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日本電影226主要講什麼

日本電影226主要講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11 08:07:50

Ⅰ 日本226事件是怎麼回事

日本226事件指的是日本的一次失敗兵變。

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發生於日本帝國的一次失敗兵變,日本帝國陸軍的部分「皇道派」青年軍官率領千餘名士兵對政府及軍方高級成員中的「統制派」意識形態對手與反對者進行刺殺,最終政變遭到撲滅。

直接參與者多被處以死刑,間接相關人物亦被調離中央職務。皇道派因此在軍中影響力削減,而同時增加了日本帝國軍隊主流派領導人對日本政府的政治影響力。

(1)日本電影226主要講什麼擴展閱讀:

在二二六事件中,皇道派發動政變時所積極追求的目標,例如軍部獨裁、國家政權法西斯化,在政變失敗後反而得以實現。這不僅是因為同屬法西斯派別的統制派牢牢掌握了軍部大權,而且內閣也被以新首相廣田弘毅為首的文官法西斯集團所控制。

對於日本陸軍在二二六事件中的角色,以及在隨後日本法西斯化中的作用,抱有左派觀點的井上成美海軍大將在日本投降前曾經有過一番很有意思的講話:陸軍動輒把自己大肆吹噓成什麼『皇國的中流砥柱』,事實上,正是陸軍,最終把日本拖入了災難。

Ⅱ 誰知道浙江大學張向榮老師所講的《日語226》講用的是什麼教材

http://www.jpschool.net/
如何記憶日語單詞?
學習日語的人常感記詞困難。日語詞確實難記,因為難尋規律。學習印歐語系諸語,可用詞素分析法將詞分解為詞乾和詞綴,加以整理,即便利於記住。日語詞不是這樣由詞乾和詞綴構成的,詞素分析法用不上。日語詞的來源不一,構成方式復雜。有和語詞,有漢語詞,有混合詞,有派生詞;此就其來源而論。在讀音方面,有音讀,有訓讀,有音訓混讀;同為音讀,尚可分為漢音,吳音、唐音等等。因而日語詞的狀況復雜,難讀難記。學習者以記詞為苦,是有基因的。

要徹底解決記日語這一難題,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掌握日語詞的音讀。音讀和訓讀有其規律,抓住綱目,分清條理,是記詞的關鍵。只要抓住音和訓,記詞即非難事。但因音讀和訓讀狀況極其復雜,不加深究,則無法弄清其實際,所以學習者感到無從下手。同一漢字,在這個詞里音讀,在那個詞里訓讀;況且音讀和訓讀都有數種讀法,更使人無從掌握。

為了順利地記住日語詞,首先必須弄清什麼是音讀和訓讀。自從漢語和日語發生關系以來,就在日語中引起了這個問題;這是個十分古老的問題。在漢字進入日本以前,日本沒有文字。漢字和漢語進入日本以後,日本人不但漢字注日語音,而且大量吸收漢語詞。由此而產生音讀、訓讀、音訓混讀以及有關諸多問題,日語詞的復雜狀況即由此而生。因此,弄清音和訓是記住日語詞的關鍵。下面簡單談談什麼是音讀和訓讀以及有關問題,由此而探討解決記詞的難題。

訓讀:訓讀是用日語讀漢字(漢語詞)。漢字進入日本後,日本人按該漢字的原意而用日語讀出。例如漢字「川」的意思就是「河」,日語詞稱「河」為「カワ」,於是就將漢字「川」讀為「カワ」。這就是訓讀。總之,依漢字願意而以相應的日語詞讀出,就是訓讀。訓讀是寫漢字,讀日語的音。例如「人」讀「ヒト」,「山」讀「ヤマ」,等等。這也可以說是類似翻譯,但有些是確切的翻譯,有些則不一定完全相符。

音讀:漢字進入日本後,日本人按照漢字的原音讀漢字,就是音讀。因漢字傳入日本時間不同,而有古漢音、吳音、唐音等等之別。總之,日語漢字的讀音來源於古漢語讀音,故雖與現代漢語音常不一致,但仍有關系。例如漢字「山」,日語音讀為「サン」,「愛」讀為「アイ」,等等。可見日語漢字的音讀皆源自古漢語音,由於漢語音與現代漢語音雖不盡相同,但仍密切相關,所以日語漢字音讀與現代漢語音也有聯系。

除音讀和訓讀外,還有音訓混讀,就是在一個詞內,有的漢字音讀,有的漢字訓讀,形成音訓混合全體。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並不在於漢字的讀法,而主要是由於日語中的造詞所引起的。

僅據以上簡述即可明顯看出日語詞呈現復雜現象的根源,同時也說明要解決日語詞的難記,就必須抓住音和訓這個根源。否則,抓來抓去,總在枝節上轉圈子,終究不得出路。

我們列出了五十音圖「あ」行至於「わ」行的全部音讀漢字和訓讀漢字。雖然各行的音讀和訓讀有多有少,甚至多少懸殊,有的音讀漢字多而訓讀漢字少;有的反之,音讀漢字少而訓讀漢字多;有的兩者多少大體均等。情形雖是千差萬別的,但不論情形如何,有一點是確定不變的,那就是:日語漢字的讀音——包括音讀和訓讀——是穩定的,固定的,大體上是不變的。如前所述,漢字的讀音穩定,構成詞時,詞的讀音也是穩定的。例如漢字「生」字,它的音讀為「せい」,所以它所構成的詞:「學生」、「先生」、「生活」、「生物學」等,它們的「生」字都讀做「せい」。音讀是如此,訓讀也是如此。例如「手」字訓讀為「て」,於是它構成大量訓讀詞如:「手痛い」、「手利き」、「手提」、「手塩」……等等,「手」字都訓讀為「て」。

由此我們找到記住日語的關鍵,尋得記住日語詞的竅門。因為不論漢字是音讀或是訓讀,在構成詞時其音相當穩定,這正是我們發現的竅門,找到的關鍵。西文的語言,印歐語系諸語,它們的詞可依詞不達意素分析法而劃分為詞根(詞干)和詞綴(後接部分);這樣劃分,即可形成條理,找出規律,得出構詞的要領,以便於記住單詞。日語與印歐語系諸語完全不同,其構語法是另一個樣子,詞素分析法用不上。況且日語中有和語詞(日語固有的詞)、漢語詞(來源於漢語的詞)、外來語詞(主要指來自西文語言的詞)以及其他等等。同是漢語詞,有音讀,有訓讀,有音訓混讀。同是音讀,有吳音、漢音、唐音、宋音、現代漢語音,還有在漢語音的基礎上加以日語音韻化而形成的慣用音,等等。因此,日語單詞的讀法確實是千狀百樣,使人弄不清,摸不定。於是學習日語的人對於記住單詞甚感困難,因而迫切希望得到簡便的記詞法。

誠然,日語詞的狀況極為復雜,況且完全用不上西文語言的詞素分析法;只有另外找尋一個辦法,取得另外一個行之有效、簡便可行的記詞法。根據日語的特點,日語單詞的來源和構成,我們找到音訓記詞法,使這一難題迎刃而解。不論日語詞的來源多麼復雜,構詞的狀況如何多種多樣,我們只要抓住音和訓二者以為綱,就可形成規律,得到系統。

為了講清音訓記詞法,本書(《日語詞彙的奧秘》)列出了日語漢字的音讀和訓讀,自「あ」行至於「わ」行的漢字的音讀和訓讀,而且每一個音讀和漢字和訓讀漢字列舉了例詞。從所列材料即可明顯地看出:(1)日語漢字的音讀和訓讀是相當穩定的。(2)總地說(就大體而論)音讀或訓讀的一般規律是和語詞訓讀,漢語詞音讀。以上兩條是總的規律,可以概括日語單詞的一般狀況。首先說音讀和訓讀相當穩定這一特點。就是說,漢字的音讀和訓讀是相當穩定的。前已舉出,例如音讀方面,漢字「生」讀做「せい」,在「生」字構成的音讀詞中,「生」字都讀「せい」。「生」字訓讀為「いき」,於是「生」字構成的訓讀詞中,「生」字都讀「いき」;這是訓讀方面的狀況。可見不論漢字的音讀法或訓讀法,其音的讀法(音讀或訓讀)都相當穩定(固定),而不是時常變化的。舉例如下:

漢字「生」的音讀為「せい」,在其所構成的許多音讀詞中,「生」字都讀做「せい」:

生活(せいかつ)、生產(せいさん)、 生物學(せいぶつがく)、學生(がくせい)、 先生(せんせい)……,等等。

漢字「生」的訓讀為「いき」,在其所構成的許多訓讀詞中,「生」字都讀做「いき」:

生き馬(いきうま)、生き字引(いきじびき)、生き恥(いきはじ)、生き別れ(いきわかれ)……,等等。

由此明顯看出,由漢字構成的日語詞,其構成的基礎是漢字。漢字有音讀和訓讀兩種讀音法;音讀漢字構成音讀詞,訓讀漢字構成訓讀詞。二者明顯有別。音讀漢字是以漢語漢字原來在漢語中的讀音為基礎,進入日本後由日本依漢字原音以反切法讀出,這時不免受到日語音韻的影響,也就是將該漢字的原來的音加以日語音韻化,這樣讀出的漢字音,就是日語漢字的音讀。漢字訓讀與該漢字原來在漢語中的讀音毫不相關,而是漢字進入日本後,日本人根據該漢字的字義而以相應的日語詞與之對應,可以說是用日語詞將該漢字譯而讀之。例如,漢語的「油」和「脂」字,日語漢字的訓讀都是「あぶら」。寫漢字「油」或「脂」,訓讀為「あぶら」,這豈不是譯而讀之嗎。由此可見,日語漢字的音讀以漢字原音(在漢語中原來的音)為基礎,受日語音韻影響而成,所以它們或多或少總在一定程度上與漢語音有近之處。當然,由於日本人在古代接受漢字時是以古漢語音為根據,而現代漢語與古漢語已有了相當大的差異,所以我們不可用現代漢語(特別是普通話)的語音與日語漢字音讀相比。縱然為此,日語漢字讀音與現代漢語的漢字讀音仍有某些相近相似之處。至於訓讀漢字,它是由漢字字義來的,也可以說是該漢字的日語釋義,或說是該漢字的日語翻譯,所以它與漢語音全然無關。

日語漢字讀音的穩定性,對於我國人學習日語大為有利,因為這與漢語漢字的讀音穩定性相同。在漢語中「生」字讀sheng,在「生」字構成的詞中,「生」字讀做sheng。

再說第二個特點,就是說,一般而言,和語詞訓讀,漢語詞音讀。這可以說是一條普遍的規律。和語詞是日語原有的詞,亦即日語固有詞,也就是說,漢語尚未進入日本時日語中原已有此詞了。例如,「山」字訓讀為「やま」,就是說,漢語的「山」字進入日語之前,日本人稱山為「やま」。和語詞作訓讀是日語的一個規律。例如「言」字訓讀為「いい」,這是從「說」這個意思來的,和語詞有「言い合い」、「言い掛かり」、「言い値」、「言い伝え」、「言い渡し「等等。這些都非漢語詞,而不是自漢語來的,而是和語詞,就是說,這些詞是日本語言中固有的,而不是自漢語來的,它們都是訓讀詞。

由此可以明顯看出,日語詞分為兩大類,一為漢語詞,是來自漢語的;另一為和語詞,是日語原有的,固有的,非源自漢語的。一個漢字,有音讀,有訓讀。音讀依漢語原音,訓讀則是以日語譯該漢字之義。這就是我們的音訓記詞法的基礎和根據。

我們由此而找到規律,尋出記住日語單詞的竅門。

請注意,我們學習日語記單詞時,不要一個詞一個詞單記,而要以漢字為基礎,以漢字的音讀和訓讀為根據。這是個好辦法,完全可以以一帶十,以十帶百,以百帶千。以漢字為綱,形成系統,構成胺絡。一個漢字足以帶起千百個詞。記住漢字的音讀和訓讀,一般說,絕大部分的詞都依此規律,例外是少數。音讀有時可能不僅一種讀法,但總有一個讀法是主要的,即由該漢字所構成的絕大部分單詞都照此音而讀,而其他一個或數個讀法則是次要的,只有少數詞照這次要的讀法讀音。我們學習日語記單詞時,首先要記住漢字音讀中的主要讀法,以便記住那些多數的詞。然後再記其他一個或數個次要的讀法,以便記住那些少數的詞。訓讀一般不像音讀那樣,極少出現一個漢字數種訓讀法,大多是一個漢字一個訓讀法。

當然還應看到,日語詞的構成雜亂,符合規律的終屬多數,例外則屬少數。採用我們的音訓記詞法,完全可以解決記住絕大部分日語單詞的問題,至於屬於例外的那些詞,只要在記住絕大多數詞的同時加以注意,即不難記住了。任何規律都是概括絕大多數,而允許有例外存在。這不但在語言方面是這樣的,在其他方面莫不如此。

音訓記詞法以日語漢字的音讀和訓讀為基礎,是循著日語詞的構成和發展而來的,因而是科學的,符合實際的。它不僅行之有效,而且簡便有序,有條理,成系統。以音訓為綱,自然能夠以一個漢字帶起(貫穿)其所構成的所有的詞。這個道理十分明顯,合情合理,切合實際。況且這更適合於我們中國人學習日語記單詞。因為我們中國人學習一個一個的漢字,記住漢字的音,在任何場合,在任何詞里,一見著這個漢字,就讀這個音。學會一個「飛」字,遇見「飛機」、「飛行員」、「宇宙飛船」等只要有「飛」字的詞,都有會認識這個「飛」字。因此中國人學日語記單詞更適合於採用音訓記詞法。總之,記日語詞以漢字的音和訓為綱,是最簡便有效的方法。

日語中引入漢語詞,稱為「字音語」,另外又創造出打新的詞,稱為「和制漢語」;二者皆用漢字和假名書寫。不僅這些,還有日本人依照漢字而創造的新字(漢字中原來沒有的字),稱為「和字」或「國字」。這樣一來,日語詞就在復雜之上更加復雜起來;難分條理,難辯體系,實在難記。在如此而已復雜混亂的狀況下,只有抓住音和訓這個總綱,才能化繁為簡,以綱帶目,記詞的難題也就可以解決了。

為便於記詞,掌握音讀和訓讀是十分必要的,已如上所述。從日本人創造漢字看,也可看出讀音與日語詞的關系。漢字進入日本後,日本人學習漢字造字法而創出新字,稱為國字或和字;這種字是訓讀的,舉例說明如下:

俤(オモカゲ):由「人」和「弟」二字組成。意為「面貌」、「影像」。

働く(ハタラク):由「人」和「動」二字組成。意為「寒風」。

凪(ナギ):由「風」和「止」二字組成。意為「風住,風停」。

峠(トウげ):由「山」和「上、下」三字組成。意為「山頂」、「山嶺」。

噺(ハナシ):由「口」和「新「二字組成。意為「故事」。

榊(サカキ):由「木」和「神」二字組成。意為「寺廟的樹」。

颪(オロシ):由「下」和「風」二字組成。意為「山風」。

毟る(ムシル):由「少」和「毛」二字組成。意為「揪毛發」。

畑(ハタ):由「火」和「田」二字組成。意為「旱田」。

畠(ハタ):由「白」和「田」二字組成。意為「旱田」。

辻(ツジ):由「十」和「和「辶」二字組成。意為「十字路」。

躾(シツケ):由「身」和「美」二字組組成。意為「教育」。

鱈(タラ):由「魚」和「雪「二字組成。意為「鰵魚。

除了上列諸例外,還有一些,如椙(スギ),樫(カシ),糀(コウジ),柾(マサ),襷(タスキ),なまず(ナマズ),ぶり(ブリ),麻呂(マロ),等等。這些都是在漢字進入日本後,日本人依照漢字造字法而創造的字,即國字(和字)。這些國字多依漢字六書中的「會意」方法創造而成。例如,用「人」和「動」二字相合而成為「働」,以表示「勞動」。以「口」和「新」二字而為「噺」,以表示「新鮮的話兒」,轉而為「故事」之意。(這里對原文有一小部分省略——因為我的日語輸入法寫不出部分日本漢字。)

如前可述,音和訓是日語詞的重要因素,因而是記詞的關鍵。只有從音和訓入手,才能找到日語詞的構成。找到詞的構成才能由此分析歸納而求得規律,進而據此規律而形成體系。這樣,日語詞的狀況再復雜再繁亂,也可理之井然,納入軌道,化千為百,理百為十,終於在雜亂無章中找到明晰的頭緒,自可分別歸類,記住單詞就不難了。

來源:新日語教學天地
http://go1.163.com/weirenwuruoshui/chuxueriyu/chuxueriyu.h

Ⅲ 關於日本二二六兵變的電影

鏈接: https://pan..com/s/1OAL9Ok1_FyTk60AjANqe3w

提取碼: cj4r

二·二六,又名《血淚陰謀》,是日本導演五社英雄於1989年拍攝完成的電影,1989年6月17日上映。該影片講述了1936年轟動全日本的「二·二六兵變」的全過程。由於「二·二六事件」的許多內幕尚未揭開,因此在近八十年來,僅有很少數的日本電影人將此事件搬上銀幕。

Ⅳ 求一部日本電影,講訴的是從九一八事變到二二六兵變的日本法西斯化的歷史

「戰爭導火線」,好像是紀錄片。

Ⅳ 日本226政變是怎麼回事

二二六事件(日語: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發生於日本東京的一次失敗政變,日本陸軍的部分「皇道派」青年軍官率領數名士兵對政府及軍方高級成員中的「統制派」意識形態對手與反對者進行刺殺,最終政變遭到撲滅。

直接參與者多判死刑,間接相關人物亦非貶即謫,皇道派因此在軍中影響力削減,而同時增加了日軍主流派領導人對日本政府的政治影響力。

二二六事件也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亂行動,也是19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義發展的重要事件。

1936年2月26日,數位青年軍官率領士兵分別前往東京各地展開刺殺,並取得相當成果(其中有兩名前首相遇害身亡),還一度佔領了東京市中心。

然而叛軍並未成功殺害時任首相岡田啟介和佔領皇居,他們也並未成功爭取到高級將領的支持,加上昭和天皇對於本次政變行動的憤怒等因素,進而導致叛軍無法實現政權的替換,最終於2月29日繳械投降。

有別於先前數次類似的青年軍官刺殺政府要員的從輕發落判例,二二六事件中的主謀起事者多受處重刑。在歷經一系列的非公開審判後,共有19名叛軍領導人物處以死刑,另有40人得到監禁判決。日本陸軍中的「皇道派」勢力就此衰落。

日本國內曾一度流行以刺殺方式達到政治訴求的活動也就此終止,軍方對於政府決策的影響力也大增。

(5)日本電影226主要講什麼擴展閱讀:

影響

一、政府結構異動

盡管二二六事件的政變沒有成功,但依舊對整個日本政府和軍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月9日,岡田內閣解體,後由岡田的外務大臣廣田弘毅任新總理,組織新內閣。

不過因為受到新任的陸軍大臣寺內壽一的壓力,廣田不得不做出一些人事上的讓步,例如選擇有田八郎為外務大臣,而非自己看好的吉田茂。

此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二二六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恢復了「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原先內閣成員中的陸海軍大臣職務規定必須是由退役的大將所擔任,而此一制度的回復使得現役的陸軍大臣和軍方利益掛勾。

只要與軍方的觀點相沖突,後者即可讓陸軍大臣請辭,迫使內閣進行重組,並拒絕派出該職位的繼任者。換句話說,內閣是否能維持全受到軍方所影響。事實上,後來廣田內閣組成不滿一年後,軍方即使寺內辭職,內閣也因此解散了。

二、陸軍內部的派系清洗

盡管高級將領里只有真崎一人遭控與叛軍勾結,皇道派仍因該事件而受到極大的損害,從此便一蹶不振。在寺內的主導下,「革新幕僚」們(尤其是石原和武藤最為活躍)開始在軍隊中進行清洗。

陸軍共12名大將中有9人於4月底退出現役,包括皇道派領袖荒木、真崎、川島和本庄。另外其他對皇道派和政變行動抱持同情態度的也同樣剝奪其現役身份,或調到離首都偏遠、無法發揮政治影響力的地區任職,如山下、香椎、小富士、堀、橋本虎之助和柳川平助等。

其他的軍官,即便不是皇道派者的權力也受到限制,以消除皇道派在軍中的剩餘影響力,幾乎每一位曾對叛軍表達支持的高級將領都受到影響。


三、歷史意義

二二六事件為日本在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義發展的重要事件,推動了日本法西斯主義,也使日本逐漸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戰。

日本戰後政治學家丸山真男認為二二六事件標志著日本法西斯主義運動第二階段成熟期結束(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6年二二六事件),展開了第三階段的法西斯運動完成時期,日本軍方以支持由上至下的法西斯主義。

創造了由官僚、壟斷資本家及政黨的統治聯盟,執行了和歐洲法西斯政權類似的政治主張,如對外擴張、贊頌擴軍、反個人自由主義、反國會政治、反馬克思主義,但不同於歐洲的日本法西斯特色:「家-國」、重農主義及從西方殖民主義手中解放亞洲人民的政治修辭。


Ⅵ 二二六的關於電影

日本的「讀賣新聞」在2005年7月12日,揭露了1936年「226事件」的一段新秘辛,長期以來失蹤的犧牲軍官遺書,終於被發現。
這個發生在將近70 年前的事件,是日本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軍事政變」,日本影壇多年以來,也只有大導演五社英雄曾經在1989年將它般上銀幕。
226 事件的背景相當復雜,大抵指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日本軍隊內部的斗爭相當嚴重,對於政治的看法也不同,事件發生的前夕,軍隊內部主要分為「皇道派」與「統制派」。
「皇道派」認為日本天皇已經被「周邊的壞人」所包圍,無法知道民間疾苦,所以必須起來「清君側」,廢除內閣,讓天皇直接成為類似希特勒這種軍事獨裁者。二派的政治看法完全不同,目的卻都是想要將日本進一步轉型為法西斯戰爭機器國家,是對「大正民主時代」精神的一種反制。

Ⅶ sp影視劇226是哪部電視劇

sp影視劇226是金田一耕助VS明智小五郎。據日本媒體報道,山下智久接拍了富士台特別劇《金田一耕助VS明智小五郎》,他飾演的名偵探金田一耕助這個角色以前曾有石坂浩二、古谷一行等著名演員飾演過,這次劇中的年輕金田一將與伊藤英明飾演的明智小五郎展開推理對決。

金田一耕助VS明智小五郎

這是他們兩位繼2009年7月聯袂主演日劇《零秒出手~BUZZERBEAT》之後首次合作,伊藤英明稱贊山下智久的金田一是全新的,有品位而且性感,山下智久贊伊藤英明很帥氣,看來他們很合得來,合作的效果應該不錯。該劇於2013年9月播出。special就是特別篇的意思,一個電視劇45分鍾,如果延長了,或者電視劇結束了出了一集續,就經常會說是SP特別篇。

Ⅷ 日本電影《二二六》主題曲是什麼

昭和青年維新之歌

閱讀全文

與日本電影226主要講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游戲人物拍的電影 瀏覽:181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速寫考題 瀏覽:322
除了肖申克的救贖還有哪些經典電影 瀏覽:641
主角製作游戲的電影 瀏覽:237
霍比特人BT電影天堂 瀏覽:141
電影微信詐騙 瀏覽:691
如何看待電影吐槽 瀏覽:1000
微電影閨密 瀏覽:243
死亡筆記新世界電影 瀏覽:917
電影天堂真正網址 瀏覽:998
微電影美德 瀏覽:999
法國和英國合拍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2
兩個小孩玩輪盤游戲的電影 瀏覽:484
復仇戰姬電影是哪個國家 瀏覽:187
韓劇電影最新雪花店 瀏覽:862
北京電影學院一年消費 瀏覽:841
鄧超電影南昌話片段 瀏覽:934
我國數字電影出現時間 瀏覽:924
青春的電視劇電影有哪些 瀏覽:179
古裝高清宮廷小電影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