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世紀福克斯跟21世紀福克斯什麼關系
20世紀福克斯,是21世紀福克斯的子公司之一,二者為從屬關系。
20世紀福克斯成立於1935年,由默片時代的大公司福克斯電影公司和20世紀影片公司合並而成。1933年,達里爾·扎努克和當時聯美電影公司主席約瑟夫·申克決定成立20世紀電影公司,1935年公司與福克斯電影公司合並,更名為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2013年,為了更高效率地管理原新聞集團旗下的影視等產業,新聞集團的大股東兼董事會主席魯伯特·默多克決定,將影視產業和報紙雜志書籍產業,分成兩個分別在股票市場上市的公司。2013年6月28日成立了21世紀福克斯公司,並成為了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的母公司。
(1)20世紀是什麼電影公司擴展閱讀:
2019年,迪士尼宣布收購21世紀福克斯公司,包括其旗下的20世紀福斯影業及電視,但不包括福斯新聞網。
21世紀福克斯中,迪士尼未收購的一部分成立了新的公司,保留FOX稱呼,統稱為「福克斯集團」,業務包括新聞、體育、廣播等。
所以在電影資產中去掉「福斯」名字,被認為是迪士尼做出收購舉動後不可避免的一步,也是為了避免旗下資產與如今的福克斯集團產生名稱混淆。
❷ 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的發展歷程
1935年,二十世紀電影公司(20th Century Pictures, Inc.)和福克斯電影公司(Fox Film Corporation)宣告合並,這家新公司也是最晚成立的好萊塢大公司。實際上,早在1915年,威廉·福斯就創建了福斯電影公司,當時,他把自己的兩家電影公司,主營電影發行的偉大紐約公司和製片的票房吸引力電影公司合而為一,並以自己的姓氏命名這家新公司。威廉·福斯是好萊塢最早的電影大亨之一,與其他電影大亨不同,威廉·福克斯最大的興趣在建造新電影院和收購電影院上,相比之下,製作電影只算是第二位的。威廉·福克斯還是好萊塢最早進行垂直經營的電影大亨,就是擁有製片、發行和放映全套業務。
1917年,威廉·福克斯被加州充足的日照和低廉的製作成本吸引,也在西海岸開設了製片部門。1926年,福克斯電影公司在好萊塢貝弗利山西面買下了300英畝土地,在上面建造了一座龐大而且設備先進的製片廠。這段時期,福克斯出品了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第七天堂》和《馬路天使》,還有有聲片《在老亞利桑那》。
1927年,當老對手馬庫斯·洛伊逝世後,威廉·福斯得到了一個極好的時機,因為馬庫斯·洛伊的家人無意於繼承他的事業。威廉·福克斯與馬庫斯·洛伊的家人談妥,買下他們手中的洛伊公司的股份,這家公司不但擁有200多家電影院,還是米高梅公司的母公司,新公司在1929年宣布成立,然而,米高梅的掌舵人路易·梅耶(Louis B. Mayer)被這次收購激怒了,他展開反擊,利用自己的政治勢力,推動司法部對福克斯電影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更不幸的是,威廉·福克斯在一次車禍中受傷,此後的大蕭條又讓他的大部分財富化為烏有。威廉·福克斯的電影帝國開始分崩離析,他甚至因為欠債而進了監獄。
二十世紀電影公司創建於1932年,創始人有聯美電影公司的前任總裁約瑟夫·辛克(United Artists Corporation),華納兄弟電影公司(Warner Bros. Pictures, Inc.)的製片人達瑞爾·扎努克,福克斯電影公司(Fox Film Corporation)的威廉·格茨和雷蒙德·格里菲斯,這家公司主要業務是製作電影,雖然公司能夠得到聯藝和米高梅在資金上的支持,而且出品了好幾部相當成功的影片,但二十世紀電影公司仍是家小公司,而且沒有自己的發行渠道。
1935年5月31日,二十世紀合並了困境中的福斯,這是樁老鼠吃大象的交易,因為福斯光是電影院就有500多家。達瑞爾·扎努克立即著手簽下了幾個大有前途的新星,包括亨利·方達和貝蒂·嘉寶,不久,又挖掘出一顆搖錢樹,童星秀蘭·鄧波兒。
到了二戰時期,依靠這些明星和歌舞片、傳記片,二十世紀福斯已經成為好萊塢最能賺錢的公司,代表作有《君子協定》、《飛去來器》和《毒龍潭》。
二戰後,電影觀眾開始流失,電視的興起也對電影業造成很大打擊。二十世紀福斯想依靠增加電影院的數量渡過難關,然而法院裁決,大的發行公司必須與放映業分離,公司因此失去了一半的電影院。五十年代,二十世紀福斯把希望寄託在超大銀幕和立體電影這些新技術上。
新技術最初的確很能吸引觀眾,但到了1956年,票房又開始退潮,這一年,達瑞爾·扎努克因為一樁緋聞宣布退休。六十年代初,二十世紀福斯麻煩纏身,主要是因為在《埃及艷後》這部電影上花了太多的錢,其中包括女主演伊麗莎白·泰勒的片酬100萬美元,但影片的票房又不夠理想。
之後,達瑞爾·扎努克回到公司,通過推出新聞片和一些成本低廉但很受歡迎的影片,還有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影片《音樂之聲》,這家老製片廠恢復了自己作為一家大電影公司的地位。
從1969年到1971年,達瑞爾·扎努克在二十世紀福斯的最後三年是不成功的,但他的繼任者小阿蘭·萊德及時調整了公司的發展方向,決定為年輕的觀眾製作電影,結果就是出現了《星球大戰》三部曲這樣的經典之作,以及傳記片《巴頓將軍》。
1984年,來自澳大利亞的傳媒巨頭魯伯特·默多克從馬克·里奇和馬文·戴維斯手中買下二十世紀福斯,他對電影部門沒有做出很大調整,但從派拉蒙電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挖來巴里·迪勒,創建了福斯電視網。電視網對電影公司是很有益處的,比如,2007年,二十世紀福斯就把極受歡迎的動畫電視劇《辛普森一家》搬上了大銀幕。
對二十世紀福斯來說,當年轟動一時的《星球大戰》到了二十一世紀,仍然大有潛力可挖,新的《星球大戰》三部曲全球總票房超過了26億美元,這家公司的另一套賣座系列電影是《X戰警》,因為這套電影的成績是呈上升之勢,所以新的續集也在籌備之中。二十世紀福斯的其它賣座片還有《小鬼當家》系列、《獨立日》、《荒島餘生》和《博物館之夜》。
二十世紀福斯旗下還有兩家很有特色的子公司,製作3D動畫長片的藍天工作室(Blue Sky Studios Inc.)和發行獨立電影的福克斯探照燈影業(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Inc.)。迄今為止,藍天工作室製作的三部影片《冰河世紀》、《機器人》和《冰河世紀2》都很成功,幾乎能夠與皮克斯(Pixar Animation Studios)和夢工廠動畫公司(DreamWorks Animation)兩大動畫巨頭抗衡,而福克斯探照燈影業則是獨立電影業的一顆明星,曾發行過《陽光小美女》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2009年末,由福斯出品,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3D巨片《阿凡達》上映,這為福克斯不僅帶來了極豐厚的利潤,同時也成為福克斯電影史上第一部獨資拍攝的票房進入世界前十的影片(1997年曾與派拉蒙合拍《泰坦尼克號》),不到二十天的時間票房直指12億美元,居影史最賣座電影次席,這不能不說是福克斯的一次巨大成功。據報道稱,《阿凡達》只用了6周的時間就超越了《泰坦尼克號》的全球票房。
2013年,夢工廠動畫公司終於為自己找到了新發行夥伴——20世紀福斯公司宣布,他們已經與夢工廠動畫公司達成共識,將從2013年開始負責發行由夢工廠出品的動畫電影,而這次合作的有效期將一直維持到2017年。裂痕漸深,分道揚鑣20世紀福斯無論在電影院或家庭影音娛樂產業中都長期處於工業先驅的地位,這得益於福斯對全球性的跨平台發行所做的優秀整合。8月20日,夢工廠動畫正式宣布將與合作了七年之久的派拉蒙分道揚鏢,從2013年《瘋狂原始人》開始,以及未來的5年內,夢工廠的動畫電影將由20世紀福斯負責發行。
❸ 外國電影開篇有20兩個大字的是什麼電影公司
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製片公司(20th Century Fox),香港稱為二十世紀霍氏公司(英文名稱:20th Century Fox),是美國的電影公司,成立於1935年5月。在好萊塢的八家大公司中,二十世紀福克斯是創立最晚的,而且經受的波折也最多,幾次經歷險些破產的厄運,雖然,創始人之一的威廉·福克斯雖然能夠把姓氏寫在公司名里,但實際上,在1935年這家公司正式掛牌時,威廉·福克斯已經是局外人。
二十世紀福克斯的真正靈魂人物是達瑞爾·扎努克,這個熱衷於製作巨片的電影大亨給二十世紀福克斯打上了鮮明的印記,一說起福克斯,人們就會想起《最長的一天》、《音樂之聲》和《泰坦尼克號》這樣大獲成功的鴻篇巨制,當然,也有《埃及艷後》這樣的票房臭蛋。而在搖搖欲墜的六十年代之後,當澳大利亞的傳媒業巨子魯伯特·默多克伸手得到了接力棒,這家公司也進入了一個長達三十年的穩定期,並支持年輕的喬治·盧卡斯拍出了《星球大戰》系列電影。
❹ 20世紀30年代三大影片公司主要指
20世紀30年代三大影片公司主要指的是天一影片公司、聯華影業公司、明星影片公司。
1、天一影片公司
天一影片公司是中國電影製片機構,由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於1925年6月在上海虹口橫浜橋成立,專門從事影片的攝制與發行。
邵醉翁任總經理兼導演,二弟邵邨人負責製片兼編劇。三弟邵仁枚、六弟邵逸夫負責去新加坡、馬來亞開拓南洋市場。
2、聯華影業公司
聯華影業公司是1930年由羅明佑主持合並華北電影公司、民新影片公司、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和上海影戲公司等多家公司而成立的。
聯華公司成立後,借鑒好萊塢的製片管理經驗,採取獨立製片的管理方式,即內部各廠自籌拍攝電影,激發了合作各方的積極性。隨著日軍入侵,公司開始攝制抗日題材的影片。
後來聯華公司開始在有聲電影的製作上與歐美一爭長短,於是加大投入,訂購收音機,培訓有聲片製作人。1935年,其發行的《漁光曲》在莫斯科國際電影博覽會上獲得榮譽獎,成為首部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電影。
3、明星影片公司
1922年3月中旬,張石川在上海貴州路上創立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製片公司之一。1923年其製作的《孤兒救祖記》在商業和藝術上的成功,奠定了明星公司的基礎,標志著國產影片至此開始逐漸走入正軌。
1936年的明星公司已經居中國電影工業之翹楚。以較快時間內拍攝了《狂流》﹑《春蠶》﹑ 等一批以反帝反封建為主題的影片﹐成為左翼電影運動的基本陣地。
中國電影產業最初的發展:
中國電影第一個產業時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電影誕生的第二年,1896年電影現身於上海開始,中國本土的電影業便從商業放映起步了。
在經過蹣跚學步的萌芽期之後,到上世紀20年代,已經開始向私營化的產業發展,當時社會的資本環境與行業內的准備日漸成熟,民族工商業獲得了空前的機遇得以迅猛發展,個人/社會資本,更准確地說是「游資」的逐漸充盈,使得很多資本家們投資的目標開始瞄準電影這一新興行業。
在這個行業里,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正在豐滿,張石川、鄭正秋、羅明佑、黎民偉和後來的邵氏兄弟等一批電影人都是從搖籃期走過來的先驅者,他們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獵了電影行當中創作、製片甚至發行、放映幾個方面,所積攢下來的經驗使之成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影中堅。
在技術上,初期設備使用和攝制過程都要依靠外國技術人員,但有了像羅永祥、董克毅、吳蔚雲等最早的一批技術人才的加盟,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
具備了上述條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為標志,電影公司迅速增長,到1924—1926年達到了高峰,據統計中國共開設有175家電影公司,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電影史
❺ 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改名,它在未來會如何發展
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於1935年成立,由福克斯電影公司與20世紀影片公司合並而成。旗下有《埃及艷後》、《音樂之聲》、《星球大戰》、《阿凡達》等多部耳熟能詳的電影。風風雨雨幾十年,到2019年的時候,福克斯的電影及電視資產被迪士尼以713億美元收購。
很難說福克斯留下的這些影片被迪士尼接手後發展會怎樣。無論前期規劃的多麼好,最後觀眾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利益為上,已經成名的產品迪士尼應該不會改動核心理念。但那些尚在襁褓中的概念估計會死一大片,小眾化、更大膽而又高水準的影片可能會越來越少。但市場決定一切,大多數的發言權永遠勝過小部分。
❻ 外國電影里一開頭有個20的標志的是哪個電影公司
0世紀福克斯
20世紀福克斯電影製片公司(20th Century Fox),香港稱為二十世紀霍氏公司(英文名稱:20th Century Fox),是美國的電影公司,成立於1935年5月。福克斯的科幻片簡直讓我著迷。《星球大戰系列》就是最經典,電影史上的神話啊;《決戰猩球》是我上大學看的第一部片,此後就迷上了看電影;《X戰警》系列總覺得夠酷;《機械公敵》簡直酷斃了,也讓我對威爾·史密斯這個黑人帥小伙有了更深的認識;《後天》、《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簡直是無法想像的,也來了。《機器人歷險記》,哈哈,太逗了,真過癮那。《虎膽龍威》系列讓我看足了布魯斯·威利斯的風采,還有李連傑的《龍之吻》、帥哥奧蘭多·布魯姆的《天國王朝》、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的《史密斯夫婦》、還有女主角是舒淇的《非常人販》……
城堡石 大堡礁
迪斯尼
沃爾特·迪斯尼(Walt Disney)1928年3月誕生了一個世人皆知的形象--米老鼠。它開創了沃爾特·迪斯尼的今天。目前,沃爾特·迪斯尼以每年一部大製作的速度推出動畫電影,並多次問鼎奧斯卡。 在卡通世界與迪斯尼競爭、失敗者比比皆是。 從90年代開始,迪斯尼的動畫形象已不是單純的米老鼠和唐老鴨等老面孔,而是樹立了許多嶄新的動畫形象,各大競爭者只能望而興嘆。 1992年藉助《天方夜潭》的名篇《阿拉丁》,迪斯尼開始重新崛起,並擴大自己的知名度。隨後1994年的《美女與野獸》、《風中奇緣》等均受到人們歡迎。而《獅子王》一片更是確立了迪斯尼在動畫領域的霸主地位。 當然,迪斯尼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1995年的《101斑點狗》,到1998年的《蟲蟲危機》以及《花木蘭》,迪斯尼的視野不斷拓寬,使得人們一提起美國動畫片就與迪尼斯聯系起來。也許,迪斯尼天生就是美國動畫的代名詞。
註:迪斯尼,米拉麥克斯(Miramax),試金石(Touchstone)他們同屬博偉(Buena Vista)
❼ 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是美國最主要的電影、電視節目發行和製作公司之一,它曾是二十一世紀福克斯公司的一個子公司,成立於1935年5月,由黑白片時代的大公司福克斯電影公司和20世紀影片公司合並而成,是30-40年代好萊塢8家大電影公司之一。
迪士尼正式宣布與21世紀福克斯的713億美元收購計劃獲得了最後的監管批准,收購福克斯部分資產交易的確切完結時間在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3月20日12:02,迪士尼以713億美元價格完成對福克斯的收購。
(7)20世紀是什麼電影公司擴展閱讀
20世紀福克斯影業成為歷史:
在1989年索尼收購哥倫比亞之前,1985年,澳大利亞的報業大亨默多克收購了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之一的20世紀福克斯,將瀕臨破產的20世紀福克斯變成了自己新聞集團(News Cor.)旗下的一家電影子公司。在新聞集團的運作下,20世紀福克斯死而復生,不僅恢復了昔日的輝煌,而且從此進入了長達20多年的穩定發展期。
2019年,迪士尼宣布收購21世紀福克斯公司,包括其旗下的20世紀福斯影業及電視,但不包括福斯新聞網。21世紀福克斯中,迪士尼未收購的一部分成立了新的公司,保留FOX稱呼,統稱為「福克斯集團」,業務包括新聞、體育、廣播等。
在電影資產中去掉「福斯」名字,被認為是迪士尼做出收購舉動後不可避免的一步,也是為了避免旗下資產與如今的福克斯集團產生名稱混淆。
❽ 世界八大電影公司是哪些
世界八大電影公司指的是
1、華納(warnerbros.
)
2、哥倫比亞(colombia)
3、20世紀福克斯(20thcenturyfox)
4、派拉蒙(paramount)
5、環球(universal)
6、ua(unitedartist)(007)
7、mgm(metrodogwynmayer)
8、博偉(buena
vista)
但是現在的格局已經變了,不再是了,雷電華倒閉了,哥倫比亞被索尼收購了,米高梅和聯美合並後好像也被索尼收購了,迪士尼也逐漸崛起,所以現在的世界大型電影公司是
華納
派拉蒙
20世紀福克斯
環球
索尼影業
迪士尼
現在華納和派拉蒙應該是最強的吧,個人意見
❾ 20世紀福克斯到底是什麼啊為什麼幾乎所有的美國大片開頭都有它出現啊
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製片公司(20th Century Fox),香港稱為二十世紀霍氏公司(英文名稱:20th Century Fox),是美國的電影公司,成立於1935年5月。在好萊塢的八家大公司中,二十世紀福克斯是創立最晚的,而且經受的波折也最多,幾次經歷險些破產的厄運,雖然,創始人之一的威廉·福克斯雖然能夠把姓氏寫在公司名里,但實際上,在1935年這家公司正式掛牌時,威廉·福克斯已經是局外人。
二十世紀福克斯的真正靈魂人物是達瑞爾·扎努克,這個熱衷於製作巨片的電影大亨給二十世紀福克斯打上了鮮明的印記,一說起福克斯,人們就會想起《最長的一天》、《音樂之聲》和《泰坦尼克號》這樣大獲成功的鴻篇巨制,當然,也有《埃及艷後》這樣的票房臭蛋。而在搖搖欲墜的六十年代之後,當澳大利亞的傳媒業巨子魯伯特·默多克伸手得到了接力棒,這家公司也進入了一個長達三十年的穩定期,並支持年輕的喬治·盧卡斯拍出了《星球大戰》系列電影。
歷史變遷
[編輯本段]
一、1915—1945 合並而成的大公司
1935年,二十世紀電影公司和福克斯電影公司宣告合並,二十世紀福克斯正式登場了,這家新公司也是最晚成立的好萊塢大公司。實際上,早在1915年,威廉·福克斯就創建了福克斯電影公司,當時,他把自己的兩家電影公司,主營電影發行的偉大紐約公司和製片的票房吸引力電影公司合而為一,並以自己的姓氏命名這家新公司。威廉·福克斯是好萊塢最早的電影大亨之一,與其他電影大亨不同,威廉·福克斯最大的興趣在建造新電影院和收購電影院上,相比之下,製作電影只算是第二位的。威廉·福克斯還是好萊塢最早進行垂直經營的電影大亨,就是擁有製片、發行和放映全套業務。
1917年,威廉·福克斯被加州充足的日照和低廉的製作成本吸引,也在西海岸開設了製片部門。1926年,福克斯電影公司在好萊塢貝弗利山西面買下了300英畝土地,在上面建造了一座龐大而且設備先進的製片廠。這段時期,福克斯出品了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第七天堂》和《馬路天使》,還有有聲片《在老亞利桑那》。
1927年,當老對手馬庫斯·洛伊逝世後,威廉·福克斯得到了一個極好的時機,因為馬庫斯·洛伊的家人無意於繼承他的事業。威廉·福克斯與馬庫斯·洛伊的家人談妥,買下他們手中的洛伊公司的股份,這家公司不但擁有200多家電影院,還是米高梅公司的母公司,新公司在1929年宣布成立,然而,米高梅的掌舵人路易·梅耶被這次收購激怒了,他展開反擊,利用自己的政治勢力,推動司法部對福克斯電影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更不幸的是,威廉·福克斯在一次車禍中受傷,此後的大蕭條又讓他的大部分財富化為烏有。威廉·福克斯的電影帝國開始分崩離析,他甚至因為欠債而進了監獄。
二十世紀電影公司創建於1932年,創始人有聯藝電影公司的前任總裁約瑟夫·辛克,華納兄弟的製片人達瑞爾·扎努克,福克斯電影公司的威廉·格茨和雷蒙德·格里菲斯,這家公司主要業務是製作電影,雖然公司能夠得到聯藝和米高梅在資金上的支持,而且出品了好幾部相當成功的影片,但二十世紀電影公司仍是家小公司,而且沒有自己的發行渠道。
1935年5月31日,二十世紀合並了困境中的福克斯,這是樁老鼠吃大象的交易,因為福克斯光是電影院就有500多家。達瑞爾·扎努克立即著手簽下了幾個大有前途的新星,包括亨利·方達和貝蒂·嘉寶,不久,又挖掘出一顆搖錢樹,童星秀蘭·鄧波兒。到了二戰時期,依靠這些明星和歌舞片、傳記片,二十世紀福克斯已經成為好萊塢最能賺錢的公司,代表作有《君子協定》、《飛去來器》和《毒龍潭》。
二、1946—1983年 長長的挫折和《音樂之聲》
二戰後,電影觀眾開始流失,電視的興起也對電影業造成很大打擊。二十世紀福克斯想依靠增加電影院的數量度過難關,然而法院裁決,大的發行公司必須與放映業分離,公司因此失去了一半的電影院。五十年代,二十世紀福克斯把希望寄託在超大銀幕和立體電影這些新技術上。
新技術最初的確很能吸引觀眾,但到了1956年,票房又開始退潮,這一年,達瑞爾·扎努克因為一樁緋聞宣布退休。六十年代初,二十世紀福克斯麻煩纏身,主要是因為在《埃及艷後》這部電影上花了太多的錢,其中包括女主演伊麗莎白??泰勒的片酬100萬美元,但影片的票房又不夠理想。
之後,達瑞爾·扎努克回到公司,通過推出新聞片和一些成本低廉但很受歡迎的影片,還有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影片《音樂之聲》,這家老製片廠恢復了自己作為一家大電影公司的地位。
從1969年到1971年,達瑞爾·扎努克在二十世紀福克斯的最後三年是不成功的,因為幾部大製作接連失敗,但他的繼任者小阿蘭·萊德及時調整了公司的發展方向,決定為年輕的觀眾製作電影,結果就是出現了《星球大戰》三部曲這樣的經典之作,以及傳記片《巴頓將軍》。
三、1984之後
1984年,來自澳大利亞的傳媒巨頭魯伯特·默多克從馬克·里奇和馬文·戴維斯手中買下二十世紀福克斯,他對電影部門沒有做出很大調整,但從派拉蒙公司挖來巴里·迪勒,創建了福克斯電視網。電視網對電影公司是很有益處的,比如,2007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就把極受歡迎的動畫電視劇《辛普森一家》搬上了大銀幕。
對二十世紀福克斯來說,當年轟動一時的《星球大戰》到了二十一世紀,仍然大有潛力可挖,新的《星球大戰》三部曲全球總票房超過了26億美元,這家公司的另一套賣座系列電影是《X戰警》,因為這套電影的成績是呈上升之勢,所以新的續集也在籌備之中。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其它賣座片還有《小鬼當家》系列、《獨立日》、《荒島餘生》和《博物館之夜》。
二十世紀福克斯旗下還有兩家很有特色的子公司,製作3D動畫長片的藍天工作室和發行獨立電影的福克斯探照燈公司。迄今為止,藍天工作室製作的三部影片《冰河世紀》、《機器人》和《冰河世紀2》都很成功,幾乎能夠與皮克斯和夢工廠兩大動畫巨頭抗衡,而福克斯探照燈公司則是獨立電影業的一顆明星,曾發行過《陽光小美女》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