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基努·里維斯,有哪些故事
基努·里維斯(Keanu Reeves),1964年9月2日出生於黎巴嫩貝魯特,美國演員、製作人、導演。 1980年,16歲的他以一支可口可樂廣告進入演藝圈,然後他在舞台劇《狼孩》中得到了平生第一個角色。1994年,他主演的《生死時速》上映。1999年,他開始主演《黑客帝國》系列電影。2003年的喜劇片《愛是妥協》讓他轉型。2013年,他執導的《太極俠》和他主演的《47浪人》相繼上映。2015年2月參演《霓虹燈魔頭》。 1999年裡維斯出演《黑客帝國》以及後來的黑客帝國第二三集,讓他達到的事業的頂峰。 1994年基努里維斯憑著《生死時速》一舉成名,他與生俱來的優雅氣質使他迅速成了美國及亞洲各地億萬觀眾心目中的偶像。 基努·里維斯是一個混血兒,身高186公分,1964年9月2日出生於黎巴嫩的貝魯特。他的父親薩繆爾·諾林·里維斯是個工人,是擁有中國、愛爾蘭、英格蘭、葡萄牙、夏威夷血統的夏威夷人。母親帕屈西婭則是擁有英國、德國血統的英國人,是個舞台服裝設計師。當時她母親是在貝魯特一家酒吧做歌舞女郎時與基努的生父相識,並生下了基努。這段婚姻沒有持續多久。在基努·里維斯出生不久,他們便離異了。不久母親帕屈西婭帶著里維斯和妹妹金移居紐約。在紐約她嫁給了在百老匯當導演的保羅·阿隆,之後全家遷往加拿大的多倫多定居。一年之後,這個家庭又宣告破裂。在這之後母親又嫁了兩個丈夫,基努-里維斯的童年是在輾轉不斷地搬家和動盪不安中度過的。「基努」的發音為key-an-oo,來源於夏威夷方言,在夏威夷土語中「基努(Keanu)」這個名字意為「從遠處山谷中吹來的清風」(cool breeze over the mountains),而他也確實有如是一陣清涼的山風,為90年代的影壇注入了清新的氣息。 由於繼父保羅·阿隆是個導演,因此他們家中常有明星出入。與演藝界的長期接觸使基努·里維斯開始對表演發生了興趣,16歲時他憑一支可口可樂的廣告進入了演藝圈,17歲時他便立志當演員,轉向表演事業發展。 1985年,他來到了洛杉磯,前往他所嚮往的好萊塢發展。1986年,他出演電影<年輕熱血>("Young Blood"),這份在好萊塢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為基努帶來的酬勞為3000美金。1987年,基努因扮演《河畔》(《大河邊緣》)(「The River's Edge」)中的一個叛逆青年的角色而引起導演和評論界的關注。1989年,基努很快又在《比爾和特德的奇異冒險》(「Bill and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中得到了一個角色。這是一部充滿幻想的輕喜劇,在片中他扮演了一位飄飄欲仙的少年吉他手,剛出道的他以一股清新、自然的氣息將這位少年演得像一個「自然之子」一樣,和藹可親。從此基努·里維斯開始逐漸為人所知,成了美國青少年的偶像,並且獲得了參加歷史片《危險關系》(「Dangerous Liaisons」)演出的機會。在基努·里維斯參加拍攝的這幾部影片中,《危險關系》一片的大獲成功,使在片中飾演配角的基努·里維斯一舉走紅,並確立了他在好萊塢的地位。 同時,基努·里維斯也開始嘗試拓寬自己的戲路。在1989年的《父母身份》(「Parenthood」)及1991年的《愛你到死》(「I Love You Death」)等片中,他體現出了一種閑暇飄逸的表演風格,在《驚爆點》(「Point Break」)一片中他又首次在動作片中亮相,飾演了一名警察的角色。雖然並未走紅,但卻也顯露出了他在這方面所具有的潛質。而在1991年他又參加了加斯·范·桑特執導的影片《不羈的天空》(《我私人的愛達荷》)(「My Own Private Idaho 」)的拍攝,這是一部男同性戀電影。期間他又開始嘗試多種表演風格,以證明自己的多才多藝。特別是在1992年,基努·里維斯在科波拉的著名吸血鬼題材的影片《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Bream Storker's Dracula」)中飾演了一位配角。雖然他在這部片中並不是擔任主角,但基努·里維斯在片中的表演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段時間,基努·里維斯開始在好萊塢漸漸走紅。1993年,基努受到義大利著名導演貝特魯齊的「欽點」,在其影片《小活佛》(「Little Buddha」)中飾演了主角悉達多王子。這是一個頗具難度的角色,為了演好這一角色,他還特意讀了不少的佛教書籍並減去了體重。或許真是基努·里維斯所具有的那四分之一的東方血統使他天生就具有一種極其純凈和質朴的氣質,使他成了飾演「小活佛」的上佳人選。基努·里維斯在這部片中的的表演雖然說不上極其成功,卻也相當不錯,他開始受到人們的矚目。 1994年的基努達到了其演藝事業的頂峰,他主演的成本不高的動作片《生死時速》(「Speed」)的票房達一億二千一百萬美元。這部電影由著名的荷蘭裔攝影師楊狄邦執導,基努-里維斯在整部電影幾乎一直都處在疲於奔命的狀態中:先是拯救摩天大樓高速電梯里的受困民眾,之後表演跳車、鑽車底,和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合作飛越高架橋,直至最後英雄救美人。基努·里維斯在這部電影中的形象改寫了好萊塢英雄人物的「成熟中年」傳統,他反應敏捷,身手矯捷,更有一張英俊的臉。《生死時速》的成功,也把他的聲勢推到了頂點。 繼《生死時速》之後,基努在《捍衛機密》(Johnny Memonic)扮演了一個電腦資料員,由於整部電影被拍得拖泥帶水,基努·里維斯在該片中的演出甚至被連帶譏諷為「比機器人還像機器人」。接著他又在《雲中漫步》(「A walk in the Clouds」)飾演一個自二次大戰退役回鄉的推銷員、在《連鎖反應》(「Chain Reaction」)飾演一個科學研究員、在《愛上明尼蘇達》(「Feeling Minnesota」)中飾演一位無名作家和在《魔鬼代言人》(「The Devil's Advocate」)中扮演了一位律師等。在短短幾年裡,他扮演了很多不同角色,由於他試圖與主流製片保持距離,加上所挑選的獨立製片電影賣座不好,他在好萊塢的地位漸漸削弱了。在《魔鬼代言人》後,整整半年沒有一部好萊塢的電影劇本找上他。 1999年,基努·里維斯迎來了他演藝事業的第二個轉折點—《黑客帝國》(「The Matrix」)。這是一部描述虛擬的網路世界的電影,成為1999全美票房第二。基努·里維斯以一個黑暗、神秘、充滿力量的黑客形象出現在片中。他基本上只穿黑色的衣服,頭發很短,沒有笑容,但眼神極具魅力,儼然一副酷哥的打扮。該片的動作設計指導是由香港著名武打設計袁和平擔綱,基努·里維斯等演員在他的要求下在開拍前還特意學習了幾個月的武術。今年他又推出了新片《替補隊員》(「The Replacements」),在片中扮演一個美式足球四分衛。該片在美國上映以後,票房差強人意。基努也飽受影評界和影迷的批評。《奪命追蹤》(「The Watcher」)是今年他推出的另一部力作,片中,基努首度嘗試反派角色,演出一個連續殺人魔。影片一上映,即以910萬美金的收入拿下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多少挽回了一點《替補隊員》的影響。目前他正在澳洲進行四個月的訓練,然後進行為期一年的《黑客帝國2》拍攝。他下部戲《臨時教練》(「Hardball」)將會挑戰棒球,飾演一位教練。 功成名就的基努·里維斯並沒有趁熱打鐵地去接演一些片酬很高的大片,卻熱衷於接一些低成本製作的小片,顯現出了一種對名利的淡漠。除了演藝以外,他熱衷於摩托車和音樂,並在「天狼星」樂隊中擔任貝司手,過著瀟灑的生活。盡管緋聞不斷,作為一個極注重個人隱私的演員,里維斯從未在媒體上提到或承認過任何一個真正的女友。1999年聖誕前里維斯與當時的女友珍妮佛·塞姆期待萬分的還未出生的女兒艾娃·阿切·里維斯(Ava Archer Reeves)不幸夭折,倆人傷心萬分。傳言此後里維斯與塞姆分手,但仍然維持好友關系。珍妮佛不幸於2001年4月2日凌晨6時左右駕駛切諾基吉普駛進了逆向車道並且撞向了3輛停著的車子,因為未系安全帶,當場死亡,警察在她的車內發現了抗抑鬱葯和其他不明葯品。里維斯聞訊從悉尼趕回洛杉磯,悲痛萬分,並擔任了她的扶柩者。在珍妮佛·塞姆的訃告中,塞姆的家人稱里維斯為「the love of her life」(她生命中的愛)。珍妮佛·塞姆去世後,導演大衛·林奇將電影《穆赫蘭道》獻給了她。
2. 美國電影講的是一個人為了救自己的女兒研究機器人植入,女主角叫艾娃
《伊娃》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231823/
3. 有一部美國電影,女主是一個人造機器人,這電影叫什麼名字
這電影的名字叫《機械姬》。
劇情簡介
一名神秘的億萬富翁內森(奧斯卡·伊薩克飾演),邀請他公司的一名贏得公司一項幸運大獎的程序員迦勒(多姆納爾·格利森飾演)到老闆的別墅共度一周。
這棟別墅隱匿於林間,它其實是一座高科技的研究所。在那裡,格里森被介紹給名為「艾娃」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艾麗西卡·維坎德飾演),原來他被邀請到這里的真正目的是進行針對伊娃的「圖靈測試」。
(3)電影艾娃票房擴展閱讀:
《機械姬》(Ex Machina)是由亞力克斯·嘉蘭編劇兼任導演,多姆納爾·格里森、艾麗西卡·維坎德、奧斯卡·伊薩克主演的科幻驚悚片。該片講述了老闆邀請員工到別墅對智能機器人進行「圖靈測試」的故事。
《機械姬》是一部由亞力克斯·嘉蘭導演的科幻驚悚片。該片主要講了伊薩克(一名程序員)被老闆邀請到自己別墅給一個叫艾娃的機器人進行圖靈測試,在測試過程中,伊薩克和艾娃都對彼此產生了愛慕之情,這也造成了故事最後的悲劇。
影片最具特色的是其中的場景設計,簡潔·大方,老闆住的房屋很大部分為玻璃,而且特別具有構成感。該片雖然人物只出現了4個,但卻能夠將故事演繹的十分真實,只靠4個人,故事的跌宕起伏便展現了出來。
4. 艾娃 EVA怎麼樣
我完全當作一部英國電影去觀看的,可惜,我錯了。居然是羅馬尼亞電影,感覺非常象英國電影。一部除了愛情,其他方面的表達過於含蓄的故事。女主角身邊的幾位男人身份交代模糊,從事職業不清,但又好像非常有歷史地位。對羅馬尼亞了解太少,汗顏!
5. 艾娃最後為什麼沒有殺那個女老闆
她堅持自己的道德底線,所以放走賭場的女老闆。
《艾娃》是由塔特·泰勒執導,傑西卡·查斯坦、柯林·法瑞爾、約翰·馬爾科維奇主演的動作片,於2020年9月25日北美上映。
講述了一位名叫艾娃的冷酷女刺客,她准備改邪歸正時,她被前僱主追殺並展開反擊的故事。
影片評價
《艾娃》似乎想成為一部女性驅動的動作、間諜、驚悚片。該片以國際城市為背景,片中混合了家庭戲劇、黑色喜劇,還有四星級酒店套房、大堂和酒吧等比較優美的畫面,該片用冷血間諜委婉的表現手法,意在將殺手與間諜的感情做區分分。
劇情方面,導演一方面展現了很多血腥的場景,按照動作片的風格進行剪輯,全片帶給觀眾很多近距離打鬥畫面。另一方面,該片的核心內容是非動作場景,導演希望通過角色之間相互交談的場景來描述人物的性格特點、情感經歷等。同時,該片的演員陣容比較優秀的發揮,也使得片中的情感戲、內心戲變的豐富而飽滿。(Roger Ebert評)
6. 有個名字叫艾娃的戰爭電影叫啥
是,敵營芳翠。這部片子是根據二戰期間,發生在挪威奧斯陸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驚險戰爭片。艾娃是一位美麗性感的女歌手,整日在奧斯陸城中著名的哈瓦那俱樂部盡情聲色,周旋於德國佔領軍貪婪的目光中。可在艾娃那深邃的眼神背後,卻藏著別人不知的秘密:她是一名反納粹成員,是深入敵營中的鬥士。
7. 有關羅伯特 泰勒的 詳細資料
姓名:羅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身份:演員性別:男國籍:美國美國影星羅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 1911-1969),1911年出生於美國,原名Spangler Arlington Brugh。主要作品:《茶花女》(1937)、《魂斷藍橋》(1940)、《豪華的盪婦》(1936)、《幸運之夜》(1939)、《新婚浩劫》(1946)等。只要提起《魂斷藍橋》這部令人失魂斷腸的美國影片,中國觀眾就會想起那個美麗動人的悲劇故事,想起那位男主角──留漂亮小鬍子、手握司迪克,帥得不能再帥的青年軍官;他就是由好萊塢四十年代的票房巨星、銀幕俊男羅伯特·泰勒飾演的。 羅伯特原名斯潘格勒·艾靈頓·布洛。"艾靈頓"是羅伯特·泰勒的母親非常喜歡的一部浪漫小說中男主角的名字,於是當她生下長子時便為其取名為"艾靈頓"。可見,羅伯特·泰勒一生下來就是個浪漫的種子。羅伯特·泰勒是在大學里演出舞台劇時被米高梅影片公司的星探發現的,隨即和米高梅簽訂了長達十七年的合約。很快,他就成為與克拉克·蓋博齊名的浪漫派偶像,征服了成千上萬的女性影迷。可是,當人們坐在影院里,被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所感染時,絕不會想到他幼時竟是個害羞的、口吃的男孩。由於羅伯特·泰勒太受女性青睞,電影公司認為只有那些風姿卓絕的美女才能在銀幕上與他相配,從珍·哈洛、葛麗泰·嘉寶到艾娃·嘉納和伊麗莎白·泰勒,他的女搭擋都是當時最令人著迷的銀幕女神。那麼,他的票房怎能不高?羅伯特·泰勒在銀幕上風流倜儻,銀幕下的私生活卻非常純朴嚴肅,沒有太多的花邊新聞供人閑聊。他結過二次婚,第一次和芭芭拉·史坦威克,第二次和歐蘇拉·迪斯。羅伯特·泰勒於1969年因肺癌不幸逝世,享年57歲。他的照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C2%DE%B2%AE%CC%D8%CC%A9%C0%D5
8. 艾娃電影最後結局是什麼意思
電影《艾娃》是一部2020上映的美國動作劇情電影,又名《追殺艾娃》。電影的最終結局是:艾娃作為一位曾經是畢業生代表的高材生,卻在一起車禍意外後開始酗酒嗑葯,最終丟下家人成為一位殺手,直到父親過世才終於重返家鄉。
9. 誰知道電影個戰爭之王
故事:天神般的軍火販子 而這個故事的主角就是尼古拉斯·凱奇扮演的,以世界觀光旅行家身份做生意的軍火銷售商朱里·奧魯佛。在穿越一些致命的戰爭區域的同時,他也總是能在伊登·霍克扮演的國際警察到達之前領先一步獲得所需要的軍火武器,而在他的商業競爭對手裡,不僅有他的一些客戶,而且也有全球最聲名狼藉的獨裁者,而最後,朱里也不得不面對自己道德與良心的譴責與反省。 真實,是《戰爭之王》最大的特色,看似瘋狂的情節,細節卻絕對緣自現實。不僅影片主角朱里·奧魯佛這個角色是百分百來自於5個軍火販子的綜合,電影中所有的故事也都是根據真實經歷編寫的。包括軍用直升機當作急救直升機銷售,軍火販子改變他們在公海之外船隻的名字和注冊公司,軍火販子在某些非公開理由下被釋放,以及前蘇聯軍事武器在蘇聯政權解體後被搶或偷等等細節都是真的。也難怪不少人評價說,影片更應該去拍成紀錄片,本來就講述伊拉克戰爭前軍火販子銷售槍支的題材,說不定就像《華氏911》一樣,再創紀錄片電影票房紀錄了呢! 盡管《戰爭之王》屬於獨立製作,但是有尼古拉斯·凱奇等大牌的加盟、電影故事的合理性以及電影劇本的被看好都使得不少國外投資商敢於冒險,為電影扔下不少美元,也難怪凱奇自己也說這也許是最大的一部獨立電影。雖然軍火販子的敏感題材在近年的電影中鮮見,不過,凱奇的領導力、出色的劇本和導演以及片中明星的碰撞火花,使得影片具有別樣的吸引力。 這部停掉製片人3個正在籌備的電影計劃,原本預計於9月23日才會到來的「戰爭之王」在凱奇的要求下提前一周登陸,毫無疑問,視覺效果極其震撼,對軍火武器的描述以及戰爭場面的拍攝都非常到位。不過真正讓大家眼前一亮的,還是反英雄凱奇,出眾的演技和邊緣氣質,讓他今年的第一部作品,有了讓人難忘的別樣風采。 出生於烏克蘭的朱里·奧魯佛(尼古拉斯·凱奇)很小的時候就全家移民美國,在父母開的飯店裡,年輕的朱里遇見了他的夢中情人艾娃,雖然艾娃並不知道他的存在。總是希望出人頭地的朱里一次偶然觀察到一夥俄國犯罪團伙的做案過程,雖然被犯罪團伙發現,但是幸運地逃脫死亡威脅的他決定走一條常人不會考慮的道路--販賣軍火。朱里成功說服了自己的弟弟維塔利,從找到街角的軍火販子,並在他們的允許下將武器賣給一些處於戰爭中的國家到1991年蘇聯解體後,利用廣泛的人緣和情報將烏克蘭的大量閑置武器賣給分裂的非洲國家及其軍事解放組織,一舉暴富,雖然朱里每一天都處於危險之中,必須時時刻刻搶在他的競爭對手以及國際警察傑克·瓦倫蒂納的前面,然而無比的財富和成功讓朱里越加滿足。 而富於頭腦的他更全程計劃了與艾娃相遇的一切,讓她相信富有的他只是一個做運輸業務的普通人,兩人結婚並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然而,已經瘋狂的朱里不再滿足於和自己深愛的人在一起,做一個優秀的家庭男人,認為自己天下無敵的他越來越變本加厲,不僅親手殺死了一個競爭對手,甚至在最危險的地方開狂歡會,已經沒人能讓他離開軍火銷售行當,因為沒有人能夠象他那般成功,他成為了很多軍閥受領、獨裁者以及暴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