿默是個只會笑不會哭的姑娘,現在這般傷心,其中必有緣故。還沒等父母發問,林默先開口了:「阿爸,我要學醫,您幫我請個師傅吧!」王氏一聽這話,頓時驚呆了:「阿默,你怎麼又想起了這事?」
「阿媽,不是我突然想起來的,是百姓在呼喚我呀!您不見,這些天村裡少了多少人,村外添了多少墳。剛才我眼睜睜看著劉阿嫂的兒子又咽了氣。他才八歲呀!巫婆騙了他家十兩白花花的銀子,卻不能保住這小小的生命。他那麼可憐巴巴地瞅著我,用微弱的聲音喊著我:「阿姑,救救我吧,你能下海救大船,就不能救救阿寶嗎?阿姑,救救我吧!」可我……我無能為力呀!」林默說著,又忍不住哭了起來,哭得父母也跟著她撲簌撲簌掉眼淚。在這種情況下,盡管王氏為女兒的婚事急得心似火焚,可覺得再勸她也是多此一舉。所以只好把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林惟愨對女兒急群眾所急的行為堅決支持,當下答應,就是踏破鐵鞋,也要為女兒尋找名師。
正在林家父女為無處尋師發愁的時候,賢良港突然來了一位背著背簍、採集中草葯的老者。他蓬頭垢面,骨瘦如柴,一步三哼哼,二步大喘氣。不少人見了他都躲著走,林默卻把老人請到家裡,請他吃飯、喝茶。林默自幼樂施善事,慈悲為懷。她請老人到自己家做客,完全是出於同情之心,萬沒想到,這老者原來是一位隱居深山的名醫良師。他家有五個兒子,都想借他的名聲大發其財,又都不願下苦功學到真本領為百姓服務。老人為此非常傷心,一氣之下,遠離家鄉,隱居深山,以採集百草為樂。這幾年,他自感體力不支,又覺一生醫術無處傳授死而有憾,心裡非常苦惱。想收留一個品行端正、樂於助人的得意門生,又苦於人心難測,怕引狼入室。前幾日,他聽在山腳下停泊的船客們說,湄洲島有個勤奮好學、樂善好施的林家小姐,為拯救百姓,立志學醫,卻苦於無人指點。他聽了大為感動,為探聽虛實,才裝扮成一個骯臟古怪的病老頭來島上尋找徒弟。沒想到,他一下就碰上了林默這個女弟子。
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林家老少大為驚喜,林默更是激動萬分,忙叩頭拜師。
自此之後,老中醫就住在林家教林默學醫。滿腹醫經,幸遇知音,師傅授課如開閘放水。久盼良師,從天而降,徒弟聽課如水遇海綿。講得不厭,聽的不煩。師徒二人非常默契。過了三天,老中醫說:「好,你可以給人看病了。但懂醫無葯,等於胡鬧。現在我教你識百種草葯。」說著打開了他背來的那個大背簍,從裡面拿出一捆捆草葯,一一講明每種葯叫什麼名字,治什麼病症,生長在什麼地方,什麼季節採摘。最後又從背簍的底層拿出一個五寸多厚的紅布包。他慢慢掀開,竟是一本手寫的《醫案千例》。老中醫手撫書本說:「這是我一生積累的經驗,也是我五個兒子想爭奪的傳家寶,送給你做參考吧!能讓它伴你為百姓服務,老朽就死而無憾了。」
林默雙手接過這本書,又緊緊摟在懷里,激動得一句話也沒說,只是深深點了點頭。
常言說,師傅領進門,深造在個人。老中醫用四天時間就把自己的一輩子的醫學知識灌輸給了林默,她要全部吃透,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就

神助漕舟破浪行
媽祖信仰到了元代得到迅速的傳播。這除了我國航海事業發展的需要外,還與元代漕運改為海運有很大的關系。元朝在大都(北京)建都之後,大都便成為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但還不是經濟中心。京都軍隊、官民需要的糧食要依靠江南供應,每年要從南方用船運糧食三百六十萬石。由於運河年久失修,河道阻塞,漕舟不通,糧食供不應求。自至元十九年(1282年)海運試航成功後,漕運由河運改為海運。但海路運糧風險是很大的,海上經常會遭到台風惡浪的襲擊,海難時常發生。為保證南糧北調的漕運安全,只能求助於海神。這樣,護國庇民的媽祖,就被人們作為漕運的保護神。這里,我給大家講一個天妃媽祖神助漕運的故事。
據說,在元文宗天歷三年(1330年)春天,朝廷漕運糧船780隻,裝滿稻穀、玉米、小麥等,自江蘇太平江路太倉劉家港開洋,要運往河北直沽(天津)。船隊在中途突然遇到台風,浪拍海天,波撼星辰,桅檣飄盪;護衛漕運的數千人官兵,大驚失色,魂不附體,呼天搶地。押糧官束手無策,水手和兵士們都心慌意亂,恐怕會喪身大海,無法完成天子聖命。
當時祭祀媽祖已成為國家祭典之一。自興化莆田,一直到河北直沽,沿海許多港口都有建立媽祖廟,海船上也普遍供奉媽祖神像及香火。民眾信仰媽祖,官吏也信仰媽祖。因此,在這萬分危急之際,押糧官也只好跪下懇求海神媽祖:「國家以漕運為重事,海漕以神力為司命,昔日漕運賴神匡扶,江海無風濤之虞,朝野有盈寧之慶。如今,我奉天子之命,運糧北上,今遇大風,祈求保佑漕運平安順利,日後自當厚謝!」
押糧官許願還沒完,即刻,天上烏雲掩靄,祥光閃耀,恍惚看見空中有朱衣擁翠蓋,佇立船前。轉眼之間,有火光照耀桅竿上頭,晶瑩如虹。船上的人又驚又喜,面面相覷。沒多久,風平浪靜。
此時,七百餘艘飄流四散的糧船,正在准備集合。他們邊整理篷索,邊解纜向前推進,又聽見空中有人在大聲疾呼:「可向東南孤島暫泊!」押糧官聽見了,半信半疑,不敢不令回航。可是,水手們認為,這是媽祖在天上發令,就不約而同地撐船向東南孤島靠攏。不管三七二十一,暫時要停泊在那裡,以便修補和休整。
正當七百餘艘糧船駛進東南孤島南澳,全部拋下船 ,大海上狂飈馬上發作,暴雨有推山倒峽之勢,迅猛異常。船上的水手和士兵們互相安慰說:「若不是媽祖神靈指示,我等都在龜宮蛟窟了。」
第二天,雨過天晴,春光明媚,水道無虞。糧船順利抵達直沽,把糧食交卸官府倉庫,平安返航。
神助漕運,化險為夷。中書令奏請朝廷,天妃媽祖有「護運之功」,奉旨賜額曰:「靈慈」。並命翰林院擬就祭文,到沿海各地天妃宮致祭,還遣官馳傳備禮專程到湄洲祖廟特祭。
另外,在《天後志》 及《天妃顯聖錄》等典籍中也記錄著一些林默的傳說。如:
禱雨濟民: 相傳媽祖二十一歲的時候,莆田地方出現大旱,全縣百姓都說非媽祖不能救此災害。於是,縣尹親往向媽祖求救,媽祖祈雨,並說壬子日申刻就會下大雨。到了那天,上午晴空無雲,絲毫沒有要下雨的徵兆,申刻一到,突然烏雲滾滾,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雨,大地恢復往日生機。
化草救商: 相傳媽祖在世時,湄洲嶼西邊有個出入湄洲的要沖叫門夾(就是今天的文甲),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風襲擊觸礁,海水涌進船艙,即將沉沒,村民見狂巨浪,不敢前去營救。在這緊急時刻,媽祖信手在腳下找了幾根小草,扔進大海,小草變成一排大杉劃到並附在即將沉沒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沉沒,船中人免難。
解除水患: 相傳媽祖二十六歲時,那年上半年,陰雨連綿,福建與浙江兩省倍受水災之害。當時當地官員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雨,但祈求毫無改觀。當地請求媽祖解害,媽祖道:災害是人積惡所致,既然皇上有意為民解害,我更是應當祈天赦佑。於是焚香禱告,突然天開始起大風,並見雲端有虯龍飛逝而去,天空晴朗了。那一年百姓還獲得了好收成,人們感激媽祖,省官於是向朝廷為媽祖請功並准得到褒獎。
湄嶼飛升: 宋太宗雍熙四年,媽祖時年二十八歲,重陽節的前一天,對家人說:"我心好清凈,不願居於凡塵世界。明天是重陽佳節,想去爬山登高。預先和你們告別。"家人都以為她要登高遠眺,不知將要成仙。第二天早上,媽祖焚香誦經之後,告別諸姐,一人直上湄峰最高處,這時,湄峰頂上濃雲重重,媽祖化作一道白光沖入天空,乘風而去。此後媽祖經常顯靈顯聖,護國佑民,救人危難,當地百姓感激她,在湄峰建起祠廟,虔誠供奉。據傳祖廟後的摩崖"升天古跡"處就是媽祖飛天的地。
以上這些故事大同小異,主要是有關拯救海難,降伏妖怪,卻病救人,除水患,祈雨造福於民等方面。有些故事雖近於神奇怪誕,但反映了媽祖一生孝悌忠信,以慈悲仁愛為懷,除惡揚善,濟世救人的精神。也正是這種精神力量感動了人們,使得人們虔誠的奉媽祖為天上聖母,海上女神。

傳說中媽祖形象
1.形美
民間故事中出現的媽祖的形象較之我國神話中的眾女神來說,是較為端莊秀麗的,她不像西王母那樣「豹尾虎齒,善嘯蓬發」,也不是女媧那般人面蛇身,令人生畏,更不像麻姑人形鳥爪,使人望而卻步。她身著紅衣,系風雨披,「婉孌季女,全然窈窕儀型」(《天後志》)。她秀美崇高,和善可親,是真善美的化身。
2.神美
清代趙翼在《陔余叢考》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台灣往來,神跡尤著,土人呼神為媽祖。倘遇風浪危急,呼媽祖則神披發而來,其效立應,啟呼天妃,則神必冠帔而至,恐稽時刻。」在媽祖的傳說中,媽祖是以一種慈母般溫和慈祥的形象出現的。這一種溫和慈祥里,是一種勇於助人為人排解憂難的氣質。也許也正是這一種內在的神韻之美,吸引了眾多的虔誠之徒。
若要對媽祖的這一形象作一解讀,我想媽祖的這一形象表現出一種人對自然力的積極征服的願望,智慧和力量,它喚起了人們一種以自身奮斗改變和掌握自身命運的積極情緒。媽祖傳說如「草蒲治病」,「化草救商」,「救父尋兄」,「乘席渡海」,「拯飢救災」等等,幾乎都貫穿著她所給人的一種自尊,自強,自救的強大信念,從而表現了人的創造活動,抗爭精神,肯定了人的本質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是人們所追求卻又極難實現的。
中國的神話傳說多以歷史上真切真事為中心內容,可以說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心靈和願望的直接抒寫,世俗化很強,能給人以親切感,給人以安慰和寄託,甚至給人以力量。有人說,神話既是科學蒙昧時代人類的某種思想迷信的反映,也是人們在同自然和命運搏鬥中所產生的善良願望和美好理想的象徵。在這里,人們在不斷的傳說流傳過程中,不斷的賦予媽祖更多的力量,使之從一個有著特異能力的孩子變成了母儀天下的天上聖母,濟世救人的海上女神。
漸變:由人到神
對媽祖的傳說進行稍微的排序分析可以發現。在傳說的流傳過程中,媽祖的職能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媽祖起初是湄州嶼的地方神,移居大陸以後成為海神。後來媽祖在沿海和島嶼居民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影響日益深遠,媽祖的職司日益擴大,逐漸成為萬能之神。
1、保護航海
在這里,媽祖是司職海上安危的使者。她用神奇的巫術,使遇難船舶轉危為安。在民間的神話傳說中媽祖一直是盡職的航海保護神。
2、布雨抗旱
在這里,媽祖司職勾通天地風雷的使者。遇到乾旱,村民祭祀媽祖、祈求降雨、媽祖施法布雨;雨水多澇時,人們也向媽祖祈求天晴。
3、求子保嬰
媽祖被沿海居民當成主宰一切的神靈,其中也包括生育崇拜方面的內容。不育婦女必前往宮內祭天妃,並且還要「拴娃娃」,祈求早生子女。信仰者常稱媽祖是「天上聖母」,其含義不僅帶有忠貞節孝的典範,而且還有生育女神的意義,因此有許多虔誠的信徒,一旦遇到疾疫也祈禱媽祖醫治,認為媽祖有驅疫之術,能靈丹救人。
4、主宰戰爭勝負
傳說媽祖神通廣大,在戰場上屢顯神威,成為人們在戰爭中的一種精神依託。宋代福建沿海戰亂頻繁,為了達到取勝的目的,往往就求助於媽祖保佑。不過這種戰神職司,基本是歷代統治編造的,並且藉助媽祖來鎮壓農民起義。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職能的不斷擴展。有一個前提,是人們對媽祖的絕對的虔誠和信仰。另一方面,人們通過對媽祖的職能的擴展,使自己更多的希望有所寄託再加之統治者為實現自己的意志而進行的推崇。如此,經過了上千年,便出現了這般十全十美似乎萬能的媽祖。

結語:
作為一位平常的民間女子,媽祖短暫的一生沒做過驚天動地的壯舉偉業,也未留下什麼著作,更談不上什麼思想體系。但人們按自己的願望和理想,為她編造了許多具體生動乃至於神奇的生平事跡,把她塑造成為一位聰慧靈悟、熱愛勞動、慈悲博愛、扶危濟困、見義勇為、護國庇民、可敬可親的女神。這反映了人們對一些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價值觀念與道德精神的肯定、贊賞與追求。這也是媽祖信仰與崇拜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得以如此久遠而廣闊地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正因為媽祖文化中蘊涵著這類價值觀念與道德精神,所以歷代都對其教化功能加以重視、加以發揮。如,宋代狀元黃公度的詩句說:「傳聞利澤至今在」,「已死猶能效國功」。又如,明成祖永樂皇帝題詩道:「扶危濟弱俾屯亨,呼之即應禱即聆。」更有意思的是,幾十年前台灣曾拍有一部關於媽祖的電影,故事情節和思想主題是宣揚古代的一個英雄女子。其推介詞中有一段是這么寫的:「媽祖是一個女孩子,她只不過活了二十九歲,既沒有做過大官,更沒有發過大財,她的短短一生的事跡,只是『孝親』與『助人』兩事,竟能博得後世如此的崇敬,在歷史上多少政治風雲人物,後世無人為其主祠崇敬,原因是政治上的表現往往與人民沒有直接關系。媽祖的表現是普遍性的,群眾性的,是與人民,尤其是以海為生的人,有直接密切的關系的,就社會教育觀點來說,媽祖的事跡,實在是一種很好的有效的倫理教材,是更應當格外的重視的了」。

Ⅵ 媽祖是不是有三尊,天後聖母是不是媽祖

媽祖有三尊,天後聖母是媽祖。

大媽祖是金臉,管海上風暴,專救那些落難的人們,也叫海上女神。二媽祖是粉臉,管四書五經,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才女,叫天上聖母。三媽祖是黑臉,很會行俠仗義,是個大俠女。

媽祖的別名尊稱代稱有:林默(原名)、龍女、聖女、神姑、天後、娘媽、天妃、聖妃、神女、聖娘、神妃、靈女、姑婆、祖姑、靈妃、默娘、林夫人、天妃神、女海神、湄洲媽、林孝女、聖妃娘、靈惠妃、顯濟妃。

林默娘,海神娘娘、天後娘娘、通賢神女、順濟聖妃、天上聖母、天後聖母、崇福夫人、天後聖姑、天後聖娘、和平女神(法國人稱媽祖為「世界和平女神」)等等。

(6)天後媽祖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畔一個小漁村,一戶姓林的官宦人家降生了一個女嬰,因出生則不哭不鬧,故取名為默,當地人也稱之為林默娘。

林默幼時聰明穎悟,八歲入塾讀書,能過目成誦。

長大後,她矢志不嫁,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防疫消災。她熱心助人,為鄉親排難解紛,行善濟世。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在一次海上搭救遇險船隻時,林默不幸被桅桿擊中頭部,落水身亡,年僅28歲。

當地人為了紀念她,為她建祠堂。但當時,其傳說僅局限在莆田民間地區,影響力並不大。

但是讓人迷惑不解的是,她在死後的100多年裡,一直默默無聞。但北宋滅亡,南宋建立以後,她一下就出名了。

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林默被封為崇福夫人,這是官方對媽祖最早的褒封。

從這以後,經過南宋、元、明和清四個朝代,14個皇帝先後敕封了36次,林默地位從「夫人」「天妃」「天後」到「天上聖母」,封號最長達64個字,已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Ⅶ 福州有哪些地方好玩

福州好玩的地方有:金山寺、三坊七巷、福州雲頂、鼓山、左海公園。

一、金山寺

金山寺在福州市十大旅遊景點中它建立於宋朝時期,它曾經只是一個七層八級的實心塔,在後來的不斷改進擴建中成為了目前所看到的不乏巨大的佛像,但是又很小巧玲瓏的特點,唯一的缺點就是周邊的交通不太便利。

二、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如果到福州的去不的話是一定要去的地方,裡面有很多的極具特色的建築,而且格局特色的風味小吃在味道上都是不錯的,最重要的是其中大部分的分景點都是免費的喲!

三、福州雲頂

福州雲頂共分為天池草場、翡翠谷、紅河谷等五個游覽區,不同區域的景色都是大不相同的,而且還有讓人很舒心的瀑布群,最重要的是娛樂遊玩項目設施設備也都很齊全,建議四月份之後是最佳的遊玩時間!

四、鼓山

鼓山在福州當地很多朋友休閑的時候都會去的景點,在這里可以步行是最好的,其中比打卡的點白雲峰、喝水岩、白雲洞燈是一個都不能錯過的,建議下山坐纜車的時候會更省力!

五、左海公園

左海公園在福州是一個夜景很美的景點,晚上璀璨的霓虹燈讓公園走在其中散步很有浪漫的感覺,面積不算大的公園走下來也不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到福州可以花上點時間去參觀游覽下。

閱讀全文

與天後媽祖電影完整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yy那個電影網站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515
春節哪一部電影適合老人家看 瀏覽:733
華為手機電影模式怎麼開 瀏覽:733
珍珠港電影最新版 瀏覽:845
警察微電影劇本 瀏覽:160
中國有哪些著名電影院 瀏覽:240
電影情聖都有哪些歌曲 瀏覽:275
卓別林電影完整版 瀏覽:518
汽車總動員2完整版電影 瀏覽:788
大上海周潤發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588
有沒有一部電影裡面女主是 瀏覽:677
抖音熱門二戰電影音樂 瀏覽:681
西瓜學院電影剪輯混剪 瀏覽:865
外國電影哎呀背景音樂 瀏覽:848
在線最新觀看電影 瀏覽:143
所有奧特曼變身電影有哪些 瀏覽:960
五郎救八妹是哪個電影 瀏覽:685
2019春節電影票房排行榜 瀏覽:314
梁丹妮的微電影 瀏覽:764
如何剪輯電影到快手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