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分析一下哈利波特1~5部。
也不說清楚啥地方沒看懂,叫人怎麼解釋啊,總不能把內容概括一遍吧,那就大頭了。小說的1-7部和電影的1-5部我都看完了,整個故事主線還是比較合拍的,只是電影中的部分細節有刪節。
第一集主要是把哈利波特接進霍格沃茨,讓他認識到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因何出名和自己的家庭背景)並逐漸融入巫師社會(包括結交朋友、結下恩怨、參與社交、學習知識)。順便結果了奇洛,破滅了伏地魔第一個陰謀,並為斯內普的身份疑點埋下伏筆。
第二集通過密室、日記本將伏地魔的身份逐漸展現出來。我個人認為,本集中伏筆較多,有些回應甚至尚未出現在前五部中(當然,在小說前6部中的伏筆也基本是在第7部中逐一回應的),比如:日記本(魂器之一)、蛇怪的毒牙(銷毀魂器的武器之一)、格蘭芬多劍(銷毀魂器的武器之一)、格蘭芬多劍的取得辦法(後來哈利、羅恩、納威都得到過)、鳳凰、日記本屬於馬爾福(後來馬爾福遭到懲罰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把日記本放到了金妮的購物籃中)等等
第三集主要是為了引出盧平、小天狼星和彼得,以及彼此之間的恩怨。但我覺得交待的不夠徹底,雖然也是為今後埋下了伏筆,可交待過於簡單,比如:沒有交待哈利的守護神為什麼是牡鹿、沒有交待盧平在校時如何熬過滿月、沒有交待小天狼星的家世等等
第四集沒么意思,主要是為了引出伏地魔的回歸,最大的懸念和伏筆也就在於此。
第五集重點就是鳳凰社和DA的出場,另外就是進一步加深了斯內普身份的懸念。但有個別細節交待不是特別清楚,比如DA的聯系方式等等,當然也無關痛癢。不能讓我理解是為什麼還沒有交待守護神的形象問題,難道電影製作人員們認為這一點並不重要?第三集中的牡鹿已難以解釋,更不要說第六部中斯內普的守護神為什麼是母鹿和他怎樣利用自己的守護神引導哈利拿到格蘭芬多劍如何解釋了,也許又會草草帶過讓觀眾自己琢磨吧。
總得來說,電影還是比較真實地還原了小說本身,我們不能要求盡善盡美,如果想深入理解,建議還是看看小說或聽人講講細節。
『貳』 中國影史上第三次單月破百億,分別是哪三次
1、第1次單月破百億:2018年2月的101.47億。
2、第2次單月破百億:2019年2月的111.63億。
3、第3次單月破百億:2021年2月票房突破100億。
當然,這背後離不開中國電影的成長,內地影視市場的出熟,優秀的導演,出色的演員,以及觀影需求興起、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迭代,政策支持等,都是一個個積極因素。 時代在發展,個人也在進步!很欣慰,中國的電影進步如此之快,也期待中國電影的美好未來!
『叄』 電影是不是「只要是賈樟柯出品、就一定是精品」
個人覺得賈樟柯出品不一定就是精品,但賈樟柯的片子一定是受國際電影節認可的佳片,有角逐各項國際大獎的實力。
1997年,執導的劇情片《小武》獲得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和沃爾福岡·施多德獎及第3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
2015年,獲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終身成就「金馬車獎」;同年,電影《山河故人》獲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2016年,獲第18屆孟買國際電影節傑出藝術成就獎和第38屆開羅國際電影節傑出藝術成就獎。
2018年5月,獲第29屆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成為獲得該獎項的第7位華人;10月,憑影片《江湖兒女》獲得第54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銀雨果獎和第25屆明斯克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9年,憑借劇情片《江湖兒女》獲得第1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編劇獎、2018年度導演協會年度導演。
2019年,出演電影《不浪漫》,擔任男主角。
(3)三個站台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1996年,賈樟柯與同是北京電影學院學生朱炯交往。99年,賈樟柯與朱炯結婚。
2009年4月,賈樟柯承認自己是單身,側面證實與朱炯已經離婚。
1999年,賈樟柯到太原師范學院挑選演員時遇到當舞蹈教師的趙濤,兩人第一次合作電影《站台》。
2011年9月11日,賈樟柯宣布與演員趙濤結婚,並附上在威尼斯拍攝的婚紗照。
2012年1月7日,賈樟柯與趙濤在山西汾陽舉辦婚禮。
賈樟柯的父親在汾陽縣城學校當語文老師,2006年去世;母親在糖業煙酒公司當售貨員;賈樟柯二姨家的表弟是演員韓三明,之前做煤礦工人。
『肆』 一部下架,一部上映10天票房2萬,陳思誠的預言成真了嗎
由釋小龍和徐冬冬主演的新電影燕赤霞獵妖傳在全國上映。令人尷尬的是,該電影上映首日的票房僅為5,000元,而在上映四天期間的總票房未超過一萬。在那之後,它被無情地從架子上移開並在網路上播放。結果很糟糕,豆瓣得分僅為4.8分。實際上,看這部電影的標題和主演是標準的撲街保留。從標題可以看出,這部電影是拼湊而成的,看一下主要演員釋小龍和徐冬冬,他們是兩個具有兩種繪畫風格的演員。釋小龍出生於兒童時代。
『伍』 2012年全年我國票房排行前十名的電影排前三的電影和票房分別是
國產片部分:
《 人再囧途之泰囧》2012年12月12日開畫,截至2013年1月27日累計票房12.4353億元。
《十二生肖》2012年12月20日開畫,截至2013年1月27日累計票房8.6375億元。
《畫皮2》】2012年6月28日開畫,截至8月5日累計票房7.264億元。
《一九四二》2012年11月29日開畫,截至12月30日累計票房3.606億元。
《寒戰》201年11月8日開畫,截至12月9日累計票房2.4865億元。
《聽風者》2012年8月7日開畫,截至9月2日累計票房2.422億元。
《四大名捕》2012年7月12日開畫,截至8月5日累計票房1.961億元。
《搜索》2012年7月6日開畫,截至8月5日累計票房1.763億元。
《 大魔術師》2012年1月12日開畫,截至2月12日累計票房1.7035億元。
《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2012年1月12日開畫,截至2月12日累計票房1.623億元。
《消失的子彈》2012年8月14日開畫,截至9月16日累計票房1.6005億元。
綜合部分:
《人再囧途之泰囧》2012年12月12日開畫,截至2013年1月27日累計票房12.4353億元
《 泰坦尼克號 3D版 Titanic 3D》2012年4月10日開畫,截至5月28日累計票房9.7505億元。
《 十二生肖》2012年12月20日開畫,截至2013年1月27日累計票房8.6375億元。
《畫皮2 》2012年6月28日開畫,截至8月5日累計票房7.264億元。
《 碟中諜4 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2012年1月28日開畫,截至3月25日累計票房6.4844億元。
《 復仇者聯盟 The Avengers》2012年5月5日開畫,截至6月17日累計票房5.7285億元。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2012年11月22日開畫,截至12月23日累計票房5.602億元。
《 黑衣人3 Men in Black III》2012年5月25日開畫,截至7月1日累計票房5.1655億元。
《冰川時代4 Ice Age: Continental Drift》2012年7月27日開畫,截至8月26日累計票房4.578億元。
《地心歷險記2:神秘島 Journey 2: The Mysterious Island》2012年2月10日開畫,截至3月18日累計票房3.647億元。
《一九四二》2012年11月29日開畫,截至12月30日累計票房3.606億元。
《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The Dark Knight Rises》2012年8月27日開畫,截至9月30日累計票房3.5085億元
2012年情況基本這樣了,你可以等其他朋友補充。
『陸』 截止到目前,中國內地院線電影總票房記錄排名前三的包括哪部電影
《戰狼2》
《戰狼2》是56.8億票房,《美人魚》是33億多,《芳華》是13億多。
『柒』 中國電影票房快速過億的原因
現在電影市場,常常能聽到某某電影的票房過億,好像如今過億並不是個很難的事情。億元俱樂部的導演和電影也在增加。從張藝謀的大片開始,彷彿才開始華語電影的過億票房,到現在的《集結號》、《畫皮》等電影快速過億。電影票房過億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這個現象背後到底隱藏了哪些原因呢?
根據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電影工作的有關情況:《赤壁》《非誠勿擾》《梅蘭芳》《畫皮》《長江七號》《功夫之王》《大灌籃》《投名狀》8部影片票房過億元,全年國產影片的市場佔有率超過總票房的60%,連續6年超過進口影片。除此之外,《功夫熊貓》《007:大破量子危機》《全民超人》 三部引進片票房過億,去年全年共有11部影片票房過億,成為史上票房過億電影最多的一年。
第一部分:內部原因
原因一 電影越拍越好
我們不得不承認,隨著電影行業的運轉越來越成熟,技術越來越先進,導演拍攝的電影也越來越用心,這一切一切的結果就是現在的電影越拍越好。也越來越好看,無論是場面還是故事情節方面,相對於前幾年來說都是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所以說,電影越拍越好,也是讓更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觀影消費的原因。
前幾年,張藝謀的大片《英雄》、《十面埋伏》等放映的時候,很多觀眾都是沖著「中國的大片」這個標簽去看的,盡管其情節方面被觀眾所詬病,但是2002年《英雄》創下了2.5億元的票房紀錄。而現在的電影,不僅僅場面方面做的非常漂亮,也很會講故事。擯棄了華語大片不會講故事,單純講場面和氣勢的問題。
另外,電影題材更加的商業化,也就是貼近市場,迎合觀眾的口味。像去年的《畫皮》上映6天的內地總票房超過了1億元,電影上映十天的內地總票房突破1.43億,創造了國慶檔上映影片票房的紀錄,取得總票房超過兩個億的好成績。如此快速過億,並且加入兩億元俱樂部,可以說是跟電影本身的質量有關系。《畫皮》原本這個題材就具有一定的商業性,讓觀眾從題材就開始感興趣,可以說是這個電影成功的一半。
原因二 行業越來越成熟
說到行業越來越成熟,我們先來看看今年的電影成績,截止到2月份的數據,已經可以看出電影產品成熟的一些苗頭。
2009年1-2月全國城市電影市場繼續保持了2008年底的市場繁榮局面,不僅票房、場次、人次指標同比有較大增幅,而且國產影片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主導地位也進一步鞏固。據初步統計,2009年1-2月份全國主流電影院線市場票房為9.96億元、場次為89.61萬場、觀眾為3259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63.5%、11.6%、43.8%。在電影市場總體強勁上揚的同時,國產影片的市場表現更為突出,2009年1-2月份全國主流電影院線市場國產影片票房為7.91億元、場次為65.33萬場、觀眾為2604萬人次,與2008年同比分別增長57.4%、5%、41%,三項指標的市場份額分別為79.4%、72.9%、79.9%,遠遠超過進口電影,成為我國電影市場的主力軍。春節期間,票房居前五位的電影全部被國產片囊括。
2009的賀歲檔方面,不僅08年12月份上市的《梅蘭芳》、《非誠勿擾》、《葉問》以及09年1月初上市的《赤壁(下)》等國產商業大片繼續保持了火爆勢頭,更為可貴的是一批中低成本的國產影片在與商業大片同檔競爭中創出了佳績,《游龍戲鳳》、《瘋狂的賽車》及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分別取得了億元或接近億元的票房成績,特別是投資僅為600萬元《喜羊羊與灰太狼》,創造了國產動畫片的票房新高。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電影業顯示出了繁榮。而根本的原因是這個行業越來越成熟。我們都知道電影業是一個產業,他需要成熟的運作和市場。經過這些年的電影發展之路,到現在的電影業已經開始呈現出趨向成熟的市場和電影製作。
電影行業的成熟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電影類型類別增多,滿足了市場多樣化需求。今春賀歲檔電影市場可供選擇的影片遠遠超過往年。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新上映的影片共10部,加上之前上映的片子,總量達到15部,是去年同期上映數量的兩倍。二是電影製作精良,滿足了觀眾審美需求。三是院線制改革不斷深入,銀幕數增加帶動消費潛力。隨著院線制改革深入,行業內外資本紛紛投資城市影院建設,形成了電影人夢寐以求的影院建設的熱鬧局面。四是營銷創意不斷出新,中國電影的產業化運作逐漸成熟。近年來,電影產業化程度提高,在製作、發行、宣傳、營銷等方面運作科學、規范,使電影的影響力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觀眾願意走進電影院看電影。
原因三 電影市場化,營銷,宣傳做的好
從提出電影產業化開始,電影作為一個產業,發展到今天的電影市場,營銷於市場運作顯得尤其重要。拋開電影本身的拍攝質量而言,一個電影的成功,關鍵還是要看其市場運作。我們看到現在的電影在宣傳和營銷方面都非常重視,很多電影在拍攝階段就開始宣傳,營銷手段豐富多樣。
原因四 明星效應
從《畫皮》的全明星到《梅蘭芳》的黎明,章子怡,可以看出,現在電影在打造「名牌效應」。馮小剛的電影每年票房都飈新高,很大原因是因為形成了馮小剛的馮氏電影的標簽,這個標簽本身象徵著億元的票房。同理,張藝謀的商業電影也從來沒在票房上輸過。名演員和名導演效應形成了電影的「品牌效應」,這是電影運作成熟的表現,也是電影票房快速過億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外部原因
原因五 銀幕數增加 影城增加
影院、銀幕數量的增長是電影票房增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們從2007年和2008年和2009年的一些數據來看看相關情況:截止到2007年底,全國的新增影院數達到102家,新增銀幕493塊,平均每天誕生1.35塊銀幕,發展速度位於世界前列。
隨著影院、銀幕數的不斷增長,多廳影院的頻頻出現,各大院線加盟影院的不斷增多,2007年全國有五大院線票房總收入超過3億元,其中新影聯院線票房總收入達3.86億元,為各大院線之首;上海聯和院線票房總收入達3.82億元,緊隨其後;其餘3家院線為中影星美院線票房總收入3.64億元、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和萬達院線均為3.25億元。與2006年只有上海聯和一家院線超過3億元票房相比,2007年中國電影院線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票房的增長。從市場上來看,影院及銀幕數量的增加,是電影票房快速過億的根本原因。
我們來看廣電總局提供的2008年的數據:2008年全國院線公司范圍內新增影院118家,總數達到1545家,同比增長8.27%;新增銀幕數570塊,平均每天新誕生1.56塊銀幕,全國銀幕總數達到4097塊,同比增長16.16%。這個銀幕數達到了日均新增一塊半的速度。到2008年底,全國城市數字電影院線19家,農村數字電影院線158家,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國主流市場、二級市場和農村市場的梯次發行放映網路,構成了適合不同階層觀眾欣賞的、比較合理的電影市場結構。
2009年1-2月份城市主流院線新增影院18家,新增銀幕97塊,新增銀幕數與2008年同比增長20%。這些數字不僅僅說明了近階段電影票房快速過億的原因,也從一個側面預示了將來電影市場的繁榮和票房將會達到的一個新台階。
現在的影院建設的硬體條件越來越好,讓看電影變成一個方便,簡單的事情。不會因為想看電影,而因為距離遠,停車不方便,買不到票等情況而讓看電影變成不容易的事情,這就是一個行業發展需要硬體條件。
電影放映市場需要更多的影城和銀幕來滿足這個行業的發展需要。影院的位置也非常的重要,讓看電影變成一種休閑和娛樂。目前大部分的影城都位於購物商場,這讓很多人在累的時候可以選擇看電影作為一種休閑方式,影城的環境的舒適讓更多的人願意選擇這種休閑和娛樂的方式。
原因六 政策的支持
中國電影發展到今天,政策方面是越來越利於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業從2003年起全面推進產業化進程,推出了一系列促進電影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解放電影生產力,降低電影准入門檻等,讓電影業的發展有了提高的政策環境。
因為正常的扶持,讓電影產量逐年攀升,從2002年的100部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406部。經過持續6年的創作數量攀升,中國電影已經步入世界電影生產大國行列。在投資方面,電影生產呈現出多主體投資的新局面,從2002年的只有幾十家投資主體,發展為2008年的超過300家,其中多種經濟成分並存,投資結構趨於多元。電影市場年票房總額從2002年的不足10億元,擴大到2008年的突破43億元,平均每年以超過25%的幅度高速增長,2008年的增幅更是超過了30%。可以看出電影綜合效益顯著增強,從2002年的不足20億元,提升到2008年的突破80億元。影城和銀幕數的增加也是源於政策的支持,全國城市影院銀幕數從2002年1400多塊,猛增到2008年的4000多塊。不能不說是因為政策的春風。
原因七 人們更有錢,休閑方式之一
我國的經濟發展一年一個新台階,人們更有錢了,消費能力更強了,更注重生活品質和休閑了。於是電影這種既能滿足人們精神需求,又能滿足人們休閑和娛樂需求的方式自然成了人們的傾向選擇。
綜上所述,電影票房快速過億絕對不是簡單的幾個方面的原因,他是電影本身的運作和市場大環境相互作用而推進的結果。
『捌』 三部國慶檔主旋律電影票房破40億,這預示著什麼
國慶期間上演的,三部主旋律電影,也是全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顯得特別有意義,票房累計突破43.84億元,今年國慶節觀看電影的人數超過1.6億人次。不僅創下國慶檔歷史新高,還超越了2017年以及此前春節檔的總人數,而且三部主旋律大片票房和口碑雙雙走高,也打破以前國慶檔,一片獨大的格局。
正是因為有無數群眾默默無聞的貢獻,才有了我們今天這樣幸福的生活。我們所有人都是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都是應該得到掌聲和鼓勵的,也迫切需要推出一些愛國電影,教育青少年,教育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從小就要具有愛國情懷,勇於為祖國的明天默默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