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雲南邊境掃雷兵二天前是怎樣死的。
據最開始的新聞報道,這位戰士並不是直接被地雷炸死,而是跌落山崖犧牲
『貳』 航標兵之歌是哪個電影插曲
《航標兵之歌》
作曲:高如星 作 詞:張加毅
「這是一部六十年代一部海軍紀錄片《航標兵之歌》的主題曲。
其旋律歌優美動聽,「戰友們愉快地奔向遠方,航標兵為舵手引路導航,我們雖然素不相識,友誼象明珠閃爍光芒。年輕的航標兵用生命的火花,點燃了那永不熄滅的燈光。」歌子的節奏是一隻小舢板在靜靜的海面上寂寞劃行的節奏,隱含著詞與曲中的深情。音樂旋律的優美,歌詞的抒情意境與當時的語錄歌、進行曲為主旋律的「革命歌曲」相比顯得「另類」,當然啦,這部片子與這首歌曲以宣揚資產階級情調,靡靡之音,麻醉革命人民的鬥志等罪名被批判了。可是在知青中確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一下子在知青當中流傳開來。那時的小青年可以把這個歌子當成情歌,見到心愛的姑娘,就追著人家的背影,送去歌聲。但在文革中這支歌卻是被禁唱,詞曲作者肯定被打倒了被揪鬥了被下放勞動了。因為他倆膽大包天,竟敢讓「航標兵為舵手引路導航」。舵手是誰?是偉大領袖偉大導師偉大統帥啊。航標兵算什麼東西,擦燈塔的玻璃燈罩還行,劃小船給燈塔送淡水還行,在暴風雨中挺直腰桿握槍站崗還行,憑什麼讓他領導咱的領袖導師統帥呢?
航標兵海上架橋鋪路,在海軍中有許多兵種,而最受人尊敬的一是掃雷兵,二是航標兵。因為他們是海上的開路先鋒,理應受到海上所有艦船的尊敬!《航標兵之歌》也因此受到人們的喜愛,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附上高如星簡歷:
高如星(1929-1971),生於山西興縣。可以說他是一位天才的音樂家,每次電影歌曲大連串的時候,出現的總是五六十年代的那些熟悉的歌聲,比如《柳堡的故事》,高如星就是《九九艷陽天》的作曲者,但他年輕的時候卻沒接受過任何專業的音樂訓練,只是會唱一首又一首的山西民歌,創作出《九九艷陽天》的時候才24歲,可惜在充滿年輕朝氣,又有希望的一個年紀里英年早逝(文革受迫害)。
『叄』 很像玩具兵大戰的那部電影叫什麼了
樓主,這是好萊塢奇幻片《魔幻小戰士》,也翻譯成《晶兵總動員》,這是介紹: http://ke..com/view/415886.htm,這是在線觀看地址: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hyb3iggJ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