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影後成雙》這本書如何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精彩,細節描寫非常到位。
《影後成雙[娛樂圈]》是已完結的一部愛情類網路小說,作者是玄箋。
內容簡介:
陸飲冰憑借《破雪》一舉斬獲金琮獎影後,當紅小花夏以桐落選,當場崩潰,鏡頭前泣不成聲。兩方粉絲在微博上掀起一場龐大的罵戰。影後粉嘲人倒貼炒作,小花粉辯駁真性情。誰都不知道,陸影後和小花背地裡早就在一起了。
夏以桐:我在內心深處種下了一顆星星,她照耀著我、指引著我,最終擁抱了我。
CP:德藝雙馨傲嬌老幹部影後X一線小花「收視女王」。
一個關於暗戀和夢想成真的故事,HE。
影後,是對憑借精湛演技在權威電影節或電影獎項(如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奧斯卡金像獎、華語五大電影獎等)中榮獲「最佳女演員獎」或「最佳女主角獎」的優秀女演員的美稱。
國際影後包括戛納影後、柏林影後、威尼斯影後、奧斯卡影後等;國內影後包括金像影後、金馬影後、金雞影後、百花影後、華表影後等。
此外,由於權威電影節或電影獎項一般具有提名或入圍機制,在同一屆中誕生的兩位影後被稱為「雙黃影後」,僅獲得提名或入圍而未獲獎的女演員被稱為「准影後」。
『貳』 歷屆金馬獎影帝、影後、最佳電影、最佳電影歌曲列表
天生的演員----梁朝偉百變天後——梅艷芳金馬影帝----張國榮獲獎次數最多的金馬影後---張曼玉最年輕金馬影帝----劉燁最努力金馬影帝----劉德華第一位連庄金馬影帝----成龍第一位連庄金馬影後----楊惠姍神仙姐姐-----林青霞張家輝 、李冰冰、黃渤第一位金馬影後——尤敏
『叄』 奧斯卡影帝影後
中國唯一一次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李安《卧虎藏龍》
影帝:
81西恩·潘 Sean Penn米克傳Milk
80 丹尼爾·戴·劉易斯 Daniel Day Lewis 血色黑金 There Will Be Blood
79佛瑞斯特·惠塔克 最後的蘇格蘭王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78菲利普·西摩爾-霍夫曼 卡波特Capote
77 傑米·福克斯 Jamie Foxx for 雷 Ray
76 西恩·潘 Sean Penn for 神秘之河 Mystic River
75 阿德烈·布魯迪 Adrien Brody for 鋼琴師 The Pianist
74 丹澤爾·華盛頓 Denzel Washington for 訓練日 Training Day
73 羅素·克洛 Russell Crowe for 角鬥士 Gladiator
72 凱文·斯帕西 Kevin Spacey for 美國麗人 American Beauty
71 羅貝托.貝尼尼 Roberto Benigni for 美麗人生 Life Is Beautiful
70 傑克·尼科爾森 Jack Nicholson for 盡善盡美 As Good As It Gets
69 傑弗里·羅許 Geoffrey Rush for 閃亮的風采 Shine
68 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for 離開拉斯維加斯 Leaving Las Vegas
67 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for 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
66 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for 費城故事 Philadelphia
65 艾爾·帕西諾 Al Pacino for 聞香識女人 Scent of a Woman
64 安東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for
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63 傑瑞米·艾恩斯 Jeremy Irons for 命運的逆轉 Reversal of Fortune
62 丹尼爾·戴·劉易斯 Daniel Day-Lewis for 我的左腳 My Left Foot
61 達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for 雨人 Rain Man
60 邁克爾·道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for 華爾街 Wall Street
59 保羅.紐曼 Paul Newman for 金錢本色 The Color of Money
58 威廉·赫特 William Hurt for 蜘蛛女之吻 Kiss of the Spider Woman
57 默里·亞伯拉漢 F. Murray Abraham for 莫扎特傳 Amadeus
56 羅伯特·杜瓦爾 Robert Duvall for 溫柔的憐憫 Tender Mercies
55 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for 甘地傳 Gandhi
54 亨利·方達 Henry Fonda for 金色池塘 On Golden Pond
53 羅伯特·德·尼羅 Robert De Niro for 憤怒的公牛 Raging Bull
52 達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for 克萊墨夫婦 Kramer vs. Kramer
51 喬恩·沃伊特 Jon Voight for 返鄉 Coming Home
50 理查德·德賴弗斯 Richard Dreyfuss for 再見女郎 The Goodbye Girl
49 彼得·芬治 Peter Finch for 電視台風雲 Network
48 傑克·尼科爾森 Jack Nicholson for
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47 亞特·卡尼 Art Carney for 老人與貓 Harry and Tonto
46 傑克·萊蒙 Jack Lemmon for 救虎記 Save the Tiger
45 馬龍·白蘭度 Marlon Brando for 教父 The Godfather
44 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for 法國販毒網 The French Connection
43 喬治·斯科特 George C. Scott for 巴頓將軍 Patton
42 約翰·韋恩 John Wayne for 真正的勇敢 True Grit
41 克里夫·羅伯遜 Cliff Robertson for 查利 Charly
40 羅德·斯泰格爾 Rod Steiger for 炎熱的夜晚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39 保羅·斯科菲爾德 Paul Scofield for 四季之人 A Man for All Seasons
38 李·馬文 Lee Marvin for 女賊金絲貓 Cat Ballou
37 雷克斯·哈里遜 Rex Harrison for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36 悉尼·波伊提爾 Sidney Poitier for 野百合 Lilies of the Field
35 格利高利·派克 Gregory Peck for 殺死一隻知更鳥 To Kill a Mockingbird
34 麥克西米倫·謝爾 Maximilian Schell for
紐倫堡審判 Judgment at Nuremberg
33 巴特·蘭卡斯特 Burt Lancaster for 靈與欲 Elmer Gantry
32 查爾頓·赫斯頓 Charlton Heston for 賓虛 Ben-Hur
31 戴維·尼文 David Niven for 鴛鴦譜 Separate Tables
30 亞歷克·吉尼斯 Alec Guinness for 桂河大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29 尤·伯連納 Yul Brynner for 國王與我 The King and I
28 歐內斯特·博格寧 Ernest Borgnine for 馬蒂 Marty
27 馬龍·白蘭度 Marlon Brando for 碼頭風雲 On the Waterfront
26 威廉·霍爾登 William Holden for 戰地軍魂 Stalag 17
25 賈利·古柏 Gary Cooper for 正午 High Noon
24 漢弗萊·博加特 Humphrey Bogart for 非洲皇後 The African Queen
23 喬斯·費勒 Jose Ferrer for 大鼻子情聖 Cyrano De Bergerac
22 勃洛特·克羅福 Broderick Crawford for 一代奸雄 All The King's Men
21 勞倫斯·奧利維爾 Laurence Olivier for 哈姆雷特 Hamlet
20 羅納德·考爾曼 Ronald Colman for 雙重生活 A Double Life
19 弗雷德里克·馬奇 Fredric March for
黃金時代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8 雷·米蘭 Ray Milland for 失去的周末 The Lost Weekend
17 平·克勞斯貝 Bing Crosby for 與我同行 Going My Way
16 保羅·盧卡斯 Paul Lukas for 守衛萊茵河 Watch on the Rhine
15 詹姆斯·卡格尼 James Cagney for 勝利之歌 Yankee Doodle Dandy
14 賈利·古柏 Gary Cooper for 約克軍曹 Sergeant York
13 詹姆斯·斯圖爾特 James Stewart for 費城故事 The Philadelphia Story
12 羅伯特·多奈特 Robert Donat for 萬世師表 Goodbye, Mr. Chips
11 斯賓塞·屈塞 Spencer Tracy for 孤兒樂園 Boys Town
10 斯賓塞·屈塞 Spencer Tracy for 怒海餘生 Captains Courageous
9 保羅·穆尼 Paul Muni for 萬古流芳 The Story of Louis Pasteur
8 維克多·麥克拉格倫 Victor McLaglen for 告密者 The Informer
7 克拉克·蓋博 Clark Gable for 一夜風流 It Happened One Night
6 查爾斯·勞頓 Charles Laughton for
亨利八世的私生活 The Private Life of Henry VIII
5 弗雷德里克·馬奇 Fredric March for 化身博士 Dr. Jekyll and Mr. Hyde
華萊士·比里 Wallace Beery for The Champ
4 萊昴內爾·巴里莫爾 Lionel Barrymore for 自由魂 A Free Soul
3 喬治·亞理斯 George Arliss for 英宮外史 Disraeli
2 沃納·巴克斯特 Warner Baxter for 亞利桑那劍俠 In Old Arizona
1 埃米爾·強寧斯 Emil Jannings for 最後命令 The Last Command
影後:
珍妮.蓋諾(第一屆)
瑪麗.碧克馥(第二屆)
瑙瑪.希拉(第三屆)
瑪麗.德雷斯勒(第四屆)
海倫.海絲(第五屆)
凱瑟琳.赫本(第六屆、第四十屆、第四十一屆、第五十四屆奧斯卡影後) 她獲獎的四部影片分別是《艷陽天》(1933)、《猜一猜誰來赴晚宴》(1967)、《冬天的獅子》(1968)和《金色池塘》(1981)。
克勞黛.考爾白(第七屆)
蓓蒂.戴維絲(第八屆、第十一屆奧斯卡影後)
費雯麗(第十二屆、第二十四屆奧斯卡影後)
琴逑.羅傑斯(第十三屆)
瓊.芳登(第十四屆)
葛麗亞.嘉遜(第十五屆)
珍妮弗.瓊斯(第十六屆) 《陽光下的決斗》。
英格麗.褒曼(第十七屆、第二十九屆奧斯卡影後)
瓊.克勞馥(第十八屆)
奧麗薇婭.德哈維蘭(第十九屆、第二十二屆奧斯卡影後)
洛麗泰.揚(第二十屆)
簡.惠曼(第二十一屆)
朱迪.霍利德(第二十三屆)
雪莉.布思(第二十五屆)
奧黛麗赫本生於1929年,逝於1993年。1953年以電影《羅馬假期》里的「安娜公主」一角而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奧黛麗赫本雖然已經去世多年, 她高雅的氣質與迷人的風采, 卻至今仍令許多熱愛她的影迷所懷念。赫本一生主演過的電影包括: 《龍鳳配》、《甜姐兒》、《修女傳》、《第凡內早餐》、以及《窈窕淑女》等許多著名影片。 1988年起, 赫本更化身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特別大使, 貢獻了她的餘生給許多非洲及中南美洲的貧苦兒童。
葛麗絲.凱莉(第二十七屆) 《鄉下姑娘》一片榮膺1955年的「奧斯卡影後」,還是「懸念大師」希區柯克的御用女星。
安娜.瑪格娜妮(第二十八屆)
瑪格娜妮1908年3月7日出生於埃及亞歷山大。
喬安娜.伍德沃德(第三十屆)
喬安娜.伍德沃德1930年2月27日生於美國北卡洛萊納州的托馬斯維爾。
蘇珊.海華(第三十一屆)
1947年,她終於獲得機會在《毀滅》中第一次飾演意志堅強、勇敢的女性,憑此片蘇珊第一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1958年,她以《我要活下去》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此外她曾在奧斯卡上五次獲得提名。
西蒙涅.西妮奧萊(第三十二屆)
伊麗莎白.泰勒(第三十三屆、第三十九屆奧斯卡影後)生於1932年,她是真正的影星.相對媒體而言,泰勒的成功:兩獲奧斯卡獎,第一個薪水百萬的演員,眾多的慈善工作、失敗:健康、體重、葯品治療及其他的悲劇、難堪:八次失敗的婚姻,電影災難,無數的丑聞,這些都已經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事情了。
索菲亞.羅蘭(第三十四屆) 《兩個女人》
安妮.班克勞夫特(第三十五屆) 《畢業生》
帕德里夏.妮爾(第三十六屆) 1963年出演《赫德》,因此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朱莉.安德魯絲(第三十七屆) 1964年朱莉初上銀幕,主演《瑪麗.波賓絲》,一炮打響,獲得奧斯卡女主角獎。
朱莉.克麗斯蒂(第三十八屆) 《親愛的》
芭芭拉.史翠珊(第四十一屆) 《妙女郎》
瑪吉.史密斯(第四十二屆) 她近50年的演藝生涯多次被奧斯卡獎提名,成為唯一一位1次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次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英國女演員。
格倫達.傑克遜(第四十三屆、四十六屆奧斯卡影後)《情婦》、《接觸社會》
簡.方達(第四十四屆、第五十一屆奧斯卡影後) 《花街殺人案》
莉莎.明尼里(第四十五屆) 《歌廳》
艾倫.伯斯汀(第四十七屆) 《艾麗絲不再住在這里》
路易斯.弗萊徹(第四十八屆) 《飛越瘋人院》
菲.唐納薇(第四十九屆) 《廣播電視網》
黛安.基頓(第五十屆) 《安妮.霍爾》
薩莉.菲爾德(第五十二屆、五十七屆奧斯卡影後) 她因《諾馬.蕾》和
《我心深處》兩部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西珊.斯帕瑟克(第五十三屆)
梅麗爾.斯特里普(第五十五屆)
雪莉.麥克琳(第五十六屆) 《母女情深》
吉拉汀.佩姬(第五十八屆) 《邦蒂富爾之行》
馬莉.馬特林(第五十九屆) 《失寵於上帝的孩子》
雪兒(第六十屆) 《神經錯亂》
朱迪.福斯特(第六十一屆、六十四屆奧斯卡影後)《被告人》《沉默的羔羊》
傑西卡.坦迪(第六十二屆)
凱西.貝茨(第六十三屆)
艾瑪.湯普森(第六十五屆) 《霍華茲庄園》
霍利.亨特(第六十六屆)
傑西卡.蘭格(第六十七屆) 《蔚藍色的天空》
蘇珊.薩蘭登(第六十八屆) 《末路狂花》
弗蘭西斯.麥克多門(第六十九屆) 《冰血暴》
海倫.漢特(第七十屆) 《盡善盡美》
格溫妮絲.帕爾特洛(第七十一屆) 《莎翁情史》
希拉里.斯旺克(第七十二屆, 第七十七屆) 《男孩別哭》
朱莉亞.羅伯茨(第七十三屆) 《漂亮女人》
哈莉.貝瑞(第七十四屆) 《死囚之舞》
妮可.基德曼(第七十五屆) 《時時刻刻》
查理茲.塞隆(第七十六屆) 《偷天換日》
希拉里.斯萬克(第七十七屆) 《百萬寶貝》
瑞茜-威瑟斯(第七十八屆)《一往無前》
海倫米蘭(第七十九屆)《女王》
瑪麗昂-歌迪亞(第八十屆)《玫瑰人生》
凱特-溫絲萊特(第八十一屆)《生死朗讀》
『肆』 歷屆奧斯卡影帝影後和獲獎影片
第一名《人鬼情未了》
《幽靈》一片的成功已不需累述。《人鬼情未了》的歌曲優美動聽,幾乎人人都能哼出它的和諧旋律。這部愛情悲劇在放映的頭四個月就突破了兩億的票房,至今被人們認為是經典之作。本來,這應該說是一部愛情悲劇,但導演卻活躍氣氛,黑人明星烏比·哥德堡的演出出色絕倫,幽默詼諧,處處讓觀眾發出會心的笑聲,將喜劇成分巧妙地......
第二名《魂斷藍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陸軍上尉羅依在難得假期中邂逅了芭蕾舞女郎瑪拉,兩人墜入愛河並互訂終身,然而徵召令提前來到,使得這對戰火鴛鴦倍受愛的煎熬;羅依未道別便依趕赴戰場,在報紙上,瑪拉得知愛人戰死沙場的消息,也因此而在羅依的母親面前失態。幾十年後,羅依已是滿頭銀發,站在滑鐵盧橋頭,他又依稀聽到瑪拉在耳邊說......
第三名《亂世佳人》
亂世佳人這部根據瑪格麗特·米切爾的暢銷小說《飄》改編的影片,從籌拍到完成,歷時三年,耗資四百萬美元。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先後動用了十八位編劇,最後由西德尼·霍華德改編成電影劇本。塞爾茲尼克除了參與編寫劇本,並精心選擇了包括導演和演員在內的一批第一流電影藝術家參與攝制。僅女主角郝思嘉就有幾百名候選人......
第四名《卡薩布蘭卡》(又譯《北非諜影》)(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恐怖的陰影籠罩著卡薩布蘭卡。在當地一條不十分顯眼的街上有家「里克酒店」,老闆叫里克·勃蘭,是人人喜歡去的社交場所。某天晚上,從德國集中營逃了出來的抗擊納粹的進步運動領袖、捷克愛國志士維克多·拉羅斯偕同妻子伊爾莎來酒店避避風頭,伺機前往美國。警察局長雷諾特和納粹少校特拉瑟來到夜總會,......
第五名《羅馬假日》
安妮公主帶著皇室的問候到羅馬訪問。淘氣的公主厭倦了上流社會的繁瑣禮節,偷偷溜了出去,邂逅了年輕的報社記者。一段時間的接觸,愛情悄悄在兩人的心中滋長。《羅馬假日》是文藝片的典範,片中毫無大製作大場面,但清純的公主和年輕的記者之間的愛情,感動了每個人,那種單純的愛時至今日仍被許多人留戀著。......
第六名《西雅圖夜未眠》
在美國好萊塢電影森林中,大製作大投入的影片是極賣座的,也因此數量最多。但其中,也不凡一些非常純情溫柔的浪漫愛情片。這種影片更貼近生活,而且很能滿足觀眾心理需求,市場潛力十分巨大,《西雅圖夜未眠》就在當年百部最賣座影片中名列第七。《西雅圖夜未眠》講述的是一個喪妻的男子久久沉浸在痛苦中,在他的小兒子的幫....
第七名《莎翁情史》
1953年的倫敦。年輕潦倒的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正為新劇本《羅密歐與海盜之女埃塞爾》而煩惱著,一時思路枯竭,無法落筆。在薇奧拉的感召下,憤懣的威廉開始重新構思劇本,原來的俚俗喜劇被改成愛情悲劇,易名為《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廉與薇奧拉這對不渝的戀人仍幻想著他們的愛情能出現轉機……
第八名《理智與情感》
理智與情感》是一部由世界名著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改編成的電影,它沿襲了原小說的主題,對生活中理智與情感的矛盾作了探討。影片一經放映,立刻吸引了大批觀眾,雖然影片中講述的是18世紀男男女女的愛情故事,但對於當今社會,仍然具有莫大的警示作用。
第九名《廊橋遺夢》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卡洛琳和邁克姐弟兩人都面臨著家庭離異的困擾。這時母親弗朗西斯卡去世的消息將他們召回了童年時生活的鄉村。在母親留下的一封長信中他們了解到了母親深埋在心底的一段感情秘密…
第十名《泰坦尼克號》 Titanic
放盪不羈的畫家傑克·湯森在一次撲克牌賭博中中獎,獲得了乘坐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旅行的機會。他在船上邂逅出身名門卻痛恨貴族生活的羅絲,兩人演繹了一段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該片是影史耗資最貴的巨片,製作費逾二億五仟美元,結合偉大的愛情與悲情災難。
除此 像<紅磨房> <英國病人> <緣分天註定> <情歸阿拉巴瑪> <觸不到的戀人> <濃情巧克力> <諾丁山> 等
這些都是很不錯的愛情片
『伍』 金馬獎歷屆影帝影後
截止到2019年6月,台灣電影金馬獎的影帝影後,如下:
1、1962第01屆,影帝王引,影後尤敏。
2、1963第02屆,影帝唐菁,影後樂蒂。
3、1965第03屆,影帝葛香亭,影後李麗華。
4、1966第04屆,影帝趙雷,影後歸亞蕾。
5、1967第05屆,影帝歐威,影後江青。
6、1968第06屆,影帝崔福生,影後凌波。
7、1969第07屆,影帝楊群,影後李麗華。
8、1970第08屆,影帝葛香亭,影後歸亞蕾。
9、1971第09屆,影帝王引,影後盧燕。
10、1972第10屆,影帝歐威,影後翁倩玉。
11、1973第11屆,影帝楊群,影後上官靈鳳。
12、1975第12屆,影帝秦祥林,影後盧燕。
13、1976第13屆,影帝常楓,影後徐楓。
14、1977第14屆,影帝秦祥林,影後陳秋霞。
15、1978第15屆,影帝秦漢,影後恬妞。
16、1979第16屆,影帝柯俊雄,影後林鳳嬌。
17、1980第17屆,影帝王冠雄,影後徐楓。
18、1981第18屆,影帝譚詠麟,影後張艾嘉。
19、1982第19屆,影帝艾迪,影後汪萍。
20、1983第20屆,影帝孫越,影後陸小芬。
21、1984第21屆,影帝李修賢,影後楊惠姍。
22、1985第22屆,影帝周潤發,影後楊惠姍。
23、1986第23屆,影帝狄龍,影後張艾嘉。
24、1987第24屆,影帝周潤發,影後梅艷芳。
25、1988第25屆,影帝萬梓良,影後鄭裕玲。
26、1989第26屆,影帝陳松勇,影後張曼玉。
27、1990第27屆,影帝梁家輝,影後林青霞。
28、1991第28屆,影帝郎雄,影後張曼玉。
29、1992第29屆,影帝成龍,影後陳令智。
30、1993第30屆,影帝成龍,影後吳家麗。
31、1994第31屆,影帝梁朝偉,影後陳沖。
32、1995第32屆,影帝林揚,影後蕭芳芳。
33、1996第33屆,影帝夏雨,影後蕭芳芳。
34、1997第34屆,影帝謝君豪,影後張曼玉。
35、1998第35屆,影帝洛桑群培,影後李小璐。
36、1999第36屆,影帝柯俊雄,影後李麗珍。
37、2000第37屆,影帝吳鎮宇,影後張曼玉。
38、2001第38屆,影帝劉燁,影後秦海璐。
39、2002第39屆,影帝黎明,影後李心潔。
40、2003第40屆,影帝梁朝偉,影後吳君如。
41、2004第41屆,影帝劉德華,影後楊貴媚。
42、2005第42屆,影帝郭富城,影後舒淇。
43、2006第43屆,影帝郭富城,影後周迅。
44、2007第44屆,影帝梁朝偉,影後陳沖。
45、2008第45屆,影帝張涵予,影後劉美君。
46、2009第46屆,影帝張家輝、黃渤,影後李冰冰。
47、2010第47屆,影帝阮經天,影後呂麗萍。
48、2011第48屆,影帝劉德華,影後葉德嫻。
49、2012第49屆,影帝劉青雲,影後桂綸鎂。
50、2013第50屆,影帝李康生,影後章子怡。
51、2014第51屆,影帝陳建斌,影後陳湘琪。
52、2015第52屆,影帝馮小剛,影後林嘉欣。
53、2016第53屆 ,影帝范偉, 影後周冬雨和馬思純。
54、2017第54屆,影帝塗們,影後惠英紅。
55、2018第55屆,影帝徐崢,影後謝盈萱。
(5)影後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第55屆影帝、影後的介紹:
1、徐崢,中國內地男演員、導演。1994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2007年主演賀歲喜劇電影《愛情呼叫轉移》。2010年主演電影《人在囧途》。2015年,自導自演的喜劇片《港囧》。2018年,憑借《我不是葯神》獲得第55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2、謝盈萱,中國台灣女演員,2016年,參演電影《愛情凍住了》。2018年,參演電影《誰先愛上他的》,影片中飾演劉三蓮,憑借該影片獲得第20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陸』 香港影後張曼玉有過哪些影視作品呢
張曼玉在當時那個年代可是紅得不得了,和林青霞、王祖賢等憑借著姣好的面容和精湛的演技,深受大家喜歡,尤其是張曼玉,被大家奉為女神。當時張曼玉在影視圈作品不斷,到如今算來大大小小得有上百部,像什麼《青蛙王子》、《警察故事》、《超級警察》、《人在紐約》、 《三人新世界》、 《滾滾紅塵》、《東邪西毒》、《新同居時代》、 《中國盒子》、《阿飛正傳》、《緣分》等等,很多大家可能連聽都沒有聽說過,但是在當時確實是十分的火,張曼玉憑借這些影視作品獲得了很多的將,可以說是大滿貫。
曾經與張曼玉搭戲的也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張曼玉在當時影視作品真的很多,拿獎更是拿到手軟,就是到現在大家也都知道張曼玉的光榮一生,但是她的感情生活卻是不順,不管怎樣還是祝福她吧。
『柒』 金馬獎歷屆影帝影後歷屆百花獎影帝影後
截止到2019年6月,台灣電影金馬獎的影帝影後,如下:
1、1962第01屆,影帝王引,影後尤敏。
2、1963第02屆,影帝唐菁,影後樂蒂。
3、1965第03屆,影帝葛香亭,影後李麗華。
4、1966第04屆,影帝趙雷,影後歸亞蕾。
5、1967第05屆,影帝歐威,影後江青。
6、1968第06屆,影帝崔福生,影後凌波。
7、1969第07屆,影帝楊群,影後李麗華。
8、1970第08屆,影帝葛香亭,影後歸亞蕾。
9、1971第09屆,影帝王引,影後盧燕。
10、1972第10屆,影帝歐威,影後翁倩玉。
11、1973第11屆,影帝楊群,影後上官靈鳳。
12、1975第12屆,影帝秦祥林,影後盧燕。
13、1976第13屆,影帝常楓,影後徐楓。
14、1977第14屆,影帝秦祥林,影後陳秋霞。
15、1978第15屆,影帝秦漢,影後恬妞。
16、1979第16屆,影帝柯俊雄,影後林鳳嬌。
17、1980第17屆,影帝王冠雄,影後徐楓。
18、1981第18屆,影帝譚詠麟,影後張艾嘉。
19、1982第19屆,影帝艾迪,影後汪萍。
20、1983第20屆,影帝孫越,影後陸小芬。
21、1984第21屆,影帝李修賢,影後楊惠姍。
22、1985第22屆,影帝周潤發,影後楊惠姍。
23、1986第23屆,影帝狄龍,影後張艾嘉。
24、1987第24屆,影帝周潤發,影後梅艷芳。
25、1988第25屆,影帝萬梓良,影後鄭裕玲。
26、1989第26屆,影帝陳松勇,影後張曼玉。
27、1990第27屆,影帝梁家輝,影後林青霞。
28、1991第28屆,影帝郎雄,影後張曼玉。
29、1992第29屆,影帝成龍,影後陳令智。
30、1993第30屆,影帝成龍,影後吳家麗。
31、1994第31屆,影帝梁朝偉,影後陳沖。
32、1995第32屆,影帝林揚,影後蕭芳芳。
33、1996第33屆,影帝夏雨,影後蕭芳芳。
34、1997第34屆,影帝謝君豪,影後張曼玉。
35、1998第35屆,影帝洛桑群培,影後李小璐。
36、1999第36屆,影帝柯俊雄,影後李麗珍。
37、2000第37屆,影帝吳鎮宇,影後張曼玉。
38、2001第38屆,影帝劉燁,影後秦海璐。
39、2002第39屆,影帝黎明,影後李心潔。
40、2003第40屆,影帝梁朝偉,影後吳君如。
41、2004第41屆,影帝劉德華,影後楊貴媚。
42、2005第42屆,影帝郭富城,影後舒淇。
43、2006第43屆,影帝郭富城,影後周迅。
44、2007第44屆,影帝梁朝偉,影後陳沖。
45、2008第45屆,影帝張涵予,影後劉美君。
46、2009第46屆,影帝張家輝、黃渤,影後李冰冰。
47、2010第47屆,影帝阮經天,影後呂麗萍。
48、2011第48屆,影帝劉德華,影後葉德嫻。
49、2012第49屆,影帝劉青雲,影後桂綸鎂。
50、2013第50屆,影帝李康生,影後章子怡。
51、2014第51屆 ,影帝陳建斌,影後陳湘琪。
52、2015第52屆,影帝馮小剛,影後林嘉欣。
53、2016第53屆 ,影帝范偉, 影後周冬雨和馬思純。
54、2017第54屆,影帝塗們,影後惠英紅。
55、2018第55屆,影帝徐崢,影後謝盈萱。
『捌』 有誰知道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屆影帝、影後及得獎作品
歷屆香港金像獎獲獎名單
第一屆
最佳電影:《父子情》(鳳凰)
最佳導演:方育平(《父子情》)
最佳男主角:許冠文(《摩登保鏢》)
最佳女主角:惠英紅(《長輩》)
第二屆
最佳電影:《投奔怒海》(青鳥)
最佳導演:許鞍華(《投奔怒海》)
最佳男主角:麥嘉(《最佳拍檔》) 洪金寶(《提防小手》)
最佳女主角:林碧琪(《靚妹仔》)
最有前途新人:馬斯晨(《投奔怒海》)
第三屆
最佳電影:《半邊人》(銀都)
最佳導演:方育平(《半邊人》)
最佳男主角:梁家輝(《垂簾聽政》)
最佳女主角:葉童(《表錯七日情》)
最佳新人:鄭裕玲(《花城》)
第四屆
最佳電影:《似水流年》(青鳥、泰極)
最佳導演:嚴浩(《似水流年》)
最佳男主角:李修賢(《公僕》)
最佳女主角:斯琴高娃(《似水流年》)
最佳男配角:沈威(《省港旗兵》)
最佳女配角:梅艷芳(《緣份》)
最佳新人:顧美華(《似水流年》)
第五屆
最佳電影:《警察故事》(威禾)
最佳導演:張婉婷(《非法移民》)
最佳男主角:鄭則仕(《何必有我》)
最佳女主角:王小鳳(《錯點鴛鴦》)
最佳男配角:孟海(《皇家師姐》)
最佳女配角:葉德嫻(《花街時代》)
最佳新人:陳婉麗(《女人風情話》)
第六屆
最佳電影:《英雄本色》(新藝城、電影工作室)
最佳導演:方育平(《美國心》)
最佳男主角:周潤發(《英雄本色》)
最佳女主角:張艾嘉(《最愛》)
最佳男配角:秦沛(《癲佬正傳》)
最佳女配角:金燕玲(《地下情》)
最佳新人:利玉娟(《美國心》)
第七屆
最佳電影:《秋天的童話》(德寶)
最佳導演:林嶺東(《龍虎風雲》)
最佳男主角:周潤發(《龍虎風雲》)
最佳女主角:蕭芳芳(《不是冤家不聚頭》)
最佳男配角:梁朝偉(《人民英雄》)
最佳女配角:金燕玲(《人民英雄》)
最佳新人:林國斌(《省港旗兵續集》)
第八屆
最佳電影:《胭脂扣》(威禾)
最佳導演:關錦鵬(《胭脂扣》)
最佳男主角:洪金寶(《七小福》)
最佳女主角:梅艷芳(《胭脂扣》)
最佳男配角:張學友(《旺角卡門》)
最佳女配角:李麗蕊(《學校風雲》)
最有前途新人:吳大維(《今夜星光燦爛》)
第九屆
最佳電影:《飛越黃昏》(夢工場)
最佳導演:吳宇森(《喋血雙雄》)
最佳男主角:周潤發(《阿郎的故事》)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不脫襪的人》)
最佳男配角:梁朝偉(《殺手蝴蝶夢》)
最佳女配角:葉童(《飛越黃昏》)
最佳新演員:江華(《但願人長久》)
第十屆
最佳電影:《阿飛正傳》(影之傑)
最佳導演:王家衛(《阿飛正傳》)
最佳男主角:張國榮(《阿飛正傳》)
最佳女主角:鄭裕玲(《表姐,你好》)
最佳男配角:吳孟達(《天若有情》)
最佳女配角:劉玉翠(《廟街皇後》)
最佳新演員:劉玉翠(《廟街皇後》)
第十一屆
最佳電影:《跛豪》(嘉禾、麥當雄)
最佳導演:徐克(《黃飛鴻》)
最佳男主角:曾志偉(《雙城故事》)
最佳女主角:葉童(《婚姻勿語》)
最佳男配角:關海山(《五億探長雷洛傳》)
最佳女配角:葉德嫻(《與龍共舞》)
最佳新演員:梁錚(《黑貓》)
第十二屆
最佳電影:《籠民》(銀都、幻影)
最佳導演:張之亮(《籠民》)
最佳男主角:梁家輝(《92黑玫瑰對黑玫瑰》)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阮玲玉》)
最佳男配角:廖啟智(《籠民》)
最佳女配角:馮寶寶(《92黑玫瑰對黑玫瑰》)
最佳新演員:袁詠儀(《亞飛與亞基》)
第十三屆
最佳電影:《新不了情》(無限映畫電影製作)
最佳導演:爾冬(《新不了情》)
最佳男主角:黃秋生(《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最佳女主角:袁詠儀(《新不了情》)》
最佳男配角:秦沛(《新不了情》)
最佳女配角:馮寶寶(《新不了情》)
最佳新演員:吳興國(《誘僧》)
第十四屆
最佳電影:《重慶森林》
最佳導演:王家衛《重慶森林》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重慶森林》
最佳女主角:袁詠儀《金枝玉葉》
最佳男配角:陳小春《晚9早5》
最佳女配角:羅冠蘭《我與春天有個約會》
最佳新演員:劉雅麗《我與春天有個約會》
第十五屆
最佳電影:《女人四十》
最佳導演:許鞍華《女人四十》
最佳男主角:喬宏《女人四十》
最佳女主角:蕭芳芳《女人四十》
最佳男配角:羅家英《女人四十》
最佳女配角:莫文蔚《墮落天使》
最佳新演員:巫啟賢《茲雲山十三太保》
第十六屆
最佳電影:《甜蜜蜜》
最佳導演:阿可辛《甜蜜蜜》
最佳男主角:鄭則仕《三個受傷的警察》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甜蜜蜜》
最佳男配角:曾志偉《甜蜜蜜》
最佳女配角:舒淇《色情男女》
最佳新演員:舒淇《色情男女》
第十七屆
最佳電影:《香港製造》
最佳導演:陳果(《香港製造》)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春光乍泄》)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宋家皇朝》)
最佳男配角:姜文(《宋家皇朝》)
最佳女配角:梅艷芳(《半生緣》)
最佳新演員:李燦森(《香港製造》)
第十八屆
最佳電影:《野獸刑警》寰亞電影有限公司
最佳導演:陳嘉上、林超賢《野獸刑警》
最佳男主角:黃秋生《野獸刑警》
最佳女主角:吳君如《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
最佳男配角:譚耀文《野獸刑警》
最佳女配角:舒淇《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
最佳新演員:謝霆鋒《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
第十九屆
最佳電影:《千言萬語》
最佳導演:杜琪峰(《槍火》)
最佳男主角:劉德華(《暗戰》)
最佳女主角:羅蘭(《爆裂刑警》)
最佳男配角:狄龍(《流星雨》)
最佳女配角:吳家麗(《流星雨》)
最佳新演員:張柏芝(《星願》)
第20屆
最佳電影 《卧虎藏龍》
最佳導演 李 安(《卧虎藏龍》)
最佳編劇 陳 果(《榴槤飄飄》)
最佳男主角 梁朝偉(《花樣年華》)
最佳女主角 張曼玉(《花樣年華》)
最佳男配角 吳鎮宇(《公元2000》)
最佳女配角 鄭佩佩(《卧虎藏龍》)
最佳新演員 秦海璐(《榴槤飄飄》)
最佳攝影 鮑德熹(《卧虎藏龍》)
最佳動作指導 袁和平(《卧虎藏龍》)
最佳剪輯 張叔平(《花樣年華》)
最佳美術指導 張叔平(《花樣年華》)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張叔平(《花樣年華》)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譚盾(《卧虎藏龍》)
最佳音響效果 Eugene Gearty (《卧虎藏龍》
最佳電影歌曲 《月光愛人》(《卧虎藏龍》
終身成就獎 白雪仙
專業精神獎 袁和平
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完全獲獎名單
最佳電影:《少林足球》
最佳導演:周星馳《少林足球》
最佳男主角:周星馳《少林足球》
最佳女主角:張艾嘉《地久天長》
最佳編劇:岸西《男人四十》
最佳男配角:黃一飛《少林足球》
最佳女配角:林嘉欣《男人四十》
最佳新演員:林嘉欣《男人四十》
最佳攝影:黃岳泰《幽靈人間》
最佳剪接:鄺志良《特務迷城》
最佳美術指導:婁中國、嚴沾林《游園驚夢》
最佳服裝設計:楊凡《游園驚夢》
傑出青年導演:周星馳《少林足球》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何崇志《麥兜故事》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終身美麗--鄭秀文《瘦身男女》
最佳動作設計:董瑋、成家班《特務迷城》
最佳音響效果:曾景祥《少林足球》
最佳視覺效果:《少林足球》
最佳亞洲電影:《千與千尋》(日本)
終身成就獎:張徹
第22屆
最佳影片《無間道》
最佳導演劉偉強、麥兆輝(《無間道》)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無間道》)
最佳女主角李心潔(《見鬼》)
最佳男配角黃秋生(《無間道》)
最佳女配角劉若英(《雙瞳》)
最佳新人原麗淇(《三更之回家》)
最佳編劇麥兆輝、庄文強(《無間道》)
最佳攝影杜可風(《英雄》)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譚盾(《英雄》)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無間道》(《無間道》,作曲:伍樂城,填詞:林夕,主唱:梁朝偉、劉德華)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和田惠美(《英雄》)
最佳美術指導霍廷霄 易振洲(《英雄》)
最佳動作設計獎程小東(《英雄》)
最佳視覺效果獎潘國瑜、MurrayPope、RichardSchlein、LukeOByrne(《英雄》)
最佳音響效果陶經(《英雄》)
最佳剪接獎彭發、彭正熙(《無間道》)
傑出青年導演獎羅志良(《異度空間》)
最佳亞洲電影 《我的野蠻女友》
專業精神獎石堅、曹達華
第23屆
最佳電影:《大隻佬》;
最佳導演:杜琪峰,《PTU》;
最佳男主角:劉德華,《大隻佬》;
最佳女主角:張柏芝,《忘不了》;
最佳編劇:韋家輝、游乃海、歐健兒、葉天成,《大隻佬》;
最佳男配角:梁家輝,《大丈夫》;
最佳攝影:黃岳泰,《戀之風景》;
最佳剪接:陳祺合,《千機變》;
最佳女配角:何超儀,《豪情》;
最佳新演員:安志傑,《少年阿虎》;
最佳美術指導:雷楚雄,《千機變》;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奚仲文,《千機變》;
最佳動作設計:甄子丹,《千機變》;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金培達,《忘不了》;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長空》,《無間道2》;
最佳音響效果:曾景祥,《千機變》;
最佳視覺效果:黃宏顯、余國亮,《千機變》;
最佳亞洲電影:《黃昏清兵衛》(日本);
專業推介獎項新晉導演獎:彭浩翔,《大丈夫》;
職業精神獎:柯受良 林振強
演藝光輝永恆大獎:梅艷芳 張國榮
第24屆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 《2046》
最佳女主角:章子怡《2046》
最佳導演:爾冬升憑《旺角黑夜》
最佳電影:《功夫》
最佳編劇:爾冬升《旺角黑夜》
最佳新演員:田原《蝴蝶》
最佳女配角:白靈《餃子》
最佳男配角:元華《功夫》
中國電影世界光輝之星:李小龍
「專業精神獎」 :成龍、余慕雲
最佳新晉導演:黃精甫《江湖》
最佳亞洲電影:《原罪犯》
---------------------------------------------------------
台灣金馬獎請參考如下鏈接:
http://www.blogchinese.com/0603/179669/archives/2006/20061211618.shtml
『玖』 影後!劉雅瑟憑借《智齒》奪得影後,她的實力有多強
非常的強,她在《智齒》中的表現也非常的好,演技特別的不錯,把角色演得惟妙惟肖。
『拾』 影後周冬雨7部電影待映,她為何有如此多的資源
周冬雨年紀輕輕就已經是三金影後的獲得者了,目前周冬雨有七部電影正在等待上映,周冬雨之所以能夠獲得這么多的影視資源,就是因為周冬雨的演技實力非常抗打,演什麼像什麼,所以才能獲得這么多導演的青睞。周冬雨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演技風格千變萬化的女生,她出演的作品,塑造的角色都很符合觀眾們的審美。周冬雨既可以演得了悲情人物角色,也可以古靈精怪,還可以搞笑樂天派,她的電影作品是會給人帶來驚喜的。
周冬雨能夠有七部待播影片的庫存數量,讓人不得不贊揚一下周冬雨的奮斗精神,這樣的一個待播數據放在演藝圈中已經是非常可觀的一個數量了。國內影視圈正值寒冬,周冬雨這樣的資源確實讓人分外眼紅。周冬雨的待播影片中,劇情、愛情、懸疑、犯罪多個題材輪番上演,相信等到電影播出之後,周冬雨肯定會吸粉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