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待人們追捧低俗的文化
並不是當今社會低俗才成為主流,在任何一個時代,低俗都是主流。只不過,互聯網的普及,讓低俗文化的傳播成本變低,更加方便而已。以前一個地方的低俗文化只能在一個小范圍內傳播,現在藉助互聯網可以迅速到達千家萬戶。
其實我並不是很認同題主所說的「低俗」這個詞,我更願意稱之為民間通俗文化,或者下里巴人的文化。如果題主身體力行,去了解一些真正的民間文化,就會發現,民間文化從來都是這個樣子的。我之所以要強調真正這個詞,是因為很多人在課本上電視上所了解到的民間文化,並不是原生態的民間文化,而是經過一些高雅文人,篩選美化,閹割掉不雅內容之後的改良版民間文化。
舉例來說,你以為的民歌,是康定情歌,是山路十八彎,但是實際上,這些歌都是經過知識分子美化的,真正原生態的民歌是啥樣?請自行網路,我就不往這放十八禁內容了。另外還有二人轉和相聲之類,其實也是這樣,早期充斥著各種開黃腔和屎尿屁的段子,只是經過一代代的文藝工作者美化之後,變成了你今天看到的樣子。
真正的民間文化,遠比緊身褲豆豆鞋社會人這點東西要低俗得多,雖然不能說全部都是吧,但放眼望去,也是一大片少兒不宜。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低俗」文化才是社會主流的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社會結構就是這樣子的,分層的。無論高雅也好,低俗也好,都是相對而言。在一個層級中流傳的主流文化,在更「高雅」的層級人眼中很可能就是低俗的。白居易有句詩說得好: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普通勞動人民的音樂,在士大夫們看來低俗不堪難以入耳。古今中外,無論哪個國家,社會結構都是金字塔形,底層人民永遠佔大多數,而他們喜歡的東西,在上層人士的眼中往往是低俗的。
自從快手抖音火了之後,就受到各種非議,甚至驚動了趙家老爺來點名批評。其實我作為一個游戲宅,並不喜歡這些東西,覺得無聊透頂,但是卻時常為他們辯護兩句。快手抖音談不上什麼社會毒瘤,中國也不是因為它們而變得低俗的,它們只不過是扯下了主流媒體自命高雅的遮羞布,讓這個社會的低俗赤裸裸地暴露在大眾面前而已。
當然了,還有人說,快手抖音助長了低俗風氣,會讓沒有分辨力的青少年錯誤學習。對這種觀點,我部分贊同,互聯網確實可以讓這些東西擴散得更快,比如說以前我只知道十八摸,通過互聯網我還知道了白花花的大腿水盈盈的X,大大豐富了我的低俗知識庫,同時我也可以將我的知識庫迅速共享給其他人。不過呢,我還是要反問一句,那些沒有分辨力的青少年,就算他不去學快手抖音,難道就會去學習社會主義正能量了么?